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612|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新长沙 新联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5 22:5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胡静怡
来源: 长沙晚报
=========================================


(一)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7-02-13-2008-4-8
                     
   新长沙促使长沙联家笔底不断涌出新联作,笔者不愿新长沙新联作“藏在深闺人未识”,特借报刊一角,作此新长沙新联话,愿读者诸君批评指责。



黄马褂对绿蓑衣
                     

      
    长沙之巨变,人所共知;环境之美化,人所共睹。何禹平以其联作,作了如此描述:
                     

    长沙环保焕新姿,花圃遍通衢,戴月披星,巷陌时过黄马褂;
    湘水景观非旧貌,扁舟更巨舶,斜风细雨,江干不见绿蓑衣。
                    
    除了联的上下比开头一句进行概述性的领起外,其余各句,均用具体形象和事实进行描写。上联盛赞环卫工人之功绩,下联讴歌城市发展之迅速。既是名城之颂歌,时代之颂歌,亦是劳动人民之颂歌。

                     
    联文遣词造句之美,为笔者佩服。黄马褂乃清代官服,皇帝以之特赐有功之臣,谓之“赏穿黄马褂”。此处借用,既言环卫工人穿着之实,又寓意其为“有功之臣”。不过,非“皇上”之特赐,而为市民之共许也。至于“绿蓑衣”,则人所熟知。唐代诗人张志和有一阕著名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借其意境,化而用之,十分雅致。
                     

    不过,笔者总感到“不见”二字用得稍煞风景,不若“犹忆”之意味悠长,不知读者诸君认为然否?



宛似芙蓉带露开

                     
    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以其山水洲城之秀美与屈贾之乡之人文底蕴而闻名于世。刘星亮一联,用抒情的笔墨对此进行了由衷的赞美。联云:

    登高观胜景,看湘江泻玉,沙井喷珠,岳麓堆青,橘洲泛绿,更喜黉宫棋布,古迹星罗,聚千年灿烂文明,俨然蓬岛排云出;
    乘兴逛新城,羡大厦摩天,通衢遍地,烟尘不染,聒噪无闻,尤见秀木葱笼,碧空澄净,览百里繁荣物象,宛似芙蓉带露开。
                     
    上联侧重写自然与人文景观,下联着笔于市容与环境之优美,营规有度,层次分明,词语清新,色彩明丽。乃典雅工丽之作,非粗俗鄙陋之章。尤以上下比之末句用形象之比喻予以归结更见功力。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2:57:12 | 只看该作者
(二)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7-02-27

                  
弹:无名粉店对联平仄不谐

                     

    长沙的无名粉店都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曰:
                     

    虽说有座却无座;
    莫道无名竞有名。
                     
    笔者认为,该联立意甚佳,且所言不虚。“有”、“无”二字重出,别饶风趣。不知作者是谁。曾问讯东庆街无名粉店老板娘,亦不甚了了。笔者当时读毕此联,即极想向作者进一方:联意固佳,且重字见趣,奈何平仄不谐之甚。倘改易几字,便成佳构,何乐而不为?笔者的改联如下:
                     

    虽言有座然无座;
    道是无名却有名。
                     
    联意丝毫未改,格律上却似严谨许多,且能让人不禁联想起刘禹锡之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人文气氛也浓郁得多。岂不两全其美。
                  


赞:妙哉,繁华远胜上河图
                    


    云蒸灵麓,霞蔚天心,月涌湘流,星垂长岛,看千秋山水洲城,风物广招瀛海客;
    北接京津,南连粤桂,东襟吴越,西带滇黔,兴万里工商农贸,繁华远胜上河图。
                     
    笔者赞许的这副联作乃鲍寿康所撰。上比开头四句分写星城长沙山水洲城之胜景,为“风物广招瀛海客”作出铺垫;下比开头四句写长沙经济发展之地域优势,为“繁华远胜上河图”埋下伏笔。叙事宏大,思路明晰,流水行云,一气呵成,有因有果。而“繁华远胜上河图”之句,既是对长沙今日繁荣景象之歌颂,又是对长沙未来发展之寄望,妙哉,此联。
                     
    编后语


    谀颂之作过滥,编稿之时,无以醒脑,自然呵欠掀天。长沙联坛“少帅”胡静怡君送来《新长沙新联话》于我。展卷读毕,心有所喜,反复叮嘱先生,新长沙新对联,一定要以“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来评点,既要赞,亦何妨弹(以建设性态度指出其不足),弹赞结合,除能让联话生色、贴近实际、生活、群众之外,更可促进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旧文学阵地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当然,我们的《联苑》栏目亦非“一言堂”,当事人及读者诸君,如对胡静怡君的评点,有不同意见,或觉弹赞得不对,只要意见中肯,联苑这块园地亦何妨百家争鸣、各言其志。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3:01:24 | 只看该作者
(三)
                  

赞:一楼风景一楼诗

                    

    长沙杜甫江阁计刻楹联37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虽均为佳作,但萝卜白菜,各有各爱,笔者偏爱白启寰一联:
                       

    江上昔飘零,愁对孤舟,千古才人千古恨;
    阁中今眺览,笑呼明月,一楼风景一楼诗。
                    

    既为杜甫江阁题联,则必一怀诗圣,一咏江阁,方为贴切,方称正格。顾此而失彼者,实非上品。斯联两相兼顾,意笃情真。以“愁”总领上联,用“才人”缅怀诗圣,用“恨”寄托哀思,情调低沉,缠绵悱恻;以“笑”统筹下比,用“明月”讴歌盛世,用“风景”赞誉名城,情绪高昂,神采飞扬。尤以“一楼风景一楼诗”最富神韵。
                  


弹:离题不是好楹联

                      

    杜甫江阁征联时,有人以该联见示:
                       

    禹碣峙长沙,代有夏声惊海宇;
    江滨兴故阁,好标芳躅励湖湘。
                       

    其人谓余曰:此乃佳联。我说:未必。
                      
    我的理由如下:楹联首重贴切,不可离题。既题杜甫江阁,一则必缅怀杜甫流寓湖湘之往迹,讴歌诗圣之诗之情;二应标榜江阁的文化价值等。如离开主题,顾左右而言他,则为不切题。即使偏重一个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亦非佳制。
                     
    该联起笔,“禹碣峙长沙”,与诗圣何干,与江阁何干,故曰离题万里。倘是长联,可以禹王碑、朱张渡、白沙井、天心阁等星城著名人文胜迹作江阁之陪衬,而该联仅四句,却有两句与“杜甫”与“江阁”无干的话,岂非喧宾夺主。此其一。
                      
    二、“夏声”一词,颇具歧义。是夏天之声,还是华夏之声,抑或夏禹之声?人们或可从禹碣中揣测为夏禹之声,但夏禹之声何以能“惊海宇”,总之,令人费解。此词若非生造,则应归为不当。
                     
    三、“江滨兴故阁”之“故”用得稍嫌草率。据今人考证,当年杜甫栖身的“江阁”,并不在今天的西湖桥,且与今日兴修的、富丽堂皇的江阁并非一回事。今日杜甫江阁,只能说是一座纪念性的标志性建筑。
                      

    稍列三点,以见该联非但不佳,反而多病。
                       

    余问客曰:然否。客呵呵,不再多语。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3:04:30 | 只看该作者
(四)
                  

赞:窗前八面走群山
                   


    2007年2月上旬,长沙嘤鸣诗社迎春团拜会宴于友谊大厦顶楼旋转餐厅。餐厅缓转,市容眼底全收。席间,虞逸夫先生即兴口占一联,联曰:
                     

    槛外一江浮万户;
    窗前八面走群山。
                     

    虞逸夫老93岁高龄,思维尚如此敏捷,诚厚积薄发者也!
                     

