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7813|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中国城市老照片系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15 14:38: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0年代西安城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现为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 。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丰镐都城、秦咸阳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目前已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80年代西安西大街景致


80年代西安小东门里的鬼市。销赃和盗墓贼的场所


西安的道路,东门里,当时是罗网筛网化学用品一条街。2009年拆迁


西安城墙根下的理发匠。0.15元/次


西安火车站80年代的行李房,东去售票处


西安80年代的骡车,此种状况是运输建筑材料的砖、楼板


西安西郊老机场内场景


80年代西安的道路上没什么车辆,电车除外


西安街景


80年代初期的外事商品部,在城墙上,华人不得入内


80年代初期的西安南大街


80年代初期西安卖大碗茶的阵营


那是西安街道交通状况真的很好


80年代钟楼下几乎没什么车辆,只有公交车


西安东新街人民大厦内的状况。那是的小汽车只有上海牌、苏联的伏尔加牌的


从城墙上鸟瞰西安城区


卖花生瓜子的小摊贩。使用统一的糕点固定周转箱


人民大厦内的车辆


夜市上卖烙饼的摊贩


城郊汽车站卖烤红薯的摊贩


2#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4:45:36 | 只看该作者
40年前台湾照片 20P

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较显著之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人民移垦,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

南宋澎湖属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设巡检司;明末被荷兰和西班牙侵占; 1662年郑成功收复;清代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与日本;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1949年国民党政府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省,海峡两岸分治至今。

台湾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台湾省经济奇迹, 名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于1990年代跻身发达经济体之列。台湾省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半导体、IT、通讯、电子精密制造等领域全球领先。

下面拍摄于1979年的中国台湾省老相片:









































3#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4:57:52 | 只看该作者
1991年的温州  23P
















































4#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4:59:56 | 只看该作者
光绪年间的河南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

河南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张衡、杜甫、吴道子、岳飞等历史名人。

下面系列相片,大概是光绪年间(1905年-1908年)由外国友人拍摄。























5#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02:30 | 只看该作者
1996年的西藏  11P

1996年8月,去了神秘的西藏,本想95年去,结果大庆不让进藏,没去成,从成都每天早上只有2班飞机到拉萨,而且都在7点前起飞,只能头天住在机场的酒店。

当时9点以后就没有飞机来了,于是牧民就把牛赶进机场,拉萨贡嘎机场离拉萨90KM,还要将近2小时的车,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坐车时千万不要睡觉。























6#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16:56 | 只看该作者
1948年的广西梧州  23P

1948年由美国传教士拍摄于梧州





















7#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24:01 | 只看该作者
80年代的中国 15P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陆续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和港台地区也建立了沟通渠道,于是,美国文化热、日本文化热、港台文化热陆续登场。但直到1992年,中韩才正式建交。

下图系列照片拍摄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女摄影师Eve Arnold访问中国拍摄。































8#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32:53 | 只看该作者
1956年的中国

1956年,汤姆·哈金斯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新西兰新闻摄影记者。当时他34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7年。旅行的第一天,在越过香港边界时,他写到:“我一刻不停地按着快门,用这种隐秘的方式庆祝我顺利实现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用我自己的方式记录这个民族,这个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群体。”

四个月里,他以观察者的身份走遍了中国东部地区,从南方的广州、上海,到北方的北京、沈阳、鞍山和长春,从西安到武汉的西北地区,还穿越戈壁沙漠到了遥远的乌鲁木齐。

除北京外,他从未长期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因为在北京才能获得各种许可,才能有翻译,还有“必须要观看”的活动。尽管旅途中总会有各种令人不快的限制和延误,他仍会抓住各种机会向西方世界展示冷战时期首次尝试“对外开放”的中国。




























9#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36:04 | 只看该作者
抚顺旧影  16P

抚顺市,素有"煤都"之称,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

抚顺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全国三十一个特大城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下面图片是旧中国时代的抚顺老相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40:02 | 只看该作者
1936年的市井生活 15P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个很时髦的名词,叫做“民国范儿”。大概意思就是说,民国时代虽是社会政治上的动荡乱世,却是人文精神上的蓬勃盛世——大师辈出、精英涌现,一个个都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自由的生活方式和高昂的精神气质,把这些民国时代的节操和风骨归纳起来,

