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8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春风沉醉时,不恋星辰大海[23P]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11 01: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日本的旅途中,常有很多察觉神明栖息于自然的瞬间。但这其中真正称得上是仙境的,我也只见过两个:一个是鹿儿岛南边的屋久岛,另一个则是和歌山的熊野古道。

「熊野」这个词在日语里有「树木茂盛的地方」、「隐之国」和「神明居住的地方」之意,有人说亦有「死者灵魂栖息之处」的隐喻。这片位于纪伊半岛南边的山地,是参拜者在艰苦的旅途之后,终于抵达深山幽地的神秘净土,是他们笃信可以清净灵魂的地方。



两年前的梅雨时期,无意中看到一张熊野古道的照片。大约拍摄于某个微雨的午后,蕨类植物在水汽氤氲中泛起光芒,古树躯干上附生着茂密苔藓,翠绿鲜艳,全然是异次元世界即视感。不久后在奈良爬山,也因一场大雨被困在山顶奥之院,在堂前和偶遇的老年夫妇聊起我的日本周游计划,其中一位问:眼下最想去哪里?便毫无计划地脱口而出:熊野古道。

「熊野古道啊,好地方呢。」两人颇为赞同。

「去过吗?」

「没去过。到如今也去不了了。腿脚不方便,能爬上这座山顶来,已经是拼了命。熊野古道啊,真令人向往呐。」

然而,一个多月前初次造访熊野古道时,我还认为它名不副实,实在很丑。并未捱到梅雨季节,是在三月初。因为冬天尚未走到尽头,群山都覆盖在死气沉沉的灰褐色中。心中当即叹了口气,觉得此情此景未免太不符合想象,走在森林中,又嫌老树不够老,古道也不够古。





2004年作为「纪伊山地的灵场和参拜道」中一部分登录世界遗产的熊野古道,其实有着1200年的历史,是日本人山岳信仰中最重要存在。如今它主要由「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和「熊野那智大社」三山构成,合称「熊野三山。」

「熊野」这个词在日语里有「树木茂盛的地方」、「隐之国」和「神明居住的地方」之意,有人说亦有「死者灵魂栖息之处」的隐喻。对过去那些长途跋涉在这条参拜路上的人们来说,它也许更多象征着「困难的尽头」和「终于抵达的救赎」——最早是僧侣把这片幽远之地当成修行地,后来是平安贵族和室町武家,再后来是江户庶民,人们总是从京都出发,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步行700多公里,最终巡拜完熊野三山。因此,这片位于纪伊半岛南边的山地,是参拜者在艰苦的旅途之后,终于抵达深山幽地的神秘净土,是他们笃信可以清净灵魂的地方。据说在熊野参拜最火爆的江户时期,庶民间流行「一生参拜七次伊势,三次熊野」的说法,太多人纷沓而至,才有了「熊野参拜者如蚁群般」的说法。

机缘巧合,一个月前大失所望的熊野古道,到了四月又去了一次。坐在从大阪驶出的特急列车上,看见初次造访时还光秃秃的世界,已长出漫山遍野的新绿色彩,树林茂密不见缝隙,偶尔长出一株樱花,像一个隐喻。又有凤尾竹长在房前屋后,像是旧时清浅的山水画。因为微雨落下的缘故,山腰笼罩在层层云烟之中,云烟让山有了生命,便清楚知道:此地群山正在醒来。



从中边路到「山之汤」

熊野古道并不只有一条,入选世界遗产的主要有五条:从渡边津至田边的「纪伊路」,从高野山至熊野三山的「小边路」,从田边至熊野三山的「中边路」,从田边经过串本再前往熊野三山的「大边路」,以及从伊势神宫到熊野三山的「伊势路」。如今以穿行在群山中的「小边路」和「中边路」最受旅行者欢迎,「大边路」和「伊势路」也能感受海岸线风情,无论哪一条,总有变幻莫测的熊野川贯穿其中。

