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楼主: 决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联话福州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3:00:03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显应宫


  神而重光,见天道禀正
  奇哉如斯,是心镜鉴真


  这是长乐显应宫的对联。

  显应宫位于长乐市漳港镇仙岐村,又称大王宫、妈祖庙,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长乐县志》载,显应宫曾被列入县内十五处名胜古迹。几百年间,显应宫数度重修。据出土的碑文记载,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此后,可能由于遇到一场特大风暴海啸袭击,显应宫随同邻近的村舍,被风沙掩埋在地下。后来人们在这里又建起了村庄,村的名字叫“仙岐”,似乎与某种神秘的现象有关。

  1992年6月22日,在长乐国际机场工地,一位村民挖沙时挖到了一堵墙!后出土数十尊彩绘泥塑神像。出土当初,神像身上朱红、嫩绿、金色等色彩亮丽鲜艳,表情生动,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建筑物的柱子虽然腐烂剩下壳子,但还都立着。这是当时福建省发掘的数量最多、群体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泥塑神像群。同时出土的还有20多件陶瓷器皿、石碑、匾额以及部分古币、砚台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清朝嘉庆皇帝颁赐的匾额,虽然边缘已腐烂,但“愿愈应”三个御笔亲书依然清晰可见。

  如今显应宫分为地面新宫和地下古宫两个部分。新宫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采用传统的庭院殿堂形式。前立照壁,依次建有牌坊、山门、将军殿、天妃殿、大王殿,天井左右为钟、鼓楼,后院两边角楼相峙,两翼配殿附龙,回廊绕院,有观音阁、回廊和天后宫。

  地下宫为二进结构,四周为土筑和石砌围墙,宽13.2米,深26.4米。原有神像、柱础、神龛等按旧定位保护。地下宫内共有五个神台,分别供奉不同的群塑神像。二进殿正中神台供奉的群塑主像为本地的当家神“大王”。西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福州民间普遍尊祟的一位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临水夫人陈靖姑。东侧神台出土时并无神像,但在外墙和前殿西侧神台的地面却又多出几尊。于是人们就把这几尊塑像放在了这个神台上。前殿东侧神台上供奉的主像是妈祖。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前殿西侧神台上的“巡海大臣”群塑了,七个神像中除一人为外国人外,其他六个均着太监服饰。历史、文物专家认为,这组塑像大约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比东侧妈祖塑像略晚一些。居中者塑像头戴嵌金三山帽,身着簇新蟒龙袍,腰系玲珑白玉带,脚穿文武皂朝靴,完全是明代宦官特有服饰,应该是统率舟师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而郑和身边的外国人,有人认为可能是从第四次开始协助郑和下西洋的西安清净寺掌教哈三(哈桑)。哈三是西亚北非人,由于他在“危险海峡”为郑和船队安全引航功勋卓著,所以他与郑和一道被后来的行船走海人奉为“巡海大神”。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07:3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金刚腿


  风度南枝乌鹊啭
  月斜西坞玉蝉横


  这是宋熙宁二年杭州进士翁华《游江左里石龙山龙脚石》的诗对。

  龙脚石,现在叫金刚腿,位于闽江下游长乐航城镇的石龙山峭壁之下,像石龙的一只龙脚。(如图)它是一条从山麓伸到江面的花岗条岩。从闽江北岸看去,这岩石,像是靠在江边的一只大脚。脚底标高4.83米,脚踝标高8.42米,膝盖处12.62米,腿下悬空部分长达26米,,宽约4米,横空出世,就像一座石拱桥。这里公路未开辟之前,过往行人要徒步从石腿下穿过。

  有人把这大石脚,形容为金刚天王的大腿,脚底穿靴,脚尖跷起,说是金刚在此洗脚,所以民间称之为仙人腿、金刚腿。日本人野上英一在1637年写的《福州考》中说:“船进闽江……南岸可以见到一块下垂的花岗岩壁,其状犹如大型之人脚。这就是所谓金刚腿,俗称仙人腿。”金刚腿岩石上有萨镇冰题的“金刚濯足”和1921年时任福建省长的李厚基写的“金刚腿”等刻字。

  据《长乐县志》说,金刚腿原有两条,另一条在北岸,与现存这条隔江相望。古时福州万寿桥有座桥墩塌了,投了许多石料都被湍急的江水冲走,想了许多方法都建不起来。后来一位高僧认为此处水流湍急,寻常石块当然无从存身,只有将具有神力的金刚腿凿来沉入江底,方能镇住江水。后来人们将那条金刚腿凿下来投入江中后,桥墩果然很容易就修复了。

  金刚腿处于闽江江水和东海海水交界线上,腿股上下游的水有咸淡之分。相传古时,生活在东海的白鯏鱼精与生活在闽江淡水的白刀鱼精,随着潮汐涨退,常在闽江口争斗,兴风作浪,搅得四周不宁。金刚大神接到举报,怒不可遏,来到现场,发神威,镇住双妖,喝道:“以我站的地方为界,水分咸淡,各守地盘,不许过界。”

  因为金刚腿这里是江海两水交界、混合、进退、顶托的地方,加上河床地形的特殊,形成水流回旋,从闽江上游飘流下来的东西,往往会在这里滞留。据说闽江溺水而亡、飘流而下的尸体,常常可以在金刚腿附近找到。民间就认为这是金刚腿产生的神密作用。

  金刚腿附近江面宽达450米,水深50米,每秒能通过2万多立方米水量,是上游台江地段的10余倍,历来大水都不会淹过金刚腿的脚踝,故有“大水淹不过金刚腿”之说,被人们视为洪水峰高水位和闽江航行的天然标志。海轮驶进闽江口,看到金刚腿,就会鸣响汽笛,表示到了福州。

  金刚腿和闽江口的五虎礁、南北龟、皇帝井等,并列为“闽江七景”。

  现在这里建成金刚腿公园。公园西侧有观景台,东侧有“天方地圆”广场。公园中有清同治年间林寅手迹“闽江第一”,杭州进士翁华的《游江左里石龙山龙脚石》诗,沈鹏手书“中国长乐”“金刚腿”和陈奋武写的“海滨邹鲁”等等。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09:0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三溪


  山雨已残叶
  溪风犹落花


  这是长乐三溪钓鳌石苏舜元题的诗对。

  苏舜元(1006~1054年),字子翁、叔才,又号才翁,四川三台人,时任福建观察使。钓鳌石附近有他的篆书:“庆历丁亥秋,飓风起,余陟步是山巅,观海波也。才翁题。”庆历丁亥是1047年,宋代篆书题记碑刻留传至今极少,比较珍贵。

  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三溪又叫鼎溪,发源于长乐、福清交界的群山中。溪水流入抟纱潭、龙潭后分北、南两溪,与上游的潼溪鼎足而立,故称三溪,并成为村名。

  三条溪穿村而过,端午龙舟夜渡是当地独有的习俗,有诗云:“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爱想闲,嫁到三溪石门前。水碓米,柴对行,担水门前溪,快活水头田。”这是一首传唱千年的古老民歌。自唐至清,仅潘氏一族就出进士上百人,有“一门十进士,四世五中丞”之美誉。

  三溪背倚屏山面向东海,山清水秀石奇洞美。长乐十二景“屏障铺霞山积锦,龙潭印月水浮珠”中的“屏障铺霞”就在三溪。横跨溪上的五座唐宋古石桥颇具江南水乡的意韵。

  建于宋淳熙初年(1174年)的紫阳阁俗称朱子祠,是朱熹的讲学处。长乐籍进士张一渔与朱熹同朝为官,交情深厚。他请朱熹来家乡开馆授徒传经。朱熹非常喜欢这里秀丽的山水,曾刻“溪山第一”四字于朝元观前的巨石上。明万历年间兵部侍郎陈省补的题字现在还可以看到。

  紫阳阁前有座石牌坊,刻着“钟秀毓英”和“体天福善”。紫阳阁后面岩壁间有几株竹子,竹叶青翠,竹竿却黑如墨。相传朱熹在此讲学时,常将用剩的墨水倒在这里,不知不觉就把青竹染成墨竹。可能朱老先生的墨水都渗透到了竹根,所以后来新长出来的竹也是通体墨色,人们称为“墨竹”。

  天龙井在屏山山巅。所谓“游人游三溪,必登天龙井”。在群峦环抱中,有方圆约300平方米平坦的岩石。巨石中央有一口天然圆井,井口直径半米多。“天龙井”三个大字是兵部侍郎陈省写的。这里是古人祈雨的场所。清知县戴永朴记载比较传神:“乙丑(1745年)初秋,雨泽愆期……番薯望雨甚急……目击秋阳之烈,待泽之殷,蒿目焦心,寝食俱废……余辈拜祷于上,巫者甫焚牒,随见黑云一片起于山顶,遮蔽烈日,洒雨数点,着人衣袂……童叟吏民不下千人,咸额手欢呼,叹为神奇……余秉烛听雨,喜而不寐……”

  朝元观又叫三台庵,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其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文昌阁等仍保存完好。朝元观对岸就是柏山,山上有“钓鳌”台。苏舜元以此吟诗:“未穷双佛刹,先到一渔家。山雨已残叶,溪风犹落花。汲泉沙脉动,敲火石痕斜。应是任公子,竹间曾煮茶。”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1:0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三峰寺


  平地起楼台,恰双塔雄标,三山秀拱
  披襟坐霄汉,看中天霞起,大海澜回


  这是长乐三峰寺的对联,梁章钜撰。

  三峰寺在长乐城西南山顶,因南山有隐屏、香界、石林三峰相连得名。宋崇宁年间,有僧在山顶筑台讲经,并建佛庵。宋政和七年(1117年)建成七级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后称南山塔、雁塔、三峰寺塔。该塔既是观察太平港的了望塔,也是远航归来的航标塔。塔身八角七层,高27.4米,为大力士座,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刻图案。塔身各种浮雕造型生动,风格古朴。塔内有曲尺形石阶,直至顶层。三峰寺塔上可望福州及闽江口。

  三峰寺塔造型优美,结构稳固,历经1275年、1367年、1485年三次较大地震,仍巍然屹立。三峰寺塔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与石雕艺术的珍贵资料。196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初郑和七下西洋驻泊长乐,曾三次修葺三峰寺。今寺圮塔存。明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在长乐太平港候风时,为感谢并祈望“天妃”妈祖庇佑,在圣寿宝塔之东建造南山天妃宫,西边建造三清宝殿。现在在其遗址上建起郑和史迹陈列馆。

  郑和原姓马,名和,字三宝,1371年出生在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19岁时,到北京燕王府服役,追随燕王朱棣。1399~1402年,朱棣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进行了“靖难之役”,马和帮助朱棣登上皇位,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1404年,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为表彰马和的功绩,亲笔赐姓“郑”,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据说郑和赴海外与寻找建文帝下落有关。郑和下西洋到过的马六甲,专门建有“三宝庙”,庙联写着:“七度使邻邦有明盛纪传异域;三宝驾慈航万国衣冠拜故都。”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他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下西洋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进行睦邻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2:3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冰心


  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这是1925年农历四月初八梁启超书写的对联。

  当时冰心在美国留学,从龚自珍诗中集句,寄给表兄刘放园,刘请梁启超书写。那时,冰心还不认识梁启超。1983年冰心乔迁新居时,把此联裱挂在家中。

  冰心,福州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州隆普营,其父谢葆璋曾任清朝海军巡洋舰副舰长。

  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被选为学生会文书。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她的散文在当时被称为很有魔力的“冰心体”。1923年提前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与吴文藻、许地山等赴美留学,她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53年加入中国作协,1954年以后当选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冰心创作涉及新诗、小说和散文等领域,且多有成就,为中国新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关于女人》等。学习泰戈尔写的小诗体诗集《繁星》《春水》,曾被公认为小诗的楷模。

  冰心曾经住在福州南后街杨桥巷口原林觉民家的住宅,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牺牲后,林家卖掉房屋,避居乡下,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这幢房屋。屋里柱子上的楹联,都是冰心的伯叔父们写下的。在这里,冰心成为谢家第一个正式进学堂读书的女孩子。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司徒雷登是证婚人。由于新房没有盖好,冰心与吴文藻就把洞房选在西山大觉寺里。舒乙说:“洞房中只有一张简陋的木床,一张三条腿的方桌,另一条腿还是用砖头支撑着。”

  吴文藻1901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1986年因病去世。中央民族大学设立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学金。

  冰心与吴文藻伉俪情深,她有个心愿,死后要与相濡以沫的丈夫吴文藻合葬,并嘱托赵朴初先生为其预先写好了墓文“冰心、吴文藻之墓”。冰心1999年2月28日逝世,墓址在“北依八达岭,南临居庸关”的怀思堂驼峰上。

