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槐花社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整理]对联分类分析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06: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奏南熏调玉轸
霞悬东壁灿瑶图
===康熙

[错语]玉轸,琴瑟的弦柱.这副联题在故宫昭仁殿,字面上含蓄,仿佛写春光,但这样的联,在这样的环境中,通常都应该结合着殿堂的名称来理解,实际是标榜文成武德.清人自北来,征南而得天下,于是在这里,宣扬自己所代表的朝廷,所施的仁政,象春风一样满天下,奏响了盛世之音;光辉的业绩,勾勒出了灿烂的宏图.由于用字用词含蓄,读来舒缓,倒确实有昭仁的味道,嘿嘿.


日月轮高,眄七宝城如依舍卫
金银界净,涌千华相正现优昙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北京北海大慈真如宝殿,引用了很多佛教用语,七宝/舍卫/千华/优昙,还有轮/界等等,七宝指的是砗磲、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也有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之说,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代表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舍卫是城名,国名为憍萨罗.是佛教六国中憍萨罗国的京城.千华大体是佛教普度的光芒意思.优昙即优昙婆罗花,佛家传说中,此花三千年一开,为祥瑞之兆.整体来说,这副联大体就是用佛教的典故词语,来歌颂庙宇,弘扬佛法.其它如果有什么深刻道理,偶倒很难理解出来.御宝的效应吧.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圆峤水中央
===赵翼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著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话》.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错语]此联题于北京中南海金鳌玉蝀桥.方壶圆峤,传说中的海外仙山.据说这副联不是赵翼写的,《对联通》里余德泉老师写道,赵翼《檐曝杂记》:“金鳌玉蝀桥(原在北京旧清宫西苑太液池上)新修成,桥柱须刻联语。”金在枢直拟句云::"玉宇琼楼天尺五,方壶圆峤水中央" .金自以为颇切光景。汪文端改“尺五”为“上下”,联语便作:"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圆峤水中央". 如果真这样,改得十分精彩.玉宇琼楼在这里是说的宫殿,当年苏轼就在词里,用天上的"琼楼玉宇"来代表宫廷,现在这一个"天上下",就天上人间不分彼此了,确实比"尺五"更上层楼.下联的"方壶圆峤",是湖中岛屿的说法应该准确,也呼应这上联的造势.全联清丽可喜,关键就在上下联的后三字的距离感特别出色.
7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06: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鉴映群形润万物
贯穿青琐带紫房
===?

没写名字,估计不是康熙就乾隆

[错语]此联题于颐和园佛香阁,青琐,宫门上镂刻的图纹,代指宫门.紫房,多指宫室.偶这本书上的评价是"联坛妙品"."上联形容佛法广大,下联形容香气缭绕,全联暗嵌'佛香'二字",这说法可信.然而那书上又说"上联写清,下联写风,全联暗嵌'清风'二字",想象力强啊.最后那书上还总结"上联写清水泽被天下,下联写春风浩荡吹拂,全联则暗寓'皇恩'二字",牛!I 服了 YOU!果然是"联坛妙品"!格律姑且不说,评论者的思维跨度佩服死偶了,估计做政工一流!偶实在无话可说.


乐在人和,肯寄高闲规宋殿
寿同民庆,为申尊养托潘园
===乾隆

[错语]此联题于颐和园乐寿堂,传是乾隆为其生母六十大寿所建.宋殿,宋代德寿宫;潘园,明代南京豫园.在上下联首分别嵌"乐寿"二字.大体意思是以天下苍生富足为自己所乐,不能象宋高宗那样退居德寿宫,不理政事.和天下人一块为母亲祝寿,表明大清朝有尊养太上皇太后等长辈的高举,才修建这类似豫园的地方来孝顺长辈.全联结构中规中矩,在语气上比照前朝皇帝,颇为自负.


所无逸而居,动静适征仁智
体有常以治,照临并叶清宁
===乾隆

[错语]这副联题在圆明园九洲清宴殿.阐述为皇帝者的四个行为准则.生活上不追求享乐,举止上把持好方寸,治理国家要注意顺应天意民心,多了解民间疾苦换得天下太平.这副联写得雅致,所提出的自身要求也基本符合当时的治国之道,有自勉的味道.就算落在现代来看,也够很多官员来学习的了.
7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彭元瑞/纪晓岚

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一作云楣),南昌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楹联名家.
老纪前面介绍过了.