就是所谓的“民国范儿”,但实际上,就在民国初年的动荡岁月之中,面对着遍地的文盲和失学儿童,一片空白的民族工业,这些充满了“民国范儿”的大师们,却心安理得地挥霍着仅有的一点儿教育经费,悠然自得地研究着历史、哲学、书画艺术之类缺乏实际意义的“传统国学”,或者翻译一些西方

文学名著,同时对落后愚昧的国民视而不见,还自诩为国家柱石、社会脊梁……

有人看到了这种现象的荒诞,比如说鲁迅,他认为不事生产的知识分子独自富裕,是很耻辱的;有人却觉得这才是知识分子应当享受的待遇——没有人民的苦难,哪有士子的享乐例如说胡适。

在过去,我们认为鲁迅是对的。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推崇胡适的理论。

另一方面,那些理科大师们既不会舞文弄墨地给政府歌功颂德,使当政者心花怒放;也不会以笔墨为匕首揭露社会黑暗,令当政者有所忌惮。因此自然只有坐冷板凳的份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属于普通百姓的“民国范儿”。

街头养家糊口的小贩


这个应该是帮助别人代写书信的读书先生吧!在那个年代有很多的读书人靠帮人代写书信糊口


一个小男孩在一个妇女的摊点买东西,看这穿着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小少爷吧?


街头的皮影戏


街道边的小吃摊?是馒头铺,包子铺吗?


街道边的修鞋匠,在普通百姓穿不起布鞋的年代,生活条件好的家庭不但穿的起布鞋,坏了还修的起。


街头卖汤圆


钓鱼


民国时候的艄公还是渔夫,光着脚坐在船上


马路上正在拉着的车夫


大街上卖草鞋的年轻人,民国时期大部分的普通百姓还穿不起布鞋,甚至还有光脚的


搬鱼的苦工


街头摆摊的


这个!这个是在掏耳屎吗?应该是的


大街上聊家常的妇女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51:35 | 只看该作者
1926年云南大理  14P

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
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建立了大理国。
大理国统治云南达300多年,期间曾受宋王朝的“云南八国都王”等封号。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53:13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天安门 18P

天安门,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

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5:55:01 | 只看该作者
百年前的彩色四川 19P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9:33:04 | 只看该作者
百年前的上海  17P

上海,中国城,北门


杨树浦,红庙


上海,黄浦江上的船只


上海,静安寺路


C.E.德文特牧师与C.M.贝恩在上海五月岬的外面留影


太湖附近的河水风光


上海周边的灌溉水车


上海,南京路


上海,福州路,中国新年


上海,卖栗子的商贩


上海,龙舟


上海,一个比赛日上的集市


采芝堂门口


城隍庙


集市闹区一角


街边门市店


街头一角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16:27:38 | 只看该作者
1995年的中国  13P

被称为"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年"、"改革攻坚年"的1994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它的许多特点将延续到1995年,并成为影响1995年社会形势走向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些特点,最主要有两条:第一,1995年将依然是"关键年"、"攻坚年"。

除了中央政府已经决心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实施重大步骤这一点之外,1994年出台的财税、金融、外贸等项改革


这是一组记录中国故事的照片


1995年,摄影师Fritz Hoffmann来到中国,用他手中的相机捕捉在中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他拍摄了自己13年中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他游走于中国大江南北,去过广州,拍过西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故事。Fritz Hoffmann,中文名何富杰


他作为常驻记者在中国所拍摄的照片是他最杰出、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


他擅长用记录叙述的拍摄方式塑造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现状


记录这些故事,边拍摄边旅行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年轻的情侣在河边


等待登台农村的戏子


火车上的用餐人员


维吾尔族的少年在打桌球


向外张望的服务员


发往城市的班车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16:19:52 | 只看该作者
老外眼中90年代的中国  19P

有一类摄影师是天生的世界主义者,Michael Wolf(迈克尔·沃夫)如是,他是一位摄影师也是作家,954年出生于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在美国长大,曾就读于美国伯克利大学,3次夺得荷赛奖。他95年来到香港,然后开始了他的中国摄影路。关注地域性文化。

