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8108|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真实三国之诸葛亮身后的世界(连载)作者:slq32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12 14:2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撤兵的风波
 我们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是不错的,他每次撤军前都要作周密的布置,在五丈原病危时就更不用说了,他与杨仪、费祎商量了一下,作出了以下决定:
 1:命令魏延殿后阻击追敌,姜维作为副将;
 2: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军队便自行出发。
 那么从这个决定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
 1:姜维地位当时是不高的,魏延其实是很重要的一员大将。
 2:在病危时候诸葛亮没有邀请任何一位武将商量,这是为了什么呢?网友们自己想吧。
 3:在杨仪与魏延两者间,诸葛亮选择了杨仪,那么在我们中国现在的官场上,一般是两个都不用,但是这是危急时刻,一切以把军队安全撤回汉中为目的。所以魏延作为一位位高名重的大将,诸葛亮知道其的弱点,所以把军队撤回的任务放给了杨仪,事实证明,他仍然是正确的。
 4:为什么诸葛亮不让魏延替自已的位置继续与司马懿作战呢?一是魏延长处极长,短处极短,不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物,你可以用他独当一面,但不能让他统揽全局。二是诸葛亮当时已是蜀国的象征和依靠,死后再留魏延在此地,军心是绝对不稳,以司马懿的阴险,狠辣,我怀疑老魏是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不是,蜀国必危。
 综合以上数条,我认为有条不紊的撤回汉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关于杨仪和魏延的问题,有一个人在千里之外冷眼看得很清楚,这个人就是孙权,资治通鉴上有这么一段,费使吴,吴主醉,问曰:“杨仪、魏延,牧小人也,虽尝鸣犬之益于是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对曰:“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函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孙权说得很明白,费祎对得也不失面子,意思是这两人虽然不团结,却是为了私人恩怨而起,并不是想造反,所以为了北伐事业,不能不用。就象怕有风浪而废弃船只,不是好办法。从这段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费祎的酒量不次于孙权。呵呵,不过不知是什么酒哟。
  2:孙权他哥哥的话没有错,孙权虽然打仗是外行,屡败屡战,但在用人识人上确有过人之处。
  3:费祎的水平和档次是高于杨仪和魏延的,当然打仗不如魏延。
  4:既然孙权能看出来此点,诸葛亮当然更是了然于胸。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而且还是重用这两个人呢?
  费祎从孙权那回来把孙权的话说给诸葛亮,孔明听后,长叹一声,“真聪明之主也。”从史书我们可以知道,杨仪的行政才能是非常了得的,“杨仪为人干敏,亮每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后勤参谋人才。而魏延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是员独当一面的大将,但是两人都有极弱的地方,杨仪是心胸不够宽广,魏延是非常骄傲,而杨仪根本不吃魏延那一套,有时候魏延一怒拨出刀来要杀杨仪,杨仪吓得直哭,呵呵,真是一对活宝啊。
  让你当诸葛亮你能把蜀国交给这两位吗?但是诸葛亮深深爱惜二人的才干,不忍心偏废任何一方。
  而诸葛亮让魏延断后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内乱的情况,如果魏延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果断地壁虎断尾,保全主力。而让姜维作为断后的副将,其实是为了预防魏延出什么问题时,立即以姜维为正式断后,诸葛亮不愧一代奇才,前后左右都想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1:50:33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14:27:08 | 只看该作者
二:可叹魏延
  这个这个……,让偶们怎么支持你呢~?   呵呵,要求不高,看到喜欢的地方顶上两句,看到不同意的地方争论两句,足矣!
 
 孙权冷眼相看、诸葛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宿命地发生了,诸葛亮闭上了他的双眼,给我们后人留下丰富的辩论资源。杨仪和魏延成为当时军政最高的两位人员,可这两人是水火不容的一对,怎么沟通呢?
 费祎干这个真是行家里手(以后杨仪也是把心腹话告诉了他,被杀,当然是造反的话),我觉得费祎简直就是克格勃的人,呵呵。杨仪于是派费祎去魏延那去探听情况,三国志上是这样说的“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
 这一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有以下几层意思:
 1:费祎狡滑的大大的有,变色龙的干活,诸葛亮屡次派他出使,真是用人得当。
 2:魏延想代替诸葛亮的位置,而且还对孔明不采纳他的奇袭计划颇有怨言,对死去不久的诸葛亮颇不客气,“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意思是他孔明一个人死了,难道地球就不转了吗?真是白眼狼一个呀!!!真是不理解那么多网友为他翻案,俺就第一个看不惯这小子!
 3:魏延不愿意让杨仪主持事务,这倒是正常,他俩平素不和。“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你听听,俺魏延是什么人,听他杨仪小子的,当个断后将吗?呸!
   这么个形象,能全面主持工作吗?什么素质嘛!
 4:既然魏延出问题,孔明生前的计划便开始进行,军队便自行出发,将他老魏扔下了。
 于是老魏大怒,大怒之余,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呢?以我们的思路来想,会有二条路可以选择,一是不顾蜀中的家属,投降司马懿,获取富贵;二是发发火,老实跟着上路,回成都,找机会再收拾杨仪这小子。
  可人家魏延竟然想出了第三条路,佩服呀佩服,他展开轻功一气跑到杨仪前边,更有甚者把栈道也烧了,在斜谷南口等着杨仪,这不是太过分了吗?你想想,一支大部队,带着主帅的棺材,后边随时会有如狼似虎的司马懿会追上来,前边是险峻的山路,还必须经过栈道,你魏延这不是想坑死数万人民子弟兵吗?
  这个时候,杨仪身上被诸葛亮看中的极高的应变组织才能发挥了出来,立即组织工兵部队进行栈道的修复,史载“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在魏延身后紧紧追赶,魏延毕竟快,先一步到了谷口,列队相迎,准备要杨仪的小脑袋爪子。
  有意思的是,双方一边走,一个在前边烧,一个在后边修,还不停地向党中央上书,揭发对方反叛,史载“ 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那么我就不明白,杨仪的表是如何传给后主的呢?估计是派人从别的路送的,可是别的路都要再拐回五丈原方向才能走,不太可能呀。只有一个可能是从极险峻的山路翻山越岭送去的。
  后主是怎么应付的呢?呵呵,阿斗自然是狗屁不通,可是傻人有傻福,诸葛亮不但公忠无私,还连带在阿斗身边栽培了一批跟他品格差不多的文官,于是很自然,阿斗问蒋琬,董允这两个人,我们只能说阿斗听诸葛亮的话是他的最大的聪明,问这两个人后来都做了丞相,这两个未来丞相一致认为魏延造反的可能性大得多,都保杨仪不反。于是后主派蒋琬带领卫戍部队前去解决问题。
  不过蒋琬没有能见到魏延,魏延在谷口带兵等着收拾杨仪,可是他竟然没有去想想诸葛亮在士兵心目中的地位显然要高于他和杨仪的私人争斗,文盲大将王平没有出手,也没有放箭,他有他的优势,因为他本身没文化,所以说出来的话反倒更贴近普通士兵的心,而且只说了一句话:“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大家顿时散伙,三国志上曾经说魏延善养士卒,倒也不假,这群士兵能跟他烧断栈道,一直跟到现在也算是对得起他了,而且我怀疑魏延肯定骗了这些士兵,可能是说杨仪想造反之类的话。
  俗话说得好:“兵是将的胆。”,魏延身边只剩他儿子等几个人,不可一世的老魏又做出了一个令我佩服的决定,逃跑,到了汉中,杨仪就轻松了,派马岱带一拨兵追去杀了魏延的头。
  这样一个冲动任性,行止乘张,头脑发热,胡作非为,简直就是还不到成熟年纪的人想出来的从子午谷偷袭长安,后来又演化成占潼关的计划竟然成为很多网友借以大贬诸葛亮的一个证据,真是让人想不通到了极点。郁闷!!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14:27:22 | 只看该作者
三:永远的怀念
 马岱把魏延的人头带了回来,杨仪上去用脚在上面跺了几下,嘴里还骂道:“狗奴才,看你还能怎么样?”,呵呵,什么水平?
 于是大家安全回到了成都,司马懿呢?无须我多嘴了,死诸葛走活仲达的事情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司马懿的阿Q式精神不次于曹操,说道:“孔明活着时候他想什么我都知道,人死了我怎么能知道。”呵呵,挺会自找台阶下。
 以司马懿之狠为什么不趁此机会追击呢,明帝没有同意,其实因为他害怕诸葛亮的后手,根本已经错过追击的机会了。
 魏延被灭三族,这在蜀国是很罕见的事情。
 按照丞相的遗愿,他被葬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这个地方是他在前线附近经常演练军队,讲习功课的地方,也是老黄忠大大露脸的地方,现在成了武候祠中的第一祠,也成了旅游胜地,可惜附近开了诸多污染严重的化工厂、矿粉厂,真是大煞风景。
 那么大军回到成都,把诸葛丞相死的消息带了回来,蜀国百姓奔走相告,很多人大哭,我觉得拿周总理去世时的情形相比是比较合适的。
 对他个人的评价我想只引用陈寿给司马炎写的描述诸葛亮的表上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是:“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召公与子产的故事大家可以自查,两人都是爱民并且被民所爱的人。陈寿上这个表时,距离诸葛亮死已经过去了四十个年头,人民仍然深切地怀念他,以后的历史证明,这份怀念超越了四十年,直到170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在怀念这位有着传奇人生的书生、农民和丞相。
  有一位美国的汉学家也对诸葛亮发生了兴趣,他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诸葛亮是一位想做文学家而不得的人。呵呵,老外看中国历史是不是很独特?
  后主失去了大靠山,自然悲痛异常,我们不能不说,阿斗和孔明之间是有一份很真挚的感情的。一片悲痛声中,竟然有一位叫李邈还是张邈的我不记得了,上书说诸葛亮死得好,不然他一定会阴谋夺位的。阿斗气得直接下令宰了这个倒霉蛋。这位有勇气的朋友在诸葛亮生前也是经常这样说的,但是孔明保护了他,现在没有了这个保护,怨他自已倒霉。
  至于李严、廖立等人的事,大家都知道,不用我多嘴了吧。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14:27:33 | 只看该作者
四:杨仪之死

 青蓝网友说得很对,诸葛亮根本没有将大权交给杨仪,在死前,诸葛亮向后主推荐全面主持工作的接班人是蒋琬,而不是杨仪。他明白,以杨仪的个人修养和心胸,做一个方面的负责人是可以的,做一个国家的主持人是危险的。
 这个很危险的时刻,蒋琬做得无可指摘,他从容镇定,面无表情,把局势逐步稳定了下来,三国志上对他这时期的评价是:出类拨箤。
 后主以蒋琬为尚书令,统揽政事,以舅舅吴懿(虽是皇亲,却很爱兵,平易近人)带兵去汉中镇守边疆,并派王平做为吴懿的副手。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一时之选,非常地称职,后来吴懿病死于任上,王平接班,有很杰出的表现。
 那么,杨仪这时候是个什么情况呢?杨仪心里想自已一是资历深,二是功劳大,又得丞相生前器重,这次一定能顺利接班,可是给他的位子是个中军师,无所统领,我想也没有多少人想跟他干,杨仪自然不高兴,心里烦恼之极,放到你我头上,心里也会有点那个,不过杨仪反差太大,天天乱骂一气,意思是蒋琬算什么东西,现在坐在我头上,我跟随丞相北伐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呢等等,身边的人都不太理他,只有费祎来安慰他,费祎这时候的位置是后军师,跟杨仪差不多,杨仪的酒量估计不行,就是行也喝不过酒缸费祎呀,于是说道:“早知道不如投降司马懿算了,也会比现在的位置高。”有克格勃天赋的费祎将这话秘密上了后主,后主将杨仪的乌纱帽摘了下来,废为平民,到成都外的一个县居住,杨仪还是不吸取教训,接连上书,后主派人来抓他,我看不出来是不是想杀这小子,但杨仪就先自杀了,他的妻子并未受什么牵连,在他死后回到了成都。
  在内政方面,由于诸葛亮的努力,蜀国的政治在三家里面是比较清明的,宫廷内部也很干净,象杨仪这样的人在司马懿手里,绝对灭他的三族,在孙权手里真是不好说,但在孙权后期时候我看杨仪的老婆也危险得很。
  这时候,东吴的孙权立即增加一万多名士兵到巴丘,三国志上说是孙权的想法一是怕诸葛亮刚死,魏国来攻蜀时可以帮忙;二是如果蜀国抵抗不住魏国,可以就近占点便宜。这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啊,于是蜀国立即作出反应,在永安增派兵马,同时派宗预出使吴国,孙权先发制人,问蜀国为什么要增兵,宗预很精彩地回答让我回味了很久:“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呵呵,孙权听了哈哈大笑,非常隆重地款待了宗预,两国消除了敌意。孙权对蜀国的使节最喜欢的是两个人:邓芝和费祎,喜欢邓芝是因为邓芝极其精彩地批评了他一通,喜欢费祎当然因为是革命的小酒啦。第二喜欢的就是这位宗预,后来宗预第二次来吴办理外交事宜,这时宗预已经七十多了,孙权也不小了,孙权感慨万千,拉着宗预的手说:”你我都老了,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再见上一面了。”很动感情,临别还送宗预一颗很大的珍珠,估计不是假的,呵呵。
 邓芝这个人很清廉,妻子都穿不上好衣服,但人又很骄傲,费祎都怕他,只有宗预不以为然,一次宗预当上校尉,是个领兵的官职,邓芝从驻地回成都,笑他说:“规矩是六十岁就不上战场了,你干吗还受这个官?”宗预严肃地说:“你七十还在前线干,我才六十为什么不能。”后来诸葛瞻统领政事,廖化有一年去找宗预玩,想和他一块去见见诸葛瞻,宗预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廖化,后来廖化的官职果然在宗预的上边。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14:27:45 | 只看该作者
五 蒋琬的来历
 蒋琬是曾国藩的老乡,应该说曾是蒋的老乡才对。他和表弟刘敏都是当地有名的人才,刘敏后来在王平手下协助王平以三万兵打退了曹爽入侵的十万大军,以功被封为候。蒋琬一开始在刘表手下做事,后来刘琮要投降曹操,蒋琬不乐意就投奔了刘备,到了益州。
 刘备不太注意这个低级官吏,于是给了他一个县令做,在成都西南十六公里的广都(现在的双流县,县里现在还有广都遗址和蒋琬塑像),蒋琬到了县衙,就做了两件事,一是睡觉;二是喝酒。当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哟,因为离成都太近了,刘备有一次出来借游玩而视察工作,或者是以视察工作为名出来游玩,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到了蒋琬的县里,结果看到蒋琬不理县里的公事,沉醉不醒,不禁大怒,于是立即将尚在醉梦中的蒋大县长抓到了监狱里,看样子是要动真格的了。
 以前庞统做县令的时候也是如此,呵呵,看来蒋琬很想如法泡制,走一条捷径,可惜庞统是被张飞发现的,这次是被刘备亲自看到的,而且庞统有东吴大官鲁肃来为他写信求情并推荐,到蒋琬这时候鲁肃早死了,就是不死也不认识他这个蒋琬,所以说蒋琬这次是凶多吉少,大事只怕不妙了。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呢,这股不正之风是一定得刹一下的,不然大小县令全都去喝酒睡觉,然后就可以升官,那么国家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我猜测只怕刘备是很想来个杀一儆百的。
 幸运的是,诸葛亮向刘备求情了,不但求情,而且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是可以托付一个国家的人物,请刘备再观察一下。于是蒋琬的一条小命总算保了下来,但是他确实不该在任上大喝其酒,留给刘备的印象太差了,刘备看在军师的面子上虽然没有再治他的罪,却也并不重用他,将他的广都县长免了,又让他作另一个县的县长,呵呵,蒋琬这酒喝得就没有人家费祎潇洒了。再说明一点的是,蒋琬作过的第二个县长的地方叫什邡,现在名字仍然没有变,在成都西北50公里处,是一个县级市,属德阳市所管,也是著名水利专家李冰去世的地方,现在还有李冰陵园景点,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后来刘备打下了汉中,称汉中王,把蒋琬调往中央,当了秘书处的一个小秘书。
  蒋琬应该感谢刘备,经过这一系列的坎坷,蒋琬疏狂的个性有所收敛,个人修养有所提高,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慢慢培养提拨他了。先是招他到丞相府中当人事方面的一把手,但是蒋琬居然知道谦让了,他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这四位同事来代替他,其中阴化就是刘备刚死后诸葛亮派去见孙权的使节,孙权看不上眼,后派邓芝才解决问题。诸葛亮很高兴,对他说:“叫你干这个重要位置是因为你能够背亲舍德(六亲不认,不怕得罪人),不要犹豫,好好干,让人家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呵呵,看来蒋琬还有雷厉风行的一面。随后诸葛亮带兵北伐,蒋琬干了诸葛亮以前干过的事,后勤供应,做到了足食足兵,直到交给李严,李严坏事。
 诸葛亮死之前,曾经秘密给后主上了表,说道如果他不幸去世,让蒋琬代替他的位置。后主非常听诸葛亮的话,蒋琬从尚书令,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一直到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顺利代替了孔明的位置,而在这段人心不稳的时期内,蒋琬作为临时主持人,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史评:“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安定了局势,稳定了人心,蒋琬没有辜负诸葛丞相生前的培养和器重。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14:27:56 | 只看该作者
六 蒋琬执政