  冰心很喜欢玫瑰,她说,在学校的二门“长廊下开满了长长的一大片猩红的大玫瑰花!这些玫瑰花第一次进了我的眼帘,从此我就一辈子爱上了这我认为是艳冠群芳又有风骨的花朵,似乎是她揭开了我生命最绚丽的一页”。法国人认为:“冰心是中国最杰出和最值得尊敬的女性。冰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并为此专门培育出“冰心玫瑰”。

  巴金说:“冰心大姊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3:3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烈


  文为周衰能力救
  礼遭秦祸欲重删


  这是福州“海滨四先生”之一的陈襄怀念陈烈的诗对。

  陈烈,字季慈、季甫,福州长乐人。他学习勤奋,熟通经义。但宋庆历元年(1041年)考进士没有中,就无意科举了。不过,他的学问还是很出名的。先是皇祐五年(1053年)州守曹颖叔向朝廷推荐陈烈,诏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福州州学教授。到了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欧阳修又特别推荐,陈烈被授安州司户参军、国子直讲。但他不去就职,后又被派为福州教授。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诏以宣德郎致仕,第二年回福州当教授。他很清廉,乡里赠送的钱物,从来不要。自己只要有能力,就会去救济穷人。陈烈76岁逝世,留下《孝报经》3卷,《宋史》有传。

  蔡襄到福州上任,专门向陈烈询问当地民风民俗。陈烈详细作答并留诗:“溪山龙虎挂、溪水鼓角喧。中宵乡梦破,六月夜裳寒。风雨生残树,蛟离喜怒潮。殷勤告舟子,移棹过前滩。”对蔡襄很有启发。

    宋元丰三年,刘瑾到福州任太守,人称风流太守。他知道陈烈的名气,但不愿意去拜访,怕被“教育”。但最后还是被陈烈“教育”了一番。

  原来,福州历史上有闹花灯的习俗,宋人诗曰:“春灯艳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福州灯市和鳌山盛况。现在,从农历正月初开始,繁华的南后街还会摆出走马灯、绵羊灯、龙灯、狮灯、鹦鹉灯、莲花灯、荔枝灯、西瓜灯、宫灯、观音送子灯等各式各样的花灯。

  刘瑾一上任,就要求在元宵节大摆花灯。为了能够满城花灯,刘瑾下令福州城每户居民都要在楼前屋檐下点十盏花灯。十盏花灯要二两银子,平民百姓哪出得起,但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当时,陈烈正寓居福州城,在郎官巷租了幢房子设馆授徒。看到官府的告示,听到百姓的怨言后,决心为民请命。

  大年三十晚上,陈烈制作了盏大灯,挂在鼓楼,并题了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还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此诗一夜之间,传遍福州城。

  刘瑾闻讯,自然是火冒三丈,就要去抓写诗的人。但当知道是陈烈干的之后,就不敢动手了。他深知陈烈脾性之“烈”,也怕激起民愤,影响自己的仕途。盘算来盘算去,还是到陈烈家“请安”,接受“教育”。当然,结果是刘瑾灰溜溜地取消了每户十盏花灯的要求。

  陈烈与陈襄是好朋友。陈襄多次向朝廷推荐陈烈,认为他明典礼,博通群经,写文章,渊源洗博,肆笔而成,没有什么人比得过。陈襄任侍御史时,就推荐陈烈来当,陈烈不干。陈襄写了《怀友人陈烈》:“思君苦节直艰难,四十穷经草野间。文为周衰能力救,礼遭秦祸欲重删。时无正说非杨墨,天与多才继孔颜。吾主聘贤方仄席,好将书币起东山。”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4:3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振龙


  爹打弟,弟滚地,嫂嫂烧苕哄地弟
  姐呼鸡,鸡藏箕,叔叔竖黍惊箕鸡


  这是一副谐音趣联。
  
  苕,就是番薯,学名叫甘薯,还被称作红苕、红薯、白薯、金薯、甜薯、朱薯、玉枕薯等。番薯,是因为最早是由“外番”引进的。因番薯块茎像长在地下的瓜,北方人又称地瓜。当然,福州话的地瓜,不是说番薯,而是指白地瓜,一种块茎水果。
  
  番薯有红、白、黄、紫等多种。番薯可以当饭吃,煮汤,有甜的,也有咸的;蒸食,有的整个,有的切块。可以切片、切丝晒成“番薯钱”“番薯米”。可以做成糊状、饺状、饼状食物。番薯可以“洗”制淀粉,还可以酿酒。酿出的酒,称“番薯烧”或“地瓜烧”。
  
  据有关资料,番薯是福州长乐的陈振龙引进的,他是我国的“甘薯之父”。陈振龙1543年生于长乐鹤上镇青桥村,后来迁到省城台江达道铺做生意。福州人有漂洋过海闯世界的习惯,陈振龙就去了菲律宾经商。在那里,他发现“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觉得这种作物如果老家也有,就可以让乡亲们解决一些粮食问题,于是就想引种,为家乡做点好事。在经商之余,陈振龙努力学习掌握番薯栽培技术。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他买了一些薯藤,经过七天七夜航行,回到福州。六月初一,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介绍番薯的“六益八利”,“功同五谷”,请求官府大力推广栽种。金巡抚听说番薯这么好,就同意试种。陈振龙父子就在台江达道的自家屋后门“纱帽池”试种。
  
  第二年正碰上闹饥荒,金学曾就要求推广种植番薯,“教民种之,赖以度荒”。为纪念金巡抚的推广,人们又称番薯为“金薯”。番薯在荒年发挥了作用,迅速推广到了山东、河南、河北、浙江、台湾等地。
  
  明末,农学家徐光启总结番薯13条优点,1786年皇帝向全国下了“广栽番薯,以为救荒之备”的诏书。从此,番薯成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后来陈振龙五代孙陈世元,将番薯传入、试种、示范、推广情况及栽培、防虫、贮存等情况,撰写成第一部关于甘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
  
  番薯的引进,对我国山地、杂地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化,对改善农作物的结构和百姓食谱,起了很大作用。据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番薯成为我国度荒救饥的重要食物之一。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藏书家何则贤倡议,在乌石山兴建了“先薯亭”。清人诗云:“先薯特为金公记,冠以金薯姓字香。方志具详人罕识,楹书近在我还忘。”国际上将陈振龙带薯苗回乡的时间定为甘薯传入我国的时间。195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重修“先薯亭”。1999年长乐在鹤上镇青桥村陈振龙故居附近兴建纪念亭。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5:3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董奉


  药按韩康无二价
  杏栽董奉有千株


  这是小说《醒世恒言》中神医李八百的一副楹联。韩康是东汉长安药商,卖药从不二价。董奉是三国吴国名医,治病不收钱,只要愈后栽杏一棵。

  董奉是福州长乐人,220年出生于古槐镇董厝村,280年去世。现在古槐镇龙田村境内有董奉山,就是后人为纪念董奉改名的。董奉山原名福山,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福州是“因州西北有福山,故名”。清乾隆《福州府志》按语说:“福山,今名董峰山,属长乐县”,董峰可能是董奉的谐音。有的说,福州得名的福山,就是这座董奉山。

  董奉年轻时就钻研医学,到处行医施赈。他刻苦学习有关医药方面的知识,采集各种树木花草加以研究实验,根据药物的颜色、气味和产生的季节、地方等,分种类、性质,再参考古书记载和经验,通过对家禽、牲畜的试验获得丰富的医药知识,也发现了很多病源、医理。

  据说当时江西江河溪涧里有巨蟒,常危害人畜,董奉想办法杀了巨蟒。《庐山志》卷七这么记载:“浔阳城东门通大桥,常有蛟,为百姓害,董奉治之,少日见一蛟死浮出”。还说,一县官女儿得了怪病,延医求药都无效,最后,还是被董奉医治好了,于是县官就把女儿嫁给他。

  董奉医术非常高明,与南阳的张机、谯郡的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

    相传,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得不行了,昏死三日不醒,急忙请董奉来看。董奉拿了三颗药丸,放到吴的嘴里,用开水灌下去,并抱着吴的头,摇来晃去。谁知就这么一番折腾,吴士燮的眼睛慢慢就睁开了,手也可以动了,脸色也逐渐恢复正常。半天后,吴士燮就能坐起来,四天后能说话了,吴士燮的病就这样被董奉治好了。

  董奉医德高尚,他所治愈的病人,自然都要感恩答谢他。但他从不收财物,只要求在他住宅周围种植杏树,表达心意。视病情轻重,种杏一株或者数株。就这么日积月累,成就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杏林。

  杏子成熟时,董奉就在杏林里搭了个草蓬,人们要想吃杏,可用谷子来换。换来的谷子,拿来赈济贫穷。杏仁多了,董奉自己就去跟别人换稻谷,接济穷困百姓。据说这些杏林至今还有。而“杏林”作为中医的代称,称誉医术高尚的“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典故就来自董奉和他的杏林。

  董奉的医术医德深得群众的敬重,身后建庙祭祀,在庐山上建有董奉馆,原来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还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纪念董奉。

  现在在董奉的老家,古槐镇龙田村与雁堂村交界处,建起了颇具规模的董奉草堂。草堂占地20亩,仿后汉三国时代风格而建,四周遍植杏树,使我们能感受“杏林春暖”千古佳话的意韵。
  
  董奉草堂中的景观有中国长乐中医馆、“杏林望重”大屏风、清代名医陈修园专馆南雅堂、“百草园”以及各种石刻等景点。正厅内立董奉“悬壶济世”半身塑像。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6:3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柯尚迁


  口算笔算珠心算,人算不如天算
  栈桥石桥竹木桥,古桥怎比今桥


  这副对联的上联说的“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

  珠算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发明,是用珠子做计数元件,按一定方式排列,用以表示数字,然后根据五升十进制原理进行计算。算盘是人人都很熟悉的计算工具,是我国古代重大科学成就之一。算盘多是木头的,矩形木框内排列着一串串算珠,中间有一道横梁把珠分为两部分,梁上2珠,梁下5珠。一串串算珠算一“档”,一般为9档、11档。用算盘计算称珠算,有珠算法则。珠算具有结构简单、运算简易、携带方便等优点。

  珠算起源于什么时候?说法不一。有的说起源于古“河图”;有的说是萌于商周。最早出现“珠算”一词的,是东汉徐岳所著《数术记遗》。书中一共记载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十四种算法及算具,如积算、八卦、九宫、运筹、珠算、计算等等:“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种“珠算”被称为“游珠算板”,是现代算盘的前身。

  珠算是由筹算进化而来的,当时所有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有一套歌诀。为避免把算筹摆乱,造成错误,就研制出了算盘。算盘有珠,所以称珠算。明万历六年(1578年)柯尚迁写的《数学通轨》画有一个算盘图,上2珠,下5珠,中间用木制的横梁隔开,是现代算盘的最早蓝本。书中引有“九归总歌法语”“撞归法语”“还原法语”等,在珠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柯尚迁(1500~1582年),字乔可,号阳石山人,福州长乐人。柯尚迁是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贡生,任邢台县丞,是明代的理学家、数学家、珠算家、教育家。他还著有《周礼全经释原》12卷、附录2卷,《三礼全经释原》及《曲礼全经类释》14卷。柯尚迁墓在长乐市吴航东关村岭沙山麓。

  《数学通轨》和《书学通轨》,是柯氏著的《学礼六艺》中介绍“书、数”两艺的书。《数学通轨》一书在国内早已失传,现藏日本三重县宇治山田市神宫文库。1994年出版的《中国历代算学集成》中,刊印的《数学通轨》,是以日本国尊经阁文库存书为蓝本的。

  中国珠算从明代开始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东南亚。其中《数学通轨》流传最广,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对于促进中国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文化、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柯尚迁主张儿童就要学会写好汉字,打好算盘。1992年,国内第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尚迁中学在长乐漳港建成,成为现在国内少有的学习珠算的普通中学。珠算式心算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有效工具,在柯尚迁故乡漳港百户村的6所小学中,都进行珠算式心算教育试验。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国各级珠算协会还在少年儿童中大力推广珠算式心算教育。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19:0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梁章钜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这是清朝楹联大师梁章钜70岁生日时,好友王淑兰撰送的寿联。此联概述了梁章钜的一生著述和功业。

  梁章钜,字臣林,号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城内。清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梁章钜当官政声颇佳。他主张严禁鸦片,任广西廵抚时,积极配合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的行动,成效显著。调任江苏廵抚后,积极部署抗英防务,兴办团练,备战御敌。

  梁章钜一生显要,政绩显著,却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他出身书香门第,平生手不释卷。他编著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系列著作,创立联话文体,开我国楹联史之先河。

