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9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胡同里的门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8 13:3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约会 于 2011-12-28 13:31 编辑

来源:豆瓣社区
作者:未来
======================

   老北京城的建筑格局,有自己一套整体规划。从紫禁城到左祖右社、四城九门,一直辐射开来到密如蛛网的街道胡同,再到胡同里的大宅门四合院,再到四合院的门楼影壁屏门庭院走廊,一直到栽种的花草树木,都是非常讲究的。而作为老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四合院,大门上是不能没有门联的。如今,这些门联一般都得有百年左右的历史,随着岁月的风霜的剥蚀,本来就已经所剩不多了,随着胡同和四合院大批量的拆迁,自然也就越发看不见多少了。前几年还亲眼看见的门联,现在,有的已经看不清楚了,有的索性连门带院都履为平地了,许多你认为美好的事物,被当成废土垃圾一起清除。

   “读书使佳,好善最乐”(前孙家园65号)。“多文为富,和神当春”(西兴隆街53号)。“绵世泽不如为善,振家业还是读书”(庆隆胡同3号)。“芳草瑶林新几席,玉杯珠柱旧琴书”(保安寺10号)。“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南芦草园12号)。老北京的门联里,写得最多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讲究读书。这几幅门联,写的意思一样,特色不一样,要我来看,“多文为富,和神当春”,写得最好。如今,讲究一个“和”字,但谁能够把“和”字当作神和春一样虔诚地看待呢?又有谁能够把文化的多少决定着你未来富有的基础来对待呢?最后一幅“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以前院子的主人是一个卖姜的,你想想,一个卖姜的,都讲究诗书,多少让现在我们的大小商人脸红。

   “恒占大有经纶展,庆洽同人事业昌”(大蒋家胡同70号);“及时雷雨舒龙甲,得意春风快马蹄”(长巷头条20号)。这两户都是商家,但两幅门联写得直白而平庸。“义气相投裘臻狐腋,声名可创衣赞羔羊”(新开路4号),一看就是经营皮货买卖的,是户叫义盛号的皮货商。“恒足有道木似水,立市泽长松如海”(苏家坡89号),一看就是经营木材生意的,而且将自己的商号含在门联的前一个字中,叫恒立。同样直白,却能够让人伫足多看两眼。

   同为商家,“源深叶茂无疆业,兴远流长有道财”(南晓顺胡同16号),“道因时立,理自天开”(南柳巷29号),同样都说到了经商之“道”,后者说得比前者好,把道和理说得和时世和天理相关,让人心服口服。“定平准书,考货殖传”(东珠市口大街285号),“平准”和“货殖”均用典,显得有些深奥。“生财从大道,经营守中和”(东八角胡同12号),说得朴素,一看就懂,讲的同样是经商的一个道德,前后对比,却是一雅一俗,古朴兼备,见得不同的风格。

   在门联中,一般住户,着意家庭的更多,或祝福家声远播,家业发达:“河内家声远,山阴世泽长”(长巷头条70号);“世远家声旧,春深奇气新”(洪福胡同16号);或祝福合家欢喜,太平和睦:“居安享天平,家吉征祥瑞”(西打磨厂45号);“家祥人寿,国富年丰”(梁家园西胡同25号)。这样说的都是笼而统之的,一般的过年话。也有具体的,比如希望有仕途功名的:“孝悌家声传两晋,文章德业着三槐”(草厂八条8号);“笔花飞舞将军第,槐树森荣宰相家”(西河沿152号)。也有希望多福多寿多子孙的:“大富贵亦寿考,长安乐宜子孙”(洪福胡同21号),“寿考”即高寿,朱熹说:“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这样的门联很多。

   但更多的还是讲究传统的道德情操,“惟善为宝,则笃其人”(草厂五条27号),讲的是一个善字。“恩泽北阙,庆洽南陔”(草厂七条12号),诗经里有“南陔”篇,讲的是一个孝字。“中乃且和征骏业,义以为利展鸿猷”(廊房二条65号),讲的是一个义字。“韦修厥德,长发其祥”(南芦草园17号),“文章华国,道德传家”(南芦草园19号),“江厦勋名绵旧德,山阴宗派辟新声”(西河沿154号),讲的都是一个德字。“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发”(培英胡同33号),讲的则是做人的清白。“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西打磨厂58号),讲的则是心地品性。只不过,前者说得直截了当,后者用了比兴的古老笔法。

