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4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意象时空构图一致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7 16:3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此开头:
新学联者,多有了“意象”,丢了“意境”
老油条者,多顾了“意境”,丢了“意象”
然“意象”和“意境”相辅相成,如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好比“形式美”和“内在美”,两者损一,都是遗憾。对联,可以“得象忘境”,却决不能“得境忘象”。
中国古典诗词一素以意境为最高要求,但意境一定是建立在意象结构之上的,只有意象的和谐和意境的创造达成统一,才有张力,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人们的原始审美心理。不顾意象去谈什么意境,是不可思议的,其实那只是一种“伪意境”、是空中楼阁。
意象的和谐是大前提,任何联句都要以意象的和谐为最高准则。不论流水对、正对、反对都要在和谐的范围内进行意象的选择、结构。在诗来说,这是不须说的。对于对联,从内容上来说,与诗不同的地方是:存在直接讲道理的类似格言一类的内容,也存在不为抒情为本质的句子。从两者的自身要求来说:诗句是在为意境为最高宗旨的前提下来调动意象并结构的,而联句是在“切合”所题客体为最高宗旨的前提下来调动意象并结构的。对于诗,最重要的是创造了什么,对于对联,更多的是一副联说出了什么。
看了[联会4月常规活动作品点评]一贴,一直在思索“意象时空构图一致性”的适用问题,试图从理论上说明什么样的对联/对句,需要考虑“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深究之下,发现甚为复杂:)
理顺百般头绪,发现也许借用刘勰“言对”和“事对”的划分,比较容易说清楚。
1、“言对”一般不用考虑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
“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笼统地说,所谓“言对”,就是纯粹以作者的思想活动为要内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基本上是“因情而文”,其构图意象元素是作为一种抽象的状态而存在的。“言对”常见于抒怀、题赠等宜于直接抒发感情的场合,它的特点是思路纵横捭阖,同样的出句,对句可以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达到迥然不同的意境效果。这样的句子一般不用考虑上、下句间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只要意境统一即可。
举例1:
出句:浮沉宦海为鸥鸟
出句分析:
句中“浮沉宦海”、“为鸥鸟”不是因为作者看到了“宦海”/“鸥鸟”才有这样的上句,而是作者有感于自身的生活体验而发生的一种纯粹的思想活动,“宦海”/“鸥鸟”也是原形于生活体验的思想上的一种形象化的反映和感悟。这样的形象是作为一种想象的状态存在的。对于这样的出句,对句,就可以在意象选择上,不受宦海、鸥鸟等既有构图元素的限制。
应对分析:
比如:刘墉和纪晓岚同有浮沉宦海的经历,刘墉以国为家,同以此为出句,我可以这样题赠刘墉:
浮沉宦海为鸥鸟
进退国家亦栋梁
而作为一代大才子的纪晓岚也作官,他嗜书成癖,以此为上句,他这样述怀:
浮沉宦海为鸥鸟
生死书丛似蠹虫
举例2:
出句:愿闻己过
出句分析:此出句干脆没有明显的意象元素存在,人是隐含的。“己过”是作为一种虚化的形态,不论是想象,或是想象之于现实的“己过”都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可见闻的事物。这样的出句,应对不受意象构图的限制。
应对分析:
比如,同以此为上句,我可以题自勉:
愿闻己过
不罪人言
而作为清时忧国忧民的林则徐,他这样作:
愿闻己过
求通民情
这里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说明,即含“事对”的“言对”,所谓含“事对”的“言对”,是指,句子的主体结构是“言对”,但其中又包含了“事对”。包含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明显的提示语句显示句子的主体为“言对”,一种是用隐含的提示显示句子的主体为“言对”。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含“事对”的“言对”,在应对的意象构图上,均视同“言对”----即可不用考虑其统一性。
举例1:(用明显的提示显示句子的主体为“言对”。)
出句:喜无樵子复观弈
出句分析:
“樵子复观弈”事对,但由于“喜”,改变了结构,使得“樵子复观弈”成了“喜”(无)的内容,从而在主体上成了“言对”。能够起到这样的“提示”作用的词语不少,比如:怅、叹、忆、喜、可怜等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提示这是作者的思想活动。它们常表现为一种感情的直接抒发,并出现在句首。
应对分析:
要对的有两方面:1、喜;2、喜的内容,后者是难点----含了一个典故。但由于应对可以不用考虑意象构图因素,加大了应对的自由度。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题写给
喜无樵子复观弈
而作为武夷山桃源洞的题写,是这样的:
喜无樵子复观弈
怕有渔郎来问津
此应对颇为巧妙,在同样也含典的基础上,以上句,切桃源洞山空,对以下句的切桃源洞水静。
举例2:(是用隐含的提示显示句子的主体为“言对”)
出句:剑气当年横塞北
出句分析:
“当年”二字使得“剑气横塞北”由疑似“事对”向“言对”发生了转化----使得出句变成了一种思绪,构成了“言对”中的“事对”,这是一种“暗示”。