[错语]这副联题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松岭行宫.当时是重阳节前,乾隆从热河木兰围场打猎回来,驻跸于万松岭行宫,同时也逢乾隆八十寿诞,彭元瑞的上联先切寿,然后切景,十八公是"松"字的拆写,也是松树的雅称.纪晓岚的下联先切身份,然后切时.全联最精彩的是"八十"与"十八",九重"与"重九",两组倒装贴切自然,就算不看技巧,整体结构都非常流畅.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在山海关.上联的两京古指长安/洛阳两古都.这里指的是北京和沈阳.山海关地处辽西走廊,控制着出入关的咽喉要道.“锁钥”,指军事防守重镇,这里就代表了山海关的地势特征和军事意义.全联很形象的概括出了山海关的特色,特别是结构工整,非常流畅,琅琅上口.难怪成了山海关的一张文化名片.
7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15: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1863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任翰林院侍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有《张文襄公全集》. 

[错语]题于太原贡院明远楼,这副联算是个集句联,上联首句,见夏完淳《秋怀》诗之三:“秋色从西来,风物自凄紧。”岑参《与高適、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中也有:"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后一分句见《千字文》:“雁门紫塞,鸡田赤城。”下联从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摘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副联的主要目的是暗切明远楼的"明远"二字,上联切远,下联切明.所集的句子都围绕着这两个主题来的.偶发觉上下联还有个特点,两分句的韵角的韵母都分别一致,读着很上口,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


生有自来文信国
死而后己武乡侯
===严保庸

严保庸,生卒不详.字伯常,号问樵,江苏丹徒人。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解元,道光九年(一八二九)进士,入翰林、改官山东栖霞知县。笃志好学,自以为传奇无愧作者。善兰竹及写意花卉,尝举吴伟业“似能不得花意”七字为写生法。《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

[错语]此副联题于江苏省扬州史可法墓.把与文天祥/诸葛亮二人比肩.上联不仅是在气节上歌颂了史可法,还根据了传说的,相传史可法的母亲在怀孕着他时,梦见了文天祥(文信国)来投胎.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评论此联为:"我高宗皇帝亦谓'史可法即比之文天祥实无不可',故严问樵联云'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自是天造地设语.他有作者,不能出其范围矣".偶个人感觉从台面上来说,因为涉及到清政府安抚民心的问题,这联倒也表彰得雍容大度.不过联系着生平,按照现在的观点,内容还空洞了些.下联也不那么准确.


地到无边天作界
山登绝顶我为峰
===王讷

王讷(1881-1957)字墨轩,墨仙,号七十二泉烟雨楼主,山东安丘人.清末举人。曾受清廷委派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任山东省教育会长。在济南创办山东高等师范学堂并任监督(即校长)。民国初,被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因在国会内反对恢复帝制,提倡共和,受拥袁复帝派攻击。国会解散后,举家南迁长沙。在湖南先后担任厘金局长、湘西保靖县知事,后出任陕西省教育厅长。1922年冬回山东任教育厅长。翌年改任山东储材馆长.1924年改任实业厅长.1925年张宗昌督鲁后,于9月去职。自此谢绝仕途,以诗书画为娱。后迁居北京。1941年其妻去世,返回济南,住在宜园破庙中,生活困苦,以销售字画为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请他出任职务,被拒绝。建国后,召集部分友人,于1952年创办宏德小学、明湖小学。1953年8月,任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并加入作协。擅长书法、绘画。著述有《宜园笔记》、《宜园诗稿》、《书法指南》等。

[错语]此联题于泰山玉皇顶.上联切合泰山之高峻,有登高望远的味道.下联有来者之豪迈.以泰山的东岳气魄,配上这么一副联确实相得益彰.偶前面有写过林则徐少年时的"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不知道哪副联在前边.从时间上看,林则徐是(1785~1850年),看来应该是他的原创.
7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3 15: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4 编辑

微言守遗,当奉大师为表帜
实事求是,敢从二氏问传薪
===金岱峰

金岱峰,浙江嘉兴秀水人氏.生平不详. [清]·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4)>>中有记载==秀水金岱峰先生讳衍宗,嘉庆庚申举人,与先伯云伯公同年,官温州府教授。咸丰己未,重赋鹿鸣。其女孙为余家冢妇。先生湛于经学,著述甚多。庚申之冬,无疾而卒。先数月,自知死期,时避地临安,命子孙届期皆集。集后,令皆诵佛号,遂瞑目而逝。亦似前生由竺国来者。

[错语]这副联题于山东高密郑康成祠,有龛扁“经神”二字.郑康成即汉代经学家郑玄.遗字,在这里作名词,意思大体是前人的学理.二氏,当时的著名学者马融/何休,都是东汉著名经学家.上联意思,大体是夸郑玄的治学精神细致入微,在细微处都有遵循着前人的大道,值得后人学习.下联则是说他的治学态度继承了马融/何休的精髓,把这门学问继承和发扬了.全联多是从精神上来写,偶个人觉得,可以写下他的学识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可能更有味道.


