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槐花社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整理]对联分类分析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9:13:50 | 只看该作者
蜘蛛有网难罗雀
蚯蚓无鳞欲成龙
===李调元

李调元(1734-1802),清戏曲理论家、文学家。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罗江(今四川省德阳)人。从小才思超群,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曾得罪权臣和珅,充军分犁,后以母老赎归。戏曲论著有《雨村曲话》、《雨村剧话》。另著《童山全集》,辑有《全五代诗》、民歌集《粤风等》。 擅制联,民间流传有很多他的对联故事.

[错语]传说此副联中的上联是作者少时其父所出之句,用来考其才学。以蛛网为喻,告诫其不可自满。下联是作者当时的对句,年轻气盛的心态表露无遗.这副联偶怀疑只不过是民间传说中的小对子故事,不象作者的笔法.虽然推托是小时候所写,但作者自幼就饱读诗书,文风中正.估计是后人牵强附会的伪作.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方薰

方薰(1736--1799)字兰坻,一字嬾儒,号兰士,又号兰如、兰生、樗盦生、长青、语儿乡农。浙江石门(今崇德)布衣。槑子。性高逸狷介,朴野如山僧。诗、书、画并妙,写生尤工,与奚冈齐名,称“方奚”。著有《山静居稿》。

[错语]此副联为作者自题.作者一生厌倦官场,不事科举而布衣终老,人谓"浙西高士".在这里,上联里以清闲自得为乐趣,难怪不愿意沾染仕途场合的俗气.下联里以读书自娱,静养身心,确实是高士风范.下联的"时"和"静止",偶个人理解是"多"和"高雅"的意思.


开卷神游千载上
垂帘心在万山中
===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清代书法家、篆刻家。

[错语]此联刻画了作者的兴趣爱好.上联写读书,在书中寻觅乐趣,追慕前人雅士风采神韵.下联写作画,作者在家中作画,而胸中自有丘壑,颇有几分自负.整体感觉作者在抒发自己的志趣的时候,也流露出自己的心胸开阔,有远大抱负.
3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03:41: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1 编辑

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
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鸣滩
===宋文甫

宋文甫,清人,曾为翰林,生平具体不详.

[错语]这副联的手法很飘渺.上联写形,树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鱼仿佛游在枝上,而,枝上鸟,仿佛眠在水中;下联写声,山倒影在水中,使得龙仿佛吟在山上,虎仿佛咆哮在水中.其实下联说是形更准确,上下联都是写水面上的影子,只不过是后面的手法,上联是声下联是形而已.作者的笔法在虚实中跳跃,给人似真似幻的感觉,把一种朦胧的感觉和朦胧地比喻出来,读着能清晰地理解那种画面,也能模糊地联想到一些亦真亦假的人事.有无之间的感觉,就这么奇妙.


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栖波
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
===袁炜

袁炜(1508--1565)字懋中,慈溪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年五十八岁。嘉靖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才思敏捷,帝常中夜出片纸命作青词,举笔立就。遇中外献瑞,辄极词颂美。以是称旨,骤擢礼部尚书,改户部寻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典参务。与李春芳、严讷、郭朴有“青词宰相”之诮,不久以疾归。卒,谥文荣。炜撰有诗集八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错语]这联手法颇类似上面那联.传说袁炜少有聪名,某次当地知府脱口吟一上联试其才:“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棲波.”袁炜迅续下联:“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出句用水中山影来交替山水中的事物,把它们在特定的情形下结合起来.对句利用太阳和月亮的各自别称来对,工整贴切,字面上也对仗,很见巧妙心思.


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潜龙奋起 九天雷雨及时来
===顾璘/张居正

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江苏长洲(苏州)人.嘉靖九年进士,授广平知县,又升南京吏部主事,晋郎中。与陈沂、王韦极为友善,人称“金陵三俊”,后朱应登继起,称四大家。著《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
张居正前有介绍,字太岳,号江陵.

[错语]明朝周晖<<金陵琐事(一)>>记载,东桥公填楚,张江陵仅十余岁,应童生试。东桥曰:“童子能属对乎?”因曰:“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即曰:“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东桥大喜,解腰间金带赠之曰:“他日贵过我也。” <<巧对录-卷之四>>也有记载此篇.这个记载让偶想起林则徐的"山登绝顶我为峰",风云人物多少年立大志.这副联,上联为长者勉励,下联是少年者抱负,虽然字词略生疏,但已隐隐有雄姿待发.扬而不浮,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4:44:57编辑过]
3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04:39:47 | 只看该作者
碧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
明月伴星星伴月,星月交辉
===顾鼎臣

顾鼎臣(1473~1540年),字九和。昆山玉山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初任左谕德。正德十二年(1517年),北地淫雨,四方水灾。他作《悯雨》诗,反映北地水患,又请求赈饥弭盗,得旨许可。嘉靖初任经筵日讲官。嘉靖六年(1527年),迁翰林院掌印学士,仍充讲官。嘉靖七年,拜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嘉靖十七年八月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翌年三月,皇帝出巡,特命他留守京师,辅太子监国,即民间传说的“代朝三月”。他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昆山本无坚固的城墙,顾鼎臣奏准筑砖城。后倭乱起,军民凭借坚固的城墙抗倭,百姓得以幸免于难,于嘉靖三十八年建崇功祠以纪念他的功绩。著作有《未斋集》,所辑有《明状元图考》。

[错语]这副联多被收录为"回文联",但它并不能倒读,哪怕是前分句,只是复字加顶真,姑且算"小回文"而已.这样产生的效果,容易加深印象,对画面的构图理解更深刻.但偶个人觉得,上下联的画面有区别,有昼夜之分,中间缺乏连贯.文字游戏的效果更强烈一些,除非把它看作一固定风景,在不同时间所展示出的画面,这样还合适些.意思就是适合作为一个大环境的命题联来作,在时间上过度下.不代表拘束在一个单一画面上.


酷日如炉云似火,烈石焚山
轻烟似缕雨如丝,经天纬地
===刘昌

刘昌,生卒不详,明藏书家.字钦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十年(1445年)中进士第二。初官河南、官终广东左参政。为文瞻丽,诗宗盛唐,有李、苏遗风。藏书甚富,累计所蓄可与{山昆}山叶文庄相等。并与叶盛有书籍之交。工书法。著有《中州名贤文表》、《河南志》、《姑苏志》文集等。

[错语]从这结构来看,这副联大体上也是两人的作品.一个出句一个对.而且上下联表达着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一是酷热天气,一是雨中即景.彼此关联不大,只是在字面上对仗而已.不过下联的后分句把成语御用灵活,是全联唯一的两色.经天纬地本是指才能,这里取它表面上的意思,产生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大体上掩饰了下整体的缺陷.


致勇致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
===莫天祐/沈龙

莫天佑,元末明初张士诚部将,曾驻守无锡.沈龙为当时无锡学子.两人具体生平不详.

[错语]黄印《梁溪识小录》云:莫天佑,绰号老虎。守无锡时,残忍嗜杀。每出入,人皆走匿。有稚子沈龙者,负笈趋塾,误冲节幢,为所执。天佑曰:“汝为学生,能对乎?”曰:“能。”天佑曰:“人有称我为‘至勇至刚能文能武无上将军’者,汝能对则赏,不能则断汝头。”龙略不畏惧,整容对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音菩萨。”天佑喜,赏银一锭,为之止杀者累月。光看联的话,不知所云.结合着历史资料来看,这出句没什么具体意义,纯粹是刁难.而对句则有规劝和暗捧,委婉.结合着当时情形,不能不佩服这位学子的急才.在生死关头,学识胆识缺一不可.

-----------------------------------------
第四卷妙趣完毕,扣,破联一大堆
39#
 楼主| 发表于 2006-9-21 03:5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07 编辑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礼吉,字稚存,号此江,又号更生居士。江苏阳湖人。乾隆庚戍榜眼,授编修。以诗,文,地理名重一时,著有《治平篇》的人口论。

[错语]此副联是作者题于九江庾楼,在江西九江市浔阳江矶上,因传为东晋庾亮所建,故名.半壁江山是说历史上九江为东晋门户,与前秦对峙.而九江为江西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有重镇之说.据传此楼是附会白居易<<琵琶行>>而建,故历来为风雅之地.上联写地方历史,下联写名楼文化.整体情景交融,简明扼要.在诸多有关此楼的楹联中,当为翘楚.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陈白崖

陈白崖(生卒年不详),曾任过颖川县令,清代楹联家梁章钜之师,亦为大学士纪晓岚之师.(刚查了些书籍,年纪大约比纪晓岚大三十余岁)

[错语]梁章钜于<<楹联丛话>>中有记载,称赞老师的这副自题联是"斯真探本之论,两言可以千古矣。"老师这联虽好,但学生这夸奖的高度太高了,脱不了偏心的嫌疑,哈.上联告诫为人处世上莫贪,要掌握好尺度才能心宽.下联的修身养性,按照现在的观点,无求未免太消极,虽在某些情形下,不失为一良方.不过比较之"无欲则刚",确实落了下乘.