他的照片看似纪实,却又多了一重观念和拼贴的感觉,照片的力量一方面来自视觉冲击力本身,更重要的则来自于背后的冷静的社会学似的分析和记录。



《中国玩具工厂》









他拍摄的这组《portraits made in china》(中国的肖像),里边没有光怪陆离的豪华建筑、珠光宝气的商场,而是那些生活在1997-1998年的中国的普通人,他们身上带着的“被忽视的时髦”。

任何70后80后甚至90后,看到这个德国摄影师的照片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

《中国的肖像》



















下面就不走寻常路了,编儿给大家看看他拍的:“中国人的凳子”

《中国凳子》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00:29:3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1909年晚清罕见照[20P]

北京,鼓楼。系列照片拍摄日期1909年5月


北京,南门


准备迎接皇帝光临


北京,婚礼


婚礼


葬礼


北京,满族妇人


满族妇人


北京,街头景色


北京,马车样式


北京,小贩


北京,钟楼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贡院


北京,紫禁城护城河


北京,紫禁城外


北京,煤山


北京,天坛


北京,西直门车站


北京,青龙桥附近长城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5-28 23:33:38 | 只看该作者
与朝鲜接壤的1930年辽宁丹东[21P]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2天,日军侵占安东和凤城。1934年日本关东军扶植的傀儡伪满洲国新增设的安东省管辖安东、凤城、赛马、宽甸等12县,安东遂成为安东省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丹东,原安东,辽宁东南,鸭绿江与黄海汇合处。抗美援朝志愿军在丹东跨过鸭绿江,可能是这座小城最闪光的时刻。时至今日,丹东仍依稀保留着日伪时期街道、建筑、景观的风貌。


以下老照片,大部分出自伪满洲国、日本邮政明信片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6-3 17:29:59 | 只看该作者
40年代犹太人在上海【13P】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对于全球犹太人来说是远东最温暖的的一个地方,而“上海”这个单词也被记录进以色列和犹太人的文化里。
二战期间,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原本接纳百分之八十欧洲犹太移民的美国采取了种种限制政策,而英国政府的白皮书也阻碍了通往犹太“民族家园”巴勒斯坦的去路。
这就使得纳粹统治下的欧洲犹太难民走投无路,不得不向其他地区寻找庇护地,这其中就有三万多难民远涉重洋来到上海,上海成了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慷慨的给予犹太人庇护。
当年来到上海的犹太家庭,有许多在中国度过了一两代人的时光,他们把这座遥远的东方城市视作记忆中的第二故乡,听当年的一位俄国犹太人讲述记忆中的上海往事。
欧洲犹太难民起初居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内房租和生活费用较低的虹口,除少数难民自行租房外,大多数难民都住进了临时的难民收容所。
很快,犹太难民适应了上海的生活,甚至使得虹口提篮桥一带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形成了一个颇具中欧异国情调的“小维也纳”。
这就使得纳粹统治下的欧洲犹太难民走投无路,不得不向加拿大、拉美等其他地区寻找庇护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9-6-6 12:10:24 | 只看该作者
百年前的上海(16P)

旧上海是一种品味、气质、传奇的感觉,似乎很多近代中国名人与美女,总是与旧上海有一点关系。来自Photography of China的分享,1920 年只有18 岁的 Louis-Philippe Messelier,为了羊毛生意从法国移居到中国,而在1930年代左右为当地法国报刊带着相机四处拍摄,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



集市街头


学猴拳


打麻将


街头一景


玩蛇的


得道高僧


吃饭


码头集市


他们在看什么


荡秋千


日本女人


黄浦江


大桥


电车


繁华街道





错注:码头集市 照片 原帖发错,已向原帖作者咨询,待答复更换中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22:09:22 | 只看该作者
1898年的新疆喀什噶尔  12P

图片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史密森尼博物馆,拍摄日期1898年,拍摄者是英国旅行家David T. Hanbury,其它详情未知,照片共73张:其中喀什12张


