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55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耗资近一亿圆的三件“国宝”(启功主鉴)全是假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4 13:5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耗资近一亿圆的三件“国宝”(启功主鉴)全是假货?
  
  2004年第七期《书法》杂志刊登了署名王铁的《辨疑研山铭》一文,论证了故宫博物院以3300万人民币巨资所购所谓的米芾真迹《研山铭》乃明人之伪迹;随之,2005年第二期《书法》杂志又刊登了王铁先生的《辨疑出师颂》一文,又论证了故宫博物院以2200万人民币巨资所购所谓的《隋人书出师颂》同样是明人之伪迹。至今,尚未看到当时极力主张购买此两件“国宝”的专家和有关单位的任何不同意见。现在,2005年第八期《书法》杂志,又刊登了王铁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即《辨疑最善本淳化阁帖》,论证了几乎与上述故宫博物院花巨资购买《研山铭》和《隋人书出师颂》的同时,上海博物馆以450万美金自美国私人手中购回的四本《淳化阁帖》既非什麽“祖本”,也不是什麽“最善本”,甚至连一般的善本都不如的事实。
  
  一年之中,购回所谓三件“国宝”,耗资近一亿元人民币之巨,事实证明却是三件假货,岂不令人唏嘘!
  
  《辨疑研山铭》和《辨疑出师颂》两文之大意,前已介绍过(欲观者可看本文下面之附件),下面对《辨疑最善本淳化阁帖》内容作一简介。
  
   2003年七月十四日,上海《解放日报》以突出的篇幅,发表了《躬迎中华第一帖》的报道。报道中这样激情的写到:“还记得吗,就在去年十二月,北宋书法家米芾名作《研山铭》,以3300万元人民币被国家从海外购回,成为中国古书画交易价有史最高。不过半年,上海博物馆又创中国书画新天价,斥巨资450万美金,从美国购回中国最早书帖集成《淳化阁帖》宋代原版”。
  
   随之,大规模的宣传开始了。又是中央电视台,又是各种报纸、杂志,又是办展览,又是各种专家发表言论,简直令一般老百姓目不暇接。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话语高亢的说:“这是中国的书帖祖宗啊”。
  故宫书画部主任单国强欣然慨叹:“国宝大腕回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刘恒说:“真龙终于现身了”
  有人说,这套祖帖,是那位美国收藏家1994年和1995年从香港拍卖会以28万美金(不包括佣金)拍得,现在我们出450万美金买回,不少人为之咋舌认为太贵了。
  汪庆正说,450万美元买回流失海外的原刻祖宗,我说值。
  还有专家说,一部祖帖珍闻多,就连所用纸也大有讲究。那可是享誉神州的澄心堂纸啊。“祖帖”数百页全为正宗千年澄心堂,光卖纸也好几百万了。
  
   过了一段时间,上海博物馆又把这套“祖帖”《淳化阁帖》起名叫“最善本”,既是“祖帖”,则绝对是最善本,何必又专门起名为“最善本”呢?看来是“祖帖”之说有疑问了。果然,汪庆正馆长出面说明,他说,虽然四、七、八三本是“祖帖”,但第六本可能是“泉州本”,不是“祖帖”,虽然如此,四本摆在一起,仍然是留在世界上最好的本子,没有比它再好的了,所以叫“最善本”。
  那末,这一套《淳化阁帖》的残卷是否是所谓的“祖帖”或者“最善本”呢?
  王铁先生研究的结论是,这四本《淳化阁帖》,完全是几种不同的版本拼凑而成,没有一册是所谓的“祖帖”。
  下面是王铁先生的论证。篇幅所限,什麽“皇宫失火,原版祖刻、历代名帖原作悉数被毁”呀,“正宗千年澄心堂”呀,等等,这些“千古谣言”此处就不多谈了。
  
  综合启功先生和上海博物馆专家的意见,说这四本是“祖帖”的理由主要是以下三条:
  1:有银锭纹或横裂纹;
  2:流传有绪,先后经宋贾似道,元赵孟頫收藏,而且是明末清初收藏家孙承泽的藏品,并有两件宋代人的题跋;
  3:“字极丰穰,有神采”,这是孙承泽等人说的“祖帖”的特点,现这四本符合这一特点;
  下面逐条予以驳斥。
  (具体论证略)
  
  这样说来,有无“银锭纹”不能作为证据,“流传有绪”又是伪造的,“是否丰穰”,“大字卷数版
  数”也是个人的一些并非权威的看法,那末,什麽样的版本才是真正的“祖帖”呢?难道这是一个“虚
  无”的东西吗?
  