杨柳不随春色老
松柏惟有岁寒知
===李烈钧

李烈钧(1822-1946),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号侠黄,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1905年留学日本,不久加入同盟会,1911年秋,武昌起义,李烈钧从北京回到九江,任九江军政分府参谋长。旋到安庆,被推为安徽都督。不久率军支援武昌,被任为北伐第二军总司令。次年,改任江西都督。1913年7月12日,他在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逃亡日本。1915年12月到昆明参加护国运动,任第二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军政府成立,任总参谋长。他拥护孙中山的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1925年12月又通电赞成西山会议的主张。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军政院院长等职。

[错语]此联为作者赠友之联,有劲节气,历沧桑劫难而不改.不过比喻寻常,手法也无多少新颖.可观处,在下联以松柏自诩,有风骨.
40#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2:34:54 | 只看该作者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3年考取秀才。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后在黄州任教员。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

[错语]这是作者1965年1月游成都武侯祠时的题联。上联取自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晤对,意思面对.全联说的就"隆中对"的典故.比较杜甫的原玉,董老这下联还是称得上分量.


见机而作
入土为安
===陈寅恪

陈寅恪(1890年--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

[错语]此联粗看来不知所云,但结合着创作时间来看,却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因当时乃抗战时期,敌人飞机随时来空袭,人们一看见飞机的动作,就是入土(防空洞),这样才安全.两个成语这么一用来,既贴切又诙谐,苦中作乐,还如此风雅含蓄,真乃大师风范,哈.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作者前面已经介绍过.

[错语]陶行知一生为教育事业无私忘我,这副联虽然是赠送某一乡村教师所作,却也是老先生的一生写照.上联真诚待事,下联无私为人.用语如俚,却卓有风骨,读来令人肃然起敬.上平下仄的联格,有生死之意.活着的人大公无私坦诚,死了也要留个清白.所以不能换位置,把下联看作上联
4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13:08:45 | 只看该作者
旭日朝霞红雨乱
天风海水白云闲
===郭沫若

作者,咳咳,前面没介绍,现在还是不介绍.

[错语]据介绍,这副联的来由,原是广州白云山园林管理处人工作人员,摘取今人古大存的诗句“天风海水白云间”书于“听涛亭”柱上,作为下联向游客索求上联。1964年7月24日,郭同志游此,在闻知此事后,以“旭日朝霞红雨乱”为上联,并把下联中的“间”字改为“闲”字。偶个人认为,郭同志这联倒也不错,不过是即景,写早晨的眼外风光,站在游者的角度.且"闲"字有为对仗"乱"字而取巧之嫌疑,“天风海水白云间”是标准的亭联,是把亭子结合着周围风景来看的.亭子是主体.郭同志看来以人为本,确实有无产阶级"人定胜天"的思想啊.嘿嘿,错某对他有历来偏见也.


白马秋风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
===徐悲鸿

作者前面已介绍

[错语]这联上下两种风格,上联是铁琵琶,下联是红牙板.一个萧瑟一个婉约,很能揣摩作者在这里表达什么意思.有人根据作者职业,推测这里是在表现两种白描手法,姑且信之.也有人说是创作时要细心抓住特色,也姑且信之,哈.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9-25 15:0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0 编辑

四  妙趣


南通州,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错语]据说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有记载,这副联是乾隆下江南的时候,路过江苏通州,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个地方叫通州,就出了这么个上联.纪晓岚看见街上的当铺,对了这下联.下联的"东西"是全联的精华.不仅仅对上了字面上的方位,还别有风味,令人会心一笑.


李东阳气暖
柳下惠风和
===李东阳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明长沙府茶陵州人。明代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书法家、文学家。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赠太师,谥文正.著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录》等。

[错语]据说是作者少时作品.李东/阳气/暖=柳下/惠风/和,对得工整不说,最难得的是上下联起头都是人名.下联用"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来对自己,嵌得自然贴切.整体的画面构图也协调,颇见作者功力.另拿自己来开涮,也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嘿嘿.


太极两仪生四相
春宵一刻值千金

[错语]传说这是一还俗道士成亲,朋友写贺联,根据道士的身份,用《易.系辞》"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出了个上句就没辙了,纪晓岚用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的首句来对,字面相对工整,对上了两个数字,也切合结婚的主题.这大烟袋的脑瓜子确实灵活啊.
43#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04:29:51 | 只看该作者
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佚名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有记载,旧时某寒士逢朋友做寿,却实在穷得买不了什么象样贺礼,于是送一盅清水,附一笺文字,如上联.他的朋友在笺上合了此下联.

[错语]上联隐去"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水"字来切合礼物,送得含蓄而高雅.下联隐去"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的"酒"字来答谢.应得通达而贴切.双方皆风雅,令人感慨.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石延年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一字安仁,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康定二年卒,年四十八。

[错语]上联取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 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 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 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 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 渭城已远波声小. "据说司马光称"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是"奇绝无对",结果石延年这句下联不仅形式上工整,而且意境上也呼应,仿佛珠联壁合,浑然天成.如果非要挑瑕疵的话,偶觉得上联气势更悲怆激越一些.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错语]相传这副联是朱元璋外出打猎时出的上,考验下儿孙们的才识,皇太孙朱允炆其性格温顺,,所对下联"雨打羊毛一片毡",只是寻常,用语也琐俗.为此太祖大为不喜.而此时其四子燕王朱棣以"日照龙鳞万点金" 对之,显示出朱棣的胸襟抱负,太祖很满意.后朱棣于1420年夺侄建文(朱允炆)之位,庙号成祖,年号永乐。看来这副联就是前兆,已为将来的变故打下伏笔.所以"联中见性情"之说,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来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0 1:52:55编辑过]

44#
 楼主| 发表于 2006-9-28 03:22:42 | 只看该作者
子将父作马
父将子作龙
===左宗棠

前面已介绍

[错语]有传说是林则徐所作.其他记载是左宗棠幼年入学均是父亲背他,一日先生即兴吟出上联,左立即对出下联。从内容来看,确实象即景创作,简单朴实,不过民间传说,偶历来保持怀疑态度.总感觉是后人杜撰,老实说,这格调也寻常,算不了好联.书中收录,很不情愿的敷衍下,没什么词儿来夸.


一弯西子臂
七窍比干心
===朱元璋

作者有介绍

[错语]传说朱元璋常微服私访,了解民情。某日于金陵街头,见藕农卖藕,乃执一节藕出上联:“一弯西子臂。”藕农不知前是当朝皇上,即对出下句:“七窍比干心。”“西子”指春秋美人西施,“比干”指商末大臣比干,被商纣王剖心而死。此联嵌典自然,上以“臂”比藕节,下以“心”比藕节的断面,贴切非常,朱元璋听后大喜,亲封藕农为“祭酒”官。看了这副联,决定来日买点藕根来炖排骨,一来澄清事实,二来打牙祭.不过按照印象,确实非常生动,嵌人的典故也着实有趣.偶还是保持偶的观点,是后人伪作.虽然老朱爱好对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解缙

作者已在前介绍

[错语]相传有朋友与其玩笑,在其门口贴联:“闲人免进,盗者莫来。”解缙见之,于上下联后各增了三字,使其成“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此副联有一定技巧,在于谐音.闲人=贤人,盗者=道者.而且有读书人清高习性,偶姑且相信是小解出品,表达他的生活品位,与文人雅士相交,绝非仿制.
45#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15:23:08 | 只看该作者
六韬三略
四书五经
===汪升

汪升,生平不详,仿佛是江西婺源人氏.1712年著《评释古今巧对》,共(18卷) ,收录康熙年以前之趣巧对联,为当时关于趣巧对的全面资料文献.且在此可推定作者为康熙年间人士.

[错语]见《评释巧对》卷十七。是书名集称对。《六韬》,古兵书,传说是以周文王、武王与姜太公对话形式写的,故传为姜太公吕望所著。书中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篇,故称《六韬》。《三略》,亦称《黄石公三略》,相传为汉初黄石公(张良的师傅)所著,分上略、中略、下略。四书五经,是儒家九部经典的合称,一般地说,四书通常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这个集书名联都是古籍综合名称,好在一文一武,上联是兵书,下联是儒家经典.其它好象也没什么出奇.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汪升

[错语]这副成语集句收集在《巧对续录》,两个成语对仗得天衣无缝,最有趣的是它们的典故都来源于三国.上联是曹操的行军路上的故事,见《世说新语.假谲》;下联见《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在内容上,也都大体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么一推究下来,愈发感觉出其中的巧妙来.