   最有意思的是,草厂五条27号,它原来是湖南宝庆会馆,很深的左右两层大院,高台阶,黑大门,那幅门联不是在大门上,而是刻在门两旁的塞余板上,很特殊。进大门洞后,还挂着一块1993年文明标兵的牌子,经历了12年,玻璃镜框还在。想一想,讲究“惟善为宝,则笃其人”的院子,应该得文明标兵的称号。

   还应该补充这样两个门联,都是独眼一般半幅,一在南柳巷林海音故居对面51号,右边半扇门上,“香光随笔是为画禅”。一在杨梅竹斜街90号,左边半扇门上,“合力经营晏子风”。前者,原来的大门在另一条胡同上,这是后开的门,一时找不到门板,随便找了一块安上了,却是棒打的鸳鸯,只找到一只,另一只不知飘向何方。后者,大院里新搬来一户,就住在大门的右边,为了把房子往外扩大一些,人家和房管局的人认识,就把右边的大门给卸了,便只剩下了这半幅门联,这么多年来,让晏子一人孤胆英雄一般独挡风雨。

   胡同老门联,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胡同的拆迁改造,老门联也越来越少了。这里所说的老门联,是指雕刻在大门上,然后再上了漆的那种,或红地黑字,或黑地红字。它们大多是百年物,甚至有的超过百年。虽然这些老门联经过长期日月风霜的侵蚀,有的已然斑斑驳驳,但有些仍不失其“本色”,且更显出它历史的内涵和夺目的光彩。它做工精细,讲求笔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包,其笔锋或刚健、或洒脱、或凝重、或飘逸,不但在书法上给人以美的极好享受,更重要的是在文字内容上,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

  北京老门联中,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样的内容为最多。它典型地体现了老北京人对传统文化道德的推崇和对修身、立德、求知的渴望与重视。从这一副门联中可以想象到,这是一户忠厚老实而又知书达理的人家。就像当年老舍笔下《四世同堂》里祁老爷子那样的人家一样。如今东城西扬威胡同14号门、西城太平桥东大街1号门、宣武区粉房琉璃街97号门、崇文区东唐街57号门……还都保留着这样完好的门联。此外,崇外南芦草园胡同12号门的“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宣外粉房琉璃街65号门的“为善最乐,读书便佳”、宣外三福巷4号门的“立德齐今古,藏书教子孙”、崇外薛家湾胡同52号门的“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西城什刹海北官房胡同2号门的“持家尊古训,教子有义方”……虽与前边提到的门联文字有所不同,但内容几都近似。

  “努力崇明德,随时爱光阴”。这是鼓楼豆角胡同11号门的一副门联。它既通俗又含深意。把这样一副门联,当成我们人生的一个座右铭,不是也很好吗?新街口四条路北一座四合院门上,有这样一副门联:“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其文字和内容是多么的高雅清绝,它好像一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无欺、无诈、超凡脱俗的仁爱世界里。既令人回味无穷,又令人赞叹不已。此外,还有一些表现节日和喜庆方面的门联,如东城东罗圈胡同3号门的《昌时自幸福,仁里迓春晖”、宣外北大吉巷27号的“国恩家庆,人寿年丰”、前外培英胡同33号门的“门前清且吉,家道泰而康”等等。“卜居积水,世守研田”,这是新街口板桥二条5号门的一副门联。这副门联把我们带入了古老的积水潭田园风光之中,好像使我们看到了这家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主人劳作的身影。而前外草厂四条25号门的“古国文明盛,新民进化多”、宣武区东北园北巷9号门的“物华民主日,人杰共和时”以及西城大乘巷37号门的“世纪民国,四槐人家”,确实反映了当年人民对民主与共和的渴望和欢呼。

