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9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清联何以能打动人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3 14: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敌大眼睛 于 2015-9-3 14:15 编辑

来源:中国楹联报2014.11.25
作者:张兴贵
=================================================


清代(1644——1911年),是中国对对联发展的成熟期和高峰期,在这近三百年的岁月中,涌现出了许多对联大家和对联经典作品,数量和质量是清代之前任何王朝不能比拟的,正因如此,有人把清联和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充分肯定了清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本《清联三百副》久传不衰,足以说明人们对清联的喜爱。因此探讨清联打动人心的原因,对于我们提高对联创作水平,推进对联事业的发展,十分必要。笔者是个对联爱好者,读过不少清代对联,虽说未能领会全部思想,但时常思考清联打动人心的原因所在,为此,不揣冒昧,试总结如下,期待方家指正。

一、对联的历史沉淀是清联飞速发展的前提

且不说对联的文化源泉是久远的桃符文化和文学源泉是先秦时代就已经成熟的对偶句,单说对联自五代开始以“
春联”的形式出现到清朝建立,也有6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对联文化积淀了深厚的底蕴,产生了无数的对联名家和对联精品,诸如宋代对联:
苏轼题六合亭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题江西吉水龙济寺联:
天上楼台山上寺;
云边钟鼓月边僧。
黄庭坚题平江月江楼:
芳草有情牵戏蝶;
飞花无主寄骚人。
黄庭坚题武宁九仙温泉:
瓢杓汲万古;
道途开十方。
再比如明代对联:
朱元璋为阉猪人题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斩断是非根。
乔应甲联:
一条竹杖随身,收拾尽燕云楚水;
半幅花笺入手,剪裁就腊雪春冰。
解缙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顾宪成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正是因为有诸如此类的对联大家和对联佳作的影响,清代联家才能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完善,形成特色,蔚为大观。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前人的积累,清联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清代诸多联家没有囿于前人的对联体式和创作范围,大胆拓宽领域、创新创作方法,得于古人且高于古人,使得对联的分类越来越齐全、对联的篇幅越来越长,特别是以联圣钟云舫为代表的一批人,大胆实践,使对联向“长”发展,奠定了长联在对联乃至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这一点来说,整个清代联家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敢于超越古人是十分可贵的精神,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今天的联人学习。

二、一大批饱学之士从事对联创作,是清联跃上巅峰的内在原因

如果现在有人依然要说对联是雕虫小技,无疑是不合时宜了.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已经不需要继续争论。对联既然是文学,当然离不开文学的普遍规律,也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和文字驾驭能力,更离不开“道”。我们随便列出清代联家的几个名字看看,那个不是饱学之士?比如:傅山、李渔、纪晓岚、孙髯翁、梁章钜、钟云舫、曾国潘、林则徐等等,这些人不但在对联史上赫赫有名,不但在清代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在清代的思想界、政界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有这样一批重量级人物从事对联创作和研究,对联才能在整个社会被认可、被传播。很难想象,没有这些人的参与,清代对联还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吗?这一点也是我们学习、继承清联,发展对联文化不能忽视的。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习对联也一样,学习对联,真正的、本质的功夫在于提高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底蕴。

三、我笔写我心,是清代对联发展的思想源泉

清代联家从事对联,是为了抒情言志,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精神意志的自然流露,丝毫没有“为赋新愁强说愁”的牵强之作,丝毫没有迎合奉承的陈俗语言,阅读大量的清代对联,几乎找不到那个词是最走红的。请看以下几副联:
张岱题西湖龙井联: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傅山题晋祠云陶洞联: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李渔题今又园联: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朱彝尊题山晓阁联: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李秉绶题李园茆亭联:
乍来顿远尘嚣,静听水声真活泼;
久坐莫嫌荒僻,饱看山色自清凉。
这是我随便找出来的几副对联,我们看这些联,几乎找不到相似的词语,这一点告诉我们,清人写对联,是不会去研究那一个词会特别吸引读者的眼球,正因如此,我们读到的每一副清联,都能感觉到一股清新之气,我们遇到的每一个词都感觉到用的恰到好处,我不能也不敢说清联中的某一个词属于陈词滥调,这才是文学创作的本源——我笔写我心,我词达我意。在这种理念下,那些作者当然不会发现一个“正能量”就趋之若鹜,把他作为致胜的法宝,也不会你说“小康路”我就稍微改一下说“小康图”、“小康门”,把他作为体现时代性,关注民生的表现。遍看清联,我们发现不了那个词是“香饽饽”。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清联可能(我不敢肯定)都不是为了参加征联,博取名利而问世的,这些联能否流传于世靠的是历史的检验和社会的认可。