神奇壮观蓬莱阁
气势雄峻丹崖山
===刘海粟

刘海粟(1896--1994)名盘,字季方,江苏省常州市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错语]老实说,这副联不仅意境平平,而且也不符合对联的基本结构要求.对仗和声律都失败,用词拖沓.贴到这名山秀水,估计是名人效应,不但浪费笔墨,还容易误导常人对于对联常识的理解.全联的修饰上空洞,没有在具体上下笔,不落实到具体的风景特色,读来没有画面感.不说了,免得落个诽谤的嫌疑.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在洛阳的白马寺联.就两个对仗的成语,表达了人民的朴素愿望.意思好理解,没什么可说的.这编辑,选些题材也应该选择点独特点的吧,哎.
7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16: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顾嘉衡

顾嘉衡,清人,生卒不详,湖北襄阳人氏.曾任南阳知府.

[错语]这幅联题于河南南阳诸葛武侯祠.关于诸葛亮曾居住过的隆中到底在哪里,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两地人一直在争论,都说是自己地段上的,结果襄阳人顾嘉衡到南阳任知府,当地人要他公断,他就写了这么一副联.这副联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提倡从大处着眼,何必计较拘泥于小节.上联在记载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父子的同时,也切合着这个主题.下联从小处看,老顾圆滑,两头不得罪,不过文字就这么奇妙,从中能品出有深度的人生哲理来,才是这副联最成功的地方.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沈济苍

沈济苍,当代医学教授,其余不详

[错语]这副联题于南阳东关医圣祠.内供奉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这副联简练工整,高度概括了"医圣"张仲景对医学界的重大贡献."勤/博"二字体现出了成功非偶然,在其它知识领域内,也是治学良方.


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
为生民请命,痌瘝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龚依群

龚依群,当代文学家.湖南人.

[错语]这副联题于巩县杜甫墓.痌瘝,指民众之疾苦.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里就从精神上总结,上联是爱国之志,下联是忧民之情.基本上把握住了杜甫的文化思想精髓,同时也高度赞扬了杜甫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就和其忧国忧民的高尚人品.联中引用了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本来是他写李白的,这里用来表述他自己的作品,也蛮合适.
7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3: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月凌风,有声有色
吟诗把酒,无我无人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的是岳阳楼.比较岳阳楼的其它对联,这副就显得很寻常了.上联是对环境的虚写,不直接写楼(要真写也还真不容易,哈),突出一个周边氛围.下联是体现了岳阳楼的文化内涵,"无我无人"这句的精神境界蛮高嘛,偶个人觉得有故弄玄虚的嫌疑.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

作者介绍过了.

[错语]题在广州黄花岗烈士墓,是作者在辛亥革命后,为黄花岗72烈士写的挽联.上联是追忆烈士们生前为革命蹈死不顾的英雄壮举,下联是国人对烈士们的追思悼念.上联激越而下联沉痛,最后嵌上了"黄花"二字,颇有回味.不过偶感觉,相比而言,下联弱了,让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佚名

[错语]这副联在广州黄浦军校旧址,还有一横批,是"革命者来".整体语言质朴坚定,用否决的语气表现了军校所强调的军人气质,简单干脆而凛凛生威,这样不加修饰的表白方式更符合军人军校的形象.
7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5: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槐花社员 于 2009-12-10 15:14 编辑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佚名

[错语]这联题于四川德阳的庞统祠.在网络上搜索了下,评语不碍是"对庞统的致哀和他定胜于诸葛亮的才华"或者"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交代牺牲的动机",按照<<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趣>>的主题,未免小家子气量了.这么看来,这副联在思想上也失败,和人计较成败,什么胸襟都是废话,庞统的真正才华没有体现出来,壮志难酬的悲哀也读不到,可见作者的出发点就狭隘.当然,那所谓的胸襟,参照着现实,也就牵强了.严格点,下联的卧字还有孤平.虽然是个无法变化的词组,但如果在创作上有更开拓眼界的思路,应该可以避免的.偶个人感觉,主题应该是写庞统的才华和壮志难酬才是关键,没必要把他和诸葛亮比肩论题来下笔,后人自有公断.


万里长征  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  严防帝国侵
===朱德

作者已介绍过

[错语]整体倒也工整,意思也好理解.不过从联气上,上联铺张开气势,下联收得突兀/而紧,败笔.最后一分句大恶手,直白得无味空洞.虽然作者地位高,但胸襟气势,比照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不可同日而语,难怪.......(嘿嘿,不说了,后来嘛).对于这副联的评价,看见的都是些MP话,悲哉,老实话就这么难?如果不是名人的话.......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朱元璋

作者已经介绍过.

