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决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联话福州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38:5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都城隍庙


   殿耸冶山昭盛世
   神居闽海佑生灵


    这是福建都城隍庙的一副楹联。

    福建都城隍庙,位于福州鼓楼冶山西麓。所以,冶山又被叫为“城隍山”。城隍庙最早是在西晋太康三年(282年),首任晋安郡太守严高创筑郡城时创建的,距今1724年,是我国最早的城隍庙之一。

  福建都城隍庙主祀西汉御史周苛,他当时被刘邦派去守荥阳河南荥阳县,城破,被楚霸王项羽抓住,但他宁死不屈,项羽气起来,把他烹了。汉高祖刘邦念周苛忠烈可嘉,诏命郡县立庙祀之。后来,城隍庙逐渐增加了从唐代到明代的功臣名宦蔡襄、汤和等13人陪祀。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福建都城隍庙进行了修建和扩建。淳熙五年(1178年),福建都城隍庙前又兴建了更衣亭和肃仪亭。同时,在福建所辖的十府二州,即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台湾、延平、建宁、邵武、汀州、福宁等府和永春、龙岩两州,要求也建起城隍庙。

  元末,庙被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冶山城隍庙被封为“鉴察司民威灵公”,十七年(1384年),称“福州府城隍之神”。万历十年(1582年),被火烧毁。不久,再修建。因为是在同城,闽县、侯官县的也都附祀在福建都城隍庙。

    到了清朝,城隍庙再经修建,东西设辕门,大门双狮据守。殿中央祀城隍神,两庑配杂官,分曹办事。二仪门后悬大算盘,高0.9米,宽3.6米。有一副对联这么说:“人世何劳空计较;神天自有大乘除。”也就是劝人们不要斤斤计较,不要为名利相争。

  过去,按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到福州上任的官员,都必须先到城隍庙中斋沐、借宿,向神明表达忠君爱民的承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官员也要到城隍庙里行香祷告,祈求地方安宁和个人官运亨通。清代福州诗人蔡大鼎的《游城隍庙》描绘了这种情形:“庙貌森严镇福州,威灵俎豆直千秋。远人祈祷缘何事,海国安澜暗里求”。

  清雍正年间,皇帝题赐“福建都城隍”,把这里作为福建省最高城隍。清代,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在福州屏东泰山宫和怀安五帝庙墙壁上,保存的清道光年间“福建十二府州城隍朝泰山”壁画中,就有台湾府城隍,这是历史的见证。台湾许多城隍庙都发源于福建各地的城隍。比如,台湾南投竹山镇灵德庙等进香团就连续多年前来晋谒祖庙,促进了海峡两岸城隍信仰的民间交流。

  1994年,在福建福州和台湾省民间城隍信仰者资助下,福建都城隍庙移址到鼓楼冶山云瑞巷重建,占地500多平方米。正面嵌“福建都城隍”匾额。大殿两侧临摹屏东山头角泰山庙福建十二府城隍神像壁画。1997年修建福建都城隍庙主殿和殿东侧的三清阁、临水宫配殿。
7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43:3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鼓楼


   铜钲犹是闽王点
   银秤才悬汉守更


    这是宋代福州郡守程师孟写福州鼓楼的一个诗对。

    鼓楼,又称鼓角楼、州门、威武军门、彰武、全闽第一楼。建于唐代,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屡焚屡建,屡建屡毁。20世纪50年代初,修建鼓屏路时,鼓楼被拆。

    鼓楼,是古代报时、报警的楼房,上有大鼓,因此鼓楼的位置必须在城市的中心,古代城市大多建有鼓楼。福州鼓楼区就是因有鼓楼而得名。

    鼓楼最初是唐元和十年(815年)福州观察使元锡建的州门、鼓角楼。2001年4月福州考古队在鼓屏路口出土了青砖,铭文为“后唐天成四年(930年)岁次己丑九月丁卯朔十三日己卯重监鼓角楼。”

    乾宁三年(896年),福州升为威武军,此门称威武军门。晚唐五代时,福州设都督府,成了都督府的谯楼。宋熙宁二年(1069年),郡守程师孟用宁德人陈普研制的铜铸刻漏壶以报时,一天误差只在20秒之内。程师孟在《晓登威武军鼓角楼》诗中说:“百尺谯门戍万兵,黄昏初动昼龙声。铜钲犹是闽王点,银秤才悬汉守更”。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重修时题“海天鳌柱”“第一楼”,称为“全闽第一楼”。鸦片战争以后,重修的鼓楼上设置了机械的自鸣钟代替刻漏壶。当时鼓楼前有三尊石狮,朝向闽江对岸的五虎山,民间说是“三狮朝五虎”。

    宋元丰三年(1080年)福州名儒陈烈,因不满官府强令百姓元宵节每户燃灯七盏,在鼓楼上写下“官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的名句,逼使官府收回成命。

    1794年福州举人林希五在鼓楼元宵迎灯赛会时,制作了“一对台阁(制台,抚台)不点灯,两只狮子(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戏铜钱,五个道士(粮道、学道、盐道、兵备道、钱道)戴歪帽,一头老虎(知府)脚点蜡”的奇特花灯,揭露长泰命案中官员贪赃枉法的行为。后人把它编成了顺口溜:“两台暗摸摸,双司只要钱,五道官不正,唯府祝光明”,著名闽剧《兰花赋》就取材于此。

    《闽都别记》有“鼓楼前拾柴配(片)自幼相识”的故事,说从连江和罗源来的徐得兴与俞百均,在鼓楼前药材店学艺。当时正在建鼓楼,店主让徐、俞去拾加工劈下的柴碎片等。俞被木头压伤,徐日夜照顾。两人因此成为生死之交。后来福州人形容朋友关系很“铁”时,就说是“鼓楼前拾柴配朋友”。

    清代鼓楼的北面是布政司衙门,叫“布司埕”,集聚有十多家前店后坊的个体手工线面店,在那里摆着许多木线面架,制作线面,成为福州线面的主要产地,留下“鼓楼前布司埕线面”的民谚。

    据说鼓楼前曾有家钱店,门前挂一串大木钱。布政司前有京鼓班吹奏。有人就来了个谐音双关对联:“钱店前,挂木钱,木钱怎抵目前急;鼓楼古,吹京鼓,京鼓难消今古愁”,颇有急智。
7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8 22:59:1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镇海楼


   八郡河山闽故国
   双门楼阁宋行都


    这是明代闽中才子陈亮《登北城镇海楼》的诗对。

    福州镇海楼原来建在鼓楼屏山山顶。屏山在福州旧城正北,是福州“三山”之一,因为山峰形状像一座大屏风,所以称屏山。越王时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

    明初,福州时有海患。为了防御倭寇的入侵,也为了城市的发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石城,称为福州府城。府城北面跨屏山,南绕于山、乌山。城墙东、西、南三面依宋代的外城遗址修复。如今,在南门兜于山脚下,还保留有一段明福州府城的城墙,成为历史的见证。

    重建福州府城时,王恭先在屏山顶修建一座谯楼,作为各城门楼建造的样本,所以称为“样楼”(如图)。样楼是重檐歇山顶的双层城楼,高约20米,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成为城正北的标志。样楼楼上祀真武帝君,楼前广场有七口石缸,排列如北斗七星,称“七星缸”,人们说当年石缸中的积水,从来不干涸。

    据说登样楼可以望见大海,所以又名镇海楼,与杭州吴山、广州越秀山的镇海楼齐名,历来被视为省城的标志性建筑。登楼可远瞰闽江口乃至东海。过去海船夜航进闽江口,都以此楼为航标。清代谢章铤在光绪年间《重建镇海楼记》中说:“且夫楼以镇海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

    “三山”是福州的标志和代称。而三山之上,又各有标高之志。屏山有镇海楼,乌山有乌塔,于山有白塔,形成三山两塔一座楼。镇海楼,北倚北峰,南有五虎山为案,东衬鼓山,西托旗山。左前于山相扶,右前乌山呼应。乌龙、白龙双江如玉带环腰。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陈亮,写下《登北城镇海楼》诗:“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带纤。八郡河山问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留影照西湖。”当年的“样楼望海”与“龙舌品泉”等被列入西湖八景,载入《新修西湖志》。

    宋代诗人陈轩那首著名的赞美福州的诗:“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也许就是在烟雨蒙蒙的三月,在镇海楼写下的。

    历史上,镇海楼屡毁屡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曾作为中山纪念堂,民国中毁于火。1945年改建为林森纪念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废。如今,要重建起来,将是福州城区的一个新标志。

    屏山东南为冶山,旁有欧冶池,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铸剑处,又称剑池。池旁还有欧冶亭、剑光阁。南麓有座建于宋代的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巨作华林寺。屏山北麓有屏山公园。
7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47:1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聚春园


   聚多冠盖
   春满壶觞  


    这是福州“中华老字号”聚春园里的一副对联。

    冠盖:旧指官员的服饰和车乘,用以代称官吏、仕官。冠是礼帽,盖是车上的顶篷。汉班固《西都赋》有“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唐杜甫《梦可白》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春:唐人多称酒为春,代称美酒。司空图《诗品》有“玉壶买春。”壶觞:旧时盛酒的器皿。

    这副楹联是福州历代名联巧对中的一枝奇葩。说它巧,就巧在藏头冠顶,把酒店的名号“聚、春”,自然贴切地嵌在上下联之首。

    聚春园是福州饮食业的百年老店,其以“佛跳墙”为代表的闽菜,古今闻名。

    据记载,1865年,省城福州新开了一家菜馆,号“三友斋”。当时在布政司当衙厨的郑春发,是它的股东之一。后来郑春发独自接下了“三友斋”,于1895年改名为“聚春园”,沿用至今。

    郑春发请布政使周莲题写店名匾额,又请书法家甘联灏题写了这副楹联。据说,不久周莲也题了这副联,甘联只好“让贤”。后来,周联也已无踪。如今,有当代福州书法家沈觐寿题的这副名联挂在三楼宴会厅。

    “聚多冠盖”,是写实,洋溢着店家的得意。当时聚春园是福州唯一一家大酒家,而这家老板又当过布政司衙厨,有官家背景,连店内大厅也仿衙署客厅摆设。闽浙总督、布政使等都是常客,省会及各地达官贵人络绎不绝,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春满壶觞”,是写意,更道出了酒家的自豪。说壶中酒常满,并不是要说自己的酒好,夸的是自己的菜好。聚春园作为大酒店,自然摆得出系列名菜、特色菜,如酥鲫、四大酥、四大抓、万寿扣肉等。

    聚春园的大菜有满汉席,好家伙,足足有72道菜。菜好,大家吃得兴起,这酒自然就要频频“满上、满上”了。

    “聚多冠盖、春满壶觞”这副楹联的著名,在于聚春园。而聚春园的著名,当在于它的名菜“佛跳墙”。

    闽菜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要论闽菜的首席,“佛跳墙”当  仁不让。相传,清同治年间,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的家属善于烹饪。她将鸡、鸭、猪肉、海鲜,加上佐料,放在空酒坛中煨制,自称“福寿全”。布政使周莲有幸品尝一次,便念念不忘。后来叫他的厨师郑春发登门学艺。郑春发学了之后,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进、创新,终于形成一道造料、刀工、火侯至佳,色香味俱绝的名菜。郑氏“聚春园”开张后,这道菜成为镇店之宝。

    有一回,一帮文人骚客到店里打牙祭。改进型的“福寿全”上桌后,坛盖一掀,醇香满堂,个个吃得痛快淋漓,技痒难耐,纷纷吟诗作对。有一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寺来”。语虽不恭,却也赢得满堂喝彩。郑春发灵机一动,索性就将“福寿全”改名为“佛跳墙”。自此,名店、名菜、名联“三位一体”,流芳长远。

    得暇之时,若在聚春园大酒店这座贵族精神、平民本色的名店,欣赏这副楹联,品尝“佛跳墙”这道无与伦比的名菜,陶陶然于闽饮食文化浓郁氛围中,不亦乐乎!
7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6:0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苔泉


   苔壑泉流松阴境
   龙峰山抱水环腰  


    这是鼓楼福飞路苔泉古井的一副对联。

    苔泉古井在鼓楼屏山西北部的龙腰村。苔泉坐南朝北,背依屏山,西延左海西湖,面对北峰。井旁有棵大榕树,枝繁叶茂。

    福州地处亚热带,属戴云山脉的余韵,是闽江河口盆地,地下岩石结构有利于地下水的集聚、补给和循环。丘陵地带植被良好,草木茂盛。因此,福州雨水充沛,地下水水量蕴藏丰富,分布广泛,水质优良,特别是福州的温泉很有名气。