    《楹联丛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在我国楹联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楹联丛话》共十二卷,收入联话600余则。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时,梁章钜花两年公余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此后,朋友又寄来不少对联佳作,遂又着手编撰《楹联续话》。此书一出,各省纷纷翻刻出版,就又收集资料,编出了《楹联三话》。这时他已73岁了,还想继续出《四话》《五话》。但两年后,这位楹联大师就逝世了。我从喜欢对联起,就到处寻觅《楹联丛话》而不可得。后来,终因再版而得,非常高兴。

  梁章钜精于对联创作,有数十副题暑、酬赠、庆挽联传世。如“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湖北江陵官署题联)、“佛地本无边,看排跶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兰州五泉山联)、“帝倚以为股肱耳目;民望之若父母神明”(赠林则徐联)等,皆蕴意深远,脍炙人口。

  梁章钜在江苏当巡抚时,重修苏州沧浪亭,有不少人送来对联,他都不太满意。后来他自己从《沧浪亭志》中选了欧阳修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和苏舜钦的“近水遥山皆有情”要题为沧浪亭的楹联。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书写了好几次,都觉得写得不够好。最终这副楹联没有挂到亭上。

  梁章钜还擅于作诗,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勤于笔记,长于考订史料。这些方面较著名的著述有《退庵诗存》《退庵随笔》《浪迹丛谈》《文选旁注》《三国志旁证》等。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0:2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奕奏


   难得芝兰同气味
   易从乌鸟辨雌雄


    这是1936年春,郁达夫在福州观看闽剧《梁天来》后写的一副对联。

    当时郁达夫看了郑奕奏主演的《秦香莲》后,又赋诗:“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早芬芳,郑生应解香莲苦,连日为她呕尽肠。”郑奕奏(1903~1993年),原名依灶,艺名传坤,长乐人,杰出的闽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被称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1952年,“北梅南郑”相会在北京,梅兰芳向郑奕奏赠送了自己的相片,还激动地题了一首诗:南北艺人感同深,留得芳名共到今。见晚如逢亲手足,应将肝胆照知心。

  郑奕奏幼年家贫,6岁失母,父亲靠打杂养家糊口。郑奕奏10岁就上船挑柴,分担生活压力。11岁进“善传奇”戏班当学徒,跟艺人陈幼容、陈金福、吴善宝学艺,5年后出师。16岁主演古装戏《紫玉钗》《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等,并在时装戏《孤儿血》《新茶花》和《蔡松坡》中扮演女主角。尤其是主演《新茶花》,边弹风琴,边诉身世,引起巨大反响,戏迷们称赞“奕奏自弹西洋琴,满台泪洒新茶花”。据说当年郑奕奏是拿着印在脸盆上的梅兰芳扮妆照,给自己化的妆。

    郑奕奏的唱腔细腻柔婉,字正腔圆,韵味悠长,居闽剧“四大名旦”之首,其演唱被百代、联声等全国有名的唱片社灌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

  19岁时,郑奕奏因倒嗓辍演,趁机请人帮忙“恶补”文化,苦学4年。24岁重登舞台,受聘“赛天然”班。先后塑造《百蝶香柴扇》《黛玉葬花》等40多个剧目中不同时代、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形象。
据说有一位高级军官为母亲做寿,点了郑奕奏的戏。一早,在昭忠祠戏台,郑奕奏演了《打花鼓》。为了照顾乡下亲戚,下午郑奕奏被二点《打花鼓》。晚上,军官们出钱,郑奕奏再演《打花鼓》。郑奕奏“一日三花鼓”出了名,“加奏”也成了人们对他的专用词儿。

  郑奕奏的戏迷们还组成了诗社、银行、邮政、海军、商界等各行的“扛奏团”。他首演《黛玉葬花》时,马尾海军军官“扛奏团”集资送了一把金头铜柄的花锄,上面刻着所有军官的名字,造成轰动。

  1942年,日寇侵华。梅兰芳身为旦角,为拒演而留须。次年,日寇入侵福州,郑奕奏不愿为之演出,带着徒弟和儿女逃往乡下,坚持到抗战胜利。那时,由于生活所迫,演出繁重,他再度倒嗓,以教戏为生。

  1952年末,福建省闽剧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戏曲会演,周恩来总理前来看望,十分关切地询问起郑奕奏,说:“他人我没有见过,但听过他的唱片。”

  1953年,郑奕奏被从古田山区接回福州黄巷内定居,任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58年,任福建省舞台艺术研究室主任。1959年应印尼侨胞邀请,郑奕奏赴万隆、雅加达传授闽剧艺术。由他主演的闽剧《百蝶香柴扇》还由福建电影制片厂摄成电影。

  郑奕奏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并当选为第二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1:5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振铎


    民主战士
    文坛大师

    这是纪念郑振铎百年诞辰时的一副对联。

    郑振铎是福州人,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其故居在首占镇,1898年生于浙江永嘉,1958年逝世,有《郑振铎文集》。

  “五四”时期,他和瞿秋白等人在创办《新社会》旬刊时声明:“我们改造的目的就是想创造德莫克拉西(民主)的社会——自由平等、没有一切阶级一切战争的和平幸福的新社会。”

  抗日战争时期,郑振铎坚守在上海“孤岛”,积极抢救珍贵古籍、民族文献,全力协助鲁迅编辑出版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其后组织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列宁选集》《联共党史》等。

  郑振铎是一个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大师级学者。作为文学史家,他用务实和创新的方式进行文学研究,他的《文学的统一观》《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是现代新型比较文学和文学遗产研究的奠基之作。当年,为了研究敦煌“变文”,他到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查阅敦煌经卷。博物馆规定只准看,不准抄,他就看一段,背一段,然后走出来写下来。他的《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在当时学术界都是扛鼎之作。他编印的《中国历史参考图谱》被权威专家称为“取精用宏”之“空前巨著”。

  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开拓者之一。他和沈雁冰、叶圣陶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一面努力介绍世界文学到中国,一面努力创造中国的文学,以贡献于世界的文学界中”。是他开辟了我国现代报刊史上第一个儿童文学专栏《儿童文学》。郑振铎和鲁迅最早致力于中国古代版画的研究,曾合作收集和出版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郑振铎还以独到的眼光和非凡的毅力收集并出版了《中国版画史图录》。他在复旦、燕京、清华等大学教书,季羡林说他“对青年人的爱护,除了鲁迅先生外,恐怕并世无二”,时有“南迅北铎”之誉。他主编的《小说月报》等刊物,“以文取人”,成为不少名家如巴金、庐隐、老舍、郁达夫等的文学摇篮。

  郑振铎最早把列宁的《俄罗斯之政党》《对于战争之解释》译成中文,刊在《新社会》上。他还是最早翻译《国际歌》歌词为中文的人。他翻译出版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中国诗坛为之一新。

  郑振铎是著名的文物考古学家。解放后,是第一任国家文物局局长,他主持制订了新中国文化文物管理规范,创办《文物》《考古》刊物。他对我国图书出版、发行、收藏、整理事业十分关心,他遇空难后,家中十万册藏书都捐献给了北京图书馆。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3:0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郑作新


  竹笋如枪,麻雀敢来枪上立
  草茅似剑,黄蜂偏向剑中窝


  这是清代广东一家书院流传的巧对。

  麻雀非常普通,但1955年冬,在全民除“四害”中,麻雀却“疲于奔命”。1957年,经过考察研究,鸟类学家郑作新发表了《麻雀食物分析的初步报告》,提出对麻雀要按不同季节和地区,加以区别对待。1959年国务院通过《农业发展纲要》时,就把“四害”中的麻雀改为臭虫。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郑作新使麻雀免遭了灭顶之灾。。

  郑作新是世界著名的鸟类学家,福州人。1906年11月18日出生于鼓山脚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鸟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世界雉类协会会长。中共党员。1998年6月27日逝世。

    郑作新从小就喜欢大自然。15岁中学毕业,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学习,是该校年纪最小的学生。1930年成为美密歇根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最年轻的一个。

  有一次,他发现产自我国的金鸡,却是由瑞典人发现并命名,就立志要研究中国鸟类,开创祖国的鸟类学研究事业。他1947年发表了《中国鸟类名录》,这是我国学者首次自行研究撰编的全国性鸟类名录,而《中国鸟类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则是我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滥觞。

  经60多年的钻研,郑作新发现鸟类新亚种16个,先后写出15部研究专著、33种专业书籍、80余篇研究论文和250多篇科普作品。他的很多著作被译成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出版,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郑作新依据白鹇的亚种分化与分布情况,认为比较低等类型的亚种并不在种的起源地,而是被排挤残存在这一个种分布范围的边缘。中高等类型的种也是如此。这个独特见解,成为对生物进化论的核心理论的补充论证。在鸟类分布方面,他提出以秦岭为两个动物地理界,即古北界和东洋界在我国境内的分界线。这种提法与传统上所提的南岭不同,现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同。
  
  过去认为中国家鸡是从印度引入的。郑作新考察研究考证,认为中国家鸡的祖先是中国的原鸡,是由中国人自己进行驯化的。他在1987年发表的《中国鸟类区系纲要》,几乎是中国鸟类大全。1976年在郑作新的建议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鸟类保护区——扎龙鹤类保护区。

  郑作新工作几十年来,他节假日从未休息过,连春节也在研究室里工作。出国节省下来的外汇不是给研究所买回仪器和文献资料,就是如数上交。他还把中国科学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颁发给他的奖金捐出作为奖励鸟类工作者的基金。他的最大心愿是“一个中国人,总要为中华民族留下一点东西,增添一点东西”。在家庭生活中,他也是令人敬佩的。1989年,他和夫人陈嘉坚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百对金婚佳侣”。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5:48 | 只看该作者
闽侯篇



联话昙石山文化遗址

    文物五千年,品超夏鼎商彝而外
    舆图八百里,景在蓬莱方丈之间

  这是描写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的一副楹联。
   
  昙石山在距福州城区23公里的闽侯县城甘蔗镇昙石村,是座二三十米高的长形山岗,以昙石山文化遗址闻名海内外。昙石山文化遗址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距今约五千年,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入福州十大名片。如今正在新建昙石山考古遗址公园,其规模将超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昙石山遗址包括了居住址、制陶址、墓葬等多方面内容,代表了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地的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
   
  昙石山遗址是1954年当地政府在修路时首次发现的。50多年来,经过8次考古发掘,挖出了30余座墓葬、两条壕沟以及灰坑、窑址等重要遗址,先后发现了贝壳堆积以及骨、玉、牙、石器、陶器等六类33种1000多件文物。遗址几乎是由当时人们丢弃的蛤蜊壳、贝壳、螺壳堆积起来的,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称“贝丘遗址”。福州一些地方,也可以看到“贝丘遗址”的部分,例如在怀安。
   
  昙石山遗址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三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文化,中层是遗址本身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昙石山文化”,下层为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文化,这样的布局在全国都是十分难得的。
   
  昙石山文化与台湾岛的古代文化也有联系。其中中层文化与台湾高雄的凤鼻头第三、四期贝丘文化有不少相似之处,那些彩陶、有段石锛和拔牙习俗十分接近,表明当时闽台两地的居民已经有了密切的往来和联系。
   
  考古发掘的许多重要文物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如在125号墓葬中,墓主人头顶放着个造型奇特的陶器,上面是圆锥形柄,下为壶形,柄与壶交接处有个椭圆形孔,里面还残存着烧剩的灯芯草和烟灰。这种灯的手握柄部可自由挪动,灯孔朝里,就能挡住外面的风,灯油倒入浅盘可自动熄灭,从这些设计来看,这个灯的科学含量还是挺高的。
   
  在遗址的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有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这些距今3000多年的瓷器,都施有青绿色釉,虽然釉滴不均匀,但却是中国最早的上釉技术的实物代表。
   
  在131号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为全国罕见。这个古代用来盛饭的陶簋像现在的泡菜坛子,沿边有三组扉棱纹,沿上有三组小圆孔,每组六个小孔,用于提线,像是农妇往田间地头送饭用的。
   
  在131号夫妇合葬墓底下,发现了大小陶釜18件,这在全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绝无仅有。陶釜就像现在的砂锅。秦汉以前,福建土著居民傍水而居,以采集贝类及海生软体动物为食物主要来源,从陶釜的使用,说明福州人喜欢喝汤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7:1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灵济宫


  欲观北京皇帝殿
  先看青圃灵济宫
   
  这是闽侯青口青圃村灵济宫的对联。
   
  灵济宫旧有前、后、正、偏殿堂,宫厅,宫苑,石铺廊埕,御碑亭,钟鼓楼,金鳌门牌坊,法堂,客舍等大小200多间,占地近千亩,相当气派。1992年,青圃村重修灵济宫,现有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大殿前建有戏台,左右两侧为双层廊式看台,总共可容纳观众千余人。
   
  “圣旨”大石牌坊上刻着皇帝御书“升平人瑞”,大门额上刻有“青圃宫”,左右刻着一副对联:“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宫”。
   
