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16905|回复: 1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整理]对联分类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31 14:5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买了本对联书,可惜这本书偶扫描不来,只好打字.
书中把对联分了几个类:格言励志/轶事趣闻/名人佳语/妙趣/谐讽/胜迹/庆贺/集句/宅居.
原文的评析基本不采用,偶自己说点个人意见.注释也不完整,偶自己再补充下.
为保持这帖子的完整性,请不要跟帖.

需要很长的时间,耐心点.

发现有问题可另外一帖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 14:28:17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15:29:45 | 只看该作者
一  格言励志

干国家事
读圣贤书
==海瑞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府城人,回族。明代有名政治家,一生经历嘉庆,隆庆、万历三朝,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著称于世,被后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此联是他的座右铭.

[错语]结合海瑞的生平,真对得起这八个字.此联用字简单朴实,结合其人其行,倒如写照.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吕留良

吕留良(1629~1683),字用晦,号晚村,浙江崇德人。清初著名思想家。明亡,散家财结客,图谋复明,事败家居授徒。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举博学鸿词,他誓死拒荐。后为僧以终。著述甚富,有《吕晚村文集》等数十种。他有强烈的反清思想,极力推崇朱熹的种族思想,认为“夷夏之防”比君臣之义更为重要。卒后40余年,以此引发"文字狱".

[错语]此联之上联出自孟郊《赠郑夫子鲂》:“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在这里不用说声律了,对仗也还工稳.结合吕留良生平和时代,估计是青春年少时所写,意气风发.


正身以俟时
守己而律物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著有《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诗说》等。

[错语]此联是上平下仄句式.赏脸取自班昭《东征赋》"......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吴敬梓出生在全椒仕宦显赫的名门世家,有“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之称,前期的老吴同志过得十分滋润,后因家境变故,无意功名,自守清贫而创作,估计这联就是后来写的,强调了自己的固守情操.


3#
 楼主| 发表于 2006-9-16 16:32:42 | 只看该作者
三  名人佳语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世称颜平原,颜鲁公等,出生於陕西省长安县敦化村(西安市郊)一个世家望族。北齐颜师古的七世孙。他为官忠介耿直,刚正不阿,一生为国家的统一、安定而不懈地与权奸杨国忠,卢杞等人针锋相对,在“安史之乱”中与安禄山,李希烈等叛乱分子进行顽强不屈地斗争,最终以身殉国。其政治,书名“照若明”(欧阳修语),历代传颂,仰之弥高。

[错语]这副联估计是后人摘录于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和《长歌行》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意.虽然颜老这诗格律不工整,但对仗还稳,朗读着也流畅,难怪被后人引为劝学格言.全联上下对比着增加劝学效果,告诫人们珍惜光阴.


壶公山下千钟粟
延寿溪头万卷书
===徐寅

徐寅(869-938)字昭梦,福建莆田人。唐朝乾宁第进士,授秘书省正字。闽中王审知辟佐幕府。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尤擅作赋。早年所作《人生几何赋》、《斩蛇剑》、《御沟水》等,远传至渤海等国,其人皆以金书列为屏障。然而,他却屡举进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其试场所作《止戈为武赋》亦传诵一时。五代时依王审之,不得志,归隐家乡,卒。著有《探龙集》等.

[错语]联中的"壶公"是莆田最高山,"延寿"是作者所居住的村名."千钟粟"本来是指从仕,在这里应该是指作者田园自足吧.作者归隐后在故乡筑万卷楼以藏书,为此楼题联如此.作者平生不得志,归隐后心态转平和,在联中体现得平和自得,算是看破红尘吧.值得一题的是,这是有记载可考证的早期对联之一.


断送一生唯有
破除万事无过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庆历二年(1042)进士。在仁宗、英宗两朝,他在许多地方担任过地方官,也曾在中央部门任职,1069年为参知政事,主持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但他的一套激烈变革
的政策措施,既触犯了士大夫集团以及富商豪绅的利益,又与封建官僚制度不相适应,造成很多流弊,招致强有力的反对,几起几落。后期退居江宁。在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后不久,忧愤而卒。有《临川集》。

[错语]这是副隐字联,《梦溪笔谈》之《续笔谈》----韩退之诗句,有“断送一生唯有酒”,又曰:“破除万事无过酒”。王荆公戏改此两句为“一字题”四句曰:“酒,酒,破除万事无过,断送一生唯有。”不损一字,而意韵如自为之。 由此可以把这联看作是藏尾联的最早记录."过"字平声,作超过,过于.错某好酒,故当这联为劝戒阅,然后忘记,哈.


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
草木似名节,久而后成
===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错语]作者被贬谪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后,筑室于东坡,因此自号东坡居士,所建堂舍因在雪中落成,故命名雪堂,此联是集卢秉传语成此堂联。《宋史》卷331卢革传所附卢秉传云:“秉,字仲甫,胥隽誉尝褐蒋堂坐池亭。堂曰:‘亭沼粗适,恨林木未就尔。’秉曰:‘亭沼如爵位,时来或有之。林木非培植弗成,大似士大夫立名节也。’堂尝味其言。”  全联的意思大体是说台榭这样的建筑,只要有了钱,马上就能造起来.而园林中的那些花草树木却不是立刻便能长成,需要十几年或数十年的生长时间.其实把这形象的比喻一截去,主题思想也就显出来了:"富贵时有,名节久成".作者久经宦海沉浮而依然超脱,说出此风霜语实在是有感而发.

4#
 楼主| 发表于 2006-9-2 15:29:42 | 只看该作者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范文澜

范文澜(1917-1969)字仲云,号芸台,笔名武波、武陂,绍兴城区人。毕生从事历史研究,是现代中国史学界为数不多的大师之一,著有《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

[错语]这联提倡的是治学要耐得住寂寞,要务实.也可以看作用勤勉的学风作风针砭虚浮的学习态度.全联的上联尤其形象生动,略夸张的用词写出了一种人生的追求境界.整体流畅自然,简单的事例见深刻道理,确实发人深省.按照现在来说,应该是"沙发要坐十年破"了,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山民。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祠祭司行走、宗人府主事等。有《定庵文集》等。其出身于世代官僚文士家庭,二十七岁中举,三十八岁中进士;由内阁中书官至礼部祠祭司行走、主客司主事,“一生困厄下僚”。四十八岁辞官南归,五十岁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错语]龚自珍这人爱好以诗议政,有远大抱负.这联也充分地显示出了他的志向和决心.他在学术思想上推崇公羊学派,把自己的诗看成是“清议”或“评论”的工具,而且他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政治诗人",当得上"综一代典,成一家言".整联显得庄重大气,也要他这样的成功人士来写才成,网络对联里谁这么写的话,漫天砖头飞过来了,嘿嘿.


咬定一两句,终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郑燮

(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
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错语]这副联,上联隐去"书",下联隐去"竹".整体上上联写读书态度,下联写修身养性,上联"咬"字用得非常精彩,把读书人的痴迷专注刻画得入木三分.下联暴露出了他为什么这么偏爱竹子的原因,就是为了陶冶情操,借竹子的精神显得自己很风雅,哈哈.
5#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02:35:57 | 只看该作者
鸟识玄机,衔将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晚号晦翁,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遁翁,别称紫阳。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著有《晦庵词》。

[错语]这副联原本题于福建漳州芝元寺,寺毁而联存,可见文字才千古啊.因为地址的原因,所以这副联在构思上也有禅韵.,颇见自然情趣和哲学理趣,玩味十足.当然流传下来的主要原因还是用字上饶富情趣,"识/衔/弄/穿/挹/吞",用得灵动而有生机,拟人化的手法自然老道,读来赏心悦目.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朱元璋

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喜好对联.

[错语]这副联是朱元璋赐金陵秦淮河风月亭联(有说是夫子庙,按照上联的用字,前者更可信).上联的嵌字看着寻常,而下联的感慨却有点睛之妙.这样整体都有了精神.结合着秦淮河的风月场合和南京的六朝历史来理解,咀嚼着别有风味,到最后的"几辈痴人"一收,尤其令人感叹.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解缙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洪武年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改御史。后谪河南卫吏,复召为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未几进侍读学士,奉命总裁重修《太祖实录》。永乐二年(1404)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后遭谗,谪广西布政司参议。永乐八年入京奏事,时帝已北征,谒皇太子而返,以“私觐太子,无人臣礼”之罪下狱。十三年,为锦衣卫所杀。著有《文毅集》、《春雨杂述》等。擅长对联,民间流传很多对联故事.