 很多网友简单地认为蒋琬不北伐,只是个守成的人,是诸葛亮人才培养上的失误,其实蒋琬是很勤政的,用忠于国家来形容他是不过分的。
 先说说蒋琬的个人修养,三国志上有两个例子,一是他府中的人事科长杨戏不爱说话,蒋琬跟他说话,常装听不见。有人对琬说:“这家伙也太看不起你了吧?”蒋琬不在意,说道:“人家本来就不爱说话,这有什么”。二是农业部长杨敏不满意蒋琬,说他:“作事糊涂,不如诸葛亮。”有人把这话告诉了蒋琬,主管官吏请求收拾杨敏,蒋琬一笑说:“我确实不如,说得不错。”有意思的是,主管官吏也发神经,竟然问蒋琬丞相,“你到底哪点糊涂呀?”呵呵,蒋琬还挺有耐心地解释了一下,说是:“因为不如,所以有些事情不太明白,因为不太明白,所以就显得糊涂了呗。”这是典型的自我批评的例子呀,毛主席以后就是依此而提出的整风运动耶。后来杨敏因事被捕入狱,众人认为蒋琬不会饶恕他,可是蒋琬心无介蒂,估计是有点健忘,呵呵,杨敏得免重罪,蒋琬对僚属忠厚宽容,于此可见一斑。我想要是换成杨仪,这两小子统统得死啦死啦地有。
  这时候姜维干吗去了?原来后主让他统领所有的京城部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卫戊部队司令。
  蒋琬当政后的第五年,就亲自屯兵到了汉中,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直到他病重才回到成都,很快就病死了。算一下,当丞相后,他在成都只呆了五年,剩余的八年时间都在汉中和绵阳渡过,说他公忠体国是没有问题的。
  蒋琬目睹了诸葛亮北伐道路上的艰难,他觉得以诸葛亮的智慧仍然不能从汉中北部的群山中打开一条出路,那么他就不必再做这种无谓的尝试了,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北伐通道。经过考虑,他觉得既然从陆路不通,不如走水路,四川是汉水沔水的源头(汉水沔水是同一条江,有的书上说上游为汉水,有的书上反着说,反正大家只要知道这是同一条江就行了,一般到过陕西黄陵的人知道有沮水,这是汉水的最上游,下边流经汉中的就叫汉水,再下游到荆襄一带的叫沔水),蒋琬提出了全新的战略,放弃从陆路上的攻击,大作船舶,从汉水顺流而下,直接进攻荆襄一带。这个方案提出后,拿到了参谋联席会议上进行了探讨,大家商量了很长时间,否定了这个蒋氏计划。
  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这时蒋琬的旧病发作,但史书上没有说明是什么病,我们也不好猜测。二是大家想到了此方案的最大不妥地方,朋友们你们想到了没有?那就是,只有这么一条水路,水路跟旱路是不同的,顺流而下当然很爽, 省劲得很,但是如果仗打得不顺利,必须撤兵那么就麻烦了,顺流而上可就不好办了,当时又没有蒸汽机或是内燃机一类的东西,只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到汉中后的六年里,蒋琬估计每天都没闲着,身体也慢慢变坏,他见北伐既然太难,顺水而下又不可取,于是乎感到神疲力钝,这时魏国一个叫邓艾的老青年(已经40了)已经见到了司马懿,开始了他坎坷一生中比较辉煌的阶段,去江南一带进行屯田,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奠定了以后封候的基础。而另一位与蜀国密切相关的人物钟会刚十五六岁的样子,因为是大书法家、魏国大官钟繇的爱子,也已经是年少得意,当上了秘书处的秘书,这个职位蒋琬直到四十岁左右才当上。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14:28:09 | 只看该作者
七:东吴的误会

 蒋琬带兵驻扎汉中的时候就把姜维带上了,他是很喜欢姜维的,在汉中的六年里,姜维也很轻松地平了少数民族的反乱,反乱的地方在今天的四川阿坝洲松藩县附近,离童话世界九寨沟也不远,呵呵,同志们去那玩的时候导游会警告你晚上不要戴着旅游帽乱走,当地人是很厉害的哟,得姜维这样的大将才能平了他们,我们可不是对手地。
 既然不能对魏有所动作,于是他就将注意力向西北发展,在第七年左右的时间里向后主上表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凉州即今天的甘肃武威市,其实就是想向西北发展蜀国的实力,说明了就是要把少数民族的地方从魏手里弄过来,蒋琬的胃口也不小,他的想法是把甘肃青海一带全弄过来,呵呵,不过在这封表上随后他又说涪这个地方,交通四面发达,是个战略要地,不能偏废,于是他亲自到涪这个地方镇守。结果到了涪没多久就老病转急,连忙回成都,很快就死去了。
 我们可以总结蒋琬的一生,他从诸葛亮死从而掌权到死,共有十三年时间,一大半的时间在汉中和涪,最后可以说是病死任上,是很敬业的。而他的一生我认为很可以值得一说的是以下几点:
 1:团结周围同志,一切以国事为重,不搞小集团主义,无私心,不谋私利,这也是孔明生前所看中的品格。
 2:为蜀国的长治久安打算,积极交权,培养新人,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好局面。他在到汉中后就把大将军什么的职位强让给了费祎,后期还让姜维与费祎同录尚书事,连尚书令也让给了这两个人。真正是扶上马,再送一程。
 3:看到了涪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说明他是有战略眼光的。涪即是现在的绵阳,是四川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四川长虹就在这个地方,后来邓艾偷袭时候遇到的阻碍也是这个涪,但诸葛亮的笨儿子诸葛瞻不听人言,竟然不高墙深沟地防守,不然邓艾怎么能灭掉蜀国呢?虎父也有犬子呀!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涪虽然是个战略要点,但汉中仍然是蜀中的根本之地,蒋琬毕竟不如诸葛亮很多,他竟然带大兵到涪去防守,汉中只留王平三万人防守,在他到涪的第二年,曹爽带十万大军来攻汉中,这就显示出蒋琬战略上的失误,你可以重视涪,但是应该汉中留十万人,涪留一万人就行了,而且涪离汉中太远,纵深得太深,有违兵家常识,于是汉中大震,大家都想退回去死守,王平很冷静,坚持在汉中以北各据点逐级防守,只有蒋琬的表弟刘敏支持他,于是两人演了一场好戏,虚虚实实,把曹爽弄得不知所措,这边蒋琬急忙从涪往汉中赶,费祎也急忙带兵来,当然最后以喜剧收场,曹爽退兵,被费祎截住后路,颇死伤了好些兵马。事后,王平和刘敏都升了官,受了封赏。我也怀疑这场战斗使本就有病的蒋琬病情加重,于是在曹爽撤走的后年就去世了。
  那么我们可以总结蒋琬是一个在内政上不次于诸葛亮而在战略上还差很大火候的丞相,可以用称职两个字来评价是不过分的。
  在他十来年的当政过程中从没有进攻过一次魏国,只有防守过一次魏国的进攻还不是他直接指挥的。而在东吴呢,这十来年里有三次进攻,其中二次的规模比较大一点,一次的规模比较小一些,而孙权这时候已经进入老年期,十足地成了糊涂虫,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令人十分寒心,一代名将陆逊被他气死在任上,陆逊是在蒋琬死的前一年死的,陆逊这个小白脸本来给我的印象应该是很油滑的,谁知竟然是个不知生死的直臣,不顾孙权的心情,只管上书说,虽然他说的都基本没错,孙权都不听,结果最后擦屁股的事还得陆逊去干。
  东吴北伐的三次战争虽然不算太大,但是都没有见到蜀国蒋琬有与之相配合的行动,而参与战争的朱然,步骘等人累得一塌糊涂不说,还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当然心里老大不乐意,以前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老是人家蜀国先来约着咱们去打魏国了,合着现在这蒋先生只管在旁边看热闹图凉快了。于是在赤乌七年,即陆逊死的前一年,顾雍死的后一年,两位大将分别上书孙权揭发蒋琬有私通魏国出卖吴国的阴谋,主要证据有三:
  1:近来从蜀国回来的人都这么说。呵呵,这也是理由吗?两人有点耍无赖的样子。
  2:蜀国作了很多舟船,又大修城郭。
  3:蒋琬守汉中,听说司马懿欺负咱们,不出兵乘虚帮助咱们,反而去涪。
  孙权的回答真是令我感到读史是有乐趣的,研究历史是有意思的,他怎么说的呢:“我待蜀不错,不会发生你们所说的事,....别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朕为诸君破家保之。”呵呵,最有意思是最后一句话,以前只见过大臣在皇帝面前叩头说要以家里百口人的性命保XXX不反什么的,今天竟然见到皇帝在大臣面前说要以家里一大家子人来保蒋琬不会私通魏国而卖吴,呵呵,孙权真是可人,我们大家都可以好好谢谢他,给我们在比较枯燥的历史书卷里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8#
发表于 2005-11-12 14:43:18 | 只看该作者
鄙视~~~~~~~~~~~
看这里热闹就发这里,怕没人看?偶就偏不看!!!















才怪
9#
发表于 2005-11-12 17:54:52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小聪明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37:59 | 只看该作者
八 费祎接着挑担子

 呵呵,寒兄所言极是,与吾有同感,但是我想十五六岁与十八九岁倒也差不太多,所以我说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并未肯定。
 浪子牛牛网友近来是不是很忙?
 蒋琬病死,他肩上的这付担子算是挑到头了,应该说挑得还不错。接他担子的自然是费祎先生了,费祎从接担子到死,挑了六个年头,也可以说挑得不吃力,虽然后人的评价是仅次于蒋琬的丞相。
 费祎比之前二任丞相出身要苦一点,他是现在的河南罗山县人,从小是个孤儿,依靠族父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刘璋的母亲,这样一算,我头晕,朋友你们自已算算费祎和刘璋是什么亲戚关系?刘璋派人接费祎的族父,于是伯仁就带着费祎一起入蜀。还真不巧,刘备也一块打了进来,费祎挺随和,就留到成都了,当时评价与许靖、董允齐名。当时很兴从小事上对有名的人进行比较,许靖死了儿子,董允与费祎想去参加追悼会。董允就向父亲董和要车,董和没有给他们桑塔纳,给他们俩一辆很破的北京吉普2020,董允脸有难色,费祎却无所谓,估计以前没坐过车,先抢着上了车。到了地方,诸葛亮及诸贵人都到了,坐的车不是红旗就是帕萨特,董允看着更加脸上不爽,而小费却一脸满足之色。司机回来后,董和问了问情况,就对儿子说:“我以前经常不知道你们俩个谁更优秀,现在知道了。”
 接受了这个教训,董允以后对车驾等公物非常重视,从不超标用车,而且以后也确实做了费祎的副手,在孔明系列里我说错了,董允基本上是和蒋琬在同一年死去的,自从他死以后,后主和黄皓就没人管了,费祎在这点上做得是不好的。虽然蜀中的老百姓对他们都很敬爱,称为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费祎最大的长处是外交,因为能喝,诸葛亮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刘备死后就开始培养他。先是平孟获回来后,成都百官都来迎接丞相归来,费祎还是个小官,排在队伍很后的位置,诸葛亮却叫人把他喊上车,和自已同车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进了城,从此费祎名声大震。
 随后诸葛亮派他出使吴国,他也是在邓芝后第二位外交部长,诸葛亮在成都老南门外的一座老字号的大石桥上摆酒送他,孔明遥指锦水长天,烟波浩淼。一语双关地对费祎说:“万里之行始于此矣!”这座平淡无奇的石拱桥从此得名“万里桥”。“万里桥”不仅入史籍、成了名言成语,也上书入诗。随后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的千秋一笔,更给这桥添了几分雅致。
 到了吴国,孙权眼里这时只有一个邓芝,对没什么名气的费祎根本不放在眼里,于是不但自已百般刁难,还派了东吴第一大嘴诸葛恪,第二大嘴羊誖来与他对侃,想叫费祎丢个大脸回去。那么三国演义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是假的,真实的舌战群儒其实发生在这个时候。可是人家费祎一点不怯,从记载来看他老人家这张嘴不次于周星驰,叫东吴二大名嘴也非常佩服。当然在孙权那里最后一关才是最重要的,就是酒,呵呵,孙权没想到费祎竟然是酒中仙,可把孙权高兴坏了,你想啊,孙权爱喝,可是有张昭,顾雍之类的天天劝他不要多喝,孙权总是不痛快,这个费祎能喝,还口才好,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酒友,而且和他喝酒名正言顺,是陪蜀国的大使,张昭之流也就没法再开口了。于是乎,两人喝的不亦乐乎。
 可是美好的日子终有结束的时候,费祎该回国了。孙权很是恋恋不舍,拉着他的手说:“你的才能以后肯定是蜀国的栋梁,就不能再这么频繁地来我这里了,真是舍不得你走呀。”呵呵,简直有点同性恋的味道了。
 不过诸葛亮这个大人精知冷知热,很干脆地叫费祎当上了专门管吴国外交的官,而且还是光杆司令,次次都是他亲自去见孙权,可把孙权喜出望外了,我算了一下,他们二人在一起喝的酒约有N吨之多,呵呵。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38:15 | 只看该作者
九 费祎接着挑担子 续