  灵济宫御碑亭,是宫中仅有的明代建筑,由碑与亭两部分构成。碑体及底座赑屃的重量据说有万吨以上,是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从南京运来的。估计当时要把碑体立起来,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御碑高6米多,宽2米多,厚半米多,石灰岩质。碑顶半圆形,两旁雕饰盘龙纹,中间篆额“御制洪恩灵济宫碑”。碑边框10厘米,由青龙图案构成。碑竖立在赑屃上。赑屃是由整块南京端石凿成,高1.9米,长4米,宽2.52米,重达数吨。现在看赑屃,在它身上有很多凹陷,还能看到一缕缕红色的石脉。当地人传说这是神龟,刮下它身上的粉末能治家禽的病,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因此石赑屃就难逃被挖出千疮百孔的命运。御碑亭自然是为保护碑而建造的。由于是御碑,所以在这个小村子,出现二重檐结构的亭子。这个16柱木构的亭,柱高约7米,柱础为莲花瓣纹,具有我国古代宫廷建筑和明代南、北方建筑及宗教建筑等风格。
   
  碑文为明成祖所撰,内阁首辅解缙书写,落款时间为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初一。碑文说,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朕躬弗豫,用药百计,罔底于效……天医妙药,使殆以复安,仆而复起,有回生之功。”民间传说,永乐皇帝挂帅北征,征战疲惫、水土不服,背长毒瘤,并渐渐全身痛苦难忍。于是,借太后得病,吃了各种药都没有用的名义,下诏请高明的医生来治。榜文贴出后,果然来了神医。这个“神医”,就是当时青圃村附近乌龙江畔的曾神孙。他是祖传草医,能治各种民间疑难病症。当他得知求医的皇榜后,就去揭了榜。他进京城治病时,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永乐帝终于康复,于是感恩戴德,赐之为“神医”。
   
  曾神孙怕出名,见好就收,便托词说这是青圃灵济宫内神明的功劳。皇帝就按照皇帝宫殿样式,下旨重建灵济宫,并御书“灵济宫”匾。每年春秋两季,朝廷派大臣到灵济宫祭祀。其实灵济宫这个地方,原来就是奉祀道教中二徐真君的。
   
  朱棣还下诏仿青圃灵济宫祖宫的样式,在北京皇城西侧也建造一座灵济宫,与闽侯的灵济宫南北呼应。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载:“又京师亦立庙”。灵济宫现在是是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6:28:01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旗山


  树色苍茫溪远近
  云光旖旎石离奇
   
  这是清代杨庆琛描写旗山诗中的颈联。
   
  旗山,在闽侯县的南部,脉延南屿、上街两镇,绵亘20余里,明代林春泽在《旗山记》中说:“上于霄汉,周回磅礴五十余里”,是国家森林公园。因形状如五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又名“翠旗山”。旗山主峰海拔775米,与鼓山对峙。晋朝郭璞《迁城记》赞叹:“右旗左鼓,全闽二绝”,后人将其刻在石上。民间谚语有“一旗(旗山)、二鼓(鼓山)、三高(高盖山)、四虎(五虎山)”的说法。
   
  “旗首在上街,旗尾在水西”。溪源宫龙潭山就是旗山的旗首。
   
  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后王峰(后埠)、黄兰峰(百尺岩)、留仙峰(鼓岩)、勾漏峰(顶尖峰)、仙石峰(棋盘石),群峰旖旎,悬崖峭立,峡谷纵横交错,古树参天。其间有“三十六洞天,一百零八奇岩”,还有高山平湖“天池湖”“地池湖”。
   
  旗山诸峰中,以旗盘峰景点最为集中,因此成为人们揽胜探幽的好去处。飞瀑、绝壁、暗洞、悬岩、深潭、古藤,令人一路目不暇接,险不胜收。
   
  旗山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2%。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刺桫椤等;有柳杉王、古藤、“夫妻树”。岩壁林立,溪沟纵横,林木丰茂,是众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王国。还有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云豹等48种。在这里,不经意间,成群结队的猕猴就会与游客打个照面。
   
  旗山之水,变幻无穷。天上挂下来的有瀑布,地下冒出来的有清泉;天池高卧云天,暗河深潜无踪;动有溪流,静有深潭;白、绿、碧、蓝、黛……水色多彩,明目清心。
   
  旗山瀑布群,更是花样百出。有落差130多米、“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别有洞天瀑布。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天梯瀑布,瀑布借山就势,从悬崖上飞泻而下,比庐山三叠泉还妙。还有梅雨潭、珠帘、玉女、潜龙、捣珠洒玉、三叠潭等落差百米的瀑布群……而攀登天梯却是非一般登山可以比拟的艰辛和惊险。
   
  旗山森林公园许多地方人迹罕至,天然原生,就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样。进入峡谷可以看瀑布、识奇藤、鉴深潭、观怪岩、探险滩。人在山水环抱中返璞归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领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43:40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石松寺


  万顷石松围佛寺
  一江闽水绕旗山
   
  这是闽侯旗山石松寺的对联。
   
  自古以来,天下名山僧占多。旗山自然是福州名山。唐代以后,寺观鼎盛时,旗山有九庵十八寺。
   
  石松寺位于旗盘峰脚下南屿坎水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初名灵凤寺。寺内有一块古碑,是1140年寺僧刻的“法真松”诗碑:“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还附有跋文:“绍兴十年立,住山老祖天石,石上植松三本,一与寺门名实;二与山林为标致,三与一切人作阴凉。勿剪勿伐,永荫此山。”可见该寺改叫石松寺后,才在寺左种下三棵龙爪松。
   
  现存大雄宝殿是明万历年间兴复,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歇山顶,抬梁木质结构,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殿中斗拱、柱头等采用的是宋代的榫卯连接构筑方法,在福州地区同期建筑中少见。大殿后天井有一个宋绍兴年间元宝形石槽,刻有“石松寺”及花草鸟禽浮雕。寺后有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摩崖石刻“灵风山”“坐禅室”题诗等。
   
  石松寺附近有旗山万佛寺,占地1310亩,其中主建筑380亩,附属建筑300亩,林木花园苗圃570亩,放生海60亩。山门高达23米、宽60米,大雄宝殿层高30米,正面青石龙柱12根,均名列亚洲各国梵刹山门前茅。此外,还有天王殿、钟鼓楼、法堂、方丈楼等。
   
  石松寺后山通棋盘峰、勾漏峰。沿途有瞭望岩,站在岩石上,可以北观乌龙江、东眺马江、南望大樟溪、西看勾漏峰。有罗汉拜西天巨石组,岩石之上,有一块“飞来石”。上行路左边有一块巨石,“左旗右鼓,全闽二绝”八个大字就刻在这里。
   
  游仙洞左边对石耸立,称“侧身岩”,游客要侧身收腹而过,大腹便便者就过不去。岩上有明朝百岁翁林春泽83岁时题刻的“翠旗衍秀”。
   
  棋盘峰顶,由三块岩石组成棋盘石,中间一块窄长,上刻“楚河”“汉界”,另一块岩石上刻有“翠旗山”三个大字。石壁上有陈子波、陈子惠的题刻:“携筇觅径上高丘,悄立棋盘怯久留;一局未终人事改,不知尘世几春秋。”颇令人感慨。立棋盘峰上,极目纵横,俯瞰福州城全貌,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是勾漏峰,上有“勾漏洞”。明徐熥《登旗山勾漏洞》诗云:“溪山何逶迤,数里入鸿蒙。斜日猿声外,残云鸟道中。乱峰诸洞隐,万竹一泉通。趺坐松间石,尘心觉尽空。丹成不纪年,古洞白云边。泉水争趋壑,孤峰欲接天。路危逢乱石,山尽见平田。日暮休归去,还期遇葛仙。”据说,以前有数百只蝙蝠栖息其中,所以这个洞又叫“蝙蝠洞”。古书记载:“洞深不可测,藤萝为户,栖禽好作人声,云烟积而成块。”洞穴明暗曲转,纵横交错,乡人又称“八卦洞”,洞大的高二三丈,可容纳五六十人,内有平坦可卧的巨岩,号石床,以及被喻为藤桥的“过江龙”大藤木。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45:1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五虎山


  城郭拥慈云,杨柳青分三竺国
  海域开法界,莲花常护九仙山
   
  这是陈望山题闽侯五虎山的对联。
   
  五虎山,在闽侯县尚干镇。5个山峰巍峨耸立,形似五虎盘踞,又名虎头山。可能因为闽江口有五虎礁,为区别起见,有人又称之为内五虎。五虎山雄姿挺拔,风光秀丽,吸引历代文人雅士登攀观赏,至今留有许多文物古迹。
   
  从北至南排列,第一虎,又叫小虎,山高500多米,地处祥谦镇肖家道村,它紧接南通镇文山,福莆驿道从山麓经过。解放战争时期,是福马游击队活动基地。第二虎,又叫大虎。第三虎,因岩石裸露,叫白面虎。第四虎,叫岐尾虎。岐尾虎的山腰是祥谦镇五灵岩林果场,五灵岩寺和葛藤洞都在山中。四虎并列雄踞,面向北(福州)。只有第五虎,虎头向南,也叫回头虎。第五虎的南面支脉形若斗底,当地人称为“小方山”或“里方山”,位于祥谦镇山后村。旁有方山峡,过去是闽县七里乡通往侯官县东厝街的古道。
   
  五虎山又称方山。《三山志》说:“山在州南重江之外九鼻,东向正北,远望突兀端方,直下数千尺,故名。” 五虎山距福州35公里,是福州第四大山。山的方围,从西北祥谦镇肖家道村起,绕经门口渡头村、琯前村,至澜澄村止。脉延永泰、福清、长乐,横隔祥谦、南通两乡,是古时闽县和侯官县的天然界线。五虎山北面临淘江,再北,就是乌龙江。居高远眺,直视省城。
   
  五虎山壁立千仞,谷口深隘,四峡如门,形势险要。元末陈友定曾遣兵在此驻守,至今寨门遗址还在。隘谷以内平畴数顷,岩洞幽,水声潺潺,附近有灵壁岩、鲤鱼石等胜景。宋朱熹避伪学来游,筑吟翠山楼于下卓,留有诗篇《方山》:“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汉玉”,至今石崖犹存其“怡山良石,神仙所居”的题刻。
   
  山上自古产有柑桔和柚子,味道甜美,被称为神果。相传到了山上,可以随便摘柑桔和柚子吃,但不能带走。天宝六年(747年),敕号甘果山。曾有荔枝名种“满林香”,明徐火勃 《荔枝谱》记载:“皮微黄,味甘,其香佳于众品。”据陆羽《茶经》记载,唐朝方山就以盛产露芽茶著称,为全国贡品名茶之一。明朝以后,方山茶园逐渐荒废。
   
  百六峰为五虎山支脉,自西向东绵亘,起伏蜿蜒于清廉里、灵岫里和永庆里,终脉为塔林山(尚干珠山)。


  福州有“三狮朝五虎”的俗语,是说古时五虎山与双门前(今东街口附近)的三狮对峙。宋时鼓楼被改为双门楼,宋《三山志》载:“嘉祐八年,元给事绛更为双门。”传说闽王王审知之孙王昶害怕五虎山的五虎危及自己,就叫人雕了3尊大石狮立于双门前,面朝南方,想用石狮来镇对面的五虎。到了宋代,拆双门楼时,把3尊大石狮移到鼓楼前。后因拓建马路又拆鼓楼,3尊大石狮又搬到南门兜,据说后来被埋入地下。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49:3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雪峰寺


  祖塔卵开花,泉可应潮云似海
  禅庭柽扫地,池能蘸月树藏碑
   
  这是闽侯雪峰寺楹联。
   
  雪峰寺,又称雪峰崇圣禅寺,位于大湖乡雪峰山南麓,距福州市区77公里,跨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界。雪峰寺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初名应天雪峰禅院,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皇帝赐号“崇圣”,就改为现在的名字。该寺曾盛极一时,被誉为“南方丛林第一”。就像朱熹对联说的那样:“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如在掌上看。”
   
  宋代,朝廷制定禅寺的等级,把最高与次高的寺院分成“五山十刹”,雪峰崇圣寺名列“十刹”之中,成为禅子参学的圣地,还被尊为禅宗云门、法眼两派的祖庭。建寺之初,雪峰寺就有三个大雄宝殿、三个禅堂、七个斋堂,僧侣3800余众,对东南亚诸国和日本的佛教有重大影响,是福州五大禅林之一。寺中藏有印度梵文贝叶经,以及佛祖画像等。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庙。
   