  显然,要解决此问题,最可靠的辨别方法,就是以一部“祖帖”为标准,将所要辨别的帖进行仔细的比对,一致的,起码就有可能是“祖帖”,再看其他条件进一步分析。不一致的,就肯定不是“祖帖”,差异越大,说明翻刻的次数就越多,离祖本就越远。
  这样说,肯定有人以为王铁先生在讲废话,因为,直到现在,没有什麽本子大家公认为是无可怀疑的“祖本”,因此才争论不休。怎样解决这个“标准”的问题呢?
  
  于是,王铁先生提出了这麽一个“祖本”标准!
  众所周知,除了《淳化阁帖》的“祖本”是根据内廷的墨迹上石的以外,《大观帖》也是根据内廷同样的墨迹上的石,他们的内容除了有个别的不同外,几乎完全一样!而《大观帖》目前尚存有公认的“真本”,也可以说是“祖本”,应该说,完全可以用《大观帖》的“祖本”来作为《淳化阁帖》的“祖本”来使用。当然,由于摹手和刻手不同,神采可能有不同,肥瘦也可能有差异,但字形应该完全一样。虽然历代都说王著水平没有蔡京高,《淳化阁帖》的神采可能不如《大观帖》。但《淳化阁帖》使一些人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选材和编辑问题,主要是选了一些伪帖,还有一些前后年代次序颠倒的,重复的等,并没有一个人说它的摹手和刻手不好,试想,皇家集全国的力量刻一部帖,怎麽可能摹的和刻的不好,甚至找不懂草书草法的人来摹刻呢?
  于是,王铁先生就将公认的“真本”《大观帖》作为“标准”,或者作为“照妖镜”,与所谓的“祖本”或者“最善本”《淳化阁帖》相关篇章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看看它到底是何路神仙!
  (具体错字对比此略)
  
   以上的字错处都很明显,有的是多一划少一划,大部分是不懂草法的乱绕!《大观帖》没有一个错字,而所谓最善本《淳化阁帖》错达九十处之多!历来考证版本,有时一个字就可下结论,例如,第六卷《司州帖》中的“私”和“福”字,清代著名碑帖专家翁方纲就说:“司州帖,私、福二字可据以辨验淳化之真赝”。何况此三卷半错字竟有近百?难道有可能是什麽皇家摹刻的“祖本”吗?还能称的上是什麽“最善本”吗?
  
  以上,王铁先生首先从侧面对买方认定为“祖本”或“最善本”的几条理由进行了驳斥,因为买方的理由说实在的只有这些侧面的理由。然后,王铁先生设定了一条认定为“祖本”的正面的“标准”,即以真本《大观帖》作为标准。以此为标准,则可判定,上博所购的四册《淳化阁帖》不仅绝不可能是“祖本”和“最善本”,甚至连一般的“善本”也谈不上!为了证明此点,下面,王铁先生又举出一个有力的证据。
  
  上博在认定所购的第六,第七,第八三册是“祖本”的最主要的证据之一就是该三册除了经过明末清初的大收藏家孙承泽珍藏过以外(前面已论证过此事不真),还经过清中期乾、嘉时代的江西李宗翰收藏过。现在一般认为,李宗翰是清代最著名的收藏家之一。但有一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没有翁方纲的鉴定题跋。凡是对碑帖略有研究的人都知道,乾、嘉时代的研究碑帖的最权威的专家是翁方纲,当时的有名的碑帖的鉴定都是经过翁方纲的首肯的(当然,现在来看,翁鉴定过的东西也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全正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是正确的)。李宗翰恰是翁的好朋友,因此它的东西基本都是经过翁的鉴定的。例如有名有名的“临川四宝”和《大观帖》,基本上都是翁下的结论 。而对一些他认为不太可信的东西,它的题跋基本是出于敷衍的态度简单的几句。例如,上述的上博所购的第四册前面虽有简单翁的题跋,但显然评价不高,无法与《大观帖》等题跋相比。而他认为假的东西,他是不会题跋的。他在写给李宗翰的信中明确写到:“帖三册收到,容再细看。大约不真,若果不真则不能题,此时且暂留一看即缴。”而上博所购三册恰好没有翁的一个字,这难道还不能说明翁的看法吗?
  但有人提出疑问,说是李宗翰购买《淳化阁帖》的时候,翁方纲已经去世,所以没有翁的题跋。实际上,经过笔者考证,这是指的李宗翰买另一套“潘祖纯本”《淳化阁帖》的事情,而买此四册“上博本”时翁尚健在。而且,对此事非常的关心。以下是笔者发现的几封翁写给李宗翰的亲笔信件的一些摘要,看后就清楚了。
  
