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决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完整版梁羽生<<名联观止>>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4:49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五、三间大屋间间间


  何淡如还有一副怪联,是必须懂得广东话才知其妙的。联云:

  三间大屋间间间
  九横长梯横横横

  上联最后那个“间”字应读去声,即“间格”之“间”也。下联下面的三个“横”字都读广东土音的去声,一“横”梯即一级一步也。
 

  何淡如似乎没有足以传他衣钵的门生,有关他教书的趣事甚多,据说有一次他在学生的课文后面作大批曰:“或明日搭渡过佛山。”该生愕然问道:“老师的批,学生看不懂啊!”他说:“我的批语你看不懂吗?你的文章,我也看不懂啊!”又一次他给学生作文的批语是“四围周密。”该生初时以为是赞语,仔细一想,才知是老师说他的文章不通。
 

  不过,他虽然没有得意门生,却有一个儿子颇能传他的做怪联的本事.据说有一次他写了个上联:
 

  剩得两撇胡须,此后唔知点算好?

  他一时未想出下联,他的儿子替他对道:
 

  养成一身贵骨,从今改过未为迟!

  上联是父亲的自叹,下联是儿子的悔过。不但对得工整,且切合儿子身分。据说何淡如也不能不赞为妙对。但可惜他儿子的名字失传。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5:15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六、联语而有诗词韵味


  旧日佛山鹰咀沙近娼寮处之江口,搭有浮桥。佛山的“春色赛会”是很出名的,这个江口,也是观赏灯色的好去处,何淡如撰一联悬挂桥头云:

  雨后步江桥,月色朦胧,老者尚防差错脚;
  灯前观火树,花技摇曳。少年谁肯认低头。

  广东话之“差错脚”有“行差踏错”之意,其地近“娼寮”,可谓一语双关。下联亦有警世意味。
 

  何淡如还有一副为佛山“春色赛会”写的对联,虽然不是用广东话写的,但更具特色。联云:

  新相识,旧相识,春宵有约期方值,试问今夕何夕,一样月色灯色,该寻觅;
  这边游,那边游,风景如斯乐未休,况是前头后头,几度茶楼酒楼,尽勾留。

  此联特色有二:一、上联下联都是句句押韵,而且平仄虚实,每个字都对得甚为工整。二、联语而有诗词韵味,情文俱佳,简直可以当作是他“自度”的两阕新词来读,甚有文学价值。可知何淡如在擅写诙谐的广东话“怪联”之外,且还能够写“正统文学”的佳联的。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5:36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七、丛桂有坊 六榕无寺

 

  广州西关,旧日有一条街名叫“丛桂坊”,街内有条小巷,名叫“湛露巷”。据说有人出了个对头:

  丛桂有坊含湛露

  征求下联,无人能对。难对之处在于必须用地名来对地名,文义不能牵强。而且只解释得通,也还不能算是佳作,因为上联是可以作为一句诗句看的,下联也应该是一句有情景,有韵味的诗才算合格。到了何淡如,方始对得出来。他对的是:

  六榕无寺挹清风

  需要略加解释。“六榕寺”为广州名胜之一,寺门的“六榕”二字是苏东坡写的,但他只写了“六榕”二字,“寺”字却没有写,故曰“六榕无寺”。六榕寺近“清风桥”。“湛露”是巷名,“清风”是桥名,也恰好可以相对。
 

  苏东坡的题字有段掌故。据徐续的《广东名胜记》所述,六榕寺最初是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五三七)所建的“宝庄严寺”,到南汉(五代十国之一。公元九一七~九七一)改名“长寿寺”。到北宋再改称“净慧寺”,宋元符时,苏东坡来游净慧寺,见寺内有六棵榕树,遂信手挥毫,写下“六榕”二字,不意“六榕”广为人知,到了明朝永乐九年,即因苏东坡有此题字,而改称“六榕寺”了。六榕寺至今还在,但那六棵榕树,则早已没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5:57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八、六榕无树记东坡

 

  根据徐续的《广东名胜记》所述的掌故,再来看何淡如对的那个下联,“六榕无寺挹清风”,和上联“丛桂有坊含湛露”虽然对仗工整,但也还是略嫌牵强的。因为是有寺无榕,并非有榕无寺也。(到明朝改称六榕寺时,那六棵榕树,已是早已不存在了。“六榕无寺”虽可解释为苏东坡没写那个“寺”字,究嫌略为牵强。)
 

  现在六榕寺的正门仍高悬着“眉山轼题并书”的匾额“六榕”,寺联则是顺德岑学吕所撰的:

  一塔有碑留博士
  六榕无树记东坡

  上联也有段掌故,六榕寺有个“花塔”,原名“舍利塔”,是和六榕寺的最前身“宝庄严寺”同时建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曾到岭南游览了宝庄严寺,写了一篇洋洋三千言的《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此碑亦久已失掉了。上联的“博士”即指王勃。
 

  因何淡如的“六榕无寺挹清风”而旁及岑学吕的“六榕无树记东坡”,闲话扯了一通,现把话题再回到何淡如身上吧,何淡如还有一副写得很具诗情画意的对联,写“珠江即景”。

  珠海船如梳,横织波中锦绣;
  羊城塔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6:24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九、大观楼长联

 

  对联可长可短,短的五、七字,长的数十字都有。长联中最出名的当推昆明滇池大观楼那一副,此联共一百八十字,是曾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的。(不过,若以字数来说,则后来已有比大观楼长联更长的联语了。)
 

  大观楼长联全文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婉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景,下联论史。情景交融,古今会合,浑成一体。气魄之大,无与伦比。我以为即使在字数方面,不能称为“古今第一长联”,也可称“古今第一名联”!
 