[错语]两个比喻物用得非常形象传神,用来讽刺那些不学无术而装学问的人特别形象.难得的是工整对仗,雅俗共赏.这联被毛泽东主席引用来教育那些主观主义的学风后在现代特别出名.
6#
 楼主| 发表于 2006-8-31 16:17:53 | 只看该作者
节用爱人能道国
正心诚意好修身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一作口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阮元门生。是清代中后期著名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他博通经史,又精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诗从苏黄,善制联.

[错语]何绍基的联不乏佳作.这联上联出自《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大意说的是用人和自律,整体上言语朴实,不联系典故的话觉得平淡.


立节可为千载道
成文自足一家言
===黄兴

黄兴(1874~1916年),原名轸,字廑午,别字克强,长沙县人,辛亥革命重要领导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黄兴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并称于世,被尊为革命党两大伟人,是一位深受革命党人崇敬的卓越军事指挥家。

[错语]此联意气风发,儒雅而又见豪迈,充满自信.上联见风骨,下联"自足一家言"很值得大家学习,怎样真正表达自己的感悟.


立脚莫从流俗走
置身宜与古人争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画室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国画大师,和齐白石并称为"南张北齐".

[错语]这联非常符合张大师的形象,上联有他的情操,下联见抱负.且果然开创一代画风,联中已见宗师气派.一个"走"字和一个"争"字用得非常生动,提起了全联的气势.
7#
 楼主| 发表于 2006-9-1 15:3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5 编辑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左辅

左辅(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六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三年,年八十三岁。乾隆进士。以知县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辅工诗词古文,著有《念菀斋诗、词、古文、书牍》五种,传于世。

[错语]友情提示下某些急性子,注意断句是"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此联悬挂于岳麓书院赫曦台,上联的"安"指安然自得,"利"指利益,"勉"就是勉强的意思.上联意思大体是说不管什么情形下都要认真学习,下联的意思则是要多涉猎百家,博学而成才.整联古朴典雅,寥寥几字就阐述了作者的人才观念和对莘莘学子的期望.


读书心细丝抽茧
练句功深石补天
===张廷济

张廷济(1768—1848有作1835),原名汝林,字顺安,又字作田,号叔未,一号说舟,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嘉兴新篁人。清嘉庆三年(1798)中解元,以后几次会试未中,遂家居从事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金石家、书法家、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著有《清仪阁题跋》、《清仪阁印谱》、《眉寿堂集》、《桂馨堂集》等。

[错语]此联强调的是治学要严谨的态度,书要读细致,读书要心到.写要多提炼.作文要练功.比喻手法新鲜独特,很值得大家学习.我对下联中的"练"字翻了下,"炼"的版本很少见,说"练句"也未尝不可吧.


韬略终需建新国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

这人就不需要介绍了吧,哈

[错语]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嵌字联,上下联的首字,嵌了"邹韬奋"的名,是为"韬奋图书馆"题的.韬略本是指古代兵书<<六韬>><<三略>>,后来就指谋略.作者人品就不说了,这副联很切实,声律就不用根究了,嵌字很自然准确,气格也蛮高,上联阐述了用谋略战胜了国民党,但建设一个新国家还需要很多人来努力,下联勉励青年人读好书立远志以报国.整体眼界还是很开阔,有气概.
8#
 楼主| 发表于 2006-9-3 15:22:46 | 只看该作者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初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浙江山阴人,明朝末年著名理学家/儒学大师。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南京左都御史。罢归后讲学于绍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其学之要,在“诚意”,在“慎独”,人称之为“千秋正学”。刘宗周还是一个极富民族气节的爱国者。清军攻陷杭州,宗周先生正进餐,一听此消息,推食恸哭,自是绝食23日而逝。天下敬仰为“泰山北斗”。曾经做过仪制主事、右通政使、顺天府尹、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等官。学者称他为蕺山先生。著有《刘子全书》。

[错语]这联结合着刘老先生的生平来看,真的是表里如一.全联自律自警自勉,用水来比喻为官清廉,用霜来比喻正气肃然,上下一无一有相呼应,大气工整,尽显其风骨.


绎志多忘嗟老大
读书有味且从容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左家塅(今湘阴县金龙乡)人。道光举人。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后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兼钦差大臣,军机大臣,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大力发展"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错语]"老大"在这里的意思就如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说年纪去了,决非黑社会头目.该联是左老英雄题于江苏省无锡江阴南菁书院讲堂的,用自己的体会来勉励学子们,珍惜光阴,立下远大理想,享受读书的乐趣.不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联,特别是题于书院,嘿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错语]这是林老英雄的座右铭,算得上是传世佳作了.上联借用海的包容来展示了作者的胸襟气度,下联用峻奇的绝壁来展示自己的情操高洁.整体大义凛然,气势磅礴,读着就让人景仰,值得大家效仿,可惜现在这社会,有几个官员能做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16:46:09 | 只看该作者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魏象枢

魏象枢(1617—1687),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送,晚称寒松老人,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是一位“事事以百姓为念”、清正持法、奉公克己、才华出众的廉吏。历任左都御史,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

[错语]既鞭策自己,又警示世人.这样的为官之道,在今天也值得大力推崇.上下联掷地有声,作者也是以清廉传世的,所以读起来凛凛生威,颇见肝胆.特别是朗读的时候,有铿锵的感觉,着实痛快!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颜检

颜检(1757—1832年),字惺甫,号岱山,又号岱云,别号槎客,广东连平县元善镇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生于山东泰安,巡抚颜希深子,拔贡生出身。官至漕运总督。有《衍庆堂诗稿》。

[错语]这副联是作者在贵州巡抚署“柱笏轩”所题。上联回顾自己为官清正,下联是感慨自己能把持操守,所以心态自得.整体给人的感觉是自身写照,作者的一生,有资料如下:"史称颜检'居官公慎',皇帝也赞颜检'清洁立身'。人们普遍认为颜检是个'一味厚'”的老实人,很想为民办点好事,但因受官场积习影响过深,缺乏'刚方御下的气魄。(石言《几起几落的颜检》,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直隶总督署史话》,第119—122页) "可见算个好官,不过确实有官场积习,在这里,偶总感觉有点自我标榜,读着有沾沾自喜的感觉,毕竟这样的话,由别人来说才不觉得肉麻.哈.


受欺貌誉宁知己
获益讥弹赖雅人
===金埴

金埴(1663-1740),字苑孙,一字小郯,号壑门。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清初诗人,精通文字声韵之学。著有史料笔记《不下带编》《巾箱说》.

[错语]此联出自曹溶(1613-1685)(字洁躬,号秋岳,晚号倦圃老人.嘉兴秀水人.朱彝尊“浙西词派”的先驱者)的一段文字:“凡人作诗文,当为知我者讥弹,不当为流俗人貌誉。讥弹则受益,貌誉则受欺。”金埴因喜欢其中的深刻寓意,化为自题联.全联的意思是一昧吹捧的人不值得交为朋友,爱指正自身缺点的人才值得深交.这应该算作是处世之道的交友良言吧,偶决定以后多训斥人去,显得偶乃非常雅人也,忽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6:54:49 | 只看该作者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孙星衍

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又字伯如.号渊如,薇隐,季述,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授编修, 改刑部主事,出为山东兖沂曹济道,兼管黄河兵备道、山东督粮道,权山东布政使。去官后 ,先后主讲扬州安定、绍兴戢山书院。著有《芳茂山人诗录》、《孙渊如外集》、《岱南阁 集》等多种。

[错语]这联最漂亮的地方就是用词简单自然,但回味无穷.简简单单的平常风景,这么结构下来,读着让人怦然心动.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却产生出巨大的共鸣效果,佩服佩服.


欲知世味需尝胆
不识人情只看花
===梁奉直

梁奉直:具体生平不详,只知道是清朝写《楹联丛话》的梁章钜的伯父.

[错语]这副联是作者写来送人的,也是平中有味.算是作者的处世原则吧.上联说透了"危难见人心"的本质,下联读着有隐忍的味道.


高人自与山有素
老可能为竹写真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原名铁三,后改名益甫,中年后定名为之谦,字叔,别号有憨寮、支自、梅庵、冷君、悲、无闷。斋室名二金蝶堂、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等,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官江西鄱阳,奉新知县。他在晚清艺坛上,是一位“诗、书、画、印”堪称四绝的全才.