喀什城



喀什,清真寺大门



喀什,清真寺



喀什,清真寺



喀什,清真寺附近的当地人



喀什,清真寺外的山羊角



喀什,身患象皮病的儿童



喀什,市场景色



喀什,市场景色



喀什,市场景色



喀什附近的穆斯林墓地



喀什附近的畜栏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3:1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图片集均为1941年10-11月芮逸夫在四川阿坝地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梭磨全景



梭磨,土司衙署



梭磨,衙门内楼阁



梭磨,衙门上雕刻



梭磨,戎妇



梭磨,戎妇



梭磨,车木碗



卓克基全景



卓克基,索土司



卓克基,索土司戎装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16:14:27 | 只看该作者
20世纪20年代的四川宜宾  17P

宜宾,从北城门俯瞰街区



宜宾附近寺庙大门



宜宾西北,岷江边荒废的寺庙



宜宾浸信会医院内的患者



距宜宾10英里处的岷江江边



宜宾附近金沙洞



宜宾附近江边村庄



宜宾附近,背煤的寡妇和儿子



宜宾附近石灰岩峭壁



宜宾上游岷江边峭壁



宜宾,当地人的装束



宜宾方丈



宜宾南端,路边佛像



宜宾南部苗族人



宜宾南部苗族人



宜宾西南50里处石桥



宜宾南端,远望云南群山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6-26 15:28:59 | 只看该作者
清末四川老照片,昔日的成渝万生活[10P]

明初时期,四川地区因战事等原因,人口锐减;朱元璋采取鼓励政策,自湖广向四川移民。康熙亦颁布招民填川诏,规定了新移民免赋税等鼓励政策,百年时间约有六百万人迁入四川,其中湖广地区(湖北、湖南)约有三百万。1757年时,四川人口268万;1830年,四川人口3495万。


前311年(周赧王四年),张仪(蜀郡郡守)依照咸阳,开始修筑了成都城墙。历时二千三百余年,城址没有变化。成都城墙曾经多次增修;其中,1783年(清朝乾隆四十八年),福康安(四川总督)主导重修,重修后的城墙被誉为冠于西南。民国初期,逐渐开始拆除城墙。


皇城位置原在成都中心(今天府广场地区),百姓俗称皇城坝。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之前,皇城被地方势力占有;清朝时期改为贡院。民国时期,该地先后被军政府、民政机构、四川大学等使用。四十年代末期,因城市改造等原因,老皇城逐渐衰败。


本组图片拍摄于1904年至1909年间;此段时间主要为锡良(四川总督)任期内。锡良(1853年-1917年),蒙古镶蓝旗人。1874年(清朝同治十三年)甲戌科进士。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任湖南布政使。1903年(清朝光绪二十九年)任四川总督,任内推行新政。1907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改任云贵总督。


染坊,指旧时丝、纱、棉等织物的染色、漂白加工作坊。染坊的起源很早,据传唐朝时期已经盛行。清朝乾隆年间,上海开始按所染色进行分工,分成红坊、蓝坊、漂坊等等。成都盐市口附近有条染房街;明朝时期,该街有土布染色作坊营业。后来,染坊业大多搬至城外,街名留存至今。


灌县老县城系今都江堰市古城区,曾经被称为小成都。都江堰建于战国时期,二千多年来,作用越来越大。灌县自古繁华,有西来第一门户地位。八十年代末,灌县改为都江堰市。5﹒12大地震时,都江堰市古城区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经修建,恢复了原貌。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彭大雅(四川制置副使)在重庆筑城抗元。明代,戴鼎(重庆卫指挥使)在今址筑城;此时期,重庆城有十七座城门。分别为:朝天门(城墙东北角),翠微门(朝天门以南),东水门(东、近长江),太安门(东、近长江),太平门(东南、近长江),


人和门(东南、近长江),储奇门(南,近长江)、金紫门(南,近长江)、凤凰门(南,近长江)、南纪门(西南、近长江)、金汤门(西南)、通远门(西)、定远门(西北)、临江门(西北)、洪崖门(北,靠嘉陵江)、千厮门(北,靠嘉陵江)、西水门(北,靠嘉陵江)。


216年(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刘备置羊渠县(治今长滩镇),这是万州建县的开始。634年(唐朝贞观八年),名为万州。1373年(明朝洪武四年),名为万县。清循明制;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条约将万县增辟为通商口岸。