  关于大观楼长联,还有一件趣事,在孙髯翁之后,有个大官名叫阮元的,在道光初年在昆明当云贵总督,说原来的长联“对得不工整”,“夹硬”改了十数字。例如原联是“苹天苇地”对“断碣残碑”的,他改为“藓碣苔碑”。理由是苹、苇、藓、苔,都是植物,“更工整”,却不知这一改韵味全失了。后来他一去职,当地人又把原联挂上。并且写了一首打油诗骂他:“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阮元号芸台,“软烟袋”是“阮芸台”的谐音。
 

  长联作者孙髯翁,他能诗善文,由于不满清朝封建科举制度,发誓不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只得以布衣落拓一生。晚年更是穷困不堪,寄居于昆明圆通山下一个叫“咒蚊台”的地方,自称“蚊台老人”,替人占卜算命过活。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6:55 | 只看该作者
四十、点金成铁的例子


  旧日文人,每有自以为是的毛病。喜欢改别人的作品,就是这个毛病的表现之一。改作亦偶有胜于原作的,但“点金成铁”更多。在对联文学中,最著名的“点金成铁”的例子,当推阮元的改孙髯翁的云南大观楼长联。
 

  阮元的改作,也不妨录出一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衬收起苍崖翠壁,更苹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尽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都付与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

  阮改孙联之后,曾引起滇人普遍不满,甚至被人骂为“不通”(见上述打油诗)。其实通是通的,但一改之后,原作的神韵尽失了。因此原来谈论这两副对联的人,绝大多数都认为改作远逊原作(只有一个梁章巨例外,下篇再谈)。
 

  限于篇幅,不可能把诸家评论并录。这里只想举两个例子,比较改作和原作的优劣。
 

  一、原作“披襟岸帻”改为“凭栏向远”。“披襟岸帻”是“解开衣襟,推高头巾”的意思,承接前句“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不但显出眼界的开阔,也显出了作者的逸兴遄飞。情与景互相结合,改为“凭栏向远”,只是一句平凡的套语。
 

  二、同样的道理,把“喜茫茫空阔无边”的“空阔”二字改为“波浪”,也是失了原作的气势的,而且也不符合实景。滇池并非长江黄河,它的波浪是不大的,更说不上“无边”,但从大观楼俯视,一望无际,却的确是“空阔无边”.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7:16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一、局部整体 有招无招


  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平生好训诂考证之学,曾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著作有《研经室集》。在学术上有一定的贡献。但学术和文章是两回事,一个好教授未必就是好作家。做训诂考证一类学问功夫的人,每有喜欢“钻牛角尖”的毛病。阮元修改孙髯翁长联,主要的毛病,依我看来就是拘泥于局部某一个字的对仗是否工稳,忽略了长联所应有的整体气势。
 

  对联本来是要讲究“虚”“实”相对的,因此只从局部来说,也不能说阮元的修改完全没有理由。孙联的“披襟岸帻”是和“把酒凌虚”相对的,岸帻的“帻”(头巾)是“实字”,凌虚的“虚”是“虚字”。阮元可能觉得以“岸帻”对“凌虚”不够工稳,因而把“披襟岸帻”这句改为“凭栏向远”。同样道理,孙联的“喜茫茫空阔无边”是和“叹滚滚英雄谁在”相对的。“空阔”是虚字,“英雄”是实字,阮元可能也是为求虚实对仗的工稳,因而把“空阔”改为“波浪”。岂知这样一改,原作韵味尽失了。好有一比,阮元的改作如规行矩步的三家村学究,孙髯翁原作则如洒脱不羁的风流名士也。
 

  但话说回来,必须基本功(对联方面就是平仄虚实的对仗)打稳,才能讲求“突破”。正如武侠小说中常说的“无招胜有招”一样,先得经过“有招”(精通各种招数)阶段,才能到达了“无招”境界。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决定 于 2010-6-4 22:09 编辑

四十二、梁章何故抑髯翁

 

  历来谈大观楼长联的人,都是认为孙髯翁的原作胜于阮元的改作的。只有梁章独持异见。他在《楹联丛话》说孙的长联“传诵海内,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他把两联并录,一方面批评孙的原作写滇池中实境“用替字反嫌妆点”;一方面对“彼都人士”(指滇人)对阮元改作的“啧有烦言”表示不能同意,“因并录于右,以质观者。”大公报老作者徐克弱兄以前曾在他的《灯边杂笔》专栏,写了一篇《大观楼长联有二》的文章,洋洋数千言,详论二者优劣,说“梁章为了替他(阮元)捧场,而对孙髯翁原作所作的讥弹,难以叫人心服。”
 

  其实若明了梁章和阮元的关系,则梁之捧阮抑孙,也是无足为怪的。盖阮元是梁章的老师也。梁的《楹联丛话》中就有一条《贺云台师加衔联》说“云台师以今年丙午乡试,重宴鹿鸣,大吏奏入,得优旨,晋加太傅衔,并有三赴鹿鸣之望,荣宠极矣。按吾师本以太子太保原衔,越加七级而至太傅,如斯旷典,前此所未闻也。”其联云:

  异数超七阶,帝眷东山谢太傅;
  嘉宾伫三肄,天留南国鲁灵光。

  《丛话》中也有说明,阮元是在他的改作被“撤去”后,以“改本寄示”他的,他又怎能不为老师捧场呢?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8:03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三、大观楼长联译文
 

  大观楼长联用的是文言,其中且有典故,对古典文学没多大研究的读者,恐怕不大好懂。近人有将它译为语体文的,录在下面,以供参阅。

  五百里浩瀚的滇池,奔来我的眼底。迎风披衣,推开头巾,这一片茫茫无边的山水多么叫人欣喜啊!请看:那东边的金马山像神骏跃奔;那西边的碧鸡山如凤鸟起飞;那北边的蛇山似长蛇蜿蜒;那南边的鹤山宛然白鹤翱翔。文人雅士不妨选胜境作一次登临吧。踏上那湖中美丽的螺州,欣赏在清风中摇曳着的垂柳,仿佛少女梳装的鬟髻和轻轻拂面的双鬓。更有那漫天遍地的芦苇,其间点缀着翡翠般的飞鸟和红霞双抹。尽情地观赏吧,请不要辜负了,那滇池四围飘香的稻田,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长夏的亭亭芙蓉,三春的依依杨柳。


  数千年的往事,注入我的心头,举起酒杯,神游于缥渺的太空,俯览古往今来的兴衰事迹——很可惜,那如滚滚大江流去的英雄们,而今谁在?试想:汉武帝操习战船,打通西南通途;唐代统一南诏,立铁柱刻书功德;宋太祖挥动玉斧,观看版图;元世祖跨皮筏渡过金沙江,一统六诏山河 ……历史上这些英雄们的伟烈丰功,何等辉煌灿烂,真是费尽了移山的心力啊! 但却如画栋上萦绕的朝云,来不及卷起珠帘,就消逝在萧萧暮雨中了。他们泐功的碑碣折断了、残破了,都让那傍晚的苍烟和落日的余照去收拾吧!他们赢得的不过是:几杵稀疏疏的钟声,半江暗淡的鱼火,两行惊起的秋雁,一枕清冷的寒霜!