[错语]这副自题联读来有自勉自负的味道.从作者的涉猎来看,着实风雅,这联中也有脱俗味道.寄情山水,载植竹物,仿佛有世外高人的感觉.整体上,按照严格标准来说,律不完整,不过不妨碍那股雅致的风韵.作者的性情在其中表露得含蓄,颇见情趣.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3:53:41 | 只看该作者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乃自取“文以载道”之义),谱名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幼名帝象,后化名为中山樵,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也是中华民国建国元勋,死后并在1940年被国民政府奉为国父。

[错语]这副联是孙中山写来赠黄兴的."仗"字是依靠的意思,上联是对黄兴的推崇,下联表达自己对战友的深厚情谊.整体读来慷慨从容,确实大有伟人风范.可惜后来两人终究分道扬镳,令人唏嘘感慨.这里还涉及个经常被讨论的对联知识问题,就是上下联用同韵落脚究竟如何,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

此联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警世贤文是民间的俗语、警句等等,作者已无从考据了.

[错语]这副联流传极广,经常在介绍勤奋人物中被引用,也被很多人用作座右铭/格言来激励自身.用两个简单的事例来赞扬勤奋勤劳的生活/工作态度,易于理解体会.用很典雅的字眼讲深刻的哲理,不同层次的人都能理解和共鸣.


义则居先,利则居后
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歙县黄潭源村人,原名文睿,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曾用名知行。后认为“行”在先,“知”在后,更名为行知。毕生都在大力推广平等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错语]这是1923年陶先生创立安徽公学时的校训,考虑到作为对联来看,偶把下联换下位置,不影响整体思想的情形下,更符合对联常规."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恕其所短,敬其所长"上联写为人之道,不追名逐利,大义为先.下联是对人之道,要善于发现/尊重别人的优点,不要老盯着别人的缺点.行仁义之理,有博爱之心.大体是这副联的主题,也是陶先生的风骨写照.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5:25:55 | 只看该作者
且有琴书乐
而无宠辱惊
===孙承泽

孙承泽,(1592-1676)明末清初藏书家、学者。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退谷逸叟、退道人、退谷老人等。祖籍上林苑(今河北大兴),迁益都(今属山东)。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官刑科都给事中。李自成攻克北京,任四川防御史。入清,官至吏部左侍郎,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精于鉴别书画,家收藏颇富。在京师任职时,曾手抄经学书籍200余册,藏于“万卷楼”中。当时与河北梁清标以富藏书而著称一时。其藏书印有“北平孙氏研山斋图书印”等。熟悉明一代掌故。著有《庚子消夏记》、《己亥存稿》、《五经翼》、《春明梦余录》、《尚书集解》、《九州山水考》、《学典》、《四朝人物略》、《畿辅人物志》、《研山斋集》等20余种。

[错语]这副联看来只是寻常风雅句,但结合着作者生平,历两朝更替之乱,两朝入仕,被人谈及气节,这么读来,他引疾归居后的心态,总有点辩解和无奈的意思.


宝精神则本业固
谨财用而高志全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二十一岁时中举,文名渐隆,然屡应会试不第。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二十一年被任命为浙江遂昌知县,任职5年。二十六年眼看横行不法的税监到来,他在北京述职后径直返回故里。晚年以茧翁为号。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则是他的代表作。

[错语]这副联据说是写给他儿子的,见《与男开远》 ,多被后来汤姓人家作为家风家规.汤显祖为官时清廉,在这里,上联强调精神修养有助于成就事业,下联提醒注意物欲的贪求容易影响操守.从整体的思想上,值得推广.上联的"宝"字作修饰用,下联"用"字即家用,名词.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明末江阴(今属江苏)人。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游历山川,写游记不辍。崇祯十三年(1640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次年卒于江阴。其《徐霞客游记》十卷,为明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

[错语]此联是作者题于张家港小香山梅花堂,语句清丽流畅,上联应景,下联自标,尤其为后人所传诵."香草"历来也代表高尚情操,加上"梅花"的风骨,无意于仕途的徐霞客,为自己的理想抱负游历,确实当得了这般气节.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6:17:15 | 只看该作者
课子课孙先课己
成仙成佛且成人
===陈鸿寿

陈鸿寿(1768~1822),清代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寿、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钱塘人。西泠八家之一。1801年拔贡,曾任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等职。能诗文,擅长书画,行草、篆书、隶书都有自己的风格。陈鸿寿好金石碑刻,收藏甚富;又以制作宜兴紫砂壶著名,人称其壶为曼生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篆刻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等。篆刻宗法秦汉玺印,旁及丁敬、黄易诸家,与陈豫钟齐名,称为钱塘二陈。浙派篆刻至陈鸿寿可谓发展到最高境界。学习他篆刻风格者甚众,有曼派之称。

[错语]这联最好处就是用很通俗的语言讲朴实之道,律人先律己.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为人者都应效仿.


崇尚读书承祖志
善于处世在人和
===刘振威

刘振威,笔名余学义,1917年11月生,广西平南人。广州大学计政班毕业后,又于华南联合大学政治系结业并留校任教,后长期在中山大学工作。为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广州越秀楹联学会会长兼会刊《联海论坛》主编、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家》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错语]不知道偶搜索的作者是否正确,据说是嵌字联,估计是送给一叫"崇善"的后辈晚学的吧.老实说,这副联不甚喜欢,个人觉得说教味道太浓,用字无奇,少回味.适合一般人家用.


居安思危,省躬克己
实事求是,学问行知
===张文虎

张文虎(1808~1885年),字孟彪,一字啸山,号天目山樵,南汇人,住周浦旗杆巷(城隍庙东侧)。清同治年间由诸生保举训导(教育学官)。是清代后期校勘名家,数理学家.著有《舒蓺室诗存》。

[错语]上下联集两成语,上联后引李百药著《省躬赋》,下联后为当句自对,应作"勤学好问,先行后知".作者提倡为人要善于自身反省,在学习上要严谨踏实.这样的联古朴大方,治家治学都适合.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02:5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6 编辑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

作者简历前面有了.

[错语]这是左宗棠20岁时作的一首自勉联,当时左宗棠参加本省乡试,与哥哥同榜中举,这是他一生中在科举道路上获得的唯一一次功名.显然,当时踌躇满志,一副联写得意气飞扬,上联抱负千里,下联求知旺盛,后来果然成就一番大事业,不由得想起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吴恭亨(<<对联话>>作者)曾就此联评价曰:"颇具西人冒险进取精神,他日文襄之功业,殆皆基此十六字。"


处世无奇,惟忠惟恕
治家有道,克俭克勤
===佚名

作者无从考究

[错语]有一副联"处世无奇但率真,传家有道唯忠厚",和上联大体一个理.这副联,大体来自俚语,自然朴素,适合作为家训.


恪勤在朝夕
怀抱观古今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县人,人称南海先生。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未就职。近代维新运动中的领袖.戊戌变法后沦为保皇党.鼓吹并参与复辟,反对共和。著有《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万木草堂遗稿》、《康有为政论集》等.

[错语]集句联.上联见曹植<<浮萍篇>>:"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下联见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这个集句非常工整,意思也相辅相承,珍惜时光多学习,胸罗万象有远大志向.可见康老夫子之严己律自,值得学习.嘿嘿.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15:42: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6 编辑

水能性澹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
===阮元

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学者。字伯元,号芸台,别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市邗江县人。因其祖父应武举占籍仪征,故史称仪征人,久居扬州旧城选楼巷(今毓贤街8号)。历官山东、浙江学政,内阁学士,礼部、兵部、户部、工部等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漕运总督及湖广、两广、云贵总督,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清道光十五年(1835),先后主刑部、兵部,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任经筵讲官、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十八年(1838),以老疾请退,加衔太子太保。阮元任职中,悉心办学,培养人才,扶掖后进。作会试副考官时,严格认真,许多有学问的人得以出类拔萃。博学融通,凡经史、小学、历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无不涉及,尤以治经名重后世。仕宦生涯50余年,虽忙于政务,但又从事学术研究,著述不辍。著有《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广陵诗事》等。

[错语]此联为集句,见唐代白居易<<池上竹>>:"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有改作“水能性淡真吾友;竹解虚心是我师。” 友水师竹,强调的是"性澹"和"虚心"的处世/学习之道,不过阮元外号叫"阮大烟锅",为人可不那么虚心性澹.在云南时改大观楼长联惹起公愤,后来写孟获讥笑南人更引起民怒,结果调任.言不由衷,这副诗联被他坑了,哈哈.


松间明月常如此
身外浮云何足论
===吉鸿昌

吉鸿昌(1895-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早年参加西北军,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1929年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军军长、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错语]集句联.上联见宋之问<<下山歌>>:"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下联见白居易<<重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岂止形骸同土木,兼将寿夭任乾坤。胸中壮气犹须遣,身外浮云何足论。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吉鸿昌将军借这组集句,表达自己胸怀如明月,视名利为浮云,事实上吉鸿昌将军也确实光明磊落,慷慨就义时直面行刑就可见一斑.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错语]重铸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把原句的惆怅意味变得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对理想和事业的积极乐观进取精神.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
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周春华

周凤楞,字春华,清末人氏.

