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此文扒了某系车的底裤,解决买德系还是日系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26 15: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减肥不要紧 于 2018-12-26 15:54 编辑

先来点带感的音乐:
1、日本松浦机械5轴自动加工中心MAM72-42V对布加迪威龙W16引擎切割雕刻过程的记录影像
2、安川电机 生物醫學領域的机器人

[backcolor=rgb(255,](国内各大视频网站,某站的up主,某酷自己去搜索这两个标题关键词,链接我就不放了)

    21世纪什么最关键?会吹!尤其在中国这个畸形不成熟,媒体容易被收买的市场更是如此,在这样的市场中老百姓都是盲从的。就像大众一个准备研发的10AT,调研后,觉得技术含量太高,最终放弃,就准备研发这件事都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奔驰呢?找个借口不玩了!结果爱信就像10多年前第一次量产8AT一样,在众人喧闹着一股脑望向西边的时候,丰田爱信默默掏出了纵置的10AT,本田默默掏出自己的横置10AT。。。。。。这件事对于日本就像海边不时起的微风一般正常。。。
    四个字总结日系:宣传太渣!(其实日本的很多产品都这样的。。在兔国这个市场,越没有底线,你越牛。)
    把以前在其他地方写的做个总结,整理,补充。上次揭了某系的底裤被关提问,还被人追着摸黑,这次本人继续黑日系。本人原创,欢迎转载。

    其实,欧洲总体科技实力自从上世纪60年代末,就不是日本的对手。一般的汽车网站内天天有人吹欧洲没人买日本车,看到这些人一般我都是一笑而过(大部分应该是水军)只要放开关税,欧洲这些卖文化,血统的车马上被扒下底裤,一个没落的欧洲,未来在亚洲,中国,美洲。还有,别小看了韩国,这个国家前景看涨。。欧洲跟日本比,已经没什么技术了,只有靠卖高价的豪华车,宣传什么血统,逼格。运用多年的奢侈品管理经验忽悠全世界,这跟什么LV,prada,herms ,徕卡这种奢侈品营销一个道理。到底有多好,关键在于”忽悠“二字,找几个名人,出几本畅销书,什么:”一生的挚爱,LV“ ,”prada追求完美的自己“等等,然后找一帮记者使劲吹,消费者就买单了,消费者就觉得我买了这个东西,我高贵了,完美了。部分欧洲货的特点:又贵实用性还一般。”贵"就是种营销方式,不贵还没人买。盖因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欧洲,欧洲车这种血统,文化属性可谓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可让其任意挥霍50年。但这种优势在经济环境差的条件下,它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宾利,劳斯莱斯,兰博基尼,路虎,捷豹这些厂商破产的破产,甩卖的甩卖。兰博基尼,宾利卖给大众。路虎,捷豹卖给印度大财团TATA。最近菲亚特也准备卖法拉利了。超跑这种东西要么亏钱要么赚得很少。当年兰博,宾利破产的时候,只有日本以外的车企接手,丰田的利润全世界最高,收购这种破产厂商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丰田,本田对这种超跑厂商瞧都不瞧一眼。欧洲的造车文化和日本还是有区别的,文化上的冲突说不定会带来制造上的冲突。其实在中国这个在乎逼格的国家,买一两个欧洲装B超跑来,还是有点作用(日系的LFA,NSX,GTR是牛,但到这个级别买的人已经不是主要看什么0-100加速之类的,看得是知名度,逼格,外形。土豪买这些车本来就是为了炫目,彰显身份的,结果你开个NSX出去,别人以为你开的是长安奔奔高配,然后引来周围一群围观群众高呼:”这个长安好漂亮啊!”。这画面我不敢看)但日本人就是死脑壳(大和民族属于一根筋的民族)认认真真执行:车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装B的理念。或许别人根本就不在乎你,或许正是这样的理念,认认真真造实用的,高品质的车,丰田才做到全球老大的位置。其实,在汽车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上,日本车遥遥领先,其中又以丰田本田为领头羊。如:混动技术,氢能源技术,电动车技术。在汽车大规模化生产的环境下,很多厂商都是采购核心部件,这就造成了整体利润较低的状况,日本车厂技术高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都是自己产的,所以能保持一个很不错的利润水平。相比德国车都是外购的东西多,所以必须走豪华车路线,提高定价,才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利润水平。