  “孙退谷《帖考》原文云:‘余得《阁帖》第六册,有翰林学士院诸印及绍圣三年冬至前一日装题识。’又题云:御府法帖版本云云。今此第六册无其前一跋‘绍圣冬至’云云,所以不明白也。退谷引张尔唯云蔡君谟笔不似,蔡君谟之卒,在绍圣之前三十年矣,退谷不精考耳。此帖纸墨虽旧,然无‘翰林学士院’诸印。若果是二王府本,其距淳化原刻仅一间耳,断无仅足以比胜肃府本者,虽有退谷印,王觉斯书签,尚未敢信其为二王府本也(又《法帖谱系》云,二王府本卷尾无篆书,而此有篆书。)再捡退谷说《阁帖》祖本一条云,向见第六卷、十卷有翰林学士院印及绍圣三年冬至前一日题,据此条则退谷见此题在祖本后,并无指二王府本之说,此则后人装帖者专取其后一跋移置于此明验,是则其帖不必深论矣。此三册自是旧拓,与另一首卷之本相去不远,皆存以备考可耳。既幸快得《大观》,则此不必计较。”
  “《阁帖》第六卷尚需详核,未敢即定。”
  “阁帖”虽有孙退谷印,实不足评。以明朝翻刻数本对之,此尚在肃本之下,此册竟是伪充退谷藏者。从前匆匆已看恐未详尽,今细对数遍,实不足存,或将来换佳帖。“
  以上所引翁方纲致李宗翰的亲笔信,引自广西师大出版的《沈津辑:翁方纲题跋手扎集录》。以上信件证明,翁方纲不仅看过李宗翰这三本《阁帖》,而且细看过数遍,评价极低,认为是“伪充退谷藏者”,“实不足存”。最多认为“此三册自是旧拓,┄┄皆存以备考可耳。既幸快得《大观》,则此不必计较。”看来,李宗翰买了假货,心中不舒服,还需翁方纲以真本《大观帖》来安慰他。
  
   那麽,目前存世的版本中是否可能有真正的“祖本”或“最善本”《淳化阁帖》存在呢?显然的,是否“祖本”即使不能下结论,但比较而言,“最善本”肯定是有的。如果承认王铁先生的上述以真本《大观帖》为判断标准的话,则认真比对目前存世的所有善本《淳化阁帖》,与真本《大观帖》最相近的就是旧藏“潘祖纯本”(故宫藏“懋勤殿本”与之是同一底本)!该帖不仅错字最少,而且,与真本《大观帖》比较,在卷七《龙保》等帖中,除了该帖与真本《大观帖》完全一样外,其他所有的版本(包括本文所评的“上博最善本”)都少了几十个字!因此,笔者认为,“潘祖纯本”(懋勤殿本同)就是存世的《淳化阁帖》的“最善本”!而它几十年前就已经收藏在上海博物馆了!
  
  美籍犹太人94、95年以28万美金从香港拍卖会购买了四本《淳化阁帖》,而同样是此人,在92年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6.4万美元拍了一本《石鼓文拓本》,以31.9万美元拍了一本《怀素千字文拓本》,四本《淳化阁帖》的价钱还不如一本《怀素千字文》的单帖高,可见当时海外的专家并不看好这四本残帖。仅仅过了七、八年,200年前已被翁方纲否定的几本“旧拓”,却被国内某些专家先是捧为“祖帖”,然后,置早已收藏的真正的“最善本”潘祖纯本和懋勤殿本于不顾,却花了450万美元的天价将此“祖帖”购回,其间经过令人深思。(2005年8月)
  
  
  
   天价国宝再起波澜 故宫2200万巨资所购《出师颂》也是假货?
  
