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2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徐闻楹联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2 11:3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广东)徐闻宣传网
作者:吴凯
=====================================================


  《徐闻诗词楹联集—徐闻文史第廿十一辑》终于出版问世,这是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收集整理传承保护的一大成果。

  该集共收入楹联576副,含地名联1474副、寺庙联263副、祠堂联234副、亭联18副、坊表联2副、戏台联18副、书院联5副、炮楼联2副、墓联39副、挽联9副及其他联39副。
  品读联语,让人耳目一新,细细咀嚼,其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如氤氲之甘泉润人心肺,回味无穷。

  一副楹联 一座文化地标

  我县楹联的一个特点,较多的是镶嵌联,即在对联中用有关的人名、地名等镶嵌,其中有鹤顶格(凤顶格)、凤尾格、蜂腰格,如西连迈谷村联;“迈上云梯追玉兔,谷中石榻卧金龙”。“迈谷”村名被嵌放在句首。龙塘青安村联:“青彩侧鸾班勋在当年称贵胄,安荣垂燕翼泽留奕世裕贻谋”,“青安”两字嵌装在句首。再如前山曹家村联:“曹之仓社之庠藏积诗书传圣旨,家有塾党有序薰陶弟子上皇庭。”也是把“曹家”两字嵌在句首,都属于鹤顶格。而龙塘锦山村联“锦碧花红五湖繁花集碧锦,山青水秀四海长水连青山”。除了采用鹤顶格,又采用了凤尾格,可见作者匠心独具。这些村联一读起来,犹如眼前出现了一座文化地理标志。这个村子的自然人文风貌即可脱颖而出。如明代方橡坪给徐闻起联:“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海边潮至,庶徐徐闻乎”。一读联语,便知徐闻就在海滨。

  一副楹联 一段历史源流

  徐闻楹联的相当部分,记载着某个村庄某个家族的历史、源流、人口迁徒等等。如殷宅文昌亭联;“徒义处仁稽古篇章早扬太甲,迁都聚国至今子孙永念盘庚”。说明殷氏家族的起源,殷姓的祖先可追溯到汤。汤王是商朝开国君主,传到第十三代商王时,君主叫盘庚。盘庚将国都迁到“殷”这个地方,所以盘庚的后代,就以国都的地名为姓。殷姓就是商朝皇帝盘庚的后代。
  在周朝时,有个贵族建立诸侯国叫侯国,侯国公族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另一支侯姓,始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两位贵族—哀侯和永侯。哀侯兄弟因与晋国君晋武公有冲突,遭到迫害,逃离了晋国,他们的后人忘不了祖上受封的爵位而以之为姓。如前山后坑晋灵庙上的对联是这样写的:“晋益清熙民永乐,灵钟毓秀庆长春”。说明他们的祖族是春秋时的知名贵族,他们的族望为上谷郡,来自山西。
       如龙塘符宅符氏祖祠有联:

       “瑯上开基,诗经贻谋昭燕翼。
       琊山衍派,祭祀蒸赏啟鸿规。”

       “符玺任宰官,制锦烹鲜先世赏垂泽荫;氏姓开秦代,敦宗睦族后人永庆椒芳”。两联分别以“琅琊”和“符氏”两字为鹤顶格。一读便知符氏开姓于秦,春秋时期,有位贵族在秦国当官,官职叫符玺令,是专门掌管大印和令符的官员。符是古时一种权力信物,相当于令箭,玺指大印,所以符玺令是个重要的官职,这位大官的后代就以官职为姓,世代姓符。符姓望出瑯琊郡,也就是这个家族最早被封赏和发迹的地方。