    因为地下水源充足,泉水多,历史上,福州两度被叫做“泉州”,到唐景云二年(711年)才最后将“泉州”名称移给闽南现在的泉州。

    苔泉,原来叫石泉。泉水从屏山石壁的石头缝里自然流出,没有名字。后来在这附近建了个寺院,叫“石泉院”。据《八闽通志·寺观》载:“石泉院在越王山北,石壁峭立,泉出其下,唐元和中建院于泉侧,敕号石泉”,可见,当年这个泉的名字,是因为有这个寺院,而且是皇帝给起的。

    福州人把地下丰富的水脉称为龙脉,有诗说是:“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龙脉从屏山这里的石壁探出,犹如龙舌,所以被人们称为“龙舌泉”。

    苔泉,在历史上又名“蔡公井”。蔡公说的是北宋的著名书法家蔡襄。蔡襄是仙游人,中进士后知谏院,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卒谥“忠惠”。工正、行、草、隶书,又能飞白书,以散笔作草书,称为“散草”或“飞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知福州时,觉得苔泉水清纯甘冽,品质非常好,就派人经常到这里取水泡茶。还特别书写了“苔泉”两字,叫人刻石立于井边。不知道蔡襄把这口井叫做“苔泉”,是不是因为井在屏山西北麓背阴处,井壁青苔常绿。也许,就因为蔡襄喜欢这口井,人们才把这口井叫做“蔡公井”。灵源洞的“忘归石”是鼓山中最早的摩崖石刻,也是蔡襄当年所题。

    苔泉历史悠久,明代王应山《闽都记》也说:“越王山之北,石壁峭立,泉出其下,即苔泉也。”《闽书·方域志》则记载:“有曲水苔泉,郡第一泉也。”直接就推举苔泉为省城第一泉。清代翰林叶观国也用诗来称赞:“茶园嫩叶拣春前,官焙场开北苑先。蟹眼试汤谁第一,欲招水递致苔泉。”

    苔泉地处龙腰,属龙腰村所有,所以又称“龙腰井”。苔泉井水非常清冽,井旁过去还有个亭,叫做“洗心亭”。当年从苔泉这里可以直接走到屏山顶的镇海楼。由于苔泉的天然佳质和文化品味,清末学者何振岱编修《西湖志》时,将“龙舌品泉”与镇海楼的“样楼望海”一起列入西湖新八景之中。

    2001年,苔泉被列为福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井台后壁镶嵌据说是蔡襄手书“苔泉”题刻,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至今保护完好。
7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7:1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邓拓


   生欲济人应碌碌
   心为革命自明明


    这是邓拓诗中的一个对句。

    邓拓(1912~1966年),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左海等,福建福州人,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18岁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入党。他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当过《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并主编理论刊物《前线》。1961年3月,开始以“马南邨”为笔名在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设《燕山夜话》专栏,共发稿153篇,颇受读者喜欢。他的杂文爱憎分明、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富有寓意,一时全国许多报刊、杂志争相仿效,开设了类似的杂文专栏,为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苑增添了生气。

    他的《燕山夜话》和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记》中的文章,一部分是大量的以传播知识、开拓眼界、启发聪明、讽刺愚骄的广义的杂文,实际上是以知识性、艺术性为主,兼有思想性的散文小品著作。另一部分是被称做鲁迅式的以思想性、批判性为核心的杂文,是直接并深刻地反“左”的杂文。

    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5月18日,邓拓含冤自尽。邓拓另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论著。他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

    邓拓故居位于乌山东麓,古“天皇岭”后的鼓楼区第一山4号,这里有摹宋米芾的“第一山”。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黄朴出生这里。宅内原有一方岩石,上刻:“祖居山下自唐迁,父老相传八百年,但使儿孙能守分,不会沧海变桑田。”清道光年间,闽县贡生林材住这里,1798年他在石头上篆书“第一山房”。叶观国住这里时,自号“双榕书屋”。光绪年间,山房归邓家所有。邓拓出生在“第一山房”,7岁到天皇岭小学读书。这里现为邓拓纪念馆。

    故居是一座花木葱茏、山石耸立的小庭院,岩壁上刻有“第一山房”四字。进门一株榕树,虬枝佶倔,须髯飘拂。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卧牛石,高约4米,宽3米,上有摩崖诗刻。据说,邓拓小时候常在石旁读书习字。

    穿过甬道,左边是小天井。抬头可见邓拓名诗的摩崖石刻:“当年风雨读书声,血火文章意不平。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艰辛化作他山石,赴蹈从知壮志情。岁月有穷愿无尽,四时捡点听鸡鸣”。天井北的双层楼屋为陈列室。天井南倚小山,即第一山。拾级可至山顶,仰观乌塔,欣赏小园林之胜。
7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高士其


   簪缨世族
   孝友家风


    这是福州鼓楼鳌峰坊高士其故居的一副对联。

    高士其(1905~1988年),福州人,乳名贻甲,原名高仕钅其。现代生物学家、化学家、科普作家。高小毕业后,高士其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官费赴美留学。次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细菌系,被选入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医博士课程。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吞食过减毒的“食物毒细菌”。1928年,在试验脑炎过滤性病菌时,玻璃瓶破裂,病菌从耳朵侵入大脑,造成其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疾病发作时,脖颈僵直,手足颤抖。他忍受着疾病的痛苦煎熬,坚持读完了医学博士课程。

    回国后,在李公仆、艾思奇鼓励下,高士其开始用自己僵直、颤抖的手,从事科普作品创作。他的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读书生活》半月刊第二卷第二期上,并将原名“高仕錤”改为“高士其”,取“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之意。

    高士其是中国第一批科普作家。抗战全面爆发后,高士其拖着近乎瘫痪的病体,辗转千余里,走了三个多月到达延安,是最早到达延安的科学家之一。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亲切地称赞他为“中国红色的科学家”。

    高士其得病之后,一个外国医生曾预言他活不过3年!然而,他却与病魔抗争了40多年。全身瘫痪的高士其,奇迹般地活着。他手不能拿笔,甚至说话也只能发单音,每一篇作品,都是由他艰难口述,秘书逐字记录“写”成的。从23岁到83岁,靠他的顽强意志、坚持锻炼和奋力拼搏,高士其在60年残疾生涯里写出数百万字科普作品,被称为科普“铁人”。冰心为《高士其全集》作序说: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高士其就是全心全力地把科学知识用比喻、拟人等等方法,写出深入浅出、充满了趣味的故事,就像色、香、味俱佳的食品一样,得到了他所热爱的儿童们的热烈欢迎。高士其的文笔格调清新、质朴。如他在代表作《菌儿自传》中生动与幽默的语言:“我看见那酒精灯上的青光,心里已是兀突地跳了。果然那狠心的科学家,一下子就把我往火焰上穿过三次,使那冰凉的玻璃片,立刻变成热烫热烫的火床——烧得我的细胞凝结,死去活来,终于晕倒,不省‘菌事’了。”

    1949年后,是高士其科普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先后出版了《我的土壤妈妈》等20余本科学小品集和科学诗集《科学诗》。其中《我们的土壤妈妈》获1954年全国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1980年以后,高士其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协委员、顾问,中国科普作协名誉主席。1988年12月1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3岁。为表彰高士其对中国科普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1995年国家设立“高士其科普奖”,作为中国科普界的最高奖。1999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由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04号的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
7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58:5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龚易图


   同是南人,四座高风倾北海
   来游东国,两乡旧雨话西湖


    这是龚易图所书济南浙闽会馆的楹联,当时他任济南知府,联中嵌“东西南北”。

    龚易图(1835~1894年),字蔼仁,著名藏书家,福州人。清咸丰八年(1858年)进士,先任云南知县。同治四年(1865年),实授东昌府。1868年,调补知济南府。他在当时颇有名气,结交了不少名流高士。据说,李鸿章的弟弟待人颇为傲气,但对龚易图却十分客气,政府的机要事情,也常和他商量。

    光绪三年(1877年)5月,龚易图请假回福州,恰值家乡闹水灾,他主动协助赈务,倡捐万金,建议疏浚洪塘河,以泄水患。7月,他和钱塘许钤身、连平颜培鼐、侯官杨仲愈同游鼓山,在灵源洞留下摩崖石刻。冬天,他在乌石山留下摩崖石刻:“奥旷之区,是谓神谷,不廓而容,不凿而朴,敷草木以华。曰:其书可读,其人无所长而能,不疑滞于物,醉与醒,清与独乐,其同忌吾独。”年底,升任江苏按察使。

    光绪五年(1879年)10月,龚易图在家乡和朋友叶大庄、何书衡等人游方广岩时留下题刻:“晨经阳岐江,雨泊濑下,爨夜入山,越葛岭,炬尽,虎啸……岩奇,游亦奇哉!”

    光绪七年(1881年),调广东按察使。后来,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让龚易图当了广东布政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调任湖南布政使,被劾奏革职。后捐制棉衣3万套赈济灾民,恢复官衔。光绪十四年(1888年)春,回福州。不久,在上海筹办织布局。龚易图和张謇是我国近代兴办民族纺织工业的开山鼻祖。几年之后,他仅40多岁就辞官还乡。光绪十九年(1894年)病逝,享年59岁。

    龚易图工诗文,通禅理,精书法,善绘画,著有《乌石山房诗存》8卷、《文钞》2卷。

    据史载,龚易图住南街通贤境。他喜欢园林,在城中建有四处私家园林。一是在乌石山西南隅,广植荔枝,取名荔枝园,有啖荔坪,自题楹联:平生最爱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现在还有树龄250年的古荔。后来改名双骖园。落成时,龚易图大宴名士,林纾题联:白云朝夕异;明月古今同。二是在花园弄建武林园和芙蓉别岛,园内怪石嶙峋,为福州之冠。再就是在西湖畔扩建祖居老宅为园林,题名“三山旧馆”,意思是不忘旧,是清末以来福建最大的私家园林。立龚氏宗祠。因为四周都是绿树碧水,就称为环碧轩。他在环碧轩藏书楼题联:“藏书岂为儿孙计;有志都教馆阁登。”

    他在双骖园藏图书5万余卷,称为“乌石山房藏书”,有《乌石山房藏书简明书目》,开头有龚易图所作序《双骖园乌石山房藏书楹条款并引》,历叙藏书之难,保管维持之难,并订立掌管规例十五条,勉励后人,世世遵守。末署“光绪已卯十二月谷旦双骖园乌石山房主人”。其藏书大部分现在福建省图书馆,另一部分藏书后来到了台湾大学。
7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胡也频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这是鲁迅纪念胡也频等“左联”五烈士的诗对。

    胡也频是福州人,1903年出生,乳名培基,学名崇轩,在福州崇德小学、乌山师范学校念书,后来到祥慎金铺当学徒。1920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后往天津大沽口海军预科学校学习轮机。两年后,胡也频到北京投考大学没考上,就开始了他的文学之路。胡也频的创作引起了鲁迅的关注,得到了鲁迅的指导和支持。

    1927年,胡也频认识了冯雪峰,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1929年,在上海办起红黑出版社,与沈从文合编《红黑月刊》。当时,季羡林转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就是在胡也频影响下,开始阅读由日文转译为汉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书籍。

    1930年5月间,胡也频回到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被选为“左联”执行委员,担任工农兵文学委员会主席。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出席在上海召开的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被选为中央苏区会议代表。期间创作中篇小说《一幕悲剧的写实》《到莫斯科去》,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和短篇小说《故乡》。

    1931年1月17日,他被逮捕。2月7日凌晨,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等被秘密杀害于龙华塔下。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1925年夏,胡也频对丁玲一见倾心,他邀她到朋友家去,带朋友到她家去。拜访鲁迅时,他递上的也是署名为她弟弟的名片,但她却不能接受他。胡也频是一个诗人,有南方人的热情,一直追寻丁玲。

    丁玲与胡也频的爱情是少男少女式的甜蜜与疯狂。丁玲给胡也频的情书说:“我是多么感激你的爱。你从一种极颓废、消极、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救了我。你只要几个字便能将我的已灭的意志唤醒来,你的一句话便给我无量的勇气,和寂寞的生活去奋斗了。”

