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13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句的一点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2 16:0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先转帖一篇,作者想不起来是哪只老鸟了</p><p>----------------------------------------------------</p><p>《浅谈意境联的对句》</p><p>对联,不是结构相称、词性相当,句式相同就成其为联。仅仅做到这些,只是形式上的对仗。</p><p><br/>最重要的是意趣相联。上下联要贯穿,形成一件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在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时,不要疏忽了整体感。</p><p><br/>对仗法中,在内容上相反或相对,称为反对,但要求在内容上要求环绕一个中心,而不能毫不相干。“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王国维论诗、词,有隔与不隔之说,作者賦予自然景物以生命,使其与人的感情交融和谐而为一者,即所谓不隔;反之則谓有隔。</p><p>(“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人间词话》)</p><p><br/>暗牖悬蛛网 <br/>空梁落燕泥(薛道衡)</p><p><br/>池塘生春草<br/>园柳变鸣禽(谢灵运)</p><p><br/>这是王国维最推崇的“妙处唯在不隔”的两对。“意境联”的最高要求就是做到像这种理论所主张的旨趣。要接近这种旨趣,首先须上下联不脱节。何谓脱节?举三个例子说明:</p><p><br/>明月满尊开上阁<br/>古香半榻捡藏书(钱沣)</p><p>此联通写书斋傍晚情景。描景以外,兼抒发一种文人的雅趣。假如下联改成“白云留案掩南窗”,词性、平仄都对上了,原句的“古香”改为“白云”,与“明月”类别一致,似乎更工,然而若成为这样:<br/><br/>明月满尊开上阁<br/>白云留案掩南窗</p><p><br/>则上下联构不成一个意境了。再举一例:</p><p><br/>琴伴庭前月<br/>衣无世外尘(邓石如)<br/><br/>此联景语只在上联,下联纯理语,我们欣赏时,并未觉有何不妥。联语内在有“无尘”“潇散”等传统哲学意味的清逸之气贯通。下联若改一改,比如这样:</p><p><br/>琴伴庭前月<br/>箫吹岭上云</p><p><br/>虽表面上未脱节,境界与原联相比差远了。仍属不联。</p><p>庭花无影日当午<br/>檐树有声风报秋(戴熙)</p><p><br/>此联写秋日静静的中午。若下联只从对仗、词性的角度改一改:</p><p><br/>庭花无影日当午<br/>砌竹有声月深宵</p><p><br/>这样对就是脱节了、隔了。</p><p><br/>文学艺术的直觉和理性、感受和联想,关系着一件作品的创造。如何意趣相联、上下联贯穿,形成一件有机联系的、呼应的、浑然一体的作品?我的体会是要勤于、善于运思、炼意,注意逻辑性、周密性,在对写景类上联的对句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的作用,沉浸在主题之中。纯写景的出句,很多不适合于反对法。具备一定基础后,注意力则不必全部集中在词性上了。</p><p><br/>有感于网上对句往往犯内容、意趣与出句不相关的时弊,草撰此文。还请其他联友修正、补充。</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TABLE-LAYOUT: fixed;"><tbody><tr class="tr1"><th class="r_two" style="WIDTH: 20%;"><br/>&nbsp;&nbsp;&nbsp;&nbsp;&nbsp;</th><th class="r_one" valign="top" height="100%"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PADDING-RIGHT: 15px; PADDING-LEFT: 15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PADDING-BOTTOM: 0px; OVERFLOW: hidden; WIDTH: 80%; PADDING-TOP: 5px; BORDER-RIGHT-WIDTH: 0px;"><div class="tiptop"></div></th></tr></tbody></table></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2 16:09:58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6:18:53 | 只看该作者
<p>这篇文章的主旨相信不难看懂,很多对联论坛都有转帖.</p><p>对句时,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情形.</p><p>基础点,按照笠翁对韵来.自身要求严格些,就多点变化.</p><p>近年来多和人讨论诗与联的区别,很多句子象律诗中的颔联颈联一样,要不更类似绝句中的一句诗.</p><p>对联上下联的统一性和独立性,等等,一直是个问题.</p><p>先扯这么几句</p>
3#
发表于 2007-7-12 21:25:02 | 只看该作者
<p>意境联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思路的问题。但是像我这样初学者最苦恼的就是思路。有时考虑词性,平仄,思路就受了限制。有时想出新,结果上下联脱节,造成意隔。又或者下笔力度很重,思维跳跃很大,反倒伤害联意本身。真的是左右为难,哈。也不知说的对否,或者楼主有绝招可以解惑,期待更新。</p><p></p>
4#
发表于 2007-7-12 21:40:47 | 只看该作者
<p>我还是那句话:天赋加积累.应该多写多看多学,这点我没做到,所以依然瓶颈期.</p><p>湖蓝同学这次联赛有茶喝很不错了,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呢</p>
5#
发表于 2007-7-13 00:36:22 | 只看该作者
不錯不錯,繼續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 11:24 , Processed in 0.03957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