  去年(2004)的《书法》杂志第七期刊登了署名王铁先生的《辨疑研山铭》一文,该文以充分的证据证明了所谓米芾的《研山铭》,实际上是明代中、晚期书画商贾们的伪造的假货。这个结论,得到了很多读者的支持,其中也包括很多书画界的专家和学者。但令人不解的是,文章发表至今已半年,当时极力主张用国家的巨资来让这件“国宝”自日本回归的国家文物局和故宫的领导们,大唱赞歌的书画界的大师和专家们,却没有一个站出来回应和辩解,难道都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书法》杂志是公认的国内书画界的权威刊物之一,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和世界几十个国家,这些人不可能都没有看过。难道认为不回应也没关系,你能耐我何?要知道,3300万不是你自己的钱,是纳税人的钱,如买的是假货,必须应该有个交待,不能这样集体的装聋作哑,想学慈禧太后的样子将事情“淹”掉!
  
  在此情况下,今年的《书法》杂志第二期,又刊登了王铁先生的第二篇文章,《辨疑出师颂》,向文物局及故宫的领导们及启功、徐邦达、史树青、单国强等大师和专家们投下了第二颗“炸弹”。
  
  2003年关于定向购买《出师颂》的争论,由于《南方周末》等大批报刊、杂志的介入,几乎演变成了当时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但反对一方很快就偃旗息鼓了,为什麽呢?虽然这种动用国家大批资金不经公开拍卖购买私人收藏品的方法很多人提出异议,甚至怀疑其中有什麽猫腻(3300万人币购买《研山铭》,450万美金购买《淳化阁帖祖本》都有很多人提出此一疑问),但归根结底,首先是要判断买的是什麽东西,至于是否值那麽多的钱,经手人有无猫腻,则是另外的问题。所以,此次关于《出师颂》的争论很快结束的原因,正如《辨疑出师颂》一文所说:
  
  “拍卖公司以‘索靖书’《出师颂》的名义进行宣传,很多人提出异议,对此,故宫及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单国强等诸多专家也表示同意。他们认为,故宫决定收购并不是认为它是索靖的作品,而是赞同南宋米友仁的鉴定,认为它是“隋人书”,而既然是目前流传下来很少的“隋人书”(故宫目前只有隋人写经一件,其历史、艺术价值与《出师颂》无法相提并论),同时又经过清宫收藏,则肯定属于国宝级的文物,用2200万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是应该的。
  
  既然故宫也承认《出师颂》是“隋人书”,并非拍卖公司宣传的‘索靖书’,因此,大部分人也就提不出什麽意见了。只有少数人还是认为不是‘隋人书’,应该是元、明以后的人书写的,但只是从书体本身的感觉,却拿不出什麽有力的证据,所以此次争论也就以启功,徐邦达等大师们的意见为标准而结束了”。
  
  而这篇新刊的王铁先生的《辨疑出师颂》一文,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了所谓的“隋人书”《出师颂》,和《研山铭》一样,同样是明代中后期书画商贾们伪造的假货!
  
  王铁先生的文章,首先以大量的历史资料,驳斥了大师和专家们的三条收购理由,即“流传有绪,清宫旧藏”,“唐、宋印累累”,“米友仁鉴定”等。更重要的是,王铁先生发现了另外两件与“隋人书”《出师颂》相似的《出师颂》。一件是广泛载于明代中、后期各著名碑帖的署名为“索靖书”的《出师颂》,这一些帖包括《戏鸿堂帖》、《来禽馆帖》、《墨池堂帖》、《泼墨斋法帖》、《玉烟堂帖》等。另一件更重要的是,载于流传至今已成天下孤本的北宋拓《兰亭续帖》的署名肖子云的《出师颂》。王铁先生对流传至今的这三种版本的《出师颂》,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最早的《出师颂》是载于北宋名帖《兰亭续帖》的署名肖子云的《出师颂》,该帖的章草可称得上“绝妙”。
  