  “圣代即今多雨露,诸君何以答升平”,这是西城区护国寺街75号门上一副与众不同的门联。经了解它是当年著名京剧演员刘鸿声先生遗留下来的。把这样一副门联用在当年刘鸿声先生的故居大门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此门联为隶书体,字体非常漂亮,门也保持得很好,常常引起过往行人驻足一观。可惜的是,听说现在已然拆了。此外,宣外校场头条47号门上有一副用金文书写雕刻出来的门联:“宏文世无匹,大器善为诗”。笔者学识浅薄,不识原金文书写的内容为何意,经向女主人石真老人请教,方知这座宅子是现代语言学家吴晓铃先生的故居,其门联内容就是上边所写的那两句,难怪吴晓铃先生生前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好诗文了。

  老门联与老门墩、老门雕一样,都是北京胡同文化中的一“宝”,但愿能得到些保留,使我们的后人能从中得到些教育和启迪。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3:33:04 | 只看该作者
我所了解的胡同老门联
来源:京报网
作者:肖复兴
==================================


  门联是四合院的眼睛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把这些老门联收集起来,编成老北京门联大全一本书,该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后来,我发现,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不仅能力有限,也因为胡同拆迁得太猛,许多老门联已经见不到了。比如珠市口北边的冰窖胡同里原来有:“地连珠市口,人在玉壶心”,多么漂亮的门联,对仗工整,韵味十足,却再也找不到了。这次看到舒了先生的文章,引为同好。便想也谈谈我所了解的胡同老门联,如果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兴许能够积沙成塔,凑成半部京城胡同老门联大全来,也是好事。

  而作为老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四合院,大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给人看的一张脸,所以叫做门脸儿,自然格外重视。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皇帝在时,是不允许涂红色,都是漆成黑色的,只有到了民国之后,大门才有了红色。所以,现在如果看到那种古旧破损的黑漆大门,年头一定是足够老的了,要格外珍惜。

  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是双开门,这不仅是为了大门的宽敞,而且是讲究中国传统的对称,这就为门联的出现提供了方便,门联便也就成为了大门的一种独特的组成部分。在老北京,这样的四合院大门上,是不能没有门联的,门联内容与书写乃至雕刻水平的高低,体现着主人的文化,哪怕是为了附庸风雅呢,也得请高手来为自己增点儿门面。提到了这个门面的词儿,北京人,一贯是把门和脸放在一起等同看待的。正庄儿的四合院,如果大门上没刻有门联(不是现在用红纸现糊上的对联),一般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门联是四合院的眼睛,是老胡同勾人的魂儿。

  卖姜家的门联都讲究诗书

  比起舒了先生对老北京四城都了解不一样的是,这两年,我一直在做并能够做的,就是把我熟悉的、我所看到城南的门联,一一记录在案。我择出其中一些门联,介绍给大家。有兴趣者,可以前往一观,兴许过不了多久,它们便看不见了,看到的也许就是“夏季里最后一朵玫瑰”。

  “诗书修德业,麟凤振家声”(草厂三条5号)。“读书使佳,好善最乐”(前孙家园65号)。“多文为富,和神当春”(西兴隆街53号)。“绵世泽不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庆隆胡同3号)。“芳草瑶林新几席,玉杯珠柱旧琴书”(保安寺10号)。“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南芦草园12号)。

  这几副门联,都是讲究读书的,我们的祖先是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所以,老北京的门联里,写得最多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要我来看,“多文为富,和神当春”,写得最好。如今,讲究一个和谐的“和”字,但谁能够把“和”字当作神、当作春一样虔诚地看待呢?又有谁能够把文化的多少决定着你未来富有的基础来对待呢?