    论赛车领域的话可以说日本是不比欧洲美国差的,甚至更强。典型代表,尼桑的GTR 那台RB26发动机和丰田的2JZ三菱的4G63堪称是那个时代最耐操的三台发动机,不到3.0的排量通过涡轮可以榨出1000匹的马力输出,关键是它还相对耐用。这实在是太恐怖了,可以说涡轮日本人在30年前就玩腻。可以说在同排量的情况下日本车稍加改装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日系的改装潜力比德系,美系要大很多。其实,就是个加工精度的和材料水平,冶金水平的问题,为什么斯巴鲁敢已一个不到30W人民币的车,敢做成水平对置发动机?你要知道水平对质发动机对加工精度要求有多高,你们就明白了。加工精度不高,容易导致的就是烧机油,耐用度不好,水平对置发动机烧机油可谓先天缺陷,但斯巴鲁控制得很好,烧机油排美国烧机油排行榜第13,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可就是一般的自然吸气,涡轮增压发动机,宝马,奥迪烧机油霸占美国烧机油排行榜前十二名。这就是德国高端普遍出现的问题。 欧洲车要改装相对而言就比较费劲,底子不好,大楼也不好建。至于底盘调教功力,经过七八十年代那个疯狂年代后底盘调教非常成熟,典型代表丰田86和斯巴鲁brz,马自达MX5,马力输出不高但底盘调教和驾驶乐趣百万以下无对手。一个GTR参加欧洲的比赛,居然被要求负重100公斤才能参加,一个四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787B夺得了勒芒比赛的冠军,下一年转子发动机就禁止参赛,如果FIA的中心不是法国,在日本。可能历史就要改写了。WRC三菱,斯巴鲁退出后,直接导致WRC的衰落,现在也就大众,PSA在玩。欧洲现在的比赛已经沦为他们自娱自乐的地方。

    说起豪华车,奔驰,宝马用日本的零件早就不是什么新闻,2011年日本地震的时候,直接导致,奔驰,宝马延迟交货1个多月,现在这新闻网上还可以查。大众更是全球采购,用日本发那科的机器人。奔驰宝马的质量可以去查查Consumer Report永远排在雷克萨斯,丰田的后面,甚至是一般车企的后面。丰田一个1989的雷克萨斯才出来第二年,就在玩了100年汽车的成熟市场:美国 打败奔驰,夺得北美豪华车冠军宝座长达十几年之久,2012年日本地震,产量不足,才被宝马超过。你们知道要突破固有观念的枷锁,突破血统B格的限制,在北美打败百年奔驰,对于一个毫无底蕴的豪华品牌是个什么天顶星难度吗?但丰田做到了,因为当时丰田新孕育出的豪华brand 雷克萨斯 已经领先奔驰S级至少5年,直接导致当时的奔驰S级旗舰推迟一年发售。。你们可以查查一众才出来20年的豪华车,日系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全世界的豪华的极致,有哪个才出来20年的高端车,达到了日系的高度?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数据:日本全球零部件领导企业有35家,美国30家,德国18家,完爆全球。英国著名评选机构汤森路透评选2015年全球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企业十佳,日本占了八个席位,日本有五家企业连续5年登上这个榜单,汤森路透知识产权和科学版分析师鲍勃·斯坦布里奇就表示:“丰田 本田一直是全球车业技术的领导者”,“日本企业年复一年占据着科技榜单的主导地位”,后面两家是美国企业,发明汽车的德国早就被遗忘在世界的边缘。还有些人说奔驰在日本比日本雷克萨斯销量都高,这是不知其一,直至其二,其实雷克萨斯rx在日本的原型叫harriar,英菲叫fuga,讴歌叫本田Legend,三大件完全一样,只是外表不一样罢了,价格还便宜一些,所以日本国内民众根本没有必要买从有些甚至从国外进口的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这些加起来,超过什么奔驰,宝马毫无问题。。。。。