[错语]查作者的简历费了一番功夫,接没个结果,就估摸着写了几字.此联为作者题于学款经理处(老实说,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清末人吴恭亨在其<<对联话>>里有评论此联为:"似箴似铭,字字飞鸣。凡管公无公德者,读此应愧死无地。"在吴恭亨评论作者其他作品的话语中,知道是和吴恭亨大体同时代的人物."慊"字一作恨,一作满足.在此应作恨解.这副联的语言通俗,上联劝人守大礼而不用拘小节,下联劝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恬淡生活态度在其中表露无遗.
(今日查到作者曾为澧县中学校教员,又任澧县学款经理处经理员.和吴恭亨有交情)
-----------------------------------------------------
第一卷完毕,真是个苦差,不过在其间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不枉费错大爷一番心思,恩恩,继续第二篇.
同时建议有心进步的孩子们也可以学错大爷用这种方式锻炼自己,效果蛮好的.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06:1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0 编辑

龙飞
牛舞
===戴大宾

戴大宾(1488-1508?)字宾仲,莆田人。3岁知书,5岁吟诗,熟五经.13岁乡试第三,中探花.20岁正会试第二,德中廷对第三,早卒.

[错语]先惋惜下这天才......传说莆田春会,家人抱小戴流连,有人语太守这家伙神童,太守也无聊,出"龙飞"(还是心不黑)叫对,小戴奶声奶气答"牛舞".太守曰不工,这孩子一口应道:"<<吴书>>上说'百兽善舞',牛何不能舞之?"太守眼珠子掉一地,大为佩服.老实说,这样的句子,妙在解释,生吞活剥出一个理由来,特别是幼冠,用古典诠释,叹服的是机智,而不是联.两字无情,多是文字游戏,锻炼而已.不过以小儿敏锐,值得一提而已.佩服的是这把小年纪,引章据典,仿佛信手拈来.天才有天妒也.......


谁谓犬能欺得虎
焉知鱼不化为龙
===邱浚

邱浚(1421-1495年),字仲深,号深庵,又号玉峰、琼台,别号海山道人,现琼山市府城金花村人,世人以“琼山”尊之,亦称琼台先生.幼年丧父,靠母教养,勤奋攻读,聪明过人。17岁应乡试第一,后中进士,历任翰林编修、侍讲学士、大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事务、礼部尚书兼掌事务府事务和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参与朝廷机务,死后皇帝赐葬,谥文庄.平生博学多识、著述甚富,著有《世史正纲》、《大学衍义补》、《家礼仪节》、《琼台诗文会稿》、《成语考》,《寰宇通志》,戏剧《投笔记》等数百卷,博得“诗文满天下”之誉,与唐代的张九龄(曲江)、宋代的余清、崔与之(增城)并称为"岭南四大儒".与海瑞、王佐、张岳崧并称"海南四绝".

[错语]传说邱浚出身贫寒,幼学堂读书某日,因下雨屋漏座位湿,与富家子弟争坐未湿座。先生偏爱勤学邱浚,与干座于他,未与富豪之子。富豪知,怒责先生,并出一联辱斥邱浚曰:“谁谓犬能欺得虎?”邱浚虽年少位卑,却毫不退让,从容对曰:“焉知鱼不化为龙?”富豪听罢,感邱浚必有出息,因作罢。一斥一答,针锋相对,以弱冠之年而作下联,意气飞扬,鲤鱼跃龙门,果然有迹可循.按照传说中的时间,这份急智,展胸中丘壑,五体投地啊.


书生脚短
天子门高
===李东阳

作者前面介绍也

[错语]传说李东阳素有神童之称,某日英宗传旨面试,见其因人小跨不过殿门,便出上联,东阳应声答出下联.如果真是事实,这个下联值得击掌.工整和急才且不论,最难得的是大有深意.可以从不同的出发点来理解.不卑不亢.读书为难何如此,知识太浩淼,制度太严格,官场太黑暗,等等不一而足.很难揣测他的本意,但回味,把整体提高一档次,确实不假.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2:0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2 编辑

坐,请坐,请上座
茶,泡茶,泡好茶
===苏轼

作者已介绍

[错语]偶这本书上写的作者是阮元(前面某专题有介绍),但流传的版本大多是苏轼,清前的民间故事中就有,所以偶把作者名字换了.关于这副联的故事,大多是这么记载的--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为官三年中常微服以游。某日到游至某寺﹐方丈不知底细﹐把他当作常人来招待﹐简慢道﹕“坐”﹐叫小沙弥﹕“茶”。小和尚端上碗很一般的茶。方丈和他稍事寒暄后﹐感觉来人谈吐不凡﹐必非常人﹐便急忙改口道﹕“请坐”﹐重叫小沙弥﹕“泡茶”。小和尚赶忙重新泡上一碗茶。最后方丈终于知道来人是苏轼﹐忙起身恭请道﹕“请上座”﹐转身高叫小沙弥﹕“泡好茶”。临别方丈乞字留念。苏轼便写了这副对联。全联就写了当时的话语,讽刺老和尚看重名位的前倨后躬丑态,句少当时就把老和尚臊得下不了台.其实世人大多如此,很难有颗平常心.换成当时是错某,肯定也要被大胡子嘲笑一番.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佚名

[错语]春秋管仲云:“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战国尹文语齐王云:"今有人于此,事君则忠,事亲则孝,交友则信,处乡则顺(悌),有此四行,可谓士乎?"这四行四维,历来被奉为行为准则.上联最后少一"八"字,即"王(忘)八".下联最后少一"耻"字,即"无耻".全联其实就是骂人"无耻王八"的意思,骂得痛快而含蓄,真是强人!至于被骂者,传说中有很多版本,基本上都是卖国奸臣或者祸国殃民之流,比如洪承畴/汪精卫等,都在这故事中出现过.


人心不足蛇吞象
天理难亡獭祭鱼
===廖道南/伦以训

廖道南,生卒不详,明嘉靖湖南鸣梧人士,官至右中允及大学士,著有《殿阁词林记》《玄素子集》等.
伦以训(1498-?)广东南海人氏.状元伦文叙次子,字彦式,号白山,正德十二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二。官至御林修撰,著有《白山集》.

[错语]这副联是两人间的斗嘴,用籍贯来互相讥讽.上联是民间俗语,伦以训是广东人,旧称广东为"蛇蛮之地",廖道南就把小伦比作蛇来戏弄.下联典出<<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喜吃鱼,常将所捕的鱼井然有序的陈列岸边,如同陈列祭祀的供品,遂称为獭祭鱼.后形容罗列典故、堆砌成文.廖道南是湖南人,水乡多渔泽,晒鱼干,多用鱼干来讥笑人.小伦就把他比作鱼干.据说是廖道南先讥笑小伦贪心不足,小伦就反讥他升迁如同被水獭排罗的鱼干,没好下场.这文人斗嘴确实古雅,嘿嘿.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06:52:26 | 只看该作者
二  轶事趣闻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郑燮

作者介绍前面有了

[错语]这副联的名气很大,意思也好理解.偶只说点其他观点.整体的主旨其实就是"傲骨无仰面,虚心有低头".作者很形象地借用竹叶梅花来指代,显得含蓄深刻,根本上代表了自己的做人原则.字语流畅自然,耐咀嚼,被N多人引用借鉴.


操存正固称完璞
陶铸含弘若浑金

作者如上

[错语]这是作者71岁时候的自题联.有个成语,"浑金璞玉",比喻人的本质淳朴纯真.在这里,上联说老郑的志向操守到老了依然端正稳固,象未雕琢的璞玉一样天然.下联说老郑坚持陶冶性情,同时保持自己的本质,大体意思和上联仿佛.整体的联语显得典雅庄重,不象过去的联流畅,多了些凝重敦厚,估计是岁数的原因.


仙风玉露争飘洒
密竹疏松斗老苍
===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揅老人。嘉定外冈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曾任编修、侍读、少詹事,历充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主考官,广东学政。辞官后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主讲。凡文字、音韵、训诂、历代典章制度、官制、氏族、古今地理沿革、金石画像、篆隶、算术、历法等无不精通。编《天一阁碑目》2卷。著《经典文字考异》、《廿二史考异》、《诸史拾遗》、《方舆纪要地名考》、《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全集》等。人言:"考史之功,号为清代第一".