  “六诏”是古代国名,占有今云南和四川西南部之地,据辞典解释,“蛮语”“称王为诏”。大观楼长联下联是写云南历史的,比上联更难译得精确。如“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四句,在语体文译中就用了五十多个字,也只不过只能简单叙述史实。整幅长联的译文长达五百字,有若干还是意译的。论“韵味”尚未能完全表达原文之妙,但也算译得不错了。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8:22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四、仙人黄鹤 何日归来


  据中国新闻社报道,黄鹤楼的重建工程已在进行。黄鹤楼是武昌的历史名胜,建于黄鹄矶上,俯瞰江汉,极目千里。得名由来,说法有二。一说是根据神话传说,云有仙人王子安或费文祎曾乘黄鹤过此。另一说则云黄鹄矶本名黄鹤矶,楼因山而得名(一九八一年出版之《中国名胜词典》持此说)。
 

  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二二三),至今已一千七百六十年,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屡建屡毁,凡十次之多。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九年(一八七零),焚毁于清光绪十年(一八八四),此次重建为历史上第十一个黄鹤楼,位于古黄鹤楼南面五百米处,是以清代造型为蓝本的,但比清代黄鹤楼高出两层。目前正在赶工,计划在明年黄鹤楼焚毁一百周年时全部建成。
 

  黄鹤楼旧有楹联甚多,选比较出名的谈谈。
 

  彭玉麟联云:

  心宽天地远,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语,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彭玉麟是清代“中兴名将”(一八一六~一八九零),曾任长江水师提督,坐镇武昌。他是以文人身分统兵的,精于联语。一八八三年官至兵部尚书,正是黄鹤楼焚毁的前一年。至于“我辞江汉去”是在何年,则不详了。(黄鹤楼名联之一)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8:46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五、张之洞二联


  彭玉麟题黄鹤楼联,“推窗寄语”的那个“语”字,也有作“慨”字的。以“推窗寄慨”来对“把酒凭栏”,较有韵味,也更切合彭玉麟“我辞江汉去”的心境。但“慨”字是虚字,与“栏”字相对稍欠工整。
 

  张之洞(一八三七~一九零九)任湖北学政时(一八六七),重游黄鹤楼,题联云:

  江汉美中兴,愿诸君努力匡时,莫但赏楼头风月;
  楢轩访文献,记早岁放怀游览,曾饱看春暮烟花。

  “中兴”云云,是因张之洞题此联时,已是在太平天国被清廷“袭灭”之后的第四年也。以他的身分,当然要称为“中兴”的。他十三岁那年,回故乡南皮应童子试,曾游过一次黄鹤楼。这是“记早岁放怀游览”的本事。
 

  一八八九年,张之洞五十二岁,任湖广总督,登黄鹤楼,又题一联:

  昔贤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
  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9:14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六、三个督抚的题联

  黄鹤楼在武昌,因此清代曾任湖广总督及湖北巡抚的大官多有在楼中题联者,上述的张之洞是其一,另外还有三个督、抚的题联值得一提。一个是胡林翼,他是咸丰五年(一八五五)任湖北巡抚的,联云: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可留不可留

  按照他们在武昌“开府”的先后为序,第二个是李鸿章,同治八年(一八六九)任湖广总督,他的联云:

  数千里奔湍激浪,到此楼前,公暇一凭栏,江汉双流相映照;
  十余年人物英雄,恍如梦幻,我来重访鹤,沧桑三度记曾经。

  官阶是李高,联语也是他的长,但我觉得还是胡林翼那副较有情致,可云是以少许胜多许。
 

  顺带一提清代有关督、抚的官制,以便读者明了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的职权如何划分。总督的官阶是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巡抚的官阶是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清代的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综理军民要政,官阶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为从一品。但事实上,有清一代,总督加此衔头已成定例。总督多管辖两省,如湖广总督管辖湖北湖南,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但也有只管一省(如直隶总督、四川总督)及管辖三省的(如东三省总督)。不过直隶总督虽然只管一省,但因京城在它的省境内,却等于是总督的“班头”。巡抚则是省级的长官,只管一省的政事。论官阶也比总督低一级。不过巡抚却并非总督下属,公文往来,仍是属于平行的。官场习惯,称总督为“制军”,称巡抚为“抚台”。督抚上任,都称“开府”。巡抚的驻地在省城,总督的驻地则有特别规定。湖广总督驻在武昌,与湖北巡抚同一驻地。(这样的例子叫督抚同城,碰上这样情况,常有督抚争权之事发生。)
 

  闲话表过,再说第三个以督抚身分在黄鹤楼题联的人。他是在光绪廿七年(一九零一)做湖北巡抚的满州人端方。联云:

  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鸥盟。

  集唐人诗句成联,颇有韵味,他做巡抚时,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张是唯我独尊的,他颇受抑制,后来张调职两江,他兼署总督,方始吐气扬眉。有人说上联即暗指此事。
 

  张之洞做了十多年湖广总督(自一八八九~一九零一),在任时擅权专断,许多人不满意他。但在他卸任后,端方以巡抚兼署总督,鄂人更加不满。因端方是个好“刮龙”的假名士,且又宠任“丫姑爷”张彪虐民也(张之妻是端之婢)。
 

  端方后来做两江总督时,曾有人作了一副嵌名联讽他。联云:

  卖差,卖缺,卖厘金,端人不若是也!
  买书,买画,买古董,方子何其多耶?

