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14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從對聯談茶與禪 \邱素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 04:2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禪寺人手眾多,必須有核計、管理事務的職位,所以有「監院」、「典院」之單位。
禪林中有不同單位編組,各組有組頭。每日一齋一粥有「飯頭」,供應茶水的有「茶頭」,負責花園事務有「園頭」,負責衛生灑掃各種淨器有「淨頭」,掌理財務、雜物的有「庫頭」,負責照明及香火、香燭工作有「火頭」。高僧名師都曾經參與工作。
寺廟的四周有山坡地可種茶、種菜。「普請」時不分師生要去勞動服務,設有「圍頭」管理。這些地方便是禪師論辨參悟的道場。
禪師門在午后功課完了,喜歡喝一杯濃茶,由茶頭司供應茶水。趙州和尚就是最懂得茶道的禪師。
中國禪講究創造思考的「活水藏龍」,並非在惡作劇,正是思考的醞釀。

山僧活計茶三畝;
漁夫生涯竹一竿。
這副對聯見《四朝高僧傳》。

山僧只要三畝茶園,就可以維續生命的存在;漁夫只要一根釣竿,就有自足的生涯。物欲太高,反而患得患失,徒添煩惱,於生存本身並無益處;把物欲降低,心靈才有更大的空間飛翔。
就律制規定,出家人不得私有財產,因為出家人已入非家,當然用不著財產,但佛教卻不能沒有財產:比丘可以樹下坐,林中宿,巖間居,佛教卻需要有其中心所在。如果佛教道場有其生產事業,便能自給自足,無求於在俗的居士,且能弘揚法化,普濟人群。所以古代禪寺所在,常在山坡地栽茶、植松,闢圃種菜。
學禪,並不單靠坐禪就可達到最高境界,必須要有活一天就修行一天的心意──沒有佛作佛行,就不算是禪的生活。所以唐代百丈懷海禪師(七四七──八一四)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庭園打掃、砍柴、耕田、種茶等雲水要務,就是佛法,所以住在山上的禪僧種茶維生,也寄託禪僧佛作佛行的心願。
茶是禪僧的飲料,也用來供佛。喫茶在叢林裡被儀禮化,成為茶禮。《百丈清規‧卷七》說:「叢林以茶湯為盛禮。」叢林中有茶頭,是特別的役僧,專司佛祖靈前獻茶及眾生供茶、來客饗茶。

客至莫嫌茶味苦;
僧居惟有菜根香。
某高僧自題僧舍客廳聯。

客人來到不要嫌棄茶味苦澀;僧人的居所中只有菜根的清香。下聯首二字有人改作「茅屋」。生活在矮屋竹籬下、青燈古佛前,儘管清苦,但自有心安理得的悠然、與道同在的陶然。在苗栗三義見有木匾題刻「菜根香」三個大字,旁並以小字註解道:「菜根有味,茶苦餘甘;人生隨緣,喜樂何難。」咬得菜根,清淡有味,茶韻耐品,回甘在喉;人生能隨順諸緣,喜樂之心常在。不嫌茶苦的義蘊,有佚名題茶聯說:
「色到濃時方近苦;味從回處有餘甘。」
寫茶湯、茶色和茶味,實兼寫人生由色悟空,苦處回甘的況味以自勵。坊間多見「菜根香」的字畫,在淡淡乏味的菜根中,有著無限真味的存在,自古為人詠頌。宋代汪信民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黃庭堅(一0四五一一一0五)說:
「不可使士大夫一日不知此味,不可使小民一日有此色。」
清代慍壽平借上句題〈蔬果園〉畫,提醒士大夫要清廉自守,以民生疾苦為念。清代鄭板橋題四川青城山常道觀膳堂聯:「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閒掃本體空虛,萎落隨緣的竹葉燒茶,已見清幽;又以高潔的松根烹煮菜根,見道觀中修道者清簡生活,也暗示知識份子自甘恬淡,不與世茍合的堅持。
下聯「劈」或作「磨」。