子不嫌母丑
狗不厌家贫

[错语]也是出自《巧对续录》,取自民间的俗语,上下联同位同字,并不妨碍整体结构.在对联里这样的情况还是不少,多是在副词助词上等,整体的联眼才考究得多.两个俗语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用人之常情物之常理,来表达对家国的眷恋.
46#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03:33:14 | 只看该作者
小犬入门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解缙
(有作伦文叙的)

作者有介绍.传说相爷闻幼年解缙才名,邀请他过府,故意不开门,还出一上联:小犬乍行嫌路窄.解缙即接下联:大鹏展翅恨天低。相爷见对于是大开正门。也有传说是与曹尚书相对.或传说为应一乡绅刁难.

[错语]上联刻薄刁钻,下联针锋相对,而且大气,对比着,前者如市井骂街,后者不怒自威,显然更胜一筹.难得的是那份气度胸襟和急才.


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
===何淡如

何淡如(1820-191?),原名又雄,字淡如,以字行,南海湾头乡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举人,一度出任高要县学教谕,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学为主。在中国楹联史上被称为“谐联圣手”。又因为他擅以广东话撰写谐联,故有“广东方言联语之祖”的美誉,被尊为“粤语联师”。

[错语]这是个无情对的典范,难得的是上联有典故,出自《资治通鉴》:"或谓狄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下联用三个欧洲国家名称,字字相对,而整体"果然一点不相干"佩服佩服.


水如碧玉山如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方婺如

方婺如,字若文,一字文辀,号朴山。浙江淳安人,生卒不详.康熙十五年(1700)进士。官丰润县知县。历官3年,以“烧锅失察”去官.此后家居力学,曾在敷文、蕺山、紫阳书院讲学,其教必以正心术、端品行为本,门下多出高足。乾隆二年 (1737年),以经学被推举,钦召纂修三礼,固辞不就。自是闭户著书,深究经学,潜心理学。又工古文,为文朴茂古奥,有济世之教。时人称其为“朴山先生”。著有《周易通义》、《尚书通义》、《毛诗通义》、《集虚斋学古文》、《离骚经解》及《朴山存稿、续稿》等。享年约八十多岁。著作有《集虚斋学古文》十二卷.列入“四库存目”。《巧对录》卷六记载其卧病在床,于弥留之际,门弟子中二人议论:“有句成诗‘水如碧玉山如黛’不知如何才能对上。”方于枕上听到后,低声答道:“可对‘云想衣裳花想容’。”说完就逝世了。后人多用其名字代表"联痴".

[错语]下联典出李白《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方老先生在弥留之际,还能信手拈来古句自然流畅,仿佛天作之合.联痴如此,令人感慨.突然想起金圣叹在法场上的"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也是一痴人啊.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0 4:11:29编辑过]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 00:1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0 编辑

密云不雨 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 即墨有秋皆即麦
===项炯

项炯(1278—1338年),字可立,号慥斋,先世胡姓,因祖辈有过继项玑者,遂为项姓.元朝人.通群经,为时名儒。隐居不仕。一时名公硕士,多与之游。炯工诗,有可立集《元诗选》传于世。

[错语]此联嵌北方的密云、通州、钜野、即墨四县市名,州和舟发音一致,‘麦’字古音(mo)通墨发音.<<巧对录>> 卷之八记载:项炯幼同师舟行,见云起不雨。师出对云:“密云无雨,通州水下通舟。”项对云:“巨野有秋,即墨田多积麦。”这副联无甚格调,就同音字相谐成趣,反应机敏.其它仿佛无可观.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王闿运

王闿运(1833年——1916年),湖南湘潭人,字壬秋,又字壬父,由于他曾题居所为湘绮楼,人们又称他为湘绮先生。先后任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学院山长,江西大学堂总教习。光绪三十二年授检讨,民国三年任国史馆长。有《湘绮楼诗文集》,《湘军志》。

[错语]此副联为王闿运任国史馆长期间,逢袁世凯当总统复辟帝制而讽作(有传说是讽刺曹锟贿选总统,不过看来前者说法更准确).上下联中前两分句,在第一字上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借和上联对仗,点出这般大人物毕竟“不是东西”,哈.王老先生也真够胆大.整体辛辣而妙趣,把袁大头恶搞成一冤大头,讽刺得斯斯文文,大好.也有传说,其实王老先生只写了两个前分句来嵌字,后面是别人添加的,偶不愿意相信.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佚名

[错语]这副联叫做"喜与悲联",上联是记载民间流传公认的人生四大喜,下联则是人生四大悲.据说上联是宋朝民间有一首传诵很广的诗,名叫《四喜诗》.而下联是别人根据它而对应着写的恶搞.严格说这不是一副联.最起码的联尾巴,一平一仄也不遵守.上下联不对仗(解释为当句自对的手法也太勉强),不过偶采用的这本书中有收录,也只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了,同时对编辑的眼神表示BS.就当长下知识来看吧,其它的也没兴致多说了.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 01:56:30 | 只看该作者
几幅图画,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成何良史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照甚将军
===朱元璋/刘基(伯温)

皇帝已经介绍过,刘基(1311-1375),字伯温,温州文成县南田(旧属青田县)人,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作有《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等书。

[错语]此副联是观花鸟鱼图后写的联.下联基本上是对仗着上联的即兴创作,用棋来对画.还有几个版本,摘录两个如下:"几幅画图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馨香鸟不叫笑杀学士;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闷死将军""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了,可笑,可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娘,喝声将军,提防,提防".如果按照语气来看,这两副不太合乎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对答.上联应该是说,在图画里应该展示出时代的特色或风情,不结合人文就落了格调.还有点期待赞颂的意思,符合开国皇帝老倌的脾性,期待喝彩,哈.下联这么看来,气势下落,倒有点臣子的谦卑了."将军"是象棋的术语,在这里活用了,算是补缺憾的亮点吧.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金城镇人,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历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

[错语]这联最绝妙的地方是上联嵌了钱三强的名(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率领华罗庚、赵九章等十多名科学家。)下联嵌了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且“九章”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自先秦到东汉初年的数学成就,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勾股弦定理”。"勾股弦"是三角形里的一种定理,对仗"韩赵魏"三个瓜分晋国的战国国家非常贴切.这份构思,把知识/历史/人名,嵌得这么有趣,华老真不是盖的!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佚名

[错语]按照对联规矩,这副联两个仄尾巴,基本上已经被枪毙.但它却因为它的特殊性被广为传诵.这是副非常罕见的缺字谐音联.上联缺数字一,通"衣";下联缺数字十,通"食".整体连接下来就是"缺衣少食".据说这副对联是个穷秀才的春联,把生活窘况辛酸含蓄而幽默地表露出来,潜台词的魅力,更加深了读者的同情.所以虽然不成律,却自有风格,令人叫绝.
[补充]承蒙本槐花公社玄灵教主李天提醒,此联还有横批"南北",意思是"没东西".连接起来就是"缺衣少食没东西".多谢友情赞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3 2:19:50编辑过]

4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 01:28:20 | 只看该作者
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
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佚名

传说某夜,乌云密布,一爱联人灭灯欲寝,忽得此上联,正念叨间.隔邻穷秀才推门而入,应声相对.主人云:"要借不难,先对此句."秀才笑:"先才所言,不已对了."主人寻思,恍然大悟,拍掌叫绝.

[错语]这副联的技巧就在南北方位对东西物品,在很多技巧联故事中,都有这么使用.见多了就觉得没什么出奇了.整体联也就显得平常.不过如果这故事是真的,穷秀才的这份急智,倒是很值得称道.