    1930年,胡也频与丁玲同赴上海,住在上海永裕里13号3楼的亭子间。也就是在胡也频被杀害之前的三个月,丁玲在医院生下了他们的儿子,胡也频完成了《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写作。

    丁玲在知道胡也频的死讯后发誓:“我要复仇!为了可怜的也频,为了和他一道死难的烈士。他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用他的笔,他的血,替我们铺下到光明去的路,我们将沿着他的血迹前进。”1931年5月,丁玲出版了与胡也频的合集《一个人的诞生》。

    胡也频遇难后,其在福州的家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了解他惨死的情况。1939年7月里的一天,福州的国民党特务得知胡也频是福州人,就到胡家搜查威胁。胡也频的母亲因此自缢身亡,死时刚满54岁。一直到1949年底,胡也频的父亲胡廷玉才敢写信到北京,向丁玲询问儿子被害的情况。
80#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1:2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黄钟瑛


   尽力民国,最多缔造艰难,回首思南都俦侣
   屈指将才,有几老成凋谢,伤心问东亚海权


    这是孙中山挽黄钟瑛联。

    黄钟瑛,福州人,1869年10月出生,本名良铿,号赞侯。

    1882年,14岁的黄钟瑛考进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毕业后先后被派往“靖远”“威远”“康济”等舰及刘公岛北洋水师枪炮学堂实习。1894年,“济远”舰率其他舰送兵员赴朝鲜牙山增援,回来时,被日本军舰围攻,双方激战,“济远”舰中炮,伤亡惨重。作为“济远”舰航海员,黄钟瑛主动协助管带方伯谦指挥战斗,接连发炮重创日军旗舰“吉野”号。后随舰参加黄海海战与威海保卫战,作战英勇。

    1896年起,黄钟瑛先后任战舰枪炮官、帮带、大副、管带。1911年调任“海筹”舰管带。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军大举南下,进攻湖北革命军。清海军统领萨镇冰率长江舰队奉命进驻武汉江面。萨镇冰看到部队将士倾向或同情革命,就叫黄钟瑛担任临时舰队司令,他自己去上海治病。

    黄钟瑛率舰队来到九江,林森与吴铁城等人,利用驻九江的清朝海军中多为福建人、广东人的关系,策动临时舰队司令黄钟瑛率清海军起义。当时参加黄花岗起义的有福州籍人士28名。黄钟瑛激励士卒,效忠革命,毅然率舰队起义,被鄂军都督黎元洪任命为第一舰队司令。黄钟瑛与九江陆军义军组织成立陆海军联合委员会。不久,率军参与平息安庆骚乱,接着镇抚大通。不久汉口、汉阳相继失守,黄钟瑛又率舰救援武昌。到了商议停战的时候,各舰代表在上海选举程璧光为总司令,黄钟瑛为副司令。因程璧光在英国未回,就由黄钟瑛任代总司令。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黄钟瑛为海军总长兼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决心整顿海军,支持成立随营宣讲团,编辑出版《军中白话宣讲书》。南北和议后,袁世凯就任民国总统。黄钟瑛向北洋政府提出辞职,并举荐刘冠雄为海军总长。在被极力挽留下,黄钟瑛仍任海军总司令,不久被授予海军中将。由于工作过于繁重,积劳成疾,当年12月黄钟瑛病逝于上海,年仅44岁。政府按海军上将规格优恤,孙中山亲自撰联挽之。黄兴的挽词是:一举夺得扬子江,汉势不孤,黯收幕南王气;六州齐传奈尔逊,将星忽殒,独存海上雄风。蒋介石也曾赠匾褒奖。

    1913年黄钟瑛归葬福州,其墓在福州金牛山北麓,位于梅亭村南侧,墓柱镌刻:“芝草还生新筑垄;梅花遥对旧时亭”。墓镜楷书:“俎豆分贤庑;松楸入画屏”。墓埕前竖黄钟瑛墓碑:“中华民国海军总长兼海军司令赞侯黄公之墓园”。1992年11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1#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2:2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觉民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这是谢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撰写并挂在其家客厅的对联。冰心故居原来是林觉民的故居,在福州南后街杨桥路口。

    林觉民(1886~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为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父亲是福州的中学国文和图画教师。林觉民16岁考入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向往革命,还动员自己的妹妹、嫂嫂和妻子到女子师范学堂读书。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初,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组织人力物力支援革命。他在福州召集同盟会会员筹办军火,并在西禅寺制造炸药。当林觉民把弹药运到广州时,已是4月27日。起义开始,他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府衙门后堂,不幸中弹负伤被俘,后从容就义,年仅25岁。

    林觉民故居是一座旧式多院落的木屋建筑群,原为林觉民父辈7户人家聚居处。现存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正中为厅,两侧厢房。厅前有天井、回廊,两侧有披舍。正座东侧紫藤书屋,坐南向北,为五柱三开间书房。书房西有小书斋,坐西向东,西墙外有小院。院中小屋双开间(一厅一房),坐北向南,进深五柱,是林觉民夫妇居室。南面有小天井,植有梅花。北面为厨房,今改为花园,园东南角有小门,通连二进厅堂。林觉民和他的妻、儿住在西南隅的一个小院落里,1886年林觉民就出生在这里。他在给妻子写的绝笔书中,有一段对“双栖所”甜蜜生活的回忆:“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屋,为吾与汝双栖之所……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林觉民就义时,他的岳父陈元凯在广东候补知县,闻噩耗,连夜派人回福州报讯。林觉民的父母妻子等7人避祸急忙搬走。不久,林觉民亲戚也都搬走,房子转让给谢家。谢冰心幼年曾居此,谢家直至50年代才离去。此故居经修葺后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光复福州80周年纪念日,林觉民故居作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正式开放。

    起义前三天,林觉民抱着一死的决心给父亲和妻子各写了一封遗书,其中《与妻书》被选为中学教科书课文之一,情殷意切,影响深远:“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也,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确非吾所思。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荆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能独善其身!嗟夫!纸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意洞手书。”
82#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3:3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禁烟失败,被遣戍伊犁,离开西安时,留给家人一首诗中的颔联。它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义无反顾、舍身报国的激烈壮志和坦荡胸怀。

    林则徐是福州人,史称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世界反毒禁毒先躯”。成为“福州十大名片”之一。

    林则徐1785年生于书香门第,他任官足迹遍及河北、江西、云南、浙江、江苏、陕北、河南、山东、湖南、广东、广西、甘肃、贵州等地,屡立功绩,被誉为“六任封疆帅,千秋社稷臣”,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

    他当江西乡试副主考时,选拔清贫积学之士,被誉为“清榜”。任两广总督时,在厅堂题下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当江苏按察使时,他认真处理积案,平反冤狱,打击邪恶势力,“决狱平恕,民颂之曰林青天”。在昆明任云贵总督期间,他强调“不分汉回,但分良莠”,重视民族平等,得到边民的拥戴。1849年因病告老还乡回榕时,滇民“焚香载酒,远迩不期而集至数万,妇孺奔走号泣,拥公马儿不能前”。在新疆,他走遍天山南北,兴修水利,开挖“坎儿井”,保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群众感恩戴德,颂称“林公井”。

    1839年6月一天清晨,受命为钦差大臣的他,在虎门海滩上,主持了震动世界的禁烟销烟活动,销毁缴获的二万多箱鸦片,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辉煌壮举。从1988年起,6月26日被确定为国际反毒品日。后来道光皇帝听信谗言,将他革职,遣戍到新疆伊犁城。

    林则徐祠堂位于南后街澳门路,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近3000平方米,围以风火墙,现为林则徐纪念馆。门墙分左右开门,上额以“中兴宗衮”、“左海伟人”。墙内壁塑“虎门销烟”浮雕。内大门上额刻“林文忠公祠”。过仪门,内有重檐九脊顶碑亭,中有三座御碑,分别为谕旨、祭文、碑文。御碑亭北侧为“树德堂”,堂中塑林则徐像,上悬道光十九年(1839年)皇帝御笔“福寿”匾,旁跋“愿卿福寿日增,永为国家宣力”。林则徐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悬于此。

    林则徐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晋安马鞍村金狮山麓。墓纵深24.8米,横宽13.2米,有双重屏墙、四层墓埕,三合土构筑。因朝向五凤山,墓前横屏镌刻“五凤来翔”句。

    林则徐对外开放和反对侵略的爱国思想,至老弥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充分表现出林则徐不畏千难万险,不计个人死生祸福,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
83#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4:1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戚继光


   浩气远吞三岛水
   英灵常在九仙山


    这是福州于山平远台的一副对联。

    平远台在戚公祠之南,原为宋代所建,1933年蔡廷锴等人重建。平远台边上有一株古松,岩石上还有“国魂”等题刻。有巨石像一个大石床,古称“仙人床”。相传戚继光抗倭胜利,在平远台庆功时,酒后借着月色走到这里,倦意渐起,散卧石上,不觉酣然入睡,后人将此石名为“醉石”。清代诗人张亨甫有“六军一醉海天月,山中草木皆轩昂”的名句。巧的是,“平远台”早在1132年就题刻在此巨石上,而后来纪念戚继光的戚公祠也建在旁边,戚继光原籍则是安徽平远。

    醉石前有亭名“醉石亭”。亭下方石壁上有“誓雪国耻”等石刻。特别要看一看的是石壁上刻的1936年郁达夫谒戚公祠时写下的《满江红》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附近有蓬莱阁,原名“复亭”,为纪念1528年戚继光出生于山东蓬莱,乃改名为蓬莱阙。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17岁时世袭登州卫指挥一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任都指挥佥事,总督山东沿海备战倭寇。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人民安居乐业。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调往倭患猖獗的浙江,走上了抗击倭寇主战场的最前线。他招募金华、义乌矿工,编练戚家军,创鸳鸯阵,率领戚家军转战于宁波、台州、温州诸府沿海,给倭寇以毁灭性的打击。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境内倭患平定,戚继光又奉调挥师南下,两度驰援入闽,扫荡福建沿海倭患,并一度进入广东境内剿倭。隆庆元年(1565年),终于肃清东南沿海倭患。在长达10年的东南抗倭生涯中,他从都司佥事、参将一路晋升到总兵,防地也是从宁波开始,渐次南移,一路直到福州。由镇守一隅防务进而守福建全境并浙江金、温二府地方,督水陆诸军务。大小百余战,所向无敌,“戚家军”威名振东南、誉满天下。荼毒百姓数百年的东南沿海倭患从此基本平定。

    隆庆元年(1565年),戚继光奉调北上,官拜总理,旋兼总兵,总督防务。在任期间,多次有效地抵御来自关外的侵略。1588年逝世。
84#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5:1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萨镇冰


   忘怀富贵心常乐
   从事勤劳志益坚


    这是萨镇冰诗中的颔联。

    萨镇冰,先世为色目人(蒙古族),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1859年出生于闽侯,字鼎铭。11岁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驾驶班,毕业后派到“扬武”等舰见习。清光绪三年(1877年)赴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时,他父亲送联:“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1911年10月,袁世凯组阁,任萨镇冰为海军大臣。民国后,先后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北洋政府参政员、上海兵工厂总办、闽粤巡阅使、海军总长、海军部尚书、海疆巡阅使、代国务总理。民国12年2月,出任福建省长。民国22年11月“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为高等顾问和延建省省长。1926年卸省长职,驻南港散赈,督导灾民建屋、修路、筑桥、劝耕。

    据说他任福建省长时,有位表弟想借他的名声获利,在自己开的算命店写一副对联:“现任省长表弟;古今星相名家。”横批是:“包汝显贵”。萨镇冰知道后很生气,在对联边各添一字:“现任省长劣表弟;古今星相假名家”。横批:“谨防受骗”。

    抗日战争爆发,萨镇冰前往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抗战,筹募经费物资。抗日战争胜利后,回福州,热心社会慈善事业,被推为福建佛教医院董事长。民国37年起,与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州秘密工作站发生联系。民国38年夏,蒋介石通过代总统李宗仁及福建省主席朱绍良,多次劝其赴台湾,李宗仁称:“若拟乘飞机,即派专机,拟坐军舰,即派大舰。”镇冰都以有病推辞。同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他和别人联名发出拥护中国共产党、欢迎人民解放军的安民布告。此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中央侨委会委员、省政府委员会委员,住在泉山仁寿堂,安度晚年。