從來名士能評水,
自古高僧愛鬥茶。
這是清代鄭板橋詩聯。

從來名士就能評出水的來處及高下;自古高僧便愛鬥茶以利禪修。下聯「愛」也作「擅」。古人評水、鬥茶(也叫點茶、茗戰),注重閒逸與精神境界。茶的特性,必須依靠好水才能顯現出來;好水也能增益茶的味道。古人評水經驗的累積,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好的水質的特徵和產地。
鬥茶在五代時已經出現,北宋中期以後,風靡全國,從名流高僧到一般平民,無不以鬥茶為樂事。鬥茶最起碼的要求是茶末必須浮在水面,而非沉澱在碗底;其次鬥茶要比茶色,在茶面泛出的湯花,最好的是純白色。建盞的胎體較厚,能夠長時間保持茶湯的溫度,所以碗宜用黑色的建盞。
宋代鬥茶用的茶瓶,鼓腹細頸,單柄長流,瓶嘴要呈拋物線狀,不能歪斜,瓶嘴末的出水口要圓而小,注湯於茶盞時,水柱要有力,落水點要準,不能有零星滴淋瀝不止,否則就會破壞茶面,影響鬥茶的藝術效果。
文人士夫講究品茗、論器、試水的風尚與當時碩學鴻儒談性論道相為表裡,成為精神風貌的一種寫照。有人說「名寺出好茶」。自古寺廟大都建於名山之上,而廟裡的寺僧除了必須的修行功課之外,也要從事生產勞動,負責種茶、製茶的工作,而在品飲茶葉之餘,往往以詩文來詠茶、評茶。

九龍雲連,吉光開佛相;
二泉玉瀉,禪味得真如。
這是清乾隆皇帝題江蘇省無錫市惠山惠山寺联。

九峰蜿蜒如龍騰翔在相連的白雲中,顯現吉祥的光明,使人開悟佛陀的實相;二座泉如白玉傾瀉而下,在禪悟的滋味中,領會得真如的智慧。惠山在無錫市西郊,為江南名山之一。古稱華山、歷山、西神山。唐以後始稱惠山或慧山。山有九峰,蜿蜒若龍,故又名龍山。以泉水著稱於世,惠山泉有天下第二泉的美譽。徐淮生題惠山泉聯:
「出地清泉甘似醴;雨花寶石便能奇。」
惠山泉亦稱陸子泉,相傳因唐陸羽品題而得名,開鑿於唐大歷元年至十二年(七七六─七八七),水質甘香淳冽,品為第二泉。宋徽宗時成為宮廷貢品。分為上池、中池、下池,上池水質最好。惠山寺,原為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創立的歷山草堂。後改建成僧寮,稱華山精舍。唐宋以來,香火盛極一時,共有僧舍1048間,歷代的文人墨客都在這裡留下詩篇。
真如,永恆常在的實體、實性。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04:25:05 | 只看该作者
茆簷喚客家常飯,
竹院隨僧自在茶。
==宋代陸游〈南堂雜興〉詩聯。

在茅簷下,僧人呼喚客人吃家常飯,在竹院裡,喝僧人煎煮的自在茶。「茆」,音ㄇㄠˊ,通茅。「家常飯」,指家中日常的飯菜。「自在茶」,陸游《劍南詩稿》中註解說:「紹興初,僧喚客茶各隨意多少,謂之自在茶,今遂成俗。」
傳說,南朝梁普通八年(五二七)來到中國的達摩祖師(?──五三六),在嵩山少林寺面壁打坐九年期間,時常因打瞌睡而苦惱,於是將自己的眼皮撕下,丟在地上,不久長出綠色植物,將葉子放在熱水中煮開飲用,達摩祖師坐禪時就不再打瞌睡了。
唐、宋禪寺僧侶體認到茶有澄神湛慮、暢心怡情、提神醒腦的功能。飲茶使人進入平靜、和諧、專心、虔敬、清明的心靈境界,可以做為學禪的助力,因此禪寺普遍設茶堂,禪的理趣結合了茶的特性,對飲茶文化的提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宋理宗開慶年間(一二五九),日本佛教高僧大禪師到浙江省餘姚徑山寺研究佛學,修業五年,於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回國時,帶回蒸碾焙乾研末的抹茶飲法、茶宴及天目茶具,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
日本茶祖村田珠光(一四三二──一五0二)悟出茶禪一味之境,以以「謹敬清寂」為茶道之心,千利休(一五二二──一五九二)改為「和敬清寂」。