求公公,公道明于千里月
愿婆婆,婆心忙似半山云
===某土地庙联

[错语]这副联用香客的口气来写,公婆二在在前后分句的使用方法不同.对联话卷十一 杂缀一记载,《淮联丛语》云:某君题土地祠联云:“求公公,公道明于千里月;愿婆婆,婆心忙似半山云。”按,佳处全在一“明”字,一“忙”字。此可云文人慧心,扫尽枝辞蔓词,犹第二义。  这么看来,偶顺势理解下,“明”字呼应着求个"公道",符合求神拜佛的心理.“忙”字嘛,联系着"苦口婆心"来理解,再想下半山云的状态,偶实在理解不了这"忙"字如何能与前后协调.查阅了下,也找不出"忙"字有什么特别的使用方法来吻合这情形.目前偶觉得这"忙"字用得非常失败.如果有朋友能找到贴切使用的资料说明那更好.哈.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王汝玉

王汝玉(?-1415),明代书法家,名璲,汝玉其字,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小时候博闻强记,有神童之称。永乐初,由应天府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历迁右春坊右赞善,预修《永乐大典》,累迁左赞善。坐解缙累,下狱死。谥“文靖”。有《青城山人集》传世。

[错语]汝玉七岁,与父于户外赏雪后景。日出积雪溶,雪水顺檐如雨。其父即联:“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让汝玉合之。汝玉见远处生风扬尘,似烟起,遽得下联:“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父赞.  这副联是即景而作,形象生动.特别是"无云之雨"和"不火之烟",比喻得非常到位.作为七岁的孩子,对得如此工整形象,特别是手法使用上也能一致,确实令人称奇.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 22:58:44 | 只看该作者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
开口便笑,指点迷津
===杭州宝寺山麓大佛寺

[错语]看来这应该是弥勒佛的联.全国各地庙宇类的弥勒联大多内容类似.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那幅"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其它还有很多相似的好联,这一副比较下来,也只是中游水平.而且偶个人感觉上下联的前后分句的联系都不稳妥,估计是作者抄袭了其他弥勒联的前半截,自己凑的两个后分句.尤其是下联的后分句,失败.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

作者前面已经介绍.

[错语]有传说是林则徐少时随私塾老师登福州的鼓山,老师以"山/海"二字命题七言联时的作品(也有传为随其父登山).后人把这副联刻在了福州马尾的罗星公园.这副联给偶最大的感觉就是豪迈痛快,读着心胸开阔.可以体会到当时的林则徐意气风发和远大抱负:海没边际,那没关系,苍天就是它的岸.山到了最高处,那也成,我在山顶上我就是更高的山.这样的气魄,从这样的少年郎身上体现出来,注定他以后的不平凡.偶回忆了下自己小时候,怎么也想不出自己说过什么凌云壮志的语言,最到和人争执后撂几句狠话,唉.


一树桃花红间白
两行杨柳翠饶青
===汪先达

汪先达,只知道是明朝人.其余不详.据说这副联是县令出上联,他对的下联.

[错语]间字在这里,偶反复考虑了下,觉得应该作搀杂,饶字是添加的意思.意思大体就是桃花的颜色粉红,柳树的颜色青翠,这副联大体就是在捕捉颜色的模糊感觉,间字和饶字用得非常精彩,把一副本来内容题材都平庸的联一下点化得生动起来,读出那种不可捉摸的感觉,真是妙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3 23:11:07编辑过]

5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01:4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1 编辑

七黑八暗皆为夜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佚名

传说是一童子对一老者.

[错语]下联见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上联恶俗,生造一成语.这样的联,纯粹是糟蹋对联,对联沦为小道,就是多被这样的句子所误.民间传说里的对子,大多就是字数相同,展示下伶牙利齿的功夫,破坏了对联的文学美.偶看着这句子就恼火,这编辑,编对联书籍来普及对联知识是好,但还是应该选择下,尽量有点深度吧.酒喝多了点,心头不爽,不评这破句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七音徽羽角宫商
===毛先舒

毛先舒(1620--1688) 字稚黃,後更名騤,字馳皇。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末諸生。父歿,棄諸生不求聞達。少時曾師事陳子龍,後從劉宗周講學。與毛際可、毛奇齡齊名,時人稱爲“浙中三毛、文中三豪”。著有《思古堂集》、《匡林》、《芯雲集》、《格物問答》、《聖學真語》、《詩辨坻》等;曲學著作有《南曲正韻》、《填詞名解》、《南曲入聲客問》。

[错语]古代音乐为五阶,宫商角徽羽,相当于"12356",然后在角徽间偏音一变徽4,羽宫间偏音一变宫7.随意为七音.这样来对仗五行,确实工整贴切.毛先生涉猎百家,在此可见一般.在这就想起那句"四书风雅颂",一大雅小雅,有异曲同工之妙.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

作者已介绍过.

[错语]此副联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中遇到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见到了一个大石牌坊,上书 “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又有一幅对联,“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联很有李商隐那些<<无题>>诗的味道,别样人读着有别样情怀.世事虚幻难辨,得失难料.有情无情,有时候真的不可言传.庄生梦蝶的典故蛮合适这味道,花似我,我非花.挨,酒喝多了特别不能读这样的句子,特别是小资情调的人.这样的联,如果非要清晰的解释出来,就好比唐突佳人,还是朦胧美为好,象舒婷/北岛他们的诗歌那样,雾里看花吧.
5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05:31:20 | 只看该作者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苏小妹,秦观

苏小妹,北宋苏轼之妹,传说才女.生平不详.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传说为苏小妹之夫婿.

[错语]据说这是小俩口成亲夜的对联.小妹出上句,最后表示无语(雨),小秦当然有风度,委婉着顺言明天就成双(霜).情景的铺垫来造就双关的意趣,当真是你侬我侬,哈.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乾隆,纪昀

两人都介绍过.不过在传说里,此副联的作者不一

[错语]这副联的名气也非常大,主要是因为它是属于回文联.上下联正读倒读都一样,而且难得的是意境也很优美,很耐琢磨.后来有个秀才重新续了一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也非常有味道.据说天然居是个茶楼,因此联而出名,有不少茶楼也因此用上了这个名称.可见,好联的魅力,还是很有广告效应的.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朱元璋,店家主人

[错语]《长安客话》云,明太祖与刘三吾微服出游,入市小饮,无物下酒。朱出句云:"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三吾未及对出,店主送酒至,随口对道:"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次日早朝传旨将店主召去,赐官,店主固辞不受。 这个故事可信度不高,整体也无什么特色,无非是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东西"的谐意已经在大多类似的技巧中用滥.所以这副联还是寻常罢了.
5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3:30:20 | 只看该作者
玉兔捣药,嫦娥许我十五圆
喜鹊成桥,织女约郎初七渡
===高启/杨基

高启(1336~1374)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开封,家于山阴,避地吴中。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 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因写《上梁文》,词犯朱元璋大忌,被朱元璋腰斩于南京。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杨基 (1326~?) 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中(今江苏苏州)。元末,曾入张士诚幕。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著有《眉庵集》

[错语]这副联只能看作是文化人朋友间的娱乐,估计是在某月夜聚会时的酒间游戏.所以虽然分别嵌了民间神话传说,但整体内容无多大深度,就对仗着切题而已,其它无甚可观.(就一"许"字有点俏皮味,哈)


草号相思,思岸柳眉弯腰细
花名含笑,笑石榴齿露皮斑
===李之仪/苏轼

李之仪(1048--1117)字端叔,自号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1073年(宋熙宁六年)进士,初任枢密院编修,后任原州通判,终官至大夫。善诗能文,尤精诗词,有《姑溪居士前集》《姑溪词》.
苏大胡子介绍过了

[错语]拟人化的手法,通常产生的效果更强烈.把岸柳拟作美女,把石榴拟作开心老丈,这样,同时把主体相思草/含笑花,也间接拟人化了.抓住了喻体的形象特征,后分句1/2/2/2,读着节奏轻快,也很符合整体旋律.不过偶怀疑,苏老胡子历来爱用文字来恶作剧,没准中间还有什么八卦典故,两人在互相揭底斗嘴来着呢.


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
西江月下,最念奴娇浣溪纱
===梁元锴

作者生平不详

[错语]这是副词牌对,南乡子前,忆秦娥,寻芳草,西江月,念奴娇,浣溪纱.上下联各三,位置也对仗,整体组合出的内容意境基本连贯,虽然声律不成功,不过能嵌这么多词牌进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5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20:43:39 | 只看该作者
五 谐讽


动地惊天,脱裤打门役五板
穷奢极侈,连篮买豆腐三斤
===佚名

这副联是讽刺教官的联.明清时县学中教官为最穷酸官职,属下仅一书吏一门役.

[错语]估计这副联是学中的老师学生们的作品.用略显夸张的手法,把他们很看不顺眼的教官讽刺得狼狈不堪.上联讥笑官职太小还要摆官架子.无所事事,打门役屁股也成特等大事.这个清闲也太离谱了,哈.下联是讥笑他穷酸,或者是吝啬,连豆腐这么便宜的东西也舍不得多买,大概平时经常占师生门的小便宜吧.上下联幽默而夸张地勾勒出了一位狐假虎威的吝啬教员形象,读来令人捧腹.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翁同稣/李鸿章

翁同稣(1830--1904)字叔平,声甫(一作笙甫),号笙锴,又号韵斋,自署松禅,晚号瓶生,又署瓶庐,亦曰瓶斋居士,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进士,赐一甲一名及第,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职归里。卒後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西江.李鸿章前面已介绍.

