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735|回复: 0

[转帖] 漫话挽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4 02: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丘比特 于 2015-11-14 02:04 编辑

来源:河东楹联网
作者:周国卿(河北)
================================================

挽联是哀悼死者的对联。“挽”即牵引的意思,古代有引丧车送葬的礼俗。挽联由挽歌、挽诗发展而来,挽歌在西汉时已有。《晋书·礼志》说:“挽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役人之劳”就是专门雇人唱挽歌。挽诗稍晚,大约盛于唐代。挽联与挽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由挽诗衍变而成的,出现不会早于北宋。《石林燕语》云:“韩康公得解、过省、殿试,皆第三人,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苏子容挽曰:‘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王安石也有一副挽韩琦联:“木稼曾闻达官怕;山颓今见哲人萎。”以上两联也许是最早的挽联吧!

名人挽联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很高的。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逝世。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了反对“四人帮”、痛悼周总理的革命风潮,天安门前雪片似的挽联,万口传诵,如“一朵白花一颗心;八亿人民八亿碑”“红炉有幸化忠骨;江山滴泪送亲人”等。有一副较长的挽周总理联,写的颇有气势:
为新中国百年大计,日夜操劳,凭雄才大略,主持内政外交,刚柔相济,崇高声誉满天下;
跟毛主席万里长征,继续革命,以赤胆忠心,创建丰功伟业,始终如一,灿烂光华照人间。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杨度挽孙中山联:
英雄做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全世界能全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姚克与斯诺一起署名的挽联云: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译著指《死魂灵》,联语巧嵌鲁迅两部小说名《呐喊》与《彷徨》。

1936年11月1日,重庆各界人士在商会举行鲁迅逝世追悼大会,会场入口高悬《新蜀报》记者敬献的以鲁迅所著书名集成的一副对联,刻画当时世态,颇为深刻:
举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调,三闲二心,尽显可怜阿Q相;
独身向热风呐喊,故事新编,朝花夕拾,总求不变死魂灵。

1946年7月11日、15日,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特务暗杀,叶圣陶、郭绍虞撰联痛挽:
生命何足重,妻子何足恋,刀锯何足畏,所争者真民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1957年国画大师齐白石辞世,终年九十七岁。郭沫若曾撰一联:
百岁老人永使百花齐放;
万年不朽赢得万口同声。
1957年正是毛泽东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齐白石又擅长画花鸟鱼虫。上联“百花齐放”一语双关,十分贴切。下联用人民群众痛惜大师归去,称白石老人“万年不朽”,并不为过。

齐白石挽妻陈春君联,也别有一番风采:
怪赤绳老人,系人夫妻,何必使人离别;
问黑脸阎王,主我生死,胡不管我团圆。

清乾隆年间的纪晓岚为人机智诙谐,他撰的挽联也别出心裁。东阁大学士刘统勋,卒于1733年,纪的挽联浓缩杜诗《望岳》句,以岱宗(泰山)喻其勋位:
黛色苍茫众山小;
天容惨淡大星沉。

福康安郡王是雍乾年间唯一以异姓封王者,死于湖南军营。纪在挽联中以唐大将军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和诸葛亮作比:
汾阳王名位相同,功业常新,万里有将军壁垒;
忠武侯经纶未尽,英灵宛在,百蛮拜丞相祠堂。

光绪年间,康有为、梁启超等1300余名举子公车上书,倡议变法,光绪皇帝接受了他们变法图强的主张,进行了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势力软禁光绪皇帝,通缉康梁,还把变法“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康广仁、杨锐、杨深秀斩首示众。康有为逃到香港后,为戊戌变法被难“六君子”写了两副对联。一联云: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如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另一联曰: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这副挽联,将康有为、谭嗣同的名字都嵌入联中,形式比较奇特,表达了康有为痛失知音的哀痛心情。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3-29 21:34 , Processed in 0.03806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