  “厘金”是清代一种税制,水陆要隘,设立关卡以抽行商货物之税,大抵照物值抽若干厘,故日“厘金”。端方是个擅刮龙的假名士,是有联为证的。(黄鹤楼名联之三)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49:41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七、崔颢题诗 青莲搁笔
 

  在黄鹤楼题联的清代大官还有一个宋荦,联云: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联用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意,写得甚为潇洒。
 

  宋荦字牧仲(一六三四~一七一三),他的父亲宋权是明天启五年进士,官顺天巡抚,后来降清,官至国史院大学士。清廷以其“诛杀自成党有功”,在他死后追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谥文康。宋荦因属功臣之后,因此在他十四岁那年(顺治四年),就得“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宋荦工诗词古文,他的画也很出名,水墨兰竹,尤其超妙。
 

  书法家何绍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道光进士)联云: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遮,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何绍基题此联时是在太平天国覆亡之后,“官方”称太平天国起义为“洪杨之乱”,他站在清廷立场,故而亦称为“劫”。(古人以“丙午、丁未”为“红羊劫”,其年必有乱事,红羊,洪杨谐音。)
 

  但撇开政治观点不谈,这副对联还算是写得不错的。崔颢题《黄鹤楼》诗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之句,何联反其意而用之。“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云云,也有一个颇为有趣的神话。神话传说,古代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矶头设肆卖酒,有个道士常来饮酒,辛不要酒资,道士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临行时用橘皮在壁上画一黄鹤,说:“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辛因此至富。一年后道士重来,取笛鸣奏,黄鹤下壁,道士遂跨鹤上天。辛即建此楼。黄鹤楼是三国吴黄武年间建的,这个神话当然属于荒唐。但神话也是文学的一种形式,不必那么认真去驳斥它的。何绍基联中的“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就是根据这个神话。
 

  用崔颢题诗的“本事”入联的还有一位清代明土李联芳(同治进士,官至典礼院学士)。联云: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矾,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诗情,仅留下荒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句子。据说李白登黄鹤楼见壁上有崔颢的题诗,因而不敢复题。联之中“崔颢题诗,青莲搁笔。”即指此事。(黄鹤楼名联之四)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0:05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八、以笔喻楼具巧思


  在黄鹤楼许多楹联中,我最欣赏陈兆庆写的一联: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头放开肚皮,直吞得八百里洞庭,九十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哪管它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一枝笔”是以笔喻楼,而黄鹤楼又恰好是和著名的文人崔颢、李白有过文字因缘的,以笔喻楼,颇有双关之妙。此联文气狂放,构想亦甚新奇。
 

  陈兆庆是云南通海县人,光绪三年进士。
 

  口气类似此联的,还有新化(在湖南省)文人周延俊所题的一联:

  瓢饮长江,一吞六七千里;
  笛横大别,三弄十二万年。

  “大别”是指在豫、鄂、皖三省边境的大别山,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神话传说,有古仙人在此山吹笛,吹了三个乐曲(乐曲曰“弄”),人间己过十二万年。
 

  不过,此联的口气虽然亦甚狂放,我认为是比不上陈兆庆那一联的。因为“陈联”说的都是和黄鹤楼有关的景物和典故,此联只故作大言而已。(黄鹤楼名联之五)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0:32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九、黄鹤楼上发牢骚


  李鸿章做湖广总督,不满一年,就调任直隶总督,接任湖广总督的是他的哥哥李瀚章。当时传为“官场佳话”。
 

  李瀚章是拔贡知县出身,他有个“同年”(即同一年获得拔贡的。旧例,同省别县之拔贡,亦可称同年。)名叫舒子超,见同年显贵,特地跑到武昌求见,哪知李瀚章竟然拒见,他满肚牢骚,遂在黄鹤楼题了一联:

  同榜贵人多,任他稳坐青牛,也向尘中谈道德;
  相交知己少,笑我重游黄鹤,枉抛家累学神仙。

  骑青牛出函谷是老子的故事,老子姓李,“稳坐青牛”云云,切李瀚章之姓。老子著有《道德经》(近说云是《德道经》),上联的“任他稳坐青牛,也向尘中谈道德。”是用老子的典故作反语嘲讽李瀚章的,意即:即便你坐稳湖广总督宝座,但你也配在世间谈“道德”么?至于下联则纯属自己发牢骚了。
 

  还有两副黄鹤楼楹联值得介绍,一是薛湘林撰的: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另一是佚名联:

  太白无诗,独留千古恨;
  长安不见,更上一层楼。

  (黄鹤楼名联之六)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0:58 | 只看该作者
五十、独持偏见 一意孤行

 

  远在毛里求斯的刘长江先生来函问及名画家徐悲鸿写的一副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 “撰自何年?有无掌故?”这副对联是徐悲鸿的集成语联。不过他把成语“独持己见”改了一个字,以“偏”代“己”字,更加表现了他那“爱憎强烈”的性格。这副对联,根据他的第二任夫人蒋碧微的记述,是经常悬挂在他的画室中的。还有个横额题他的斋名:“应毋庸议”。写此联的具体年月已不可考,大约是三十年代中期。
 

  当时徐悲鸿正经历着一场非常复杂的“家变”,他和蒋碧微本来是一个舍弃了乡下妻子,一个舍弃未婚夫而私奔日本的。但在结婚二十年后终于因为各有感情的困扰而告仳离。
 

  六十年代初,蒋碧微在台湾《皇冠杂志社》出版了《蒋碧微女士回忆录》,第一部《我与徐悲鸿》,第二部《我与张道藩》,详述与徐悲鸿的情变经过。在前言中写出两个主因,一、“卅一岁,丈夫爱上了他的女学生,轰动一时的师生恋爱,传遍遐迩。”二、“卅九岁,无可奈何的陷入情网,和张道藩开始了缠绵半生的苦海之恋……”张道藩在抗战期间曾任教育部次长,后来在台湾官至“立法院长”。蒋碧微回忆录第一部的最后一篇就是谈徐悲鸿这副对联的。
5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1:24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一、补谈徐悲鸿的名联


  前文发表后,画家李流丹把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写的《徐悲鸿的一生》借给我,书中有关于这副对联的说明,是我以前未知道的,现在补述。
 

  这副对联是徐悲鸿集泰山经石峪的大字写的,用黄绫子装裱挂在他的画室。廖静文曾问过他,为何把自己的主张和作为说成“偏见”和“孤行”?徐悲鸿的解释是表示他不愿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意思。
 