[错语]旧时好以籍贯来称呼名位显赫人士.有记载翁同稣曾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之职),在任期间与合肥人李鸿章不和。李在戊戌变法前洋务运动中多被指责贪污,其时职务类同宰相。一次,翁同和出联讥讽李鸿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反唇相讥:“司农常熟世间荒!” 据说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大发横财,而翁同稣主管中国农业,但当时国内农业却十分萧条..两人挟私怨而针锋相对,且两人的文学功底都非常深厚,斗起嘴来含蓄刻薄,而表面上还十分文雅,对仗格律无一不工,切人职务籍贯,还互相挖苦彼此的老底,也可把这副联看作是清末两大政治风云人物间互相斗法的缩影,着实精彩啊,哈哈.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佚名

这里的六君子,是戊戌变法后的后六君子,杨度、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和严复等六人是拥袁称帝的筹安会主要负责人,二陈汤是袁的亲信,即陈树藩、陈宦和汤芗铭,三人见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大势已去,均临阵倒戈.

[错语]这副联虽然不太遵守音律,但内容却非常漂亮.六君子和二陈汤是二味中药,从字面上看,意思也很完整,由一味药诱发病,最后由另一味药而丧命.而结合上历史典故,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由手下的六君子鼓吹着开始,到二陈汤倒戈后结束,联系得天衣无缝,令人叫绝.同时,把这场复辟帝制的闹剧,比喻成病害,在这副联中作了总结,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此贴子已经被阿错于2006-10-13 4:24:54编辑过]

5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7 19:08:23 | 只看该作者
拍马
吹牛
===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一字耳犹,号姑苏民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龙子犹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著有白话文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错语]据说是出自冯先生某故事里写的阴曹地府故事,用来讽刺阳世间的人物,牛对马,意思一吹一捧,到也简单.不过偶个人觉得少了些文字的趣味,这样的对联,还是要写出些技巧好看点.


饱暖富豪讲风雅
饥馑画人爱银钱
===郑燮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传说是某盐商来找板桥同志求联,板桥同志要价2000两银子,盐商只出1000两,板桥同志就只写了上联,盐商只好补1000两,板桥同志于是再题下联,并道:“我靠写字吃饭,就爱银钱,比不上你们富人讲究风雅。这副对联正是写的你和我,见笑,见笑。” 盐商拿着对联,哭笑不得.如果这故事真实的话,板桥同志也忒不厚道,哈.这副联是反话,暗中讽刺有钱人附庸风雅,也感慨天下读书人的生存艰辛.不过偶持一定怀疑态度,板桥同志的联历来多工稳,如果这副联真是他写的话,那可能是觉得对方俗,也就写俗气点,既讽刺又敷衍吧.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此
啐!妾虽长舌,非老贼不到如今
===佚名

据说是清道光年间某人撰写于牌,挂于杭州岳飞墓前下跪的秦桧与王氏塑像上.

[错语]这副联流传至今,已经成了岳王庙的游览特色之一.借用这夫妇俩互相追悔埋怨的口气,表现出乱臣贼子终究遗臭万年,任人唾骂.上联用秦桧的语气推卸责任,下联用王氏的口气指责男人.把这两口子的奸人嘴脸,讽刺得入骨三分,钉在耻辱柱上了还在狡辩推委,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的丑恶小人嘴脸可见一般.
5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2:08:44 | 只看该作者
行年八十尚称童,可谓寿考
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佚名

据说是清代,某老童生80岁了,参加科举还是没考上,有人根据此事作联而讽.

[错语]这副联用了点技巧来增强讽刺效果.上联的"寿考",《诗大雅·棫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朱熹《集传》:“文王九十七乃终,故言寿考。”本来是高寿的意思,这里把它拆作已经高寿了还在考试的意思.下联的书生,除了是读书人的意思,结合着前一个分句的未熟来理解,其实意思是书没念好,还生疏的意思.整体不仅仅嘲笑了老童生迂腐,也可以看作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辛辣抨击.词语活用出来的饿双关效果非常幽默,越理解进去越想发笑,哈.


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
封疆何窄,二三条巷伪政权.
===佚名

这副联是某人针对汪精卫的南京伪政权而作.

[错语]上联表面上在记载袁世凯短暂的称帝生涯,其实是在暗指汪精卫的这个伪政权也没气数,迟早要垮台.下联讥笑汪精卫的这个伪政权庇护在日本人的羽翼下,影响力就只能存在于小范围里,不得民心.上联从时间上,下联从地域上,形象生动的揭示出卖国贼的丑恶嘴脸行经,对他们的汉奸行为进行不遗余力的诅咒和鞭挞.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刘师亮

刘师亮 (1876~1939) 原名芹丰,又名慎之,后改慎三,最后改师亮,字云川,别号谐庐主人,四川内江椑木镇人。做过塾师。善于作讽刺联,被人称呼为"幽默大师".

[错语]写这副联的背景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各种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这里作者运用谐音(在四川方言话里没有卷舌音和鼻音),把税通成岁,把贫通成平.让整体结构和思想具有强大的对比效果.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阶级阶级的黑暗.表现出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对政权的失望.整体把具有美好憧憬的两个词语演化成控诉,读起来简洁明了,象人民心中的呐喊,所以当时这副联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被人们广为传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4:45:53编辑过]

5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23:38: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1 编辑

一味黑时犹有骨
十分红处便成灰
===徐宗干

徐宗干(1796 - 1866)字伯桢,号树人,江苏通州人,1820年进士。历任山东、四川两省之州县官及福建汀漳龙道后,1848年任福建台湾道.1854年擢按察使,1862年擢福建巡抚.编著有《斯文信斋文编》、《治台必告录》、《东瀛试牍》、《瀛洲校士录》、《虹玉楼詩选》

[错语]此联是"咏炭",陆震纶在他的<<对联创作>>一书中引用有相关的资料----梁恭辰《楹联四话》卷一云:徐树人中丞(宗干)尝制“咏炭”一联铭诸座右,可见其居官之概。又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云:清代“官场口语,以得宪眷者为红,否则为黑。同治初元,徐清惠公宗干抚闽时,前抚满洲仲文中丞瑞璸总督正轩制府庆端以事被劾去位,一时私人废黜殆尽。公咏炭有句谓此。程桐轩太守(荣春)为书其语,加跋,锓本,印成楹帖分贻寅好。今多有悬挂者。附要津者可鉴矣。”《楹联新话》“一味”作“一半”。  这副联很准确的写出了木炭燃烧前后的形象,特别是借物讽人,传神地勾勒出小人得志的嘴脸,未成名时还有点骨气,一出仕后就变了个人.还有种解释法是可以看作是"盛极必衰"或者"物极必反"的哲理写照.好句子就这样,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理解.


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佚名

[错语]这是抗战时期的重庆某茶馆联,上联是说当时日本飞机经常来空袭,茶馆老板怕客人来不及付帐就跑掉,而下联是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禁止人民谈论国家事(当时很多公共场合都贴了"莫谈国事"来提醒客人).整体表面上看来是置身事外的清闲茶话,只关心自己的生意营业.其实在字里行间中,还是能读出对当时政府的失望和讥讽的味道来.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佚名

[错语]有关这个对联的笑话流传很广,传说某老进士的儿子也中进士,老进士一得意,就写一副联贴门楹上炫耀,结果不知道被哪个缺德鬼半夜里在上面添了几笔,把老进士一家气得够戗.对联本身写得俗,改的人心眼蛮多,就太缺德了点,哈.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05:32:22 | 只看该作者
并未出房,亏得个白头发秀士
何尝中试,倒做了黑耳朵举人
===佚名

[错语]书上的上联最后是秀才,偶考虑了下,为了避免尾巴上都是平声,就自己修改了.这副对联据说是安徽无为县某钦试举人所写,辛苦读书多年却考不上举人,一直是个小秀才.秋闱还是没中,皇帝可怜他,赏赐了一个举人名额,可惜他已经垂垂老矣两耳昏昏.故写下这副联来抨击科举制度,语气在自嘲中带有不忿.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朗读着,把作者的心态表达得很充分.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
===佚名

[错语]这是副顶真格的对联,层层剥茧,最后图穷匕现.传说是一私塾老师想向学生索要钱财出的上联,学生就这么对的下联.偶倒持怀疑态度,宁愿相信是某人写来针砭时事的对联.这副联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清朝末年,当时朝纲腐败,底层人民受尽层层剥削,这么来看这副联的饿话,或许更有积极意义.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
===佚名

[错语]传说是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贪官,却时时标榜清廉,在自家门口贴了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人在上下联后面各添几字,改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这一改,让贪官现出原形来了。这副联也历来为人称道,模仿着这贪官的口气,谐趣地给予嘲讽,把那家伙贪婪的本质揭发得淋漓尽致.
5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00:5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2 编辑

夫人莫擦摩登红,谨防特务吊膀子
老爷快留八字胡,免得保长抓壮丁
===解放前重庆某土地庙对联

[错语]这副联在上下联中,分别模仿着土地公土地婆的语气互相交代叮嘱,本身就是一噱头.内容结合着当时政局,蒋管区内特务横行,经常骚扰妇女,而乡野里却派保长等基层恶势力到处抓壮丁去当兵,人心惶惶,更是表达出了人民的愤怒.连土地庙里的老俩口都紧张的时局,可以想象着人民在遭受多大的苦难.全联的口语式表达,加上四川方言(重庆最近几年才直辖市),结合上时代特色,幽默中带讽刺,确实是好联.


