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30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无锡茶联古今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7 04:1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浦学坤
------------------------------

  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留存历史文化古迹不少,茶文化也可说是一古。

   茶馆店,亦称“茶馆”、“茶室”、“茶楼”、“茶铺”,在南北朝,特别到唐代就很盛行。这些茶馆店专供顾客饮茶、娱乐并兼有吃点心的。这些茶馆,大多文化韵味很浓,仅看对联,就有不少耐人寻味的茶联,颇受人们喜爱。

   唐代茶圣陆羽自命名无锡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后,许多文人雅士先后为此写诗作画。北宋大文豪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更是众人吟诵的茶联。在锡惠公园二泉亭上坡的景徽堂檐廊前就有据苏试诗意改写的楹联:

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
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如果陆羽有灵,想必他还会来试人间二泉,尝山茗溪茶的。

   说起惠山,自古以来就流传“寺庙多、祠堂多、茶馆多”之说。在惠山寺的竹炉山房,则有当年乾隆皇帝的“竹炉煮茶”处。二泉亭上的“陆子祠”茶座、二泉南侧的“万卷楼”茶室、寄畅园“大石山房”茶座、映山湖畔“滨湖山馆”茶座及张中丞的茶室等,均为游人品茗佳境。清初,无锡名医杜汉阶有诗联赞惠山茶馆:

扫除一室供瓶花,对幅诗笺壁上遮
汲得二泉烹活火,招牌高挂卖清茶

   在惠山茶馆,可以读到许多茶文化底蕴深厚的诗词对联。

   茶客到茶馆不仅品茶,而且品茶联。没有茶联的茶馆,就像茶水无茶,淡而无味。如果茶联不佳,犹如茶无好茶一样,令人乏味了。因此,到茶馆,可见到茶联,且名联趣联不少。

   在上世纪20年代,在无锡甘露荡口的交界处有一茶坊,上有一联在1927年10月3日《新无锡》报刊登:

七碗新茶,沁沁散暑
三杯甘露,荡口生香

   此联嵌入甘露、荡口两地名,既贴切,又精巧,颇有回味。如今甘露与荡口已合并成鹅湖镇,此对联也是对历史的珍藏。

   翻开无锡的陈年旧报,亦可以看到老无锡的不少茶联。如1934年9月2日无锡《人报》刊有晓庄中心茶园联:“且来讲讲理,何妨谈谈心”。1937年2月8日无锡《新闻汇报》刊登茶馆一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向东西”。1937年5月6日无锡《人报》刊登《为民众茶园作二联》:“月白风清尽可以消遣世虑,盐琐米屑又何妨闲话家常”,“得空闲时光且泡一壶清茶坐坐,趁碰头日脚便拣几种正经谈谈”。1946年7月22日无锡《大锡报》刊登《某茶馆》:“请上去勿必客气,坐下来尽可谈心”。1947年8月17日无锡《人报》刊登《茶馆》:“老老少少,个个来来坐坐;烟烟茗茗,朝朝忙忙碌碌”。这些茶联通俗易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似喝纯真绿茶,清心而雅志。有一副见1921年《师竹庐联话》卷十二的《茶店联云》,更是通俗、诙谐、中肯,令人喜爱:

一双脚行不尽世间路,莫慌忙、暂停履
七尺躯能担当古今事,且放下、可吃茶

   读到这样的茶联,会引领我们从淡淡茶香中抛开尘世的喧嚣,走向娴静的空间。这不禁使我想到另外一副挂在茶馆门口的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来喝茶;做人难做事苦苦中作乐叙衷肠”。无论你再忙再苦,读了这样的对联,你也得进茶馆喝三杯了。

   如果在无锡城里转转,一个圈子跑下来,你不难发现许多茶馆都有不少有特色的对联。在学前街锡师附小对面有座水乡茶楼,里面一副对联引人注目,联曰:“水乡香茗引清客,梁溪古韵伴和风”。此联把地名、茶馆名及其内涵都融为一体,很有韵味。在北大街83号的钱塘茶人茶馆内,有几副对联,亦很有意思:“钱塘泛花邀坐客,茶人茗香引清言”;“读书世受和平福,学佛人多欢喜缘”;“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让人上人,抑我益我;有酒吃酒,读诗学诗”。在茶馆里能读到这些高雅的对联,让人感悟一种清香高尚的生存状态,还真让我生出许多感慨。在南长街117号黄泥桥头的清和楼茶食馆,有一副对联:“水不求深鱼自乐,人在好吾鹿则鸣”,真是人生当茶,不亦乐乎。在崇宁路上的文渊坊有书法家刘铁平先生书写的一副对联:“旧雨新知尽谓佳客,金英绿片悉是名珍”。在后西溪85号的羽仙茶食馆,有一副著名学者书坛泰斗启功先生书写的对联:“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在茶馆品茶论诗是赏心乐事,而饮茶品书也是难得的清福。

   谈到茶联,记得去年八士镇举办了一次关于“太湖翠竹茶”对联的征集活动,笔者作为评委,欣赏到不少优秀对联。如“云映太湖翠竹茶乡里茗香溢九州,日照斗山青梅菊苑畔友情满八士”,“说古今话兴衰寄寓梁溪清风月,谈荣辱忘得失品饮太湖翠竹茶”等,如今仍留下深刻的印象。太湖翠竹茶叶在全国历届“中茶杯”和省“陆羽杯”名优茶评比中屡屡获奖,成为中国名茶新秀。通过茶叶节的举办和征联活动,“太湖翠竹”的茶名更是名扬四方。而张泾八士已合并为锡北镇,此地名随同茶联也一起进入了历史,后人研究茶联,一定会成为佳话。 (作者系无锡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06:21:41 | 只看该作者
啊,那得白头你个小事,回去的饿时候,多浏览下,把能看见的句子都记载下,发出来大家观摩下

当然,要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写,做个文学女青年很不容易的
3#
发表于 2007-2-28 06:39:5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好的。幸亏我小学毕业啦,要不还真做不了这事,现在可以基本上照抄几个字不抄错呢。
4#
发表于 2007-2-23 12:50:39 | 只看该作者
俺倒是正而八经无锡人呢,只可惜少小离家。看见这文字,多少都觉点亲切。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05:35 , Processed in 0.04692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