    而“槛外一江浮万户;窗前八面走群山。”切情切景,思绪翩然,文笔轻灵,属对工稳,令人叹服。
                     

    当场,众皆抚掌称妙。此诚新长沙新联坛之韵事一则也,记之。

                  


弹:“锦绣春”与“壮丽图”

                   

    近年,各类征联活动让长沙商业文化散溢夺目光彩。比如,湖南天翔房地产公司曾举办“万元大奖征春联”活动,并于2007年2月12日隆重揭晓。夺魁联作,为朱其亮所撰,联曰:
                     

    福地腾龙,高楼焕彩辉煌景;
    中天翔凤,骏业骄人壮丽图。
                   

    该联被制作成50米巨幅高悬于中天广场,为古城长沙迎春添加靓丽一景。
                     

    此联巧嵌“中天”、“天翔”,既切地域又切公司,不可移易,此联作一大成功之处。
                     

    “高楼焕彩”既切合房地产业,又与“辉煌景”紧密照应,此成功之二也。
                     

    “福地腾龙”颂长沙,“骏业骄人”赞企业,两相兼顾,此成功之三也。
                     

    有此三大成功,评为一等联作,自然名可副实。
                   

    但这副联作,也并非完美无缺、已止于至善。个人认为既是迎春,当富含春意。
                     

    笔者窃思,倘将“壮丽图”改换为“锦绣春”,岂不弥补了这一缺陷?况且如此改之,似乎还可减少一丝俗气。
                     
    笔者忝为评委之一,当然只有建议权,而无修改权,不能妄动。何况这一改动只是笔者一孔之见,其他诸位评委不一定首肯,作者也不一定同意。
                     

    姑妄言之,仅供参考。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3:09:08 | 只看该作者
(五)
                  

长沙老字号面粉馆对联无一佳作
编者按
                     


    传统老字号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之一,老字号理应更显深厚悠久的“文化”。
                     

    然而,长沙三家最有名的老字号面粉馆杨裕兴、甘长顺、黄春和面粉馆的门联居然无一佳制。
                     

    是长沙没有楹联高手,还是老字号们对传统文化,对自己的“门脸”漫不经心?
                     

    值得说明的是,长沙这座城市卧虎藏龙,像长沙市楹联家协会,即藏有多个全国一等一的楹联高手。那原因就只能是后者了。
                     

    我们现刊发这组“指摘”长沙面粉馆老字号门联的稿件,意在提醒老字号们要有全面重视“老”字号的意识。
                  

空泛俗套的杨裕兴门联
                     

    杨裕兴联:
    裕厚传家,百年老店开新境;
    兴隆入世,千禧盛纪展宏图。
                     
    从文字观之,该联应撰于世纪之交,极具当时时代色彩。平心而论,联作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虽上下联尾句之音步大部分雷同,但前人亦往往如此为之,并不违律,故无大碍。
                     
    不过,行业对联首要注重一“切”字,不可泛泛而言。该联恰恰犯了“空泛”之忌。晚清时,益阳名士肖大猷题某酒店伞铺共门面的店面联: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怎样?醒的少,醉的多。
                     
    其行业特色何等鲜明,其艺术形象何等鲜活,其语言何等幽默风趣,其内容何等深邃隽永!而杨裕兴门联仅空喊了两句大开门的口号,除冠首嵌“裕兴”外,其余与杨裕兴经营特点毫不沾边,又何以让不熟悉杨裕兴的外地游人从门联了解杨裕兴?又何以招徕众多食客入门大啖?这种“万金油”式的平庸门联,于老字号杨裕兴实无多大实用价值,徒惹笑耳。
                  

沉闷不堪的甘长顺门联
                     

    甘长顺是长沙饮食行业一家百年老店,昔无门联,现在的门联为今人所撰,但不知作者为谁。联曰:
                     

    长挑重盖,带迅来原鲜码面;
    顺饮轻吞,从容品味美食家。
    横批:甘旨惟斯。
                     

    该联意脉分明,上联讲面食之鲜美地道,下联讲顾客之近悦远来,紧扣饮食主题,不蔓不枝,颇得行业对联要旨。
                   

    作者可能还是本土美食家,不然,“长挑重盖”、“带迅来原”这诸多饮食行话也不会运用得如此纯熟。这些行语入联,令“老长沙”倍感亲切,自然也使新老长沙人趋之若鹜,广告效应自不待言。况横批和联语合为一体,冠首嵌“甘长顺”店名,如钉钉铁,不可挪移。以上皆此联明显优点。
                     

    但该联的毛病也十分明显:
                     

    其一,“从容品味”与“带迅来原”对仗不工,一为两个并列词组成的状谓结构,一为两个动宾词组成的联合结构,其结构显然不相称。哪怕将它们视为当句自对,其整体结构仍不相称。
                     
    其二,句脚平仄安排不合马蹄韵法则,上联两句脚(“盖”、“面”)全为仄声,下联两句脚(“吞”、“家”)全为平声,失去了平仄错杂的音乐美,读之沉闷不堪。
      

    据此,该联尚待加工。
                  

对不上的黄春和联
                     

    黄春和联亦为今人所撰,联曰:
                     

    百年名店逢春,春光无限;
    十客盈庭唱和,和气生财。
                     
    该联腰嵌“春和”,甚为机巧;且用顶针重字见趣。可见作者煞费苦心。“春光无限”富时代精神,“和气生财”具经商理念。此均本联长处。
                     

    但,该联失对处甚多。
                     

    其一,“盈庭”为动宾式,“名店”为偏正式,不可对仗。
                     

    其二,“唱和”为并列式,“逢春”为动宾式,亦不可对仗。
                     

    其三,“和气”对“春光”固然可以,但“生财”对“无限”至多勉强方可视为宽对。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3:12:16 | 只看该作者
(六)
弹:也说洞庭天下水
                     

    彭孟潜先生在《长沙茶联添雅趣》一文中,向读者推介了长沙的洞庭春茶艺馆联:
                     

    洞庭天下水;
    君山岛上茶。
                     

    彭文说:“此联套用岳阳楼名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句。”
                     

    笔者先想就此饶一饶舌,再议这副茶馆联。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两句话原本不是楹联,而是明代魏允贞一首古风中的句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岳阳楼管理方始悬刻于门,当作了楹联。其实,它根本不够楹联的资格。
                     
    其一,上下“联”前四个字声调完全雷同,违背了平仄相对的原则;其二,上下联两个“天下”相重,不成对仗。所以,它完全不符合楹联的基本条件,不是楹联。如果硬要说它是楹联,甚至吹捧为“名联”的话,那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可称之为“名联”了。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即就“洞庭天下水;君山岛上茶”而论,同样犯了平仄失对的毛病,虽对仗尚可,但仍为不合格之作。
                     
    笔者猜测,该联或许从四川某古茶楼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脱化而来,只不过,因模仿得不到位,便“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赞:风动茗香浮几席
                     

    湖南民俗村瑶寨临水茶楼悬刻王俨思先生一联:
                     