日暮可堪途更远
中干其奈外犹强
===陈宝琛

陈宝琛(1847-1935),字伯潜,号弢庵、橘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宝琛十三岁成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1868)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编修,又三年,擢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此后,与光绪皇帝亲近,并得到慈禧太后的宠眷,官职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陈热心家乡教育事业,辛亥革命期间出任过山西巡抚,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末代皇帝宣统(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特谥及“太师”的晋赠。其著述有《沧趣楼诗集》、《沧趣楼文存》、《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奏议》等,《沧趣楼联语》收录应酬联作九十副(摘自<<恶人谷珠楼>>)

[错语]关于这副联有故事记载:陈宝琛身为伪满时期的溥仪的老师,力图让溥仪摆脱傀儡地位.某次在长春,文人诗钟会,要求把"中/日"鹤顶格嵌字首,陈宝琛写的一联是‘日暮可堪途更远,中干其奈外犹强’。当时在座的郑孝胥的侄儿抄录下这联诗钟,带回给郑孝胥看,后转抄到日本人坂垣手里。坂垣把这联诗钟记在自己手册里,并加注:‘陈宝琛诗钟讥日本。’有旁人替陈解释,说这只是文人间文字游戏而已,坂垣才没有追究.结合着这段历史来看,赏脸意思大体是仰日本人鼻息的日子终不是长久,要摆脱傀儡的命运自己开创天地.下联大概是感叹自己和君王虽然有此心,命运却还是被日本人的强大势力掌握在手中.全句有"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感叹,沉郁.偶这本书上把这副联强解释为抗战联,宣告日本人要完蛋了,不认真研究下出典,可笑!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佚名

[错语]这是副无情对.题材背景是:苏昆名丑杨鸣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有人就写了这么一副对联,上联惋惜杨三,下联痛骂李鸿章。杨鸣玉排行老三,故称杨三.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先生"在这里是用来对仗"已死",而单独作为称呼,就诠释出了无情对的效果.下联字字相对,连贯着朗读有着切齿痛恨的语气,不仅是为杨鸣玉鸣冤,更痛快直接地怒斥了李鸿章的卑鄙行径.从无情对的创作来说,无疑也是很成功的.
6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21:47:05 | 只看该作者
官衔有例起头大
文字无凭下气通
===施鸿保

施鸿保,生卒不详,钱塘人士.清咸丰道光年间知名学者,著有《闽杂记》《岘佣说诗》《读杜诗说》等.

[错语]这副联其实是作者的诗钟作品,题目是"告示/放屁"分咏.整体读着感觉象在讥讽那些有头衔而无真材实料的庸碌官员.单独看,上联与题目"告示"还是蛮吻合的,告示通常都是大标题.下联也形象,前四字虚,说这东西不可记载捉摸,后三字是这东西的具体表现形式,哈哈.这副联,准确说是诗钟,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在运用手笔上,能把两毫不相干的事物很协调地组织在一起,并且能结合着产生其它的效果,不能不佩服作者这脑瓜灵光啊.


一代奇书镜花绿
千秋名士杜林胡
===佚名

[错语]这副讽刺联来自于文革中的一故事.某造反派头目混到省图书馆任领导,在职工奉命学习《反杜林论》的时候,此人听说“杜林胡说什么什么”,却不知道恩格斯有本著作叫《反杜林论》,更不知杜林是德国哲学家,听作是个叫“杜林胡”的人以为是当时新冒出来的大批判对象,于是强行命令职工开大会,组织着批判起“杜林胡”来.后来他到书库视察,又出洋相,把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读为《镜花绿》,于是有人写了这么一副联的讽刺他.借讹相揄,产生了极大的幽默效果,也可以理解成是对那个荒唐年代的变相嘲弄.


两江呆人障
三省钓鱼行
===佚名

[错语]关于这副联,看着不知所云,其实是有典故的.清人刘坤一前后任两江总督十八年,晚年每日只抽大烟,不理政务.其亲信、幕僚等,则经常在秦淮河钓鱼巷歌院寻欢作乐。当时的总督府悬挂着两块匾额,分别是“三省钧衡”和“两江保障”,于是有人将匾文拆开,把"保"字拆为"呆人",把"钧"字化成那烟花巷的"钓鱼"招牌,讽刺了刘坤一的沽名钓誉和幕僚们的醉生梦死,当时两江的经济一直衰退,挂着这样的匾来欺上瞒下自我标榜,难怪要被人讽刺为是"呆人"在保障着一方水土.网络上还有个版本,说这副联是讽刺也担任过两江总督的张居正的,偶觉得是谬语,不可信.
6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21:50:14 | 只看该作者
刚查到一资料证明上面那副联

清稗類鈔 >>
  金陵久為粵寇洪秀全所據,自湘鄉曾忠襄公國荃克復以後,戰兵雖遣裁,而留防湘軍常萬數。 故同、光之間,江督一缺,必於湘軍宿將中選之,蓋非此不足安其心,且恐有他變。楊金龍,亦湘人,提督江南十餘年,雖跋扈,而朝廷不敢動,【哥老會多湘人,楊即為其魁,遇事擅專,督臣不能制。】亦此故也。光緒甲午、庚子間,劉忠誠公坤一督兩江,前後殆十載,金陵遂儼為湘人湯沐邑矣。然忠誠壯歲從軍,起為監司督撫,所至大有聲。晚年督兩江,則暮氣乘之,且煙霞癖甚深,故軍政吏政,一切守故常,不復圖振作。而幕客親私無所事,惟日於秦淮溪邊釣魚巷中歌舞為樂,謀差營缺者亦皆奔走於其間,忠誠聲譽遂日衰。督署前東西轅門橫額上所書,為「兩江保障三省鈞衡」凡八字,有善嘲者,以拆字法易之曰:「兩江呆人障,三省釣魚行。」
6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06: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2 编辑

大中丞借花献佛
小女子为国捐躯
===佚名

[错语]此联首见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宝文联>>,而且据清人考证,官娼的出现还真是为了让女子们为国“捐躯”,这事在《坚瓠集》续集里有记载:“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中国的官娼制度始于战国时的管仲,他定这种方法作为士兵的康乐活动,同时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据说在光绪年间某中丞筹办“妓捐”,讨好上级,美其名曰增加国库收入.上联借一成语,佛就是老佛爷慈禧所代表的当权朝政,最搞笑就是下联的"捐躯",这么壮烈的词,用在这里的反差效果特别突出,强烈的对比效果,让人忍俊不禁.这样表面严肃骨子里调笑的效果,比板着脸装拉学究效果好多了,嘿嘿.


六秀才只通六窍
万景楼遗臭万年
===王畏岩

王畏岩,生卒不详,清末民初人.四川乐山人,郭沫若五哥的岳父,曾为地方县视学,为一方名士.

[错语]这副对联有个故事,据说当地的中学监学丁平子等六人,某次游高标山之万景楼,作联挂楼上曰:"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自命不凡而引公愤,王畏岩老先生就把那联语改成"六秀才只通六窍,万景楼遗臭万年”.历来人有七窍,通六窍,其实是讽刺为"一窍不通".下联尤其痛斥得淋漓尽致,把这些不学无术还附庸作雅的伪君子是贬得一塌糊涂.名山胜水,当然不能被这些草包笔墨来糟蹋,骂得好!希望现代的某些名人大家也不要糟蹋山水,就一点浅薄文字功夫,也厚颜写一些垃圾来遗臭万年!