万县的位置在长江上游,为川东、渝东北、陕南、鄂西、湘西、黔东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民国年间,成都、重庆、万县被通称为成渝万。九十年代后期,万县划归重庆;后改为重庆市万州区。




25#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13:08:14 | 只看该作者
1985年之桂林山水甲天下 25P

桂林(壮文:Gveilinz)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广西最大空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桂林北接湖南、贵州,西面、南面与柳州市相连,东面与贺州市毗邻,属山地丘陵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
在距今约一万年前,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前214年)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当时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
1944年11月-1945年7月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地级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日、1983年10月8日,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6-30 22:16:57 | 只看该作者
九十年代南下打工潮 开放前沿的广州深圳[10P]

广州,火车站广场,准备返乡的农民工;拍摄于1993年-1997年,广州火车站,中国主要铁路枢纽站之一,1974年建成,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西路,广州地铁二号线和五号线在此交汇。京广铁路、广深铁路、广茂铁路等铁路线交汇于此;是华南最大的普速列车枢纽站



广州,街边娱乐的老人们;拍摄于1993年-1997年



广州,制作烤乳猪的厨师;拍摄于1993年-1997年,烤乳猪是广州最著名的特色菜,并且是“满汉全席”中的主打菜肴之一。早在西周时此菜已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烤乳猪也是许多年来广东人祭祖的祭品之一,是家家都少不了的应节之物,用乳猪祭完先人后,亲戚们再聚餐食用



广州,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拍摄于1993年-1997年



广州,路边休息的农民工;拍摄于1993年-1997年



广州,繁华拥挤的街道;拍摄于1993年-1997年



深圳,玩具生产厂的工人;拍摄于1993年-1997年



深圳,服装加工厂的工人;拍摄于1993年-1997年



深圳,世界之窗文化主题公园;拍摄于1993年-1997年,世界之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社区深南大道,是中国著名的缩微景区(类似北京世界公园),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旨,是一个把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演融为一体的人造主题公园。公园中的各个景点都按不同的比例仿建



深圳,台资制鞋厂的工人;拍摄于1993年-1997年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7-3 13:53:3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外交官拍摄,二十世纪初的北京城[9P]

本组图片由美国外交官司戴德(1880年1月31日 - 1918年12月1日)拍摄,拍摄时间为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司戴德毕业于康奈尔大学



毕业后,任职于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1854年至1911年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任美国驻奉天总领事。美国驻奉天总领事馆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立



1694年(清朝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为(皇四子)胤禛在内城建造了府邸;此地原是明朝的内官监官房。胤禛府邸早期被称作禛贝勒府、四爷府,胤禛被受封和硕雍亲王之后,府邸改称为雍王府



1725年(清朝雍正三年),雍王府潜邸改为雍和宫。雍正帝在位期间,雍和宫中路、西路已被藏传佛教上院所使用。1735年(清朝雍正十三年),雍和宫内曾经停放过雍正帝的灵柩



1910年(清朝宣统二年),位于御河桥路(今正义路)的横滨正金银行北京支行大楼落成。横滨正金银行是1880年在日本横滨创立的。北京支行大楼,现属于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



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根据辛丑条约,东江米巷改名使馆街(Legation Street);在清朝官方的地图中标名为东交民巷。清朝政府在此街的衙署,仅有户部、礼部、吏部、宗人府保留



老北京的庙会是古老的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清末民初时期,隆福寺庙会逢(每月)一、二、九、十;土地庙庙会逢三;白塔寺庙会逢五、六;护国寺庙会逢七、八。各类庙会基本上天天都有



北京的庙会逐渐成为老百姓购买生活用品的市场。庙市上的货物品种齐全,包括日用百货、锅盆碗箸等等。庙会上的小商小贩们会在庙会结束时,把全部货物再搬至另外的庙会



老北京新婚的迎娶(迎亲)仪式是比较讲究的;迎亲行列里有:大镜、二镜、筛镜、开道锣、弯脖号、大号、红伞、令箭、九音锣、大鼓等等。【北京老照片,1901年-1910年