    风动茗香浮几席;
    水涵山色上楼台。
                     
    “风动茗香”,令游客闻香入座;“水涵山色”,引骚人即景抒怀。香浮几席之间,显见茶香之馥郁;水映楼台之下,远含山色之空濛。如此好茶,如斯好景,岂不惹人神往?联文紧扣“临水茶楼”着笔,切景切题,如诗如画,实乃才人笔墨。
                     

    刘人寿先生题怡清源山庄一联亦十分雅切:
                     

    风物宜人,看碧水一湾,青山百座;
    宾朋品茗,想卢仝七碗,陆羽十篇。
                     
    上联用先总后分之笔法,以“风物宜人”总领“碧水一湾,青山百座”,极言山庄景色之幽,引人入胜;下联由实而虚,从“宾朋品茗”联想到“卢仝七碗,陆羽十篇”,盛赞中华茶文化之源远流长,不仅切景切题,而且内蕴深邃。陆羽古称茶圣,有《茶经》十篇传世。卢仝乃品茶名士,曾有诗赞誉曰:“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刘老将此二人请入联中,大大丰富了怡清源的人文内涵,显得十分典雅。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3:15:24 | 只看该作者
(七)

弹:这是诗歌不是联
                     

    竹淇茶馆门前挂有四句话:
                     

    心清如泉清,清泉如清心;
    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
                     

    有人把竹淇的这四句话当门联推介,但我要说,这压根就不是一副联,至多算一首诗。
                     
    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一副联的上下联句脚都是平声的。从来没有!这四句话中,三句押韵(尽管不在同一韵部,但读来大体合辙,权且当它押韵),所以,很像一首诗。这里不讨论这首诗的好歹如何,你可以把它视为快板书也行,莲花闹也罢,总之它绝对不是联,因为它根本不符合楹联的条件,无论是平仄还是对仗,它都太离谱。
                     

    这副所谓的“联”其实是有来历的。
                     
    1999年第4期《农业考古》以“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作下联征对,虽征得了不少对句刊登,但要么离题太远,要么平做法不谐,要么对仗不工,要么了无意蕴。据笔者观之,无一合格。该杂志首选之对句为:“大味乃淡味,味淡乃味大。”首选尚如此,遑论其他?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出句还不算离谱,至少立意不错,颇具人生哲理。
                     

    同样离谱的还有绿牡丹茶苑一“联”:
                     

    杰炼灵土唯紫砂,林汲活水煮茗茶。
                     

    “紫砂”,我懂,紫砂壶。但“灵土”是什么土?“杰炼”又如何炼?“林汲”又怎么汲?恕笔者孤陋寡闻,实实在在想不透。
                  


赞:口语茶联妙趣多
                       

    过去,一些茶馆茶亭,经常可以见到这么一副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还有: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杯各奔东西。
                     

    这些联完全不用典故,纯用口语,贴近生活,妙趣横生,别有一番风味。
                     

    湖南文史馆已故馆员羊春秋教授题南岳南天门茶楼一联也是这种风格:
                     

    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
    登祝融顶,看看山,携朵云来。
                     

    “携朵云来”一句,忒有神韵。
                     
    去年暑假,笔者路经宁乡沩水大堤,见堤畔一小卖部,摆着一些茶水,檐下小桌上则布列一局残棋,几位路人正杀得天昏地暗。门旁张贴一副对联,读来明白如话,倍感亲切:
                     

    花几个小钱,喝喝茶,消消暑热;
    摆一盘残局,动动子,试试高低。
                     

    笔者暗想,民间真是藏龙卧虎,这种切题切事、俗中见趣的对子,足令我等自愧不如。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3:15: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决定 于 2010-9-7 00:20 编辑

(八)
                     
    岳麓山中的好联与劣联三个多月前,彭孟潜先生作有《长沙茶联添雅趣》一文,列举了长沙茶联18副,其中虽不乏佳章,但违律之作却占了一大半。为正视听,笔者拟陆续择而议之。先谈岳麓山中的佳联与劣联。
                     

    彭孟潜先生的这篇文章中所举的第一副联为岳麓山云麓茶室联:
                     

    麓山揽胜登绝顶;
    茗室胜情迎嘉宾。
                     
    下联之“胜情”应为“盛情”之误,不然解释不通,且与上联“揽胜”不同位重字,犯了对联之大忌。这且不论。此联最大问题在于该联平仄不合律。“绝”字处应平而仄;“嘉”字处应仄而平,给下联造成了三平脚,这是不允许的。此为大病。至于“迎”字,按律此处本应为仄声,但因“盛”字应平而仄,令全句犯了孤平,故以“迎”字救之,没错。
                     

    其实,岳麓山茶室联有不少佳作,例如泉香茶室联:
                     

    风动茗香来竹坞;
    雨摧花气入珠帘。
                     

    月殿茶室联:
                     

    一庭花雨溶溶月;
   
万顷松涛猎猎风。
                     

    均是情景交融之作,声律、对仗均工,比云麓茶室联高出几个档次,不知为何未曾为人关注。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0:22:33 | 只看该作者
(九)
                  

南也成,北也成,虾成

                     

    使用谐音,往往在口语俗话联中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因为,谐音技法为联,往往可生奇趣。
         

    解放前,四川成都讽联大师刘师亮将“民国万岁”、“天下太平”两句口号名,改易一字,撰为一联,令人喷饭: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在我们的城市,偶尔亦可见到一些谐音联。
                     

    近日,路过湘江路北段回家,见到株洲大虾城门联即是这样一副谐音联,联曰: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南不成,北不成,虾成。
                     

    乍读此联,一些人可能摸不着头脑。但仔细琢磨,却可看出些门道,即该联上下比最末一字,运用了谐音的技巧。
                     
    “管”者,“馆”也;“成”者,“城”也。用“酒馆”与“虾城”向广大市民宣示该店的经营性质,使人稍加思索,即获会心一笑。不失为此店面吸引顾客的一种有效手段。
                     

    虾城此联,纯用白话,故俗而有趣。
                     

    但,笔者窃以为还俗得不够彻底。假若改为:
                     

    东不管,西不管,酒管;
    南也成,北也成,虾成。
                     
    可能意味更佳一些。长沙土话中,“虾”读“hā”,刚好与表示“全部”的“hǎ”音近。“hǎ成”便是“什么事情都办得成”的意思。于是,下联的句意便为:“顾客们光临本店,需要吃南方口味也行,吃北方口味也行,什么口味的菜肴本店都可以提供。”还可以理解为:“提这种要求也行,提那种要求也行,本店一概都能满足。”这岂不体现了一种惟顾客为上的理念?倘若将其解读为:“顾客们走出本店,酒醉饭饱,心旷神怡,万事亨通,一帆风顺。走南也行,闯北也行,无论先生干什么事业,都必将心想事成,兴旺发达。”如此之吉言善祷,谁不欣然领受?何况,“南不成,北不成”不仅意思不好,而且与上联两“不”字也重复,不成对联。故,谨致一言,聊供参考。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0:24:03 | 只看该作者
(十)
弹:德园门联写得不好

                    
         

    德园是长沙饮食行业的老品牌老字号,闻名全国。但是,它的门联却委实让人不敢恭维。
                     

    其“联”曰:
                   

    德厚望重承先启后;
    园喜客满笑谈人生。
                   

    该“联”患处有三:一在立意,与德园所从事的饮食行业毫不相干,犯了杨裕兴门联同一毛病。
                     

    二在平仄,“德厚望重”四字连仄,犯了音韵失调的毛病,倘改为“德厚望隆”尚觉差强人意。
                     

    三在对仗,“承先启后”与“笑谈人生”又如对得起来?
                     