二猿断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失足淤泥内,看老畜生怎能出题
===解缙

作者前有介绍

[错语]关于这个对联的饿故事,在民间流传也很广.据说解缙幼时在私塾,老先生颇喜欢他.某日他偷懒,老先生惩罚他,就出这上联叫他对,锯通句,意思就是对句,做对子对联.小谢天资过人,很快想出下联,先告请老先生不要生气获允,然后对此下联,出题其实就是"出蹄"的通用.老先生胸襟过人,不怒反乐,夸他不止.这个传说版本偶蛮喜欢,有版本说是小谢与某权臣对的,偶觉得不太适合那世道.更有甚者,居然说是李白对高力士的,更是笑话.当然下联语气更刻薄,不符合古人尊师重道的常情,算是偶个人叛逆性的偏爱吧,嘿嘿.不过这么刁钻的上联,很难对出其它棋逢对手的句子来了,如果真是临场发挥的即兴之作,佩服得小错同学五体投地也~~
6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4 23:07:50 | 只看该作者
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红白兼收,何分南北
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青黄不接,有甚东西
===佚名

[错语]这副联也有很多版本,不过多是中间有些字词差异,整体内容基本一致.据说是清朝末年,安徽霍山县县令经常以办寿为名,搜刮民脂民膏,有人就写了这么一副对联来讽刺他.上下联对比着,为官者贪婪腐败,为民者生计艰难,效果十分强烈.最后那"南北"对"东西"的技巧手法,在前面的很多联中都出现过,大概是审美疲劳,偶对这个手法已经有些麻木了,哈.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佚名

[错语]据说某县令名王寅,贪婪成性,有人作这么一副联讥讽他.在上下联首字嵌入王寅的名字.上联首句典出《孟子·梁惠王》第五章节: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食,乃裹□粮;於橐於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食,行者有裹粮也;然後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在这里,借这个典故的表面意思,"不与民同好",大贪独肥也,哈.下联干脆直接把他比喻成老虎,12生肖里,排到老虎就叫寅虎,这贪官搜刮剥削起老百姓来,和老虎吃鸡犬牛羊一样凶残!全联把这家伙的饿丑恶嘴脸行径,形容得淋漓尽致!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王廷诤

王廷诤,生平不详,清乾隆年间曾任福建按察司事分巡汀漳龙道副使,在任泉州知府期间,捐俸重修泉山书院.改名温陵书院.此联是他题福山涌泉寺山门弥勒座旁.

[错语]常见的弥勒联,大多是"大肚能容""笑世人可笑"的内容,显得高深莫测.这副联却把弥勒同志摆来众生平等的位置,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善意的调侃下神坛上仙家.整体的语句流畅通俗,上下联后面的两个设问句在令人捧腹后,还能从中有所思,确实写得新鲜独特而又精彩,可惜王先生的其它作品非常少见,在网上很难搜索到.
6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22:19:02 | 只看该作者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
===佚名

[错语]查证了下,这副联有一说法是左宗棠出上联,李鸿章对句.看这内容,怎么也不象他们之间会发生的对话情形.还是另一说法可信==据说李鸿章去马关谈判,日相伊藤博文出上句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指清廷无能,军事上又战败,只能割地赔款)。李鸿章对之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意思是什么问题都可解决。后有人在上、下联尾加上“将来怎样”、“量也无妨”,形成绝妙的讽刺。“ 这么结合着联的内容来看,显然更可信.联中带有几处技巧,上联的"相/将"二字先是单独作名词,意思就是文官/武官,合成"相将"后就成了"来应付"的意思.下联的"度/量",大体也是拆开和组合产生不同的饿意思和效果.这样,在原来的对联中,上联显示出伊藤博文所代表的日方的得意骄傲,语气带有对失败方的嘲笑.下联则纯属是打肿脸充胖子 ,给自己找台阶下.而后人加的两个后分句,不仅在技巧上又增加一顶真用字,而且更强化出了效果,侵略者的嘴脸显得愈发狂妄,而无能的清政府显得更窝囊.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有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庆疆无
===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少从俞樾学经史,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和《经世报》编辑,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1898年避往台湾,任《台北日报》记者。1899年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1902年在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号召推翻满清政府。旋回国与蔡元培等共组中国教育会,设立爱国学社。1903年在《苏报》上发表革命排满文章,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主编《民报》。后与陶成章等重组光复会,任会长。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回国,宣传“革命军兴,革命党消”。宋教仁被刺后,参与反袁斗争。1917年7月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1922年在上海组织联省自治促进会,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1936年病逝于苏州。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

[错语]1904年夏历10月10日是慈禧太后七十岁生日,在列强割据的情形下,还强令全国人民为她祝寿.章太炎愤而书此"寿联",联系着在慈禧执政的诸年中,国土逐一被割占分裂的痛心史实,把慈禧每次祝寿用的套语“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在上下联最后一分句颠倒使用,既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形,又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全联语气读来悲愤激越,铿锵有声.代表了当时全国人民对朝政腐败的痛恨情绪,对山河破碎的痛楚情怀.这不仅仅是对慈禧所代表的无能政权的鞭挞,也预示着将来革命的必然到来.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横批:口大欺天
===佚名

[错语]清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一向以权谋贿,某次主持乡试,有曾在其贪赃手段下落第之生员,愤而在试场门口贴出此联.上联嵌‘省’字(少/目二字为省),下联嵌‘钦’字(欠金二字为钦),横披嵌‘吴’字(口天二字为吴).在当地轰动一时,据说清庭见影响颇大,被迫临试前撤其主考,另找人代任. 全联很稳妥地把吴省钦的名字拆开,上联讽刺他不学无术,下联控诉他以权谋私的卑鄙手段,而在横批中,更直截了当地唾骂于他,还隐隐有质问朝廷是否管理的意思.整体结构上,虽上联律有微瑕,但拆字自然,能准确切人切事,已经非常成功了.
6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23:4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3 编辑

自古未闻粪有税
如今只剩屁无捐
===郭沫若

咳,前面仿佛介绍了.

[错语]有道是"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国民党政权时期,财政混乱,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变着花样地来剥削人民.据说在郭沫若在四川某地,进城时看见守门的官差,连老百姓挑一担粪,也要求捐上一个铜板的过粪税.愤而作此联.把当时社会的荒唐,讽刺得入木三分.有记录中下联的剩字为有字.大体差不多.这副联还被反映那年代革命的电影《拔哥的故事》选作台词.


一木焉能支大厦
欠金何必起高楼
===佚名

[错语]这副联也是拆人名字联,和前面那副"少目焉能评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非常相似,清代长沙巡抚陈本钦在职时,借修自家书院楼房之机,立捐税大肆搜刮勒索民财,待书院楼房将要竣工时,有人作此联相讽.上联为<<幼学琼林 >>中的原话:"独立难持,曰一木焉能支大厦;英雄白恃,曰丸泥亦可封函关.",在此把本字拆为一木,下联把钦字拆为欠金.上下联都切合着这项中饱私囊的变态税捐来写,讥讽下这贪官的丑恶行径.这也是平民们惟一能做的事,发点牢骚罢了.叹.


八哨勇同行,幸免头颅葬冀北
半文钱不值,有何面目见江东
===佚名

[错语]吴恭亨<<对联话>>卷十四之谐谑,有记载这副联的故事==与丰润同以请缨留笑柄者,厥为湖南巡抚吴大澄。大澄好谈兵,以枪法自负,东事起,领兵出山海关,与日本战败绩。朝议夺职,仍回湖南任。或嘲以联云:“八哨勇同行,幸免头颅葬冀北;半文钱不值,有何面目见江东。”谑亦虐。 八哨勇,偶估计是贴身护卫的意思.上下联对仗格律都非常工稳,意思也很明白,就把这倒霉蛋狠狠地嘲讽了一番.不过偶觉得这家伙虽然好吹牛,不过这副联落井下石,也太刻薄了些.可能是这家伙得罪人太多,见他出了大糗都,幸灾乐祸来着.哈.
6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22:38:57 | 只看该作者
君王有罪无人问
古槐无过受锁枷
===佚名

[错语]这副联叫"槐树联",大约写于20世纪50年代,写的是明朝的崇祯皇帝缢死于景山东山坡的那棵槐树.清朝统治者为收买人心,说崇祯的死罪在这棵树,与是把它定名“亡国木”,并将“罪树”枷以铁锁.这棵树毁在文革期间,后来重新补植了一株.这副联基本上是记实,四平八稳的,讲出了树不过是"替罪羊",历史的真相毕竟掩盖不了.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大士

秦大士(1715——1777年)字鲁一,涧泉,江宁(今南京)人,袁枚(号随园)的门生,乾隆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景山官学总裁.据说为秦桧后人,与友出游杭州西湖,在栖霞岭下岳坟秦桧夫妇跪像前作此联.言语中虽有愧字,却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间接的指出了祸国殃民者,终奖遗臭万年也.