[错语]上联有解释为"仙风玉露"为理想世界,"飘洒"为多行善事.偶以为"仙风玉露"没那么深远,结合着下联看对仗关系,大体就是虚指,吉祥的兆头不断呈现而已.下联有解释是勉励自己象松竹一样弥坚,这到可信.整体给偶的感觉象世外人说话,过于清高了.
19#
发表于 2006-9-10 03:57: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2-10 15:08 编辑

今人能为古人句
述者当知作者心
===张謇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晚年自号啬翁,世人敬称为啬公。江苏南通人。清光绪状元,民初农商总长。提倡实业救国、棉铁主义、村落主义,名驰中外。对农林渔牧水利气象教育诸多方面之建树,多开风气之先,尤以垦荒植棉、兴修水利、发展教育最著成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

[错语]上联大体意思是现代人能效仿古时候的人写书做事.下联典出<<论语.述而>>:"述而不作".朱熹注释云:"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礼.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意思是现代人在学习古人的时候,要充分理解他们的意图,怎样来更好的继承.这样的主旨思想,在今人学习的时候,值得很好的贯彻.


坚韧卓绝为吾人本色
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
===阮啸仙


阮啸仙(1897—1935年),原名熙朝,字建备,号瑞宗,别号晁曦,河源人。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

[错语]这联作于作者在担任中共中央农委委员期间,单说文学,味道寻常,声律上也没讲究,文字对仗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卓绝".不过其中的革命者的意气风发彰显无遗.


吃苦是良图,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磨闲功,闲人就是废人
===李甲秾

李甲秾,生平不详,解放前革命烈士,作品写于1927年任地下党期间.

[错语]上联意思,大体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按照作者的身份,解释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体会胜利的喜悦或许更贴切.下联的意思,理解为通过一番规劝,指出珍惜光阴多学习,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或许合适.整体的语言通俗而有大志,激励性很强.尤其是最后一句,"闲人就是废人",掷地有声.
20#
发表于 2006-9-10 05:1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错 于 2009-12-10 15:09 编辑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也擅于书法,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错语]这是作者晚年辞官后于所居"老学庵"的自题联.出自自己的诗作《题老学庵壁》诗:“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上联的前面表述了看的书多且内容广泛,因而沉迷.下联则形象的描绘出读书的态度专注,废寝忘食.全联展现出了作者一生勤学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


仰止弥高,快睹贤关登圣域
大观在上,好从人境达天衢
===王畿

王畿(1498—1583),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绍兴)人。明阳明学派主要成员之一。年轻时豪迈不羁。嘉靖二年(1523),因试礼部进士不第,返乡受业于王守仁。五年会试中武,未参加廷试,协助王守仁指导后学,时有“教授师”之称。为王守仁最赏识的弟子之一。八年赴京殿试,途中闻王守仁卒,奔广信料理丧事,服心丧三年。十三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主事,进郎中,因其学术思想为当时首辅夏言所恶而被黜。罢官后,来往江、浙、闽、越等地讲学40余年,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80仍周游不倦。其思想以“四无”为核心。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而不注重“致良知”的功夫;强调自由自在的处世态度。其著述和谈话,后人收辑为《王龙溪先生全集》22卷。黄宗羲认为其学说近于释老,使王守仁之学渐失其传。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题于淳安瀛山书院大门之作.上联前句典出<<论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整体意思大体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渊博了,应多勤勉而求上进;下联前语典出《大观舞》,取《易.彖》曰:"大观在上。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也。"整体意思大体为在广袤的世界里,体会更深层次的知识境界.全联的意思颇有"学海无涯"的味道,鼓励人们奋学的精神,使整体的意境升华.


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
学须就学,昨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
===杨昌浚

杨昌浚(? - 1897年)字石泉,湖南湘乡人。太平军起,以诸生从罗泽南治团练,有功,迁知县。从左宗棠征,平浙,累擢布政使、浙江巡抚。后数迁至陕甘漕运总督,於1884年法人扰海疆时,帮办军务,佐左宗棠、张佩纶会办。

[错语]吴恭亨<<对联话>>记载,此联是作者题于杭州万松书院.然而偶收索发现另有说为是吕留良题湖南长沙城南书院的联.不知孰可信.姑且不深究.就说这副联吧.上联谈到了不学和学的区别,"狂"应作无知解释.下联强调学习上不要偷懒懈怠,有"明日复明日"那首诗的味道.全联大体讲述的不过就是学习的重要性,要珍惜有限的光阴.不过在用字上的口语化上,增强了效果.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0 17:05:35 | 只看该作者
研六经以训世
括万妙而为师
===李汝珍

李汝珍(约1763一约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著有《镜花缘》.

[错语]此联出自《镜花缘》第二十一章回.六经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训"解作"教诲",但整个上联意思应是勤学习儒家经典来报效社会,采纳涉猎百家之长才能辅导别人.这联适合送教师,恰好今天是教师节,赫赫.


斯文本圣道渊源,须效百川学海
此地即人才基础,毋忘一篑成山
===戴云蒸

戴云蒸,四川璧山人,清光绪年最末一科秀才.其余具体不详

[错语]此联撰写于作者所办的私塾.上联后典出杨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下联后典出<<书经>>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读书是成材的基础,要日日进取.在这里从基础学习,不要功亏一篑.可见作者对莘莘学子的一番苦心.
2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16:07:03 | 只看该作者
学似秋禾须结实
文如春树自生花
===马征麟

马征麟,字素臣,安徽怀宁人.清末任太平(今黄山区)教谕,主讲该县仙源书院.著有《怀宁县志》,1869年曾为当时长江水师防务需要而测绘《长江图》.

[错语]此联题于仙源书院,用以勉励学子.偶的理解是,在上联中,这里的"结实"是结果实的意思,不是说结构紧密,而是说学习了要有所收获.下联的意思写文章只要立意清雅自然就有可观之处.用语的比喻生动.

文亦何奇,只如蜂蜜蚕丝,食古自化;
学能成实,便是凤毛麟角,异代同钦。
===马征麟

[错语]这副联也是为那书院的学子题的.意思大体是在学习古人的时候不要拘泥,要融会贯通.学习有了收获后,就是受人尊敬的稀有栋梁之才."蜂蜜蚕丝"的比喻用得新奇.据说这副联被不少学生抄置于案头,以作座右铭。


景仰高山同跂鹤
初闻出谷有新莺
===江肖楠

江肖楠(1886-1956),字锡材,福建省清流(今连城)县塘前乡迪坑村人。少时聪敏好学,青年时期肄业於最早开办的师范学校.毕业后任高等小学国文教员.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1936年间执教长汀(今连汀)四堡雾阁完全小学时,小学名"景初",故作鹤顶格嵌字联."跂鹤"本意是鹤踮脚的状态,这里用来切景仰之形.全联嵌字生动自然,把求学的学子们比喻为"跂鹤"和"新莺"也十分形象.读来有勉励学子努力成材的循循善诱感觉.
23#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04:1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6 编辑

雾中隐豹还凭雨
阁上图龙待点睛
===江肖楠

[错语]这联同上,也是嵌字的鹤顶格.雾阁是地名.上联的"雾中隐豹"见刘向《列女传》卷之二 贤明传 《陶荅子妻》"陶大夫荅子之妻也。荅子治陶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谏不用。居五年,从车百乘归休。宗人击牛而贺之,其妻独抱儿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妇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谓婴害。无功而家昌,是谓积殃。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国也,家贫国富,君敬民戴,故福结于子孙,名垂于后世。今夫子不然。贪富务大,不顾后害。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今夫子治陶,家富国贫,君不敬,民不戴,败亡之征见矣。愿与少子俱脱。”姑怒,遂弃之。处期年,荅子之家果以盗诛。唯其母老以免,妇乃与少子归养姑,终卒天年。君子谓荅子妻能以义易利,虽违礼求去,终以全身复礼,可谓远识矣。诗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此之谓也。  颂曰:荅子治陶,家富三倍,妻谏不听,知其不改,独泣姑怒,送厥母家,荅子逢祸,复归养姑。"后来多应"隐豹"代指爱惜其身.全句的意思大体是学子们在保持自身素养的饿同时要多学习上进.下联的"阁上图龙"取典于宋朝的龙图阁学士,龙图阁学士是古时对荣誉或才能的肯定后加封的文学侍从官,相当于图书观官长,官衔大约在尚书左右.全句的意思是要在读书上有所作为,还需要多努力.结合着典故这么解释下来,嵌得很工雅.不过按照现代人的知识来阅读,太阳春白雪,不容易理解.


读书诚似衔泥燕
治学当如酿蜜蜂
===孙皖樵

孙皖樵 1926年生,安徽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楹联学会会员。

[错语]刘秉忠《留燕》“衔泥旧燕垒新巢,来往如辞曲折劳,蜗舍虽微足容尔,画梁争得几多高。”作者的出发点推陈出新,上下联类似诗种的合咏,用人们所熟悉的场景,形象地比喻出了学习上要勤劳,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收获.语句易懂而不流于俗,且生动传神.