    老字号有其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既挂门联,但也不可忽视其“门脸”文化。否则,既愧对祖先,又愧对后人。笔者建议,长沙老字号的老总们不妨效仿一下火宫殿,委托长沙市楹联家协会来征一征门联,如何?
                     


赞:楚丰酒楼门联不错
                     

    到营盘路《湖南诗词》杂志社办事,偶然看到位于东风路与营盘路交接处的楚丰酒楼挂有一副甚好的门联,联曰:
                     

    一回酒渴思吞海;
    几度诗狂欲上天。
                   

    古人总是将诗与酒紧密联系在一起,杜甫《饮中八仙歌》有句云“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谓妇孺皆知,即为明证。该联由酒联想到诗,畅达自然,不离主旨。悬挂于酒楼,甚为得当。
                   

    长沙人有句俗语,说肚子饿极了,“吃得一头牛进”。话虽极度夸张,但夸张得合乎文理,把饥饿难耐之状和渴望大嚼一顿之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该联“思吞海”、“欲上天”即运用了相同的手法,虽是煽情,却在情理之中。比起台上歌星们却辄便是“嗨,你好吗?”的故作姿态,效果当然好得多,文化档次则不知要高出多少倍。这便是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0:26:51 | 只看该作者
(十一)

“彩电”与“豪宅”
                   

    借对是楹联创作中对仗求工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汉语中多义词很多,有些词用于联中的原义在对仗时本来不工,但这词另有一义却和平行句中相应的词成为颇工或极工的对仗。这便是借义工对的手法。例如,民国时期湖南有人撰联嘲讽窃国大盗袁世凯道: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联中“东西”一词作“家伙”解,与“南北”相对并不工,但“东西”另一义为方位,故借此义对之,显得极为工整别致,讽刺意味也更为强烈。“民国总统不是东西”,何其痛快淋漓!正因如此,该联一经传出,即广为传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笔者夜闻某夫妇吵架,摹其言撰得一联云:
                     

    哼,贱妇愚哉,非吾直上青云,何来彩电?
    呸,莽夫谬矣,是我亲缝绿帽,始有乌纱!
                   

    联中“彩电”与“青云”,“乌纱”与“绿帽”均为当句自对。按理,“彩电”是器物类名词,“青云”是天文类名词,对仗不工,但“电”字另有一义属于天文类,借用此义则对仗极工了。如此为之,可使对仗显得十分工巧,也可令联作平添许多意趣。
                   

    然而,一些人不谙此道。该联于本世纪初在某省级楹联刊物上登载时,编辑竟然将“彩电”改为“豪宅”,不仅对仗全无,意趣更恨全无矣,所谓点金成了铁。好为人师者,弄巧成拙一至如此,令人悲哀。倘认为“彩电”不够档次,不够力度,不足以揭露贪婪者的本性的话,要改而改为“蓝鸟”,也不至于显得如此外行吧。
                  


湘江畔,笑语荡开春水碧
                     
   湘江风光带是长沙市新辟的一大景观,也是广大市民休闲之一大胜地。此处鲜花遍地,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光秀美,值得大书特书。符笑汀一联为人所称道:
                     

    绿茵遍地儿娃,引侣呼朋,笑语荡开春水碧;
    白发谁家翁媪,飞觞对奕,欢颜凝聚夕阳红。
                   

    该联未着力于风景之描绘,而侧重写人的活动,以人烘景,以景生情。
                     

    试想,倘非景色怡人,焉能少长咸集?其“笑语”、“欢颜”,岂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乎?
                     
    今之作诗撰联者,往往喜好用“太平盛世”、“和谐社会”等抽象词语讴歌当今时代,似乎不用此等冠冕堂皇的语言便显不出思想性与时代性。殊不知此已陷入文艺创作公式化概念化之误区。
                     

    一切文艺作品均要靠形象来说话,没有鲜明的艺术形象便无感染力,更无生命力,诗联尤是如此。
                     

    符笑汀此联,未空喊“和谐社会”来装璜门面,而是用一幅鲜活的图画来彰显“和谐”的实质,自然高出一筹。
                     

    至若“白发”、“绿茵”之对仗工严,“夕阳红”、“春水碧”之韵味隽永,尤其馀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00:29:32 | 只看该作者
(十二)
                  

弹:“三湘第一长联”名不副实
                    

    前一阵本地多家报纸均报道:冯建平先生指书自撰736字“长联”,“是名副其实的三湘第一长联”,对此,笔者有话要说。
                    

    首先,说此联为“三湘第一长联”,即是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台湾“联圣”之称的湘阴人氏伏嘉谟先生便撰写了歌颂湖南的1000字长联;益阳谭荣萼先生曾撰写过歌咏益阳的1654字长联;衡东谭启文先生曾撰嵌中国地名的1718字长联。且不论这些联作之质量高下,仅就字数而言,冯联也只不过“小弟弟”而已。
                    

    其次,称此为“对联”,也是鱼目混珠,公鸡扮凤。该作不合对联体例处甚多,严格而言,称之为“联”,应为假冒伪劣。其一,对联忌不同位重字,然该作不同位重字成堆,数不胜数。不同位的“天”字计有七个之多,“天宇神乎”,“始建天星”,“水陆天心”,“任客中天游”,“胜迹老天遗”,“洞天藏福地”,“石柱参天”;“城”字亦为七个,“百姓谓城南”,“幸城留一角”,“文夕焚城”,“城头高耸阁”,“一城****涌”,“辛亥攻城”,“绿抱城”等,其他重字,犹不胜枚举。
                    

    其二,对联讲究严格的对仗,而该作多处失对。如:“浚江淤右岸”与“教耕作臣民”相对,“右岸”为偏正,“臣民”为联合,结构不符;“吴王筑土,邱公垒石,刘武辟园”与“庚午更名,辛亥攻城,红军溃敌”相对,本应为当句自对,前一句“吴王”、“邱公”、“刘武”均人名,后句理当均为干支,然“庚午”、“辛亥”而后,却是“红军”,岂非不伦不类?还不止如此,限于篇幅,不再多举。
                    

    其三,对联句法讲求长短句式参差错落,摇曳多姿,该作却多以五言句为之,往往连续五六句,甚至多达八句者,如:“醉后书僧狂,湘学始胡宏,朱张同会讲,匡社谈时事,汝鼐绝三功,西王尽效忠,左曾殉道义,白石行刀法”,此绝非对联句法,有点汤头歌诀的样子,然而又没押韵,连歌诀都不是。
                    

    其四,从事文字工作,必讲求文从字顺,咏史怀古之作,尤当凝重典雅,然该作遣词造句,多处让人不知所云。如“匡社谈时事”一句,令我费解。古有“匡扶社稷”之说,亦有“匡时”之词,没听过“匡社”之语,此为生造。再如,“左曾殉道义”一句,也使人想不透。左者,大约为左宗棠也;曾者,曾国藩乎?左曾二人,又何时“殉”于道义?再如,“朱张同会讲”,“明代民间已有传”、“四面风摇铃”、“如花楚域绽”诸句,似涉俗滥。如斯弊病,多若牛毛。
                    