  tiggor朋友的摄影水平真是让人羡慕哟,那张树的倒影是用的什么技术拍出来的,用的是尼康还是佳能,是数码还是胶片啊?不会是莱卡吧,呵呵.
   至于写到什么地方为止,我想,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无穷尽的,兄弟就是一个爱好者而已,写得不好了,大家不喜欢了就自然不写了,再说这是三国论坛,我想写完蜀灭就不写了,不过对吴国的内政一直没有很好的研究,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写写吴国的事情。
  费祎这几年时间过得真叫一个字,爽!孙权和他一见面也不再客套,酒桌上见吧,喝着说着,费祎也有见识,孙权跟这样有档次的酒友喝真是打心眼里痛快,估计孙权和费祎酒醉后把三个国家当时有名的人物只怕都评价过来完了。
  不过诸葛亮并不是想叫费祎一直陪着孙权喝酒的,喝了几年后,费祎就到丞相府中开始按部就班地参加北伐,逐渐磨练了。从参军到司马等,费祎在杨仪和魏延这一对宝贝中间,显露出来他很高的和稀泥的水平,史书上说杨仪和魏延之所以没有那时就闹起来,很大的功劳就是费祎的,这我相信。而孙权称帝时,诸葛亮派的是陈震去送的贺礼,同时签订了友好条约,这个时候费祎正在汉中,孙权虽然对陈震也很尊重,但毕竟没有见费祎觉得来得亲切。
  后来蒋琬接班,费祎被蒋琬强迫当了尚书令,其实就是丞相了,蒋琬在有意识的慢慢交权,这个时候董允是侍中,在费祎之下,这样形成蒋琬在外,费祎和董允在内的局面,如同当年诸葛亮在外,蒋琬在内一样,国家的政事得以正常运转。而费祎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什么围棋、酒宴、卡拉OK之类的样样皆通,而且政事还处理得井井有条,董允看着甚是羡慕,后来蒋琬病情有所加重,把大将军这个职位也丢给了费祎,于是费祎把尚书令给了董允,董允接替费祎后,觉得天天干不完的工作,累得不行,这才服气费祎的行政能力。
  写到这里,正好说说董允。董允是董和的儿子,董和是个非常倔强的直臣,非常清廉,跟诸葛亮关系很好,但从来不依附别人,对诸葛亮的意见不同意时,总是坚决明确地表示反对,诸葛亮非常欣赏他。董允继承了父亲的品格,甚得诸葛亮的赏识,就推荐他在宫中教导太子刘阿斗,后来后主继位,他仍然在后主身边,董允脾气非常直,见到黄皓经常破口大骂,黄皓见他就象老鼠见猫一样,终董允死时,黄皓也没有做什么官。
  后主长大了,对美女很有兴趣,这也是男人的通病,呵呵,大家都有。后主娶的是张飞的女儿,姊妹花,我估计应该长得很美的,因为张飞本身年青时候就是个美少年,又是抢的夏候霸的族妹做的老婆,估计这个小族妹如果不漂亮,也不会引起张飞的注意去抢回家成亲,算起来张飞应该是夏候渊的族女婿,夏候霸的族妹夫,后来夏候霸投降蜀国时,后主还叫出张皇后喊夏候霸为叔公,呵呵,乱成一团了。但阿斗还想在民间广选美女,董允板起一张麻将脸,训斥了他一通,后主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董允死,陈祗就开始坏事了。
  董允做尚书令只有二年时间,蒋琬是在延熙九年十一月死的,董允是在十二月死的,说句实话,在后主身边能够板着脸说硬话的,其实只有这董允,郭攸之性格温顺,不太管事。
  而费祎当政后,就做了一件大错事,如果董允不死,当然很好,会形成费祎在外,董允在内的局势,国家不会有什么变故。但是董允死后,吕乂做了尚书令,这个人倒是很称职,行政效率极高,甚至超过了杨仪,史称众事无留,门无停宾。生活也很简朴,人品很清廉。问题在于费祎提拨了一个叫陈祗的人作董允以前做过的侍中,吕乂只做了五年就去世了,结果陈祗就做了尚书令,这个陈祗是许靖哥哥的外孙,许靖的人品就不怎么样,虽然有才,这个陈祗为什么被费祎看中呢?原来费祎喜欢的陈祗都会,两个人都是外务精通,不过费祎在正事上也干得不错,陈祗就不行了,他在宫里当尚书令的时候,反倒去巴结黄皓,事事顺着后主的意思做,是个标准的小人,而且费祎也是吕乂死后一年时间被刺死的,陈祗就没人能制了,黄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直至蜀灭,百姓都非常思念董允。 
  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的政治演变情况:
  1:诸葛亮在外,蒋琬在内。
  2:蒋琬在外,费祎,董允在内。
  3:费祎在外,吕乂,陈祗在内。
  4:姜维在外,陈祗,黄皓在内。
  大家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姜维不会有什么成就了吧,所谓小人在朝,大将不得立功于外者,此其理也。当然,姜维也有自身及对手和其他多种原因,此是后话。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38:32 | 只看该作者
十 费祎继续挑担子 再续

 费祎此生打过的唯一一场仗就是在蒋琬到涪后,曹爽为了立功名而与夏候玄一起入侵汉中那一次.而且此役的亮点与当时的三大准丞相(蒋琬、费祎、董允)全无关系,还是文盲将军王平立下大功,在兴势山,即诸葛亮曾经带兵抵挡魏国三路入侵的洋县以北,王平给了曹爽迎头一击,基本宣告战斗结束,费祎又截了后路,曹爽狼狈不堪,从此在魏国没有了威信。
 而费祎在此役中的最大表现反而是在出发前,光禄大夫来敏送费祎,竟然要求要下一局围棋,这时大军准备出发,人欢马叫,一片忙乱,而费祎与来敏下得非常专心,没有任何疲劳厌倦的神色,来敏就对费祎说:“下棋只是为了试试你,看来你能打胜没有什么问题,我也就放心了。”呵呵,谢安后来也装模作样地学老费,还挺成功,这两局不知是否下完的棋都列入了中国围棋大事年表中,成为围棋爱好者心驰神往的两局棋,朋友,你若有这两局的谱,就等着发财吧。
 至于这个来敏,是个很搞笑的人物,虽然挺爱研究古书,却说话不分场合,人人讨厌,诸葛亮认为他是乱群之羊,比孔融还会乱吹。他在蜀国被免官又当官好几次,最后给他的官是执慎将军,呵呵,意思是让他谨慎一点。而他的儿子来忠,却与他完全相反,兢兢业业,很得姜维的赏识,做到了姜维的参军。
 延熙九年,蒋琬病死,费祎当政,他在成都呆了两年,延熙十一年就来到了汉中,这一去就只回成都了一回,那是在延熙十四年的夏天,费祎回成都找人算命,看来他是一个相当迷信的人,而当时算命的技术主要是看气,呵呵,不可理解,史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意思是成都没有宰相的位置,费祎一听,回头就走了,这一走就再没有能回来,走的后年就死去了。
  而在对魏国北伐这件事情上,费祎更是比蒋琬还要谨慎,可以说是个失败主义者,他在姜维屡次要求出兵的情况下,说道:“这事诸葛丞相尚且不能成功,何况你我呢,还是别做无谓的牺牲了吧。”后来姜维实在闹得厉害,而且蒋琬死后的第二年,姜维就已经和他共录尚书事,意思是也是个名义上的丞相了,费祎也不好太不给他面子,于是在延熙十二年,给了他一万兵,姜维没敢走祁山,兵太少,往西打,于是很多少数民族的人响应他,郭淮和张飞的小舅子夏候霸来和他对阵,姜维自知兵少不是对手,就带着投诚过来的胡人撤回来了。第二次呢,费祎给了他更少的兵,姜维于是更胆小,干脆向更西的方向发展,竟然跑到西平,即现在的青海省会西宁一带,仍然打不过人家,又是带了很多人口跑回来了,带回来的人口中有一个叫郭循的,在西宁一带是个名人,因为他读过几年初中。结果这个初中生成为费祎生命中一道无法逾越的关口,也引起了有些网友们极其大胆的猜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38:51 | 只看该作者
十一 费祎之死

 蜀国有一个惯例,就是对投降过来的敌国人很优待,我想可能是本国人口太少,人才严重不足,要知道,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于是被姜维俘回来的这名初中生(原来是魏的中郎将,地位不高)竟然当上了蜀国的左将军,以前的关张马黄在刘备当汉中王时的官职也不过是前后左右四将军,蜀国对这个郭循真是不错了。可惜的是,这位朋友太奇怪了,竟然不愿意干下去,更严重的是竟然想刺杀刘后主,不过没有什么机会,其实我觉得他要是能刺杀成功就好了,费祎不会死,刘后主的儿子兄弟都比他强,蜀国就不会被轻易灭掉了。既然如此,这个郭循就把目标定在费祎身上,于是在延熙十六年春天,这时孙权已经于前一年病死了,费祎一定会有私人的表示,我们放下不提,费祎想开一个团拜会,于是大家都挺高兴,就在驻地张罗了起来,酒宴摆好,费祎叫来了所有的大小将军们,开怀畅饮。俗话说:“喝醉的都是能喝的。”费祎好久没有这么放开喝了,大家你敬一杯,他敬一杯,费祎来者不拒,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只有一个人很紧张,就是郭循,他一直等到费祎彻底醉倒,然后拨出刀,杀死了这位蜀国第三任丞相。
 对于这个郭循杀人的动机,就成了网友们谈论的一大热点,有的朋友竟然猜测是姜维幕后指挥的,为什么呢?因为费祎不让他大举北伐,不能满足他立功名的欲望,而郭循正好想刺杀一名高官来报效祖国。这个猜测还有证据,这以后魏国追封郭循为烈士,并发放了很大数量的抚恤金。而费祎死后,姜维在同一年就领大兵北伐了。似乎证据很足,朋友你觉得呢?
 我觉得好象有点不太合理,似乎太小看姜维了,卻正和邓芝都很器重的姜维不应该是这样一个小人吧。
 除此之外还有下面几种说法:
 1:郭循喝酒过多,失控,可能是个酒后兴奋型的人;
 2:郭循可能有家族性质的神经方面的疾病;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说费祎实在是太疏于防范了。这以前,大将张嶷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信,劝他要小心一点,因为他肩上担负着蜀国的安危,费祎没有在意,从而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这样我们不得不开始总结费祎的一生,费祎的最大亮点是外交,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在内政上,他错误地提拨了陈祗,是他的败笔,而且他本人还迷信,不入成都而回,更没有好好地把陈祗和黄皓的问题解决,我们可以苛刻一点来说,蜀不是亡于黄皓之手,而是亡于费祎之手,因为小人在任何朝代都会有,作为丞相,你只要用人得当,小人便无从得意,国家也不会乱下去。这就象后人评管仲时说,齐兴在于鲍叔牙,齐衰在于管仲,一个道理。在军事上,费祎也没有什么大的表现。当然,在人品上,费祎是很可以称道的,他为人心胸宽广,能得人心,而且不但对自已严,也能遵守党员干部的廉政规定,对子女更加严格要求,史载他的儿子穿的衣服与常人无异,出入坐得车基本上是很破的车,从外表上看,根本看不出来是一国丞相的儿子。这也是诸葛亮系列干部的招牌,姜维也是如此,没有例外,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想我们现在的党员干部是不是需要一些诸葛亮这样的丞相或是人事部长呢?
 总的来说,费祎是一位军政能力都比不上蒋琬的丞相。
 这时吴和魏的局势是怎么样的呢?孙权于前一年死去,孙亮继位,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死好几年了,他的儿子诸葛恪当了丞相,成为吴国有实权的人物,可惜的是他在成功地成为吴国百姓心目中的国家柱石的第二年,也就是费祎被刺杀的这一年,因为自身骄傲,不恤士卒,死要面子,被权臣孙峻害死,诸葛瑾在和弟弟诸葛亮的家信中说这个孩子聪明尽露于外,将来不是保家的人,而诸葛亮也说自已的孩子诸葛瞻虽然小时候聪明,但是不够厚重,长大不会成材的,结果这两位的预言都不幸应验了。虽然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都很忠勇,被蜀国百姓称为一门三代忠烈。
 魏国呢?司马懿杀了曹爽和他的喽罗们后,马不停蹄,杀了王凌等谋反者,巩固了司马家的位置,于费祎死的前二年,也就是孙权死的前一年被王凌的鬼魂吓死,他的儿子司马师开始当权,邓艾和钟会开始显露头角。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39:25 | 只看该作者
十二 无助的大将

 在费祎当政的第三个年头,魏国政坛上发生了一场很大的事故,即是著名的高平陵之变,高平陵是明帝的陵,曹爽和曹芳去祭陵,结果司马懿趁此机会关闭城门,发动政变。曹爽的表现我们可以用一位曹家忠臣桓范的话来概括:“曹真(曹爽父)一世英雄,竟然生出你们兄弟这些猪来,让我也跟着受连累。”其实曹爽如果有一点能力,直接找军队就可以平了这场事变,结果被司马懿杀了全家,曹家就此宣告衰落。
 对待这个问题,费祎的看法倒是很公正的,他搞了个AB剧的形式,一方面说司马懿做的对,曹爽一派实在不得人心,又没有当丞相的本事,占着位置不干正事。第二又说,司马懿做得太过分,人家曹爽已经投降了,你还把人家杀个精光,太不人道了吧。
  其实费祎说得也对,司马懿当政之后,虽然对高层官吏中不服的大开杀戒,但是确实也留心于地方的水利,农业的建设发展,邓艾的屯田二万顷就是他主仪的,发挥了很大作用。
  而吴国孙峻杀了诸葛恪后,专权于已,不行善政,吴国百姓很是失望。吴主孙亮亦想夺回政权,就培养了三千子弟兵,想收拾孙峻,结果倒被孙峻提前动手废掉,立孙休,孙休不动声色,抓住一次机会杀了孙峻,成了真正的皇帝。
  比之吴魏两国,蜀国内政就非常安定,没有权臣的肆意废立,没有宗室骨肉的自相残杀,老百姓的日子在姜维在举北伐前也过得比吴魏两国要安逸得多。我们只有说这是诸葛亮的功劳,人民所以很怀念他是有原因的。
  写到此处,我在写孔明系列结束时不理解为什么诸葛亮只推荐了蒋琬费祎两人,而没有董允的名字,现在就明白了。原来费祎和董允的年纪相当,两个人相比费祎更全面出色一些,而且事实上董允是和蒋琬同一年病死的。那么为什么没有姜维的事呢,呵呵,姜维那时候还年轻嫩着呢。我们好多网友埋怨诸葛亮不好好培养人才,其实他培养的人才还少吗?替一个国家培养了两代比较称职的领导人,还不够吗?所以我们应该批评费祎,他没有好好地上心培养人才,找自己的接班人,竟然弄了一个陈祗出来,把蜀国推向了深渊,不过费祎也可能正在想解决这些问题,不幸的是死的太早,太突然,使他没有能来得及调整和部署。
 我们纵观蜀国的领导人,诸葛亮是从中央下来带兵北伐的,蒋琬是从宫里下来带兵的,费祎是从宫里下来领兵的,只有最后的姜维是从下边直接带兵的,差别在哪呢?前三位在宫里都有支持自已的人,而姜维要不是诸葛亮的大力推荐,又曾经在成都当过三四年卫戍部队司令,就更难办了。后来黄皓,陈祗,诸葛瞻等想夺他的兵权,就是一个明证,弄的姜维只好避祸去屯田,反倒把魏国吓一跳,以为姜维屯田准备粮熟要大举进攻。
  那么怎么看姜维的几次北伐呢?其实很多次是西伐,走的是祁山以西的道路。应该说经过蒋琬和费祎的这些年的休息,蜀国是可以将之用于伐魏的。问题是姜维伐得太勤,他没有前三位对政治方面的熟悉,于是不顾民力去继承诸葛亮的事业,他没有看到诸葛亮在北伐时是非常谨慎的,总是在蜀国民力承担的范围内来进行战争,使蜀国不至于太疲惫。这就是姜维不全面的地方,他是一个武将,而不是一个政治家。这就是姜维的可悲之处。
  但是在人品上,姜维是很没有让诸葛亮失望的,邓芝和郤正都很器重他,钟会也非常看重他。郤正曾经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意思很明白,姜维生活极其简朴,连二奶都没有,而且这么做并不是故意做作给别人看,他本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并且姜维非常好学习,清素节约,在人品上是当时的代表。
 这个郤正呢,也很有意思,他与黄皓共事很长时间,为人淡泊名利,与世无争,黄皓不喜欢他也不讨厌他,郤正每月领着不多的工资,自得其乐地研究文学。后来刘后主投降到了魏国,只有郤正和张通跟着他,后主很后悔没有早用他。在魏国郤正教后主对司马昭说想回蜀国看看先父的陵墓,司马昭一听就知道是郤正教的,后主很惊讶司马昭是怎么猜出来的,司马昭叹息说后主无心肝。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0:05 | 只看该作者
十三 姜维北伐