  雪峰寺有义存祖师墓塔。义存祖师,唐高僧,曾草创枯木庵,兴建雪峰寺。唐僖宗赐法号真觉大师及紫袈裟以示褒奖。义存享年86岁圆寂。开山大师义存“坐破七个蒲团,怡山振锡;射出一支圣箭,石鼓传灯”,让他的弟子神晏去鼓山涌泉寺成了开山祖师,高足慧陵也做了怡山西禅寺的第四代住持。各支脉香火绵延,远播海内外。
   
  义存墓塔为钟形,乃义存祖师生前自绘塔样,共由200多粒卵石镌成。王审知题名为“难提塔”。

    寺殿前庭有四株古柽(柳杉),据说其中大的两棵,西株为王审知手植,东株为义存所植。树大十周,古干垂枝,风吹之时,犹如扫地。相传开山祖师义存圆寂之前曾说:“双柽扫地竹木成林,石卵开花我会再来。”山门附近有蘸月池,即放生池。在雪峰山顶附近有应潮泉。
   
  寺附近的枯木庵,是很出名的地方。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后王审知重建。庵中有一株枯木高3米多,围7米多,中间朽空,可能与雪峰寺古柽一样是柳杉。据说义存祖师初到雪峰时,就住在枯木内。明代董应举说:“存公阐大教,乃在枯木中。”枯木内外先后有唐宋以来题刻20多条。现在能看清的是一条唐代题刻的一部分,是关于王审知在这里建庵开凿大池的记载。这段枯木腹壁题刻,被专家称为“树腹碑”,是国内罕见的古迹。


  雪峰寺的牡丹很出名,每年都有盛会。寺内还有茶花、桂花、梅花、兰惠、瑞香、芍药等等。尤其是千叶宝莲,被赞为“天垂宝盖重重现,地涌金莲叶叶心”。
   
  在泉州南安康美杨梅山中也有座雪峰寺,始建于唐代,相传为义存大师得道之处,为闽南名刹之一,称小雪峰寺。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0:4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蛇王宫


  仙都龙窟,冠此蛇王宝殿
  闽越遗风,唯我湖峰惠存
   
  这是闽侯洋里蛇王宫的樟湖坂祖庙中一副楹联。
   
  洋里蛇王宫,是福州地区现存惟一的因蛇图腾而供奉的明代庙宇,在闽侯县西北部山区洋里乡。洋里原称“洋里六墩”,据说当地居民始祖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从江西、河南等地来的,分布在安仁、东宅、绅宅、绅带、新见和岭兜六处。
   
  据明《长溪琐记》记载:“水口以上有地名朱船坂,有蛇王庙。庙内有蛇数百,夏秋之间,赛神一次。蛇之大者或缠人腰,或缠人头出赛。”朱船坂就是樟湖坂,而洋里蛇王宫是明末由樟湖坂分炉而来的。
   
  洋里蛇王宫建于明祟祯四年(1631年),坐落于洋里后坑深山之中,又名龙颜寺,依山而建,呈曲尺状。前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亭式殿堂,亦称古佛亭。门口匾额“龙颜寺”。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全木结构,供奉蛇王。
   
  我国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蛇图腾祟拜。秦汉以前人们认为人类的始祖是人面蛇身或人身蛇尾。《史记·三皇本纪》说:“伏羲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首”。《列子·黄帝》也说:“庖羲氏,女娲氏……蛇身人面”。现在福州市博物馆还收藏着宋代寿山石雕的人首蛇身俑。《闽都别记》中说,明代永泰葛岭有白蛇精叫隐仙,在方广岩开酒店觅婿,选中叶向高的堂侄,生的第二个儿子,就是人首蛇身。
   
  福建地处亚热带,属于毒蛇多、蛇患多的地区。秦汉以前,福建是闽越族的聚居地,闽越族大多居住在山野溪谷和江河湖泊之间,长年与水打交道,是熟习水性、善操舟揖的民族。而毒蛇多生活于山野溪谷,对于闽越族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当时未开化的闽人心目中,蛇是一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动物,它来去无踪,脱皮蜕变,水陆两栖,无足无翼而能窜突腾越,特别是一旦狂怒起来,不但能伤害弱小的人、畜,而且能毒死甚至吞食凶猛的野兽。闽人对蛇很是敬畏,认为蛇是小龙,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对它加以崇拜,发展为图腾祟拜,把蛇看作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说文解字》这么解释福建的简称“闽”:“闽,东南越,蛇种。”就是说,闽越人是以蛇为图腾崇拜的族类,即认蛇为闽越人的祖先。清《闽杂记》说:“福州农妇多带银簪,长五寸许,作蛇昂首之状,插于髻中间,俗名蛇簪……簪作蛇形,乃不忘其始之义。”疍民认蛇为“始祖”,台湾高山族也以蛇为图腾。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1:5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穆岭诗


  驿道横陈,英雄豪杰皆过客
  庙门倒置,山色花香并入堂
   
  这是闽侯青口穆岭寺的一副楹联。
   
  穆岭寺在穆岭山。穆岭山是戴云山脉的余韵。福荔古驿道就从穆岭山腰飘过,是古代福州“南出莆田,北抵永嘉,西达南平”三大主干道之一。
   
  从穆岭寺北上,过青圃、兰圃、枕峰、峡南,经水急风紧的乌龙江摆渡,越峡北,抵三山驿,就到了省会福州。然后,再北上,就往浙江去。要西行,经南平,可到江西。而从穆岭寺南下,过常思岭(今相思岭),入福清。若南下,则到莆田、泉州,往厦门或广东而去。
   
  这绵长的古道,在乌龙江峡口,打了个“水结”。陆路和水路的道头,在峡南、峡北各自交接,将寂寞漫长的风尘仆仆,在乌龙江的渡船上折腾出一个惊心动魄。曾几何时,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个麻烦的“水结”终于解开,建了乌龙江大桥。如今,更有了高速公路的乌龙江特大桥。
   
  “驿道横陈”,就是说这条2米宽的梅花古道,像一条长龙,横亘在穆岭寺的门前。任古往今来的平民百姓、达官贵人、商贾游客、文士学子,或风雨兼程,或朝晖夕阴,走向天南海北,走到地老天荒。寺门开处,有多少“英雄豪杰”匆匆而过。他们是旅途的“过客”,是时光的“过客”,也是历史舞台上的“过客”。
   
  福荔古道情有独钟地在穆岭山腰打了个“吉祥结”,就有了古韵灵气的穆岭寺和穆岭亭。
   
  穆岭寺,当地人俗称穆岭庙,又名天仙府,供奉玄天大帝等。寺里石记:“唐大中丙子年重建”,也就是公元856年在旧址上重新修建的。那么这个寺,最早建于何年?只有问天了。唐代重修的建筑,也已云消,现在看到的是明清建筑。清代康乾嘉咸年间多次重修,留下许多碑记。现在还有新建的观音阁、玄帝庙、临水宫、仁寿亭等等。仁寿亭上用了福州几位名人的对联,如林则徐的“如意花明仁者镜;丰年玉映吉祥云。”林纾的“两三竿竹皆秋色;千万叠山有雨容。”
   
  明代,为方便行人,在穆岭寺门前的驿道上建了一个亭,就叫穆岭亭。
   
  这个穆岭亭,挺有趣,不像凉亭,因为有廊墙,又不像廊亭,因为连着寺,也不像屋亭,因为两头都有门。此亭跨驿道而建,亭的南北都设门,门上有清嘉庆十七年的古石匾“穆岭亭”。亭的西面是穆岭寺的门,出亭就是进寺,出寺就是进亭。亭的东面是一面无门的墙。寺亭相连,亭门横开,这种独特布局,也许就是“庙门倒置”的一个注脚。
   
  逶迤于闽江下游平原的穆岭,左右有玉马峰、金鳌峰相拱,西边五虎山可为依靠。穆岭山下,七条玉带似的小溪和三十六湾水,都流入乌龙江。如此穆岭亭,自然就“山色花香并入堂”。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3:0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侯官


  日泻帆光淡
  江澄塔影寒   


  这是明代曹学佺《侯官市》诗中的对子。   


  塔,指的是上街镇侯官村的镇国宝塔,当地称护镇塔,位于上街镇侯官村北闽江南岸。侯官市就是现在的侯官村,如今村中地名还有“上市”“中市”“下市”,到网络上查看地图,这里还标着“侯官市”。唐代侯官村是县城,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侯官市,古县治也。唐武德六年,置县螺江之北。贞元五年为洪水漂没,观察使郑叔则奏移入州城,遗民廛居,城市里社巍峨,有石塔临于江滨,其山名龙台,与赤塘山并峙。”  


  侯官作为古县和今村,其管属区域和名称的不断改变,令人眼花缭乱。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名侯官。南朝时,从侯官分出的原丰与侯官合并为东部侯官。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部侯官为原丰县,不久更名为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置侯官县,县衙搬到现在的上街侯官。明曹学佺《侯官市》诗:“解缆已更市,榜歌犹未残。镇村垂桔庙,拍水漂麻竿。日泻帆光淡,江澄塔影寒。驿楼经再宿,亦觉别情难”,说的就是当时的情况。   

  受洪灾后,县治由侯官市迁入福州澳门路,初名“侯官坊”。后来,人们认为,当官的老是“侯”着等补缺,很不爽,就改名“官贤坊”。元和三年(808年)侯官并入福唐县,元和五年(810年)又设侯官县,闽县和侯官县同属福州。1913年两县合并,各取首字定名为闽侯县。  
  
  建县时,侯官成为闽江流域重要港口之一,凡福州西行的轮船都要在此靠泊运载旅客,装卸货物。渡口有高水位客船码头,作为横江渡船及客班船停靠地。现在码头还有“上街镇船舶管理站”和“闽侯县侯官运输站”的设置。镇国宝塔成为侯官古镇和侯官港的标志。   

  这里是闽江下游的感潮河段,又是岊江分水口的上游。常因闽江洪水为患,洪涝灾害严重。建县之初,有人建议在江岸建塔以镇水患,所以有了护镇塔。塔是花岗岩砌的,七层石塔,方形实心,高近7米。塔座的东面镌刻“镇国宝塔”,塔身每层各面均设有神龛,四面转角处雕饰大力士。   

  虽然有塔镇着,唐贞元五年,侯官还是被洪水淹了,县衙只好迁到福州城里。宋元时,侯官设置为乡,现代为镇,今为村。  
  
  现在侯官除镇国宝塔外,还保存着与侯官县治同期建筑的城隍庙等文物古迹。侯官城隍庙位于侯官村小山上,奉祀西汉御史大夫周苛。据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修城隍庙碑”记载:“吾乡之祀城隍也,自唐武德中置县而始,厥后县有治。贞元初,邑改庙仅存焉。”从此可知,城隍庙始建于唐贞元初,庙址乃县治之所。城隍庙坐北朝南,抬梁穿斗式木构架。依次建筑有戏台、拜亭、大殿、后殿等。庙西怡心亭的楹联有:“旗山不墨千秋画;江水无弦万古琴”。庙北面建有汉镇闽将军庙。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4:3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兔耳山


  酒味冲天,香飘兔耳石亦醉
  乡情遍地,古酿农家人皆春

   
  这是闽侯兔耳山酿酒节的对联。

   
  兔耳山在闽侯双龙浦口,从福州市区往永泰方向,约40分钟车程。   


  双龙村过去叫“龙湖”,可以想象当年这里应是藏龙卧虎的所在。   

  双龙古村落以“七池八巷九道头”的布局,停泊在大樟溪,也就是榕江北岸。沿溪是一排郁郁葱葱的大榕树,有诗赞道:“水村山郭几人家,十里榕荫夹道遮”。漫步榕阴村道,就像走进了历史。小小的龙湖村,在180多年前,就建有两家书院:“榕江书院”和“龙湖书院”(后来叫邦基书院),文化的根底之深厚可见一斑。   

  九条石板铺就的巷道,从古榕掩映的大樟溪,延入寻常百姓家。从道头肩回一担担清清的溪水,滋润着古村老厝乡民的平静生活。而古朴温馨的“双龙澡堂”,由竖石条围起来的露天汤池,给村民的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涤荡身心的清爽。   

  领略了颇有沈从文笔下边城韵味的古村,就一个大石板道头乘船,沿大樟溪向上游进发。

  兔耳山景区是个比较特别的地方。漫步古村是它的人文序幕,乘船畅游大樟溪是它的精彩过场。沿溪两岸青山如画,杉林苍翠,竹影潇湘。水上渔舟挂网忙,岸边苍鹭似等闲。在天清水清的溪面游览,养眼、涤耳、清肺、洗心……   

  “柔橹数声过,船疑天上坐”,一会儿,靠上了南岸。岸上,就是兔耳山景区的“主题公园”了。

    沿着种满橄榄、芭蕉、紫薇、白薇、白玉兰、三角梅的泥土路,经过一片番薯地、一片桃林、一亩方塘。塘边是鸡鸭羊狗觅食,水下是大鱼小虾的乐园。特别是“曲项向天歌”的鹅们,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地大声喧哗,很是热闹,一派田园风光。   