    全球车业丰田品牌价值碾压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福特。销量,利润全世界最高。日本有8家世界级车企: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铃木,三菱,五十铃。总规模达到7000多亿美元,碾压欧洲。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车企更是在汽车新技术领域全面铺开,现在热效率最高的是日本在做,马自达说2020年之前要把热效率提升到60%,本田要提升热效率到50%,目前热效率最高的是丰田的第四代普锐斯,用阿特金森和奥拓循环相互切换,已经达到了40%,其他车企还在30%左右。你要知道提升1%的热效率都是了不起的成就。自动驾驶技术是丰田专利最多,2020年就量产,丰田一家汽车的专利申请数量就是全球车业的1/4,太可怕了。燃料电池,混动。。丰田,本田垄断的节奏。全球60%的混合动力市场被丰田霸占,世界上最安全的车,美国最著名第三方汽车安全调查机构IIHS(IIHS评选结果直接影响保险公司评级费率)评选,2014年数据日系TOP安全居然占了百分之80之多,碾压其他对手。斯巴鲁,讴歌更是全世界最顶尖安全的车,斯巴鲁,讴歌从有IIHS这个测试开始就是TOP安全,并且是全系安全,一直保持到现在,直接导致斯巴鲁销量在美国火箭式上升的节奏。欧洲也就只有个沃尔沃拿得出手了。世界上第一款8速自动变速箱是爱信的,第一款横置10AT是本田的。CVT做得最好的是杰科特的,全球第一款解决了当时耐用性,高排放和“恶魔之爪”问题的量产转子发动机RX7来自马自达,现代缸内直喷的鼻祖是三菱的4G93,沃尔沃,大众等等都是买的三菱的缸内直喷技术,纽北排名第一是两个铃木隼发动机的Radical。GTR Nismo一个200万的车,把一众上千万的超跑都干了,欧洲已经彻底被日产,丰田打垮,保时捷不得不采用电机来对抗。出了一个918,不充电就是废物,而且用普通充电桩要冲4个小时。完全就是为了跑赛道而生的,平常使用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看看日本的LFA,NSX赛道上牛逼,平时买菜也可以开得很顺畅 ,其实这是日本造车的理念:车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装逼的。 20年前全球第一款NSX出来,就干了法拉利2代以上,领先欧洲10年以上,当时自然吸气的巅峰之作,车神塞纳的最爱,舒马赫在塞纳面前还不能叫车神,只能叫车王。本田是第一个达到马斯基法案排放标准的车企,本田宗一郎更被世界誉为和亨利福特一样伟大的人物。。德国佬,没什么技术了,只有靠堆钢数来遮丑。结果经常被才3.8升V6的GTR打脸。然后造出一堆只会跑直线的东西,什么布加迪之类的,极速10分钟就要加一箱油,弯道垃圾,纽北常常被人虐的的东西,不知道有什么意义。要比直线,来跟本田比飞机吧。这种车还在玩这种加刚(缸)数的游戏,排放大户,日本已经玩到环保新能源了:混合动力,提升发动机热效率,纯电,燃料电池之类,在这个排放越来越严格的全球环境下,这种车其实是落后者最后的存在感,日本90年代玩车都玩腻了,早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了。就是一个排名日系末流的铃木(不是技术末流),其两个2.7的铃木隼发动机,配在妞北跑道上,也是常年的纽北之王。最近的排放门又被爆出这些所谓的德系高性能发动机原来是牺牲了排放换取性能。还有那些爆燃率超高,烧机油的发动机也能夺得沃德十佳发动机,某系最近由于排放门被取消评奖资格,成为沃德之笑话。我才对沃德印象有改观。

10多年前,排放标准不严格的时候:

日系四大天王NSX,SUPRA,RX7,3000GT。

双剑合璧:三菱EVO,斯巴鲁STI ,当时那种500-600百P的斯巴鲁 EVO 随处可见,500-600P的RX7 R34也有不少

独孤求败:GTR RB26

自然吸气之王:本田红头发动机,EK9,FD2,DC2,万转S2000 是怎么虐欧洲这些装逼货的不用我说了。一场比赛还让GTR负重一百公斤,不然不让比赛哈哈,欧洲佬够无耻。 日系早就过了玩车的黄金时代,别人现在玩的是未来,油电混合,纯电,燃料电池,创驰蓝天。

