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425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茶联趣话一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21 04: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茶联是我国茶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古今茶客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对。

  某家茶叶店悬有这样的对联:“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据《茶谱》载,武夷山盛产茶,其质精良,其味清香;蜀州茶为嫩芽所造,状若雀舌鸟嘴,清醇可口。又据《匡庐漫录》载,宋代丁谓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凤团茶,又改制龙团茶。此茶清淡香浓,可涤烦疗渴,为茶之上乘。丁谓每年向皇帝进贡龙团茶四十饼,甚得皇帝喜爱。当时任职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尝得此茶,即赋诗赞茶云:“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

  过去北京有“万和茶楼”,隔壁为一书屋,来此饮茶、读书、歇憩者甚多,有人为茶楼题得一联:“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此联写得自然活脱,飘洒有致,妙语天成,使茶楼顿生古色古香。人们玩味其中,更觉得情趣无穷。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这是杭州西湖龙井“秀萃堂”茶室的茶联,如诗似画,颇耐品味。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南京雨花石茶社的茶联。联语十分巧妙地将该茶社特有的“小团月”茶和“第二泉”水嵌入联中,天上人间,名茗配奇泉,谁能不喝上一盅?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此联为福建泉州市一小茶馆联。联语上下纵横,谈古论今,既朴实,又现实,别致有趣,令人抚掌叫绝。

  福州南门有一茶亭,其联十分别致:“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山美水美,茶香温馨,品茗悦心,各奔前程。该联联语工整,含义隽永,吟之有趣,品之有味。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两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三碗酒来。”此联是四川成都一茶馆联,既奇特又贴切,雅俗共赏,人们交口称赞,茶友酒客慕名前往,一时竟生意红火。

  (邱云)

[em16]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04:19:19 | 只看该作者

作者:连允东    来源:《赣南茶文化》
------------------------------------------------

我国历代文人学士都与茶结缘甚深,并创作出大量的茶联,以表对茶的赞颂之情。茶联同茶诗、茶歌、茶画、茶书、茶文、茶道一样,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体现了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细嚼茶联,你会感觉到字里行间溢出茶的芳香飘逸,甘冽醇厚。

被誉为茶圣的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在陆羽的故乡湖北省天门市竟陵镇的涵碧堂有联:“香浮碧乳留真味,影动清流惬素心。”涵碧堂是品泉的地方,这副对联把陆羽少年时为师父煮茶汲水处的泉水,写得晶莹澄沏,甘冽沁心,雁叫关前的水巷建有品茶楼,上祀陆羽,楼两旁题有楹联:“品水雅意不在酒,仙子高风只是茶。”联中的“品水”原指相传陆羽少年时为师父煮茶的汲水的“品字泉”,这里兼有品评泉水双关这意。陆羽为寻找名茶品种, 走遍了32个州。这副对联讴歌了陆羽呕心沥血撰写《茶经》的高风亮节。

我国古代的骚人墨客,多酷爱饮茶,他们常借茶抒怀,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茶联。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写过:“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这副楹联道出了中国饮茶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题茗苑楼的楹联是:“花笺茗椀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洪应明著的《菜根谭》中有联:“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把读书会友和品茶烹调的愉悦看作是:“千载奇逢”和“一生清福”。       

我国乡村和山区多设茶亭,以憩行旅,或山市人烟攒集外,或歧途僻径村落稀少生处,或江流两岸舣舟待渡外,往往有茶亭翼然高拱,亭柱多饰以联语。湖北英山古道有不少茶凉亭,其联曰:“后会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语;前途无量,向前须问过来人”。某茶亭悬有两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道,吃一盏莫问东西。”“野鸟啼风,絮语劝君姑且息;山花媚日,点头笑容不须忙。”这些对联均清辩滔滔,带有禅机,读后如饮酽茶,余味无穷。福州南门外某茶亭有一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此联吐口如生,破尽畦町,尤妙在幅各押韵,读来琅琅上口。

我国是产茶、饮茶大国,有人称茶是“国饮”,因而各地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茶馆。广州某茶楼兼酒馆悬一门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二两酒。”这副对联语带机锋,新颖贴切,雅俗共赏,妙趣横生。有的茶馆对联嵌进名山、名泉、名茶的名称,如“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有的茶馆门联系回文联,如:“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把它倒过来读,则联语焕然一新,:“意适能言趣;心清可品茶。”

茶与楹联结合,茶赋联以新意,联给茶以魅力,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编辑:书农)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04:21:5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 chenbeibei 2004年06月7日, 星期一 19:52
----------------------------------------------------

茶联欣赏(1)  
  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谐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现摘录茶对联20副以飨读者。
(1)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快拿壶酒来。
(2)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3)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4)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5)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6)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7)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8)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香。
(9)
草泥来趁蟹傲建﹔
茗鼎香伴小龙团。
(10)
酒醒饭饱茶香﹔
花好月圆人寿。
(11)
若能杯酒比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12)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道﹐吃一盏莫问东西。
(13)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14)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
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15)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16)
茗外风清移月影﹔
壶过夜静听松涛。
(17)
泉香好解相如渴﹔
火候闲评东坡诗。
(18)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19)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20)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茶联欣赏(2)