  一副楹联 一个传奇故事

  徐闻伏波庙,清代称涛山寺,现改为“伏波庵”,其有联:
“伏嫡奸徽当年扫净黎氛前后两汉之戎行曾经此地。波平浪静翌日但消蛮虑路马二公之武烈益著今时”。

  这副对联就记载着西汉东汉两位伏波将军平南粤,开县置郡的故事。西汉伏波将军是邳离侯路博德,东汉时的伏波将军是新息侯马援。他俩又分别称前伏波和后伏波。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和楼船将军杨仆卒兵攻寻陿,破石门,焚番禺,开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徐闻始建县,为合浦郡郡治。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女子徵侧、徵贰两姐妹叛乱,十七年冬(公元41年)汉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带兵进攻交趾,十九年(公元43年)马援杀掉两姐妹,平定交趾,分筑烽堠,堡壁稍兴,穿渠灌溉,以利人民。人们为了纪念伏波将军,立伏波庙祭祀至今。
  楹联集中有海安江公祠联一副,是清代广东学政徐琪所撰,这副对联是在2009年关振东主编的《中国对联集成—广东卷》中辑出。联曰:“示千古为臣之极,矢之以忠,第言保障有功,其窥测犹浅矣。览百川赴璧所归,极而曰海,诚看波涛永靖,斯呵护其神乎”。这副对联演绎的是清代康熙元年徐闻海安口发生的一次惊动朝野的海难事件。
  这次事件的主演是海安水师副将江起龙,据袁义达、邱家儒、刘翔南所编的《百家姓之江姓》中所记:江起龙,本名汪瑞仪,明朝安徽歙县人,崇祯末年见复明无望,更名江起龙,投靠清军成为名将。又据清乾隆三十一年学使翁方纲所撰的《英佑将军江公祠记》所载:江起龙,顺治十三年(1656)水师参将,驻通明港,立白鸽寨。
  康熙元年晋升副将,三年(1664)移水师驻海安口,五年(1666)出洋捕盗,因飓风大作,江起龙和都司王爱国及24船军士全军覆没,为颂其功而思之。广东布政使王士俊请朝廷批准建祠以祭祀,当时,康熙皇帝锡匾“襄靖普佑”,封爵英佑骁骑将军。现海安江公祠已无存,但其留下的这副对联不愧是一篇难得的名人佳作。因为徐琪是清朝浙江的有名才子。徐琪(1849—1918年),字玉可,号花农,室名九芝仙馆,浙江仁和(杭州)人,光绪庚辰(1880)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署兵部侍郎,福建学政。有《日边酬唱集》、《粤轺集》传世,工书法善花卉。

  一副对联 一 缕乡土风情

  乡土风情在楹联作者的手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题材,作者通过自己思想感情的陶冶,切合当地的实际,写出了描绘景物,状摹事物为主要内容和特色的写景状物联。
  如清宣统《徐闻县志》中记有的宋代徐闻风土联:“朝方著锦,暮旋挥扇,”宋苏东坡“四时俱是夏,一雨便成秋。”对徐闻当时的气候环境的描述,真是恰如其分。
  还有众多的风景名胜联,更是脍炙人口,如明代陈白沙写的琼州海峡的风光联:“海中船似梭,横穿直织清波锦;琼崖七星塔,倒写天上白云纸”。此联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明天启年间海北南守道陈元藻就曾为雷阳八景之一“双髻梳妆—双髻岭”拟写了一副对联:“百尺珊瑚山窈窕,一塘脂粉水汪洋”。
  他把双髻岭拟人比,把一座秀岭比喻成海中奇美的珊瑚,想象成身段窈窕的姑娘,又夸张地把脂粉一碟写成一塘,而又搅起了泛滥的春情,显得更加巧妙,耐人寻味。相传徐闻海安的响水潭,在旧时就有人写出了一比上联“响水潭中潭水响”,以求下联,但是些许年来,却未曾见谁能对上。为什么呢?这比上联看上平常,却非平常。因为它是一比回文联,正读、侧读,文句都要通顺,意思都要完整,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所以要对上,是很不容易的。但徐闻楹联这本集子中,陈文波先生就提供了他的几比下联。如“清风阁里阁风情”( 庐山)、“飞云洞里洞云飞(贵阳)”却也贴切工整。