    1952年4月,萨镇冰在福州病逝,终年94岁。临终前不久,萨镇冰写道:“国疆昔小而今大,民治虽分终必联,人类求安原有道,俗情狃旧尚无边,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所望群公齐努力,相扶世运顺乎天”。有《古稀吟集》《客中吟草》《里门吟草》《仁寿堂吟草》传世。

    萨镇冰和严复、叶祖珪三人是同乡、同窗。严复说:“同为船政官学生也,已而同登练船,遍历南北,联袂于日本,接席于英伦,至卒业而归也。”1905年7月29日,广东水师提督、总理南北洋海军的叶祖珪病逝。萨镇冰挥泪接任叶职。1917年严复回乡养病,住阳岐故居时,萨镇冰特派两名卫兵,负责保卫严宅的安全。萨镇冰安葬在梅亭群鹿山,与叶祖珪墓园毗邻,严复墓园也在不远的阳岐鳌头山。

  冰心父亲谢葆璋是萨镇冰的学生和同事,他曾经评价:“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人而已。”
85#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6:0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王审知


   马从太守分骖去
   牛向前王乞土来


    这是前人描绘当年每到立春,地方官员在闽王祠前举行祭祀,动土春耕情景的诗对。

    闽王祠在鼓楼庆城路,原为王审知故居,后改为闽王祠。

    闽王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祖籍琅琊(今属山东省),移家光州固始(今河南)。唐中和元年(881年),随王绪渡江南下,进入福建,“竹林兵变”后,奉长兄王潮为帅。景福元年(892年),王潮派王审知率兵攻占福州。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乾宁四年(897年)王潮死了,王审知继任,后加平章事,封为琅琊郡王。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加授王审知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又封为闽王。

    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不作闭门天子”,实行保境安民政策,向朱全忠称臣纳贡,并与南汉、吴越的地方割据势力缔姻结好。王审知整顿吏治,用人惟贤,重用不受馈赠的贾郁、重视农业的颜仁郁及黄滔等人。当时在外地任职的翁承赞、王倓、徐寅等纷纷来归,王审知都予以礼用。

    王审知重视教育,在福州大兴“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广设庠序,搜集整理文献,使闽中文教事业得到发展。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又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茶叶二三万公斤,福州鼓山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

    王审知很重视商业、外贸,开辟福州的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为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王审知还撤除关卡,免除苛税,由是贸易额扩大,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使福建成为全国比较稳定繁荣之地。

    王审知两度扩大福州城池。唐天复元年(901年),于小城外加筑城墙,称为“罗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筑南北夹城,面积比旧城扩大七倍多,民众誉为“开闽王”。王审知笃信佛教,主政时兴建或修复的佛寺达200多座,还铸造大铁佛,用金字缮写四藏经送入开元寺。后唐同光三年(925年)逝世,谥“忠懿”,葬于福州北郊,后移莲花山麓。人们将位于福州庆城寺东的闽王故第,改为祠庙,春秋祭祀。闽王庙几经沧桑,于宋开宝七年修缮一新,并立石以纪之。

    闽王祠内“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为唐天祐三年(906年)所立,记叙了闽王的家世及重要政绩,是全国四大名碑之一,福建第一碑。祠之东墙嵌有“乞土胜地”碑,每年立春,福州郡守率僚属,在此碑前举行乞土仪式,取泥土制“春牛”,发动春耕。清杨庆琛诗道:“春来牛乞祠前土,布与东风万户知”,此俗延续近千年。

    闽王祠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奉旨重修,改称“忠懿闽王祠”,以后曾多次整修。1981年,重新修葺时,在二道墙上嵌入“绍越开疆”四字,以纪闽王对八闽大地的贡献。在厅上塑立王审知像,同时陈列由闽王墓出土的王审知及夫人的两方墓志铭,以及有关文物与介绍王审知政绩的展览。

    闽王墓在福州晋安莲花峰南麓,是一座有五代时期江南风格的石构坟墓。坟墓上有3层拜台,气势雄伟,深约150米,宽约30米。墓道旁立有4尊翁仲,两文两武,高约丈余。还有石虎、石马、石羊蹲于左右。墓碑上镌刻“唐闽忠懿王墓”。

    闽王墓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陵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6#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7:1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曾巩


   两橹并摇,好似双刀分绿水
   孤桅独立,犹如一笔扫青天


    这是曾巩当学生时与老师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对的对子。

    曾巩是江西南丰人,1077年到福州当太守。虽然只干了一年,但他的政绩却为人们所肯定。在福州任职期间,有一件事,为文坛所津津乐道。这还得从他的前任程师孟说起。

    1068年9月,光禄卿程师孟到福州当太守,大搞基本建设,筑城墙,建校舍,修寺庙,造楼亭。同时,仁政安民,兴教育,办围垦,罢铁钱,医贫民,救灾荒,聘贤才。程师孟对福州三山之一的闽山(乌石山)很欣赏,认为它就像道家描述的海上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把它改名为道山,并建道山亭纪念。后来,程师孟调去广州、越州、青州当太守。在越州时,程师孟得知散文大师曾巩当了福州的父母官,就请他为道山亭写一篇文章。才华横溢的曾巩应约写下脍炙人口的《道山亭记》:“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刘克庄游览道山亭,读了曾巩的《道山亭记》后感叹道:“绝顶烟霞霁色新,万家台观密如鳞。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

    曾巩幼年聪慧,12岁时作的《六论》,就得到江西老乡欧阳修的赞赏。18岁那年,他进京考试落榜,特别是父亲又遭人诬陷落职,家中生计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他身上。他不得不放下喜爱的诗书,拿起农具下田干活,操持家务,有时还辛辛苦苦做些小生意。

    过了5年,他再次进京考试,又落榜。无可奈何之际,他写信给欧阳修,送上他写的杂文和时论。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再次被感动,有“昆仑倾黄河,渺漫盈百川”之叹。由于欧阳修的推荐和宣传,曾巩的文名轰动天下。有人赞叹曾巩,说“其文章之剽鸷奔放,雄浑环伟,若三军之朝气,猛兽之抉怒,江湖之波涛,烟云姿状,一何奇也!”

    曾巩39岁时,又去参加考试,这一次的考官是欧阳修,不用说,他考上了。中进士后,曾巩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殿校理。后在齐、襄、洪、福、明、毫、沧等州任知州,大家评价还不错。1080年,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的观点,得到神宗的赏识,留在三班院供事。1082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在江宁府逝世,追谥文定。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福州任职,还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福州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曾巩在福州做了许多好事,后人为了纪念他,在道山亭东侧建瓣香堂,在乌山麓建曾氏宗祠,在大庙路建曾公祠。如今只有后者还在。
87#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09: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张伯玉


   关河莫问周秦事
   花木谁分汉魏春


    这是宋福州知州张伯玉写的一副对句。

    张伯玉,1003年出生于福建建瓯,跟福州挺近的。他宋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先后当过吴郡从事兼郡学教授、太谷县令、越州知州等。治平二年(1065年),任福州知州,后来当了检校司封郎中,1068年去世。在太谷县令任上,张伯玉当官比较勤政,广兴水利,少用刑罚,少征税费得到老百姓的拥戴。

    庆历四年(1044年),时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的范仲淹器重敢言清节的张伯玉,举贤良方正,推荐到朝廷任职。皇祐元年(1049年)张伯玉当上侍御史。当时陈执中是宰相,张伯玉说:“天下未治,未得真相故也。”此话当然就得罪了陈执中,把他“外派”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仁宗皇帝知道张伯玉清廉家贫,在张离京前,叫人送五万钱给他。

    也就是在庆历四年(1044年),与范仲淹同年进士、曾共同守边郡的腾子京,贬谪岳州(古属巴陵郡)。庆历六年(1046年),滕子京重修、扩建唐初的岳阳楼,并把唐宋人咏岳阳楼的诗赋刻在石上,嵌于楼壁。他写信请范仲淹也写一篇文章。范仲淹就在这年的9月15日,写下了《岳阳楼记》,其中有名言“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至和年间(1054~1056年),张伯玉任严州副知州。嘉祐八年(1063年),以度支郎中知越州今浙江绍兴。张伯玉大力兴办学校,培养当地人才,颇有成绩。

    张伯玉多学而博识,知太平府时,曾巩是他的手下州司法参军。张伯玉叫曾巩写《六经阁记》。曾巩写了好几稿,张伯玉看了都不满意,最后只好自己动手写。写好后,曾巩读了,非常佩服。后来,曾巩名列唐宋八大家。

    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张伯玉也是嗜酒善诗,有“张百杯”“张百篇”之号。

    张伯玉《隐静山》云:“高士浮杯来,投钖顿清绝。到今千丈松,闲伴五峰雪。凌烟孤鹤起,向晚啼猿歇。不见纤尘飞,寒泉湛明月”。《题叔虞祠》则云:“庙中桐叶手中文,闲读高碑拂素尘。异陇归禾曾是主,徒林射兕独留神。关河莫问周秦事,花木谁分汉魏春。惟有门前旧溪水,秋风幽咽送行人。”

    《铁围山丛谈》记载,张伯玉酒量大,记性也非常好,几乎过目不忘。有个“颇强记自负”且自以为“饮酒世鲜双”的人不服气,上门挑战。三十多杯下肚,“士人雄辩益风生”,“而张略不为动”,等到士人承认自己不行了时,张伯玉笑笑说:“量止此乎?老夫当为君独引矣。”说完,又喝了几十杯。

    接着张伯玉提出比记忆。他指着家里的四柜书说,我老了,还有病,不如以前了,现在能记的也就这些,请你从里面拿出一册来。那人抽出一本《仪礼》,张伯玉说你就随便翻一页开个头吧,我给你续,接着就滔滔不绝背诵下去。经此两番较量,那人在“骇服”之余拜了两拜,称赞张伯玉的确是个奇人。

    福州有“榕城”美名,要感谢张伯玉。治平二年(1065年)12月,62岁的张伯玉从绍兴转任福州,路途艰辛,自不待言。进入福建、福州,水驿道头,都有一株或多株枝繁叶茂的大榕树,让疲惫的张伯玉,身心得到一片清爽,自然就喜欢上了榕树。

    上任后,经过调查,他了解了榕树更多的好处,就下令编户植榕绿化。他带头在府衙之前种下两株榕树,发动居民广植榕树。治平年间福州约有30万人,种下了数以万计的榕树,“满城绿阴,暑不张盖”。

    于是就有了李弥逊在《蝶恋花·福州横山阁》中描写的“百迭青山红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榕叶满川飞白鹭”的美景。也就有了陆游《度浮桥至南台》:“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为纪念张伯玉植榕,福州在杨桥路环岛上树立了张伯玉雕塑,后来迁到闽江公园北园。
88#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10: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孝胥


   认贼作父郑孝胥
   甘做牛马殷汝耕


    这是当年讽刺汉奸郑孝胥和殷汝耕的对联。

    郑孝胥是伪满洲国第一任国务总理,殷汝耕是伪冀东自治委员会主席。此联虽不够工对,但用于鞭笞郑、殷却是到位的。

    郑孝胥,福州人,1860年出生,字苏戡,一字太夷,号海藏,晚号夜起翁。近代诗人、书法家、亲日派大汉奸。故居在福州衣锦坊冼银营2~3号。

    郑孝胥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解元。1885年他由岳父吴赞成介绍,投奔直隶总督李鸿章,跟着办理洋务。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授内阁中书,接着任江苏省试用同知。第二年,选用镶红旗官学堂教习。1891年,东渡日本,任驻日本公使馆书记官,不久升日筑领事,调神户大阪总领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回国。1898年戊戌变法初,以候补道员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行走。变法失败,投奔湖广总督张之洞,不久任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兼办汉口铁路学堂。1902年,任上海江南制造局总办。次年,以四品京堂补用,为广西龙州边防督办。他曾创立边防武建军左右八旗营黄两千余人,为保卫中国南疆作出过贡献。

    郑孝胥比较有经济头脑,在上海时就曾入股商务印书馆。后来到天津投资启新洋灰公司、投股先施公司天津中原公司,还入股办《世界诚报》。1911年夏,任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