    论量与质,这副联作号称“三湘第一长联,均名实难副。希望长沙报界的各位记者谨而慎之,不成熟的东西,不要迫不及待,狂吹滥炒,以免愚弄读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58:11 | 只看该作者
(十三)
                  

莫以嵌名而害意
                   

    古往今来,有不少嵌名佳作。如:
                   

    潮州韩江酒楼联: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首嵌“韩江”,尾嵌“酒楼”,用典自如,天衣无缝。此诚大手笔也!再如,清代沈卫赠银珠女出联:
                   

    银烛高烧,只恐夜深花睡去;
    珠帘半卷,似曾相识燕归来。
                   

    非但嵌名,而且集句,工丽无比,诗意盎然。
                   

    今人有长沙史鹏先生集陆游,杜牧诗句题紫金阁联亦甚为工丽典雅:
                   

    雨添苔晕紫;
    日落水浮金。
                   

    长沙伏家芬先生赠杨启帆女士联,亦饱含诗情画意:
                   

    风启一帆红杏雨;
    帆扬千里绿杨堤。
                   

    嵌名联以不着斧痕为上品,若为嵌名而嵌名,生造词语,以词害意,则将画虎不成反类犬。嵌得圆熟,则如嵌宝石于指环,熠熠生辉;嵌得霸蛮,则如嵌蝇粪于蛋糕,令人作呕。当代不少联作者,以嵌名为时髦,既欠学力又缺才情,胡镶乱嵌,生硬斧凿,实不足取。
                   

    今年高考期间,见到师大附中考点联曰:
                       

    广在往昔求书,丹心映雪风流附;
    益于今朝试王,壮志凌云天地中。
                   

    平心而论,该联立意不错,平仄对仗均十分讲究,用典圆熟,意蕴深邃,又切合主题,完全可以撰制成佳构。可惜为嵌名所累,其效果适得其反。首嵌“广益”,倒还文从字顺;尾嵌“附中”,便是画蛇添足,坏人脾胃了。尤其是“风流附”,根本不成话。“附”与“中”,也根本不成对。胡党生先生评之曰“匠心独运”,我认为论之不确,应该称之为弄巧成拙才恰当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00:13:56 | 只看该作者
(十四)
                  

平平仄仄话联律

                   

    楹联作品的起码“及格”条件为:上下联之间必须:字句对等,词性一致,结构相应,节律合拍,平仄相反,语意相关。这六点,可以称之为联律总则,亦可称之为楹联之六大基本要素。另有三大忌讳:合掌,不规则重字,三平脚三仄脚。
                   

    凡遵循上述原则者,可称之为合格作品;反之,则称之为“假冒伪劣”。
                     
    在新长沙各处场合张贴出来的对联中,信手就可拈出一串“假冒伪劣”的对联。比如今年高考考点对联中,不合格的对联即比较多,倘将小有毛病者忽略不计,严重违律、不及格者有四副,即:长郡中学高考考点联、天心区一中考点联、地质中学考点联、稻田中学考点联。限于篇幅,不能逐一评点,今仅爰举长郡中学考点联析之。长郡中学这所三湘名校,历年高考皆考得极好,有口皆碑,让人向往。但个人希望该校在作为高考考点时,张贴在“名校”前的对联能“及格”,当然,最好其联作能誉满全城,做到名校配名联。长郡中学今年高考考点联为:
                   

    英雄出少年,扬鞭策马,河山万里建功业;
    才俊满郡园,挥毫泼墨,青春十载展宏图。
                   

    我们不妨考察一下全联的音韵安排: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该联上下联除了第二个字与最后一个字以外,其余各字均平仄相同,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律总则之第五条“平仄相反”的规定,谓之为“平仄合掌”。
     

    这种严重的“违规”,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如由我来评判,该联“不及格”。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00:32:01 | 只看该作者
(十五)
                  

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当前正值“三秋时节”。今年高考期间,长沙市21中考点前曾悬有精妙对联,即用了“桂子三秋”之典,其联曰:
                   

    下笔千言,凝湘水十里;
    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所谓“待桂子三秋”,指考完后,即可归家坐等录取通知,聆听榜首高中的佳音。
                   

    这副高考考点联,笔墨灵动,为长沙高考考点联仅有。上联“下笔千言,凝湘水十里”,言应考;下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曰成功。虽无豪情勃发之雄词,却深具成竹在胸之气概。另,“出门一笑”,又见考生答题自如轻松之态。
                   

    但该联似有一明显错字:即“流”错成了“水”字。可能是书写者失误,或记者抄讹。按理,书得如此联作,不至于犯此类低级错误。
                   

    除此之外,我认为联中尚有一字值得斟酌,这就是“凝”字。
                   

    笔者不妨来一番咬文嚼字。据《辞海》,“凝”有三义:一为凝结,凝固;二为坚定,巩固;三为专注,凝聚。无论用哪种含义,在联中均解释不通。既是“下笔千言”,必定神思迸发,滔滔乎若江河直下,岂可凝滞哉?即使是说笔端凝聚着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意脉不顺,阻滞不畅。笔者窃意妄改为:
                     

    下笔千言,泻湘流万里;
    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虽湘流不及万里,但汇入长江,即滔滔而下东海也。“泻”字之用,非但联文意脉贯通许多,气势亦恢宏不少。可否?谨候教。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00:49:58 | 只看该作者
(十六)
                     

弹:荡开一笔茶香溢
                     


    车站北路劳止亭茶庄联曰:
                     

    劳力劳心,留片刻休闲品茗;
    止烦止躁,得半日雅座评茶。
                     

    两嵌亭名,自然顺畅,有规劝之意,无斧凿之痕,很好,确富招徕顾客吸引力。
                     
    只不过,“休闲”、“雅座”对仗不工,“品茗”、“评茶”内容合掌,未为至善。下联何不荡开一笔,不局限于品茶本位,而承接“止烦止躁”而来,续言饮茶之妙处,岂不更好?比如说,“醒脑提神”、“破睡催诗”等,均可避“合掌”之病。倘改为“养性怡情”,似乎更恰切一些。建议而已,聊供一笑。
                     


赞:临江品茗怀诗圣
                     

   
    杜甫江阁茶楼悬刻祝钦坡先生一联:
                     

    品茗话长沙,清流绕郭,峻岳凌霄,擅三楚山川之胜;
    临江怀杜老,高韵忧时,大名盖世,享千秋诗圣而尊。
                     
    品啜佳茗,俯视湘江碧浪;放开眼界,仰观岳麓青峰。览山水洲城,尽古郡长沙之胜景;喜士农工贸,鼓中华崛起之雄风。岂独言山川之美哉?即景言情,豪兴勃发,借茶说事,弦外有音。作者深谙借题发挥之妙。
                     
    茶室紧邻江阁,自当怀诗圣之高风;联文不涉少陵,其必悖切题之要旨。故下联开笔,顺理成章,高韵大名,歌之有据。凡江阁观光之客,即茶楼小憩之宾;茶楼品茗之人,亦江阁倦游之士。品茶之际,回思风雅雄才,不亦宜乎?不亦爽乎?佳联也!
                     