    说到关税,日本汽车技术领先、故障率低、口碑和品牌价值高,使得日本汽车在世界各地都能畅销。陆地巡洋舰这样的耐用到变态的车,也就只有日本造(至于陆巡,途乐是这么把吉普,悍马,路虎,奔驰G干死的,以至于中东,西藏,非洲,极地,沙漠这些需要长期恶劣的环境使用的车下几乎由途乐,陆巡,海格拉斯皮卡霸占,大家自己去百度,其实就是越野车最重要的东西:耐操性起关键作用,没有这个你越野性能再好也是白搭,其实越野性能是越野车中最好做的,日本越野改装厂可以把你的车几乎改装成“坦克”,但可靠性这个是越野车中的难点,在荒无人烟的地区,车子坏了,就是等死的节奏,在战场车子坏了,就是生命终结的时候,所以你们可以看到中东打仗,ISIS恐怖分子全部用得是丰田的越野,皮卡。)但日本汽车还不能像本田摩托那样统治世界,因为在世界各地存在“民族感情”,存在地方保护,存在关税。这些地区的汽车关税,也能很好的反映一个地区汽车产业水平。关税越低,说明本地汽车的竞争力越强。还有人那福特来说话,说福特在欧洲也卖得很好,这是这只其一不知其二,福特1908年就在欧洲建厂了,可以说跟欧洲车厂一起成长起来的,100年的耕耘,这是所以后来的车企无法企及的。

中国进口汽车平均关税21.5%

欧盟进口汽车关税10%

美国进口汽车关税2.5%

日本进口汽车关税0%


    日本进口汽车零关税:欧洲、美国、韩国生产出的汽车,再多付一些运费就可以到日本市场销售,无任何关税。但日本汽车销量的前20名不会有外国车,因为那些外国车不是日本车的对手。 美国进口汽车关税2.5%:这个关税只为阻碍日系车在美国的扩张,因为其他地方的汽车相对于底特律的制造工艺还有不足。即便这样, 2008年美国的汽车产业还是垮了。三大汽车倒闭了两个,另一个也大幅亏损。于是,美国政府发难丰田,直到三大汽车重新盈利,才还丰田一个清白。整个过程无疑在说,美国汽车已经败给日系车,现在受美国政府保护。。。。 欧盟进口汽车关税10%:欧洲汽车看似坚强,其实是发达国家中竞争力最弱的。与日系汽车的品牌少产业基础雄厚相反,欧盟的汽车产业是品牌多而基础薄弱(背本趋末,造不计成本的豪车还可以),因此欧盟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汽车关税。甚至在欧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地方保护,所以德国人大多开大众、宝马、奔驰,法国人大多开标志、雪铁龙、雷诺,意大利人大多开菲亚特。欧盟对日系、美系甚至是韩系,任何一个地方敞开关税,都会引来不幸的灾难。近年来欧盟与韩国的自贸协定生效,欧盟对来自韩国的汽车关税降低两个百分点到8%,看似微小的变动,却使韩国车在欧洲销量剧增40%,这还是欧盟车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取得的。

    欧洲车的品质比起日本来说差太远,欧洲车的卖点是品牌积淀,奔驰100年的品牌积淀,可以让其挥霍50年了。日本车从诞生开始,虽然品牌积淀不够,但仅仅用了几十年就占领了全世界的市场。