    郑孝胥很会作诗和度曲填词,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与陈衍都是闽派诗的首领。陈衍说清乾嘉时期许多诗人都有元好问七律的风格,其中要算郑孝胥的成就最大。郑孝胥诗特点是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往往清言见骨。当时影响较广,李宣袭、周达号承传他的诗学衣钵。武昌起义后,郑孝胥羁留上海,以遗老自命,蛰居海藏楼,整天饮酒写诗自娱。

    郑孝胥还擅书法,与曾熙、沈曾植、李端清并称民初四大书家。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可与陈宝琛并驾(如图)。1905年建林则徐祠堂时,复制林则徐墓前两块圣旨碑,《御赐祭文》由陈宝琛书丹,《御制碑文》由郑孝胥抄写。严复的墓志铭也是陈宝琛和郑孝胥撰。郑孝胥对校勘古籍、鉴别文物也很擅长。

    郑孝胥后来成了汉奸。1923年,郑孝胥由陈宝琛引荐入故宫,任“懋勤殿行走”,为清室复辟出谋献策,被授为总理内务府大臣。翌年,溥仪取消帝号,迁出故宫,郑孝胥与日本人密谋,帮助其辗转入日本使馆,再入天津日租界。从此郑孝胥追随溥仪。“九一八”事变后,正式向日本求援,以期复辟。不久,随溥仪赴东北,投入日军怀抱,卖国求荣,当了汉奸,为人所不齿。他过去的好友,如陈衍、昌广生等,都和他绝交。

    1932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郑孝胥出任伪国务总理。后日方见郑孝胥难以驾驭,以其年高“倦勤思退”为名,不要他了。最终郑孝胥暴病死于长春,葬于沈阳市东陵区高坎镇七间房村。有《海藏楼杂诗》和《郑孝胥日记》。
8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3:11:39 | 只看该作者
台江篇



联话解放大桥


   九轨徐行怒涛上
   千船横系大江心


    这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陆游在福州所吟《渡浮桥至南台》诗中的颔联。陆游当年渡的浮桥就是现在解放大桥的前身。

    解放大桥,俗称大桥,又叫万寿桥,实际上是万寿桥和江南桥的合称,横跨闽江北港白龙江,长580米,为福州第一大桥,是当年台江通往仓前山的必经之桥。

    过去白龙江江面比较开阔,从仓前山一直到现在的小桥头,中间隔着一块楞严洲,白龙江水因此分为南、北两派。1093年,福州郡守、闽县琅歧人王祖道,募钱在这里建南、北浮桥,方便过往行人。

    北浮桥从小桥头到楞严洲,南浮桥自楞严洲至仓前山。用粗大藤缆将浮船连接并紧固于江中树立的石柱上。船上铺木板,两旁安扶栏,浮桥中间开两个门,方便上下游行船。《马可·波罗游记》这样描述:“一条一英里宽的大河,河上有一个美丽的桥,建筑在木筏上面,横跨河上。在这里建造了许多船只,航行在这河上……珍珠、宝石的贸易很盛。”时任福州决曹的陆游写下本文开头说的那首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为方便过往浮桥的行人,在仓前山岸边建济川亭,在小桥头建泗洲亭,在楞严洲建中亭。中亭是闽江码头泊地,鱼、油、豆、棉等客商云集,形成中亭街。“中亭一路腥风满,水袴芒鞋人卖鱼”,说的就是当年水产夜市“半瞑摊”,满街腥湿,人们穿着草鞋、木屐忙生意的情景。

    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太守时,南浮桥所在己淤沙成洲,因位于江中,称中洲,元代筑有炮城,清代设有税卡,现在叫中洲岛。这样,白龙江江面就二分为三。王祖道因地制宜,设三座浮桥。

    王祖道在建浮桥的同时,还以田租收人作为修桥经费,交由万寿寺头陀王法助管理。万寿寺在南台坞尾婆婆弄,是西禅寺的廨院。1303年起王法助奉旨劝募,改建石桥,历时19年,先在中间的江面建成石桥,取万寿寺称万寿桥,是闽江上最古老的石桥。

    万寿桥有36孔,长389米。每孔之间叠架两根1米见方、长9米多、数十吨重的大石梁,上面再横铺石板,两旁有石护栏。据说,石料多采自闽安镇,有块大梁为“金刚腿”左腿,因尺寸不够,还留在大桥下。万寿桥建成后,又在南江面桥建成九孔石桥,因在江之南的仓山,称江南桥、仓前桥。

    1949年福州解放后,两桥被统一称为解放大桥。后来跨中洲建陆桥,把万寿桥、江南桥连成整体拱形桥。1995年因洪水冲击,万寿桥桥墩崩离原位,又进行彻底重修。1996年9月29日修葺一新的解放大桥竣工,成为飞架闽江之上的又一座现代化的“彩虹”。
9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08:3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小桥


   小桥左边排青果
   安民崎顶挂估衣


    这是福州评话序头的联句。

    小桥是连接台江中亭街和横街的一座桥。过去从台江中亭街向北走,要进入福州城,就要经小桥,上安民崎顶,过横街,越吉祥山,下洋头口,走茶亭街,到南门兜。若是过小桥向东拐,就走达道路,接五一南路。如果过小桥朝西去,可到达上杭街和下杭街。可见,小桥位居南台交通要冲。

    福州评话唱道“小桥左边排青果,安民崎顶挂估衣,横街巷口酒米店,惠泽境内择棕毛……”说的就是福州过去从小桥至横山一带的商店、货摊的经营情况。小桥头当时的水果店铺,买卖四时鲜果,不论枇杷、杨梅、桃子、李子、柑桔,还是芒果、柚子、板栗……都是福州的特产。

    小桥原名“沙合桥”。宋代在白龙江架浮桥,作为过江的通道,到了元代建造万寿桥,当时小桥还是浮桥,潮落时,人们可以直接从露出的沙滩上走到中亭街。这种水冲潮涌造成“沙合”的现象,便形成南北通行的天然“沙堤”,于是改浮桥为石墩桥,以便来往,称沙合桥。当沙合桥泥沙淤积太多时,又专门疏浚河道,以通舟揖。1470年沙合桥改建为单孔石拱桥。

    万寿桥建成时,是当时福州地区最大的桥,所以人们俗称为“大桥”。沙合桥与万寿桥相比,当然就显得小了。为了方便称呼,民间就把沙合桥叫做“小桥”。同样的,人们习惯把万寿桥北地区叫做“大桥头”,也就把“小桥”附近的地区叫做“小桥头”。小桥是座石拱桥,特别的是,拱桥中间的石板只有20厘米宽,却能承载繁华街市的车水马龙。

    据说“沙合桥”的得名,来自民间歌谣。《挥尘前录》是这么说的:“初,闽人谣曰:南台沙合出宰相。章得象相时,沙涌可涉。政和六年(1116年)沙复涌,已而余深复大拜方务,得帅福唐,南台沙忽再涌,已而朱汉章,叶子昂相继登庸。”就是说,小桥那个地方一“沙合”,露出沙堤,福州就有人当宰相。这个余深,是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至御史丞等。政和二年(1112年),封卫国公,加少傅。后来他因上谏福建贡花果扰民事,被贬为福州太守,他居住西湖边,至今仍有“余府巷”的地名,“人指南台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如今,中亭街和横街地区的建设和巨大变化,使当年的小桥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座小石桥和悠远的历史故事。
91#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09:4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柔运驿


  沧海曾经,看初日东升,长虹夕霁
  蓬山不远,喜好风帆引,甘雨随来


    这是福州柔远驿的对联。柔远驿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琯后街,含有怀柔远方来客之意,是当年海外各国来华使者来榕的寄寓之所。后来福州被指定为与琉球交往的专设港口,到柔远驿居住者逐渐多为琉球人,所以民间又把它称作琉球馆。

    当年,台江河口一带都是琉球馆的范围,包括进贡厂(专供琉球进贡使、商人寄存贡品和货物的地方)、天妃宫以及球商会馆等,其后逐渐荒废。

    柔远驿建于明成化七年(1474年)。当时福建市舶司从泉州移福州,在闽安镇设“巡检司”衙门。琉球国等进贡船在闽安镇经“巡检司”检验封仓后进入福州内港河口,贮存在“进贡厂”里,然后再上北京。琉球贡舶或商船进口后,所有商品不得自由买卖,必须交由赵、马、李、郑、林等十家球商(即十家排)承办,琉球人所需物品亦托他们代办,实际上就是“洋行”,那时这里“华夷杂处,商贾云集”。与琉球的贸易,如纺织品以及雨伞、扇、皮箱、漆器、香料、磁器、锡器、竹器、胭脂、银器等的输出,促进了福州手工业和转口贸易的发展。

    中国与琉球国的往来始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命杨载出使琉球,琉球中山王察度即遣弟弟泰期到中国朝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又赐台江河口附近的“善操舟者”“闽人三十六姓”给琉球国,因此福州与琉球国的关系特别密切。清时出使琉球国的使节也多为福州人,如嘉庆十三年(1808年),奉命充册封琉球正使的齐鲲,是福州仓山区齐安村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使琉球的林鸿年,是福州侯官人,以翰林院修撰作为册封琉球世子尚育王的正使。他们在琉球还留有珍贵的摩崖题刻“活泼泼地”和“源远流长”等。此外还有琉球国的“蔡红亨”在长乐传艺,被称为“蔡夫人”。闽侯南屿的拳师周子和成为日本“柔道”的始祖等,都是中琉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近代琉球国成为日本国冲绳县那霸市。如今,福州市和那霸市为“友好城市”。

    柔远驿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大厅横梁上悬“海不扬波”横匾。楼分两层,楼上有“汉代以来福州对外交流”、“明清时中国和琉球的友好往来”、“缔结友好城市福州与冲绳那霸的密切往来”等展部。楼下有“福州对外友好关系史馆”,陈列中外友好往来的日本空海和尚、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中国郑和以及福清隐元禅师等人物、事迹等珍贵资料和中琉(中日)友好往来的实物。
92#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0:5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茶亭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这是福州南门外古茶亭联。联语自然活泼,朗朗顺口如民歌。

    据《榕城考古略》载:“昔有僧以暑月醵金饮行者,故名。有乐善好施坊,为里人何长浩立。”当年,这里是从台江进城的必经之地,据说明代建有茶亭庵。后来,有一僧人见行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非常辛苦,就募集一些资金在此搭起茶亭,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茶水。乡亲为表感激之情,立了“乐善好施”坊。

    在此歇脚的行人多了,人们就经常聚在一起攀讲、说唱、演曲,休闲、解闷。

    人气一聚自然就是商机,一些人就在茶亭附近陆续开出一些店。说来也有意思,“物以类聚”,店也以“类”聚。到这里开店的大多是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制作经营的有锣、鼓、琴等乐器,厨、剪、剃等刀具,笔、墨、纸等文具,石、泥、木等雕塑,箱、柜、盒等皮具,衣、鞋、帽等服饰,针、线、布等百货,铁、铜、锡等五金,脂、粉、油等化妆品……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州的“三把刀”:厨刀、剪刀和剃头刀。福州的厨师、裁缝、理发师是很出名的。过去福州人出洋、“过番”,大多是凭着烹饪、制衣和剃头的手艺,凭着心灵手巧,凭着吃苦耐劳,谋得一条生路和发展。而在福州,这“三把刀”的品牌店,如增金利厨刀、正谢泰剪刀和永字号剃刀等等就大多聚集在茶亭街。后来,从洋头口到南门兜的茶亭街就成为福州著名的手工业一条街。至今不少老店老铺还在茶亭街做着生意。
93#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1:5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河口万寿桥


   人语听喧哗,樵子负薪归雪堰
   橹声闻欸乃,渔翁沽酒泛蒲溪


    这是常州雪堰万寿桥的对联。

    福州也有万寿桥,而且有两座万寿桥:一座在台江,俗称大桥,现在叫解放大桥;一座在南公园东边古河口,也称河口万寿桥、小万寿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台江一带,地处闽江下游,江面非常宽阔,水流平缓,由上游下来的泥沙长期积淀,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这些沙洲渐渐成了人们集聚、繁衍、生息的村落,如义洲、帮洲、新洲等。洲与洲之间的来往,往往是靠舟船。

    明弘治十一年(1198年),为方便海上贸易,特别是便利琉球贡船往来,督舶邓太监组织在河口尾开凿人工河道“直渎新港”,直通闽江。河口一带形成新的港口,这条河就叫“新港河”,现在这里还是称“新港街道”。那时茶亭公园的水域是与内河相通的。

