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90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茶经·白茶篇(摘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7 20:3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茶种类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晾晒、干燥。白茶的品质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色白隐绿,汤色浅淡,味甘醇。白茶是我国特产。

      1.银针白毫
  银针白毫,简称银针,又叫白毫,近年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它与宋代《大观茶论》中记述的白茶,以银线水芽为原料制成的“饼茶和现代的凌云白毫、君山银针等茶不同,它们的原料先经蒸、炒杀青,属绿茶或黄茶类。
  现代白茶类的制始于银针白毫。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如果说这是关于古代白茶的记述,则现代白茶堪称是古老而又年轻之茶品。
  银针白毫的产地为福建省福鼎、政和两县。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县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县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政和县1880年选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
  现今银针白毫的茶芽均采用自福鼎大白茶或政和大白茶良种茶树。大白茶树茶芽肥壮长大数倍于菜茶茶芽,这也许就是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南方茶树“今茶之美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土又美,则新芽一发便长寸余”的原因。福鼎大白茶为迟芽种茶芽肥壮,多酚类、水浸出物含量高,成品味鲜、香清、汤厚。大白茶良种茶树原料是制造银针白毫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采制银针白毫的茶树,每年秋冬要加强培管理以培育壮芽。采制以春茶头一、二轮的顶芽品质最佳,到三、四轮后多系侧芽,较瘦小。更新后萌发的第一轮春芽特别肥壮,是制造优质银针白毫的理想原料。夏秋茶茶芽瘦小,不合银针白毫原料的要求,一般不采制。
  银针白毫原料采摘标准为春茶嫩梢萌发一芽一叶时即将其采下,然后用手指将真叶、鱼叶轻轻地矛以剥离。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筛上(一种竹筛),勿使重叠,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风荫处,晒晾至八、九成干,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焙至足干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笼至全干的,称为毛针。毛针经筛取长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并筛簸拣除叶片、碎片、杂质等,最后再用文火焙干,趁热装箱。
  银针白毫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汤味醇厚,香气清芬。银针白毫泡饮方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经揉捻,茶汁不易浸出,冲泡时间宜较长。一般每3克银针置沸水烫过的无色花透明玻璃杯中,冲入200毫升沸水,开始时茶芽浮于水面,5~6分钟后茶条条挺立,上下交错,望之有如石钟乳,蔚为奇观。约10分钟后茶汤泛黄即可取饮,此时边观赏边品饮,尘俗尽去,意趣盎然。
    银针白毫早在1891年开始外销,1912~1916年为极盛时期,当时福鼎与政和两县年产各1000余担,1917~1921年受欧战影响,销路阻滞,一落千丈。近40年来,银针年产也仅在几百公斤至一千公斤之间,为不可多得我珍品。目前银针白毫主销港澳地区,也销往德国及美国等地。在欧洲有的在泡饮红茶时,于杯中添加若干银针,以示名贵。
    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被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二。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20:34:07 | 只看该作者
2、白牡丹
    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
    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据当地老农反映,原产时在大湖。水吉原属建瓯县。据《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广袤约三十里。1922年政和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可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白牡丹为福建特产,1922年政和开始制造白牡丹远销越南,现主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退热祛暑之功,为夏日佳饮。

3、贡眉(寿眉)
    贡眉,有时称作寿眉,乃以菜茶有性群体茶树芽叶制成的白茶。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菜茶茶芽曾用以制造白毫银针,其后改用大白制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小白则用以制造贡眉。一般以贡眉表示上品,质量优于寿眉,近年则一般只称贡眉,而不再有寿眉的商品出口。
  贡眉主产区在福建建阳县。建瓯、浦城等县也有生产,产量占白茶总产量一半以上。
    制造贡眉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要求含有嫩芽、壮芽。初精制工艺与白牡丹基本相同。
    优质贡眉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汤色橙黄或深黄,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张主脉迎光透视呈红色味醇爽,香鲜纯。
    贡眉主销香港、澳门地区。

4、新工艺白茶,乃福建省为适应香港地区消费需要于1968年开拓的新产品。1969年正式生产1000余担,1979年生产1500担,此后年产约在2000担左右。
    制造新工艺白茶的鲜叶原料同贡眉,来自小叶种茶树,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初制工艺,在萎凋后经过轻度揉捻。外形叶张略有缩褶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橙红,叶底开展,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而无酵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因其条形较贡眉紧卷,汤味较浓,汤色较深,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
发表于 2007-4-29 14:26:40 | 只看该作者
<p></p><p>佩服佩服,有机会去别人家里蹭点来尝尝</p>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01:09:55 | 只看该作者
想喝白茶的话,去福建就有得你喝了,贡眉珍眉白牡丹都有[em10]
5#
发表于 2007-4-30 02:53:08 | 只看该作者
<p>有机会找麻花去,偶正考虑转行</p>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22:04:53 | 只看该作者
转行贩春药吗?[em03]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5 09:27 , Processed in 0.03940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