  2):载于《戏鸿堂帖》等帖中的署名“索靖书”的《出师颂》,是抄袭自肖子云的《出师颂》,章草水平一般。抄袭时间最早不超过南宋中期(此时米友仁已去世),最大的可能是在明代中、后期。
  
  3):故宫购藏的“隋人书”《出师颂》,虽经“清宫旧藏”,但却是抄袭自上述的所谓“索靖书”的《出师颂》,也即肖子云书《出师颂》的“二道贩子”,章草水平也极差。
  
  在此,笔者仅举一个例子,就可看出王铁先生的论证是何等的严密。
  
  《出师颂》是汉代的一篇歌颂汉朝大将出征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一句重要的文词,“皇运来授”,意即上天授予了刘邦开创的汉朝以“皇运”。《昭明文选》中登载的《出师颂》文章是这样写的,肖子云的《出师颂》章草也是这样写的,但所谓的“隋人书”的《出师颂》却清清楚楚写成了“皇运未授”,“来授”变成了“未授”,歌颂的文章一下子成了反动的文章,岂不滑天下之大稽!这是怎麽一回事呢?再看所谓的“索靖书”《出师颂》,原来这个“来”字在“索靖书”《出师颂》中已经有所损坏,只保留了一个“十”字头,这个“隋人书”的作者,在抄袭的时候,只见到一个“十”字头,对《昭明文选》等书大概也不熟悉,只管依照自己的理解顺手写了一个“未”字,可见此公文化水平不高,却也为几百年前的造假留了一个大漏子!真是天网恢恢啊!但更为可笑的是,不仅乾隆皇帝没有看出这麽一个大漏洞,而且现在的这些大师和专家们也没有看出来,并且在他们的为“隋人书”《出师颂》写的鼓吹文章中,还堂而皇之的写上“皇运未授”的正楷书(所谓翻译),却没有发现丝毫的不妥!
  
  正如笔者在介绍《辨疑研山铭》的文章中所说的意思,在为购藏“隋人书”《出师颂》争论的时候,正、反双方都是就“隋人书”而“隋人书”,没有看到一个人提出另外两种《出师颂》进行比较。如果说《兰亭续帖》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话(但启功,单国强等人应该知道),《戏鸿堂帖》等明帖并不是非常的偏僻,连这些都不知道的话还能称得上专家吗?
  (2005年二月)
  
   天价国宝又起波澜 故宫3300万巨资所购《研山铭》是假货?
  
  刚刚出版的今年第七期《书法》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王铁的长篇文章,题目是《辨疑〈研山铭〉》,笔者看来,这篇文章以充分的论据证明了所谓米芾真迹的《研山铭》原来是明末制造的一件假货。
  
  当2002年九、十月份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在全国展开大规模的宣传《研山铭》的时候,笔者就曾经心有疑问,这麽重要的“国宝级”的书法珍品,从宣传的材料来看,似乎在清朝乾隆以前从没有什麽历史著录,突然冒出这麽一件“重宝”,令人有些不敢相信。但经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与拍卖公司共同召开的大型专家研讨会,几十位专家纷纷叫好,虽然有不少人也提出了不少的疑问,但会议总的意见仍然下结论认为《研山铭》是米芾真迹无疑,而且是其精品。有些疑问只是疑问而已,并无什麽证据。会议出版了专集,并将其中的一些关键文章,如研究米芾书法的专家,教授博导曹宝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全国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单国强等人的文章在一些著名的报刊杂志发表以广为宣传。其主要观点如下:
  
  (1):启功,徐邦达等大师一致认为是米芾真迹,并在杂志上刊登启功等观看《研山铭》的照片,以证明所言不虚。
  (2):曹宝麟以专家的身份,对《研山铭》每个字一个一个进行分析,并从米芾其他帖中找出相似的字,以证明《研山铭》每个字都像米芾写的。
  (3):单国强对所有的问题都给予了总结论述,并重点指出,由于有米芾子米友仁的权威鉴定意见,米友仁的跋又属真迹无疑,故可肯定《研山铭》是真迹无疑。
  (4);历史著录不是判定是否真迹的必要条件,主要看文物本身,没有有关的历史著录照样可以下结论。
  
  正是根据以上的意见,故宫(国家文物局拨款)斥3300万巨资将其收购。
  
  半年以后,著名画家范曾,故宫原副院长杨新在有关杂志发表文章,对《研山铭》是否是米芾的真迹提出了质疑,质疑的主要根据是《研山铭》的字写得非常拙劣,“丑的不堪入目”,米友仁跋“笔力纤弱,描摹痕迹明显”。但肯定方写文驳斥,认为《研山铭》写得非常好,非米芾写不出。何况,启功、徐邦达都说好,难道你比他们还权威?
  