应对分析:
2、“事对”一般要考虑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
“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笼统地说,相对于“言对”,“事对”是以作者的见、闻、行、止为主线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其构图意象元素是作为一种具体的状态而存在的,并且各意象元素间的组合构图,显示出一种意象风格。这样的句子应对时一般不止要考虑意境的统一,还要考虑上、下句间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或者说意象风格的和谐。
举例1:
出句:
枫叶荻花秋瑟瑟
出句分析:
“枫叶”“荻花”“秋”是构成出句意象构图的三种元素。第三种元素“秋”,是“枫叶”“荻花”这两种秋天的典型代表事物的延申画面元素。整体的构图意象风格是萧然,但不颓废。
应对分析:
由于很明显的出句点明了“秋”,对句就不应该出现与“秋”不和谐的意象元素,并且一定要在出句意象风格的框架下来选择对句元素。比如:不顾时令用“柳”“荷”,或者不顾意象风格,用“海”“大漠”等等都是不可以的。
原句应对:
枫叶荻花秋瑟瑟
闲云潭影日悠悠 [南昌百花洲]
对句选择了“闲云”“潭影”和“日”来应对,使得,上、下句画面浑然一体,共同完成了一副优美完整的意象构图。
这里有几个例外:
1、巧构意趣对联。
所谓巧构意趣对联,有两个特点:
a、句中采用了种种对联技巧、手法,含有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关”
b、以“趣”取胜,而不是“境”
巧构意趣对联,又分为两种情况:
a、出句所要表达的都在字面上了,而对思想的空间是关闭的,简单的说,就是不具备氛围营造的特点。这样的对联以其独有的趣味性为人所接受,并在民间广为流传了许多才子佳人的佳话。但是这样的对联,让人感觉到的只是其中的“趣”,可以说是“有象无境”。上、下句,注重的是合趣,并非为了也不能展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或氛围。这样的对联,不必考虑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
举例:
出句: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出句分析:
意象构图背景为:和尚用篙撑船,构图描述直白,没有氛围营造,但是别有趣味:撑船的时候,刚好和尚的倒影也在水里----形象成罗汉,和尚一篙一篙地点下水去,落在自己的倒影上,就像在打罗汉一样----而和尚一般是绝不敢打罗汉的。出句通过水的倒影,将实的和尚与虚的罗汉通过篙联系起来,篙入水,就是打。这样的出句,趣味性很强,应对时要对的主要是其中的“趣”,在时空构图统一的情况下,如果无法应对,可以不强求统一,对出“趣”即可(不过,显然能统一则最好)。
应对分析:
对句要合趣,就同样也要虚实结合。既然可以跳出出句的意象构图,就可以纵横想象力。
比如:我可以选取月下倒影,这样对: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尼姑采药,刀削月下观音
而原句是仍然采用了水中倒影,这样对: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b、巧构兼顾氛围的营造或意境的刻画。这样的对联“有象有境”,对句要和出句一样,兼顾巧构和意境,也必须要考虑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
举例2:
出句:舟下青山软
出句分析:
基本构图元素:“舟”“青山倒影”,另外隐含构图元素:“青山”“绿水”,意象构图描述:(煦日下)青山绿水,荡舟,舟下青山的倒影随水波荡漾。由上面的构图和句中句眼“软”字,定下了出句的基本构图风格:悠闲、轻松、惬意。趣为:山和软本来是完全不能搭界的,但是倒影在水上,就刚好契合。
应对分析:
应对要考虑两点:a、要合趣,即捕捉合适的意象元素和构图,构成山-软这样的形象;b,要时空构图统一。即不能出现和青山绿水,泛舟湖上,水波婉转,青山相映这样的时空构图相冲突的元素,如明月、星星(时间不合),如古道、长亭(空间不合)
舟下青山软
杯中笑面轻
青山舟下映水而软,笑面杯中映酒而轻,相映成趣。上、下句意象时空构图和谐,风格一至,达到意境美和意象美的统一。
2、构图元素单一/简单的出句
在有些出句中,意象构图元素单一、元素本身是作为感情抒发的需要而引用的,这种情况下,单靠出句的意象元素不能形成一副独立的画面,相应地,画面风格也就不存在。这种出句似介于“事对”和“言对”之间,在意象上倾向于“事对”,在实际表现方式上倾向于“言对”。对于这样的出句,应对时可不受意象构图的限制。
举例1:
出句:一副湖山来眼底
出句分析:
湖山”是句中的基本构图元素,另隐藏了一个本体元素“人”。但这两个元素的组合在句中并不能构成一副完整独立的画面----因为出句本身就不是意图通过构图来表现什么,这一点倾向于“言对”。但是它又具有“事对”的特点。出句平淡,这样的出句,若要构成佳对,需要在平淡上树立奇峰,不必拘泥于意象。
应对分析:
比如,我可以用正对的方法,来题一个半山亭:
一副湖山来眼底
万家灯火到樽前
而原句出自昆明太华寺,它是这样的:
一副湖山来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从“湖山来眼底”对自身的情感影响着手,直接点出“忧乐”二字,由自然景象的感官上升到人文关怀的层次,此貌似正对,实为流水对。
3、诗句中,对句自足,以实现意境创造为目的,使用时空跳跃的手法
