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3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吴獬楹联探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1 11: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楹联报
作者:左建军(湖南)
================================================


吴獬(1841-1918)字凤笙,一字凤荪,湖南临湘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广西来宾、荔浦知县,后因上司不善,愤而辞官,从此授徒著述半世纪之久。他博学多才,先后执教于荔浦正谊、沅州敦仁、衡阳石鼓、岳阳金鹗、长沙岳麓等书院,以及南京高等师范、湖南高等师范(今湖南大学前身)等十余院校,门徒甚众,遍及东南诸省,号称“文章雄九域,桃李遍东南”。先生著述多有散失,有《不易心堂集》、《一法通》传世。笔者反复研读其联,有些体会,写出以就正方家。

一、吴獬联中充溢着丰厚的爱国情愫和仁爱师者慈怀。
吴獬在广西荔浦任知县时,曾为县衙撰联:
简政宽刑,与民为善;
修文重礼,息讼宁邦。
寥寥数字,尽显爱民本色。他在荔浦任职期间,爱民若子,政绩斐然。光绪二十三年(1897),也就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并割让台湾的第二年,吴獬愤而辞官,应岳州郡守李荣丙之请,为岳阳楼题联:
每眼前望吴楚东南,辄忧防海;
祗胸中吞云梦八九,未许回澜。
作者面对岳阳楼,眼前浮现的却是东南沿海,忧虑的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另有某瓦匠因吸食鸦片身亡,吴獬挽曰:
为餐天上烟霞去;
不管人家风雨来。
语虽诙谐,惋惜和关切却寓其中。又如其题衡山书院联:
当代需人才,正望着岣嵝峰七十二般云气;
自家定功课,莫等他清凉寺一百八下钟声。
忧国怜才,期望殷切。
身为地方官、教育家的他,对莘莘学子的殷切厚望,对社会底层劳动者无比同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都溢于言表,这也是吴獬楹联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二、吴獬联文辞典雅,充满书卷气。如吴獬另一副题岳阳楼联:
登斯楼也其喜洋洋,把酒临风忘宠辱;
望美人兮余怀渺渺,挟山抱月侣渔樵。
全联虽从范仲淹《岳阳楼记》和苏轼《赤壁赋》中化出,却别有风味。又如其题李氏墓联:
树干盘云,荫美能垂千代远;
山形卧月,身清幸托九天高。
虽是墓联,却写得清新典雅。前四字绘其环境,后七字赞其美德,意旨高远。又有其挽王闿运联:
三百年传伊人古香,卷里服公吐兰雪;
八五岁踵贞白遗躅,阁前容我拜松风。
作者以“古香”、“兰雪”、“松风”喻王闿运文字、风度,表达景仰之情,尽显“美人”、“香草”风流韵致。而其挽左宗棠联:
由乡贤而入阁,由幕宾而督师,建树虽多,殊遇有人惭地下;
曾辟书以求才,曾俸金以助试,拜瞻未遂,贱名无路附门生。
全联极尽铺陈自己未能成为左氏门生的遗憾,联语一唱三叹,颇显文彩。
由此可见,吴懈对联或精于用典,或巧妙化用;或叙或议,或描写或抒情,写法丰富多变,文辞主旨典雅高远。

三、吴獬联构思精巧,立意新奇,恢宏隽永。岳阳楼三醉亭边建有大观园餐馆。餐馆视角极佳,岳阳楼、洞庭湖、君山岛风光尽收眼里。吴獬撰联曰:
大如天,君山拳石;
观于海,洞庭一杯。
全联鹤顶格嵌入“大观”二字,十分醒目。近处看,君山山石巨大,气象峥嵘,遮天蔽日。远处看,洞庭只有手中一杯大小,仅容一握。这样的视觉效果,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呢?一时间,君山仿佛被作者任意拉近,洞庭被任意推远。一拉一推,浪漫神奇。细味之,不得不叹为观止。又如:
是我曾经过四五十年来,未到手功名,虽微末前程也关气数;
量他断然非二三千军中,可屈指人物,请笑谈满座莫问文章。
此为吴獬代方坦伯父亲所撰对联。方坦伯是临湘沅江人,清代光绪年间举人。儿子中举,父亲自然高兴,但面对嘉宾和观众,说什么才算得体呢。此联充分体现了吴獬联独出机杼,出人意想特点。上联以自身说法,慨叹科举成功之不易,感慨中有欣慰和赞许;下联谆谆教诲刚刚中举学子,天下人才济济,出类拔萃谈何容易,看似“贬”中却满含期待。如此佳构,不是妙手偶得,定必绞尽脑汁,几经推敲而来。其题观音祠联:
同结香火缘,感莲座灯光,照人几席;
仰希甘露味,愿杨枝水滴,润我文章。
亦是奇思妙想,言人所未曾言,想人之所未能想。

四、笔调诙谐,文字鲜活,雅俗共赏。吴獬为人称道的另一方面,便是他耗费十年心力,深入湘北、鄂南、赣西民间,广泛搜集民谚警句、通俗联语,编成《一法通》三卷,这对于保存和弘扬民俗文化,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法通》,也被誉为当代《幼学》、《增广》而广为流传。大概也正因如此,吴獬对联还具有另一特点,即语言鲜活清新,深入浅出,甚至口语化。如他题某庙戏台联:
灵赫赫真仙古佛,烈轰轰孝子忠臣,学何人就像何人,莫把做戏场看;
乱糟糟倒海崩山,胡突突昏天黑地,要起气不忙起气,等他卸下装来。
联语自然潇洒,明白如话,平易中富哲理。又如其题关帝庙戏台联:
神似日行天,天行日即行,那管孙,那管曹,那管江东河北;
戏将人换世,世换人不换,甚么唐,甚么朱,甚么往古来今。
联语晓畅,全是最普通文字入联。再如其题药王庙戏台联:
名场利场,无非戏场,做得出泼天富贵;
冷药热药,总要妙药,医不尽遍地炎凉。
借演戏和用药来谈人情世态,语虽浅而意尤深。

应该说,吴獬愤而辞官,义无反顾,和当年采菊种柳的陶潜十分相似;而他教学授徒数十年,名重天下,又如先贤孔孟;至于其联,整散错落,舒卷自如,时俗时雅,嬉笑怒骂而不失其度,亦是联坛靓丽风景。喜看民国总理、湖南凤凰熊希龄先生和湘潭楹联名家周渊龙先生评价吴獬的对联:
八股时文天下重;
一身正气九州名。
常抒异想,仰高山丽藻诗联,当年每传诵黄鹤佳篇、岳阳妙句;
独重雄才,如雅菊雍容人品,此日犹追思潇湘圣手、南国苍颜。
因余心亦有戚戚焉。



2#
发表于 2014-11-13 00:11: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带走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7 01:22 , Processed in 0.0385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