现:且贡拙作砖引玉
                     


    江阁茶楼临江一侧亦悬刻笔者一联,今录之,以供读者诸君评议:
                     

    汲长沙水,烹洞庭茶,凭岳色江声,喜迎中外三千客;
    唱少陵诗,和龟年曲,仗铜琶铁板,盛赞湖湘百万家。
                     


[回音壁] “凝”的第四个义项
冯力文
                      
    10月9日《橘洲》副刊“新长沙新联话”专栏,载长沙胡静怡老先生《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一文,评点长沙市21中高考考点联,赞弹俱发,功力不凡,颇具影响。作为该校一名语文老师,感佩之余,想略作一点补充。即“凝”字,除了《辞海》中所列的三个义项(即:凝结,凝固;坚定、巩固;专注、凝聚)外,尚有第四个义项,即“完成”(此义项收录于商务印书馆编印之《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369页),“泻”字虽佳,稍嫌略带贬意。笔者于对联为门外汉,不知凝字的“完成”之义项于联意是否顺畅,特贡拙见。
                  


裕后光前 兴无继绝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年会筹备工作委员会举办的“擦亮金招牌,振兴老字号”新对联征集大赛已于近日揭榜。笔者作为评委之一,拟就入选作品与部分落选作品略回述评,与广大楹联爱好者共飨。
                     
    总体而言,此次征联之精品不是很多。盖因难度有四:一必贴切老字号,二必体现经营特点,三必涵盖人文历史,四必富于文采与韵味。四者兼而有之者,实是凤毛麟角。以杨裕兴联为例,稍佳者有三:
                     

    裕后光前,传承老字号;
    兴无继绝,创造新品牌。
                     

    裕德裕民,特色追求高品位;
    兴家兴国,老牌续写大文章。
                     

    身承雨露情,笑斟来醉客醇醪,绝胜雅偕三径侣;
    腹有鲲鹏志,奉供上翻新小菜,但求香彻五洲心。
                     
    第三联甚有文采,且揭示了经营特点,颇得评委青睐,惜其非杨裕兴一家所专有,其他酒家亦可用之,且“醇醪”、“小菜”属对不工,故遭淘汰。
                     
    第一、二联立意相近,不约而同宣传了老字号,且均嵌名,专属杨裕兴,故特色鲜明。遗憾的是未能体现经营特点,亦非上佳作品。然遍观所有应征之作,再无够格者,故惟有矮子之中拔高子,二中选一。审视第一联,“裕后光前”、“兴无继绝”,两成语用得圆熟,与后文亦语意贯通,且“新”“老”二字对仗甚工,而第二联中“兴家兴国”似嫌扯得稍宽,有凑对之嫌。故取第一联而舍第二联也。中选作者为长沙曹龙汉。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06:49 | 只看该作者
(十七)
                  

又一村中酒菜香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7-12-18

                     

    本次“擦亮金招牌,振兴老字号”新对联征集大赛中,有题咏又一村之联作,较佳者比杨裕兴稍多。如:
                     

    远道而来,何惧山重水复;
    宽怀自乐,必然柳暗花明。
                     

    借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句,暗嵌“又一村”店名,甚富人文色彩,惜未能切合行业特征,未能入选。
                   

    而“柳暗花明,好寻曲径通幽处;灯红酒绿,正是开怀畅饮时”一联,虽涉及了酒家,造句亦雅,但不切。又一村处于闹市,何言“曲径通幽”?况“灯红酒绿”一词,隐有贬意,有所不当,亦弃之。
                     

    再见一联:
                     

    归客欲沽千岁酒;
    醉翁笑指一新村。
                     

    文句十分洒脱,可惜“千岁酒”与“一新村”对仗不工,只能淘汰。
                     

    睹柳暗花明,休问酒家何处有;闻香浓气馥,即知美味此间多。
                     
    该联符合征联要旨处甚多,当在考虑入选之列,只因未涉及“老字号”,且“柳暗花明”是成语,而“香浓气馥”不是,较之隽永而洒脱之下联稍为逊色,故在PK中惜败。
                     

    最终胜出者为辽宁作者李波之作:
                     

    客去总回头,看老店风光,无双誉里声名雅;
    杯传长带笑,惬良厨技艺,又一村中酒菜香。
                     

    当然,该联亦有美中不足,“无双誉里”显得略为牵强生硬,不够圆熟。
                     

    刘瑞清先生一联倒是无懈可击:
                     

    肴传湘菜无双谱;
    酒并汾州又一村。
                    
    杜牧诗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山西汾州杏花村酒中外驰名,此乃下联所本。该联深富人文内涵,确为佳制。但刘瑞清老作为评委,不能参赛,其作品亦不可参评,故惟束之高阁而已。
                     

    笔者评联之时,亦有些技痒,忍不住也撰得一联凑兴:
                     

    老店品珍馐,忆百载沧桑,山重水复;
    新风吹雅座,喜一朝变化,柳暗花明。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15:48 | 只看该作者
(十八)
                  

十万征联征得“物有所值”吗?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7-12-25

                     

    据新闻报道,南岳华天十万巨奖征联已于12月5日揭晓,如下“二联”拔得头筹(详见12月11日省会某报报道)。其一为:
                     

    左依水帘洞,右揽万寿鼎,背倚祝融峰,此处洞天福地,原是中华第一境;
    西攀火焰山,东寻千佛塔,面拜玄女庙,何地厚德养生,当属神州不二秀。
                     

    其二为:
                     

    启智慧天窗,选实地项目,避万千风险,若非步步尽心,怎得利润源源流;
    开南岳山门,迎华天品牌,傍维一实业,最是强强联手,确保财富滚滚来。
                     
    这次征联活动,颇具轰动效应,令人瞩目。然而,世界上有许多事往往并不尽如人意。你说奖金吧,十万元之数确实不菲,在诗词楹联毫不起价的今日,能出巨资征集对联,不可不谓为大手笔。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应征者当然趋之若鹜。全国26省市8297组作品,确也蔚为大观。从主办者扩大企业影响之初衷而论,这次商业炒作似乎获得成功。但,商贸行业还另有一个重要的经营理念,即物有所值。十万巨奖换来的是什么呢?稍具楹联常识的人,一望便知,这两副联作不论是出句还是对句,似乎不过只是平庸文字的堆积。
                     
    据说,此次征联号称“站在南岳顶峰对句”,起点确实很高,面向九龙朝岳,俯瞰三湘大地,松涛澎湃,云海滔滔,能不神思奔涌,一泻千里?但得意之时,须防忘乎所以。作者忘了什么呢?忘了的是对联的基本原则和常识。
                     
    以联论联,在一般情况下,对联的上比应仄声落脚,下比应平声落脚。虽然极个别的特例有上联平声落,下联仄声落的,但绝不允许同一联中上下比的句脚同为平声或者同为仄声。而上述获巨奖之二“联”,恰恰就中了这个邪。湖南楹联有朋友谓之,这是在出“湖湘楹联大邦”的“大丑”?
                     
