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3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网络对联弊端浅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9 16:5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白衣殷原
(未经本人许可,谢绝转载或转帖。)
已经征求许可

--------------------------------------------------
前言:
  白衣真正投入联版,不足一年,足懒眼拙,才疏学浅,作此题目,诚惶诚恐;因是“网联”,亦撷网说,而颇多个人看法,疏漏偏颇之处,还望诸位海涵,多多斧正。

第一章

  考察现代汉语词典,“弊端”意为:由于工作上有漏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而个人以为,所谓网络对联的弊端,更多的是网络对联因为其依靠网络为载体,因其所具备的网络特色而随之而来的因处理不力把握不当而产生的某些不利的方面。因网络对联已经从聊天室转为论坛,前者白衣未逢盛会,不敢轻言;后者作为目前盛行的网络对联方式,其所具有的公开性、互动性和便捷性,吸引着大量的对联爱好者投入眼球和精力,然而,这“三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又削弱了许多联手以一种沉静的姿态和心理来进行对句和创作:
  其公开性,使得出句或对句时候,得考虑到写人所未写,对人所未对,而是否是发自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则有可能搁置在一边。比较唐诗,中唐诗人在面对盛唐诗歌的高峰,难以为继,只得另走新路,一派走雄奇险怪,道人之所不敢道,如韩、孟;一派走平易浅俗,道人之所欲共道,如元白;当然还有一宗不求新奇而走平稳路子。网络对联,为了在前人的步子上、为了在众人的句子前,做到翻新出奇,可以说也出现了相似的局面,有求新奇上难度重机巧的,有求平易用俗语重趣味的,有求雅致写风月重韵味的。然而客观上也存在着一旦处理不好就流入或生涩险怪或浅薄油滑或泥古空洞的不利因素和倾向。实际上,唐诗、宋词的末流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局面。
  其互动性,使得出句者和对句者、创作者和评论者、版主和会员之间联系起来、沟通起来,启发思路、合作交流,切磋技艺、提高水平(高手点评表现得尤为明显),使得对联的创作从传统的更偏向于个人化、书斋化走向集体化和大众化(一个出句多人应对尤为明显,当然大众的水平也表现出高下混杂来),这是网络对联的先天优势,也是最能吸引众多对联爱好者的地方。但是,也必须得看到,这同时也是把双刃剑,有的因此而轻视甚至忽略了最能表达自己情感和锻炼自己水平的成联创作;对一副对联或出(对)句的看法和评论有见仁见智的地方,而由此引发的争议甚至超出了正常的限度和范围,以致于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有的论坛出现了只对不评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这个占先天优势的交流提高的途径,有的论坛出现了敷衍、打哈哈的现象,使得这个优势无从体现和发挥;至于版主与会员之间,版主的点精与点评、对会员句子和意见的回应、版主的说话方式和态度等等活动,由于其具有的“论坛(版块)官方”色彩,稍有不慎,一则对整个论坛对联创作方向有很大影响、一则容易引起争议或留下隐患。至于由互动性而派生的争虚名多虚利的事件,因为已经超出了对联本身,不表。
  其便捷性,尤其表现在临屏上。对于出句者来说,有了感想或冲动,“杀”上论坛,敲出数字,轻点发表,于人气旺的论坛上,也许三两分钟之内就有了应对;对于对句者来说,点击鼠标,打开主题,有兴趣就对,没兴趣就撤,任我纵横。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又留下了率尔为之的空间,丧失了一些精雕细琢的机会。那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痴子要少掉了很多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6:56:0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至于这些弊端的具体体现,个人以为有如下一些。(一点题外话:对于某些网络联手的句子的入选,只是就句子论句子,并非有意于公开批评哪位。个人表示很遗憾,还请多多包涵。)

一,不顾事理,生造词汇,拼凑句子,为对而对。

  可以说,生造足可以称得上是网络对联的公开性所衍生的硬伤。为了另辟蹊径,别出新意,只好言人所未言。然,功底不逮者或一时疏忽,又馅于明无此,偏造此,却又造得莫名其妙的局面,大概是缺乏深入考虑所创之词句是否符合现实人情物理吧。对于那些所造词句,如欲归结为运用修辞手法,大概又缺少深入考虑能否产生预期效果,是否符合读者的接受心理吧。