 司马懿杀掉曹爽之后,把夏候玄的官给了郭淮,召夏候玄进京另封官职,而这夏候玄是夏候霸的侄子,夏候霸是夏候渊的儿子,一心给父亲报仇,亲自跟姜维打过仗,这时他听到这个消息,当即立断,一口气跑到蜀国去了。而且还迷了路,到处打听,后主连忙派人接他进了成都,蜀国对降将真是没说的。当即大摆酒宴为他接风洗尘,后主并且解释当年夏候渊并不是死于他爹刘备之手,是在乱军之中不幸牺牲的,又攀亲戚,又封官,夏候霸做到了车骑将军,和姜维一起又和魏国干上了。
 事实证明他是非常明智的,夏候玄在后来被杀,我猜测如果不是夏候霸跑过来,司马懿害怕这些夏候家的都跑,可能当时就会杀了夏候玄。夏候玄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两晋清谈的鼻祖,他和王弼,何晏三个人发明了五石散,有点象现代的摇头丸,他们三个人不但会服药,还都文章写得不错,王弼死得早,剩下这两位开山鼻祖都被司马懿给杀了。不过他们所倡导的清谈服散一派却在两晋时期发扬光大,徒子徒孙甚多。
 姜维问夏候霸魏国现在的情况,夏候霸回答说现在司马懿正忙着,不必防他,只须防一个叫钟会的年青人,以后可不得了。呵呵,夏候一族真是人才辈出啊。姜维当时可能不会太把这个名字放在心上,钟会当时只是个小官而已,虽然父亲大大有名,他本人的书法也甚是美观,而且钟会有一个本事,就是很会模仿别人的字体,在以后蜀灭时他模仿邓艾的字体诬陷邓艾,置邓家父子于死地。
 我很奇怪为什么夏候霸不把邓艾的名字也说上,是不是邓艾的水平不如钟会呢?
 姜维自跟着蒋琬来到汉中后,曾经带小部队到陇西一带探过几次魏国的虚实,因为他是在天水一带长大的,所以在此地很有名气。蒋琬死前,他平过一次少数民族的反乱。蒋琬死后,费祎当政,姜维又平了一次文山当地的反乱,然后向费祎要求北伐,费祎不乐意兴师动众,给他很少的兵,姜维在费祎手下出兵了几次,都是向陇西地方,接回了胡族的一些人员,也收回了刺杀费祎的郭循。和夏候霸对阵就是在这时候发生的。我们从这几次和以后的北伐发现,姜维的北伐路线和诸葛亮是不一样的,他的倾向是逐步将陇西夺过来,出兵一般是在武都阴平的西边,现在的甘肃青海一带。所以说姜维北伐中原似乎有点不对,应该是西伐才比较合适。
  在费祎死前,姜维的大举兴兵的理想基本上被费祎遏制,所以几次出兵规模很小,没什么大的威胁,我们也不必再费心去关注了,值得说明的是郭淮在姜维得志,大举进兵时已经老病回家了,所以郭老明白只和姜维在陇西进行了几场不大的战斗,按照三国志上不太明确的记载,可能是先败后胜。朝廷充分肯定了郭淮的革命贡献,追封为候,安排他的儿子接了班。
  而姜维在北伐中遇到的对手主要是:前期为陈泰,后来为邓艾。这两位都是魏国乃至整个三国的一流的人物,和姜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不过人家是守,姜维是攻,再说魏国实力雄厚,政治上司马家虽然残忍,却很有能力。人才辈出,仍然不是吴国和蜀国能与之相比的。于是姜维打不过人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姜维斩徐质,败王经,倒也让魏国相当紧张,我觉得若论战绩,比起吴国来显然是好得多。
1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0:18 | 只看该作者
十四 姜维北伐 续

 费祎死的时候是年初,有的朋友怀疑姜维主要是因为费祎刚死他就带兵出征了,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其实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主要是由于东吴诸葛恪的缘故,三月,诸葛恪举大兵号称二十万攻打魏国,这个时机可以说是很不错的,五月姜维出兵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我估计诸葛恪一定也会给姜维发个短信什么的邀请一同出击,使魏国两处受敌,不过这个短信得通过马来传送,时间就不可能一致得很理想。
 这一次吴蜀联手真是可与诸葛亮与孙权联手那一次战争规模相比,只不过姜维手中的部队仍然不是太多,史载是数万人。路线仍然是西方,从武都西向经董亭围南安,而东吴则是直扑合肥的新城。所以此战在史上称为南安、合肥之战。
 我查了一下地图等资料,姜维的路线是从陕西的汉中西部出发,出发地点在现在汉中市西部的南郑,然后向西北方向,直接出陕西省,进入甘肃省,经杜甫草堂,到现在甘肃天水市西南的西和县,然后到陇西地区南部的武山县南部,这个武山县东北不远就是姜维的老家,甘谷县,县里的姜家庄现在仍然是武风极盛,上至七十老头,下至七岁小童,拉出来都会两套姜家枪什么的,呵呵,大家去旅游可不敢说姜维的坏话哟。而姜维的目标南安,现在已没有对应的行政区划,大约就在武山县南部的这片地方。
 面对这种情况,司马师是非常重视的,这次吴国可以说摆出了决战的架式,蜀国姜维也不是省油的灯,于是司马师立即召开参谋联席会议,智囊团各抒已见。
 女儿大哭闹,以后以写。
 接着写,在参谋会上,虞松提出后发制人,司马师很是同意。其实说白了还是以前司马懿时代那老一套,西守东攻。
 于是派陈泰和郭淮经宝鸡去解南安之围,对吴军则以新城为据点,死守待援。以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为中央预备队,重点反攻吴军。
 新城就是当年满宠在合肥时几经上书,明帝终于同意拨专款修建,位于合肥西北部的一座军事意义很大的城池,可以说满宠是东吴的克星。其实合肥城就是东吴的克星,前有逍遥津,后有诸葛恪之死。结果东吴军队攻新城不下,新城只有张特领3000兵死守,后来快支持不住了,就假意投降,拖了一个晚上又修复了损坏的城墙,接着死守。吴兵战斗力下降是个明显的事实,又到夏天,拉肚子的、发烧的、得非典的比比皆是,诸葛恪发起神经,不准说这些情况,还坚持不退兵,大失众心。司马师和司马孚一看时机已到,派兵速进,诸葛恪不得已才退了兵,已是威信扫地,以此看来,诸葛恪是不如姜维的。回东吴后,邓艾预言他必死无疑,结果当年就果然死于孙峻之手,其实我看是死于他自已之手。而邓艾工于料人而拙于料已,后来立下不世大功,竟然随即身死家灭,悲夫。
 对蜀这一路呢?虽然郭淮和陈泰一同前去,但三国志上只说到陈泰领兵赶到甘谷西,也就是南安的东边,姜维老家的所在地,这时候姜维围攻南安不下,军粮也快没有了,看到陈泰赶到,就迅速撤军了,倒没有什么大的损失。郭淮可能这时就老病在身,在这场战争的后年初就死去了。
 郭淮一生基本都是在和蜀国的作战中渡过的,有失败也有成功,但总算没有大的失误,司马一家对他还是很器重的。世说新语上有他的一个趣事,郭淮是王凌的妹夫,王凌被司马懿灭族时候,郭淮眼看着老婆被带走,竟然不敢去强留下。他的部下和同事都劝他赶紧去追,不然老婆就死定了。五个孩子也一起跪在地上哭着要母亲,老郭终于又明白了一次,派手下火速追了上去,救了老婆。然后给司马懿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如果老婆没了,孩子也必定没了,老婆孩子都没了,俺老郭也没什么活着的意思了。所以违抗你的旨意,请不要见怪。司马懿也没有说什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呵呵,看来郭淮的人缘还是不错的,还挺能生。
 司马师在此役中还是比较冷静的,司马一家开始这三位都挺有能力,结果到第四代就成傻子了,真是遗传学上的怪事,呵呵。
1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0:31 | 只看该作者
十五 姜维北伐 再续

 其实姜维每次北伐都不是盲目的,这时候魏国内上层一派大乱,正是洗牌的时候,姜维很多次北伐其实都是在魏国司马一族和原忠于曹氏的势力开战时进行的。
 魏国内部大的动乱共有三次,而这三次也就要了三位司马的命。
 1:平王凌,平后司马懿死去。
 2:平毋丘俭、文钦,平后的路上司马师就死去了。好象是文钦的儿子极为勇敢,单枪匹马几乎冲进司马师的营帐,惊得司马师眼睛也掉了出来。
 3:平诸葛诞之乱,即寿春之战,平后不久司马昭也就见上帝了。诸葛诞是诸葛亮的远亲,他死时手下亲近的人没有一个投降,很象田横五百壮士的故事,说明诸葛诞并非是一个一勇之夫。
  而姜维的几次北伐基本上都是跟着这个节奏走的,他认为魏国内部如此不平静,正是用兵的好机会。但是他没有看到虽然魏国上层有点乱,但大局是在司马氏手里稳稳地掌握着的,三位司马虽然在人品上为后来人所诟病,但都是很有能力的人物,比起后主和吴主强得多,邓艾钟会这些杰出的人士又是为其所用的,在下层,由于司马氏很注意水利和农业的建设,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次于吴蜀两国,我觉得肯定会超过吴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蜀国相比可能差不多。而反观蜀国政权内部,已经不是诸葛在世的世界了,后主任用黄皓,亲小人而远贤臣,诸葛亮最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姜维没有看到大的局势,不利用魏国内乱而无暇南顾的机会,好好发展生产,积存力量,反而连年用兵,实为不智也。
 不过第二年的北伐是正确的,也取得很大的成绩。由于国内的不稳定,魏国的狄道长官李简投降蜀国,姜维迅速进兵,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看来蜀国人口还是太少,姜维大掳人口而回。不过现在四川竟然人口全国第一,如果放在诸葛亮的时候能有这么多的人口,只怕历史要改写一下了。如果姜维以后都以这个思路进行北伐,每次都能占到实利,又没什么大的损失,不轻举妄动,不个人意气要和邓艾单挑,效果应该很好,司马也不会敢下决心来灭蜀。
  狄道这个地方现在叫临洮县,是历史名城,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三十六万民工,花了十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达阴山,南至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工程十分浩大。这西边的起点就是狄道。狄道在军事上非常重要,是兰州的门户,后来宋朝韩琦与西夏作战的时候就在此驻守,任务派给杨文广,扬文广领兵一日一夜不睡先于西夏兵来到狄道驻营,使西夏兵惊为神将,从此狄道内皆为宋地。明代大将徐达也盛赞此城之重要性,辛亥革命后,甘肃数次军阀争夺战中,临洮得失,关系兰州、临夏的安危。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王震司令员率军渡洮河,解放临夏、西宁,以侧翼迂回作战,配合解放兰州的战略任务。
 可以这样说,想在甘肃用兵,狄道是不可绕过的一个战略据点。而姜维在狄道的两次用兵都大获全胜,上面所说的是第一次,第二年姜维又一次出兵狄道,估计是尝着甜头了,这一次战绩更大,是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一块取得的,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王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卻住锺题。这次主要是由于王经贸然进攻,陈泰一听就知道王经要坏事,于是星夜兼程,和邓艾一起解了王经的围,这一仗打得魏国陇西一带兵将皆空,邓艾也说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
 事后王经又是后怕又是后悔又是感激,估计陈泰若是按原计划领兵来到的话,王经早就被姜维俘走了。当然,王经一定会摆小酒好好感谢陈泰邓艾的救命之恩的,呵呵,人之常情嘛。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0:42 | 只看该作者
十六 姜维北伐 再再续

 大败王经这一次是在公元255年,前一年即254年司马师杀李丰、夏候玄,国内大乱所以李简投降,可能是与夏候玄关系比较近的一个人。而255年则是毋丘俭和文钦造反,司马师忙着镇压,又被文鸯惊死,所以姜维大胜两次。
 可是姜维不该在第二年256年又出兵,这一次要说也算不错的机会,文钦投降吴国后想报仇,天天找孙琳缠着要出兵北伐,孙琳就派吕据和他一块北攻,攻的是寿春。应该是诸葛诞的防区,我们可以说诸葛诞确实不如诸葛亮兄弟,他在毋丘俭造反时候如果也加上一把火,司马师的天下我看就麻烦了,他后来造反也不是为了曹家,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已。
 这一次姜维出兵就有点不智了,你想想,你已经大胜两场了,人家会不好好防备你吗?邓艾早就注意到了,天天就想着姜维的进兵路线呢。于是这一场大战成为转折点,史称段谷之战。主要经过是这样的,姜维先是出兵祁山,见邓艾有备,于是变向,走前两次的路,仍然是经董亭向南安进攻,邓艾随机应变,又占在武山一带的有利地形上。姜维一看不行,急回军变方向,与胡济相约在祁山会师,可是胡济不知怎么回事,没有按时到位,结果在段谷,邓艾早有准备,料到姜维摆疑兵跟他纠缠,大兵肯定已走,于是在去祁山的一段山谷两旁埋伏大兵,杀得姜维一败涂地。蜀兵十死六七,百姓很埋怨姜维。
  此役中胡济这个人为什么误期晃点,史书中没有交代,我也没查着。胡济这个人是和董和、崔州平、徐元直三人并列很被诸葛亮所欣赏的人物,诸葛亮评他时有谏止,是直言敢说的一个人,当时做到了诸葛亮府中的中典军这个位置,在姜维时他是镇西将军,负责守汉中,是位置不低的大将。
 胡济在段谷之战中没有准时到达会合地点,又无原因,在军事法上应该最少进军事法庭审判,象这次情况这么严重,枪毙也不为过。而胡济在此役后,安然无事,没有下文,真让我想不通,朋友们有这方面的资料请及时回贴,不胜感激。
 而蜀军进攻的势头在这个战役后被遏制住了,魏国防守的压力大大减轻,而姜维由于此役在蜀国的地位发生了动摇,百姓也不满意,宫中的陈祗等人对他本来就不感冒,姜维上书自贬为右将军。
 值得一说的是,在李简投降那一战中张嶷在与魏将徐质的对阵中壮烈牺牲,不过姜维随后替他报了仇,斩杀了徐质。张嶷是位很有头脑的将军,在任上十五年,对各族人都一视同仁,爱民如子,百姓安穆。后来老了,上书后主多次想回家,于是后主调他回成都。老百姓恋恋不舍,扶着他的车把手哭泣,一直送到出郡,甚至有数百人一直追到成都跟他一起朝贡。死后,朝廷封他的长子为西乡侯,次子接班。而他以前所在的郡县无论是哪一族的百姓听到他死的消息,无不悲泣,为之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当年张嶷曾经给诸葛瞻写了一封信,提醒诸葛瞻他的兄弟诸葛恪在东吴只怕要不妙,后来诸葛恪果然惨死。
  而毋丘俭这个人对朝鲜的历史是有影响的,史载在三国曹魏正始五年(蒋琬正在汉中244年),毋丘俭攻伐高句丽,高句丽国都遭受毁灭性的破坏,高句丽第十一代东川王“单将妻子逃窜”。山城从此荒废近百年。
  随后东晋咸康八年,即高句丽第十六代故国原王十二年的春天,高句丽重修丸都城,并于同年秋天又一次移居丸都城。但这次故国原王搬进丸都山城总共不到4个月,前燕慕容的军队又一次攻陷高句丽,“烧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丸都山城几经盛衰,终于荒废成历史的陈迹。
  这是慕容家的两代名将慕容恪,慕容垂和慕容翰这叔侄三干的好事,而高句丽经此一役彻底打消了争夺中原的心思,向南在化外之地心安理得地住了下来,一直过得很安宁平淡,而慕容家庭在中原逐鹿的大舞台上如流星一般,划过一道令我们惊叹不已的光辉后,只存在了一百多年就灰飞烟灭,历史是一场戏,一点不假。
1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1:03 | 只看该作者
十七 北伐的尾声