  关于徐悲鸿与学生孙多慈之“恋”,本书也作了澄清。徐悲鸿是因孙多慈具有艺术才华,才特别爱护她的,并无蒋碧微(徐的前妻)心目中的那种“私情”在内。谣言是张道藩放出来的,用意在打击徐悲鸿和加深徐蒋夫妻的不和(张道藩一直在追求蒋碧微)。把廖静文写的这本书和蒋碧微写的那本《我与徐悲鸿》对照来读,很有意思。
 

  李流丹是徐悲鸿赏识的一位画家,抗战胜利后,流丹在重庆展出他的木刻,徐悲鸿参观了他的木刻展览,曾特为他题词,称赞他的“精研艺事,尤致力木刻,不遗余力。”“所作陪都风景与嘉陵江上生活,皆精妙独绝。”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1:41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二、张謇赠沈寿联

 

  俗云“名士风流”,“风流”含义甚广,若依正解,应作流风遗韵。“风流”的内容包括有:仪表、态度、品格、精神、韵味等等,司空图《诗品》有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也。但一般人所说的“风流”则只是指“狭义”的风流,局限于“男女私情”。在一般人眼中,凡属名士,“例必风流”。往往谣诼纷芸,弄得真假莫辨。例如民初流传的南通状元张謇(字季直,晚号蔷翁。一八五三~一九二六,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状元。)和“绣圣”沈寿之恋,就是一例。
 

  沈寿原名灵芝,字雪君,晚署雪宦(一八七四~一九二一)。光绪二十九年(一九零三),慈禧七十大寿,沈灵芝的丈夫余觉将她所绣的“无量寿佛”“八仙上寿图”两幅(或作八幅),请商部尚书贝子载振代贡,慈禧欣赏她的作品,颁赐“御书”“福”“寿”字各一幅,余觉留下“福”字,把“寿”给妻子。沈灵芝因此易名为寿。
 

  张謇也极赏识她的绣艺,特于南通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女工传习所,聘她为所长。沈寿到南通,住在张家。张謇曾有一联赠送她云:

  绣段报之青玉案(“段”与“缎”通)
  明珠系在红罗襦

  下联脱胎于唐代诗人张藉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因此,遂引起谣诼,后来更掀起一场风波。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2:02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三、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沈寿入住张家时,张謇以沈寿体弱多病,爱怜备至,特把他的“壕阳小筑”借一半与沈寿作为养疴之所,并给她的住所题名“谦亭”、“雪宦”。“宦”是古时房屋东北角之称,张謇在他后来写的《雪宦像铭序》中有解释:“雪宦随雪君所在室而名。”雪君是沈寿的字。沈寿晚年作品均署“雪宦”,即由此而来。
 

  除上述那副“绣段报之青玉案;明珠系在红罗襦。”之外,张謇还曾赠她七绝两首:

  记取谦亭摄影时,柳枝宛转绾杨枝;
  因风送入帘波影,为鷅为鹊哪得知?

  杨枝丝短柳丝长,旋合旋开亦可伤;
  要合一池烟水气,长长短短护鸳鸯!

  一联加上两诗,于是众口纷传,说张謇老尚多情,爱上了有夫之妇的沈寿。沈寿的丈夫余觉跑到南通要见妻子,他们夫妇是早就不和的,也不知是沈寿不肯见他,还是张謇不许他进门,总之是见不着,余觉索性在南通租下一间房子,撰一门联抒愤,联曰: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后来张謇为息事宁人,为余觉置妾,并送一笔钱将他送走。“余觉大闹南通”的风波才告一段落。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3:08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四、张謇挽沈寿联


  沈寿有“绣圣”之称,来源是这样的:一九一四年二月,美国为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沈寿绣品获博览会第一金盾大奖,声名远播,“绣圣”之名就传开了。张謇是在这个博览会过后,接她到南通的。
 

  沈寿有《绣谱》(又名《雪宦绣谱》)传世,这本书是由沈寿口述,张謇笔录的。从这件事看来(状元而肯为人笔录),不管他和沈寿是否真有私情,他的爱护艺术之心倒是“有书可证”的。
 

  沈寿于一九二一年旧历五月初三以血崩病去世。享寿四十八岁。其时张謇已六十九岁了。(中国传统算法)白头人送黑头人,张謇挽以联云:

  真美术专家,称寿于艺,寿不称于名,才士数奇,如是如是;
  亦学诗女弟,视余犹父,余得视犹子,夫人为恸,丧予丧予。

  上联是痛惜沈寿不寿,中年逝世,不称其名。下联特地揭出沈寿跟他“学诗”的事,说明他们的关系有如父女,用意也有“辟谣”的成分在内。
 

  沈寿去世之后,张謇为她撰《世界美术家吴县沈女士灵表》,复作《雪宦哀辞》,序中有云:“嗟夫!人至死则恩怨消而疑忌息,雪宦今日可大白于天下知不知之人矣!”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3:32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五、康有为自寿联


  康有为(一八五八~一九二七)在甲午战后,曾联合赴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余名上书清廷,要求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维新。他的早期思想以强调能“变”为主,认为“变是物之理”,利用今文经学,提倡“托古改制”。一八九八年的“戊戌维新”就是他和他的弟子梁启超作为领导人物的。在“康梁变法”时期的康有为,应该说是对中国的历史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可是他后来坚持保皇、复辟,反对革命潮流,这就无怪章太炎要骂他为“妖孽”为“贼”了。
 

  一九一七年,他在六十生辰之时,曾自撰一联,贴于祝寿戏台上,联云:

  傀儡曾遣登场,维新变法,备历艰辛,廿年出奔已矣,中间灰飞劫易,几阅沧桑,寿人笙磐忽闻,北海劫来如梦幻;
  歌舞业经换剧,得失兴亡,空劳争攘,一世之雄安在?此时雾散烟消,徒留感慨,老子婆娑未已,东山兴罢整乾坤!