28#
 楼主| 发表于 2019-7-4 23:07:28 | 只看该作者
海南三亚1930年,海棠湾的土著居民[9P]

三亚市位置在海南岛最南端;该地区历史悠久,资料显示万年前这里就开始有人类活动。110年(西汉元封元年),列于中国版图。有二十多个民族聚居于此地;先秦、西汉时期,黎族先民就在此生活



东南亚的苗族,生活以游居游耕为主;常常进行(周期性)迁移。苗族在海南属于世居民族,他们大部分是(明朝时期)从广西征调来的兵士后代;还有部分苗族,是迁来海南谋生的



由于苗族的迁徙历史,苗家人通常喜欢木制建筑;民居以木房、瓦房、草房、土墙房、杈杈房等建筑形式居多。在黔东南、黔北的部分地区,建在斜坡上的吊脚楼,亦是一种房屋形式



海棠区的位置在三亚市的东部,所辖区域原为海棠湾镇。海棠湾镇距离三亚市区约三十公里,主镇区位于藤桥墟。唐朝年间,对外商业贸易发达,许多客商就是在藤桥港进行货物交易的



藤桥商业港主要输出商品有:有藤竹织品、槟榔、高良姜鹿茸、香料、黄蜡、椰子、黎族纺织品等。清朝时期,外国商船、内地客商、本岛客商云集,藤桥墟市有了小南洋之称



黎族属于海南岛土著,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黎族的山区住房通常以竹子作架、茅草作顶,用竹、树编成篱笆糊泥作墙。黎族的船形茅草房屋,象征着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



黎族历史上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饲养业。明清时期,黎族农业水平与当地汉族一致,水稻亦是一年三熟。鸦片战争后,黎族地区的香料、槟榔等土特产,纷纷被西方商人廉价抢购



海棠湾的主要河流有三条,分别是藤桥东、西两河与龙江河。藤桥河(全长五十六公里)发源于昂日岭,流经新政镇、加茂镇、海棠区,在海棠区东南与藤桥西河会合,流入大海



海棠湾风光秀丽、依山傍海、沙滩洁白、海水湛蓝、椰林成荫,拥有二十二公里的海岸线。2015年1月,海棠湾镇撤销、设立三亚市海棠区



29#
 楼主| 发表于 2019-7-5 20:47:49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年代初的呼和浩特,旧城归化街景[9P]

呼和浩特市旧城是指归化城,它坐落于土地肥沃的平原上;是有四百多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最初的归化城缔造者是巾帼英雄三娘子,故归化城也被称作三娘子城



三娘子出生于1550年(明朝嘉靖二十九年);二十岁时,三娘子嫁给阿拉坦汗(成为王妃)。三娘子积极主张、维护与明朝的友好;使得蒙、汉人民能够自由贸易,通贡互市



1572年(明朝隆庆六年)建造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年老多病,三娘子辅处理具体事务。1575年(明朝万历三年),仿照元大都的模式修建的城池建成,朝廷赐名城池为归化城



昭君墓(青冢 )是王昭君的墓地。王昭君原是汉元帝年间的宫女,后远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她维护汉、匈关系友好稳定有数十年之久。公元前二十年后,昭君去世,厚葬在今呼市南郊



西汉时期,昭君墓夯筑而成。传说昭君去世,远近地区的人们纷纷来送葬,他们使用衣襟来包土,逐渐垒起了昭君墓。因此,在呼和浩特及周边,有着十几座王昭君墓地



1697年(清朝康熙三十六年)崇福寺(小召)落成,位置在呼市旧城的小召街。康熙西征凯旋路经归化,在小召停留;将弓箭、甲宵、腰刀等随身之物,留在此地做为纪念



1735年(清朝雍正十三年),在归化城的东部兴建新城,用于军事驻防;1739年(清朝乾隆四年),建成新城(绥远城)。后将新旧两城合为归化县。民国初期,改称归绥县



1579年(明朝万历七年),大召寺开工兴建;1580年(明朝万历八年),大召寺(无量寺)落成。大召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逾四千平方米