 段谷之战的第二年,魏国又开始内乱,而且还不小,是诸葛诞之乱,也是有名的寿春之战。这是公元257年,司马昭接了哥哥司马师的班,他想代魏自立的想法已经很厉害了,自创了成语“路人皆知”。
 于是他开始有步骤地行动,首先是把中下层力量全部归为已有,这时只余淮南的诸葛诞不太服他管,是割据势力的萌芽。于是司马昭就征诸葛诞进京作司空,当然是中国官场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明升暗降的手法,准备夺他的兵权。
 钟会听到之后,慌忙跑去劝司马昭谨慎行事,这么做一定会逼反诸葛诞的,可是他正说着,诸葛诞已经得信,南降东吴,起兵造反了。钟会建议司马昭带上高贵乡公曹毛和太后一起出征,以免后院失火。司马昭对钟会是言听计从,于是带着曹毛领着二十多万大兵,浩浩荡荡出发了。
  诸葛诞和诸葛亮,诸葛瑾是一个支系,可以说是堂兄弟的关系,当时人们都说兄弟三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其实这狗并没有什么贬意,诸葛诞在魏国是很有名气的,他本人也是清谈派的一员开山大将。世说新语上载了一则趣事,一位王姓大族的公子叫王公渊的,年轻有才,又英俊潇洒,仰慕诸葛诞的才气,就拼命追他的女儿,于是得偿心愿,娶了诸葛诞的女儿,成了他的女婿,新婚之夜,进入洞房,新娘羞答答不说话。王公渊便对妻子戏谑道:“瞧你那个神色卑微的样子,一点也不象你的父亲!”却不想妻子马上回答:“你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不去好好学习你父亲建功立业去,却要求我一个妇道去和英雄媲美!”新郎哑口无言,呵呵,人家诸葛家的女儿果然不同凡响,后来小两口过得怎么样不知道,估计会很幸福吧,但诸葛诞是造反罪,不知这两口保住小命没有。
 但是诸葛诞毕竟是狗,不是龙,他的战术水平实在有限。以至于后来钟会见到姜维时说:“把姜维比之于中州名士,夏候玄和诸葛诞都不如他。”
 寿春之战中诸葛诞至少有几条失误:
 1:不挥兵直上,却自找坟墓,主动守寿春。
 2:不要求吴国另外进攻,却要求合守寿春。
 3:杀文钦,至为不智也。
 而反观司马昭在此战中,指挥得当,战略思路清晰,目的明确,从甘露二年五月举兵,到甘露三年二月寿春城土崩瓦解,诸葛诞被杀,创造了合围困敌的典范,辽沈战役的长春之围和慕容恪的缓攻广固可与之媲美。钟会在此役中更是跑前跑后,成为司马昭的得力参谋,而且他施展他的书法特长,给寿春城里的东吴将领全怿、全端等人去信,“说吴中怒怿等不能拔寿春,欲尽诛将”,最终造成了全氏兄弟的率众投降,全琮教子不严可见一斑。
 而吴国只出兵三万,且都投入寿春围中,何其不智也!东吴内政混乱,真非虚言也,陆抗这时干什么呢?吴主给他个小官叫柴桑督,陆抗救援寿春,斩了魏国的牙门将军,不过兵太少,没什么用处。
 但诸葛家就是厉害,史载城破后,诸葛诞手下数百人,无一人降,一个一个被杀,都说:“为诸葛公死,不恨。”,其得人心达到这种地步。
 而姜维看到此次良机,于是带兵出驼谷,直杀奔现在的西安南部的周至县,魏国的大部队都去寿春了,此地很空虚,大家很害怕,这时司马望和邓艾团结得很好,采用的战略很明智,坚守不攻。周至为何得名,就是因为山路拐来拐去的,绕了几周才能到达的意思。于是姜维无计可施,以前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也没什么好办法,虽然姜维百般挑战,一直耗到诸葛诞死,才撤回了蜀国。
 驼谷这个地名在以前诸葛亮北伐时候是没有的,最早好象是曹爽南侵那一次出现了,查查资料,此谷始建于三国,看来是后来人们建的。这条谷处于子午谷和斜谷中间,出谷是周至县,在西安市的西南,以后成为很重要的交通要道。唐代的一位诗人还写了一首诗,名字叫驼谷北望。
 而寿春之战的寿春,是军事要地,可以说想从中原下江南或从江南进中原,此地都是重要的据点,现在是安徽的寿县,成为旅游胜地,县北的八公山,更是著名的淝水大战中草木皆兵的地方。五代十国时,后周围困南唐寿春之战,历时三年,双方伤亡都很惨重。这次战争之后,“赵匡胤困南唐”和“大救驾”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而南唐守将刘仁赡则更为后人所称道。南宋时吕文德(射雕英雄传中把此人歪曲,其实甚勇)和孟珙在此大败蒙古军队,后来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此地都发生了很激烈的战斗。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1:44 | 只看该作者
十八 政坛变化

  蓝兄所言极是,俺知错了。呵呵,欢迎继续上砖。
  姜维从前线撤军,这一年是公元258年,延熙这个年号到了尽头,开始是景耀元年了。蜀国政坛上有了一个变化,那就是尚书令陈祗死去了。董厥接了他的班,诸葛瞻也与之同录尚书事,董厥任命了樊建做他的副手。
  如何来看待陈祗呢?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并未盖棺论定的问题,按三国志上的说法和人们一直的印象,陈祗是奸臣无疑,他使黄皓和后主堕入了享受的泥泞中不能自拨。但是我很奇怪的是黄皓在陈祗任期中并未升官,三国志中记载在陈祗死后他才从黄门令升为中常侍、奉车都尉,而在陈祗任期中,姜维在前线也任意所之,并未受什么限制和打击,陈祗和他的关系也没有什么明确记载有什么水火不相容之处。当然,陈祗极力巴结后主,不象董允那样动辄训后主,当然使后主心花怒放,在陈祗死时,后主极为悲伤。一般的说法是陈祗在任时,黄皓开始干预朝政,不过我找不到这期间黄皓干预朝政的什么行为,没什么具体的证据。
 所以我以为陈祗仍然是一个有相当行政能力的官员,虽然品德太差,他之所以臭名昭著大部分是因为上不谏后主,下不骂黄皓,即使行政事务正常运转,但开了坏的风气,后主也在他死后就连连升黄皓的官了,老百姓思念董允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我可以为陈祗部分翻案,但我不同意有些朋友为黄皓翻案,说他为害不烈,以刘后主之才智平庸,如果有事让他问董允,蒋琬、董厥、樊建等人当然很理想,结果由于陈祗的原因使黄皓成为后主咨询国家大事的对象,这就是国家的恶梦了。魏国欲灭蜀的动机被姜维在半年前就看出,上书后主发出危险信号,并提出全盘的战略部署,后主竟然与黄皓商量,黄皓问了一下算命先生,说太平无事,不必自扰,不让群臣知道,这件事竟然不了了之了。如果董允在的话,黄皓说什么也不敢,则廖化在阴平桥头一守,诸葛绪根本进不来,邓艾的一队背包族也不会侥幸成功的。
  话说回来,即使是这样,姜维仍然应该想到应该留部队守阴平一线,这是他作为主帅的责任。话再说回来,即使是这样了,邓艾一队越野背包族连登山鞋、冲锋衣裤、50L背包、速干内衣、睡袋、帐蓬这些基本的野外装备都没有,更别说什么野餐炉头、头灯、瑞士军刀、巧克力、充电器、对讲机、佳能EOS300D、尼康F100、诺基亚这些高级东东了,至于起重机、推土机、装甲车、自行火炮,那就想都不用想了,整一个新驴菜驴大队。面对这群乌合之众,你就趴在高高的城墙后面拿着你老妈当年发明的机关枪扫呗,怕死就缩头不用瞄也行呀。可人家不,诸葛瞻想摆酷,估计是新泡上了一位MM,想表现一下自己,出城就耍上了,诸葛尚呢,是位大孝子,看到父亲死于阵中,急忙去救,自己也陷进去了。哎哟,看到这让人这个气呀,诸葛亮要是知道这事,非再气死一回不可,你说说诸葛亮一个大人精,他老婆也极是有才,怎么生出来这么一个大傻冒呢?话再再说回来一回,就是已经这样了,你成都还有可吃几年的粮草,还有一些卫戍部队,成都的城墙又高不可攀,你就把宫里的金银宝贝摆在宫门口,悬下重赏,招募百姓,死守成都,邓艾这群菜驴手里又没有迫击炮、榴弹炮、穿甲弹,他拿什么攻你的成都城呀?那边钟会已经想走了,他也体会到当年蜀国军队在后勤供应上的难处了,姜维也已分兵下广元了,你就坚持一个礼拜行不行,刘阿斗同志,邓艾想不死我看都难哪。可人家阿斗真酷,就是开门投降了,这要叫刘备知道这么一回事,非再被气死一回不可,你说说刘大耳朵一世英雄,怎么会生出来这么一个窝囊废呢?所以我说不要怨这个那个,最大的责任在后主身上。
 不说这几个让人生气的家伙了,说说董劂和樊建吧。 董厥在诸葛亮在世时担任过丞相府中的令史,估计是文书之类的工作,诸葛亮对他的评价不低,说他是位很优良的官员,和他说话得先动动脑筋再说,不然就可能会丢人。呵呵。而樊建呢,是义阳人,就是现在的河南信阳人,他对黄皓的态度是根本不理,所谓是井水不与河水并流。在延熙二十四年,即蒋琬死的前前年,樊建曾经出使东吴,这时孙权也快病死了,无法见樊建,樊建走后,孙权这个大酒鬼问诸葛恪,如果拿樊建和宗预相比,哪个更优秀?呵呵,孙权真是有意思的一位人物,不过也可见宗预是在后期很被孙权喜欢看重的蜀国外交使臣。诸葛恪是这样回答的:“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意思是才能见识不如宗预,而文雅的气质胜过了宗预,孙权没有问酒量的大小倒是一件奇怪的事,呵呵。
 董厥和诸葛瞻虽然人品都还可以,但是都不能得到后主的敬畏,就无法抑制黄皓和后主的堕落。这时期的蜀国政坛很象东吴一位使臣薜翊所说的一席话:“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意思很明白,也相当中肯,朝政腐败,大臣苟安,不闻直言,民不聊生,不知大患之将至矣!这番话是薛翊在蜀被灭的前二年回到吴国对吴主孙休汇报时所说的,这话说过的后年,刘阿斗就去魏国乐不思蜀了。一句话概括之,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2:05 | 只看该作者
十九 危险的战略

 姜维从前线回到成都,后主恢复了他的位置,仍然当大将军。
 姜维可能感到了战争的残酷,于是安生了下来,这一安静就是五年的时间,从景耀元年到景耀五年一直休养生息。五年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呢?有一条是肯定的,提出了新的战略思路,敛兵聚谷。
 姜维在对前几次的北伐进行总结时,他认为魏军以守为主,蜀兵悬兵远征,逮不到魏军的主力来打,邓艾的战略就是先守的让你无能为力,然后可反击可继续坚守,让人没一点办法。于是姜维提出全新的思路,放弃前线各关口的守卫,收兵回汉中,勾引魏军来攻,意思是想让魏国当诸葛亮,自己做司马懿。
 这个方案报到中央后,后主交给大家商量,都很同意,于是做了相应的部署。於是令督汉中胡济(估计没进军事法庭)卻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又於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皆立围守。
 那么这个战略构想大家如何来看呢?
 我想,毛主席教导我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个战略部署肯定有利有弊。试总结如下:
 有利的一面:
 1:节约粮草,减少后勤供应的压力,做到不浪费纳税人的钱。
 2:缩成拳头,力量更集中,防守更稳固。
 3:姜维上书中说,以前那样做虽然守得住,但不得大利,呵呵,我看这个表的感觉是它不象个报告,更象个商人的经商计划书,或是成本核算意向书之类的东东。
 4:守住后,趁敌人疲惫,大举反击,可有效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不利的一面:
 1:主动权交给了对方,人家不来攻,你就不会有机会。
 2:敌人来了后,如果本国政治不上路,很容易人心溃乱,有政变的可能。
 3:总是让人觉得不稳当,你说呢?
 这样总结一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认为是弊大于利,这不是等于自撤樊篱吗?后来钟会大军轻易占汉中地,就是明证。虽然姜维及时回收,钟会无可奈何,但是你毕竟忙于守这边,导致邓艾捡了便宜。如果象以前刘备和诸葛亮,董费等人时在前线留守,则层层防御,魏军就不可能这么快占汉中,蜀道如此难,不用太多兵就可以了,后勤供应的压力不会太大,再说还可以在军队中大力开展“南泥湾”精神,就更不成问题了嘛。
 不过后主对这个问题是交给黄皓还是交给董厥们来商量的呢?史无明载,我认为应该是董厥等人商量后的结果,黄皓这时陈祗刚死,还未升官。
 可笑的是,姜维布置好了,一直等了五年,人家一个兵娃子也没有来过,真是气人哪!
2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2:18 | 只看该作者
二十 曹操的报应


 今天从外地赶回家,天气真是冷得很。不过上网看看,感到大家的热情,温暖得很哟。
 上回我说到姜维的新思路,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想大量杀伤魏军,可惜魏国没人来理他,我们来看看这五年里都发生了什么值得一写的事情。
 先来看看魏国,司马昭杀了诸葛诞后,基本确立了他的地位,可以说是牢不可破的了。姜维从前线撤军的前二年,陈泰从防区回到中央,担任了尚书左仆射,负责选举任命高级干部,其实也是准丞相了。邓艾接替了他的职务,成为姜维面前一道极为难过的关隘。第二年,诸葛诞反,陈泰参与了平反工作,当时是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战事结束后,回到中央,又当上了尚书右仆射,呵呵。
 为什么陈泰这么得重用呢?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和司马兄弟自小就很好,经常在一起欺负女同学,捉蛇吓唬人等等;二是因为他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劝曹爽投降,以保全性命,使这次政变得以成功,这有点象他父亲陈群当年劝献帝让位与曹丕。我们不能因此说陈泰人品不行,当时曹家另一大忠臣蒋济也劝曹爽投降,司马懿当时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动曹爽一根汗毛,后来曹爽被族灭,蒋济气死。
  桓大司马说得很对,陈家四代人物都是英杰,正好捎带来说一下。这四代人是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儿子陈群、孙子陈泰,真是让人羡慕哟!
  曹操曾经称他手下的大谋士荀彧为“现代子房”,呵呵,当然是他那时的现代,这个荀彧的父亲有八个兄弟,个个不凡,人称八龙,是当时响当当的家族。有一次陈寔带着儿子孙子去荀家作客,儿子陈纪亲自拉车,车上坐着老爷子抱着小孙子陈群,陈纪的弟弟则随后挑着行李。到了荀府,主人设宴招待他们,当时的“八龙”,一条龙给他们开门打帘,一条龙行酒,其他的六龙轮番布菜。可见陈家父子所得到的礼遇是非常非常高的(见世说新语),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当地的奇闻,人们甚至给这父子三个画像后广为传诵,说他们出行是“真人东行”,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君”。而陈纪和他的兄弟陈季方则不分上下,当时老爷子也无法品评分明,于是发明了一个成语叫“难兄难弟”,意思是在综合素质的比较上难以分出谁是兄谁是弟,结果到了现代,这个成语竟然演变成截然相反的意思,陈老爷子地下有知,一定会哑然失笑了吧。
 陈寔和陈纪父子三人都没做过大官,主要是以德行和学问闻名天下。到了陈群时候就不一样了,陈群步步高升,到后来位极人臣,与曹真、曹休、司马懿并列成为明帝的四大辅臣,成为国家的柱石。陈群的光彩可用下面几句话来概括:
 1:知人善任。
 2:制定九品中正制,使魏国保持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3:苦谏明帝不要大兴土木,要爱惜民力,不误农时,忠国爱民。
 陈群死后,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赞扬,他的儿子陈泰也接了班。陈泰呢,没有使他的父亲失望,无论在前线指挥作战还是在朝中作事,都很称职,同样做到了位极人臣的位置。
 公元260年,也就是姜维撤军的第二年,高贵乡公曹毛无法忍受屈辱的待遇,于是就纠集了宫里的僮仆、苍头等乌合之众,组成一支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堪一击的军队,要去讨伐司马昭,贾充令成济下手,成济一矛刺下,曹毛当即毙命,矛头从前心插到后背。我想曹操地下如果这时有知,不知心里如何想法,我想他应该后悔当初不应该费尽心思为子孙来谋取这个不值得一谋的皇帝宝位吧!
 陈泰听得消息,很快来到现场,放声大哭。司马昭随后赶到,问陈泰怎么办。陈泰说必须杀贾充以谢天下,司马昭不乐意,他不会知道,其实如果这时杀了贾充,司马家的天下也不会有后来的八王之乱了,那么五胡乱华的事情也可以避免了,最低也会延后发生。当然是得有人来顶罪,倒霉蛋成济被灭族,也是活该。陈泰当年就死了,估计不会是象有些史书上所载是因为曹毛被杀而当场吐血而死。死后被追认为司空,和他父亲一样了。
 曹毛的皇帝宝位还得有人来坐,于是从曹家子弟中选取了一位曹璜,是曹宇的儿子,这个曹宇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可惜当年是曹爽而不是他辅助曹芳,不然司马家不会这么容易得政,后来曹璜被改名叫曹奂,司马昭死后,儿子司马炎当皇帝,曹奂被封陈留王,和刘后主、孙皓都活了很久得以善终。我们从此可以看到,曹毛是个有血性的人,但也是一位自寻死路的朋友,如果他不做出如此举动,而是稀里糊涂地当他的听话皇帝,应该是能长寿的。司马一家对待曹家其实要说还挺不错,但是没得什么善报,后来的司马皇帝都非常悲惨,青衣行酒者有之,执戟带路者有之,历史是有冷酷的一面的。
 东吴是什么情况呢?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姜维撤兵的同一年秋天,孙休发动政变,老将丁奉等人设计杀了权臣孙琳,孙休亲政,却非常糊涂,任用亲信,乱用民力,吴人很苦,却还自认为是个明君。其间曾派使者到蜀国探看内政,可看前篇文章有述。这个孙休一直到蜀被灭后不久也病死,据传是因为听说司马炎想伐吴,忧郁而死的,也算是一个不成器的子孙。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2:31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一 姜维屯田