  走进群山之间一块盆地,就是“生活服务区”了。这里陈列有石磨、石臼、风车、锄头、草耙、蓑衣……梁柱间四处挂着玉米棒子。在这里可以看到乡村生活的缩影,还有机会品尝自己动手磨浆做的福州风味小吃锅边。

    兔耳山属青云山一脉,山清水秀。山间小道,由竹、木、水管和水泥组合,稍加修饰,在密密小树中穿行,在溪水旁蜿蜒,在岩石间跳跃,在陡崖上攀升,不知不觉把人引入超凡脱俗的大自然。

    随山涧登山而上,大小高低的瀑布和深浅长短的山潭一路相伴。山中怪石东张西望,任你想象:嫦娥奔月、双龙抢珠、老妪赶兔、黄猴出洞……   

  登上飞天寨,可以瞧瞧当年绿林好汉或是土匪强盗的据点巢穴。再登一程,到了山顶,放眼周遭,天高地阔,感觉就是不一样。  
  
  继续前行下山,山路上又是别一番景色。尤其是潜行于一条可与武夷“流香涧”媲美的溪涧,恍如进入热带雨林探险。   

  回到景区“食堂”,吃的是地瓜米蒸饭,糟菜兔肉汤,溪产鱼虾蚬子,自种葫瓜地瓜叶,散养土鸡土鸭,还有农家酿的地瓜烧……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6:5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襄


  檄公为闽地开基衍脉之始祖
  述古乃海滨倡导理学之先声

   
  这是闽侯南通古灵王庙的楹联,下联纪念陈襄。  

  
  陈襄,北宋理学家,字述古,是侯官古灵乡人,世称古灵先生。宋天禧元年(1017年)3月生于现在的闽侯南通瓜山,宋元丰三年(1080年)3月逝世,享年64岁。宋刻有《古灵先生文集》。他倡导理学,与同乡陈烈、周希孟、郑穆为友,人们称之为海滨“四先生”。  

  
  宋庆历二年(1042年),陈襄进士及第,到浦城县担任主簿,代理县令。他在浦城建了许多学舍,并且自己到学校讲课,求学者数百人。   


  在办案上,他明察深研,判决不少疑案。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记载:有人东西被偷了,拘了几个嫌疑人,但不能确认。陈襄就说,庙里的钟很厉害,小偷摸钟,钟就会响,其他人摸,不会响。衙役就让嫌疑人去摸,结果大家的手都是灰,只有一个人的手很干净,就把那人抓起来。原来陈襄先叫人在钟上涂上灰,小偷怕钟会响,不敢去摸,所以手没有染上灰。

  庆历八年(1048),陈襄调任仙居县令。他重视教化,作《劝学文》《劝俗文》,并到县学讲学。从此仙居学习的风气就渐渐浓郁。   

  陈襄倡行“节用养廉”。陈襄任孟州(今河南孟县)河阳令时,安排200亩示范田,教百姓种水稻。他知常州,发动民众开渠引水,使许多土地受益。陈襄曾5次上疏,论“青苗法”之害,请罢免王安石、吕惠卿。   

  陈襄在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5月出任杭州太守,这时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就是陈襄的行政助理。陈襄是领导,又大20岁,但是两人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政治上有共同语言,就成了忘年交,常有诗词唱和。苏轼在《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中写道:“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陈襄和诗:“春阴漠漠燕飞飞,可惜春光与子违。半岭烟霞红旆入,满湖风月画船归。”   

  熙宁九年(1076年),陈襄被召入京,为枢密院直学士,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元丰二年(1079年),兼管尚书都省事。陈襄向神宗举荐了司马光、韩维、苏轼、曾巩、程颢、苏辙、郑侠等33个重臣名士。   

  朱熹专门为陈襄的教化文章进行了注解,如《揭示古灵先生劝谕文》:“古灵先生陈公劝谕:为吾民者,父义(能正其家),兄友(能养其弟),弟敬(能敬其兄),子孝(能事父母),夫妇有恩(贫穷相守为恩。若弃妻不养,夫丧改嫁,皆是无恩也),男女有别(男有妇,女有夫,分别不乱),子弟有学(能知礼义廉耻),乡闾有礼(岁时寒暄,皆以恩意,往来燕饮,序老少坐立拜起),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借贷财谷)。”   

  陈襄病死后追赠给事中,谥“忠文”。葬常州宜兴县安定乡。后人在南峰山桃花洞建古灵祠纪念。南通古灵村里过去有陈襄宅、陈先生祠、陈襄官印石等。陈襄墓在十八重溪西边。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8:09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李纲


  斗回曲柄临华栋
  月涌清光出远山   


  这是李纲在福州西禅寺明远阁写的对句。

   
  李纲,字伯纪,1112年中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他祖籍邵武,1083年生于无锡,但却与福州关系特殊。他被贬赋闲在福州,他的书斋在福州,病逝在福州,墓在福州,祠堂在福州。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但作为民族英雄,他的从政之路却是非常坎坷的,可以说是屡升屡降、屡用屡弃。   


  他任监察御史后,因得罪权贵被降为员外郎。后来被起用为太常少卿、国史编修,不久又被贬到三明沙县当监税小官。1125年,李纲任秀州知州,次年又当上太常少卿。宋钦宗接位后,任兵部侍郎,力主抗金:“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但却遭罢免。后又任尚书右丞兼亲征行营使,却因反对议和被免职。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皇帝复用李纲,封为开国伯,任河北宣抚使,但很快就又被贬为毫州明道宫提举。   

  金兵大举南下时,宋钦宗急忙起用李纲。宋高宗赵构即位,李纲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他主张北伐,坚决反对迁都江南:“臣东南人,岂不愿奉陛下顺流东南为安便哉,顾车驾东幸,实天下人心之所系,中国形势之所在。一去中原,则后患有不可胜言者。”触犯了一心偏安的宋高宗,在相位75天就被免职,一再被贬,直至落职家居。以后李纲屡遭诬陷,被放逐到湖北武昌、广东万宁等地。
   
  1131年,宋高宗再次起用李纲,先后任命他为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潭州知州、江西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隆兴知府等职。在任期间,他积极招抚流亡,安定社会,发展生产,整饬军政,巩固江防,但要求宋高宗反省得失,待机北伐,却不为宋高宗接受。1140年李纲愤而辞职。1141年正月十五日在福州仓山松风堂逝世,年仅57岁。赠少师,谥忠定。  
  
  李纲墓位于闽侯荆溪光明村大嘉山。墓为砖石结构,状如蒙古包,高约丈余,围长六丈,入口有石砌门坊,额题“古社稷臣”。墓正面青石题“故忠定公后宋开国丞相李公墓”。前面另有一块石碑“宋丞相李忠定公墓”,为1810年福建巡抚张师诚重修陵墓时所立,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西湖荷亭北有皇华亭,亭东有迎恩亭,是接待皇使节的馆舍。1830年林则徐重修荷亭,将原在屏山的李纲祠堂移到皇华亭,并撰写《新建宋李忠定公祠堂记》,题联:“进退一身关庙社;英灵千古镇湖山。”旁边建屋,植桂树两株,以李纲在福州的书斋“桂斋”命名,作为自己的读书处。1905年改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后又在斋旁建室和禁烟亭。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把李纲祠和桂斋修葺一新。后李纲祠被日寇拆毁。1985年,为纪念林则徐诞辰200周年,重建桂斋,移读书处于斋后。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0:59:1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白水


  山林藏忠骨
  白水浴丹心  

  
  这是闽侯青圊林白水纪念堂楹联。   


  林白水,福州闽侯青圃人,1874年1月17日出生。本名林獬,又名万里,字少泉,家乡有座白水山,40岁时,他将“少泉”的泉字断开,成了“白水”。林白水教过书、办过报、办过学、留过学、坐过牢、从过政。他是黄兴的战友、蔡元培的同伴,为革命奔走呼号,也追随过袁世凯。他办报25年,创办和参与的报刊有10多种,报刊5次被查封,自己3次入牢狱,最后以身殉报。他说:“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   


  他第一次涉足报刊事业,是1901年6月,在《杭州白话报》主笔政。第二年4月,林白水和蔡元培在上海组织“中国教育会”,“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接着创办了爱国女校、爱国学社及社刊《学生民界》,“鼓动反清革命,言论尤为激烈”。1903年12月,林白水创办《中国白话报》,以“白话道人”的笔名大力倡导天赋人权、人类平等、百姓合群等新观念,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评论的政论家之一。


  1904年11月,清廷筹办“万寿庆典”,为慈禧太后70岁祝寿,林白水在《警钟日报》发表一副对联:“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湾,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把慈禧太后的嘴脸刻画得入骨三分,一时广为传诵。  
  
  他三度留学日本。参加拒俄义勇队,秘密发起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有人说他是“中国留学外国学新闻学的第一人”。他先后与宋教仁、孙中山结识,孙中山手书“博爱”相赠。他参加了同盟会的成立。   

  辛亥革命后,他回福建参加都督府参事会,被任命为法制局长。他制订了福建第一部选举法。1905年初春,他在福州写了一篇《革新福州教育刍议》,导致了福州4所府学的诞生。在福州乌石山隐居期间,他参与编写了《高等小学修身课本》《高等小学经训教科书》。  
  
  1914年1月,袁世凯搞袁记“政治会议”“约法会议”,让林白水当议员,做总统府秘书兼直隶督军府秘书长。1916年8月1日,林白水辞去议员,专门办报。他以“白水”的笔名发表论说、通讯,批评时政,指斥权贵,如揭穿曹锟贿选总统内幕等,人称“透骨见血,铁肩辣手”。   

  1926年4月24日,《京报》社长邵飘萍被捕,26日在天桥惨遭杀害。8月5日林白水在《社会日报》的时评《官僚之运气》揭露潘复与张宗昌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闻。当晚,林白水被诱捕。次日清晨就在天桥被害。1928年北京《自立晚报》新闻标题称为:“萍水相逢百日间”。   

  北伐成功后,由林森等资助扶林白水灵柩回福州安葬。1986年,国家民政部追认林白水为烈士。在闽侯青圃建有林白水纪念堂、纪念碑。有《林白水先生遗集》传世。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00:42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春泽


  擎天华表三山壮
  醉日桑榆百岁红  

  
  这是林春泽102岁时,为感谢万历皇帝在他百岁时下旨赐建“人瑞坊”而作的《谢建人瑞坊》诗中的对句。

    林春泽,字德敷,号旗峰,闽侯南屿水西林人。他生于1480年,1583年逝世,活了104岁。据明代的《明人肖像册》的题识:“明士大夫登百岁者林春泽及伯渊二人而已。”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岁自然就是“人瑞”了,更特别的是他夫妇都高寿,均活了104岁。  
  
  林春泽小时候就能诗善对,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4年后中进士,再一年授户部主事。他因反对武宗南巡,写了《谏巡幸东南疏》,被贬为高州代理知府。又因擒获海寇有功,升为南京刑部郎中,后出任贵州程蕃知府,却由于写了《应诏陈言疏》而得罪权贵,辞归故里。他身经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六朝,朝廷为他建了“六朝大老坊”,敕授承德郎,赠大司空。著作有《荃蹄集》4卷、《家训》16篇、《人瑞集》12卷。   


  林春泽号旗峰,是由于旗山,因为南屿过去分南北两屿,他家在锦溪北岸的北屿,也就是旗山余脉岘山的南麓。岘山又称太平山。旗山侧身岩上有他83岁时题刻的“翠旗衍秀”。他的《谢建人瑞坊》诗曰:“翠旗谷口万松风,喘息犹存一老翁。讵意皋夔黄阁上,犹怜园绮白云中。擎天华表三山壮,醉日桑榆百岁红。愿借末光垂晚照,康衢朝暮颂华封”。他在江西修水石门古道口的“石门”题刻,就署“旗峰林春泽书”。

    “水西林”的得名有个故事。明正德年间,林春泽与城门濂浦林炫同科进士,同朝为官。林炫当吏部尚书,林春泽任户部侍郎。   

  一天,正德皇帝在朝廷上叫一声“林卿家”,两人同声答应。正德皇帝为了区别,就按两人老家的相对方位,将东边濂浦的林炫呼为“东林卿家”,西边南屿的林春泽就叫“西林卿家”。家乡人因此将村名改为“西林”,又因锦溪由此流过,就称为“水西林”。

  在福州,以濂浦林氏“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和水西林氏“琼宴特琼宴不特特是三世册邀同赴宴,人瑞奇人瑞非奇奇在夫妇双寿百又四”传为佳话。