对初行者来说,最好走的也是「中边路」,只选取「发心门王子」到熊野本宫大社的一段,全程6.9公里,只要花上3个小时,人人都能走下来。在熊野古道上,地标都叫做「王子」,是从平安时代沿袭下来的叫法,彼时天皇都迷信于「熊野御幸」,规模浩大,上千人一行,途中留宿之时,总要堆积石头祭祀,像一个小小的神祠,取名为「XX王子」,日积月累,就有了如今的「九十九王子」。

作为起点,「发心门王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去的。从大阪出发,首先要搭两小时电车到纪伊田边站,再换乘一小时只有一班的熊野巴士,巴士在盘山公路上穿行两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

好在熊野的巴士之旅也并不乏味,因为路途遥遥,中午时分的一班车就允许人们在车厢内吃便当。沿途的地名也十分有趣,简单直接,能大抵知道过去曾是怎样的地方:叫野竹的,也许曾有竹林乱长;叫小森的,也许曾是小小森林;叫曲川的,应该是河流在此处转了个弯;叫小鹿的,应该是有过幼鹿目击情报;叫武住的,难道不是因为曾有武士居住吗?

第二次造访的熊野古道,群山绿得一塌糊涂。也才察觉到:这一带并没有特别巍峨耸立的高山,全靠「熊野三千六百峰」的霸气取胜。河流沿途蜿蜒,远方山峰连绵重叠,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仿佛一个世界的背景,全是细削锋利的山线。车上乘客寥寥无几,司机也有了聊天的余裕,行至某处,口吻激动:「大家快看,樱花很美哦。再看右边,那是梅花!」樱花确实迎来了满开,但梅花早已过了季,这么想着,司机却又沉寂了,久久,才终于下定了决心,不好意思地开了口:「抱歉啊,刚刚那是桃花。」



兴许是为了报复头一次抱怨它很丑,第二次造访的熊野古道哗哗下起大雨来,丝毫没有打住的苗头。前一秒还因为雨势稍小而内心窃喜,下一秒就又倾盆而下浇灭了希望。在休息区短暂停留时,司机拿出一个iPad向我展示气象走势图,云层很厚,走得极慢,彼此都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时,有两个披着雨衣的欧洲人下了山,兴致高涨:不是那么陡峭的山,时刻注意脚下,只要不摔倒就没什么问题。

欧洲人对熊野古道的热情高涨,每次都能遇着好几拨。熊野的司机也趁机学会了简单的几句英文,也就是「请问要到哪里」「请顺手取乘车券」「这里可以换零钱」之类,倒也够用。

从「发心门王子」出发前往本宫大社,最初是从农家集落和大片茶田开始的,这段道路近年重新铺装过,与其说是古道,更像昭和时代的日本农村风情。和当地农家几乎打不到照面,到处是挂满果实无人摘采的橘子树,只有从路边简陋的小木屋贩卖着自动投币的梅干和音无茶这件事上,能推测确实有人居住在此。亦有与众不同的一家,贩卖着木雕猫头鹰和招财猫,也有各类佛像,能看出手艺极好,却个个等身大小,毫无从这古道上扛回去的好办法。


古道前的雕刻品

无人看管的自动贩卖摊

直到过了「水吞王子」,才会进入真正的古道,入口处立着「苏生之森 熊野古道」的石标。熊野古道的森林,以桧木和楠木为代表的巨木为主,因游客向来不多,又因森林实在太能藏人,若偶尔被同行者落下,就能站定下来听风的歌,枝叶发出波涛潮汐的声音,虽是百年古树,树干依然身姿轻盈,群起摇动之时,也像是海。



下起大雨的熊野古道,蕨类植物的宽阔叶子愈发繁盛茂密,树根爬出泥土之上,也变成步道的一部分,周围偶尔长出颜色鲜艳的蘑菇。林中那些光秃秃树桩上,无一例外堆积着石头小山,都是旅行者之作,并不全是为了供奉神灵而祈愿,也是在熊野古道上最特别的「到此一游」纪念方式。