 这一段因为年底公事多,约要出公差一个半月左右,下个月十号左右方能安定住,因此没有办法写得很快,只有赶时机写上一笔,所谓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也。
 姜维为什么不在曹毛死的这一年出兵,而是在曹毛死后二年出兵呢?让人想象不出原因,老将廖化也不理解,在魏国灭蜀的前一年,秋天,姜维又一次带兵北伐,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大将廖化说了一段话,意思是你姜维在智谋上并未超出邓艾,国力上又不如魏国,非要出兵,只怕自身也会有危险的。
 这句预言很不幸成为事实,这一次北伐倒极有特点,就是战斗地点更加的向西部,似乎含有西部大开发的意思。具体在什么地方呢?我查看了地图,竟然在现在的卓尼县,什么概念呢?这个县向南快到川北的郎木寺,这是驴友们都知道的地方,再向南就是若尔盖,是当年我们号称历史上最伟大的户外运动之祖先---红军经过的地方,再向南就是当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大站---松潘县,这附近就有童话世界九寨沟和人间瑶池黄龙山了。而向西离青海的拉卜楞寺也不远,这个寺可厉害着呢,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而这一次战役,史书上记载极短,只说姜维被邓艾击败于此地,再无其他交代,而我们又不想按演义上来说,于是只有猜测可能姜维的部队看到如此美丽的旅游景点,忙于留影拍照、购买纪念品、品当地的风味小吃,以至于被邓艾这老小子占了便宜,呵呵。不过这个便宜可占得不小,姜维回来后就大大地遇到了麻烦。
 原来姜维打仗遇到陈泰和邓艾后总是没什么胜利的记录,又好带兵打,于是蜀国人挺不乐意。黄皓也挺知道民心所向,于是顺应民意,想夺了姜维的兵权,让他安生下来算了。要说人家黄皓做得也没什么不对,姜维这么连年的骚扰没什么用处不说,还惹得司马昭挺烦燥,第二年想派刺客暗算了姜维,荀勖就说他没风度,想摆脱烦恼就举兵灭了蜀不就完了,还小家子气的派刺客,丢不起那人。司马昭被臊得脸红脖子粗,于是就下定决心发兵了。这个荀勖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如果不涉及到他自身利益时,是很有政治风度和水平的,可一旦涉及到他的利益,就一切以私利为重了,八王之乱他也是一位应负责任的主要人物。
 这时就出现一位叫右大将军阎宇的同志,找来找去找不到此人的生平资料,真是徒唤奈何矣。但此人镇守巴东,陈寿大懒虫对于此人只说了一句话,阎宇,宿有功幹,於事精勤。继踵在忠后,其威风称绩,皆不及忠。看来此人平时还是挺敬业的嘛,虽然比不上马忠,可是在魏国伐蜀时,阎宇受征召到前线抗敌,但是前线出战的将领名单中却始终找不到他。从此阎宇在历史上消失,不知所踪。大概是躲起来,很没面子地过了一生了?
 唉,没办法,我们只有接着说,黄皓想夺姜维的权,这个事情不知道怎么让姜维知道了,看来姜维也有耳目哟。姜维就上书后主要杀黄皓,后主劝他说,黄皓一个下人,你是大将军,格不住跟他生气,以前董允骂黄皓,我常常感到遗憾。姜维没了脾气,这时演义上说是郤正提醒姜维屯田,史书中我没找到此记载,反正姜维到了沓中屯田了,这个沓中在武都南部附近。
 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姜维不到汉中而到甘肃去屯田,是不是汉中这个地方仍然有黄皓的势力,使姜维害怕。这个时候汉中的守将应该是胡济等人,都是姜维的部下,应该不存在此问题。看来姜维这时仍然坚持他的敛兵聚谷的思路,虚空汉中引诱敌人来攻,等敌人疲惫再从沓中大举反攻,以获大利。呵呵。可问题是沓中离汉中也太远了,这个战略很象蒋琬当年驻大兵在涪一样,纵深得太厉害了。应该说是姜维的一个战略败笔,朋友你们认为呢?
2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42:4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二 大战前的平静

 明天又要出差,今天多写一点。

 姜维到沓中屯田,这件事本身说明了成都政坛的混乱和权威的缺乏,后主一直生活在诸葛亮等父辈的羽翼下,不用他操什么心,我们也可以说,最好不要让后主来操心,后主在这些父辈们逐渐去世后,开始有些主政的意思,于是很快就和黄皓开始共商国事,呵呵,真是王八找蛤蟆。后主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把大臣的美妻叫进宫中,留了一个月才放回家,此大臣用鞋底打妻子的脸,后主大怒,把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收拾了,唉,刘备死前留的遗嘱看来是没什么效力了,后主做到了勿以恶小而不为。
 这时是景耀五年的深秋,第二年八月魏国开始发兵伐蜀,这中间一年中都发生了什么呢?
  仍然先看魏国,司马昭患姜维数为寇,官骑路遗求为刺客入蜀,这个官骑路遗是个什么东东,俺实在是才疏学浅,请各位不吝赐教。从事中郎荀勖不以为然,大气磅薄地吹了两句,司马昭很是同意。于是司马昭就开始每天晚上泡过MM后仔细考虑怎么去捉刘阿斗的事情,可怜阿斗同志一样也泡MM,就是不想这方面的事情哟。从这里面是不是也反证出来姜维在当时还是很有威力的一位大将的。
  然后就是竹林七贤也来凑热闹了,阮籍任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他母亲去世时,他正在与别人下围棋,对方要求停止,但阮籍却要他留下一块胜负。下完棋喝了两斗酒,高声一喊,吐血数升,极度哀痛而消瘦得只剩皮包骨了。
 阮咸喜欢姑姑的婢女,姑姑把婢女领走时,阮咸正在陪客,赶快借了客人的马去追,然后两人骑一匹马回来了。荀勖号称在韵律上第一流,但却被阮咸比了下去,他非常妒忌,于是阮咸一辈子都是个小官,作到始平太守就停止了。
 刘伶喜好饮酒,常常乘一辆小车,带着一壶酒出游,又让人扛着锹跟着,说:“死了就把我埋掉。”当时士大夫都认为他贤明,争相仿效他的做法,称作放达。
 司马昭杀了吕安和嵇康。嵇康曾去拜访隐士汲郡人孙登,孙登说:“你才气多见识少,在当今之世难免被杀!”被杀原因前面我已写过。
 这个孙登被称作大人,阮藉也找过他,两人都不说话,后来阮藉下山,两人以道家极精纯的内功为根底,比赛了一番气功,各发长啸,声震数里,即使是以后的王重阳他老人家也不过如此了吧,呵呵。
  司马昭经过N个晚上的考虑,下定了决心伐蜀,于是提出了计划,大臣们纷纷不同意,只有一个人表示赞成,钟会;钟会说了一番话,应该说是很精彩的战略布置,先灭蜀,然后顺流而下灭吴。这也是后来杜预等人的谋划,钟会应该说在大的战略上是很有一套的,作个参谋长真是实至名归。真正立功的邓艾这时却很不同意,接连上书说不同意见,认为时机不到,我认为估计是邓艾在前线实际战斗过,知道蜀道艰难,姜维也不是弱将,想再等等。司马昭一看挺着急,连忙派专人做邓艾的思想工作,邓艾这才转过弯来。
  姜维当然不是弱将,他马上看出钟会的企图,立即在这一年底上表说:“听说钟会在关中整治军队,想图谋进攻,应该派遣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率领诸军分别守护阳安关口和阴平的桥头,以防患于未然。”黄皓相信鬼神巫术,认为敌人终究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于是就奏明汉后主让他不提这件事,因而群臣没人知道。想想,到第二年八月份,有这么长的时间来准备防守,要是重视了这件事,根本就不会被灭掉呀!所谓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真至理也!
  第二年,司马昭坚持地拒绝了为他升官的旨意,倒也是,再升就是皇帝了,呵呵。在八月以前,魏国主要的工作就是准备进攻,在人事调配、后勤供应、兵马演练上进行战前的总动员。
  吴国呢,仍然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吴主还在装模作样地读书,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官员的腐败残暴而发生反革命暴乱,最后被镇压下去。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1:50:05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 波诡云谲 续
 
  钟会是位很复杂,很费笔墨的人物,由于他的经历和家庭太传奇,于是我们应该单独为他留一章来详细一点地写。
  提到钟会,就一定避不开他的父亲,钟繇;这同样是一位有着传奇一生的人物,可以总结这位名闻天下的朋友是书法家、进补家、老帅哥、政治家、镌刻家都是不为过的,各位打点精神听我慢慢道来。 
  当然第一是书法,这是无疑的,在书法界,钟和王历来并称,而乾隆的三希堂法贴更是将他的《荐季直表》列于首位,可见受重视之甚。他和张芝、王家父子被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四圣,在地位上他上承张芝,下启二王,是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人。他的书法特点后人极为推重,被称为神品,似乎是梁武帝称他的书法是群鸿戏海,云鹤游天,多么潇洒!一般的评价是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这里有个趣事,传说钟繇在当时书家韦诞住所,见蔡邕(可以说是钟繇的隔世老师)真迹,苦求不得,心急槌胸,因而呕血。曹操是他铁哥们,拿五灵丹救活了他。韦诞死后,钟繇密使人盗发其冢,终获蔡邕手迹,因而领悟到“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始得其笔法精髓。够缺德的。
  第二呢就得是定关中之地了,当年马腾、韩遂等军阀在关中拥兵自重,互相残杀,而处于调停位置的人就是被曹操派去作侍中,代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的钟繇。钟繇最厉害的地方是,既能让马韩相合,又能让他们相斗,为曹操日后平定关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且他在关中发展生产,建安五年,曹操跟袁绍对峙于官渡,颇感财力困难,钟老爷子还送了两千匹战马过去,操很感动,还写信过去说:[得到你送来的马,正应急需。关中平定,朝庭无西顾之忧,这是你的功勋。过去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现在你也立了这种功劳。]显然是把他和萧何比美了。
  第三他和曹家关系非常好,在荀彧反对曹操称魏公时,钟繇却积极参与请曹操做魏公的整个活动,多次上书献帝。曹操称魏公后,以钟繇为魏国大理,主管刑法。从这开始,钟老爷子一直对恢复肉刑的这个问题念念不忘,直到曹丕称帝还提个不停,到明帝更是不曾忘记,但历史大势是否定肉刑的,毕竟太残忍了。于是没人理会他这一套,老爷子自尊心颇受了些伤。
  第四是他不但精于书法,还精于碑刻,在此为我们河南漯河的繁城镇旅游做个广告,此地是曹丕接受禅让的地方,有一个三绝碑,哪三绝呢?一是王朗文,二是梁鹄书,三是钟繇刻,这位梁鹄是曹操最喜爱的一位书法家。此碑历经将近二千年仍然保护完好,成为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景点。
  第五就是他老来仍然威猛,竟然在七十四岁雄风不减当年,生下了钟会,怀孕的是他的小妾张氏,这一壮举为中国几千年来的男人们争了一口气,后来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有人就把当年钟老爷子进补的密方弄了出来,制出了十全大补丸,可惜假货太多了。这一事件在当时魏国朝野都传为奇谈,成为魏国晚报的头条花边新闻。这也导致了钟家的家庭内部出了事,正室孙氏在食物中下毒想害死张氏,结果张氏只是昏迷了几天没醒。
醒来后她觉得妻妾相争会破坏家庭,没把这事告诉老爷子,结果孙氏怕老爷子知道这事,就对老爷子说是想让小老婆生儿子,没想到害她昏迷。老爷子何其聪明,想想这事原本是好事,干嘛偷偷摸摸地来,就拷问下人,才知道怎么回事,然后就把大老婆给休了。孙氏向卞太后求救,然后搞得文帝出面,钟老爷子觉得自己家的私事被人干预了,非常生气,还自杀了好几回,皇帝这才不敢管了。但是老爷子很快又娶正室贾氏。不久后,张
氏就生下了那个毒不死的孩子钟会。钟会非常聪明,但是有点聪明过头,可能是与此次中毒有关系。但这位张氏可是了不得,被人称为女博士,非常有见识,后来高平陵之变时,张氏很平静地预料钟会无事,果如其言。

  看来一章还不行,下章再续。
2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2:05:39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 波诡云谲 再续

 钟会生出来后,显的非常聪明,他有个哥哥,叫钟毓,是被休的正妻孙氏所生,这哥俩都很聪明,又都会写诗、写文章,一时名噪魏都。曹丕听说,就下令召见他们。兄弟俩都是头一次进皇宫,头一次见到皇帝。只见哥哥钟毓紧张得满头大汗,而弟弟钟会却泰然自若,头上一颗汗也没有。曹丕很奇怪,就问钟毓:“你头上怎么出了这多么的汗呢?”钟毓恭敬地答道:“见了陛下,战战惶惶,汗就像水一样出来了。”曹丕又问钟会说:“那你怎么一点汗也不出呢?”钟会镇定地答道:“见了陛下,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来。”
 钟会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在书法方面也成就斐然,在书法史上被称为大小钟,他的书法有其父之风。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但钟会在书法上更有名的是他的访谁象谁,关于这个有三个故事:
 1:平诸葛诞反乱时,以书使全琮儿子投降。
 2:灭蜀后,模仿邓艾字体,置其于死地。
 3:他模仿荀勖(即反对派刺客的那位)字体,从荀勖母亲钟夫人骗取宝剑,估计是把好剑。但是荀勖也不是省油的灯,当时钟会兄弟刚刚建成一座新宅院,花了千万钱,还没搬入,善画的荀勖要报复,便潜入门堂,在门堂壁上画钟繇像,衣冠状貌同生前一模一样,钟会一进门就感伤悲恸,新宅因此空废。史载这个荀勖不但善画,而且书法上也有不错的成就。
 在夏候玄被杀这个事情上,钟家兄弟一个比一个不如其父亲,钟毓看到一向很景仰的大名士夏侯玄,很是心虚,夏侯玄当年连魏明帝的小舅子毛曾都敢于看不起,当场斥责钟毓:“我当何辞?卿为令史责人也,卿便为我作!”钟毓把早已经炮制好的挟制皇帝谋杀大臣的供状给夏侯玄看了看就算过关了。他弟弟钟会听说夏侯玄被抓了,特高兴,兴冲冲地就跑到监狱里看夏侯玄。他进门先就跟夏侯玄打招呼,想套近乎,没有想到夏侯玄正色道:“钟君何相逼如此也!”把钟会弄了个大窝脖。只好找了个借口溜了。
  夏侯玄死时候面无异色,稽康死时候慷慨潇洒,都是后世人们很景仰的,南朝时有这么一句诗很能说明这个情形,虽无嵇生琴,颇同夏侯色。作诗的是范晔,可是他虽然诗中很表达了自已的敬佩之情,可他上刑场时却哭哭啼啼,因此受到外甥的嘲笑。西晋陆机死的时候也很潇洒,不次于这两位。
  诸葛诞反乱时钟会的母亲张博士病死了,钟会由于是红人,于是其母也得以钟繇正妻的身份下葬。钟会不顾正在丧期,跟着司马昭就南下平反去了。
 在对钟会的使用上,司马昭是很费了一番工夫的,由于他的出色表现被誉为当世张良,但是当时有三个人向他反映钟会的缺点,一个是司马昭的夫人,是王朗的孙女,她就对司马昭说过钟会见利忘义,过于宠信则必定会有后患。司马昭任命钟会伐蜀时,西曹属邵悌又在暗中劝司马昭小心,不如另派人牵制钟会,司马昭对此也是一清二楚。他告诉邵悌:"这个我怎么会不知道!蜀汉如今师老民疲,讨伐实际上易如反掌。大家的反对意见,实际上是心里有些怯懦的体现。钟会既然没有这样的怯懦,一定能攻破益州。灭蜀后他即使有什么想法,办得到吗?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蜀汉的兵马那时能有什么作为!我军将士那时哪个不是归心似箭?他胆敢胡来,不过自己找灭族之罪而已。您不用担心。不过这件事还请您保密。"就连钟会的亲哥哥钟毓(蜀汉灭亡同一年去世)都曾经劝司马昭提防钟会,司马昭哈哈大笑:“这样的话,将来不管出什么事我也只处理钟会本人,不连累钟氏一家。”钟会反叛身死后司马昭果然实践了这一诺言。
 司马昭不但看透了钟会,而且欲擒故纵胸有成竹,手段之老到已经可以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时媲美,被蒙在鼓里钟会哪里知道他在司马的眼睛里已经成了跳梁小丑,还在为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而忙碌奔波。
 司马昭之心毕竟还有些不被路人皆知的,他的权才机变是儿子司马炎所不能相比的,而孙子更是进一步变成了一位傻瓜皇帝,天意如此,让人哭笑不得。
2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2:06:0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六 经典的布署 