臺山路,兩腳走去;
趙州茶,一口喫乾。
==清代劉獻廷題黃廂嶺,見修和尚為路過行人奉茶的「望蘇亭」施茶所聯。

到臺山的路,只能自己兩隻腳一步步踏實走去;趙州和尚說:「喫茶去!」喫茶,就要一口氣連茶渣都喫乾。
唐代趙州和尚(從禪師)(七七八──八九七)常以「喫茶去」解人迷惑。他終生致力於修道求禪,曾說:「一個三歲小孩,如果比我強,我也會請教他;但如果是一個不如我的百歲老人,我也不怕教導他。在他立下這個心願之後的二十年內,他遍訪名僧,年約八十歲到達河北省正定府趙州觀音院(今柏林寺)擔任主持凡四十年。他講禪時態度從容,堂堂說出禪的真諦,人們以「唇上發光」稱許他的禪風。
不管走路、吃茶或吃飯,都只能靠自己完成,凡事盡心盡力,毫不敷衍,那麼無論身在何處,都是真實生命的體現,所謂「路一步一步地走;飯一口一口地嚼。」趙州茶,也可說根本不是茶,而是佛的生命的滋生,禪者由於感受到其中的美,才一口氣吃乾,正如馬祖禪師所說:「一口吸盡西江水。」正是要人們體證到佛不離萬法。
早期臺灣民間亦多路邊奉茶,施茶者恐怕旅人因過於口渴,在長途跋涉後,喝茶太急嗆到,便在茶中放入乾淨小段稻稈,避免一口吃乾,可見仁善胸懷。

識得此中滋味;
覓來無上清涼。
==清代佚名題某茶亭聯。

識得這茶裡的滋味,才能尋覓到真正最高境界的清涼。道路上奔波,在茶亭裡驢飲一壺善心人士的奉茶,即可消除口渴;但熱中名利的心,焦爛五內,要熟諳世情,參悟生命的真諦後,才能得到真正的清涼。聯中簡單運用佛家詞彙,講茶味,也道禪機。
日本愚堂國師(?──一六六一)說:「佛法原來無多子,喫飯喫茶又著衣。」總持寺的開山常濟大師(?──一三二五)說:「有飯吃飯,有茶喝茶。」愛喝才喝,想吃才吃並不是禪學「喫喝」的真意,禪學所謂「喫喝」,是由喫喝得當中領悟到生活方式與人生觀。日本建仁寺開山始祖榮西禪師(?──一二一五)的遺訓裡對「茶味禪味,味味一味」至為標榜,所以江戶幕府末年的松平不昧說:「知茶不知禪,如暗中睹物。」
茶的滋味即禪的滋味,飲茶藝術妙在無法之法,妙在亂中有序,而當禪修行到一定的境界時,也能將修行整個忘掉,到達臨濟義玄禪師所說「在途中不離家舍」的境地。
參禪和生活實務融合無間,這也是唐代臨濟義玄禪師(?──八六七)所說:「隨處做主,立處皆真」的義諦。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04:27:21 | 只看该作者