    河口渡是古时福州的交通要道,由于渡口比较狭小,来往的人货又多,常常发生事故,船覆人亡。看到这个情况,清康熙七年(1668年)5月,鼓山僧人成源募得白金2000多两,当地人柯应寀也出资赞助,在大家的努力下,第二年12月建成这座桥。为了对抱病造桥的成源和尚表示感谢和祝福,也因为桥所在是万寿乡,人们就把这桥叫万寿桥。

    桥为东西走向,以松石为基,花岗石板砌成,有4墩,墩高7.3米,中间两个桥墩特意造成船的形状,两头三角尖,好分水,可减轻长年急流冲击。桥面平铺12条石梁,每条石梁数千公斤,是利用退潮水浅时砌基垒石,涨潮时以水的浮力将载于船中石梁架上石墩。桥两端都是石阶,桥中段石阶比较高,方便通行船只。桥两侧有石栏杆,桥头望柱上端各雕一石狮。

    桥头两侧各植一株榕树。桥东有万寿堂,还曾建有阿育王石塔,祀河神。桥西建万寿庵,祀观音,庵左侧墙上原来嵌有康熙九年(1670年)鼓山住持道霈写的《河口万寿桥记》碑,记述建桥来由和过程及捐资人姓名。后来这座碑搬到于山碑廊。桥西现在还留有刻着“康熙九年七月……”字样的一口大石槽。

    河口港曾经是琉球等诸蕃国贡船集中泊地,附近有“河口天后宫”和著名的“柔远驿”(琉球馆)等,都是福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遗迹。清朝康熙年间开海禁后,这里的对外贸易更为繁华,曾经“百货随潮船入市”。

    在万寿桥北边不远处的一座桥,叫“十二桥”,建于1914年。那时福建省会市政局在福州动工兴建从水部门经南公园至台江汛的第一条马路,沿途建有14座桥。在取名时,可能为了省事和方便,桥名直接就用顺序号码,从1到14依次叫过去,非常简单明了。其中11桥至14桥都在新港境内。
94#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3:1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路通桥


    文武圣神,千百代咸沾帝泽
    聪明正直,十三乡永庇慈云


    这是台江路通桥头武圣关帝庙的楹联。

    路通桥是座比万寿桥更古老的桥。这桥在台江区新港街道河口尾路通河上。最早在唐代就建起了,桥到了宋代重建。桥为西南至东北走向,由花岗岩石砌建,是个二墩三孔的石拱桥,全长30.7米,宽3.6米,弧形如玉带,两端为台阶踏步,有石阶各13级,桥面石栏板、望柱等,形制均如宋《营造法式》中桥梁图式,与明清石桥风格不同,是福州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石拱桥。

    岁月的风尘,让桥石泛着古朴的光。桥的东北墩上长着一株古榕,树龄600多年,根在桥墩上盘曲,在桥板下蜿蜒,从桥两边“冒”出来的榕树,就像护卫,浓郁的树阴几乎布满全桥。

    福州歌谣有“水部蛤埕状元境,程国公起建路通桥”,程国公说的是程咬金。传说这桥原是当年唐朝程咬金元帅来福州时所建。当时福州闹饥荒,缺少赈灾钱物。程咬金就上奏朝廷,说他做梦见到神仙,神仙嘱咐他要在福州的河口这个地方造桥,才能天下太平。唐太宗就问:“要多少银两?”程咬金回答说:“此桥长,从桥头看不到桥尾。”所以要了一大笔造桥经费。唐太宗同意程咬金建的桥,就是路通桥。造桥剩下银两就用来赈济饥民。后来有人告程咬金“欺君”,皇帝就派人来察看。桥虽然不长,但真的是站在桥头看不到桥尾,因为路通桥是拱桥,桥中间拱起来了。

    桥北有路通庵,门额镶嵌“路通古迹”石匾,为穿斗式构架,双坡顶,周有封火墙,占地900多平方米。庵内厅堂、戏台木构完好,石柱楹联刻记附近十三乡群众崇祀史实。桥北有清道光九年(1829年)修桥碑记一方,高2.76米,宽0.83米,厚0.17米。碑额横书“路通古迹”。碑文有:“盖闻路通桥道自唐太宗贞元年间经程国公建造”。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路通桥头的路通庵,现在是武圣庙。

    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古谶云: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这里的“南台沙合”,指白龙江没有建万寿桥、小桥的时候,江中由于沙土冲积和水流的变化,偶然会出现沙积成洲,人可涉水而过。民谣曰:“南台沙合出宰相。”元和年间,有个省级官员,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能当宰相,就经常问别人:南台江可以挽起裤脚涉水过去了吧?别人当然回答:不行啊。他就很不爽。到后来章得象和余深当丞相时,传说真的出现“南台沙合”现象。

    新港河口地区沙洲密布,水网纵横,人们多靠船只往来,如果能架桥通路,不管是否“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起码是便利百姓的好事。河口尾这座桥,取名“路通”,就是寄寓吉祥的意思。

    路通桥头,武圣庙东的一条街,明代也就称为路通街。
95#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4:4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文龙


    入我门来,总须纳手扪心,细捡生平黑籍
    莫言神远,任汝穷奸极巧,难瞒头上青天


    这是严复题写的福州仓山阳歧“水部尚书庙”对联。

    水部尚书庙是为了纪念陈文龙而建的。陈文龙,莆田人,宋咸淳四年状元,原名子龙,是皇帝把他名字改为文龙,当过镇东军节度判官、监察御史、杭州知府、侍御史、参知政事等。

    宋端宗在福州称帝时,陈文龙和文天祥一道护驾抗元,并被任命为闽广宣抚使兼知兴化军,管辖莆、仙军政。元军攻下福州后,多次派人招降,都被陈文龙拒绝。元军攻打莆田时,陈文龙倾尽家财募集兵勇,坚守城池,终因寡不敌众被俘,与家属一同被解往杭州。经福州时,他的母亲和妻小就被关在小桥头。

    陈文龙不屈绝食,在拜谒岳庙后死在庙中,葬在西湖智果寺的翠竹园里。后被宋端宗谥为“忠肃”。明朝皇帝让福州奉祀陈文龙,在福州阳岐建了第一座纪念他的庙,并敕封为“水部尚书”,加封镇海王。清道光皇帝还特别题赐“护国佑民”。

    陈文龙和包拯、海瑞一样,深受百姓欢迎。后人将陈文龙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忠肃”。就因为他们是清正廉洁、嫉恶如仇的清官。陈文龙中状元后,权相贾似道想拉拢他,就予以栽培、提拔,然而后来担任监察御史的陈文龙,却一再上疏揭露贾似道亲信贪污渎职的劣行,要求严惩。

    陈文龙死后,传说海上商船队遇狂风巨浪,有挂“水部尚书陈”旗的船相救,商船才平安。说这个“水部尚书陈”就是陈文龙,于是人们就奉陈文龙为海上保护神,与妈祖一样。据说福州万寿尚书庙是惟一同时供奉陈文龙和妈祖两位海神的庙宇。

    民间有官船拜陈文龙,民船拜妈祖之说。明清时期,每次科举后,皇帝都委派新科状元率册封团赴琉球岛(冲绳)、台湾岛册封当地地方官员。为求行船平安,都要将陈文龙塑像安放船上祭拜。

    福州有十多座专祀陈文龙的庙,历来这些尚书庙香火都很旺盛。其中以台江万寿尚书庙比较出名。万寿尚书庙原在台江坞尾街,面积11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风火山墙,硬山顶穿斗式木构建筑。庙门上有“履仁”“蹈义”题匾,庙内墙壁四周镶嵌着清乾隆、嘉庆、道光等时期的古石碑,还有林则徐手书对联:“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

    后来,在城市建设中,台江万寿尚书庙迁移到下杭路东口,与三通桥相伴。

    陈文龙影响遍及福州、长乐、福清、莆田和台、澎、金、马等地及东南亚国家。仅在台湾和马祖,保留完好的文龙庙就有16座。台湾、马祖同胞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华侨、学者经常组团来福州台江万寿尚书庙寻根访祖,进香朝拜。
96#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6:2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郁达夫

  
    曾因酒醉鞭名马
    生怕情多累美人


    这是郁达夫诗作《钓台题壁》中的颈联。

    郁达夫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与郭沫若等在上海主持“创造社”《创造季刊》的编辑工作。1924年底,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1930年3月,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2月,和鲁迅一起发起成立“中国自由大同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上海人民抗日劝募捐款、宣传抗日等活动。1933年,参加宋庆龄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38年12月,郁达夫由福州赴新加坡,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编辑副刊《晨星》和《繁星》,坚持抗日宣传工作。后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于印尼武吉丁宜郊野。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与福州的缘分非常深。1936年1月,郁达夫接到好友、当时福建省主席陈仪的赴闽邀请。于2月4日抵达福州,并担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后来,他又任福建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主任。

    1937年2月至6月,郁达夫就住在台江苍霞路13-2号红砖楼,当时是基督教青年会,现在是福州十三中。他住在四楼一间临江的房子里:“在南台的高楼上住下的第一晚,推窗一看,就看见了那一轮将次圆满的元宵前的皓月,流照在碎银子似的闽江细浪的高头。”2月15日下午,他在青年会作第一次公开演讲,题目是《中国新文学的展望》。其后,郁达夫多次在青年会发表演讲,鼓动抗战。1937年10月他被推选为“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长。先后主编《文救周刊》和福州《小民报》副刊《救亡文艺》。

    他多次到于山凭吊戚公祠,并题词《满江红》:“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后来刻在于山戚公祠醉石下。

    1937年春,王映霞携郁云来福州与郁达夫团聚,住在光禄坊刘宅。1938年冬天他和王映霞远赴东南亚。王映霞在给她的同学的一首诗中写道:“烽火长沙夜入吴,残年风雪过闽都。一帆又渡南溟岛,海国春来似画图。”1939年3月5日,郁达夫在香港的《大风》杂志刊载了他的《毁家诗纪》,彻底表达对王映霞的不满,从而结束了与王映霞的夫妻缘分。

    郁达夫为福州的山川人物留下了28万多字文章,著名的如《闽游日记》《闽游滴沥》等。他刚抵达福州,就赞美闽江“水色的清,水流的急,以及湾处江面的宽,总之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种江水的秀逸的代表;扬子江没有她的绿,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人家在把她比作中国的莱茵,我想这比喻总只有过之,决不会得不及。”

    郁达夫在福州喜欢观看闽剧。他为闽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林芝芳写了一副对联:“难得‘芝’‘兰’同气味,易从乌鸟辨雌雄。”他还写了《观郑奕奏演秦香莲》的两首七绝诗,赠送给郑奕奏作留念。
97#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7:4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左宗棠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左宗棠结婚时自己撰写的新房对联。30年后的同治五年(1866年)三月,他在福州寓所为儿女写家训时,也写了这副联语。

    左宗棠(1812~1885)是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湖南湘阴人。1866年上书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就在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人出国购买机器、船槽,并创办求是堂艺局,也就是船政学堂,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不久他改任陕甘总督,就推荐原江西巡抚、福州人沈葆桢任总理船政大臣。一年后,福州船政局正式开工,成为我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1867年,左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并继续从事洋务,创办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总局,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左宗棠挺爱国的。据说,当年英国领事在上海租界竖有“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牌子,左宗棠知道后,就下令将其捣毁。只要他进入租界,租界当局就要立马换上中国龙旗,外国兵警执鞭清道。左宗棠率部平定阿古柏叛乱以后,把俄国人侵占的伊犁收回。清政府于1884年宣布新疆建省。左宗棠的老友杨昌睿到新疆看后,兴奋地赋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1884年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马尾击溃福建水师,左宗棠奉命督办福建军务。11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率军东渡援台。他从国防战略的高度着眼,极力主张台湾建省。

    1850年1月3日,林则徐与左宗棠在湘江边相会。林则徐亲书对联一副给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邱”。

    当年秋,左宗棠在长沙听到林则徐逝世的噩耗,不禁痛哭失声,流泪撰题挽联寄托哀思:“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泽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表达了左宗棠对林则徐的崇敬之情。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专门到福州林则徐祠拜谒,在林公像前默默悼念,他没有忘记完成这一使命是林公当年的嘱咐和期待,他以陶澍、林则徐的继承者自居,在陶林二公祠写对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左宗棠1885年9月病故于福州钦差任上。在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内有他的雕像。