公肥几只狗
局瘦一方民
===石达开

石达开(1831-1863),别名亚达,外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首封之五王之一,为翼王,称五千岁。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朝中官员推举石达开执掌政务,但天王洪秀全开始对石达开猜疑,引致石在1857年带领大量太平军脱离天王,独自发展.此后数年间石达开转战至四川,最后兵败投降,被处死。

[错语]这副联是讽刺当时的地主恶霸开设所谓“公局”(清代广东各州县乡镇都设有公局。公局中有绅士、董事,主要负责管理乡人借钱讨债、打架斗殴、邻居口角等小讼事。如果利用得好,倒也是个百姓自治的办法。然而,那些绅士、董事们往往处理不公,甚至有人仗势横行,营私舞弊),在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分别嵌上"公/局"二字.公字作公然公开解,局字在书上解释作骗局,但偶觉得作"情况,局面,结果"等来解释可能更对仗,才是合理的解释.石达开的对联水平可是很高的.这副联用"肥/瘦"对比,痛斥这些土豪为狗,揭露了这"公局"敲诈勒索人民,从而中饱私囊的本质.
6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04:37:37 | 只看该作者
顾此失彼
问东答西
===佚名

[错语]这副联是嘲讽抗战时,国民政府大量设置顾问/专员/参议等闲职,光拿钱不做事.在上下联的第一字处,分辨嵌上了"顾/问'两字,把这帮窝囊废的嘴脸很准确而简练地勾勒了出来.


洒几点普通泪
死两个特别人
横批:通统痛同。
===刘师亮

作者前面已经介绍过.

[错语]清末1908年,光绪和慈禧的讣告传到成都时,官方照例停止娱乐,以示哀悼.刘师亮在他自己开办的《诗亮随刊》上写了这副滑稽的挽联.成都巡警道周孝怀,以刘诗亮联意不恭,判处拘留三十天,后改为罚款三十枚银元.刘师亮交了罚款,又就罚款这事写一副联:"闹几个虚字眼;罚三十大银元",横批"遭抓照糟",巡警见后,终于拿他没辙,就不了了之.这副联最搞笑就是在"普通"和"特别"这两词上,贴切而独特,同时产生极强的饿调侃味道,刘师亮的"幽默大师"名确实不是盖的,嘿嘿.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佚名

[错语]洪承畴在任兵部尚书并封为蓟辽总督时,自书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以感谢崇祯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时表明自己心迹.洪承畴在松山战败后,有传言他以身殉国,崇祯皇帝亲自撒泪设灵祭悼洪的亡灵.后某年春节的早上,在投降了清朝的洪承畴府第大门上,有人贴了一副联,上下联基本袭用洪承畴旧句,只在后面各添了一虚词,结果让原联变作一叹一问,把洪承畴的叛国行为就鲜明地比照出来,仅添一字而产生如此效果,强!
6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7 16:41:12 | 只看该作者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草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横批:黄梁一梦(有作"梁上君子")
===佚名

[错语]广东番禺人梁鼎芬在任湖北汉阳府知府期间,以办新政为名,滥收捐税,众商人纷纷罢市数日以示抗议,有人就制了这副拆字联讽之.赏脸拆"鼎"字,下联拆"芬"字,把两字剥皮拆骨,代表了广大民众对他的愤怨心声.横批偶觉得"梁上君子"更贴切,不单嵌了姓氏,还讽刺他的行径象盗贼,掠人钱财.


四世公卿绳祖武
一朝总统继孙文
===佚名

[错语]这是某人讽袁世凯做大总统的联.袁世凯为世代军功的将门之后.《书经》中有“绳其祖武”一句,就是袭前人余荫的意思.孙文是孙中山,和"祖武"二字,形成无情对效果.这副联大体似的讥笑袁世凯自己没什么本事,爬到现在位置,大体都是沾别人的光.比照其它很多骂他的对联,这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
6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2 08:0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3 编辑

(五)胜迹

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韵
凤城回北斗,万邦和协颂平章
===乾隆

这位皇帝就不介绍了

[错语]这副联,题在故宫的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龙德,龙为帝王,,这样就好理解了.雍熙是和乐意思,即天下太平的意思.凤城也就是帝王寝所的意思,平章就是辨别章明的意思,就是皇帝能安抚天下民情.按照内容来说,不过就是歌颂帝王之德而使四海升平.表面倒也雍容华贵,很上场面.不过言辞干瘪,有"王婆卖瓜"的风范,没有文字的内涵,读来就象现在去参加那些无聊的政治会议,口号大而空洞,看着就没劲.


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故宫三希堂.上联典出南朝宋颜延之咏向秀的<<五君咏·向常侍>>:"向秀甘淡薄,深心托毫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豪素,毫素,笔墨的意思.上联意思,大体是用文章来表达心声,下联是在胸襟抱负上,感受体会古人的精华.乾隆这老倌,附风雅不说,还是有功底,不过从对仗上看,"深心"对"怀抱",说是诗或许更贴切.作为联,容易误导初学者不讲究格式,哈.


明月几时有?更上层楼,听棋子声中,谁操胜算
美人犹未来,且摇小艇,向藕花香里,自遣闲情
===刘淳

查资料查到两个清朝人来
字叔和,号虚白,辽宁铁岭人,隶汉军镶红旗。初为诸生,改途由武生历云麾使,兼佐领(一作乾隆庚午武举人,官冠军使)。公退惟作画、赋诗,兼究心篆、籀。摹印可方驾丁敬。且善琢砚,后以督造金器,亏缺致遭城旦通州。杜门粹掌,铁笔更妙。诗文亦豪放,画山水法董其昌。著虚白印稿、虚白诗钞。《飞鸿堂印人传、八旗画录、画人补遗、广印人传》
(约公元一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孝长,湖北天门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初前后在世,年五十九聪颖过人,过目不忘,下笔千言。嘉庆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一六年)举人。官远安县教谕。仁宗幸五台,献诗五百韵,廷试赐文绮之物,名因大起。壮岁,放浪燕、赵、吴、越、两河间,所至倒屣相迎,咸佩其才,五上公车不弟,归以著书为事。淳工诗古文辞,著有《云中诗文集》、《辛侬长短句》,《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看来第二个好象更符合些吧,哈哈.

[错语]这副联题在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大将徐达在此赌棋,徐达赢棋,太祖遂将莫愁湖赐与他。上联前两个分句,一是苏轼的词《水调歌头》的首句,一是唐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更上一层楼"化来.下联首句见明朝王震《题梅花横披》:"凛凛岁方晏,春意初未回。花神泄天机,催起南枝梅。孤标冠群芳,高韵绝汗埃。缥缈玉京人,弭节疏林隈。所畏渺天末,我马方虺聩。驿使未云逢,月落空徘徊。画史写芳容,横枝缀琼瑰。抚卷又增欢,美人犹未来。"这副对联基本是传统手笔,上联写历史下联写自己感悟.把一些前人诗词自然的融合进去,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技巧.上下联整体的格调偏向恬淡,两个前分句都是以场景铺垫,为后面的内容服务.作者的思想都在两个后分句里隐约表露出来.大体上是世事不容自己操心,就享受下眼前风月的思想.说高尚点,叫消极的唯心主义,嘿嘿.其实小民不过如此,难道敢轻易嘀咕不成?
7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00:58:20 | 只看该作者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徐氏女,清人,松江(今上海一带)人氏,又称松江女史,生平不详.

[错语]这副联题在杭州岳飞墓.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用生铁铸有当时陷害岳飞的秦桧及其妻王氏等四个奸人的跪像.上联借羡慕青山来表达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崇高敬意,真正的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而流芳百世.下联借同情生铁来唾骂危害江山社稷的乱臣贼子,表达历史自有公断,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终究是遗臭万年.这副联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比喻生动又通俗易懂,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所以成了岳飞墓的代表作.上联也被后世多引用来纪念为国为民的英雄烈士.


秦皇安在哉 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 千秋片石铭贞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二十岁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德祐二年(1276),元兵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文天祥赴元军议和,被扣留押送北方,行至镇江,得与战友等逃脱南归,至温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元兵南下时,一再起兵抗御,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囚于燕京(今北京)四年,不屈就义。后人收录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错语]此联题于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有横匾书"万古流芳".有考证文天祥生活的时代,孟姜女庙还没有兴建,文天祥是宋人,而此地属金国统治区域,所以作者看来是后人假托之作.全联大体意思是,暴君不在了,留下暴政的见证让后人唾骂.而烈女的坚贞千古流传.站在现在的历史高度来看,这副联有其片面性质,不过在当时来看,这副联属于传统的"惩恶扬善"性质,倒也中规中矩.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佚名

民国年间某人所制

[错语]此联题在江苏徐州灵璧县东虞姬墓.上下联在首字处嵌上了虞姬的名字,全联语气悲凉,感慨着一代红颜的不幸.上联的首分句,化来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中的句子,倒也合适.下联的后一分句,借用场景画面的凄凉,来呼应上联的后分句对其生世的惋惜,效果更深刻.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9 22:12 , Processed in 0.05756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