    日本车差在不会欧洲车会营销,会吹(日系7大车厂都有自己的黑科技,技术储备达到了恐怖的地步,比如宝马最近吹它的自动驾驶技术,可业内都知道自动驾驶技术储备最牛的是丰田,可这货总是要在技术成熟能量产后才拿出来。)就像为什么劳斯莱斯卖这么贵?因为是身份的象征,虽然劳斯莱斯是一个英国破产了的没落户,但你奔驰S级在这个破产货的面前,自觉低了一等。这就是B格,跟技术,品质无关。日本车当然没有这种先天的优势,所以走的是实用路线,什么能买足客户的需求,我造什么,什么能赚钱我造什么!(马自达是个异类,只能说马自达不死,转子不死)。比如要操控,性能,你可以选斯巴鲁STI,日产GTR,370Z ,本田S2000,Type-R NSX,雷克萨斯LFA,丰田Supra,86,,三菱EVO,马自达rx7,3MPS ,MX5,豪华运动阿库拉,英菲尼迪等。家庭用车可以选择卡罗拉,飞度,轩逸,凯美瑞,天籁,雅阁,汉兰达,奇骏等。越野你可以选霸道,陆巡,途乐,超级维特拉,吉姆尼。把需求严格划分,并把每种需求推到极致,并做到最优,这就是日本车。看到有些人说什么日本车操控不行,底盘不行我就笑了,拿买菜车比欧洲这些需求划分不清的车,奥迪的操控四驱来比比讴歌的SH-AWD试试?来比比斯巴鲁的全时四驱试试?
其实说了这么多,为什么日系这么强大?。日本机床超精密加工,高新材料技术,钢铁技术,冶炼技术,新型陶瓷,精细化工,稀土冶金(日系混动技术领先世界的关键,知道为什么中国限制稀土,只有日本受影响吗?只有日本才懂得稀土怎么用,对欧洲老来说,稀土就是土!稀土是混动汽车上马达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更是制造众多高科技产品的重要元素。)。世界顶尖中的顶尖,这个是汽车制造业的基础。这才是日本车真正强大的最大秘密。。。随便举几个公司大家可以去查查:东丽(全球碳纤维领域霸主),新日铁(全球钢铁行业霸主,中国钢铁行业之母),松浦机械(超高精度发动机加工),马扎克(美国波音,NASA供应商,英国迈凯轮的唯一cnc供应商),三菱化学,住友化学,旭化成 ,JFE,信越化学,三井化学,三菱丽阳,旭硝子,帝人树脂,NHK。等等几十家企业都是全世界材料,化工领域的顶尖企业。更别说数量世界第一的日本的中小企业,日本很多只有10多个人的小作坊生产的产品。精度,科技世界唯一,那才是日本企业的特色和根基。汽车的差距其实就是工业的差距!
-----------------------------------------------------------------------------

但是不是欧洲汽车工业就一无是处呢?那肯定不是的!

德系车的“要点”营销。

    当今世界工业,硬件日本第一,软件美国第一,欧洲早已落后。欧洲现在工业唯一还能拿出手的就是外形设计。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刻的遗产,高达10%的汽车关税,是给欧洲汽车业护脸的,(美国汽车关税2.5%,日本关税为0)如果没有关税保护,整个欧洲的汽车业必然都是英国汽车的命运。汽车上的所有技术,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底盘以及安全技术,日系车都比德系车好但是德系车相比日系车有一个绝高优势,那就是特别能装逼,德系车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车,都有这个德行,会花大量精力用来外形上(除了收购专业的设计公司,铁皮硬,油漆硬,车灯花哨,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德国车,喜欢“要点”营销,能把车推销给名人、政要,倒贴多少钱都不要紧因为,不明真相的民众会把“要点”营销费补回来的。民众以为开上“要点”的车,就成了“要点”一样,会源源不断支付装逼费用的。 德国的要点营销是如何成功的?德国车除了欧洲本土,为什么会在某国、巴西等腐败很严重国家盛行?请搜索学习“西门子全球行贿案”。

    为什么我说硬件日本第一?因为日本的新材料技术领先美国一个身段,领先欧洲两个身段。日本受和平宪法,美日安保条约的约束,很多东西不能造,风洞测试只有到欧洲去测试,拿到的研究数据也只能是其他国家的二手数据。但受到限制的日本却成为其他国家高精尖工程争相拉拢的合作伙伴。很多人熟悉的诸如:波音787民用客机,F35战斗机,RR,GE的航空发动机等等世界尖端科技产品都有日本参与合作研发和制造的影子,特别是日本的尖端耐高温材料更是这些高科技产品必须得到的东西。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川崎重工这三家重工巨无霸是日本军工,航天的顶梁柱,深入渗透到全世界各个重工业领域中。具体大家自行百度去。当今世界新材料技术是“发明之母”,是“产业的粮食”,任何高明的设计都离不开好的材料支撑。好材料做的刀,锐利无比、经久耐用,孬材料做的刀,设计再多功能,也只能沦为地摊货。日本车可靠耐用,很大原因就是材料上的优势。80年代,西德的克哈德公司董事长利勃曾经在与"工业杂志"编辑的谈话中说:今天在整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一座高炉或炼钢厂不是利用日本的许可证建造的。欧洲基础工业的沦陷,就是因为新材料上的落后。在产品竞争上,美国能通过软件和网络,弯道超车,欧洲工业就只能靠卖相了。

    最近的德国车企新闻多多,诸如:德国车企自购自家大众,保时捷的五分之一冲销量,尾气排放门,西门子全球行贿,评选年度之车造假,让我们更加看到德国这个国家到底是个什么鬼。。。。其实,日本这个国家比一般人想象的强大很多,很多。那为什么舆论要挺德贬日?这个各位请自己想。)