[错语]这副题于河南凤阳大兴寺.可能是关于弥勒佛的最出名的一副联了.在北京的潭柘寺/扬州的天宁寺天王殿等,都有这副联.借弥勒佛形色下笔,规劝世人.字词简单而寓意深刻,有佛家蕴理而有深入浅出,确实是一副好联.上下联,都在分句间形成顶真格式,读着连贯上口,用文字意趣,也方便流通.
7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0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徐氏女

徐氏女,清人,松江(今上海一带)人氏,又称松江女史,生平不详.

[错语]这副联题在杭州岳飞墓.杭州西湖岳飞墓前用生铁铸有当时陷害岳飞的秦桧及其妻王氏等四个奸人的跪像.上联借羡慕青山来表达人民对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崇高敬意,真正的英雄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而流芳百世.下联借同情生铁来唾骂危害江山社稷的乱臣贼子,表达历史自有公断,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终究是遗臭万年.这副联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比喻生动又通俗易懂,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所以成了岳飞墓的代表作.上联也被后世多引用来纪念为国为民的英雄烈士.


秦皇安在哉 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 千秋片石铭贞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二十岁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德祐二年(1276),元兵围临安(今浙江杭州市),文天祥赴元军议和,被扣留押送北方,行至镇江,得与战友等逃脱南归,至温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元兵南下时,一再起兵抗御,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囚于燕京(今北京)四年,不屈就义。后人收录有《文山先生全集》传世。

[错语]此联题于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有横匾书"万古流芳".有考证文天祥生活的时代,孟姜女庙还没有兴建,文天祥是宋人,而此地属金国统治区域,所以作者看来是后人假托之作.全联大体意思是,暴君不在了,留下暴政的见证让后人唾骂.而烈女的坚贞千古流传.站在现在的历史高度来看,这副联有其片面性质,不过在当时来看,这副联属于传统的"惩恶扬善"性质,倒也中规中矩.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佚名

民国年间某人所制

[错语]此联题在江苏徐州灵璧县东虞姬墓.上下联在首字处嵌上了虞姬的名字,全联语气悲凉,感慨着一代红颜的不幸.上联的首分句,化来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中的句子,倒也合适.下联的后一分句,借用场景画面的凄凉,来呼应上联的后分句对其生世的惋惜,效果更深刻.
8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1 14: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锦绣江山,半壁雄心敌吴魏
风云儿女,千秋佳话掩甘糜
===佚名

[错语]据说这副联在湖北石首秀林山的刘备与孙夫人合祠.上联大体是当时三国鼎立的状况写照,刘备的蜀国相比较下要艰难得多.只是历来强调正统,把他做为汉朝的代言人摆在了第一位置上宣扬.下联记载了蜀吴联姻抗魏的典故.刘备娶孙权的妹子也只是政治婚姻,算不得千秋佳话.倒是"掩甘糜"这话中肯,甘夫人和糜夫人跟着刘备吃了不少苦头,也没享过什么福份,一个"掩"字,其中颇耐人寻味.


身入狼窝,壮士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佚名

[错语]这副联题在陕西咸阳的荆轲墓.全联就记载的是"荆轲刺秦王"那段历史.歌颂了荆轲杀身成仁的爱国壮举.不过这副联偶个人感觉,还是毛病不少.首先结构对仗上,"壮士匹夫"和"萧寒易水"就不般配,一个是并列一个是偏正,也不成立当句小自对.另,下联的首句"心存燕国"很失败,直白无力.个人感觉把两个四言的前分句剔除了,效果可能还更好些.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阮元

作者介绍过.

[错语]这副联题于杭州的浙江贡院 (旧时科举乡试考场).这副联非常漂亮,比如上联,"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的时节,正是秋试的时间,把上考场的事写得风雅宜人.下联的"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也呼应这这个节气时令.钱塘潮和西湖月,隐隐还有人事沉浮的味道,劝君"出门一笑",不计较得失成败,也有对莘莘学子的一番勉励.全联意境优美,把紧张激烈的乡试写得轻松自如,其中还对考生们激励鼓舞,匠心独具啊.在结构上,上下联的两个后分句都是自对形式,朗读着的语言感觉也明快流畅,巨喜.

编辑下,以上发言的"自对"说法不妥,其实应该视为对仗上的宽对,大体上,上下联还是按照对仗的饿格式,稍微宽一些而已.惭愧,检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3:31:07编辑过]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5-17 00:49 , Processed in 0.04192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