  最后一副“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以前院子的主人是一个卖姜的,你想想,一个卖姜的,都讲究诗书,多少让现在我们的大小商人脸红。

  商家门联道因时立理自天开

  “经营昭世界,事业震寰球”(长巷头条58号);“及时雷雨舒龙甲,得意春风快马蹄”(长巷头条20号);“恒占大有经纶展,庆洽同人事业昌”(大蒋家胡同70号)。“源深叶茂无疆业,兴源流长有道财”(南孝顺胡同16号)。这四户主人都是商家,但四副门联写得有些直白而平庸,像我们现在说的套话。

  “义气相投裘臻狐腋,声名可创衣赞羔羊”(新开路4号),一看就是经营皮货买卖的,是户叫“义盛号“的皮货商。“恒足有道木似水,立市泽长松如海”(苏家坡89号),一看就是经营木材生意的,而且将自己的商号嵌在门联的头一个字中,叫“恒立“。同样直白,却能够让人驻足多看两眼。“全球互市翰琛书,聚宝为堂裕货泉”(钱市胡同6号),写得文了些,泉即钱,也可以看出是以前的造钱之地,清末这个小院确实是铸造银锭的炉行。这样的门联,就都成为了他们的漂亮别致而醒目的名片。同为商家,“吉占有五福,庆集恒三多”(冰窖斜街12号),写得略好,藏头的“吉庆”二字,也是商家的字号。五福即寿、富、康、德和善终;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孙。写得具体多了,是人们普遍也实在的希望。

  “源头得活水,顺风凌羽翰”(南柳巷35号);“源深叶茂无疆业,兴远流长有道财”(南晓顺胡同16号);“道因时立,理自天开”(南柳巷29号);这三副,前两副都说到了经商之“源”,后两副都说到了但说得经商之“道”,第一副比第二副说得要好,好在含蓄而有形象;第三副比第一、二副说得也好,这是一家当铺,不管干什么,都得讲究个道和理,它好就好在把道和理说得与时世和天理相关,让人心服口服,有敬畏之感,不敢造次。再看,“定平准书,考货殖传”(东珠市口大街285号),“平准”和“货殖”均用典,货殖,即经商;平准,则是在汉朝经商时候就讲究价格的公平合理,那时专门设立了管这事的平准官,虽然显得有些深奥,但讲的是经商的道德,从古到今是一样的。“生财从大道,经营守中和”(东八角胡同12号),说得朴素,一看就懂,讲究的同样是经商的一个道德,前后对比,一雅一俗,古朴兼备,见得不同的风格,说的是一样的老理儿。

  百姓门联家祥人寿国富年丰

  在门联中,一般平民百姓住户,着意家庭的更多。或祝福家声远播,家业发达:“登人寿域,纳福禄林”(草厂七条3号);“河内家声远,山阴世泽长”(长巷头条70号);“世远家声旧,春深奇气新”(洪福胡同16号)。或祝福合家吉祥,太平和睦:“居安享天平,家吉征祥瑞”(西打磨厂45号);“家祥人寿,国富年丰”(梁家园西胡同25号);“瑞霞笼仁里,祥云护德门”(兴胜胡同12号)。或期冀山光水色,朋友众多:“山光呈瑞泉,秀气毓祥晖”(杨梅竹斜街33号);“圣代即今多雨露,人文从此会风云”(群智巷53号)。

  也有具体的,比如望子成龙而秉承家业:“家传事业承冠冕,国倚长才辅圣明”(西打磨厂87号)。比如期望学业有成而仕途功名:孝悌家声传两晋,文章德业着三槐”(草厂八条8号);“笔花飞舞将军第,槐树森荣宰相家”(西河沿152号),后者,我还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横副“帝泽如春”,意思更加明显,倒不遮遮掩掩。也有希望多福多寿多子多孙且兄弟和睦的:“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北大吉巷47号);“大富贵亦寿考,长安乐宜子孙”(洪福胡同21号),“寿考”即高寿,朱熹说:“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这样的门联很多。

  但更多的还是讲究传统的道德情操,“惟善为宝,则笃其人”(草厂五条27号),讲的是一个善字。“恩泽北阙,庆洽南陔”(草厂七条12号),诗经里有“南陔”篇,讲的是一个孝字。“文章利造化,忠孝作良园”(中芦草园3号),讲了一个孝字,又讲了一个忠字。“中乃且和征骏业,义以为利展鸿猷”(廊房二条65号),讲的是一个义字。“韦修厥德,长发其祥”(南芦草园17号),“文章华国,道德传家”(南芦草园19号),“江厦勋名绵旧德,山阴宗派辟新声”(西河沿154号),讲的都是一个德字。“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栾庆胡同11号),“厚德家声振,积善世绵长”(栾庆胡同19号),说的是德善兼顾,相互依存。“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薛家湾48号),讲究的则是涵养;“芝兰君子性,松柏古人心”(西打磨厂58号),讲的则是心地品性。只不过,前者说的直截了当,后者用了比兴的古老笔法。