--------------------------------------------------------------------------------

    想细看日德制造业差距的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毕竟是关于汽车的帖子,还有人说德国比日本的机械好的?呵呵!霓虹这个国家被兔国的媒体摸黑太深,德国这个国家被媒体吹得太凶。发那科,纳博特斯克,安川电机,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住友重工,富士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住友精工,不二越,小松制作所,三菱电机,住友电工,理光,神户制钢,马扎克,久保田,日立等等上百家日本工业巨头表示不服。

    村田,岛精,牧野,沙迪克,藤堂精密,平田精密器材,自润轴承,日矿宇进精密加工,TDK, 睦月电机 。。等等日本上万家中小企业不服。。。

    最后,自主车企已经开始全力学习日本,长城已经在日本设立了长城技研,长安更是在2016年放弃采购欧洲零件,全面采购日本零件,比亚迪收购日本磨具企业中的一个制造厂,吉利在东京设立研发所。自主车企已经开始了全面像日本请教学习。自主车企其实最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技术强者,能找对汽车行业的真正技术强者,并全力学习,可以预见,中国自主汽车行业的未来前景光明。
真以为黄种人天生就比白种人低一截?笑话!

      总结一句话就是:B格还是欧洲强,美国,日本都比不了。技术,品质那是日系的天下。买车看你需求。

-----------------------------------------------------
ps:

    霓虹这个国家牛逼就牛逼在于喜欢装低调,装弱小。世界越少瞩目它越好,属于闷声发大财这种(这跟日本的民族性格是有关系的,可以称之为“变态”民族。对事物极端的追求完美,一切美,丑,生,死都是如此,有两面性。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能拍出《东京爱情故事》这么纯的电影,同时也能拍出《花与蛇》这种对性极度的变态追求。日本人外表十分的隐忍,内敛,内心爆发出来也是很猛的。这跟日本富士山一样,外表平静,淡然,优美,内部却是岩浆涌动,这就是《菊与刀》)。日本崇尚樱花掉落那一刹那间的美好:死亡之美,樱花树下,十字切腹,介错断颅。所以日军能不顾一切开着飞机冲撞美军的航母。说到经济实力,其实霓虹是隐藏在全球产业链中上游的超级帝国。日本国内经济是德国的1.5~2倍,海外资产德国8000亿美刀,日本8万亿美刀,是德国的10倍。所以,似乎根本不用比,德国和日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日本不与德国平行,而是与欧盟平行。西方世界三台柱:美(国)日本欧(盟)。

    至于文化软实力更不用说了,日本是中国大唐文化保存得最好的国家,日本的京都,奈良的原型就是大唐首府:长安城。日本的和服就是中国的吴服,中国的茶,插花,围棋,传导日本,成为日本的“道”文化,根植于日本人的生活之中。当代,西方绘画,电影,音乐,游戏受日本的影响很大,当然日本受西方的影响更大,不过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能把西方的东西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体系之中,同时保留日本文化传统的精髓,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当代出现了黑泽明,喜多郎,小野丽莎,久石让等等一大批的大师,莫奈,梵高这些大师亲自说过受到过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斯皮尔伯格受过日本电影的影响。亚洲更不用说了,现在的青年人都是听中岛美雪,玉置浩二的歌长大的。关于这点,不想看书的去看高晓松讲解。30多年来,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而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受援国,中国的外来援助中有60%以上来自日本。

附上两部视屏:(强烈推荐)
    此为纪念本田如何称霸世界顶级赛事的纪录片。那种拼命的,那种永不言败,热血的精神让我感触很深。从中可以看出,除了外部的原因,是什么样的信念,坚持,能让日本能从二战后一个废墟之国,晋升为世界第二发达国家!

1、[NHK纪录片]称霸世界赛事最高峰
2、[中文字幕]本田的F1之路
[backcolor=rgb(255,](这两个视频都是一个内容,大家有兴趣的只看其中一部就好了,还是老规矩,大家自己复制粘贴标题了去各大视频网站搜索,我删掉了超链接,我推荐用第一个标题去某站up搜这个视频,第二个标题是某酷的,广告你懂的,强制你懂的)

致敬那些为了梦想,坚持不懈的人们!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09:28 , Processed in 0.0407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