  林春泽为官后,从嘉靖五年至十五年10年期间,水西林建成了8座具有官家气派的民居,统一布局,一式结构。林春泽府宅门前左右有方形青色抱鼓石,其子林应亮门前抱鼓石是圆形的,说明子之官衔比父大。八字墙上绘有“郭子仪拜寿”“三世宴琼林”和“敕建人瑞坊”等壁画。古街过去有狮岩公祠、水西林氏宗祠、旗峰林公祠、次峰林公支祠、人瑞堂、玉音楼、碧山堂、且闲堂、碧麓堂、岘北山居、人瑞坊等。  
  
  据周栎园《闽小记》记载:林春泽百岁时,其子林应亮70岁,为户部侍郎,应亮的儿子如楚为工部侍郎。林春泽就自题大门联:四十登科,甲戌还登甲戌榜;五旬生子,长孙又抱长孙儿。上联林春泽是指自己40岁时登甲戌榜进士,过60年,又逢甲戌,登百岁榜。下联指自己四世同堂。   

  林春泽墓,又称百岁翁墓,在闽侯县南屿镇锦溪山,为林春泽与孙林如楚合葬墓。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01:4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金岳霖挽林徽因的对联。   


  林徽因是福州闽侯人,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杭州陆官巷,1955年4月1日在北京同仁医院逝世。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作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她与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巨匠。她参与了国徽的设计、传统景泰蓝的改造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立宪派名人。徐志摩在伦敦爱上16岁的林徽因,经常写诗给她,她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她作品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2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应梁启超与林长民之邀来华访问,在文学界欢迎会上,林徽因任泰戈尔的翻译。   

  在伦敦,她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要学建筑。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他曾说,自己著作中的那些点睛之笔,都是林徽因给画上去的。   

  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说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把这些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更率直坦诚:“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应该退出。”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金岳霖题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祝贺,并终身不娶。   

  林徽因给沈从文的信道出了她对感情的理解:“如同两个人透彻地了解,一句话打到你心里,使得你理智和情感全觉到一万万分满足;如同相爱:在一个时候里,你同你自身以外另一个人互相以彼此存在为极端的幸福;如同恋爱:在那时那刻,眼所见,耳所听,心所触,无所不是美丽,情感如诗歌自然地流动,如花香那样不知其所以。”   

  萧乾先生在《才女林徽因》中说:“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梁思成的续弦林洙也是福州人,她在76岁时谈到林徽因:“她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最有气质的女人。”  

  作为福州人,林徽因只在1928年9月回到福州,为乌石山第一中学演讲《建筑与文学》,为仓前山英华中学演讲《园林建筑艺术》,还设计了东街文艺剧场。林徽因会讲福州话,不过,她同梁思成讲话用的是英语,同母亲说话才用福州方言。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后来发现有个男作家叫林微音,她就改“音”为“因”。林徽因说:“我不怕人家把我的作品误为林微音的,只怕日后把他的作品错当成我的。”林徽因的堂叔林觉民、林尹民都是黄花岗烈士。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02:5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林祥谦


  江汉岸边洒热血
  枕峰山下吊忠魂   


  这是邓拓题写的林祥谦陵园楹联。   


  林祥谦,名元德,共产党员,“二七”烈士。1892年10月19日出生于闽侯县尚干镇的一户贫农家庭。祖父林发舒,辛劳一辈子,只留下一间木构房屋和几亩薄田。父亲林其庄,是马尾造船厂锅炉工。1905年,林祥谦到马尾找父亲,留在马尾一所小学读了1年多的书,1906年就进马尾造船厂当学徒了。   

  1912年初,林祥谦通过技工考试,到京汉铁路江岸机车车辆厂当钳工。在陈潭秋的教育培养下,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参与筹组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当选为干事,并协助举办工人夜校。1922年夏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江岸工人俱乐部改名为江岸京汉铁路工会。林祥谦被推选为江岸分工会的领导成员。不久,又当选为江岸分工会委员长。   

  1923年2月1日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曾通电“保护劳工”的吴佩孚闻讯下令郑州全城实行戒严。工人代表在林祥谦、项德隆(即项英)、施洋等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涌入会场,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等口号,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诞生。   

  为抗议军阀迫害劳工的残暴行径,总工会决定于2月4日举行全路总同盟罢工,林祥谦被指定为江岸地区罢工的总负责人。林祥谦接到总工会开始罢工的指示后,立即下达罢工令。一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大罢工,从江岸开始,沿着全长1200多公里的京汉铁路向北迅速蔓延,在不到3小时内,胜利地实现了全路总罢工。次日,林祥谦和著名律师施洋带领工人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2月7日下午5时,全副武装的军警开始了骇人听闻的“二七”大屠杀。30多名铁路工人壮烈牺牲,200多人受伤。林祥谦等工会领导人和工人代表被捕,被绑在江岸车站电线杆上。   

  军阀让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刽子手举刀砍向林祥谦,每砍一刀,就问:“上不上工?”已成血人的林祥谦斩钉截铁地说:“上工要总工会的命令。我们是头可断,工不可上!”面对不断砍来的屠刀,林祥谦拼尽最后的力气怒斥:“可怜一个好好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班混账王八蛋手里了!”英勇就义时,林祥谦才31岁。   

  1928年,林祥谦妻子陈桂贞携儿带女护送烈士遗骨返乡安葬。
   
  1961年1月20日,在烈士家乡隆重举行了烈士遗骨迁葬仪式。1963年,正是“二七”惨案40周年,位于闽侯县祥谦乡福厦公路东侧枕峰山的林祥谦陵园对外开放。   

  林祥谦陵园建筑面积达5067平方米。陵园大门两边有“祥谦陵园”隶书石刻大字。走上100多层石阶后,即为“二七烈士纪念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委员长朱德1964年11月为纪念堂题字:“二七烈士永垂不朽”。烈士的墓室筑在纪念堂的后山坡上。墓呈半球形,墓台后衬以石砌的横幅围屏,上嵌“二七烈士林祥谦之墓”鎏金大字。   

  1989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林祥谦陵园被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林祥谦陵园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05:44 | 只看该作者
联话庐隐


  夜雨春雷茁新笋
  霜天秋隼搏长风

   
  这是已故百岁著名女作家苏雪林当年描写庐隐的诗对。

   
  庐隐是福州闽侯南屿镇新联村人,原名黄淑仪,1899年5月4日出生。她和福州老乡谢冰心、林徽因都是出色的中国现代才女,世称“海滨故人”。   


  1917年,庐隐预科毕业,先后在北京、安庆、开封任教。两年后考人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她接受新思想,改名黄英,被推选为学生会干事。当年日本侵略者在福州枪杀爱国学生,引起公愤,福州学生举行反日示威,旅京闽籍学生组织“福建学生联合会”声援,庐隐被选为学联副主席兼《闽潮》编辑。   

  庐隐的同学、作家苏雪林说庐隐:“天资聪敏,功课成绩总列在优等。每遇作文时,国文教师发下题目,别人咿唔苦吟,或终日不能成一字,庐隐坐椅子上,低着头,侧着身,飕飕笔不停挥,顷刻一篇脱稿。”1920年,她“取隐去庐山真面目之意”笔名庐隐,写了第一篇短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发表在《小说月刊》上,从此登上“五四”文坛。她和萧红、张爱玲、石评梅曾被称为中国现代四大才女。茅盾说,“五四”时期能注目于社会革命性题材的女作家庐隐是第一人。   

  1921年,还是学生的庐隐,成为第一批文学研究会的惟一女会员。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和程俊英当时被称为五四“四公子”。苏雪林曾经用诗句来形容庐隐之雄、世瑛之俏、定秀之美、俊英之少。1923年,庐隐创作小说《海滨故人》,小说中露莎、云青、玲玉、宗莹分别指庐隐自己、王世瑛、陈定秀和程俊英。1925年7月,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即成名作《海滨故人》由商务出版社刊行。   

  1931年8月,庐隐到上海工部女中执教。一面教书,一面写作,作品有中篇小说《女人的心》、《地上的乐园》等。1932年,庐隐创作长篇小说《火焰》,讴歌浴血抗战的十九路军。

    庐隐的许多作品,塑造了一些性格不同、遭遇各异的妇女形象,为千百年来备受摧残的妇女呐喊,为女权呼吁,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塑造系列女性形象的作家。   

  庐隐自己就是个性情中人,她的恋爱惊世骇俗,经历坎坷曲折。她因表亲林鸿俊思想平庸,主动提出同他解除婚约。1923年,她不顾社会的非议,家庭、朋友的反对,与已婚的同乡、北大法律系毕业生郭梦良结婚。她说:“只要我们有爱情”。   

  1925年,郭梦良病逝,庐隐带女儿回福州,不久到省立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这年暑假,她到鼓岭为郭梦良整理遗稿。写了短篇小说《时代的牺牲者》和《房东》。前者把婚恋当成社会问题提出,后者描述了鼓岭的旖旎风光和淳朴乡情。   

  1930年,庐隐又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与小自己9岁的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生、诗人李唯建结婚。她说:“在我的生命中,我是第一次看见这样锐利的人物,而我呢,满灵魂的阴翳,都被他的灵光,一扫而空……”这就是他们相爱的基础。  
  
  1934年5月13日庐隐因难产在上海去世,安葬在上海公墓,年仅35岁。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21:06 | 只看该作者
连江篇



联话青芝山


  初地引人徐入胜
  好山一望始开怀

   
  这是青芝山第一亭楹联。   


  青芝山又名百洞山,在连江琯头镇。山上曾盛产青芝而得名。  
  
  据说,山间大的石洞有10个,可容人进入的小石洞则有上百个。从秦川溪边拱屿村旧路上山,入山的第一亭周边就有“蛤蟆上山”“木鱼岩”“伏地狮”“独鲤朝阳”“杜鹃泣血”“鳖石”等奇石胜景。半山亭有楹联:“莲岫耸奇观,喜百洞垒垒,从此振衣绝顶;虎门留战绩,叹大江滚滚,更谁击楫中流。”   


  蝙蝠洞,距青芝寺300步。洞口前刻篆体“蝙蝠洞”3字,洞里幽邃阴暗,常有蝙蝠栖息。明代叶向高有“古洞云深藏蝙蝠”句。蝙蝠洞是山中最大的穴洞,过去能容纳300人,现仅能进入几米。洞口附近有一巨石“鲤岩”。莲湖畔有座“观光亭”,书刻柱联:“观止人皆推百洞;光临客独恋斯亭。”“异域羁留怀故土;名山点缀开新湖。”  
  
  山中108景,包括5峰、10洞、16岩、35石、1湖、2室、3台、4泉。如岩石有猴抱桃、仙人摇橹、西施浣纱等。


  观仙洞,洞中有一平旷石室,能容几十人。过三四曲,直通“悬石洞”。双石相悬倚立,构成天然门户。左侧连“星窝洞”,上覆盖一圆形石,斑痕点点,含有磷质,暗夜闪光,称“石覆洞”“星辰洞”。
   
  董应举山中读书处是“定光石室”。洞后山壁上,山泉溅珠,形成翠帘,俗称“翠帘洞”。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剧组就选中这里来拍孙悟空解救师父唐僧的一些故事。   


  洞壁石刻明代叶向高七律二首,佳句有“天开灵境留仙住,海涌神山壮客游”。传说叶向高、林友我和董应举3人在山上读书。一日路上,董应举听见有人说:“三人同行两宰相。”叶、林却不闻其声,董回头看人,又听见一句:“回头看我是侍郎”。后来,董任工部右侍郎,而叶、林都居相位。其实,那洞原称“石良”“五曲洞”,民国初年才改名“观仙洞”。   

  1923年2月8日,林森来游青芝山,就非常喜欢,自号“青芝老人”。他向国外华侨募缘,亲自设计,重建了青芝寺,并且在山上题写“佛在心头”等石刻。   

  青芝寺建在山间,依扼山势,两殿相连。唐代始建的旧寺院被D火焚毁。1934年林森筹资在旧址上重建。前殿外似洋楼,青砖砌墙,内按传统宫殿式构筑,有楼附立。称大雄宝殿,成为国内罕见的中西合璧建筑格局的佛寺。殿后分左右石级登入后殿,神龛前展示一枚竹节大灵芝,人称“镇山之宝”。它和大雄宝殿由整块楠木雕成的“如来佛”像,视为寺内的珍品。   

  林森还在山上建“啸余庐”“藏骨塔”。林森先生藏骨塔,塔身由青石雕刻砌建,花饰图案精美,四方罗汉造像逼真。林森先生早年参加辛亥革命,而后出任参议院议长、国府主席等。他选在虎洞与桃源洞之间空地,建别墅,名为“啸余庐”,门额上书“常关”。公馆厅堂正中壁上有林森手书的大红“心”字,两边悬挂竹板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二楼客厅中央挂有孙中山先生像,壁上有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手书横幅“老人原是老朋友;得过且过话桑麻”。门庭有著名画家黄宾虹题刻古篆“啸余楼”。啸余楼供奉西藏九世班禅送给林森的白玉佛。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23:35 | 只看该作者
联话五虎礁