「伏拜王子」附近有一处高台,能远远俯视熊野本宫,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看见本宫大社的地标大斋原——号称「天下第一」巨大鸟居。据说从前参拜者在苦不堪言的旅途尾声,就是在这个高台上第一次看见了本宫大社的身影,感动得伏身跪拜下去。如今的旅人也视此处为圣地,因为如果运气够好,从高台上能拍到漂浮于云海之间的熊野连山,同样令人感动,几乎也要伏身跪拜下去。


熊野本宫大社

我第二次造访的熊野古道,雨下得越来越大,站在「伏拜王子」的高台上连群山也看不见。行至终点大斋原,樱花却开了。在京都赏过潮水一般的樱花,却从未见过这样孤高的一群,不为了迎合谁,只是开在旷野之中。

对长途的步行者来说,温泉无疑是最大的慰藉,熊野古道在这点上特别有优势。山里有好几个温泉旅馆聚集地,都在谷间平地,沿着河流而建,其中一个竟然有1800年历史,号称全日本最古老的温泉。人们不但爱泡汤,也爱在这里煮温泉鸡蛋。


煮鸡蛋

我去了另一个方向的川汤温泉。川汤,顾名思义,是从河底冒出的温泉。那家旅馆的房间全部正对山林,山下河流经过,都在雨后氤氲之中。是当地唯一一家设有混浴设施的旅馆,在河边挖了两个坑,将河底的温泉引入,再搭上一个简单草棚,尽极简之工事,实在充满「野趣」。只是,同行的母上大人第一次站在房间窗前,就从十楼高出俯视到两个光屁股的男人,大惊失色。我只好循循善诱:女性都是有专用泡汤浴衣的。男的?有女性在场时,男性也是会裹着毛巾的。




川汤温泉

因为有清澈河流经过,川汤温泉的晚餐就总有香鱼,也第一次吃到了新鲜豆角炸的天妇罗,用和歌山名产梅子制成的盐蘸着吃,味道清新。深夜十分寂静,也能听见潺潺水声,还有夹杂在水声中的鸟叫虫鸣,更有雨后冒出的一万只青蛙,狂叫不已。仔细辨认,也能听出房顶落下的水滴声,偶尔人们跳进温泉的哈哈大笑——把这样的声音录下来,似乎能治疗好一万个失眠夜。



次日清晨醒来,发现紧贴榻榻米处留出了一扇细长的玻璃,侧躺之间就光顾了整个春天。



从那智山到「海之汤」

那天辗转再去大门坂,遇上了大晴天。

和中边路相比,大门坂似乎更对得起「古道」这称号。沿途皆是参天大树,树龄全在400年到800年之间。入口处那两棵长了800年,每棵高达30几米,直径8.5米,分别长在石子路的两旁,枝叶却愈发缠绕在一起。大概受这独立与交织启发,人们称它俩为:夫妇杉。

人们来到大门坂,主要是为了上那智山。沿着全长700米,由267级台阶构成的石头坂道一路向上,终点就是那智山的入口。继续向上,经过那智大社和青岸渡寺,终点抵达那智瀑布,短短2.5公里,难度系数为零,成了老年旅行团的最爱。



那智山也好逛,是现代化改造的产物,两旁林立着各种土产店,终年热闹着。我在其中某家看见一幅字,上面的日语翻译过来是:「来的人,又来的人,都是福神。」店主热情地解释说「是这个意思呀:我们现在遇到的人,我们即将要遇到的人,我们遇到了又离开的人,这各种各样的人,都是福神的化身,留下了笑容也好,流下了眼泪也好,都是为了让我们变得幸福才出现的,要相信这一点啊。」也许是我表现得太过兴致索然,他又推荐起更加通俗易懂的来:「这个是掌管厕所的神明,要不要?」神明居住在厕所里,记得日本人是有这么个说法。

这里卖得最多的是一种名叫「八尺鸟」的三脚鸟,在熊野三山是守护神一般的存在。公元712年《日本书纪》里有记载:神武天皇在熊野山中迷了路,天照大神派来八尺鸟做向导,顺利将天皇引领到了熊野村。如今每年的1月7日,那智大社还会举办祭祀八尺鸟的活动,围观者众。