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结构上,前辈诗人千年积累下来了宝贵的经验,时空跳跃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跳跃,不仅是客观体裁上的限制,更主要的是诗的诗性的自身需要。一方面凝练,一方面体现了诗主要在于传达、渲染某种思想情感、情绪,并不是要过细的再现某一事物、行为的细节,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强调的是通过意象的组合所实现的思绪情怀。时空跳跃的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虚御实,更能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审美的再创造,从而极大的拓展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空间。
时空跳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技巧而存在的,基本上用于诗句应对。在联句中与此手法响应的是含“事对的言对”,或明示或暗示都有铺叙,而诗句的时空跳跃手法基本上是没有铺叙的。
举例: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藜蒸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连用了8个空间跳跃。
快差不多了,基本上这样了,我这个题目不对,应该作一篇《联句意象论》。那样可能更容易说清楚。这篇文字太着眼于实际操作了,限于题目又不好深入,非我所愿。
=========================================
就以上分析,结合此次[联会4月常规活动]的出句和作品来说一下。
1、柳动燕帘开
这是事对,一般来讲,要考虑意象时空构图的统一。但由于“柳”“燕帘”之间的巧构关系,使得此句又可列入巧构意趣对联,至于是否属于纯粹的巧构趣联,可以商榷。
分析两个及格的对句如下:
荷摇蛙伞晃
柳动燕帘开
这种对法,是将出句作为纯粹的巧构趣联来对的,没有强求构图统一,这样的对法可以。但是,只能合趣,无法完成一个共同的主题,也无法共同营造一个统一和谐的氛围,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无境”。
桃红莺户暖
柳动燕帘开
这种对法,兼顾了“趣”和“境”,在意象时空构图上是统一的,不但合趣,并且上、下句合璧,完成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或者说共同营造了一个“春意盎然”的春机图。
上面两种对法,相较之下,“桃红”对句胜过“荷摇”对句。
2、月下停棋问落花
出句很强烈地表现出一种“幽深”的氛围,这是典型的“事对”。应对要考虑意象时空构图的一致性。
分析一个优秀的对句:
亭边踱影寻佳句
月下停棋问落花
对句和出句在意象空间构图上是统一的,在时间上选取了两个剪影,用蒙太奇式的技法将它们剪接,并统一在一个完整和谐的构图中----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时空跳跃。其中“踱影”二字深得“幽深”三昧,尤其是以动引静,手法老到,上、下句合璧,相互烘托,共同完成了一幅月夜下,雅致、静谧,幽深的意象刻画。的确难得。
有网友提出的反推作者的思绪,这其实就是流水对法,这个问题也顺带说一下。
应对形式上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理论上,对一个出句,三种对法都可以采用,但具体到每一个出句,三种对法有难、易之分,表现效果上,也有优、劣对比。
还以 “月下停棋问落花” 出句为例。
首先,用反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次,用流水对,作为结句,停棋、问落花 两个动作,考虑到 “工”和“贴”的因素,尤其是意境的承接方面,这使得上句欲与下句势如流水,变得很难。(作为验证流水对成功与否的一个方法,就是以对句作为上句,看看能不能十分自然地得出下句,其间不能有任何的滞涩)
第三,用正对,相对以上两者,比较容易做到和谐。
面对一个出句,该采用哪种应对方法,需要仔细考虑。
比如,“流水对”固然好,但用流水对法,在出句为上句时,不妨多作考虑,盖源头已有,疏导即可;在出句为下句时,则要慎重使用,盖流水溯源,繁险之事,不小心,容易迷失方向:)
在此次活动中,关于此句的应对,各有风采,但很多朋友,在“贴”上下的工夫不够,有必要再说明一下对联里“贴”的概念:“贴”不仅指意象上的联系,一副好的对联,更重要的是意境上的联系。所谓意象上的联系,是指如字面上的联系、物象之间的联系、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非感情响应的,或者叫作外在联系;而意境联系是指通过读者的解读,从上下句中体会到的感情生发上的联系。相较之下,得意象联系易,得意境联系难,对联,不仅要注意意象联系,更要注意意境联系----这才是真正的意蕴所在:)
对 月下停棋问落花 有的朋友陷于问落花的原委,而忘了意境上的承接/烘托,(当然,如果,可以做到两全其美,那当然好,但事实上,如我们刚才说到流水对法时提到的,难哦:))其实,何不换个思维方向?问落花,一定要给出一个为什么要问的原因吗?其实完全不用的,有此一问已经足够了:)。
以此结尾:
“是以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若两言相配,而优劣不均,是骥在左骖,驽为右服也。若夫事或孤立,莫与相偶,是夔之一足,趻踔而行也。若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必使理圆事密,联璧其章。迭用奇偶,节以杂佩,乃其贵耳。类此而思,理斯见也。” ----《文心雕龙》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7 16:34:26 | 只看该作者
前些日子,在讨论几个对句与出句的整体协调性的时候,就提到过类似的问题,今天正好翻到这篇文章,就转了来.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9 18:51 , Processed in 0.04305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