入门步步高,只好提前行大礼
出邸声声慢,不须过早开锦囊
===佚名

云南元阳四中,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坡陡路滑,每遇下雨,常有学生摔倒,故有佚名者戏联.<<步步高>><<声声慢>>均为词牌名,“行大礼”指摔得跪倒,“开锦囊”指摔时撕破衣裤。此坡后来被修成水泥阶梯路,学生们再不用为路滑易摔而叫苦。原来的戏联被改为:" 入门步步高,欲抵蟾宫须努力;出邸声声慢,要通世事得虚心".

[错语]此副联诙谐形象,活脱勾勒出学校的恶劣环境和学生求学的艰辛,然而读着却展现出了读书人的乐观天性.有从结合改后联评论为劝勉学生们在校读书要努力,出门入世后要虚心,偶诚不以为然.就觉得不过是苦中作乐的求学态度,用不着上纲上线,非要套上个大帽子来迎合某些人的目的.
24#
 楼主| 发表于 2006-9-12 16:51:53 | 只看该作者
不免催科,须知颗粒皆民命
何能抚字,但恤涓埃亦惠心
===常大忠

常大忠,号二河,清顺治进士,人安徽潜山县令.康熙3年自捐俸创建三立书院,有正屋3间,两廊各1间,左右书舍4间。又捐买田46亩,坐落西厢莲花塘,岁租稻80石,除完粮外,余供掌教薪水,一时称为盛事.乾隆5年,知县魏其瑸重修,知县捐助席延纸张笔墨,奖励士子,先移置小河沿,后移城内,改名潜岳,后又改名天柱书院。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自题的官署联."抚字催科'旧指地方官员的治政.催科是催收租税,旧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为科.抚字就是指安抚体恤百姓.上联意思大体是要认真完成收租税的任务,同时注意不滥征收,严格按科条办理.下联的意思大体为要多体恤民生,争取多为百姓多尽力多谋福利.全联体现了一个为官者的自律,言辞诚恳,令人信服.语感稍微欠缺,朗读着不太流畅.


赃官贪婪,将图富也!孰知后代不贤,以一掷弃千金,枉自遗百般唾骂
良吏清操,岂望名哉?实痛小民所苦,守千天如一日,难尽保万姓平康
===常大忠

[错语]这副联也是作者在潜山县时候的自题官署联.全联上下采用强烈对比,上联鄙弃为官贪者,虽得到一时富贵,但终究要被人唾骂,还祸及后人也道德沦丧.下联是说为官的目的就是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太苦了,只能尽力为他们多做点事.整体读来铿锵有力,情真意切,有悲天悯人之心.同时显示了自身的操守志向.


案有春秋笔
门无暮夜金
===罗绮

罗绮(1617-1667)字守章,福州人.康熙举人.1663年出任安徽太湖知县.

[错语]此副是作者的书房联.关于"春秋笔",有个故事:齐国有个叫崔杼的人,把君王姜光给杀了,史官记下五个字:崔杼弑其君。大权在握的崔杼马上把史官杀了。这时史官的二弟抱着竹简赶到,在上面又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把他也杀了。三弟接着赶到,又杀,又有人到......最后是崔杼害怕了。 自此,史官们便被称作“春秋笔”。"暮夜金"出自于《后汉书.杨震传》。相传杨震在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的下属知道这是逢迎巴结杨震的好机会,于是在当天晚上带了黄金十斤,悄悄地前去拜访杨震,杨震拒不接受。王密以为杨震是假装推辞,就说他到这儿来没有人知道。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把礼物带走。 全联借用两个典故,表现自己的为官之道和个人操守.简洁庄重.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2:30:06 | 只看该作者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
作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心乃安然
===钱沣

钱沣(1740-1795)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朝著名的清官、书画大家。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时和珅用事,钱沣曾当面指责。又曾上疏弹劾过陕西总督毕沅、山东巡抚国泰等人的贪污营私案,因此《清史稿》中赞他“以直声震海内”。

[错语]钱先生为官清贫,这副联可以说是他的自警自约.上联说为官之清,贪财的人哪怕就半文,人品也低下.手脚再隐蔽也会暴露丑陋行径.下联说为官(做事也可)之勤,做事不可随便苟且,"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认真细致做事了心里才安然.全联可见钱先生为人,寻常字句里,见清廉勤勉本色,处世也谨慎踏实.


政简入琴堂,常对一泓秋水
心清在茅屋,平分万户春光
===师范

师范(1751-1811年),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大理弥渡白族人。祖籍山西,先祖在洪武年间随傅友德征云南,就在弥渡定居。乾隆举人。官望江知县。有《滇系》.《金华山樵前后集》、《二余堂诗稿》、《二余堂文稿》、《抱瓮轩诗文汇稿》等.擅书画.

[错语]师先生为官清廉,体恤民情而不媚上,平日多资助贫寒学子,以琴书自娱.这副联,基本就是他日常生活的写照,上联在政闲中自娱以修身,从政惟简;下联在闲暇里关心民众,与民同乐.戒奢安贫.整体格调高雅而有风骨.


贪亦何难!只凭天理照来,这般作孽钱,剜肉医疮,怎叫子孙受用
酷真不可!须把良心勘去,那个无情棒,敲肤挟髓,枉担父母称呼
===魏其瑸

魏其瑸,字灿如,号朴安,顺天府大兴(北京一带)人.雍正进士.人安徽潜山县令.接任于常大忠,多发展地方文化,重修天柱书院.

[错语]此联是作者的自撰官署联,颇有前任常大忠的风范.这幅廉正联,用喻深刻大胆,痛贬贪赃枉法习气,告诫为父母官者,不可剥削民众,违背天理还祸害子孙.整体读来酣畅淋漓,在讨伐官场腐败习气的同时自律自省,有金石之声.难怪魏先生离任后,老百姓自发为其立"去思碑",可见先生之言行一致.
26#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14:47:11 | 只看该作者
勤补拙,俭养廉,更无暇馈问送迎,来往宾朋须谅我
让化诤,诚去伪,敬以告父兄耆老,教诲子弟各成人
===陈文述

陈文述(1771-1843)原名文杰,字隽甫,号云伯,别号退庵、颐道居士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嘉庆五年举人,官全椒、繁 昌、昭明、江都、崇明等知县。著有《碧城仙馆诗钞》八卷、《颐道堂诗选》十四卷、《西 泠怀古集》十卷等多种。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任江都知县时题的官署联.上联表示自己要勤廉修身,谢绝官场上和人际关系中的逢迎走访.下联表示自己要谦虚忍让,保持纯真,并劝戒其他人也要这么来培育子弟成材.整体读来如德高望重的长辈在殷切关怀,十分感人.然而事实上却是这位标榜着清廉的陈同志,喜欢攀援权贵,善于钻营,先在河工上当差,很捞了一笔钱,后来为官也不廉洁.效仿袁枚收女弟子算是新潮了,却附风雅,集女诗人作品,借当时女诗人顾太清的名写诗,伪称是人家赠送给他的.被揭露后怀恨在心,污蔑顾和龚自珍有染.其行径卑劣,再看下这幅顾作正气凛然的对联,哈哈哈!


我如卖法脑涂地
尔敢欺心头有天
===桂超万

桂超万(1784-1863),字丹盟,贵池(今属安徽)人。道光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著有《敦裕堂文集》。 《养浩斋诗集》。

[错语]很少见这样赌咒发誓的对联,哈.这是作者自署于滦平县公堂上的.上联用俗语"不得好死"式的誓言,保证自己要廉洁奉公.下联是警告其他人要遵纪守法.这样的联挂在公堂上昭示,显示出了作者莫大的决心,却是凛凛生威,令作奸犯科者胆寒.


我本不会为官,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事事从天理民情讲究,四面八方都顾到
尔等切莫缠讼,犯什么法律为什么罪,时时存我是人非思想,拖年累月总吃亏
===桂超万

[错语]这副联也是作者写来题官署的.非常口语化,言辞也显得诙谐生动,琅琅上口如念叨家常.据说作者确实说到做到,"平生无愧此语".不过这联的直白也导致了结构上有瑕疵.首句上欠对仗,还重复了一个"我"字.本来这些小问题都可以修改避免的,估计作者是一时兴起吧,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少琢磨了下.
27#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4:33:11 | 只看该作者
从田间来,愿问吾民疾苦
后天下乐,试观曩哲襟怀
===郭柏荫

郭柏荫(1805-1884) 字远堂,福建侯官人。道光壬辰进士,官至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有《石泉诗集》。

[错语]此联题于江苏巡抚大堂.上联告诫自己要多深入民间,关心民生疾苦;下联借"先天下之忧而有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甘愿效仿前辈先哲的胸怀,尽力为民.全联着重"以民为本",同时勉励自身清廉为政,颇有气度.偶搜索了下网络,下联都是"后天下乐,试观案哲襟怀",然而从全联的主题思想,"曩"(音"朗")字做向日,过去那时候一类的意思."曩:久也——《尔雅》 ","曩哲"显然才符合追慕的先哲的解释,"案"字不合理.


