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19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吴鼒佳话扬州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4 14:0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王自立

==================================

   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刘心武等名人的评点、电视剧《红楼梦》演员在全国选秀等原因,小说《红楼梦》又一度成为大家嘴边的话题。扬州向与《红楼》有缘。在《红楼梦》的众多版本中, 1959年在南京发现的《红楼梦》“靖藏本”被周汝昌先生认定为真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封面上所贴的一张纸上,首行有“夕葵书屋石头记卷之一”的字样——“夕葵”乃是乾隆年间骈文大家、书画家吴鼒晚年的书斋名,而他的晚年就是在扬州度过的。
  吴鼒(1755—1821),字及之,一字山尊,号抑庵,又号南禺山樵,晚号达园,安徽全椒(今安徽省滁县)人。清代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侍讲学士。善书能画,工骈体文。著《夕葵书屋集》、《清画家诗史》、《墨林今话》、《畊砚田斋笔记》等传世。
  吴鼒50多岁致仕归田后来到扬州,执掌当时的梅花书院。在扬州的十多间,吴鼒一方面讲授他最擅长的四六骈文、选编《国朝八家四六文钞》,一方面校刊选刻古书著作。其中,他约请乾嘉后期著名考据学家、校勘学家、被誉为“清代校勘第一人”的顾千里校刊印制了五种图书,按时间先后依次为:嘉庆十五年(1810)刊刻的《平冤录》一卷、《洗冤集录》五卷、《元冤录》二卷(后来吴鼒又把这三种书合辑在一起,称为《宋元检验三录》),以及嘉庆二十一年(1816)校刻的《晏子春秋》八卷和《韩非子》二十卷。这些书籍都是今天不可多得的校勘准确、印制精美的珍贵古籍资料。
   在扬州期间,吴鼒先是暂住于西园(今大明寺之芳圃),后又自己在城中构园居住。他将自己的园子命名为“达园”,并依此称自己为“达园锄菜叟”,而将自己的书屋称为“夕葵书屋”。六十岁之后,他完成了词牌全部为“一萼红”的词作百余首,并名之为《百萼红词》,一时成为文坛佳话。清代文人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列有“吴鼒百萼红词”条目记其事:
   “百萼红词二卷,达园锄菜叟撰。按此乃全椒吴山尊鼒之词。山尊晚年寄居维扬,达园其寓斋也。六十初度,汪剑潭端光觞之湖上,倚《一萼红》调为寿,山尊因而专填此调,积久遂多,故曰《百萼红》。”
   吴鼒在扬州撰写的两副对联,至今也依然为人传颂。其一是为客死于扬州的四川才子李鼎元太史所作的挽联:“百金囊尽扬州死;万里魂归蜀道难。” 李鼎元虽为官有年,但乐善好施,一生并无积蓄,逝世时已一贫如洗,最后不得不由友人合资安葬于扬州,其身再不能回到四川家乡——吴鼒在短短十四个字的挽联中,清楚准确而又情真意切地把这些全部表达出来。
    另一副对联则是因为后来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的火爆而更为人们所熟悉,原因是该对联是当时吴鼒代朱文正祝贺刘罗锅刘墉的母亲九十寿辰而撰写的:
   “夫作宰相,子作宰相,伫见文孙成宰相,古今一品太夫人,能有几个;
  天许长生,帝许长生,更闻多士祝长生,富贵百年曰寿考,请增十龄。”
    而这副对联往往又会被与“扬州学派”的领军人物阮元(字芸台)同为刘墉母亲九十寿辰而作的这副对联相提并论:
   “帝祝期颐,卿士祝期颐,合三朝之门下,亦共祝期颐,海内九旬真寿母;
  夫为宰相,哲嗣为宰相,总百官之文孙,又将为宰相,江南八座太夫人。”
   但梁章钜在其《楹联续话》卷三收录了二人的两副对联之后,作了如下的比较:“(吴鼒之对联)与芸台师句意相仿,似流利有余,而庄雅稍逊也”,这样的评点应该说是公允、准确的。
    此外,为大家所熟知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润笔”规格,就是由吴鼒在扬州刻成石碑后才进一步声名远播的。吴鼒或是敬佩郑板桥的直白率真,或是颇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故而才会将郑板桥的这篇挂在厅堂、给自己的书画明码标价《笔榜小卷》勒石刻碑的: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子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清风过耳边。乾隆己卯,拙公和上属书谢客,板桥郑燮。”
     吴鼒晚年在扬州,还尤其着意于书法艺术的创新、发现。在中国书法史上,吴鼒以其特殊的“玻璃字”给自己留下了一席之地。“玻璃字”又称“对称字”,是指每字左右两边对称,如“东南西北”或“日本人”等,通过刻意用篆体字书写在质地透明的平板玻璃上面,造成一种字字笔画表里如一、正反相同的效果,让人无论从哪面看都可以毫不费事地识读出来,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对联就被称为“玻璃联”。吴鼒曾撰写如这样的玻璃联:“金简玉册自上古;青山白云同素心。”横批为“幽兰小室”。细细看来,的确每个字都有左右两边对称的特点。
    吴鼒逝世后,他的儿孙辈又都从扬州迁回到安徽全椒老家。但他的儿孙们一直继承家学传统,热爱书法艺术,吴鼒的孙子吴若尧(字颂唐)民国期间曾任教于燕京大学中文系,擅长书法;他的曾孙吴伯初,乃是建国后安徽省内著名的书法家,在吴鼒的家乡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等名胜古迹,留有吴伯初题写的匾额、楹联多处。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5-6 14:20 , Processed in 0.03960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