    台江南公园内荔枝亭有一副纪念左宗棠的题联:“亭馆问谁家,数里莺环排绿树;蚕桑兴美利,沿村衣被胜黄绵”。南公园原是清初靖南王耿继茂的别墅,称耿王府。当地百姓又把附近统称“耿王庄”,就是现在的王庄。耿继茂死后,其子耿精忠袭职自号“南公”,后因耿精忠配合吴三桂等起兵叛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兵败受磔刑而死,其别墅也没于官府。同治五年,左宗棠把南公园改设为省蚕桑棉总局,普及种桑养蚕栽棉技术,发展纺织业。

    光绪年间,南公园改名为“绘春园”。当年耿王府附近有养象、养鹤和习武的场所,如今还留下“象园”“鹤存巷”“箭道仔”等地名。1927年,在王庄的雁塔村划地建飞机场,后被炸毁。现在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所在就是王庄飞机场遗址。
98#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19:05 | 只看该作者
仓山篇



联话螺洲

  
    螺栖胜地潮通海
    虎距前山影蘸川


    这是清代魏杰描写螺洲的《螺江春潮》中的诗对。闽江从武夷山蜿蜒东来,在淮安派成乌龙、白龙两江,乌龙在穿越江峡、奔入东海前,蓦然回首,留下一颗明珠——螺洲。

    螺洲,是福州仓山的一个历史文化古镇。“螺栖胜地”说的是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这里有位勤劳的小伙子。有一回,他种田时拾到一个大田螺,就带回家,养在水缸里。从此,每天他劳作回来,总有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等着他。有一天,他提早回家,从门缝里看到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为他烧菜做饭,这就是田螺姑娘。后来,小伙子和田螺姑娘结为夫妻,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与七仙女和董永异曲同工的神话,使这片绿洲得名“螺洲”。

    螺洲曾是八闽首邑闽侯县的县城,也是闽侯专署驻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改名为“红洲”。实际上,螺洲是闽江下游南台岛的一个岛洲,土地肥沃,又称“百花仙洲”。“虎距前山”,是指隔着乌龙江,螺洲对面就是五虎山。螺洲码头,是个古渡口。前人诗有“落日寒潮螺女渡,冷烟蓑草越王台”之句。渡口有一棵榕树。树高20多米,饱经风霜,枝繁叶茂。此树奇在一大横枝上垂下须根,经人围护,长成新干,构成一个“门”字。透过这个“门”南望,就是势如虎踞的五虎山和脚下奔流不息的乌龙江。“影蘸川”,那川就是螺江,是乌龙江这一段的别称。螺江水清甜,沙质好,所以江边沙洲的蚬埕,有黄澄澄、鲜美的河蚬。闽江蚬子是当地乡民家常喜爱的佐餐佳肴。作为冲积洲,螺洲土质好、肥力足,过去柑桔成林。到了果熟季节,寓意“幸福吉祥”的福桔缀满枝头,“闽江桔子红”曾是远近闻名的风景线,还拍过同名电影。这么好的山水,自然孕育出众多历代名人。螺洲宋时曾有临江亭,明时建有水木清华亭。这些取名清雅的亭子,今虽不存,但其中氤氲的儒风文脉,源远流长。螺洲历史上主要是三姓聚族而居。店前村为陈姓,吴厝村为吴姓,洲尾村是林姓。明初建有“观澜书院”,为洲尾林氏三才子读书楼,后来改为洲尾小学。

    螺洲近代出过不少名人。如螺洲陈氏有“父子叔侄兄弟同榜进士”和“兄弟六科甲”的辉煌。清道光年间,刑部尚书陈若霖,传说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颇有包公遗风。闽剧传统剧目就有《陈若霖斩皇子》。陈若霖之子陈景亮是云南布政司,孙子陈承裘是四品刑部郎中,曾孙陈宝琛是末代皇帝的老师。陈宝琛在螺洲建有著名的“陈氏五楼”: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日希 楼,今已重修一新。螺洲的孔庙始建于宋,后来多次重建。几十年前,孔庙成为闽师附小的所在,前些年重修恢复为孔庙。还有一副楹联这样描写螺洲:乡傍乌龙江潮澎湃气势壮,门朝五虎山峦迭翠风光美。
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20:2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平山福地


  
    王气销沉天地老
    胡尘溟漠古今愁


    这是当过明朝吏部和兵部尚书的林瀚写的《平山怀古》中的颔联。

    平山,在福州仓山城门镇林浦村。林浦,古称濂浦,因有福州市现今仅存的帝王行宫而闻名。闽江在南台西头淮安派成乌龙、白龙两江。白龙江支流流经濂浦,用村名作江名,就叫濂江。虽然后来不叫濂江了,但还是留下了濂江的地名。

    在林浦有个临江的绍岐村,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3月,元军占领临安(杭州),宋恭宗被俘前封哥哥吉王赵昰为益王,判福州,弟弟信王赵昺为广王,判泉州。两王在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护卫下乘舟南下,在绍岐码头登岸,驻跸当地的平山阁,然后进入福州城。不久11岁的赵昰被称帝,即端宗,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都,改年号为景炎。此时文天祥也来到福州抗元。

    不久,元军逼近福州,端宗呆不住了,忙从绍岐码头乘船离开福州,经闽江口下海,向南逃往泉州、广东等地。后来,陈宜中逃亡越南,张世杰战死崖山,陆秀夫背幼主跳海,文天祥壮烈牺牲。林瀚《平山怀古》最后说道:伤心最是濂江水,还绕行宫山下流。

    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林浦民众非常感激,所以当元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为保留殿宇,将曾作为宋端宗行宫的平山阁改名为泰山东岳行祠,又叫泰山宫、泰山庙。20世纪90年代,政府和乡民集资重修泰山宫。

    泰山宫正殿祀南宋高宗赵构,其左右祀赵昰、赵昺;左右偏殿分别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位忠臣和丞相陈宜中。陈宜中曾手书“平山福地”匾额悬于总管殿门上,现存的“平山福地”四字是民国时福州辛亥志士林之夏手迹。

    泰山宫君临闽江,视野广阔,直面鼓山,气势磅礴。宫前有一个石砌平台,据说当年文天祥曾在此指挥部队操练。大戏台雕刻精美,上有巨大藻井,金碧辉煌。左殿为天后宫。当年端宗皇帝经过的石板大街,人们称为“御道街”———天街。每年元宵节后,当地群众就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纪念宋末君臣。

    泰山宫右侧,有一座二层木结构楼房,是濂江书院,门口照壁上刻“濂江书院”四个大字。一进大门,石栏杆上刻有“文光射斗”。书院为二层木结构楼房,楼内后壁竖一巨碑,上刻“宋朱熹讲学处”。传说朱熹与其弟子黄干曾在此讲学,右厢为朱熹住处。

    这里,还曾是繁华的市场。过去闽江下游的水产品,大都是先运到林浦,再运往福州等地,成为水产品集散地。

    如今,林浦上游闽江北岸福州鳌峰水产批发市场是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的特大水产品集散地。历史在林浦书写过去,也在书写未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12:21:4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浦


  
    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
    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这是福州林浦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中的一副楹联。

    林浦,位于福州仓山南台岛东北部,从“林浦”的名字可以看出当地林氏望族的人文源脉和这里洲渚绵延、河浦交织的自然风韵。《榕城考古略》说林浦是“明尚书林瀚所居,三世五卿,为闽中望族”。

    林浦村头,有座皇帝赐建的“尚书里”石牌坊。这个显赫依旧的石牌坊记载了明朝林元美及其子孙“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荣耀。石牌坊原建于明朝,距今500多年,有花岗石圣旨碑,上书历代林氏尚书名字,现在的石牌坊是利用原来残留石构补修重建的。

    宋明两朝,林浦文风昌盛。明朝时,乡里林氏家族连续数代进士,并位居尚书。“三代五尚书”,说的是林瀚任吏部和兵部尚书,林庭木昂任工部尚书,林庭机任礼部尚书,林燫任礼部尚书,林烃任工部尚书。明代三代五尚书,并得谥文,全国仅此一家。“七科八进士”,指从明代林镠开始,子林瀚,孙林庭木昂、林庭机和一个同族兄弟、曾孙林炫、林燫、林烃,四代八人蝉联科第。

    村中有建于宋的“林桥”和“断桥”。街市中有座木牌坊,这是“进士坊”,建于明正德年间,后经明、清两代数次重修,上面记录林浦林氏家族自宋宁宗二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5名进士的名字。也有人认为林浦共有18名进士。据说闽侯南屿水西林有历代进士20人。

    林浦还有“国师三祭酒”的佳话。从林瀚及子林庭机到孙林燫相继担任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祭酒。明史称:“三世为祭酒,前所未有也。”

    林浦村最为壮观的是“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乃明正德年间林瀚为其祖所建。普通人家的宗祠叫祠堂,皇家的宗祠叫做太庙,据传因尚书林瀚的夫人和皇后结为姐妹,所以林家祠堂可以叫做家庙。

    家庙第二进有一厅堂叫“四知堂”,内悬林氏祖宗林元美造像。据说“四知堂”是林元美致仕时,自称“四知居士”而取名。林元美曾先后任知县、知府、知州,最后一“知”是“知天命”,有激流勇退之意。林浦祠堂墙刷白灰,梁柱漆黑色,意为历代为官清明廉洁,“一清二白”。

    在日本琉球有“林姓会”,其始祖林喜,是林浦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受明朝政府派遣,带领“闽人三十六姓”到琉球开发,留居琉球群岛,繁衍至今,后代多次回乡寻根祭祖。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23:4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三县洲


    柏岭樵歌吟上下
    钓台月色照春秋


    这是清代魏杰描绘三县洲附近景色的诗对。

    三县洲位于福州市区闽江北港中洲岛上游1000多米处的江中,像碧波中烘托着一盘翡翠,现在叫江心公园。

    三县洲是一个冲积沙洲,面积4.83公顷,北面与台江苍霞洲的钓龙台遥遥相望,南面和仓山龙潭角隔岸相邻,是个洲岛公园。闽江是一个扇形水系,上游流域占全流域面积的70%,下游流域只占14%。福州在闽江的下游,是个河口盆地,接近入海口。一旦中上游地区连降暴雨,山洪下泻,河槽难以容纳,就会形成洪涝灾害。同时,福州市区段的闽江江面宽,坡度缓,加上海潮顶托,又很容易形成冲积洲,如瀛洲的鸭姆洲、佬药洲、鳌峰洲。

    民间传说,五代后唐时,福州久旱不雨,田地干裂,人民苦不堪言。陈靖姑在龙潭角立于草席上祈雨,由于长坑鬼作怪,风浪骤起,危急之际,陈靖姑师父派来仙女,化作4只鸭姆,衔住草席,顺水漂浮至鸭姆洲。台江鸭姆洲地名由此得来。魏杰《鸭姆洲》诗说道:绿鸭滩头聚一丘,渔村蟹舍乐无休。路通河口水长绕,潮过江心沙不流。柏岭樵歌吟上下,钓台月色照春秋。当时祈雨钟灵地,仙女直连螺女洲。

    明成化年间,也就是1465年到1487年之间,福州多次遭受暴雨、山洪侵袭。如成化十九年(1483年),福州遭受暴雨袭击,山洪暴发,冲毁农田过半。又如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洪水泛滥成灾,沿江田园多被冲毁。多年的风灾、雨灾、水灾,使闽江上游连年山洪暴发,“潮过江心沙不流”,泥沙在水流平缓的河道不断淤积,就在龙潭角和苍霞洲之间的江心形成一个沙洲。

    看到似乎是从天上掉下的这个冲积洲,附近的闽安、侯官、怀安三县农民,纷纷登洲插竿围地。人多地少,自然就引起了争执,进而引发械斗,三个县的县官都认为沙洲是自己的。后由福州府判为三县共有,并定名为“三县洲”。

    1975年,三县洲被政府有关部门辟为江心公园。公园内有榕树、杨柳、水杉、银桦、木芙蓉、芒果、荔枝、柑、橘等树木花果5万多株,是福州最好的天然游泳场所。1982年江心公园建造了临江亭、蘑菇亭、钓鱼台等园林设施。因为是江心公园,人们上去游玩要乘坐渡轮。夏天,一些人就从码头直接游到江心公园玩。为了方便人们到江心公园休闲、游玩,1991年底,动工建设从仓山龙潭角到江心公园的悬索桥,不到一年,悬索桥就竣工投入使用。