  屿合双龟近
  门深五虎浮   


  这是明代林良箴《游双龟五虎》的对子。   


  五虎礁在闽江入海之处。东海像一口巨大的锅,闽江像靠在锅边的一支细筷子。在那筷子和锅边相接的地方,在天风海涛之中,你会惊奇地发现,眼前突然就跃出一群猛兽,在狂风大浪里奔突。   

  细看之下,就知道那是五块分立在海中的巉岩,形如五只形态各异、威武雄壮的猛虎,齐心协力蹲守在波涛汹涌的江口中心,警惕地盯着浩瀚的大海。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名胜古迹“五虎守门”,号称“五虎礁”。五虎礁其实是整体的一块海礁。虽然看过去,在海上是各自独立的五块海礁,但是海下的基部是连在一起的。   

  五虎礁的东面是川石岛,整个岛屿形状,就像孙悟空过火焰山用的那片芭蕉叶,浮在水面。川石岛是闽江下游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五虎礁的西面是福斗岛,岛屿形状像过去的熨斗,所以福州方言谐音叫做“熨斗岛”。明永乐七年,郑和下西洋时,大型船队就在这里集结,并在岛上筑坛祭拜海神,然后解缆扬帆出海下西洋。   

  五虎礁是闽江一日游一定要看的景点。   

  五虎礁上的岩石,因受狂风大浪长期冲击,峥嵘怪异千姿百态,饶有情趣。如果注意欣赏,五只虎各有特色。比如在东北边的那只虎,全身灰白色,人们称为“白虎”。再看中间那只虎,人称“回头虎”,传说它来自青芝山,在守门之余,思乡之情涌上心头,情不自禁翘首回望青芝山虎洞。   

  由于东西两岛上高山夹峙,五虎礁旁江面只剩十多丈,形成门户,形势雄险,所以又称“五虎门”。这里流急港深,“门深五虎浮”,是闽江入海的咽喉。长门炮台,双龟把口,五虎守门,一起构成了闽江天险,省会屏障。相传,当年朱元璋率兵攻打福州时,兵船开至闽江口,见五虎守门,难以逾越,只好绕道北港而入。   

  福州是著名侨乡,历史上多少乡亲背井离乡,飘洋过海,谋生创业。五虎礁是船舶出入闽江必经之路。离开福州家乡,告别五虎礁时,往往伤心落泪。而一旦游子回乡,看到五虎礁,又会热泪盈眶。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25:57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马祖


  开坛香百里
  洗瓮醉千家   


  这是马祖老酒厂的对联。   

  马祖老酒,是黄酒的一种,是马祖最具代表性的美酒,以糯米浸泡、蒸煮、落坛,加上红粬发酵,只要30天就可出酒。酒渣就是“红糟”,气味芳香,是福州菜的主要佐料。过去马祖人家家酿老酒,渔夫出海捕鱼前用来温热身体,有补酒的功效。当地女人坐月子也用老酒,舒筋活血。红糟加工的食品,如红糟鳗与红糟肉也是福州包括马祖百姓的美食。   

  1956年成立的马祖酒厂,百米之外就是以窖藏好酒闻名的“八八坑道”。坑道长约200米,1975年建成,取名是纪念当时88岁的蒋介石。马祖高粱“以时间酿造好酒”,越陈越香。马祖陈年高粱简称“马祖陈高”,都得经5年以上的窖藏才能上市。   

  福州有“光饼”,马祖最出名的就是“继光饼”。吃法和福州一样,外头洒上芝麻,里头可夹红糟肉,很好吃。鱼面和连江相似,营养丰富,吃起来有淡淡的鱼腥味。据说南竿山陇的坊厢玉自制的鱼丸是当地一绝。地瓜饺则是相当特别的甜点。还有马祖酥、迷你糕也都是不错的。海鲜以海瓜子和淡菜最为常见,“佛手”与“海钢盔”都是贝类,佛手又称龟爪或笔架,外形像手掌;海钢盔叫笠螺,状似钢盔或斗笠。
   
  马祖,是马祖列岛的简称,因南竿岛上的马祖港而得名,由大小28个岛屿组成,呈东北向规则排列,为闽江口天然屏障,海防要地。与黄岐半岛一衣带水,最近点仅9.25公里,东距台湾基隆211公里,南距金门281公里,总面积24.02平方公里。最大主岛为马祖岛(南竿塘),面积10.44平方公里;次为北竿塘岛(含高登、亮岛,大、小丘),面积7.14平方公里。东距基隆114海里,南距金门152海里,西距福州约16海里。   

  马祖列岛为连江县竿塘乡。据《福建通志》载,南竿岛古代属闽县。北竿岛属连江县。马祖列岛相当长的时间里无人居住,到了南宋时才有人到那里去定居,历元、明、清、民国,人口逐渐增加,主要是由平潭、福清、长乐、连江、罗源一带迁去的,通行福州话。马祖保留福州乡音及风俗信仰。每年元宵节期间,白马尊王绕境迎神,隆重热闹,百姓以林、陈、刘为多。  

  传说,莆田湄州岛的林默娘,得知父亲在海上遇难,即赶去抢救。可不幸,父亲没救起,她自己也罹难了。父女尸体漂到闽江口外一岛上,渔民们发现后安葬了他们,称“妈祖”,后人写成了马祖,并称该处为马祖岛。

    东引原属罗源县,后归连江县。东引列岛由东、西引两岛组成,位处台湾基隆西北方100海里,扼镇马尾港与上海之间出入咽喉。   

  “东引”原名“东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就在岛上兴建东涌灯塔,至今还在使用。据民间传说,很早以前,福州东北方海面,一夜之间涌现出一座小岛,就名叫“东涌岛”。又传说,在马祖列岛中,东引海域最深,船帆从南竿驶向东引,过了亮岛(俗称浪岛),涌浪便转大,因此,古人才以“东涌”来称呼。

    北竿的坂里沙滩面积广阔又十分洁净。南竿有云台山、胜利水库、马祖酒厂、八八坑道、铁板、铁堡、天后宫等。每年七八月间,正值候鸟过境马祖时期,也是观赏燕鸥的最佳时机。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27:26 | 只看该作者
联话陈第


  达道惟五,不朽惟三,汲汲孜孜生未逮
  述经有四,游州有八,潇潇洒洒死何求  

  
  这是明代连江人陈第临死前自书的对联,颇能概括他自己奇异的一生。


  论武,他随戚继光、俞大猷戍边数载,身为名将,手握重兵,卸甲后则为山野布衣;论文,他学识渊博,百科皆精,著述等身,在学术界与顾炎武等大师齐名;论游,他周游全国,可以与大旅行家徐霞客相比毫不逊色。   

  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剿倭到连江,倭寇据守海岛,一到退潮,滩涂一片,泥淖难行。当时21岁的陈第向戚继光提出消灭倭寇的计策:“秘军声作八音以通话,仿乘撬作土板以行泥。”秘军声作八音的“八音”指《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就是根据福州方言的音韵,教戚家军学习当地方言,便于交流和保密。作土板,就是利用当地渔民讨小海用的土撬(可以在滩涂上驰驶的滑泥板),作为战士乘骑杀敌的“木马”。戚继光采用了陈第的计策,取得了剿倭的胜利。有民谣说:“儒将衣冠今已杳,尚教渔子脚撑舟。”如今,除了讨小海,当地群众还用土撬进行滑泥比赛。而《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和后来的《太史林碧山先生珠玉同声》合订的《戚林八音》流传至今。   

  1602年陈第随当年同守蓟北的沈有容将军船队往东番(台湾)剿倭,撰写了《东番记》,这是最早的系统介绍台湾风土习俗的文献。35岁时,陈第在戚继光旗下戍边蓟门,驻守重镇,后升任游击将军。戚继光调走不久,陈第因不愿克剥兵士以奉权贵,也辞官回乡。卸任时,他将自己多年积攒的俸银,全都赠送当地群众,仅留一剑相随。回乡后,陈第在西郊建“倦游庐”,倦于宦游,闭门读书、著述。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于经学、古籍的注疏辨伪、考据训诂、校勘辑佚,以及史乘天算、地理、金石、诗辞文章、音韵等都有高深的造诣。他的《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开古音学的先河,是我国音韵学史上划时代的名著。他提出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影响其后数代经学大师。   

  陈第从小就向往游历。但直到70岁时,他才不顾年迈和子孙挂念,开始其遍游五岳的旅程。在中岳嵩山少林寺,无言上人见他年逾古稀还东奔西走,劝他回家颐养天年。陈第作诗《嘲少林寺无言上人》:“初逢老纳论禅林,劝我还家乐事深。始信空门难解脱,谁人千载得闲心。”

  游罢五岳,他写下《五岳游草》的大量诗篇。他说,游五岳,白了的胡须倒变黑了,脚上的疮也好了,山山水水就是最好的医生。他认为真正的旅游要有五条:“不怀安、不惜费、不思家、不怯死、不立我”。其中不立我,就是与人无争。
   
  如今,许多退休的福州人,也是兴致勃勃地到处游历,陶冶性情,丰富知识,锻炼身体,乐在其中。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01:36:06 | 只看该作者
闽清篇


联话白岩山


  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
  斋斋斋,斋斋戒,斋斋斋戒  

  
  这是闽清白岩山白岩寺的楹联。  

  
  古时“齐”与“斋”两字通用。联中的“朝”与“齐”为双音双义字,其中上联的第三、九个“朝”字,读作“朝拜”的“朝”音,其余读作“朝阳”的“朝”音;下联的第三、九个“齐”字,读作“斋戒”的“斋”音,其余的则读作“一齐”的“齐”音。这副楹联在许多地方都有,但在这里比较特别。上联点明白岩寺始建于唐,历经宋、元、明、清等五个朝代;下联则道出佛教的五戒。   


  白岩山在闽清县三溪乡,与永泰的姬岩相连,道是:“岩顶白云常缭绕,洞口日日吐烟霞,奇丽石景千古秀,信是神仙第一家”。据县志记载,朱熹曾经到过此山,并题了“八闽岳祖”。白岩、白岩,自然岩白如玉。日间,岩呈乳白色;入夜,富含石英的岩石熠熠生辉。明陈良鼎赞叹:“白岩真奇绝,望之何皎洁,清夜吐光芒,好似满山月。”

   
  白岩山海拔1300多米,方圆十余里,有岩景105处,故又称百景岩。主要景点有白岩寺、悬鱼洞、龙洞、童子拜观音、骆驼岩、飞来桥、仙人镜、蝙蝠洞、望月台、天岩桥、一线天等等。


  白岩寺是唐代在莲花岩顶修建的寺庙,就像莲蓬上的莲子,庙两旁有似莲花瓣的山崖,而旁边的小路又如一莲枝,所以白岩寺又称“莲花寺”。现存大殿为1988年重修。寺后岩穴内仙君殿,为双层楼阁式建筑。一楼厅堂内供仙君塑像,登上二楼可望白岩寺全景,清人刘廷灯《白岩》诗中描述道:“一家仙去谁朝代,流水闲花不记年”,殿西边有“一家仙”遗址及摩崖题刻。   

  寺下方是个天然岩穴,顶压一石,高约30米,上小下大,形状如玉皇帽顶,因此名玉皇殿,殿内过去有玉皇造像。   

  白岩山岩壁陡峭,到处长着杜鹃花。每年阳春,满山遍野“映山红”,所以有“杜鹃山”的称呼。宋陈祥道诗曰:“斯山何其丽,万树繁花吐;高山布成林,参差开满路;偏反鹭电掣,闪烁云霞聚;不须翦彩工,不须织绵谱;年年一度红,春光足千古。”   

  悬鱼洞在老石道旁,洞中倒悬一块形状如鱼的岩石,鱼头露出洞口。洞头还有一石称“鲤鱼上天”。骆驼岩形如一只头小身大的骆驼,仰首远望。仙人镜是指在悬崖上一块高9米、宽3米的岩石,远望像一面闪光的镜子。龙洞宽丈余,深百米,由岩底直通岩顶。洞右侧突出一块怪石,有眼有鼻,有齿有须,好像欲跃出洞的巨龙。

  石门是明代翰林黄文焕读书处。洞口外有一块状如倒立的钟形大石,石上有个小洞。据说,每当黄文焕读书困了打瞌睡时,那倒立的石头就会发出“当、当、当”的声音,仿佛催促他读书。黄文焕后来学有所成,当上翰林,念这魔石的功德,把它号为“倒钟石”,把这石洞命名“静室”。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5-8 16:35 , Processed in 0.05750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