  因此,一年多以来,再没有人提出什麽质疑的意见,一片颂扬“国宝回归”“爱国壮举”之声。
  
  今读王铁先生的《辨疑〈研山铭〉》,顿觉豁然开朗。原来虽然看了很多文章,总觉得还有一些疑问不能很好解释,但那麽多的权威都说“必真无疑”,又是国家文物局出钱买的,咱老百姓还能说些什麽。但现在看来,只要有“铁的证据”,再大的权威也不能一手遮天。
  
  该文没有去争论字写的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因为说不清,你的一万句现在顶不住启功一句。该文主要从历史著录中去寻找证据。前面说道,笔者认为,《研山铭》最大的疑问就是没有什麽历史著录,这麽重要的“煊赫名迹”居然没有什麽“流传有绪”的纪录实在令人不解。但专家们都说,没有历史著录没关系,主要看东西本身,历史著录有没有无所谓。《研山铭》就是没有历史著录,又能怎麽样?还有很多东西也没有历史著录,该认定照样认定。可是,王铁先生的文章恰恰就在历史著录上发现了历史的真相。
  
  《辨疑〈研山铭〉》不仅找到了有关《研山铭》的历史著录,而且是有11条之多!其中起码有一半以上的著录都与《研山铭》有直接密切的关系。通过环环相扣的历史著录的引证和分析,《辨疑〈研山铭〉》自然而然的下了结论,不仅《研山铭》本身是假的,而且,被引为权威鉴定意见的米友仁的鉴定跋语和所谓米芾外甥王庭筠的跋语都是假的!
  
  这11条历史著录都是来自元朝至明朝至清朝有关中国古代书画的著名著作,是历史上白纸黑字的“硬件证据”,不是那种你可以说好我可以说不好的“软件证据”。奇怪的是,其中的最重要的一些证据那麽多专家为什麽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过呢?应该说,《辨疑〈研山铭〉》所引的一些中国古代书画方面的书都是些比较著名的著作,并非僻书,应该是专家们的必读书,要花几千万买一件东西这些书都不翻一下吗?如果这些书都不看,还是专家吗?如果看过这些历史著录,为什麽会公然说没有这些历史著录呢?为什麽隐瞒呢?
  
  现在重要的问题是,不管是什麽原因,不管这其中有无猫腻,既然《辨疑〈研山铭〉》这篇文章已经提出了看起来是确凿无疑的证据,国家有关单位就应该尽快作一官方的权威结论,如已肯定《研山铭》为假货,应立即要求有关拍卖公司退货,不能让3300万的国家巨资买一假货就完了,也避免让世人贻笑。(2004年7月)
2#
发表于 2005-8-28 18:11:47 | 只看该作者
这年头哪有几个真正的专家。就说语言学吧。西方学者有志于埃及学研究者,必定要先学科普特语(至今仍在埃及部分地区使用,与古埃及语关系最近);而中国的语言学家们甚至不学闽南语、不懂古汉语发音,就一本混帐经地大谈中国和中亚民族词汇的同源性,闹出许多连普通爱好者都看不过去的爆笑剧,实在令人齿冷。
启功先生是文革后才真正解放并享有盛名的,之后这二十几年里,他能有多少机会接触过多少真正的书法国宝真迹呢?与书法鉴定不直接相关的各种学识呢?以他老先生为权威,跟邀请二月河加入清史编写组没有太大区别。
3#
发表于 2005-8-24 14:53:33 | 只看该作者
扣! 难道真是天大笑话不成
4#
发表于 2005-8-28 08:56:29 | 只看该作者
靠,专家也是白痴......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16:29 , Processed in 0.0403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