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762|回复: 2

[转帖] 对联中的物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15: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放电 于 2012-11-5 15:36 编辑

来源:吉林省教育社区
作者:孙声玉
=============================================================

  
       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岁除之日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桃符联语,挂在宫中迎春祈福,后人始将此引为对联的初例。自明代起,使用对联的风习渐盛,不仅文人雅士喜好,也广泛进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对联内容包罗万象,或题泳山川名胜,或歌颂风物岁时,或抒发情怀心意。殊不知当物理知识介入后更让对联意境深远、妙趣横生。

  
一、对联中的光学
  宋湘是晚清时代的才子。他有一个嫂子,也很有才学。有一天,嫂子要考小叔子,“人家都说你是才子,我看有点儿言过其实。今天,我在镜子前梳妆,想出了一句上联,就麻烦你答对,替我解开难题。”宋湘傲慢地说:“您说吧,联诗续对,随口就来。”嫂子听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出上联:

  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

  宋湘一听,出乎自己意料之中,他想了好半天,也对不上来,他后悔自己口出大言了。到了晚上,天暗下来,家里人点上灯,正好有客人告别,家里人送客人,作揖客退,这姿势映在墙壁上,出现了影子。这情景启发了宋湘,他高兴地一蹦三跳,连声说:“我找到了下联了,嫂子,您听——”说着,念出下联:

  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

  这幅对联不仅对得天衣无缝、形象生动,而且上联用到了物理中的平面镜成像,下联用到了光沿直线传播形成了影子的知识,上课时介绍给学生,可谓凭添无穷乐趣。

  还有一联: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从寓意上更有教育意义,告戒我们学习不能好高骛远,要戒除浮躁、脚踏实地

  
二、对联中的力学

  船载石头,船轻石重,轻载重
       杖量地面,杖短地长,短量长

  “船载石头”应用了浮力,“船轻石重”是说木头的密度小于石头的密度。下联应用到了长度的测量知识。

  再看一联:

  盆漏干,船漏满
       灯吹灭,炭吹红

  “船漏满”船在水中水越进越多,直到和水面相平,应该是连通器的原理。“灯吹灭”是因为降低温度而达不到着火点了,“炭吹红”是增加了氧气含量,从而炭越吹越旺,越吹越红。

  
三、对联中的电学
  这一对联是一位数学老师与一位物理老师结婚时的对联,巧妙融合,别有一番趣味。联云:

  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
       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相吸

  横批是:公理定律。

  根据两人所教的学科,巧妙的把数学中的几何和物理中的电学联姻起来,尽管有些牵强,到也相得益彰,似乎也显示了新课标的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要综合各学科知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四、对联中的热学

  王尔烈念完四年私塾后到龙泉寺当杂工,一有闲空就去向有学问的和尚请教诗文之道。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寺里的小和尚和打杂的都来扫雪,他们连扫带玩,用雪塑了个观世音菩萨像。这时,方丈元空和尚来到跟前,就以雪人为题,出了个对儿的上联:

  雪积观音,日出化身归南海

  让小和尚们对出下联。小和尚们一听,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摇头搔脑对答不上。这时,王尔烈在一旁说了声“我来对”,便随口念道:

  云堆罗汉,风吹漫步到西天

  该对联意象生动,令人神思驰骋,对得委实工巧。“日出化身归南海”不是典型的熔化现象吗?其中也涉及到了雪、云的形成,一是凝华,一是液化

  原子物理也可入对。走在店铺林立的大街小巷,各家商号的对联竞相招徕,特别是饭店几乎都用到了分子热运动的扩散,比如:  

       酣酒无妨在外
       香饭好似归家

       美味招来云外客
       清香引出洞中仙

  酒气冲天,名震塞外三千里,
  香味溢地,誉压江南十二楼

       五、对联中的实验仪器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这是一幅谜联,上下联各寓意了一件事物。上联谜底是油灯,下联谜底是秤,也就是我们现在不常用的杆秤,用的是杠杆的知识。油灯似乎以近于绝迹,可以类比到酒精灯上,感觉有些不妥,倒也可以一用。如果课堂出这一谜联,肯定可以让学生们的情趣高涨,从而加深记忆,何乐而不为之!

  从生活走进物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物理是非常有趣的学科,如果一味的做题、讲题、再做题,就会把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全部扼杀。只要留心观察随处都是物理知识,从天文地理到三教九流,每个角落都可以折射物理的光环,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对物理兴趣盎然,并能永久保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6: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说,大多例子个人感觉都牵强附会,不过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是有可取之道
发表于 2012-12-9 14: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牵强、有趣。1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3-29 01:02 , Processed in 0.0408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