一掬甘泉,好把清涼澆熱客;
兩頭嶺路,須將危險告行人。
==浙江紹興駐蹕嶺某茶亭聯。

行人上嶺,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必在亭中息肩拭汗,亭旁的一捧甘冽泉水,正好把水的清涼來消解行路的煩熱;山嶺兩頭都有道路,過來人應當把陡峭危險的地方,告訴將行的旅人,作經驗的傳承,使人人完成安全的旅程。「甘泉」,指茶水,也比喻智慧。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本來清純潔淨的心靈,會逐漸被利欲污染,借著甘泉般的佛慧,洗滌一切塵勞妄念,使自性清淨心大放光明。「兩頭嶺路」,指駐蹕嶺兩頭的山路,也暗喻夜眠日走的人生道路。人活在世上,不僅靠一己之力即得以存活,更有許多的因緣相聚,才造就了眼前此刻的生命。人生乍看之下,彷彿是孤獨之旅,實際上卻是眾生同道,頗不寂寞。了悟世相無常,在各種因緣際會中,能自度度人,行菩薩道,彼此關懷扶持,完成既安全又豐富的旅程。
近代製聯大家吳恭亨(一八五七──一九三八)評此聯說:「著語能警覺人,旨特近佛。」


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爾我;
兩頭是路,喫一盞各自東西。
==清代佚名題河南洛陽古道某茶亭聯。

領悟四大皆空的道理,緣起緣滅,什麼情緣都不長久,何妨稍坐片刻,不要分你啊!我啊!這樣生疏;兩頭都有路可走,不管向前或回頭,何妨好好喫一盞茶後,瀟灑道別,各奔東西。這聯相傳為一和尚與一商人,在茶亭中相飲時所對。「四大皆空」,佛教認為地、水、火、風為物象世界的四大組合成分,但這都是因緣和合的幻象,終究不免於幻滅。
這副茶亭聯也有作「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你我;兩頭是路,喝一杯各自東西。」和這副茶亭聯相似的另一副對聯說:「四方來客,坐一陣無分你我;兩頭有路,喝二杯各自東西。」
四面八方來的客人,坐一陣後便彼此熟稔,不再分你我了;兩頭都有路可走,喝二杯茶後,再分道揚鑣,各自東西。這副佚名茶亭聯寫萍聚之樂,人情之美,因茶結緣,有四海皆兄弟、無路不順暢的隨意放曠。
世間沒有一個形體是不生不滅的,人生情緣緣起緣滅,亦復如是。但相逢自是有緣,在聚散無常中,隨順任運,也許伊人蹤跡已杳,但依然有茶香,有溫暖的人情留存心頭。

一壺茗茶品禪味;
半榻茶煙養性靈。
==臺北市木柵某茶坊門聯。

泡一壺茗茶,品飲出茶中禪味;半榻茶煙,就足以涵養性靈。
飲茶,最早是在漢代西蜀地方興起。隋、唐以前人們的「茗飲」是藥飲、解渴式的粗放煎飲;到唐、宋及其以後才成為細煎慢啜式的品飲。
茶味即禪味,是中國茶文化中的重要特質,茶與禪合一,透過飲茶,進入平靜、和諧、專心、虔敬、清明的心靈境界,所以茶不僅為詩客所慕,也為僧家所愛。唐宋飲茶時,將茶餅炙烤成深紅色,再碾成茶末,拌上蔥、薑、橘皮、薄荷、棗、鹽等調料煎煮。因為茶餅煎煮前必須把茶葉碾碎,不容易保持茶葉原有的風味,所以元代以後,條形散茶的瀹飲法開始流行,直接用焙乾的茶葉煎煮,不再加其他調料。
明太祖朱元璋於一三九一年廢團茶改為散茶,終結了中國將近六百年餅茶的風騷時代。明代普及炒青綠茶的產製,並發明了以香花及芳香果皮窨製花香茶。
臺灣當今茶品主流是攫取清香、菁華和甘醇喉韻為主的炒青散茶。民間以茶為中心的藝術活動,稱為「茶藝」。
茶有著清淨純和、淡樸高潔的美質,雖能給人刺激,使人興奮,但人們對它是樂而不亂、嗜而敬之的。飲茶使人在冷靜中對現實產生反省,在沉思中產生聯想,在聯想中把自己帶到心靈的彼岸。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04:30:48 | 只看该作者
早年讀詩知茶苦;
晚歲誦經悟茗香。
==近代溥心畬(一八九六──一九六三)自題畫室聯。