1,生造词汇

  第十四届擂台联赛,出句“流觞曲水写心音,醉临春意”因为运用了拆“意”为“心音”两字这一技巧,并在对句上做了要求,因而,为了对出这个要求,出现了一些生硬的把合体字(多为形声字和会意字)拆开,组合成一个词语来和“心音”对仗。如此联:

流觞曲水写心音,醉临春意
逸志行书怀寸日,追忆古时

何为“寸日”?
  面对质疑,御赐金牙解释认为可以通过,说:“太阳通过表尺投射到刻度盘上的影子长度及方向,是会根据时间而变化的,寸日这个词就是指太阳的影子所移动的空间,形容时间短促。”
  而随后-石上流-联友反驳说:“有‘寸阴’之说而无‘寸日’之言。何?阴虽引自日,然非日明矣。……‘日’本身已是时间长度单位,故前面不容代表长度的修饰词,只可放数量词。‘日’若不作时间长度单位,而指星球,则可‘寸土’而不可‘寸日’。 ”刘雪新联友反驳说:“人们表达这一意思时常用的是‘寸阴’‘寸晷’,并不用‘寸日’。”月醉东山联友反驳说:“‘寸阴’中的‘阴’是何意?‘阴’就是指日影!!”(以上言语请见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154&star=2&replyid=59859&id=10102&skin=0&page=3第7楼、20楼、26楼、28楼)

  考上述言论,石、刘与月三位都指出了金牙的解释在逻辑上的错误。“阴虽引自日,然非日”,“日的影子”却不是可以用“日”来等同的,“日”未有随意代替“阴”的功能,“寸日”又岂可随意的用“寸阴”这个拉在一起的词语来代替?(14擂中约三四个句子“创造”了“寸日”这个词语,第一轮初选时一评委以“生造”淘汰了自己所负责的那些句子,上述例句是另一评委所选。)

  再如“泻玉圆荷映青日,喜弄新晴”中“青日”,有评委几乎因“青阳(“春天”义,固定词,非词组)”一词而要印证“青日”的合理性拉上了关系,却不顾忌此句“新晴”却更多的是雨后旭日了--“青日”这里做为词组,组合得不顾情理。

  另如“邀扁竹,咏新篇、雕寿竹,作酒筹;谈竹寿,弄玉筹”皆为此病。

  15擂中亦出现了“王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甫诗(杜甫《月夜忆舍弟》)”“苏晴(苏轼《卜算子 别意》)”(随机选一论坛的参赛句子所见)等词来对所谓的“白发”之双关。而这些词语可自然合理?

2,为成句而不顾情、事、理

  “舍弟江南死,家兄塞北亡”何以被讥?明明无此事,却偏偏捏造出来了。以下皆为选取网说:

1)
流觞曲水写心音,醉临春意
映日红霞生雨相,笑踏晨霜
--接上联句意:诗人聚会,转眼天明,看天边朝霞,知道定会下雨(农谚:晚霞行千里,朝霞不出门),便相约散去,大家一路欢笑踏着早春的晨霜各自回家。(该联作者原注)

  有网友评论说:“首先:流觞习俗实是白天,既是诗人聚会凑趣,放酒吟诗,考虑情趣,也不会选择夜间。其次,既是接上联句意,则为流水,三月上巳时候(既是公历4月),请问可有晨霜?无霜如何踏?”
  又有网友评论说:“从联中看不出是用了何典。这些描写都是想象,并无出处。”
2)
流觞曲水写心音,醉临春意
游目崇山邀扁竹,闲咏新篇
上下联均出典《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该联作者原注)

  网友评论说:兰亭并不出产扁竹,古人的眼神真好.我除了不明白兰亭怎么会有扁竹之外,还不明白扁竹如何“邀”法,不明白“扁”字怎么能对“心”字。

  对14擂第一题应对句,有网友评论说:“评审标准值得商量,意境入选联明显偏重典故,多为生造之句,与上联之流畅相差甚远,若如此生硬追求典故又有何意义?”

  可以看出,不管对典故是否该作为标准,都指出了一些句子的生硬这一弊端来。

3)
龙头在滴血,心里在滴血,更如何来止血
黄河已断流,长江已断流,该怎样去节流
(此题用新声)

  有网友评论说:“滴血?好夸张!长江几时断过流?开什么国际玩笑!”