 灭蜀的战略布置是很精彩的,这个布置我想应该是由钟会来制订的,因为邓艾的态度并不很热心。这种大兵团级别的战役对于钟会来说,很能显现出他做为参谋长的水平。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堪称经典的战略方案,邓艾从最西边的甘肃向南进攻,矛头直指正在屯田的姜维,中间由诸葛绪带兵从祁山出发,开进姜维的背后,在阴平一线截断姜维部的回撤路线,等于和邓艾形成一个钳子的形状。然后钟会率主力十多万人,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向汉中挺进,一举灭蜀。
 公正地说,这个方案是非常完美的,可惜我不明白为什么魏国不派杜预或者羊祜又或者王浚等人代替诸葛绪呢?如果是这三位的话,我想姜维根本不会有撤回剑阁的可能,灭蜀就会更加容易。那么这个时候杜预在钟会的手下做长史,羊祜在什么地方呢?原来羊祜这时已很得人们尊敬,因为他为人正直,才兼文武,但是钟会这个人很刻薄,羊祜很明白,所以不露声色,这一点和杜预很一样,所以后来羊祜在临死前向司马炎推荐了杜预,这位杜预外号叫杜武库,呵呵,武器库呀同志们,真牛。而这位武器库也不负所托,灭掉吴国的同时还没忘了发明一句成语叫势如破竹。在文学史上,杜预也是很有名气的,他非常喜爱研究左传,利用八小时之外著了左传集解三十卷,人称杜氏春秋,现在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是左传注中最早的一部。至于王浚呢,这个打起仗来大刀阔斧的朋友一直到羊祜推荐才慢慢走上政坛,是个标准的大器晚成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国的人力和财力都是非常强大的,这是蜀和吴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在发动进攻的前昔,为了迷惑吴国,又命令青、徐、兖、豫、荆、扬诸州多造船只,扬言伐吴。而这时邓艾连连上书司马昭,说伐蜀时机不到,请再观察一下。 司马昭担心邓艾误事,派出大将军府主簿师纂去担任邓艾征西府司马,传达自己的意旨。史上没有细说邓艾的态度转变问题,我估计邓艾仍然是不太同意的,而这个师纂也留在邓艾军中做司马。 
 我们赞美这个战略方案的经典,那么却在姜维的连环用计下几乎无功而返,若非战前不乐意打这一仗的邓艾拼出老命,这才侥幸成功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印证出邓艾的实战经验的丰富和姜维的将才呢?
28#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2:13:18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七 略施小计

 魏国的兵马是在263年的八月份出发的,当时还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大赏全军将士,列队誓师。却有一位倒霉蛋将军邓敦说不能去讨伐蜀国,司马昭就把他杀了示众。这位倒霉蛋也姓邓,是不是受邓艾的影响却也未可知。
 蜀国的中央这时的反应和我们中非典时的模样很相似,直到战斗打响后,才慌忙派廖化去支援姜维,派张翼和董厥去加强汉中的防守,这二路人马经过急行军,赶到了以后汉中已经失守。
 我们先来看姜维这一支大军的战斗经过,邓艾是主攻手,他派出三支部队来同时攻击,派遣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垒,陇西太守牵弘在前面阻截,金城太守杨欣奔赴甘松,如果在地图上看,这三支部队是形成了一个半圆的包围,邓艾指挥能力是很厉害的。
 不过很可笑的是后来这个牵弘和杨欣还有胡烈都在和秃发树机能的战斗中极其窝囊地死去,尽管都是长期转战沙场的老将了,司马炎大为忧虑,结果引出了一位自告奋勇的马隆朋友,产生了一段传奇一般的战斗历程,当然这是晋书中的故事了。
 姜维听说钟会诸军已经进入汉中,就决定立即领兵返回,不与邓艾纠缠,而邓艾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缠住姜维,于是杨欣等人在后面紧追至强川口,激烈交战,姜维败走,我估计是为了抓紧时间回汉中一线。
 可是现在问题更加严重,姜维又听到诸葛绪已经阻塞道路占据了桥头,这样就形成了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呵呵,韩乔生的妙语)的极其危险的局面。姜维毕竟是一时的名将,他就从孔函谷进入北部道路,想绕到诸葛绪的身后,诸葛绪知道后往回退却三十里。姜维进入北道三十多里后,听到诸葛绪退兵,赶紧往回走,从桥头过去,诸葛绪赶上去阻截姜维,但晚了一天没有赶上。我估计诸葛绪还是在心里对姜维有点怯,总是害怕,姜维于是退至阴平,聚集军队,想要奔赴关城;还没到达,听说关城已破,于是退兵奔向白水,遇到了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兵合一处据守剑阁以抵御钟会。
  用略施小计来形容姜维这次调戏诸葛绪的斗智经过是恰当的,姜维的战术水平仍然是当时后三国第一流的。后来红军长征时毛主席创造性地借鉴了这一战术,导演了四渡赤水的军事话剧,这是后话了。
 
 那么钟会这一路主攻是怎么一个情况呢?蜀汉新崛起的青年将领蒋舒、傅佥镇守汉城,牵制曹魏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地。对手是三路魏军十八万。姜维带大部驻扎沓中,考虑到阴平的重要性,上书后主刘禅,建议增派左车骑将军张翼加强阳安关口,右车骑将军廖化加强阴平桥头的防御,确保对成都外围的封闭及届时回援汉中的退路。可惜 阿斗终日大泡MM,听信黄皓和鬼巫的话,以为敌人终归不会来攻,使朝中君臣无人重视这生死攸关的兵家死生之要地。
  曹魏兵出祁山骆谷,进逼汉中的汉城、乐城、关口。凭借优势兵力分点包围,到了九月,钟会派前将军李辅部一万人包围蜀汉王含部五千人于乐城,护军荀恺围蒋斌部五千人于汉城。两位青年将军很有才干,一度严格遵守姜维将令,使曹魏不能越雷池半步。
  到这一步可以说局势仍然是在姜维意料中的,可惜出了内奸,副将蒋舒人品不端,当初因为朝廷任命了傅佥为汉中守将正将而不是他,蒋舒心存不满,阴谋叛变,他假意请求出战,傅佥反对道:“受命保城,惟全为功,今违命出战,若丧师负国,死无益矣。”蒋舒这叛徒便骗道:“你守城,我出击,各建其功。”说完,他带兵出城去了,善良的傅佥还真以为他带兵打仗去了,可这叛徒却引狼入室,开门纳降,大批魏军杀进汉城, 傅佥誓死不降,在城头与魏军 展开肉搏,史载其“格斗而死,魏人义之。”
后主从MM的温柔乡中被吓醒,派左车骑将军张翼、右车骑将军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增援前线,并大赦天下换取人心,改年号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
  张翼部、董厥部分别赶到阳安关口以为汉中外围的增援部队。刚到阴平,听说魏将诸葛绪向建威出兵,又掉转前往建威。
  在乐城,守城汉军抗拒钟会十万大军,誓死不退,让钟会一筹莫展。但战局随着汉城、关口的相继失守,而改变,汉军最终撤退转移。汉中全线失守!益州的屏障丢失了。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说姜维当初制定的战术基本失败,过于冒险。姜维作为一个单纯的军事指挥是比较杰出的,但是他的眼光和司马懿、诸葛亮等高手比起来显然要狭窄一些。钟会等部在前期进展顺利,蜀中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但是姜维仍然不是一个可以让敌人轻易战胜的对手,魏国派二路军队前后堵截也没有能实现战前制订的纠缠住姜维部的军事计划,从而使战局向有利于蜀国的方面开始倾斜。
  总之,由于蜀汉前敌指挥万众一心,加上姜维的声东击西战术的天才发挥,逐步扭转了前期瘁败的局面,在剑阁一带形成了密集防守,魏汉形成对峙。蜀汉的国运可能会再度延长。也可以看出来姜维在蜀国军界仍然是有着很高的威信的。
2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02:18:2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八 程砚秋的愤怒

 一个国家的失败首先是内部的失败,可以说是中央政治腐烂后,全身都被感染,这是中央集权国家的典型写照,蜀国后主亲政后就是这样的,虽然后主不算是什么暴君,但他亲小人,远贤臣,地方上的官吏看在眼里,寒在心头,蜀国之亡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了。也可以说诸葛亮及其接班人死后的蜀国基本上就是一个政治混乱,摇摇欲堕的蜀国了,这也是中央集权制的天然不合理性的具体例子,希望现在的中国能够平稳转型到一个民治的民主国家,并且在转型过程中不出现太大的混乱,斯亦平民百姓之福也。
 马邈即是这样一个官员,可以说是对中央非常失望的一位朋友,当然历史的记载很简单,我们不知道他是本来就不称职还是因为对刘后主的绝望,很快的投降了。
 事情是这样的,邓艾到阴平后,想邀请诸葛绪和他合兵一处,可是诸葛绪不干,跑去找钟会去了。钟会一看挺得意,心中小算盘一打,把诸葛绪装入囚车运去见司马昭了,为什么呢,要兵呀,把诸葛绪的三万兵全部收归已有,我怀疑这时钟会就有了自立之心。
 邓艾这时作出了一个让他流传千古的决定,成立了户外冒险运动大队,自任大队长,儿子邓忠和司马师篡任副队长,决定从摩天岭开始,向蜀中进发。在出发前向钟会发了一封建议信,信上说:“我觉得蜀中空虚,不如趁其不备,直捣腹心。”钟会没有什么表示,我想邓艾内心对钟会是不怎么佩服的,这时邓艾已经六十多了,很经历过世事沧桑,看到钟会一个小青年居然由于钟繇的关系而得高位,实在很不服气。
 于是邓艾率领这一支菜驴大队出发了,走得是阴平小道,艰险无比。
 第一险是摩天岭,在今青川县溪镇以北。为川、甘两省的界山。海拔三千余米。无路可走,邓艾为了显示他老当益壮的本色,“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这个让邓艾表现其身手的地方叫舍身崖,摩天岭现在成了青川县的旅游景点,主要景点有:
  写字崖 在青川溪镇唐家河口一公里处。岩间有一顶盔贯甲石像,两肩镌“大军”二字,相传为邓艾像。岩上有一光滑平石,雨后隐约可见“邓艾过此”四字,相传为邓艾所书。现字迹已湮没。邓艾像嵌入公路堡坎之内。
 舍身崖 距青溪镇20公里处。相传邓艾率众将士在此发誓舍身灭蜀,在此裹毡缘崖而下。
 磨刀石 位于写字崖下河边,有一巨石,长2.5米、高1米,厚1米,上有32道刀痕。相传邓艾率军在此磨刀
 第二山是阴平山,就好爬多了,山顶还有一个平台,邓艾在平台上又做了题为《打过江油去,解放全蜀国》的战事工作报告,大家很受鼓舞。稍事休息又出发了。
 第三关是景谷道,又叫左担道,为秦、汉所凿之栈道。自青川县白河乡至广元水磨乡白龙的悬崖峭壁上,至今犹存栈道孔。因军士挑担在栈道上行走时不容换肩,故名“左担道”。古人形容其险峻程度为“前者之踵,可接后者之肩”。
 出了左担道就是江油关了,江油是个小城,我到九寨沟旅游时就在这里下的火车,小城非常整洁干净,很适合人类居住,是大诗人李白的故乡,城内到处是李白的雕像和广告,旅游业非常发达,是游客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江油关的守将就是马邈了,这位朋友很轻松地投降了邓艾,他的老婆李氏却很忠于刘氏,自杀而死,现在江油这个地方还有后人为李氏立的纪念碑。其实我们来想一下,邓艾这一群乌合之众,早已是强弩之末了,如果马邈有名将之风,很轻松地就会将邓队长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可是马邈不顾妻子的自杀仍然投降了邓艾。邓艾得以从容休整队伍,吃顿热乎饭菜。马邈还当了向导,使邓艾非常顺利开始下一步行动。
 这就惹恼了一位京剧名家,号称四大名旦,与梅兰芳一时瑜亮的程砚秋先生,而立之年,便创立了风靡南北的“程派”艺术。在小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他觉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很象马邈的做法,便愤而演出一出京剧叫《亡蜀鉴》,又名《江油关》、《李氏殉节》,说的就是马邈不战而降的事,于1935年10月28日首演于中和园。程先生亲自饰李氏,侯喜瑞演邓艾,曹二庚扮马邈,都是名家,不过惹恼了蒋介石,仅演两场后即遭禁演。
 还有一位朋友,被誉为川剧莎士比亚的川剧作家黄吉安(1836-1924),写的一个剧本中描述邓艾占江油关后杀了马邈,为李氏祭奠。大家都质问他为什么杀马邈,黄吉安先生说道这个马邈不忠不义,连老婆都看不起他,邓艾陈寿罗贯中不杀他,我要杀他,不然不足以辩忠奸,判曲直。
 我个人想,这时由于后主的无能,黄皓的乱政,应该说蜀国的政治体系已经达到崩溃的地步,一个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无从谈起,这就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马邈守在这个偏僻的江油关,虽然军事上挺重要,但却前途渺茫,无人答理他,马邈看到一些能力还不如他的人物由于和黄皓等人关系好就得以在繁华的成都吃喝玩乐,按摩桑拿,泡泡小姐,心里的不平衡可想而知,于是乎后主待我如草芥,我视中央如寇仇,干脆投降了事。
3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7:54:0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九 东吴在干什么?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马邈就是抵抗也打不过人家邓艾呀,这是不对的,因为江油关非常的险峻,可以说是以众多险关绝道为屏障的关中之关。石门山和左担山环拱于外,凤翅山与牛心山对峙于侧。山环水绕,龙盘虎距。关内左傍壁立千仞刺破青天的陡崖,右依当年邓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的左担余脉。只要有防备,来一个杀一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江油关作为县、郡、州治地,历时1000余年。名胜古迹众多,碑刻引人注目。一生好人名山游的诗仙李白,仰慕江油关雄奇的山水,曾来此赏景赋诗。其《题江油尉厅》一诗,神采飘逸,细致入微,充满太白风范(李白是否生于此地我看有点是当地人自抬身价编的,呵呵),后由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手书,刻石立碑。诗书双绝,成为江油关一大胜迹。此外,还有《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描绘的《真武祖师像碑》和《吕纯阳像碑》,宋徽宗赵佶手书《御笔手诏碑》,米芾手书的《真武灵应真君碑》等,均是金石艺术中难得的珍品。
 而自从邓艾伐蜀从阴平小道走过以后,明朝初年傅友德领兵偷渡阴平天险摩天岭灭夏;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与胡宗南部队在这里开展殊死大血战,狙击了胡宗南部队,取得懋功会师的大胜利;青川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从阴平古道上进军的。可见虽然史有前鉴,却仍然能偷袭得手,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是至理也,现在这条小道名扬中外,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与日俱增,剑拨弩张的战场成了游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而东吴这时在干什么呢,当初曹魏伐蜀时,吴人大多不以为然,认为“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百姓未服,今又劳力远征,败于不暇”,必不能克!惟独襄阳人张悌认为曹魏可能会得手,而且认为曹魏若得手“我之忧也”,主张立即出兵策应蜀汉,可惜全吴上下都嘲笑其言。可见东吴之人才凋零,这个张悌很有才干,诸葛恪很早就赏识他,从军师做起,后来做到东吴丞相,在晋灭吴时张悌亲上战场,大败之余,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拉他一块逃命,他就是不走,以身殉国,倒也得其所哉。
 结果蜀国一看形势不对, 飞书告急于东吴。吴主派三路大军展开军事行动。一路大将军老将丁奉督诸军向寿春,做进攻态势牵制曹魏;二路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牵制荆州曹军;三路将军丁封、孙异从沔中赶往四川救汉。
 可此时邓艾已经开始偷渡阴平。所以来不及救援,当吴人闻蜀已亡,乃罢丁奉等兵。
 随后,东吴认为武陵五溪蛮夷与蜀接界,蜀亡后,担心其叛乱,所以着手准备平叛,血腥镇压当地土著。“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馀人,及其支党凡千馀级,五溪皆平。”没有策应姜维的复国计划。
 蜀灭后第二年,即公元二**年春,姜维复国计划泄露,邓艾、姜维、钟会三人皆死,吴国上下认为蜀中大乱,居然准备趁火打劫,收取益州,幸亏故蜀汉巴东太守襄阳罗宪将兵二千人守永安,并通知益州新主人晋公司马昭,才未让东吴得手。这事倒也很是有意思,这个罗宪是阎宇的手下,当时的处境真是,让人都没法说。以后讲到这个时间再说吧。
31#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7:54:15 | 只看该作者
三十 高干子弟上场