1912年(民国元年),归绥县境内实行蒙、汉分治,旗、县并存。1914年(民国三年),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五十年代,设立呼和浩特市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15:03:01 | 只看该作者
抗战结束后的真实民国,值得一看【16P】
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人们自发走上街头庆祝


在中国云南,美国大兵正与中国小孩子们玩耍,孩童骑在美国大兵的身上,大家其乐融融



祭孔大典如火如荼的举行,这是泱泱中华数千年文化的象征



战争结束了,大上海的名媛贵妇们又穿上旗袍,在咖啡厅里谈天说地,消磨时光



1948年,民国召开全国运动会,这个是为台湾省代表团。照片里能看出是谁吗



那个年代里,经过战火的洗礼,各种商品副品都风风火火的开张买卖了,这个是外国记者拍下街头卖工艺品的姑娘,笑容平和恬淡,卖的东西也很洋范儿



古玩行的橱窗上竟也贴上了象征打折出售“sale”字样,可谓是本土和洋化结合



美国好莱坞的最新电影一般十天内就会登陆民国院线,比今天还要快些



上海街头的小报童们干干净净,打扮入时



街头不仅可以买到中文书刊,外文书刊也随处可见



小县城里寻常的小吃摊,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酒馆里猜拳行令的老者,不过感觉还是很儒雅



北平城里正在等活儿的黄包车夫,绽放着一脸富态的憨笑



北京什刹海滑冰的老者,很愉悦,丝毫看不出龙钟老态的样子



赛龙舟依然是传统文化直到现在都在得到传承,赛龙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团结友爱



昆明滇池,曾经是陷入战火的抗战大后方,如今船影波光,岁月静好



31#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4:11:07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在记忆中颤抖[17P]

四川万州大桥。伟大的经典之作,这是因为这张照片是法国摄影师Jacques Bacot大约在1880年拍摄的



城市的挑水人,在十九世纪末,欧洲的城市已经有了自来水,这是一个技术延迟的标记



中西方技术在中国的碰撞(1905),这种现象在其他西方殖民地也同样存在



中国独轮车(1905),大家知道,中国人发明了独轮车,但在独轮车上使用风帆则是更伟大的经典之作



被太监环绕下的女皇(1908)微笑的女皇,这是慈禧,击碎了太平军反叛的妇女,导致了义和团的兴起



被烧的鸦片(1911)鸦片曾经被认为是大清帝国毁灭的致命之物



宣传广告在中国也开始出现(1913)



法国汽车到达北京



扬子江上的木筏村庄背后的意义:人群,社会组织,河的力量,技术的萌芽……



停泊在扬子江相片中蒸气船、苦力、舢板和帆构成了一个不太和谐的场景



1933年中国东部的长城象征着巨大和力量



中国购买的飞机用绳子拉到汉口机场,途经一个小镇时,与人力车行构成了显明的对照



1937年,上海精采的空中相片,上海是中国进步的标志



二战期间,欧洲的很多犹太人流亡到中国,图为黄包车拉着上海犹太难民



二战期间,在中国的美国兵对交通警察也很感兴趣



正在接受军事训练的中华民国正规军



1945年,上海南京路上盟军胜利大游行



3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6 11:40:59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年代初的太原   9P

  

  

  















33#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19:16:27 | 只看该作者
甘肃武威1957年,镜头下的天祝藏族[9P]
1949年8月,甘肃行政公署成立;其下辖:武威、张掖、酒泉、定西、庆阳、临夏、平凉、天水、武都、兰州等分区(七十三县);隶属西北行政委员会。



武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新高原的交汇地带,距省会兰州二百七十余公里。六十年代初,武威专区重新恢复;辖武威、永昌、民勤、古浪、天祝藏族自治县。



天祝藏族自治县(天祝县)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是新中国首个民族自治地区。天祝面积逾七千平方公里,辖九镇十乡;境内有二十八个民族,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



