|
连江篇
联话青芝山
初地引人徐入胜
好山一望始开怀
这是青芝山第一亭楹联。
青芝山又名百洞山,在连江琯头镇。山上曾盛产青芝而得名。
据说,山间大的石洞有10个,可容人进入的小石洞则有上百个。从秦川溪边拱屿村旧路上山,入山的第一亭周边就有“蛤蟆上山”“木鱼岩”“伏地狮”“独鲤朝阳”“杜鹃泣血”“鳖石”等奇石胜景。半山亭有楹联:“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蝙蝠洞,距青芝寺300步。洞口前刻篆体“蝙蝠洞”3字,洞里幽邃阴暗,常有蝙蝠栖息。明代叶向高有“古洞云深藏蝙蝠”句。蝙蝠洞是山中最大的穴洞,过去能容纳300人,现仅能进入几米。洞口附近有一巨石“鲤岩”。莲湖畔有座“观光亭”,书刻柱联:“观止人皆推百洞;光临客独恋斯亭。”“异域羁留怀故土;名山点缀开新湖。”
山中108景,包括5峰、10洞、16岩、35石、1湖、2室、3台、4泉。如岩石有猴抱桃、仙人摇橹、西施浣纱等。
观仙洞,洞中有一平旷石室,能容几十人。过三四曲,直通“悬石洞”。双石相悬倚立,构成天然门户。左侧连“星窝洞”,上覆盖一圆形石,斑痕点点,含有磷质,暗夜闪光,称“石覆洞”“星辰洞”。
董应举山中读书处是“定光石室”。洞后山壁上,山泉溅珠,形成翠帘,俗称“翠帘洞”。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剧组就选中这里来拍孙悟空解救师父唐僧的一些故事。
洞壁石刻明代叶向高七律二首,佳句有“天开灵境留仙住,海涌神山壮客游”。传说叶向高、林友我和董应举3人在山上读书。一日路上,董应举听见有人说:“三人同行两宰相。”叶、林却不闻其声,董回头看人,又听见一句:“回头看我是侍郎”。后来,董任工部右侍郎,而叶、林都居相位。其实,那洞原称“石良”“五曲洞”,民国初年才改名“观仙洞”。
1923年2月8日,林森来游青芝山,就非常喜欢,自号“青芝老人”。他向国外华侨募缘,亲自设计,重建了青芝寺,并且在山上题写“佛在心头”等石刻。
青芝寺建在山间,依扼山势,两殿相连。唐代始建的旧寺院被D火焚毁。1934年林森筹资在旧址上重建。前殿外似洋楼,青砖砌墙,内按传统宫殿式构筑,有楼附立。称大雄宝殿,成为国内罕见的中西合璧建筑格局的佛寺。殿后分左右石级登入后殿,神龛前展示一枚竹节大灵芝,人称“镇山之宝”。它和大雄宝殿由整块楠木雕成的“如来佛”像,视为寺内的珍品。
林森还在山上建“啸余庐”“藏骨塔”。林森先生藏骨塔,塔身由青石雕刻砌建,花饰图案精美,四方罗汉造像逼真。林森先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而后出任参议院议长、国府主席等。他选在虎洞与桃源洞之间空地,建别墅,名为“啸余庐”,门额上书“常关”。公馆厅堂正中壁上有林森手书的大红“心”字,两边悬挂竹板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二楼客厅中央挂有孙中山先生像,壁上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横幅“老人原是老朋友;得过且过话桑麻”。门庭有著名画家黄宾虹题刻古篆“啸余楼”。啸余楼供奉西藏九世班禅送给林森的白玉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