  此联对他当年政治活动的失败,吁嗟不已,而下联最后两句,更透露‘雄心尚在”,力求“东山再起”之念。其后不久,他果然就当了军阀张勋的谋主,发动复辟,但不旋踵即为段祺瑞击败,“复辟”昙花一现,为天下笑。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4:07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六、康有为的名联

 
  康有为擅长联语,他作的对联,最有名的一副是贺吴佩孚五十生日的寿联:

  牧野鹰扬,百世功名才半纪;
  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吴佩孚(一八七四~一九三九)是直系军阀首领,他五十岁(一九二三)的时候,上一年(一九二二)爆发的第一次“直奉之战”(“奉系”是以张作霖为首的东北军)已告结束,在这场军阀大内战之中,直系得到胜利。吴佩孚被任为“直鲁豫三省巡阅副使”,开府洛阳。“牧野”是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周武王克纣于牧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康有为用“牧野鹰扬”来表扬吴佩孚的武功,好象武王克纣一样。洛阳古称“中州”。此联既切合吴佩孚的身分,又点出他是五十岁生日以及做生日的地方——洛阳,并且还写出当时的局势,堪称佳作。不过,捧吴捧得太过分了,令人感到他有甘为“傍友”之嫌。
 

  当然以他的身分,即使他要“傍”吴佩孚,也还是不同于一般傍友的。他在写了这副祝寿联之后,又写了一副对联赠吴佩孚,联云: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虽周公之才美,使骄吝不足观矣;
  闻过则喜,见善则拜,若诸葛之公明,能集思庶广益焉。

  这副对联则是对吴佩孚的“刚愎自用”加以劝谏的了。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4:28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七、续谈寿吴佩孚联


  南通状元张季直也有贺吴佩孚的五十岁寿辰联,联云:

  万里成名,似雷及远;
  百年上寿,如日方中。

  此联亦甚有气势,但不及康有为的那一联。
 

  贺吴佩孚五十寿辰的对联,还有一联也写得很好。(“相好”是只就对联艺术来说,不涉及对他的评价。)联云:

  一生剑佩走东西,有并吞八方之志,有纵横百万之师,几番破石惊天,成亦英雄,败亦英雄,余子纷纷何足数?
  十载中孚震华夏,无厕名贿选之讥,无卖国媚邻之诮,赢得轻裘缓带,兵知儒行,将知儒行,戛玉铿铿岂等闲!

  吴佩孚字子玉,此联分别嵌他的“名”“字”,颇具巧思,写得也甚有文采。缺点也是捧得过分了。
 

  吴佩孚做五十大寿时,正是他的事业如日方中的时候,后来就走下坡了。因此有关他的寿联,也就还有“下集”。
 

  一九二四年九月,宜奉二次大战,这次是直系失败。第二年三月,吴乘决川轮由黄州往岳州,托庇于湖南省长赵恒惕,赵在他五十二岁寿辰时赠以联云:

  平生忧乐关天下
  此日神仙醉岳阳

  此联全用与岳阳楼有关的典故传说,上联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则是用“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在吴佩孚失意时,也只能如此落墨了。
 

  以上所谈数联,都是拍吴佩孚马屁的。现在谈一副嘲讽他的寿联。
 

  他在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乘决川号兵舰往岳州时,还有另外两艘兵舰随行,卫队也还有二千人。到了他过五十二岁寿辰时,(他的生日是农历三月七日,折合新历为四月十六日)剩下的就只有三百名卫兵了。赵恒惕给他做寿,放四十架烟火,虽然也还有“派头”,但比起他在洛阳过五十寿辰的“威风”,则是差得太远了。有人赠以联云:

  昔日洛阳,今日岳阳,孚威威不行,带三百名卫兵,同是囹圄拘法舰;
  胜者奉系,败者直系,秀才才已尽,放四十架烟火,几疑烽燧遍榆关!

  吴佩孚是秀才出身,军衔是“孚威将军”,此联可说是极尽嘲讽之能事。
 

  吴佩孚是大军阀,若论历史评价,无功可言;但比起其他军阀,他还有一个“好处”,即尚具民族气节是也。(抗战期间,汪精卫曾邀他出山,被他拒绝。他卒于一九三九年。)他失败后,曾自撰一联云: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4:52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八、梁启超挽康有为联
 

  辛亥革命后,康梁政见不同,师弟渐生龃龉,至张勋复辟,终告决裂。康是张的谋主,而梁启超则是反对复辟的。张勋复辟,他佐段祺瑞起兵讨伐,迅即就把张的复辟计划粉碎了。师弟对立,康有为因此斥他为“枭獍”,要将他逐出师门。但梁启超对老师还是十分尊敬的,一九二七年康有为病逝青岛,梁启超挽以联云:

  祝宗祈死,老眼久枯,翻幸生也有涯,卒免睹全国陆沉鱼烂之惨;
  西狩获麟,微言遽绝,正恐天之将丧,不仅动吾党山颓木坏之悲。

  下联的“西狩获麟,微言遽绝”云云,就是把他的老师康有为比作孔子的。“西狩获麟”,典出《春秋·哀公十四年》,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世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惰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李白《古风》诗:“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梁启超把老师比作孔子,可说是推崇备至。不过“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在大是大非上,他是要坚持原则的。若论是非,弟子贤于老师多矣。
6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决定 于 2010-6-4 22:31 编辑

五十九、挽梁启超的名联

 
  康有为死后两年,一九二九年,梁启超亦病逝北平。各方挽联甚多。选几副著名的谈谈。章太炎的挽联云:

  进退上下,式跃在渊,以师长贵言,匡复深心姑屈己;
  恢诡谲怪,道通为一,逮枭雄僭制,共和再造赖斯人!