年輕時愛讀詩,為詩情所苦,也常為世情所惱,何嘗有心領會茶香!總覺得茶味苦澀;待得閱歷多了,年歲有了,能沉靜下來誦讀佛經,才領悟到喝茶可以清淨心魂,使齒頰留芳。
有佚名題聯說:「書濃人品逸;心靜茶味香。」
涵泳出濃郁的書味,自然能修養出雋逸的人品;擁有清淨沒有雜念的心境,便能品味出苦後回甘的茶香。
智慧因尋常事理而發生,胸襟由尋常道理而開闊,氣象更是從尋常人事中表現,如此方能在書味、茶香中,修養人品、冶煉心情。
有佚名題聯:「芳香清意府;疏瀹滌心源。」
副對聯依據唐、顏真卿〈月夜啜茶聯句〉詩聯:「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源」而改作。
茶可以疏瀹滌洗心靈,在清芳的茶香與雋永的茶味中,使人塵慮暫忘,而在喝茶的當下,完成自我身心的昇華。
佚名集錢起〈效古秋夜長〉;李洞〈贈曹郎牛崇賢所居〉詩句聯:
白玉窗中聞落葉;
茶鐺影裡煮孤燈。
孤燈下,聞落葉聲,倍增寂寥之感,但詩人以「白玉」寫窗,正見窗中人甘於寂寞;孤燈影入茶鐺共煮,正見溫熱之心因茶而起。「鐺」,音ㄔㄥ,指古時一種有腳的鍋。「茶鐺」用來煎茶。
諸聯皆見因為心好,所以茶好、人好、境好。

心安茅屋穩;
性定菜根香。
==佚名題精舍聯。

心安了,就是住的是茅屋,也覺得安穩無比;性定了,就是吃的是菜根,也覺得十分清香。這副詩聯不只在寫生活清苦的現狀,更進而道出安貧的原因。全詩尚有兩句:「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
有禪堂聯作:「社修蓮品味;性定菜根香。」
自從初祖達摩(?──五九三)指示二祖慧可安心之法,靠自力,不假他人後,唐代臨濟禪師(?──八六七)也曾對修行者說:「隨處做主,立處皆真。」
瑞嚴彥和尚每天都要自己出聲警告自己說:「主人公。」復自答:「在這兒。」又說:「清醒清醒呀!」隨時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心安性定,覺知自主性,有了真正的智慧,生命的當下,不論處富貴或貧賤,都能泰然自得。 
自從宋代汪信民說:「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接受艱困生活的磨練,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後來「菜根香」就成為歷代文士詠讚的主題。
明代洪自誠以《菜根譚》為書名,匯通儒釋道三家思想,找尋自我生命安頓之道。
寓居台陽的某義士,住在某山下,自撰門聯:「挖來野菜連根煮;拾得茅柴帶葉燒。」挖來連根的野菜,用拾來的茅柴燒煮,淡泊之樂,意在言外。近代張大千題〈青菜蘿蔔〉畫:「開門學種菜,識得菜根香;撇卻葷腥物,澹中滋味長。」

花圃菜畦鋤歲月;
藥爐茶鐺煉春秋。
==湖南衡陽花藥寺聯。

又有一聯曰:「花雨春風,栽成萬物;藥爐茶鼎,利濟世人。」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個山人。
==杭州竺仙庵聯。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5-5 07:39 , Processed in 0.03766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