    第二,楹联是韵文学,与诗词同类,都要讲究平仄交错的音韵美。而此二联中,违律处比比皆是。如“右揽万寿鼎”“选实地项目”“傍维一实业”一连五仄;“不二秀”,“第一境”,三仄脚;“迎华天品牌”,五平一仄,音节点上同平;“怎得利润”、“确保财富”,一连四仄;“源源流”,三平脚。
                     
    第三,楹联是讲求对仗的,不仅要词性对仗,而且要平仄对仗。而此二联,上下联之间,音节点上同仄同平处甚多,毫无对仗。如“依”与“攀”同平,“拜”与“倚”同仄,“千佛塔”与“万寿鼎”同仄;“中华”与“神州”同平;“智慧”、“南岳”同仄;“天窗”、“山门”同平,等等,不一而足。
                     
    第四,楹联忌讳不同位重字,而此二联犯忌处亦多。如“天窗”与“华天”,重一“天”字;“实地”与“实业”,重一“实”字;“福地”与“何地”,重一“地”字。
                     
    另外,楹联还忌合掌。本来字数就不多,如果上下联之间句意还要重复,岂不更显得笔拙词穷?你看,“中华”与“神州”,不都是讲中国么?“利润源源流”与“财富滚滚来”不都是讲发财么?若说“意合”,确实不假,只不过是合掌之合。但,犯了作联的种种大忌,尚不自知,还“狂言”获奖“完全在意料之中”,岂不悲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一方立场,如有异议,欢迎赐稿反驳。——编者)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25:18 | 只看该作者
(十九)
                  

火宫殿楹联的遗憾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8-01-29

                     
                  

    火宫殿店堂内外,现今悬刻有不少对联佳作。盖因该店于2001年冬曾举办过一次征联,这些佳联均为获奖之作,不同凡响,这次征联,效果远不及上次,佳作寥寥,且无出上次之右者。
                     

    稍好一点有的:
                     

    火候适宜,鲈脍莲羹滋味好;
    宫容典雅,评书弹唱笑声多。
                     
    首嵌“火宫”,切店名;“鲈脍莲羹”,“评书弹唱”切经营特点。此均为长处。但问题不少:一“典雅”遣词不够得当;二、“莲羹”不若“莼羹”。晋代张翰洛阳为宫,“因秋风起,而思吴中之莼羹鲈脍”,便辞官回乡。既用此典,则用“莼羹”之宜;三、“评书”、“弹唱”与“鲈脍”“莲羹”均应当句自对,显然前者不工,“弹唱”不如改为“唱曲”。有此三不足,遭淘汰自在必然。
                     

    稍有趣味者为:
                     

    入口方知香味美;
    蜚声偏是臭名高。
                     

    火宫殿臭豆腐闻名遐迩,故“臭名高”实有所本。但全联单薄,且不雅,故未能入选。
                     

    七评八选,最终入选者为涟源李世明联:
                     

    火烩佳肴,老店诚招中外客;
    宫留美誉,新街盛载古今情。
                     

    虽非上上之选,却也无刺可挑。“蜀中无大奖,廖化作先锋”,如是而已。
                     
    近年来,火宫殿内又作了一些新的改建,戏台从厅内移至庭中,宽敞明亮了不少。戏台两侧悬刻何绍基一联,更为店堂增色。遗憾的是新增两处庵堂的楹联很不合格,不免令游人败兴。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29:00 | 只看该作者
玉带浮油带迅干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8-02-19

                     

    甘长顺征得的好联不多,惟有一联可取。
                     

    重码长挑,银龙出海落锅起;
    轻尝顺品,玉带浮油带迅干。
                   
    “银龙出海”、“玉带浮油”颇富烹食面条之形象美感,故十分贴切甘长顺的行业性质。此为一切。“落锅起”、“带迅干”均是长沙面食里手的品头禅,乡土味甚浓,十分贴切长沙之风俗民情。此为二切。以鸢肩格嵌“长顺”店名,不可移往他处。此为三切。故该联取胜之道,在此三切也。
                    
    作者李忠云,通讯处为福建顺昌。笔者疑其为土生土长的长沙人,要么就在长沙生活过相当长的时日,否则,“落锅起”、“带迅干”这些长沙里手的行话不会如此谙熟。
                     
    但该联亦非至善,有刺可挑。结尾一句中两个“带”字相重,而上联相应位置却未出现重字,此实一病。虽一为名词,一为动词,词义有别,但终究还是重了,总不太好。然而这两字又无法更改,只能权且存之,以俟高明之士。否则,甘长顺联,便只有空缺了。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39:42 | 只看该作者
首开绣业一枝春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8-02-26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打造的“金彩霞”品牌早已闻名遐迩,其首创绣刺狮虎的“鬅毛针”法尤为中国刺绣业一枝独秀。这次应征作品中,不少联作紧扣这一点来立意构思,可谓得其所哉。
                     

    如:
                     

    鬼斧神工双面绣;
    生龙活虎鬅毛针。
                     
    便突出了该企业之显著特色,“鬼斧神工”与“生龙活虎”不仅赞之有据,而且属对工稳,撰制得颇具匠心。可惜美中不足的是“鬅毛针”三字皆平,犯了“三平脚”之忌讳,且与“双面绣”不成对仗,只能落选。
                     

    再如:
                     

    续千载华章,妙手展经纶,描龙刺凤惊寰宇;
    弘三湘绝艺,慧心研锦绣,走线飞针动鬼神。
                     
    联中散嵌“湘绣”点题,全联不但紧扣了企业特色,而且贯注了“擦亮金招牌,振兴老字号”的理念,属对大都工整,音律毫无瑕疵,实属难能可贵。惜“鬼神”对“寰宇”不工,一为并列,一为偏正,有刺可挑,未能入选。
                     

    经反复品评比较,评委们一致认定拔头筹之作应为江苏严金海联:
                     

    重光老品牌,欣获艺坛千种誉;
    独创新针法,首开绣业一枝春。
                     
    其题咏之贴切,意蕴之深邃,自不待言。仅就对仗而论,“新”“老”之工,“独”、“重”之巧,均见功力。何况横批“彩绮明霞”嵌名,亦非该所莫属。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43:21 | 只看该作者
隆情酱菜德字香干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8-03-13

                     

    德茂隆酱园在长沙久负盛名,其德字香干尤为家喻户晓。不少作者在联作中均一致赞誉。有曰:
                     

    百馐滋味千家誉;
    一酱成名九域香。
                     

    有曰:
                     

    以德齐家,常传美誉三千里;
    凭行济世,独领风骚数百年。
                    

    还有:
                     

    德茂工精,老店百年名显赫;
    色浓味正,春风一路远兴隆。
                     
    这些作品,均有一定的宣传力度与较好的广告效应,但共同的弱点是未能切合该企业的经营特色宣传其拳头产品,故失之空泛。用联界的行话而言,都是大路货,特点不鲜明,便如中药铺的甘草,每剂药都可用。况且这些联作在遣词、造句、对仗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一联中,“滋味”与“成名”就不成对,一为联合结构,一为动宾结构;第二联中,“美誉”为偏正式,“风骚”为联合式,亦不成对。
                     

    相较而言,既突出了企业特征又几乎无刺可挑者,为曹琴一联:
                     

    德字香干,老店百年常茂盛;                    
    隆情酱菜,名牌众品早流传。
                     

    虽最终胜出,但稍逊风骚,韵味不足,如同喝一杯白开水。由斯可见欲求上品之难。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00:49:58 | 只看该作者
万众口碑成广告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8-03-25

                     
                  

    黄春和米粉以其味鲜量足而深受广大长沙市民欢迎,故其字号也成了长沙人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品牌。此次征联作品中,河北张志强一联颇得评委青睐:
                     

    经营有道,满面春风,万众品碑成广告;
    童叟无欺,一团和气,百年诚信作招牌。
                     
    联中嵌“春和”,非该店莫属,不可移易。联文强调了“童叟无欺”、“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与广大市民有口皆碑的必然关系,切中肯綮。尤以“万众口碑成广告”一语,未尝为人所道,极有新意。虽未点明“米粉”这一经营特点,仍不失为佳作。故此折桂蟾宫。
                    