   廖化将军朋友说得很对,蜀国把有经验的将领都派到前线支援姜维去了,后方已无可派之将,于是只有在高干子弟中挑选一些,临时组织成预备大队去抵挡邓艾的攻势。而这时邓艾大队长领的菜驴大队正在马邈的带领下向涪这个地方推进。
 形势虽然很严峻,但并不是不可挽回,可惜事情就坏在诸葛亮的笨儿子手里了。
 让我们先来检阅一下这批少爷,他们是——汉故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卫将军诸葛瞻、汉故车骑将军张飞的孙子尚书张遵、汉故镇北将军、魏故车骑将军黄权留在蜀地的儿子尚书郎黄崇,汉故安汉将军李恢侄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有子无孙以嗣)。其中诸葛瞻把儿子诸葛尚也带上了,真叫上阵父子兵。
 一个一个来说吧,诸葛瞻不用多说了,他是诸葛亮一生最不满意的产品,可惜孔明虽然一生足智多谋,在这事情上也无法控制生产质量,呵呵。张遵一介武夫,没能继承他祖父张飞的智谋和文化修养,战死在沙场上。李球也差不多,英勇战死。只有黄崇大有父风,向诸葛瞻建议急行军到涪据险防守,诸葛瞻犹豫不决,黄崇急得直哭,如果诸葛瞻能听他的话,提前带兵到涪深沟高垒地死守,邓艾要是不死我把头输给各位朋友。黄崇后来也在绵竹战死。
 不过总的说来,这批高干子弟虽然能力上有所欠缺,但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也算没丢先人的脸,比之现在中国的高干子弟,已经是高出很多很多了,很值得我们大书特书来赞扬一番。
 写到此处,捎带写一下黄崇的父亲黄权,这个话题是很让我感慨的,为了清楚起见,直接归纳为几点来说:
 1:黄权原是刘璋手下,很反对张松迎接刘备进益州,刘璋反而不喜欢他,派到外任守城。刘备攻进来时候,大部分人都投降了,黄权却闭门坚守,直到刘璋的降令到达这才投降,刘备和诸葛亮却都非常器重他。
 2:刘备非常重用他,取汉中地就是黄权首先提出来的。
 3:刘备为了报关二哥哥的仇,带兵伐吴,黄权苦口婆心地劝阻,甚至要求自己带兵先试试再说,可刘备不听,结果大败。
 4:败后,黄权一部的回路被吴军隔断,他不愿意降吴,又归蜀无路,于是北上投降了曹丕。曹丕大喜,问他是不是向先贤学习投靠明君(曹丕有自恋症),黄权说受刘备厚待,不愿降吴,无路归蜀,没办法这才到你这来,哪里敢效先贤呢!曹丕不以为怪,非常喜欢他。
 5:降曹后,刘备在永安时,司法官向刘备提议杀黄权一家,刘备说是他负了黄权,黄权没有负他刘备,命令不得动黄家一根汗毛,后来黄权儿子黄崇也没有受歧视,做到中书郎,常伴后主左右。
 6:黄权在曹丕处,有人传言说刘备杀了他一家,曹丕为了笼络他,下旨举行追悼会。黄权说:“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后果如其言。
 7:刘备病死在永安,魏臣都向曹丕上贺,独有黄权一声不出。曹丕为了试他的胆量,故意吓他,派人召他进宫,然后又派几个人骑着快马轮流召他,作出一副很急的样子。黄权家人都魂飞魄散,黄权却泰然自若,面无异色,曹丕很是服气。
 8:司马懿见到黄权后也很器重他,问他蜀国象他这样的人物还有几位,黄权听后微微一笑答道:“没想到能得到你如此的看重。”后来司马懿给诸葛亮写信时说黄权是“快士”,呵呵,不知在当时这个快士是什么意思?
 9:刘备失去黄权是很心疼的,他在永安见到马忠后,很高兴地对刘巴说:“失去了一个黄权,又得到了马忠,所谓世不乏贤也。”
32#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7:54:28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一 生死之战
 

 涪即现在的绵阳市,是四川的工业基地,四川长虹就在这个地方,城内现在还有涪城区和涪河,历史底蕴也是很丰厚的。当年蒋琬就在这个地方驻扎主力部队,可惜离汉中太远,于是后来蜀就在此地留少量部队,诸葛亮在的时候,邓艾经过的地方险峻地段都扎有几百人的队伍,如果是那时,借给邓艾几个胆子他也不敢这样干。不过诸葛亮在的时候魏国连守都守得心惊胆战,更别说攻了。
 但从绵竹到涪和从江油到涪的距离虽然差不多,但诸葛瞻如果听黄崇的话,急行军从绵竹一线到涪,还是完全可以赶在邓艾之前到的,因为路比较好,速度能上去。结果黄崇痛哭流涕也无用,邓艾击败了在涪的很少一部分诸葛瞻派出的先锋部队,占领了这个非常险峻的小城,下面基本就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了。
 上一篇我写的有点错误,诸葛瞻来到涪了,但却停住不往前线险峻的地形上赶,只派了很少的先锋队去,被邓艾击破,于是诸葛瞻就从涪撤到绵竹这里摆开了架势要与邓艾决一死战,其实这时我觉得仍然可以死守绵竹,坚壁清野,等待姜维派兵回援和吴国的援兵。可小诸葛就在城外开阔地上摆开了阵势,与邓家军展开大战。
 这场战斗双方都是拼了老命的,一开始邓艾并不占便宜,他派儿子邓忠攻左,师纂攻右,结果这两位跑回来说形势不利,没法打,邓艾一听就恼了,当时就要杀了这两位,于是邓忠和师篡又回头死战,大破蜀兵。诸葛瞻是自杀还是被阵斩还有待考证。其他高干子弟也全部战死,诸葛瞻的儿子尚一看父亲死了,悲痛气愤交加,嘴里嘟嘟囔囔还说着气话:“不早杀黄皓,我也不活了。。”也冲入阵中死去。
 有的朋友说如果派黄皓来守绵竹,说不定他胆小怕死,不出城战斗,反而可以有傻福,将邓艾困在城下饿死,呵呵,说这话的朋友真是没脑子,你若让黄皓守这个绵竹,他早就投降或逃命去了,还会坚守吗? 
  现在我们来细说说诸葛瞻这个笨家伙, 诸葛瞻在八岁时,他爸就看出他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十七岁成为后主的女婿,由于这层关系,先后做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官。诸葛瞻虽然打仗不行,却在书法绘画上很有水平,记忆力很好,蜀国百姓思念他的父亲诸葛亮,都很爱护他。每当朝廷做一个好事,虽然不是他所做的,老百姓却都互相传告说:“这一定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也有不好的一面的,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他在从政的水平上也不行,与廖化等老将的关系也处得不好,与姜维也有隔膜,不能算是一个可以继承父业的人物。
  在与邓艾作战前,邓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他大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儿子尚也同死,所以被蜀中百姓称为一门三代忠贞,基本上所有的武候祠都有他们三代人的像,如果让我来设计塑像的话,一定让这个诸葛瞻跪在他父亲的像前,作承认错误状,呵呵。
33#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7:54:55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二 谯周的功罪

 明天又要出差一个星期左右,今天再写一点.
  绵竹是成都的门户,随着诸葛草包的溃败,成都城内一片大乱,百姓纷纷逃出城外,投亲靠友去了。邓艾很是高兴,他没有想到的是,只过了几个月时间,他和儿子就在这片战场以西的地方被杀掉,而且是自已人下的手。
 当年李严也是在绵竹这个地方防守,不过他直接投降了刘备,刘璋也随之投降。这次主角换成了后主,于是宫内开始彻夜开会,研究如何应付,当时共形成三个草案:
  1:向邓艾投降。
  2:逃到盟国东吴去。
  3:逃到南方以前孟获的区域去,死守。
  大家为这三个方案互相争吵,定不下来,谯周同志这时站了出来,坚持投降邓艾。他的理由很充分:
 1:逃到东吴没什么意思,东吴根本不可能吞并魏,魏却可能吞并吴,则逃奔吴国要受两次辱,既然受辱已是定局,不如受一次拉倒,投降魏是上策。
 2:逃到南方也不可取,少数民族以前诸葛亮丞相在的时候以兵力使其归顺,现在势穷投奔,必然受害。
 后主的意见就是逃到南方去暂时避一下子再说,听了谯周的分析也感到很害怕,但又有人发问,投降邓艾,人家能好好对待咱们吗?谯周分析说魏国肯定会重视咱们,因为还有吴国的存在,所以我们有利用的价值。而且最后谯周拍着胸脯对后主保证道:“如果主公你投降后魏国不封你个候当当,我就跟司马昭没完没了。”呵呵,后主一听下了决心,投降邓艾。
 于是后来人都一口同声骂这个谯周大叛徒,要不是他劝说,后主也不会投降,这么丢人。其实事情是很复杂的,谯周这个人是很不错的一个大臣,他曾经上表苦劝后主不要只顾吃喝玩乐,浪费奢侈,要勤政爱民,又对陈祗建议不要让姜维出兵北伐的次数太多,以节约国力,保持后劲。后来蜀国的政治每况愈下,不可收拾,谯周作为本地派已经对时局失望了,其实很多人都对以后主为中心的党中央绝望了,谯周这次劝降应该说对保全蜀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是很有功劳的,这也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巴人的缘故吧。
 我们可以看到史料所载中的几种草案并没有一种是建议后主死守成都,等待外援的,可见大家对后主的失望。只有后主的儿子封为北地王刘谌的,力劝后主死守城池,玉石俱焚也不能丢了祖父刘备的脸,后主大怒,骂他小孩子不懂事,于是刘谌到刘备庙中先杀妻子,然后自杀,倒也不失为大耳朵的后人。后主的其他五个儿子都对后主投降没什么异议。
 这个时候樊建和黄皓都有什么言语行为,史无明载,我们没有办法想象了。
34#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7:55:09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三 邓艾受降

 灭蜀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不但灭的过程精彩,灭后更是一波三折,令人感叹。后主下了决心投降,于是派人去找邓艾递降书,这时邓艾正带队来到成都郊区,恐怕他还准备再打一仗的吧。可是后主派的两个人带着降书就来找他了,邓艾喜出望外,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他这一队草驴这时早已是强弩之末了,如果再有一位死守成都的楞头青来和他作对,邓艾只怕老命也就扔在这了。
 邓艾非常快地回了信,信中口气自然极为友好。后主见到后大喜,于是准备了很象样的投降仪式,带着棺材出城投降。这幕活剧如果刘备地下有知,会是怎么一个心情呢?
 邓艾急忙上前扶住阿斗,下令烧了棺材,然后进了成都,命令手下的军士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事实上邓艾的军队也确实纪律很好,成都的平民未受到什么骚扰,这是邓艾的功劳。
 可惜邓艾同志的小农本性这时显示了出来,他很得意地依东汉邓禹故事,宣称承制,任命了大批官吏。他封后主刘禅为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诸王为驸马都尉;委任原来的蜀汉各级官吏为朝廷命官,或者命为自己的下属;还任命司马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为蜀中郎将等等。他派人去绵竹,收埋魏、蜀死亡的将士,在上面垒起高台,这就是所谓“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这个邓禹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邓艾擅自封官依的是邓禹故事,这个故事我却不知道原由,请各位朋友跟贴告知,不胜感激。
 他又在蜀汉士大夫面前自吹自擂,得意非凡地说:“诸君幸而遇见了我邓某,因此才有今天呢!要是碰上吴汉之流,早就没命了。”又说:“姜维确实是当代的一位好汉,只是遭遇到我邓某,才走投无路。”而这些,成了野心家钟会置他于死地的口实。
 吴汉也是东汉开国功臣,他的故事是我知道的,吴汉也曾经平过蜀地,不过他的军队纪律比较差,在蜀地实行了区域性的三光政策,刘秀也对他严厉批评。
 蜀汉人士对邓艾的这些话是什么反应呢?史载有识者笑之。
 总的来说,邓艾以奇兵在极艰难的条件下竟然一举成功,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战术素养,他的军事水平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而且在占领成都后,他严令部队遵守纪律,秋毫无犯,也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虽然他骄傲自大,修养不够导致杀身之祸,但邓艾作为三国史上一流的军事家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他的军事能力还是超过了姜维,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但各方面素质综合起来他未必就能胜过了姜维,这也是我个人的意见。
 邓艾口吃,说自己名字的时候老是艾艾艾的说上半天,司马昭有一次开他的玩笑,问他你艾来艾去,共是几艾呀?不料邓艾很利索地回答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呵呵,奇怪不奇怪,我们很难想象他在喝着小酒对蜀汉人士吹牛时结巴的样子该有多么滑稽可笑。
3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17:55:29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四 姜维的心情

 姜维正在剑阁和钟会的大军对峙,突然听说诸葛瞻在绵竹被击溃的消息,不禁大惊,于是就派人打探成都的情况,传闻有说后主要固守成都待援,又有传闻说后主要向东去东吴避难的,也有传闻说要南入建宁。
 毕竟后主是最重要的,于是姜维就率军从剑阁撤退,经广汉、郪道来审视传闻的虚实。广汉即现在的广汉市,是个县级市,在成都北,属于德阳代管,其实是我们国家以省治县的试点,可以说是省直属的一个县,所以叫德阳市代管,而不是德阳市管辖,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是三星堆遗址,如果你看中央十台,就知道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考古学界都是一个大事。而这个县级市由于是省直属的县,所以经济情况非常好,我预测在十年以内中国的政体应该转变到省管县的地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扁平化管理,这也是历史的大趋势。
 钟会当然是随后跟进,一直追到涪这个地方,可能是听到后主投降的消息,所以就驻下来了。
 而这时后主派遣太仆蒋显来传敕令,命令姜维军投戈放甲,到涪向钟会军投降。军中将士无不愤怒,纷纷把刀砍石以发泄心中的悲愤。姜维长叹一口气,还是带领将士们去涪投降了钟会,钟会见到姜维后说:“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投降?”姜维流着泪说:“今天来此相见已经是太快了!”钟会听了之后很惊讶。
 我很奇怪为什么后主让姜维投降钟会而不是投降邓艾,我仔细想想应该是降令下达时后主只知道姜维还在与钟会对峙,所以就命令他就近投降。姜维当时是不是可以不投降呢?直接杀奔成都去杀邓艾呢?只能说姜维是忠臣无疑,他继承孔明的遗志,孔明可没有教他不听后主的话哟。
 钟会毕竟水平不低,和姜维聊了一会就知道姜维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于是很是器重他,对自己的长史杜预杜武库说:“将姜维和中土的名士相比,诸葛诞和夏侯玄都及不上他。”杜预怎么回答的史无明载,不过这位武器库却非常聪明,后来钟会手下的人物大多被杀,只有杜预凭借自身的智慧安然无恙,后来导演了灭吴的军事话剧。
 不但如此,钟会对姜维予以厚待,还将他的印号节盖都还给他,并不削去他的军权。两个人出去的时候常常坐同一辆车,与会的时候坐在同一张席子上。钟会这么做其实也是收拢人心,增加自己的实力,他觉得如果能将蜀中第一号甚至可以称为当时后三国一流人物的姜维收于自己帐下的话,邓艾就根本不会是自己的对手了。
 不过他没有想到姜维的心情和思想,姜维受诸葛亮的器重,他也对这个老师充满了崇拜敬爱之情,既然老师抱憾而终,弟子就要把师傅未竟的事业干到底。
  邓艾这时还在成都吃喝玩乐,并且向司马昭写了军事报告,司马昭很生气,因为邓艾擅自封官,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干部任命制度,而且邓艾还请求留兵以屯田,积聚实力伐吴,应该说邓艾的建议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经济上都是相当不错的,可是司马昭做为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一方岂能容忍这种无政府主义的做法,于是回信严厉批评,给予口头警告处分,让他以后事事请示后再做,邓艾估计是小酒喝得太多了,小姐泡得太爽了,竟然回信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是有利于魏国、有利于灭吴、有利于稳定蜀国局势的事情都应该迅速做,如果违反了这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事事请示而后做,就要浪费大好时机了。司马昭一看此信大怒,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知向这个老邓艾灌输了多少遍了,竟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杀一难以儆百呀。呵呵,同样也是姓邓的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就博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欢呼和支持,时也命也,呜呼。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7 21:17 , Processed in 0.1069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