在立着八尺鸟石像的那智大社里,我还看见了一棵树龄超过850年的大楠。枝叶舒展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树干的一段却不知为何成了空心。给这楠木交上300日元供奉金,能换取一次钻进去的机会,树内架着简易楼梯,从地底钻进去,再出来时就是悬于地面的小小高架,能望见远方熊野诸山,都似在画框之中。在日本的神社寺庙求签,一定会写着「待人」一项,解答诸如「已经出现了」「正在来的路上」「捎来了口信」之类,最差的结果也就是「请再等等」,绝不会真的写着「不会来了」这般绝望的字句,也不知算是温柔还是欺哄。可是,如果真的站进一棵原地不动长生了850年的树木躯体之中,难免会开始思考:在上千年时光语境中的「再等等」,究竟等同于多长时间?


那智大社

那智大社隔壁有间青岸渡寺,是观赏那智瀑布的最佳角度,远胜于站在瀑布跟前。从断崖落下的高达133米的那智瀑布,是全日本落差最大的瀑布,自古就被视作神体。这瀑布悬挂于茂密森林之中,又有朱红色的三重塔做前景,使它不至于肤浅枯燥,是只有在青岸渡寺才能看见的景象。



身为一个贵州人,自幼便受黄果树大瀑布的熏陶,自然不觉得丝带般的那智瀑布有何壮观之处。但岛国人不这样想。日本有一副著名的国宝《那智瀑布图》,这画身世是个谜,不能考究是谁出于什么目的而作,只知是13~14世纪之间的作品。我在一个名叫《日曜美术馆》的节目中看过,这幅图是艺术家杉本博司的创作起点:35年前,即将30岁的杉本博司短暂回国,受这幅画种草造访那智瀑布,当场深感日本的神明栖息于自然之中,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美术家。

文学家佐藤春夫也好几次写过那智瀑布,说「从规模宏伟来说,那智瀑布算不上佼佼者,至少连华严瀑布都赢不了。但是从造型的美感来说,若论天下第一,山当属富士,瀑布定是那智。」又说它像是仙女的罗衣,在风中扬起裙裾,「就算是能隐隐看见仙女身体的曲线,也丝毫不会引起人的杂念,只觉凉意袭来。」



我既没有艺术家的悟性,也没有文学家的通感,只是后来在车站等巴士来,透过古杉的树梢远眺那智瀑布,水声不绝于耳,心想这细细的一条丝带,到底也能发出巨大的声响。心想这大概就是人与人相遇和告别的瞬间,在表面的细微不动之下,内心如何长久地轰鸣不止。

看到过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说从前「旅」这个字的意思,倒不是游山玩水,仅仅只是指「离开家」而已。离开住居就叫做「旅」,既有古代官人的「赴任旅」,也有把供奉物送往朝廷的「飞毛腿旅」,都出于某种现实需求。要说自发性地踏上旅途,即我们今天所谓的「精神之旅」,最早其实还是基于信仰需求的寺社参拜——这么说来,熊野果真就是古代日本的第一旅行胜地。

那智山的旅途也是用温泉结尾的,在不远处的胜浦港湾,海上散布着零星小岛,温泉旅馆各占一岛,都有自己的私家小船,从港口接送客人前往。岛上不缺温泉,有面朝大海的露天温泉,也有藏在山洞里的洞穴温泉。泡在南方小岛上的温泉里,底下是茫茫大海,月亮从头顶升起,多数人都会涌起感动。


胜浦温泉

恐怕人们在熊野修行期间,遭遇的也是类似的感动。因为感受到山岳深处的静寂和深阔,感受到大海无边的明亮和雄大,便从这充满对照的自然中察觉到奇迹的存在,察觉到神明的力量。这样的山和海能一直存在,大约是日本人直至今日也深信「神明宿于草木之中」的原因。

这个春天的和歌山南边的海,在雨中也有一层微微的淡绿色,荒波阵阵,长满奇岩怪石。天空美丽的地方,海才会变得蔚蓝。真想夏天也来看看这片海啊,想必会变成无边的蔚蓝。生活之所以还有希望,是因为夏天永远会来,毫无疑问。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4-23 23:13 , Processed in 0.03647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