  以上三联的评论俱选自以下地址: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154&star=6&replyid=59258&id=10025&skin=0&page=3。各位有兴趣可自行查看自行评判,白衣无意论争。
  有朋友也许要以王维“雪里芭蕉”来反驳,如有兴趣请看此文《雪中芭蕉》,地址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l/32-lin_qingxuan/swj1/173.htm,尤其最后一段的分析。不复赘言。
3#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6:56:3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弊端表现之二:机关因素,牵强附会

个人看法是,机关联因为其“智力的较量”、“知识面的比拼”等色彩和成功后“豁然开朗别见洞天”的轻松愉悦心理而吸引了众多高手,运用字型特点(如玻璃联、偏旁字联)、拆字、谐音、双关、多义、歧义、专有词语等多种创作手法来乐此不疲的投入机关联的创作和应对,成为网络联界吸引眼球的一朵奇葩。
个人认为,成功的机关联,自然天成,其托起整个句子难度的机关因素,应该是天然存在然而,如果在成联的创作和出句上,过分的追求其巧合,人为的拉上联系而不顾这个联系是否符合事真理顺,那么就有牵强附会之嫌了,这只会使出句涨起“难度泡沫”,把应对推上生套的路子。
如出句“柳三秦七黄九,昙花一现”,作者注为:“嵌名联,柳三指柳永,秦七为秦观,黄九为黄庭坚,昙花一现指历史”,那么,前三人和这后面的“昙花一现”——历史地位昙花一现?还是生命昙花一现?——能有机的联系上么?
此句“言流留言”,作者注:“回文联。全句指“流言”和“留言”的互动关系。”,“言流”怎讲?言语流于……?
此句“龟鹤延年”,作者注:“注:嵌名联,省嵌手法。李龟年、李鹤年皆唐朝乐师,李延年为汉朝乐师。全句又表长寿之意”,好好的善颂善祷的句子,非得拉上三李来充门面了,和他们又何干系,就因为他们三人名字中有这些个字?如果这样可以省嵌的话,还可以加上两个搞文学的:辛延年(写《羽林郎》的)、石延年(字曼卿,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好朋友)。至于交龟年的,恐怕也还有吧?总没规定必须是嵌入李家人吧?
  
  
刚才为写此章,翻检资料,见到此帖,作者后面的一些感悟,可以参看,地址如下: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4&ID=15544&page=1

在前人的基础和众人的句子前,求新求奇是必然的,然而,不管怎样,机关联的机关,不是非得削尖了脑袋望里套的。衷心的希望:网络对联——不仅仅是机关联——,走好自己的难度之路!
4#
 楼主| 发表于 2006-9-9 16:57:4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弊端表现之三:忽视对联的声韵之美

  中国诗歌汉末从乐府诗的合乐之诗(体现的是音乐之美的要求),过渡到三曹父子完成文人诗的徒歌(不需要合乐),客观上需要实践与体现文字本身的声韵之美的规则,于是南朝沈约等人提出:"若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书·谢灵云传论》),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指出:"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属笔易巧,选和至难",在与此相关的永明体诗歌的基础上,唐沈宋把四声律简化为平仄律,增加相粘规则,定型了近体诗的格律规则,迎来了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

  对联从近体诗中独立出来,取得了自己的相对独立的地位,其字句虽相对短小,但其中的情与韵却并非可轻视或轻易的忽略,仍然需要注意平仄交替,抑扬顿挫,四呼搭配,声韵谐和,仍然需要在朗读上有其声音的轻重配合的美感。

  然而,在网络对联上,实际存在的声韵上的弊端是,忽视对联的声韵要求。

  尤其在机关联上,为了配合所谓的机关,人为的做上了文字游戏,例如这样的句子"今世进士尽是近视",读起来舌头都转不过来了,我建议再加上四个字"进食金石",把这同音字的机关再推上一步得了--尽管据说这是清朝年间的一个讽刺联,但在网上流传甚广,把这个句子作为见难度的杀手锏之一,也就委屈一下它了。呵呵,我见到一个对句为:昔时西施吸食稀矢!--这个"矢"还被我换了一下字眼。晕倒!比机关枪扫射的杀伤力还大!这就是机关的作用?