  最有意思的是,草厂五条27号,它原来是湖南宝庆会馆,很深的左右两层大院,高台阶,黑大门,那副门联不是在大门上,而是刻在门两旁的塞余板上,很特殊。进大门洞后,还挂着一块1993年文明标兵的牌子,经历了13年,玻璃镜框还在。想一想,讲究“惟善为宝,则笃其人”的院子,应该得文明标兵的称号。

  少见多怪的独门联

  还应该补充这样两个门联,都是独眼一般半副,一在南柳巷林海音故居对面51号,右边半扇门上,“香光随笔是为画禅”。一在杨梅竹斜街90号,左边半扇门上,“合力经营晏子风”。

  前者,原来的大门在另一条胡同上,这是后开的后门,开了门,却一时找不到门板,便随便找了一块安上了,找到的这块,却是棒打的鸳鸯,只找到一只,另一只不知飘向何方。后者,大院里新搬来一户,就住在大门的右边,为了把房子往外扩大一些,人家和房管局的人认识,就把右边的半扇大门给卸了,换上了一窄条小门,便只剩下了这半副门联,这么多年来,让晏子一人孤胆英雄一般独挡风雨。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3:34:08 | 只看该作者
也说老北京老门联
来源:京报网
作者:缪克沣
===============================

  我是个老北京,又是个业余的老门联爱好者。不禁回想起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自己宁肯多绕几条胡同,也要看看碰巧半敞或关着的街门上有没有自己没见过的门联。难能可贵的是,舒了同志竟然把胡同门牌号数都记下并拍照下来,其敬业又执著真是令人佩服。而我则十分惭愧,仅是走马看花地依靠记忆力留在脑海里。但拜读后仍引起以下一点联想:

  有两副门联值得推敲。一副是“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在我的记忆中,凡看到过的门联都是“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我以为“守”比“修”字更准确些。因为在对仗上联语也是平仄相对的,“修”、“积”都是平声,“守”是仄声字,“守”对“积”更工稳。另外在字面上“守”也比“修”贴切。再一副是“努力崇明德,随时爱光阴”,而我所看过的是“努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景光”胜过“光阴”。虽然诗句中在押韵上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意指单数位字的平仄可不太严格;双数位的字则必须遵守。但对联中上下联的最后一字,不论处于单数还是双数位是必须要求对仗工稳的。而且上联末字必为仄声,下联末字必为平声,这是不可以混淆颠倒的。但“阴”为阴平、光是阳平;字面上“光阴”面窄,“景光”面要广意境也深远。二者相比,光阴更近乎于现代。

  有副门联是后来改动过的。文中提到的“物华民主日,人杰共和时”,老门联中常见的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或“物华天宝日,人杰地灵时”。既是老门联,则应是百年以上古联才妥当,而“民主”、“共和”显系后来的“新名词”。这也可能是和下面引用的“世纪民国,四槐人家”一联相呼应,同属民国时代的门联范畴了。

  此外,当时常见的还有很多好门联。记忆中的专讲立身持家,提倡忠厚、勤劳、节俭、向善、和平的。如:“忠厚传世运,勤俭治家昌”,“创业维艰崇节俭,守成不易戒奢华”,“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也有期望后世发达拓展光大门庭的,还有形象地比喻连捷高中鱼跃龙门后去赴鹿鸣宴的。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春暖观鱼跃,秋高听鹿鸣”,“瑞日芝兰光甲第,春风棠棣振家声”。

  最后,门联作为传统古典文化的积淀,把教诲庭训融汇于建筑中,鼓励进出居住四合院中的人们记牢这些内容。这种独特的宣传教育方式,对于有利促进成长,增益邻里和谐,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如能广为收集,在博物馆中给予一席之地,使其不致湮没,倘能流传下去,也是一件有益于挽救传统文化的实事吧!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2-1 01:20 , Processed in 0.0364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