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问,是非唯群言是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佚名

作者为清代宁波府郡署某任太守.具体不详.

[错语]有版本上联最后为"勤勉".终选择"勤敏".上联出自【裴注三国志】卷十八 魏书十八==王隐晋书曰:绪子秉,字玄胄,有俊才,为时所贵,官至秦州刺史。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於先帝(司马昭),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联句的意思大体可解释为为官的职责重大,关系着百姓的生死存亡,办事要慎重,做人要清廉,为公要勤劳; 下联出自《中庸》==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联句的意思大体是作官必须要群策群力,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处理事情的时候要掌握好火候,公平合理,而且不要墨守成规. 全联当为作官者必读守则,或者叫行为规范吧,哈.


门前莫约频来客
座上同观未见书
===楼钥

楼钥(1137—1213),字大防,一字启伯,号攻愧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五年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为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侂胄诛,起为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谥宣献。有《攻愧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

[错语]这是作者自题的书斋联,由于作者有收藏书的爱好,所以在这里的理解,可以是不愿与俗人(或许是那些趋炎附势的钻营之徒)多来往,徒然浪费光阴.只愿和高雅的朋友,一起来分享读好书的快乐.全联语句自然流畅,饶有高雅情趣,可以理解为对无聊者的一道闭门羹,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做人信条.
28#
 楼主| 发表于 2006-9-14 15:46:42 | 只看该作者
宁退热官思烂熟
聊支冷俸就清闲
===金埴

作者介绍前面有了

[错语]这是作者为堂弟孙子金兆珑写的赠联.盖因金兆珑曾官济阳令八个月,力请解职.任山阴教谕.既留在家乡,又避免官场争斗.全联典出北齐《王晞传》。原文是: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或劝晞勿自疏。晞曰:“我少年以来,阅要人多矣,充拙少时,鲜不败绩。且性实疏缓,不堪时务,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猖,求退无地。非不爱作热官,但思之烂熟耳。”全联用典自然,隐隐有赞赏语气,金兆珑非常喜欢这联点破他处世之道.


人皆谓之狂生
我终当以乐死
===叶酉

叶酉,字书山,安徽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十九年前后在世。少不喜为科举文。家贫,尝为童子师。志行坚确,不妄与人交。读书奋发,虽雪夜不辍。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由国子生荐举博学鸿词。四年,成进土,改翰林院庶吉士。历提督湖南学政,洊升至左庶子。酉邃于经学,师同里方苞。著有《春秋究遗》十六卷,《诗经拾遗》十三卷,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错语]此联是上平下仄句.上联是因为作者作者教学生时,教他的学生们要敢于质疑,被一些人称他为"狂生",所以上联相当于是作者关于对此事的记叙.下联表明了作者坚持原则,愿终老于事业的精神.全联读来大气且诙谐,尤其是最后的"狂生"对"乐死",有无情对味道.确实有狂生本色.


笼鸡有米汤盘近
野鹤无粮天地宽
===黄河清

黄河清,字浚如,海南儋州人。乾隆二十六年中恩科进士。因不善于官场逢迎(有说为不熟悉宫廷礼仪)而遭人诬陷,便请辞侍高堂获准.回家后设馆交书,造就很多有用之才.

[错语]这是作者教书后写的书斋联,有"无官一身轻"的自由感觉.表明自己不适合官场,宁可清贫也要自由身的思想.比喻用得形象贴切.在官场上,虽然衣食无忧,但始终不自由.据说后来皇帝又派人来邀他出官,他用守丧为借口推辞了.使臣就用这副联作为回复带回,于是别人都把他称为"野鹤进士",由此可见,作者言行一致,确实是出世之人.
29#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03:13:50 | 只看该作者
于世无争,冷署归来安晚节
与人为善,热肠到老励初心
===周日京

周日京(1780-185?)字家景,号星垣,湖南衡阳醒狮人,清嘉庆已卯举人, 系宋周子濂溪(周敦颐)二十三世裔孙。 清道光十三年,官靖州会同县训导,著有《晴窗文集》、《朗江课士录》。

[错语]此联作于1852年,周先生以72岁高龄归乡教子孙自娱,某日在书房读书而作其生平.上联里,由一"冷"字,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宦旅,甘愿做个与世无争的清闲人.下联里则表明自己愿意在"与人为善"的原则下,尽自己所能,做能造福民众的事.整体联语朴实自然,不过偏于直白而少了些回味.


论事本论心,须各平心处事
欺人即欺己,切毋矜己凌人
===贺萱

贺萱,字渠芬,好牧堂,安徽宿松人氏.咸丰举人不入仕途而归隐授徒,有"此邦大贤"的美誉.被门人私谥为"东群先生".

[错语]"论心",原书上按照《荀子.非相》:"故相形不如论心,"解释为倾心研究.不过结合着全联看,上联偶觉得应该解释为做一件事,其实就是在体现自己的本性.应该尽量公正的去做.下联的意思大体可以解释为害人其实如同害了自己,至少害了自己本性.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整体的意思,就是劝人要谦虚谨慎的处世之道.全联的字眼上,事和心,人和己,使用上有点小技巧.


天道好还,盈亏试看当头月
人言何恤,来去浑如过耳风
===贺萱

[错语]上联首句见《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后句用月亮的圆缺呼应前句,大意是人世间的事自有得失.下联的意思则大体为对于别人不公正的评价就不用放在心上.
全联基本上是教人处世要随和,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和旁人闲话,两个比喻都用得十分精彩.尤其是上联,很喜欢.
30#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04:13:57 | 只看该作者
生来骨格等梅花,非独傲霜犹傲雪
老去性情如野鹤,只因耽水复耽山
===贺萱

[错语]等,等同,作如解释.耽,作沉迷沉湎解释.作者这副联,基本上是对自己不从仕的解释.生来有傲骨,不愿意卑躬屈膝而忍受官场上的拘束,还是适合寄情于山水,做闲云野鹤似的淡泊人物.整体格调及用词皆高雅含蓄,结合作者生平,确实令人仰慕.


随分度年华,功名富贵,总属空谈,且放怀吟两首新诗,酌几杯浊酒
化工谁主宰,雪月风花,无非梦幻,果何处寄一身傲骨,涤满腹愁肠
===陈桂山

陈桂山,字馨斋,安徽淮南人氏.光绪年秀才.科举考试取消后行医为生.

[错语]这是作者在行医期间,为自己书房"随化斋"所作的鹤顶嵌字联."随化"二字见《管子.宙合》:“所贤美于胜任者,以其与变随化也."后多用"随化"指顺应时世局势."化工"大体类似"造化".全联的内容紧扣着书斋名字的含义来铺陈,上联里有避世的写意,仿佛尽缘分任意平生.然而下联笔锋一转,终究有几分掌握不了命运的失落.可以看成是那个时代的普通知识份子的苦恼吧.


交满四海,乐道人善
胸罗万卷,不矜其才
===李宝淦

李宝淦(1864-1919),字经彝,号经畦,江苏武进人,曾任湖南提学使.辑录《诸子文粹》,著有《三国志平议》等.

[错语]广交朋友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读了再多的书,也不能骄傲自满,毕竟"学海无涯".全联不仅是学习之道,也是处世之道.两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辩证联系.这样的八言联,古朴有韵,尤其值得学习的是用字上的简练.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9-15 06:52:21 | 只看该作者
事到万难,必须放胆
理无两可,总要平心
===陈纪善

陈纪善,字吉甫.清末民初人士,吴恭亨《对联话》 有记载为其友人.其余不详.

[错语]这副联寻常,可以省略为"事到万难须放胆,理无两可要平心".事情到了绝境,不如放手一搏;真理就一个选择,平常心去对待.张大千曾仿制一联;"人到万难须放胆,理当两可要平心".下联转了个味道.


遵道而行,光昭孔惠
贤人之业,利涉大川
===邓惠川

邓惠川(1883-1940)号遵贤,四川荣昌县人.民国初迁古蔺县二郎滩定居,善酿酒.当地乡绅雷辅章根据邓惠川的为人处世、经营思想及方法等,撰联称颂其人品和职业道德,並采用"鹤顶格"和"凤尾格"的嵌字手法,将"遵贤''、"惠川"冠綴于联语首尾。该乡绅事迹不详.