  与此名气相当的是句子再如:烟沿艳檐淹燕眼,对句有"你匿泥倪拟坭尼""雨浴玉宇娱鹬羽""士适石室拾狮尸 "。

  与此同时,为了铺垫出后面的所谓机关的枢纽,有些机关联,句子繁冗,牺牲掉对联的在吟诵上的节奏之美和语言的精炼之美。如出句"鸿门宴,乃最后的晚餐",半文不白的,后一分句读来尤为不利索。

  语言学家赵元任编过一篇同音字的游戏之文,近于绕口令:"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室。石室拭,氏始试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篇小文如果把它贴到对联论坛上,或者精选一部分组合一下,然后再来一个"请对"之类的话,可以说,这绝对是第一难度了。

第二种声韵上实际存在的弊端是,网络联坛存在偏离或忽视对联字词实际朗读效果的倾向。

1,声韵母的配合上

  永明体和近体诗的格律上,好象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音韵要素:声韵的配合,尤其是韵母的配合。尽管有刘勰的"异音相从谓之和"的认识,然而,永明体和近体诗这两种格律好象都更多的注意的是平上去入的配合,而对字词在韵母上的配合好象都重视不够,大家对声律八病说中"大钮""小钮"的关注不够(一个韵母在平上去入四声下的一系列为一"钮"也有争议)。前人对韵母的认识有不足,今人认识到汉语韵母系统分为四呼:开口呼、齐齿呼(通俗些的讲,即i和i开头的韵母)、合口呼(u系列)和撮口呼(ü系列),那么在创作和评判时,就需要有意识的注意这些韵母的配合了,尽量避免同一韵母系列连用三四个,以免单调。例如这两句"北望河山世似棋"(杜甫有"闻道长安似弈棋")、"茶禅一味凭心品"后三字(包括老杜的也有这不利索自处)。又如这句“梦浅残蝉声断续”,中间的三个ian韵母,再加上“残”“蝉”的声母c与ch的急剧伸缩,读来舒展不开。再如以前和人在论坛上论近体诗格律在韵母配合上有缺陷曾造了这这么一首题目为《鸡西闺怨》的诗"寂寂鸡西漈,年年辗转船。流愁勾旧柳,念念变缠绵。",如果变一下,造出一个出句"寂寂鸡西游旧柳"的话,韵母配合不足的问题就明显体现出来了。

2,音变问题的处理尚未和实际效果结合起来
  
  如我的14擂参赛句"......三千我只取一瓢",标上"普通话音韵"字样,然而,自己知道,这近似于钻空子,这个"一"用普通话朗读时,其实际读为去声,在平仄上失律了。因为目前对今音中音变的现象还没有个权威的说法,而大赛组委会在评判前的公开回答帖中提出要依据书面注音,为平声。不清楚在评委那里具体怎么处理这个"一"字的,但最后得个第四名的成绩,自己都汗......类似的还有"七、八、不"的音变问题。对音变问题的探讨,我个人知道的有一些论坛,然而,目前看来,网络联界好象还主要是从书面上而不是从句子朗读的实际效果上来确定其平仄的。

  对于这韵母的配合和个别字词的音变现象,个人看法是,平仄规则,是前人从创作实际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创作或评判一个句子,对声韵的配合和音变现象,还是应着眼于句子的实际朗读效果来处理,需要自己来多推敲吧。

  个人看法,目前这两种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凸显和网络对联声韵上目前存在的弊端,原因很多,和联手的知识层面、能力大小、创作心态、创作习惯、创作方式等等都有很大关系,但也应该说和网联的网络特性有一定干系。联手在创作时,也许在面对屏幕,借助更具有快捷性的网络载体,失去了一些静下心来吟哦推敲自己句子的机会,对句子的视觉审美或审视超过了听觉审视或审美,因为前者更直接,一看即可,而后者要间接,需要在看的时候,发出声音,再动用自己的耳朵和大脑来进行审定。前人也许在初稿之后,更能静心来默背或吟诵吧。(个人感觉,网络对联也是快餐化文化快餐了。)
  同时,网络对联偏向视觉审视超过听觉也许这也可以印证一下很多论坛随机页面上的拆字联、嵌字联、别解联要比谐音联更多些的原因吧。

  呼吁:联手们,创作时、应对时、评判时,多读上几遍吧!
 
  附带一点:由此看来,今音创作对联,可能在实际朗读效果上还是要比用平水韵多占些优势的。
-----------------------------------------------
白衣殷原 于 2004年 10月22日 发表
未经本人许可,谢绝转载或转帖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9 09:57 , Processed in 0.03951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