    另有两联,也堪一读。其一为:
                    

    春风即店风,终日笑容相近;
    和气添人气,长年宾至如归。
                     
    立意相当不错,两“风”字两“气”字相重复,颇见匠心。可惜的是“宾至”与“笑容”不成对,“相近”的“近”字用得牵强,不够圆熟。
                    

    另一联为:
                     

    食美价廉,米线粉条由你选;
    春和景丽,携朋带眷任君游。
                    
    上联颇切经营特色,下联却离题太远。不过对仗平仄还是合格的。有人说“携朋带眷”与“米线粉条”词性不同,不能相对,这是关于对仗的一种片面理解。单就词性而言,确非同类,一般不可对仗,但从结构观之,“米线”、“粉条”均为偏正式名词,两名词连起来构成联合词组,而“携朋”、“带眷”均为动宾式,同样相连成联合词组。整体看来,是两个联合词组相对仗,并不违规。另从当句自对角度观之,“米线”与“粉条”自对,“携朋”与“带眷”自对,亦然合律。前人亦多如此为之。鲁迅先生律诗中一联:“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依稀”为名词,“变幻”为动词,似乎不可对,但将其视为连绵词相对,或视为“依”与“稀”、“变”与““幻”分别自对,便十分工整了。人们所熟知的曾国藩挽乳母联:“一饭尚铭恩,况褓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应泣血三年。”显然“褓抱提携”与“人情物理”词性不同,人们均谓其工者,非上述之理由乎?
                     

    应征作品中,有一“联”最为搞笑:
                     

    你是我的最爱;
    我是你的粉丝。
                     
    由“米粉”而联想到“粉丝”,青年人思维之灵活,令人钦羡。可惜这种文字不符合对联的体例,其语言也离传统文化的语言规范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此时尚前卫之词语,是不宜进入传统文化殿堂的,还是到通俗歌词中去吧,到港台歌星演唱会上去吧,那里才会大有用武之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2:31:24 | 只看该作者
沙坪湘绣巧夺天工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8-04-01

                     
                  

    长沙沙坪金球湘绣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湘绣生产企业,薄一波同志曾赞曰:“沙坪湘绣,巧夺天工。”现今该厂门前牌坊镌刻有伏家芬先生一联:
   

    披沙聚金,鸭青鹭白湖湘景;
    依坪托市,橘绿橙黄锦绣乡。
                     

    上联言经济建设,下联言企业发展,以燕颔格嵌“沙坪”,以凫胫格嵌“湘绣”,如钉钉铁,不可移易。
                    
    沙坪湘绣厂经典之作《洵阳遗韵》,《松林之晨》早已蜚声中外,尤令人钦羡者,2005年10月12日,四幅金球绣品搭乘“神舟六号”遨游太空,为湖湘绣业赢得无双美誉。雷银喜之作,紧扣这些内容,故而独占鳌头:
                     

    积十年巧艺,刺凤描龙,金球驰美誉;
    乘六号神舟,追风逐日,湘绣显尊荣。
                     

    该联无论是言事,切题,嵌名,对仗,均无懈可击。虽“驰美誉”、“显尊荣”稍嫌俗滥,仍瑕不掩瑜。
                     

    若论文采斐然,则以下一联为甚:
                     

    刺龙龙破壁,刺凤凤还巢,老厂技超群,刺出美中旋律;
    绣水水拖蓝,绣山山凸碧,故乡春入画,绣成梦里家园。
                     
    全联意象飙动,以鲜活灵动的艺术语言盛赞了湘绣艺术家们之心灵手巧与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一切自然美的创作再现,以意象的营造代替了抽象空洞的赞誉,为所有应征作品之罕见,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当代楹联作品,能营造意象,空灵鲜活者实是凤毛麟角,令人太息。倘楹联家们能钟情于此,且乐此不疲,则何愁联艺之不兴?
                     

    当然该联亦非至善,因其未紧扣沙坪湘绣厂之特征,其他厂亦可用之。故在与上联PK中落败。
                     

    与其相类者尚有一联:
                     

    刺山川毓秀,刺花木争荣,密度金针,刺出三湘千样景;
    绣龙凤呈祥,绣鸳鸯戏水,细穿彩线,绣成九域万家春。
                     

    从立意与句法揣度,应与上联出自同一手笔,虽不如上一副灵动,亦堪一读。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2:34:22 | 只看该作者
玉露调名醋和风暖客怀
------------------------------------------------------------------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08-04-08
                  
                    
    醋有助消化,杀菌之功能。山西人最爱喝醋。其民谚曰:“宁喝三杯醋,不喝一杯酒,每餐一杯醋,活到九十九。”电视剧中那位被称为“寇老西儿”的宋朝宰相寇准,长年抱着一个醋瓶子,即是明证。
                    
    长沙人也爱喝醋,其压有玉字泥封的玉和醋行销三湘大地三百余年,当年老长沙们口头流传的“陈年老醋出坛香,玉字封泥走四方”,便是玉和醋业极好的广告词。
                     

    这次征联,作者们为玉和醋创作了不少作品,其较佳者如:
                     

    一面招牌封玉印;
    半壶老醋品人生。
                     

    “品人生”甚有深意,令人回味。但全联稍嫌单薄,不够警策。
                     

    再如:
                     

    五味醋居先,杯盘送爽颜添玉;
    四时酸保泰,鼎鼐调元味养和。
                     

    咏“醋”咏得不错,但咏“业”刚嫌不足。
                     

    下一联同样围绕着“醋”做文章: 
                     

    从来寓意超凡,喜留这世外奇香,使客提神添雅兴;
    不必望梅止渴,乐享此人间极品,凭君调味佐佳肴。
                     

    用曹操望梅止渴一典甚富人文内涵,亦具文采,语言洒脱,非俗手为之。惜亦无关企业也。
                     

    此外,尚有:
                     

    “玉字封坛口;和风敞酱园。”
                    

    “亲朋好友和为贵;苦辣酸甜醋占先。”
                     

    “品质为先。百年老店名如玉;真情至上,满面春风贵在和。”
                     

    均各有所长,当然也各有所短。笔者不拟一一赘述,读者诸君请自品之。
                     

    若论切玉和醋业者,当以此联为上:
                     

    玉露调名醋;
    和风暖客怀。
                    
    一“调”字,便刻画了玉和制醋之工艺流程,则非单一咏醋,而是咏“醋业”了。“和风暖客怀”一句,则阐明了玉和醋业“坦坦荡荡做人,明明白白做醋”的服务宗旨,体现了中化传统文明——和“文化”之精髓。寥寥十字,言简意赅,蕴藉无穷,贴切精警。其能夺冠,自当实至名归。
                     

    该联作者曹琴,乃长沙青年女诗人。联坛有此后彦,承继有人,实乃传统文化之幸事。
26#
发表于 2010-11-9 11:22:15 | 只看该作者
征联不好写
应征作品中,有一“联”最为搞笑:
                     
    你是我的最爱;
    我是你的粉丝。
:daxiao:
27#
发表于 2010-12-27 20:14:33 | 只看该作者
槛外一江浮万户;
窗前八面走群山。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30 05:50 , Processed in 0.05484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