  章太炎是反对帝制的,他曾写过一副脍炙人口的“缩脚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骂康有为。在挽梁联中,他对梁启超在反对帝制中所作出的贡献评价极高(把“共和再造”之功归给梁启超)上联并涉及康梁恩怨,而他是站在梁启超一边的。

  蔡元培挽联云:

  保障共和,应与松坡同不朽;
  宣传欧化,不因南海让当仁。

  上联说的是梁启超助蔡锷(松坡)推翻袁世凯帝制一事;下联则是在引进西方文化这一方面表扬梁启超(蔡是北大校长,因此着重在文化方面立论。)
    (错语:康有为又名康南海,可见下联也涉及师生各持政见之事)

  杨度挽联云:

  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
  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

  杨是拥护帝制的,写此联时,他的思想还未改变。
61#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5:38 | 只看该作者
六十、改寿联讽袁世凯


  袁世凯是靠出卖光绪起家的,更确切的说,是靠出卖主张维新变法的“君主立宪派”而取得西太后的信任的,光绪廿四年(一八九八,戊戌)阴历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变法维新的“上谕”,自此,皇帝与太后之间的明争暗斗更加剧了。那年八月(阴历,下同)慈禧决定借下个月到天津阅兵的机会,指使他的亲信荣禄举行宫廷政变,扣留光绪帝,另立幼君。“帝党”得知这个密谋,由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他帮光绪帝带兵到天津先杀荣禄,然后进京包围颐和园,软禁慈禧。袁佯作答允,谭一走,他就赶回天津向荣禄告密。变法失败,光绪亦因此被囚瀛台.自此袁就获得慈禧重用。这一政变发生在八月初六日。
 

  光绪卅四年(一九零八,戊申)八月,袁世凯五十生辰,在东安门外北洋公所大开寿筵,有谄袁者献一寿联云:

  戊戌八月,戊申八月;
  我佛万年,我公万年。

  慈禧喜欢人称她为“老佛爷”,戊戌八月为袁得势之始,此联乃兼颂慈禧也。同年(一九零八年)十月,慈禧病死,名士祝竹岩(鸿元)改此联为:

  戊戌八月,戊申十月;
  我佛今年,我公明年。

  袁世凯虽然不如此联所咒“明年”就死,但此联已传诵一时了。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6:14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一、巫峡啼猿数行泪


  吴佩孚是秀才出身,比起同时的其他军阀,肚里是多几滴墨水的。一九三零年,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逝世,据说吴佩孚曾挽以联云:

  巫峡啼猿数行泪
  衡阳归雁几封书

  这两句是唐人高适的诗句(题为《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吴佩孚借来作挽联。
 

  谭延闿字组庵,湖南茶陵人。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历任湖南省督军、省长等职。他和吴佩孚也曾有过一段渊源,一九一八年吴进驻衡阳时,他退处郴永一带,两不相犯。吴佩孚是一九二七年入川的,谭延闿逝世时,他仍流落川中,依附杨森。上联“巫峡啼猿”云云,可说是他的处境的自我写照。下联“衡阳归雁”则是切谭之“地”。挽谭,亦自伤也。又、亦有版本在上联冠以“蜀道艰难”四字,在下联冠以“长沙痛哭”四字。又、亦有云此联是谭延闿挽张其煌的,张是吴的幕僚长。
 

  一九二七年七月,吴佩孚抵达巴东时,曾赋“入蜀”诗一首,诗云:“曾统貉貅百万兵,身衰蜀道苦长征。疏狂竟误英雄业,患难偏增伉俪情。楚帐悲歌驻不逝,巫云凄咽雁孤鸣。匈奴末灭家何在,望断秋风白帝城。”
 

  诗平平。“疏狂”属于浪漫文人气质,和他的平生行事也是对不上号的。自称“疏狂”,自炫而已,他是以文人身分自傲的。但此诗对他失败后的心情,写得倒很真实。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6:39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二、吴佩孚诗 张学良联
 

  吴佩孚入蜀,赋诗自叹,诗句平平,知者亦似不多。但另外有一首别人改唐人之作来幽他一默的诗,倒是曾传诵一时。原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作,题为《芙蓉楼送辛渐》。诗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有人将诗句的次序颠倒,改为: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

  写吴佩孚失败之后的狼狈,三四两句尤其妙绝。
 

  吴佩孚在“九一八事变”后,有一首赠张学良的诗,倒是写得较好。诗云:

  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
  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此诗责备张学良“醇酒妇人”,可能是误信张学良在事变前夕与胡蝶共舞的谣言所致。而且张失东北,也并非因为“醇酒妇人”,而是奉命不抵抗的。不过吴佩孚这一首诗从责张之中表现了自己的爱国心,还是比较可取的。前述他的入蜀诗的最后两句:“匈奴未灭家何在,望断秋风白帝城。”也有遗憾自己不能执戈抗日的意思在内。
 

  据说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后,也曾题一联自嘲,联云:

  两字听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聪明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7:03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三、挽宋教仁联
 

  宋教仁是在“国民党代理理事长”任内被刺杀的,他代理的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职位,其重要性可知。国民党总部通告全体党员为他服丧,在他死后的第三天(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孙中山先生也从东京赶回上海,亲致“诔词”云: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这个“诔词”也有人当作对联收入专书的,但因它不是严格遵守平仄相对的规定,似仍以用“诔词”的名称较为恰当(原来就是用这个名称,见上引陶著)。
 

  有人用袁世凯口气代拟挽联云:

  既生瑜,何生亮?
  卿不死,孤不安!

  又一无名氏挽联云:

  桃源何处寻渔父?
  博浪翻教刺子房。

  宋教仁系湖南桃源人,号渔父。“博浪”是张良(子房)使力士锥击秦始皇处,现在“博浪翻教刺子房”则是秦始皇使人行刺张良了。联意是把袁世凯比作秦始皇,把宋教仁比作张良。
 

  杨季威女士挽联云:

  养虎果能贻大患
  烹猿宁足祭先生

  这副对联更是指着袁世凯的鼻子来骂了。
65#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7:24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四、战犯人名联


  原国民党军统大特务沈醉,最近把他写的《大陆生活三十年》结集出版,成为香港畅销书之一。沈醉可说是现代“传奇人物”之一,他以军统大特务身分,曾参与国民党的上层机密;解放后成为战犯,“同犯”中更有不少是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例如末代皇帝溥仪就是他在战犯管理所中交上的好友;获得特赦后,又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一生的经历之“奇”,比起溥仪,恐也不遑多让。以“奇人”而写“奇书”,自是难怪会吸引读者的注意了。除了结集成书的《大陆生活三十年》外,目前他还在给香港的刊物续写“见闻”。
 

  他写的见闻,除了资料珍贵之外,文字也是甚为生动有趣的。本栏只谈对联,我就介绍他写的一副战犯人名联吧。
 

  一九五七年,他在“北京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同犯有曾任国民党第四方面军司令、山东省主席的王耀武,有原湖南省财政厅厅长苏本善,有国民党第十军军长覃道善,还有一个将级军官马励武,他把这四个人的名字作了一副对联:

  王耀武马励武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覃道善苏本善喜战犯有从善之时。

  他写的这副对联,虽然平仄稍有失调,但整体而论,也还算得是对得相当工整的。而且也甚有意思。“联趣”以“趣为主,就当作是一副可供谈助的“趣联”吧。
66#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7:46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五、讽李鸿章联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他做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军相)的时候,任户部尚书的是翁同和。翁是江苏常熟人,户部尚书的职位相当于今之财政部长,古称“大司农”。有人撰一联云: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此联把他们的官职和籍贯都写在里面;不但字面对得十分工整,而且上下联都有双关意思。因此成为脍炙人口的对联。
 

  但我却有点替翁同和“不值”,因为在这副对联中,他颇有为李鸿章作“陪斩”的意味。他在政治上其实是李鸿章的反对派。他是咸丰状元,光绪帝的师傅,一八八五中法战争时,他扶植张之洞反对李鸿章;在一八九四~一八九五的中日战争中,他又是反对李鸿章求和,并支持康有为的维新变法的。他也不能算是贪官,论理不该“陪斩”。
 

  另外一副讽李鸿章的对联说来则真是有点“不雅”了,有人以“李鸿章”和“女阴”做了个分咏格的“诗钟”,诗钟的规定是既要对仗工整,而分咏的事物又必须隐藏在联意之内,让读者去猜的。联语是:

  举世共推和事老
  大家都是过来人

  李鸿章以“善于”讲和著名,上联“和事老”云云,当然是作反语嘲讽他的。虽然有点“不雅”,但也可见到当时人对李的鄙薄。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8:07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六、蒋介石挽吴佩孚联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吴佩孚病逝北平。逝前一月,他患牙病,据说十二月四日那一天,日人川本带一军医来吴佩孚寓所,强迫他施行手术,切开喉管,血流如注,一叫而绝。消息传至当时抗战的“陪都”重庆,重庆军政界开会追悼,当时担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所送的挽联是:

  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
  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大风思猛土”是用汉高帝刘邦的故事。《史记》载刘邦平定天下,回到故乡“沛”(今江苏沛县以东),和父老子弟喝酒唱歌。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人称为《大风歌》。蒋此联自拟刘邦,略嫌“逾分”(当时的“国府主席”是林森),但他是军委会的“委员长”,在抗战期间(万方多难)思得“猛士”为用,还是讲得通的。蒋在军界本是吴的后辈,此联则是要吴为他部属,可说是“自占身分”。但以他当时的职务而言,他也是可以这样“自占身分”的。吴是大军阀,唯一“好处”是不做汉奸,获保晚节。上联亦是就此点落墨(“百折不回”指吴在威胁利诱下始终不为日人所屈),也可说颇为得体。不知是何人代笔。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8:29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七、蔡元培挽张謇联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张謇病逝南通,享寿七十四岁。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挽以联云:

  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
  以文学名光宣两朝,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

  张謇曾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等等企业,对教育事业也肯出钱出力,故蔡元培以大学校长的身分在这两方面表扬他。联中的“孝子”指张謇的独生儿子张孝若,他曾任首任中国驻智利的全权公使。张謇逝世时,他任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会长”。蔡元培和他的关系在师友之间,据说此联是蔡应他之请写的。就政治立场来说,张謇和蔡元培不同。张曾任袁世凯的实业总长,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又曾反对五四运动。蔡元培是同盟会员,在北大校长任内,是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的。
 

  下联的“常熟”是指翁同和,翁是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遗著有《翁文恭公日记》,颇有史料价值。张謇和翁同和都是状元身分,因此蔡元培把他们相提并论。张謇遗著也有《张謇日记》。“不让常熟遗篇”,是指两人的日记而言。不过,蔡写此联时,张的日记尚未刊行。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8:55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八、烟锁池塘柳

  在各种各式的对联中,一般人最感兴趣的大概就是所谓的“绝对”了。“绝对”有两个特点,一、它是经过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有的已经对得出,有的还未对得出。二、它的难度最高,凡是可以称得为“绝对”,总有一些“古古怪怪”的条件限制。
 

  举一个许多人知道的例,“烟锁池塘柳”就是属于有特别限制的对头。这五个字的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下联也应该有“五行”才能对得上。
 

  有人对以“灰堆镇海楼”,在形式(都有五行)方面是可以对仗,但却毫无意义。而且“烟锁池塘柳”是一句清丽的五言诗句,“灰堆镇海楼”只是“解得通”而已。两者之间的雅俗是不可以道里计的。
 

  后来有人把“灰”字改为“炮”宇,变成了“炮堆镇海楼”,“炮堆”比“灰堆”好得多了,但仍然不够好。因为,“堆”宇的气势太弱,把许多炮“堆”在镇海楼中,作什么用?如果用以轰击敌人,这个“堆”字是十分差劲的。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5-26 21:59:19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九、妙人儿倪家少女


  一位原籍苏州的读者陈毓雷先生来信,他说在他的家乡常有人谈论“烟锁池塘柳”这个绝对,被多数人认可的下联是“炮架镇江城”。他加以解释说:“镇江与古瓜洲隔江相对,形势险要,冠以‘炮架’二字,妥贴得很。此句与‘灰堆镇海楼’相比,无论气势或情理都要略胜一筹。”我同意他的见解。不过,这个下联,也还有点瑕疵,那就是“锁”字和“架”字都是仄声,“塘”字和“江”宇都是平声,在五个字中有两个字不合平仄,因此还不能算是上乘之作。
 

  另一个著名的绝对,对头是“妙人儿倪家少女”,也是直到现在还未有令人满意的下联。比较好的一个对句是:武士心志在止戈。
 

  上联“人儿”合成“倪”,“妙”字分开则是“少女”;下联“士心”合成“志”、“武”字的篆书体是“止戈”的合拼,故成语有“止戈为武”的说法。“武士心志在止戈”这句也很有意思。“儿”字用北京话念是卷舌音,可作仄声。可惜“志在“对“倪家”欠工整,“止戈”对“少女”也嫌牵强一点。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5-17 06:58 , Processed in 0.05114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