  一副楹联 一句警世格言

  徐闻楹联集中,不乏具有格言作用,用以自勉、警策,题赠等的格言哲理联,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涵深邃。
  如明万历元年(1573),恩选琼府儒学吴守经(那屯人)留下一副对联:
       “富贵眼前花,早开也好迟开也好。
       功名身外物,先得何如后得何如”。

  下洋厚禄张氏宗祠宗有联:“入则孝出则悌,诵其诗读其书”,这也是富有哲理的警句。它教育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一是要孝敬父母;二是对朋友对兄弟要有亲情;三是诵读诗书,明理益智,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的确是副好联。与清代李梓瑶联:“立足却随流俗转,读书学到古人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末徐闻才子谭昌朝有联:“读耕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此联虽然平实,但寓义讲理比较深刻,它再次把读书耕田,勤劳俭朴的意义演绎出来,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读后使人倍感亲切。
  前山禄齐村林氏 “资深”第也有一联,写得不错,那就是:“居家只有天伦乐;处世惟宜地步宽”。民国时石岭林栢亭拟联“积俭胜遗金,处世当遵司马训;惟善以为宝,持身宜省楚书言”。这也是一副处世名联,对人生处世提出透彻的悟觉,表现了一种淡恬的心态,对古今和谐社会的道德倡导,都仍有其现实意义。一种人间真情一种宽容大度,正是人们共同仰慕的好风气,这些有益身心的对联言情论理,精要深刻,给人警策劝勉。

  一副新联 一瓶青花装佳酿

  对联是一种植根于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文学形式,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就如一瓶青花瓷那般的高雅尊贵,但又那般通俗淳朴,一般真真正正的不弃不舍的情韵。
       对联自产生的一千多年以来,能够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升,一是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品味。二是有其实用价值,尽管也历经许多坎坷,但并不消亡,而是这个瓶子里不断地被人们注入新酒,更加馥郁迷人。

  徐闻人喜欢对联,究竟从哪个朝代开始,实在让人无法查考。据我了解,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就发现徐闻这块红土地,有一大批撰写对联的好手。徐闻有两个诗联社。一个在迈陈镇,一个在龙塘镇。如迈陈镇的邓锡,龙塘镇的颜秋生、符洪诗,品味他们撰的对联有如凉拌米粉的甜醋,味道好极了。
  他们的作品也很时尚,很讨乡亲父老的喜欢,过去能够读到他们的作品,只能在一张八开大的粗糙的诗联帖子小报上。现在不同了,近几年徐闻县开展新农村建设,一些历史名村纷纷建起了村坊牌楼、文化楼,于是让那些对联高手能够大展身手,显露才华。对联作品有如春天的花卉,争妍斗艳,作者更如雨后春笋,才人辈出。
       如邓绍魁先生为锦和城内村文化楼所作之联:
       “锦城福地,村富民和恭盛世
       囊内春秋,翰香景气育贤才”

      文联曾权主席所作的新寮烟楼村文化楼联:
      “烟波拱卫,革命功臣彰显现
       楼阁参差,黎民锐气靖张扬”

       黄继葵先生所撰的龙埚村联:
       “龙喷清泉,极目神卅花似锦
       埚流绿水,遥看圣地果如金”

       邓锡先生所撰的角尾蔡宅村联:
       “蔡地钟灵,环抱金坑连大海
       宅居华泰,长流翰墨毓英才”

       更有角尾许家寮牌楼联:
       “家风昌明,纲正人和贤达涌
       寮景优美,物阜天祥鸿运添”

       迈陈新地村牌楼联:
       新筑大道,同心共创千秋业
       地起高楼,协力齐建万世基

  新联作品在此不能一一枚举。当你站在这些新建的村牌、文化楼前,读着琳琅满目的联语,真是字字如珠玑,其闪烁着一种优秀的文化精神,一种清新的时代风韵,让人沉醉在无穷尽的和美春风之中。
吴凯
2011年8月4日


2#
发表于 2013-3-2 17:50:54 | 只看该作者
看着新联有如看到征联的感觉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5 17:21 , Processed in 0.03918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