    1995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与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在江心公园成功举办了春节元宵晚会,使江心公园的名声走向全国。1997年3月,连接福州南北大通道、横跨三县洲的一座大桥开始建设。大桥一个桥墩就建在三县洲上。这座大桥取名三县洲大桥。江心公园被用于建设三县洲大桥的工人驻地和堆料场。1999年5月2日,三县洲大桥正式通车。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24:4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氏五楼

  
    江天留客榻
    湖海读书楼


    这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为宣统皇帝的老师陈宝琛的还读楼所书的一副对联。

    还读楼是陈宝琛在家乡建造的五座楼之一。这五座楼又称“陈氏五楼”。五楼位于福州市郊螺洲镇店前村,分别是赐书楼、沧趣楼、还读楼、北望楼、晞楼,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系陈宝琛遭贬回乡期间开始兴建,至民国初竣工。

    赐书楼,在店前村后门埕。闽江畔原有一座赐书轩,是陈宝琛的曾祖父陈若霖珍藏皇帝御赐书的地方,书法家翁方纲给题的匾。道光四年(1824年)陈若霖为工部尚书,后转刑部。道光皇帝好几次赐御书给陈若霖,他当然非常感激,就在家乡的府第内建“赐书轩”珍藏这些“御书”,以报皇恩。他的曾孙陈宝琛在毓庆宫为皇帝授读,宣统皇帝又赐给陈宝琛更多的御藏图书。为报如此“隆恩”,陈宝琛在后门埕建造新楼,将赐书轩藏书及匾移到这里,起名叫“赐书楼”。楼为木结构,双层,面阔八间,进深一间,单桅歇山顶。楼前一幢面阔三间平屋,是陈宝琛出生地。

    在赐书楼右后侧是沧趣楼。陈宝琛自己说:“余年未四十作沧趣,听水二斋以娱亲”,所以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听水斋在鼓山灵源洞。沧趣楼为土木结构,两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楼前有鱼池、“铁石”假山、凉亭,具有庭园风貌。沧趣楼的“沧趣”含有归隐的意思。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陈宝琛力荐唐炯、徐旭。因唐、徐战败,陈宝琛被兵部议降5级调用,自此隐居不出20多年,建“沧趣楼”以自娱。楼内贮藏大量古玩、金石、书画,算是省内最大的私人博物馆。陈宝琛除在“沧趣楼”内赏古玩博之外,还经常在这里接待文人高士,如陈衍、林纾、严复等,或论文评政,或高吟浅唱,颇为热闹。陈宝琛还出了《沧趣楼文集》。

    还读楼,在赐书楼左后,取陶潜“时还读我书”的意思,为陈宝琛藏书之处。陈宝琛搜罗有大量的民间善本、珍本,但因不是“御赐”的,没有资格藏入“赐书楼”,便屈尊“还读楼”,其数量比“赐书楼”更为可观,其质量有的超过“御藏”的珍本,是福州大型藏书楼之一。现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内设有陈宝琛书室,专门收藏陈宝琛3万余册古籍。“还读楼”为木结构,双层,面阔四间,进深五间,单檐悬山顶。

    北望楼,在沧趣楼左前侧,坐南朝北,于清廷帝制结束后建成,取名“北望”,以示“思君”,内原悬挂溥仪像及陈列器等物。北望分前后两楼,中间隔一天井,均双层,单檐歇山顶。前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后楼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建筑精巧,俗称“小姐楼”。

    晞楼,位于还读楼和北望楼之间,坐西向东,以迎朝晖。楼为木结构,双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与还读楼间有阳台,为陈宝琛乘凉赏月之所。

    “陈氏五楼”“以典雅园林结合外景构成别墅,具有地方史和古建筑艺术的研究价值”,于198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26:1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金山寺

  
    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这是福州金山寺的对联,不知是谁撰的,没有署名,有人说是朱熹撰写的。

    金山寺,位于福州仓山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是福建惟一的一座水中寺,也是世上罕见的独岛一寺。

    金山寺原是江中的一个小石阜,《榕城考古略》记载:“江渚突出一阜,随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名小金山,形象以为印浮水面。”福州的寿山石章是很著名的,所以看到江中的小岛,就想到印章。

    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江心小阜上建起一座七层八级、高约7米的实心石塔,就像一个航标。后来,善男信女又在石塔周围建起寺庙。

    现在的金山寺是1934年重建的,因为是建在小岛上,限于地形,寺院较小,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小巧玲珑,佳景天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

    金山寺原只是半岛,《榕城考古略》说:“旧有桥,以通往来,后拆,今易以渡。”成了名副其实的岛寺。

    金山寺实心塔前有观音阁,祀天后妈祖塔后有大悲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左室名“怡怡斋”,明抗倭名将、七省经略使、兵部尚书、福州人张经年轻时曾在这里读书,其有联道:“楼间几层摩日月;江湖千古集衣冠”。右室名“借借室”,相传明嘉靖年间,创立“三一教”的莆田林龙江在此著书立说。他孤身来此,生活所用的桌椅器具等物全是向附近村民借来的,所以称为“借借室”。室门上有他撰写的一副对联,表明了他的世界观:“山川寄迹原非我;天地为庐亦借人。”

    据说,明代当地名人曹学佺曾经仿远古有巢氏的行事,在金山寺前的两棵古榕树上搭建小楼,住在上面,并取名“天坪禅楼”。他还专门为此写下《小金山天坪禅楼落成》一诗:“流水襄陵势,巢居或此年。更无云着地,况是日中天。倏忽枝生时,吟哦叶耸肩。禅机谁问答?铃语坠风烟。”

    在涨潮时,从远处看,小小的金山寺屹立于闽江南港的碧波之中,日夜长浮,有如一艘楼船,劈波斩浪,逆水上行。而在金山寺凭栏远眺,可见碧波荡漾,风帆浮动,“四周九山如群龙,矫若云海来相从”。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27:2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泛船浦教堂

  
    走马仓前观走马
    泛船浦内看番船


    这是福州谚语的俗对。

    仓前是仓前山,在南台岛的北面,与台江隔江相望。鸦片战争以后,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之一,仓前山设立了各国领事馆、外商洋行、教堂、教会学校、医院等。仓前山南面在清光绪年间被辟为占地达250多亩的跑马场。明弘治年间(1498年),督舶太监将中洲无偿割让给外国人开辟新港,以便番船停泊,而得名“番船浦”,后谐音改称“泛船浦”。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闽海关(洋关)建立后,在泛船浦码头设立验货厂与连锁仓库。规定马尾港进出口货物必须运至泛船浦海关验货厂查验。若大型轮船不能驶入泛船浦,就由驳船盘运至泛船浦海关连锁仓库或验货厂候验。后来为了方便进出,经闽海关核准,可在营前海关办事处查验。

    泛船浦有座著名的教堂,就名叫泛船浦天主堂。它位于泛船浦新民街北、海关巷东,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据《福州地方志》记载:明天启五年(1625年)相国叶向高归故里,路过杭州时,在监察御史杨廷筠家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他们一起到福建。艾儒略就在福州传教,并在宫巷建大堂一座,名三山堂,为福州最早的天主堂。

    艾儒略在福建传教23年,建圣堂22座。从1848年到1936年约80余年期间,福州教务最为兴旺的主要有泛船浦天主堂、西门三官堂、仓山乐群路小教堂、上渡天主堂等9座。这些教堂最早租用民房,或利用旧式民房改建,虽保留原来建筑的外貌,但内部装饰西化。1933年落成的泛船浦天主堂和1938年建成的花巷尚友堂等是完全西式的建筑。

    清康熙至道光年间,清政府实行禁教,闽浙总督驱逐外国天主教传教士,宫巷天主教堂被查禁、没收改为关帝庙。福州成为通商口岸后,传教士接踵而来,恢复传教工作。同治三年发还旧时没收的教产,福建省通商总局以泛船浦民田抵换宫巷原天主堂。

    同治七年(1868年),福建教区主教李宏治在泛船浦建一教堂,下作教堂,楼上为神父居室。清光绪初年,教区买下仓前山乐群路一家洋行二层西式洋楼作为临时主教公署。民国元年,泛船浦教堂改作福州教区主教座堂。

    1932年,将旧堂拆除,改建双层24开间的新主教府,并在旁边建造新座堂。1933年座堂与主教府同时竣工,总面积18亩。新建的泛船浦总堂为钢筋水泥砖木混合结构,单塔楼仿哥特式建筑。中世纪和近代的建筑大师大多来自欧洲,拜占庭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也随着欧洲国家在世界范围的入侵,带到了福州。

    教堂钟楼有20米高,上面的十字架有3米多高。报时大钟钟声可传10里之处。堂身十字形,长60.2米,宽19.5米,面积为1371.4平方米,可容2000余人。该堂面对闽江,气势宏伟,是全省最大的天主堂,时称江南第一堂。1946年福州教区升格为省总主教区,该堂成为福建天主教主教区总堂所在地,是全省教会活动中心。20世纪60年代电影《地下航线》还曾在此拍摄外景。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18:28:28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淮安窑

  
    停骖石岊馆
    解缆清流滨


    这是朱熹在怀安芋原渡驿站留下的诗对。

    石岊,就是怀安的古称。那山名叫“岊山”,那水叫“岊江”。这里过去是福州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据说古时有人兵败逃到石岊道头,突然听说援兵得胜,高兴得把古岊改称怀安。后来,有人因怀安道头三面环江,就改怀为淮,称淮安。

    在怀安芋原古渡附近,有个淮安窑址。窑址主要分布在岊山西南端。

    两晋时期,福州手工业十分发达。在福州许多地方发掘的两晋和南朝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青瓷器。其品种多样,造型优美,釉色晶莹,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相当高的制作技术水平,说明当时福州已有规模较大的瓷器制作工场。

    1962年在怀安的天山马岭,发现怀安窑,是福建迄今发现最早的有纪年的窑址。1953年大规模取土修建防洪堤,窑址遭到破坏,残存的部分主要分布在南面山坡上,南北约100米,东西约200米。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6月,省市文管部门在此进行联合考古挖掘,发现有南朝和唐代两个堆积层,堆积厚度在1至3米左右。出土15,000多件文物,其中窑具约1万件,器物5000多件。器物中,属南朝的3000多件,属唐代约2000多件。瓷器的造型有盘口壶、双系罐、四系罐、高足盘、高足杯、敛口钵、实足深腹碗、托钵、八足砚等。窑具有圆柱形托座、齿形垫座等,粘土制作,表明该窑瓷器使用叠烧工艺,在龙窑中焙烧成品。龙窑窑壁有一层红烧土,窑床底部有五层烧结面,每层均铺垫细砂、土,每烧结一次,铺垫一次,共有半米多厚。窑床下部为昙石山文化上层的蛤俐壳堆积层,厚1·2米左右,含有商周时期的各类几何印纹陶片,最底层为原生黄砂、土。

    在南朝堆积层中,器物的数量和类别都比较多,有日常生活用具、文房用具和为死者烧制的明器。其中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用具,包括有各种大小不同的青釉双系盘口壶,双系罐、四系罐、茶盏、茶托等。文房用具有多足砚等。为死者烧制的明器有锥斗与三足陶大盆子等。在大量窑具上,还刻有姓氏人名或其它记号。刻姓氏人名的有朱、陈、常、秦平、秦广阳、素贞等。刻记号的有大、七、第等。其中有一件垫柱上刻有纪年和姓名:大同三年(537年)四月廿日,长男刘满新造。

    唐代的堆积层位于南朝的堆积层南面,相距5米左右。出土的大量遗物中,除盘口壶、四系罐、箭豆流注子、双口泡菜坛、锥计等器物尚继承有南朝遗制外,还出现不少新的器形,如:长流注子、瓜棱形注子、多咀塔式谷仓、五谷小罐、盒、陶佣与狮子等。但碗的形状与南朝大不相同,不见深腹实足式,都是敞口或葵口斜壁式。除平底外,也有圈足或玉壁足的。特别重要的是,在窑床的上后部发现“开元通宝”铜钱1枚,在堆积层中的窑具垫座上发现刻有“贞元”年号。说明这座窑有可能延续到唐代晚期。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5-9 07:09 , Processed in 0.05789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