四、对联合时而著,是清代联人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成果

“文章合时而著”是唐代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为主要代表)提出来的诗歌创作主张,得到整个文坛的认可,清人的许多对联,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因而才具有不竭的生命力,请看:
宋湘题丰湖书院联: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这是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的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宋湘为丰湖书院题写的一副对联,联语运用比喻手法,颂赞知府振铎兴学,激励学子,奋进有成,十分切合当时当地的社会风气,故成佳作。
朱珪题学使署联: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清奇浓淡不冤渠。
这是乾隆嘉庆时期重臣朱珪为浙江学使衙门题的一副联,朱珪视学浙中,因朱乃浙江籍人,特撰此联贴于学使署门上,全联立意明确,用语委婉,告诫参加应考的人们莫通关节,表明选拔人才的原则,这副对联也是针对现实的一副佳作。
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是赵藩题于成都武侯祠的一副对联,看似写诸葛亮,其实是为切人切时而创作的,相传,赵藩在四川代理盐茶道使时,他的学生岑春煊任四川总督,岑一上任就实行严政,大肆镇压,招来一片怨声,作者不便明说,就为武侯祠写了这副联,待岑春煊拜谒武侯祠时才一语点破,没想到惹恼了岑春煊,后来岑调任两广总督,依然不思悔改,继续严厉,不但人民怨恨,还触怒了清朝权贵,被削职为民,这时候他才悟出赵藩那副联的深意,后来岑春煊被再度起用,到四川平息保路风潮,他悟出了那副对联中正反、宽严的深邃哲理,终于避免了悲剧的重演,1958年毛泽东主席到武侯祠参观对这副对联也十分欣赏。这也是对联为时而著的典范。
至于一代联圣钟云舫等人的许多对联作品无不着眼于当时的时代,所以才深入人心,我们在欣赏这些联家脍炙人口的对联作品时,是否应该借鉴这些人的创作思想呢?

五、生活化的语言,是清联备受喜欢的语言风格

锤炼语言,推敲词语,无疑是对联增色的必须,符合对联体现雅俗共赏的普遍规律,但是,语言深入人心绝不是故弄玄虚,追求古奥晦涩。用文字的奇特去展示自己的非凡,绝不是清代联家的语言风格,他们的语言均是来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做到了“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晬语》),请看以下几副对联:
赵之谦赠芸乡联:
不拘乎山水之形,云阵皆山,月光皆水;
有得乎酒诗之意,花甜也酒,鸟笑也诗。
这副联的语言活泼、流畅,接近口语,但高于口语,韵味无穷,联中的山水、云月、酒诗、花鸟,其实也是我们大家经常说的词语,高深不到哪儿去,但是作者依靠深厚的驾驭语言的功底,字字平常,但意味无穷,即便是妇孺读来,也不觉得难懂。
江峰青题静凉轩联:
碧玉栏边,正酒熟香温,隔墙忽逗初三月;
荷花丛里,有珠帘画舫,携客来尝六一泉。
这副联看上去十分典雅,但用词却特别普通,特别是“熟”、“香”、“隔墙”、“忽逗”、“来尝”等几个字词,分明是老百姓的语言,但是经过作者巧妙组合,风趣中不失诗韵,堪为对联语言的范本。
戴鸿庥题杏村沽酒联:
对岸绿杨,摇乱三春旗影;
出墙红杏,招来几个酒人。
这副联,化用宋叶绍翁《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颇有杜牧《江南春绝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但是语言确朴实自然,接近口语,“对岸”、“摇乱”、“旗影”、“招来”几个词难道不是普通人经常说的话吗,有谁敢说,这些词语在这里失去“雅韵”了?
金圣叹题书斋联: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这副联虽然很短,但含义丰富,意境高远,非一般人能写出,但是,他的语言一样平实,就如同随意说出来的一句话,读这样的对联,我们不得不叹服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用不着多举例子了,事实上只要我们认真体会清联的语言特点,我们就会认定生活化的语言在对联中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锤炼语言的功夫需要我们在平凡字句中达到不平凡的境界。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到对联的立意。范晔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应该“以意为主”的理论观点,他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出自《狱中与诸甥侄书》)对这一观点,诗人杜牧说的更通俗易懂:“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未有主强盛而气不飘逸者,兵卫不华赫而庄整者。”(《答庄充书》)
清人的对联,之所以副副耐人品味,关键的不是语言,而是其中的“意”,因为立意独特、高远,所以语言尽管普通,但是因为其蕴含的“意理”、“意趣”、“意境”独特,联语自然就耐人寻味了。也就是说,学习清联语言风格的同时,我们更要学习清代联家在立意上下功夫的精神,这才是对联出彩,博得认可的根本所在。
清代对联,博大精深,佳作纷呈,是对联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潜心继承并发扬,因此,分析研究清联整体和个体的特色,很有必要。研究清联将“联内特点”和“联外功夫”有效结合起来,不失为汲取清联精髓的有效途径,笔者才疏学浅,不可能有精到见解,仅能作抛砖引玉之文,期待有更多的方家能总结出可以形成理论的清联特色,愚以为这会大大促进对联文化的繁荣发展。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7 22:45 , Processed in 0.0409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