[错语]《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上联夸奖邓老板遵循孔孟之仁道,诚信经营;下联祝福其财运亨通,生意兴隆.难得的是嵌得自然典雅,也容易理解.


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
从来有名士不取无名钱
===陶顺甫

作者生平不详,估计也是吴恭亨同时代人物.

[错语]这副格言联在上下联中用反差对比,给人的印象就显得特别强烈.得意而不轻狂,可避免节外生枝;爱惜自身羽毛,就不贪不正当的利益.全联也是处世之道的良言.下联典出清代廉吏于成龙的《新民自省六戒》:“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初名虞赞,字逊之,号烟客、别号偶谐道人,晚年归隐后自署归村老农、西庐老人,人称西田先生.官至太常寺少卿。明亡后居家不出,寄情翰墨,开创了“娄东画派”。

[错语]这是条标准的治家格言.简练质朴,虽然没什么推陈出新,但符合人家之道,适合寻常人户采用.

=============
第二卷完毕,累杀偶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6 15:08:29编辑过]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7 16:46:09 | 只看该作者
石磴泉飞山愈静
洞门云掩昼多阴
===海瑞

作者前面已有介绍

[错语]这是作者题于广州市东郊萝岗萝峰寺的一副联.上联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石磴,石阶.顺着阶梯的流泉声里,群山显得愈发幽静;山云萦绕,显得洞宇更高深."昼多阴"刻画得非常精准到位.整体的画面感特别强,读着如身临其境,含蓄地显示出了庙宇的出尘脱俗.


身心外别无道理,静中最好寻思
天地间都是文章,妙处还须自得
===汤显祖

作者前面已介绍

[错语]这副联也是上平下仄式,是作者在抚州居处玉茗堂内的寒光堂所题,上联大体是修身养性,多从自身反省开始,多思量自身言行;下联则大体是要善于从一切事物中汲取知识,结合自身的感悟来消化,体现了作者的学习态度."妙处还须自得",自己的感受不需要别人来强加,自身领悟出来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这点很适合偶们在学习的时候,怎样更好地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顾宪成(1550-1612),明末东林党领袖,字叔时,别号泾阳,人称泾阳先生,南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于万历三十二年修复宋代杨时在无锡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于孔兼等讲学和集会,讽议朝政。时全国各地遭打击排挤的人物和不满朝政的士大夫闻风相附,致东林名声大著。但同时,也遭到权贵的打击。四十年,卒于家。他死后,明末的东林党和阉党对垒局面已形成。顾宪成主程朱之学,偏重经世致用。遗著编成《顾端文公遗书》共十六种。

[错语]这副联非常出名,是因为它倡导天下读书人都应该心系国家安危,以天下为己任而读书.气格很高.整体全联中,上联写读书环境,下联来画龙点睛,同时对照出上联的寻常事物其实就是暗指代着下联的对仗部分,非常见心思.读着容易上口,意思和抱负也容易理解,而其中蕴涵的精神,更是让人振奋.
33#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5:0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7 编辑

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
===史可法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崇祯十四年总督漕运,崇祯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权建立后,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称“史阁部”。时议设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江北四镇,以可法为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清兵入关后,曾主张与之议和,共讨李自成的农民军。后被马士英等人排挤,于是督师淮扬,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抵御清兵。扬州城破而身殉.

[错语]高中课本里全祖望的《梅花岭记》让偶们大体了解了下史阁部.这副联其实是前人诗句.见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玉杯浅酌巡初匝, 金管徐吹曲未终。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 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拨剌红。涧雪压多松偃蹇, 岩泉滴久石玲珑。书为故事留湖上,吟作新诗寄浙东。 军府威容从道盛,江山气色定知同。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  白居易诗里的意思大体是人在逆境中保持自己的风骨,史可法引用来,估计也是对当时时局的一种抗争,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吧.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曾就读岳麓书院。1643年,农民起义军势大,张献忠邀入军作拒。1644年,清兵入关,与友人管嗣裘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退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内结党争权不满。见势去辞职还乡.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故称“船山先生”。在哲学上以继承张载的“正学”为己任,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其著作传世或有目可考者100种,近400卷。著作现存《船山遣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

[错语]从字面上看,清风明月历来是读书人风雅所指,有世事不能强求的感觉.然而据说此这副对联是作者在退回衡州知府崔鸣鷟所赠帛粟后所题。“清风”指清朝,“明月”指明朝。联系上作者的生平,读来一阵悲怆,故国情怀,忠士风骨,不禁让人唏嘘感慨.写得如此隐晦而风雅,可见作者功力.佩服......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康熙

这皇帝就用不着介绍了吧:)

[错语]对康熙的文才没什么印象,不过这副题于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好象承德避暑山庄延薰山馆北的正殿也有这么一副联)的对联确实写得风雅,还是大有可观.整体的画面感觉也颇浓厚,动静相宜.上联的帘间影非常传神,下联以声入砚,自有书香气,这手法也颇值得称道.总体上借环境的陪衬,来点缀主题的清幽,当得上是妙笔.“移、送、侵、润”这几个字用得非常精彩,动感十足.然而偶在某野史上看见有说,乾隆皇帝经常趁兴写些半拉子句,然后手下的文化人来补充酬玉,谢作为天子笔法.所以偶怀疑这副联也不是康熙的完整作品.但愿是偶的偏见吧.毕竟这么风雅的皇帝不多,哈.
34#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17:18:33 | 只看该作者
山光扑面经新雨
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燮

作者前已介绍

[错语]这副联是郑燮题江苏省镇江焦山自然庵[别峰庵] 的.自然庵亦叫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郑燮曾在《奇舍弟》的信中说:“江雨初晴,宿烟收尽,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娇鸟唤人,微风叠浪,吴楚诸山,表葱明秀……真是人间仙境也。”这副联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山野间的清新,让读者对这里的环境直接就有了个鲜明的印象.特别是遣词用字上,扑面/回头,让山水都灵动起来,经/为,含蓄有余味,一新一晚,更突出了环境的清幽.确实是一副非常漂亮的联.


月映竹成千个字
霜高梅孕一身花
===袁枚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性灵诗派的倡导者,生性疏淡洒脱不喜作官, 于壮年辞官,隐居随园,优游自得,不复出仕.

[错语]这副联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觉.上联是写竹影如"个"字,下联是梅霜如小花.作者不按照常规出牌,写竹写梅不落俗笔,搭配着霜月,构造出一幅清幽的画面.尤其是影子的形状,和霜迹的清晰,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孕字用得饶有情趣,一下就把梅花拟人化了.作者的手法真值得借鉴.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9-19 05:43:09 | 只看该作者
山随画活
云为诗留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乾隆进士、官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清代书法家。

[错语]查证了下,此联应该是郑板桥题于四川青城山天师洞山门外台榭的作品,还有他老人家的亲笔墨宝为证.这副联,偶的观点是作者对艺术上的一种感悟.山的神韵可以在国画里表现得更淋漓尽致.云的内涵,也可以在诗歌中得到更充分的诠释.全联的意思,大概就是怎样用艺术的手法,来捕捉自然界中深层次的美,把它展现出来让大众欣赏和体会.在创作中,怎样把观察和实际更深刻的发掘和表现出来,或许也是对其他文学创作的一种启迪吧.


高山流水诗千首
明月清风酒一船
===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名霑(zha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擅诗画,著有文学巨著《红楼梦》。

[错语]曹雪芹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除了《红楼梦》,仿佛就一诗一联.诗者:“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坠地更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联就这一副.这副联据说刻在曹雪芹自制的笔山(毛笔架)底部,象是副自题联.抒发着古来读书人都向往的世外清游思想.读来恬淡飘逸,出尘若飞.然而作者生平由富转贫,尝尽人情冷暖,结合着他的生平来看,这副联,终究是作者的桃源梦想,令人感慨.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
===纪昀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观弈道人。又因其北京虎坊桥寓所有一巨大太湖石,故又称孤石老人。清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主编《四库全书》,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擅诗联.

[错语]这副联其实是一谜语联.上联前三句扣一"青"字,第四句扣一反犬偏旁,后两句总结,合为"猜"字;下联前三句扣一偏旁言,第四句会意扣为"迷"字,后两句也是总结,合为"谜"字.这样的谜语对联,在文献记录中非常罕见,难得的是对仗工整,生动贴切,读来极富趣味,解谜后令人会心一笑.可见纪大烟袋的功底深厚也.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9 23:29 , Processed in 0.06144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