夏、商、周时期,天祝县境属雍州。汉初,为匈奴所据;汉武帝时期,纳入汉朝版图。隋朝时期,归凉州武威郡管辖。唐朝时期,该县境隶属陇右道(凉州)武威郡



五代时期,属于凉州;被吐蕃折逋氏家族所统治。北宋年间,隶属西凉府。元朝时期,属永昌路。明朝时期,隶属于陕西行都司的庄浪卫、凉州卫、古浪守御千户所



清朝时期,先后属凉州府的平番、武威、古浪县。1753年(清朝乾隆十八年),设置庄浪(茶马)理番同知;今天祝的藏族归其管辖。理番同知专管少数民族事宜



1914年(民国三年),设置庄浪(茶马)厅理番委员,平番县长署理此职。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设永登县天祝乡。1949年,永登县解放后,永登县天祝区成立



五十年代初,县级天祝自治区成立,隶属于武威专区;后变更为天祝藏族自治区。五十年代中期,改为张掖专区天祝藏族自治县;六十年代初,重归武威专区管辖



甘肃天祝老照片,1957年。摄影:布莱恩·布拉克



34#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23:15:50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年代旅客列车,日式的卧铺车厢[9P]京包铁路(平绥铁路)是由北京,经张家口、大同、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到达包头。民国五年(1916年),京张铁路与张绥铁路合并,统称为京绥(平绥)铁路



平绥铁路全线通常运营后,近一百五十公里的绥远至包头段开工。民国十二年(1923年),绥远至包头段线路竣工通车。至此,平绥铁路全线长度超过八百公里



抗战时期,日军为掠夺资源,陆续修建了大青山支线(包头至召沟);大台支线(门头沟至大台);宣庞支线(宣化至庞家堡)。解放后,平绥铁路改名京包铁路



胶济铁路(胶济线)亦称山东铁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胶济铁路开工建设;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胶济铁路竣工通车。胶济线总长近四百公里



山东境内的胶济铁路,共修建各类车站三十六个。自青岛至济南,是省内沿海至内陆之干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胶济铁路一直是由德国人直接控制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取代德国控制了胶济铁路。民国十一年(1922年),中国赎回了胶济铁路。抗战开始后,日本继续占领了胶济铁路,直至战败



京汉铁路(平汉铁路)的原名是卢汉铁路;由卢沟桥经郑州至汉口。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总长度逾一千二百公里的卢汉铁路竣工通车



这条南北大动脉,促进了铁路沿线城市的发展;石家庄、郑州等,逐渐发展为商业、政治中心。京汉铁路现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中国铁路老照片,四十年代初。摄影资料:京都大学





35#
 楼主| 发表于 2019-8-3 10:09:46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年代京城夏季,冰棍汽水酸梅汤[9P]


男主人正在拉二胡;二胡依琴筒划分为六角二胡、八角二胡、圆筒二胡、扁筒二胡、前八后圆、双层底托等。上世纪二十年代,京二胡出现在京剧演出伴奏中



冰镇汽水是夏季饮品。1768年,英国人发明了汽水。清末民初时期,全国出现地区性的汽水厂,产品口味各不相同;此时的汽水厂多为官办或有外资参与



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上)外金水桥,源自元朝皇城之周桥;由河北曲阳县(盛产玉石之地)西羊平村著名石匠杨琼主建。1690年(清朝康熙二十九年),重建



民国成立,中南海成为袁世凯的总统府;袁称帝时,曾经一度改名为新华宫。此后,陆续为北洋总统、总理及张作霖的办公地。二十年代末,作为公园开放



三十年代,原来卖梨汤的北平小贩王宝山开始卖冰棍。当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天然冰粉碎后放入木盆,均匀码放;加入糖水、香精等配料,装入冰棍模子



白铁冰棍模子再插入一根竹扦,依靠模子周围大冰块的冷温,模子里的碎冰糖水会凝固成形,土法制造的冰棍就完成了。不久,京城就有了专售冰棍的店铺



酸梅汤是老北京人喜欢的夏天饮料;由熟水所制,解渴卫生。卖酸梅汤的摊点,夏季用盆盛汤,盆内(不用罐)有大冰块,清凉爽口。信远斋的酸梅汤最有名



万寿山是燕山余脉。1494(明朝弘治七年),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圆静寺。1750年(清朝乾隆十五年),在圆静寺原址建造了大报恩延寿寺;次年,改山名为万寿山



四十年代初。摄影资料:京都大学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3 23:53 , Processed in 0.0758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