  茶联作为诗词形式的一种变体﹐以对联为形式﹐对偶工整﹐平仄谐调﹐往往悬挂于门庭上或室内﹐以茶事生活为内容﹐不但古朴高雅且能陶冶人的情操﹐为古代文人所擅长和推崇﹐现摘录茶联23副以飨读者。
(1)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
烹茶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2)
鹿鸣饮宴﹐迎我佳客﹔
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3)
煮沸三江水﹔
同饮五岳茶。
(4)
花间渴想相如露﹔
竹下闲参陆羽经。
(5)
歇一歇消消暑气﹔
喝二杯品品香茗。
(6)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7)
阁构三层读书论世﹔
泉飞云壑听瀑煮茗。
(8)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9)
瓦壶水沸邀宾客﹐列位请进请进﹔
茗碗香腾破睡魔﹐诸君快来快来。
(10)
来不拈﹐去不送﹐礼义不拘方便地﹔
烟自奉﹐茶自酌﹐悠游自得大罗天。
(11)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12)
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13)
茶可清心﹔
酒能乱性。
(14)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15)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春。
(16)
世间重担实难挑﹐菱角凹中﹐也好息肩聊坐凳﹔
天下长途不易走﹐梅花岭上﹐何妨歇脚且斟茶。
(17)
酒好能引八方客﹔
茶香可会千里友。
(18)
消愁不用一杯酒﹔
遣兴当喝几碗茶。
(19)
酒可宁心少饮有益﹔
茶能醒脑常喝无妨。
(20)
瑞草抽芽分雀舌﹔
名花采蕊结龙团。
(21)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竹仙寺两个山人。
(22)
看《水许》想喝大碗酒﹔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3)
为爱清香频入座﹔
欣同知己细谈心。
[em04]
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04:24:05 | 只看该作者

茶联品趣
------------------------------

    茶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茶文化应运而生的款款茶联,又可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绝,在各地的茶馆、茶楼、茶亭,多有文人雅士撰写的茶联,其状物叙事、晓喻说理,插科打诨、消疲解乏、广告招徕等,不乏妙趣横生的匠心佳作。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是贾宝玉给潇湘馆的题联,联中描绘了“翠竹掩潇湘,烹茗绿烟袅袅;浓荫生清风,对弈指冰丝丝”的景象,透露了潇湘妃子孤傲高洁的品性,芳情雅趣溢于言表。

  清代名士张廷济为表以茶会友、筑室藏书的高洁志向,撰有茶联一副: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此联体现了文人雅士那种广交知己,淡泊名利,藏书勤读的情怀。

  史载,晋代就有卖茶的营生,到了宋朝,茶摊、亭、舍已相当普遍,多建在市肆、舟楫交汇的桥边,河渠纵横的渡头,南来北往行人必经之道旁。三教九流借喝茶品茗,交换信息,畅谈见闻等,于是古代的茶馆、茶楼等又叫“市头”。

  联以茶生辉,茶以联益醇。杭州西湖龙井“秀华堂”茶联: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浓

  联语道出特有的泉、茶、情、味。武夷山风景区有一茶联: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古人称茶芽为“雀舌”、“麦粒”,谓其嫩也;“龙团”指名茶。新采嫩茶有野香,又是名花之蕊制成的龙凤团茶。南京雨花台社楹联:“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韵味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期间至胜利后,西安的莲湖公园“奇园茶社”的妙联:

  奇乎?不奇,不奇亦奇园乎?是园,是园非园

  “奇园”两字四次嵌入,巧问妙答,游人反复吟咏,虽感匠心独运,但道不出含何深意。直到西安解放,才知道奇园茶社是中共地下党的交通站,奥妙寓意才恍然大悟。

  交通要道的凉亭、风雨亭、茶亭镌刻的茶联,不少很能怡人生情。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联语紧扣风光特色,明快口语,镌永修长。福建泉州一家茶室,有一联:

  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此联平仄工整,对仗谨严,上下纵横,以小见大,确实起到了招徕顾客的广告作用。饮茶论国事、品茗话改革是当今茶馆中的新话题,江西吉安有一茶室联曰:

  喜极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在众多的茶联中,还有一些表露了人生的苦乐,抒发了人生的感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给人们诸多的思索。例如有一联曰: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斟一碗酒来

  斗转星移,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昔日的茶馆、茶亭,有的变成了豪华的娱乐场地,有的则失去了昔日的风味,但茶联却给人以得到艺术的享受而流传开来,业余时间,细细品味确实能怡情悦性。

[em04]
5#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04:26:40 | 只看该作者


王问:煮茶图(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王问(1497—1576年),江苏无锡人,明代画家。

  此画是继王绂《竹炉煮茶图》后的又一以竹炉煮茶为题材的画。煮茶炉是竹炉,四方形,炉外用竹编成。画左边一童展开书画卷,一长者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看。描绘了文人煮茶阅卷的情景。
[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
6#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04:30:22 | 只看该作者


丁云鹏:煮茶图(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丁云鹏(1547—1628年),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明代画家,善长人物、佛像、山水画。图中描绘了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画中卢仝坐蕉林修篁下,手执团扇,目视茶炉,正聚精会神候火煮汤,图下一长须仆捡壶而行,似是汲泉去,左边一赤脚婢,双手捧果盘而来。画面人物神态生动,描绘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实情景。 [em19]
7#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04:31:44 | 只看该作者


丁云鹏:煮茶图2(明)纸本设色 纵140.5厘米,横57.8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图中描绘了卢仝坐榻上,双手置膝,榻边置一煮茶竹炉,炉上茶瓶正在煮水,榻前几上有茶罐、茶壶,置茶托上的茶碗等,旁有一须仆正蹲地取水。榻旁有一老婢双手端果盘正走过来。画面人物生动,背景白玉兰花盛开,假山石和花草美丽雅致。[em16]
8#
发表于 2007-3-21 19:29:37 | 只看该作者
茶香待客
酒气消愁
哈哈……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02:54 , Processed in 0.04477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