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22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中国十大传奇状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2 16: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
 
  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预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
 
  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最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2#
 楼主| 发表于 2007-2-22 16:21:02 | 只看该作者

偶记得张九成和秦桧也非常有特色,一个被送去敌人那里伺候老皇帝,一个成千古奸臣,被塑成铁像挨吐口水.

陈世美仿佛也是状元?
3#
发表于 2007-2-22 18:00:34 | 只看该作者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这个难道有误?挑尽寒灯,明明 是没睡,小吕未中状元时甚贫苦,读书也很努力。破窑记有得唱的
4#
发表于 2007-2-22 19:19:51 | 只看该作者
状元难当,故事好看。
5#
发表于 2007-2-22 21:39:13 | 只看该作者
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这个恐怕有误吧?当科状元查当科的事?
6#
发表于 2007-3-20 06:14:10 | 只看该作者
找到一篇相关演义
---------------------------------------
  科举百年祭1905-2005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夫子说:殷商继承夏朝的制度,有增有减,周朝继承商朝的制度,有增有减,都是可以知道的。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诞生,并非天上掉馅饼;而历朝历代的损益与变化,也是著之竹帛,至于其穷途末路,一则由历史进程中的损益积劳成疾而来,二则由时代的变迁将其抛弃所致。科举毕竟存活了1300年,曾经造就了唐宋的辉煌,有其历史存在的必然与价值。

  作为一种制度,科举呆板生硬,而生活于这一制度的人,则有着多姿的色彩。演义者,敷衍排比,以人喻事,以求科举的制度史能够生动一些。

  隋朝,皇帝为了削弱执掌大权的豪族的势力,并且进一步搜罗人才,开始推行不分出身地位都可以参加的官员选拔方法——科举。这方法被唐人沿用。同时,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下层士人,与朝廷里的豪族士人产生了利益冲突,并最终酿成了唐末的党祸。

  宋朝,朝廷沿用了唐朝的科举制度,并且进一步增强了科举考试的可操作性。但同时,宋人也逐渐让科举变成一个僵化的形式。科举考试对儒家经义的重视进一步提高,而渐渐轻视辞章。更重要的是,北宋中期以后,王安石通过改革科举制度,推行自己对儒家经典的见解,使之成为科考的唯一正解。通过这个方法,宋代统治者达到了“统一道德”的目的,同时也让科举考试与实际政府工作越来越疏远。南宋以后,朱熹的道德学说占据了科举的考场。

  明代,八股文的出现最终让科举制度成为了束缚士人阶层的一大利器。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能熟悉朱熹一派的儒家学说。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不仅成为了专制制度的道德代言人,而且缺乏实际工作的能力,甚至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科举演义第一回

  织席贩盐登高第 纡紫拖朱抡拳头

  文皇有道选才能,布衣仗笔觅封侯。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首诗单说开科取士一事。原来汉魏六朝之人在朝做官的都凭前辈保举,于是朝堂上各家相互包庇,一荣俱荣,是以有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到改朝换代,隋帝称制,隋二世皇帝杨广,传下旨意,叫天下各州各府,每年向组织部推荐三人,应考“秀才”。从此,天下士子就有了科举一途。这科举考试有一宗好处,就是不管你家庭出身地富反坏还是三代贫农,自忱文章绝妙,都可以来参加,一登龙门,就有了荣华富贵。所以,在唐朝科举考出的进士中,豪门大家者有之,织席贩履者也有之。

  正是风水轮流转,不过几天,李家又夺了杨家天下。唐朝照样沿用这个以笔选官的法子。那一日正开科考试间,太宗皇帝潜行至端门,见参加考试的士人个个丰采奕奕,鱼贯而入,不禁拍手赞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话说唐文宗大和年间,郓州须昌县就出了这样一位毕姓的读书人。毕家原来也是大户,祖上出过几个老干部。不过毕匀这一支早衰,只能靠卖盐为生,而且很早就死了。毕匀之子虽然很早就做了孤儿,但一向读书刻苦,大半夜都不肯睡,点起火把来看书。毕匀媳妇看到儿子大半夜还烧着柴火,十分焦急,怕一时走水,把屋子点着了,又担心火光灰暗,儿子读书仔细,怕他读成近视眼,于是一把夺过火把,唤儿子睡觉去。哪知道儿子根本不听娘的话,兀自又点起火把继续读书。如此再三,这小儿子竟然学得满腹经纶,又不妄交朋友,渐渐在四里八邻中得了三好学生的称号。

  于是乡里长者劝毕匀媳妇送儿子去考科举,或许可以得个一官半职,她的后半生也好有个依靠。毕匀媳妇想这也是个道理,不过转念一想,儿子自从出生以来一直呼作“狗子”,如今要进京赶考,总不好也叫此名,于是请县里一个老文书给儿子换名。老文书听说贩盐毕家的狗子也要赶考,心下就有几分轻蔑,想真是世道不同了,如今寒门清氏也想做官。于是给狗子起名“咸”,说此字出自《周书》,本意为“和”,正是大吉大利的好名。

  狗子听了,知道老文书在讥笑自己,也不以为意,径用毕咸为名,上京赶考。不想竟然当时就考中进士,不久,又因为文字秀丽,被点作拔贡,旋就做了监察御史。文宗驾崩,懿宗即位,迁毕咸于宣武节度使,以至累迁相位。自然把须昌县那位老文书羞得无地自容。

  太宗皇帝赚得天下士子,却也因此落一个焦头烂额的结果,且听我道来。科举选拔天下英才,进士及第后,须得拜谢主考大恩,尊之为恩师而自称门生。主考官也必尽力提携门生。同年及第者,为求友朋,互称年兄,彼此结合。如此一来,渐渐有了结党分群的景象,为朝廷衰落埋下了一个祸根。

  当时,正是唐廷宦官当权,藩镇割据,风雨飘摇之际。诸位大臣因为处理藩镇问题产生罅隙,又因为科举决裂为两党,相互攻讦。至唐宣宗即位,才贬斥两党,放逐大臣,平息争论。而此时,党争已历四十年,朝廷也已经一片大乱,大势去矣。这正是:

  有唐立国三百年,成也科举败科举。

  科举演义 第二回

  华章修辞成绝响 五经四书置案头

  太祖禁武削藩镇,独叫苍头爱管城。国朝焚香礼进士,天子撤幕待经生。

  这首诗讲的是大宋朝自从太祖赵匡胤打得天下以来,走了一条崇文抑武的新政路线。前朝的混乱局面,让宋太祖引为警戒。为了免除考官、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太祖自从开宝六年起,订下了“殿试”的规矩。不但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一次考试,而且名字也由皇帝铨定。自此,天下进士都成了天子门生,自然要效忠皇帝,少了结党的可能。为公平计,赵家皇帝更是逐渐严格考试流程,定下了后世糊名、誊录、闭门考试的规矩。一则,朝廷取士数量大增,唐人一科只收三五十名,入宋每科进士增至百人。英宗治平二年,皇帝发下旨意,以三年为一科期,这一规矩由此确立,至明清二朝沿用不废。

  入宋以来,新朝皇帝对隋唐以来订立的科举规程整废颇多,却也有沿袭唐人旧例。宋初,科举一途上,辞章依然是考举进士的重要标准。

  话说这是在宋真宗天禧元年,汴京的考场里走来一位辞章大家。这位辞章家姓柳名三变,字景庄,福建崇安人氏。这位柳三变从小就擅习填词,且喜欢作小令。柳三变作的词多讲市井俪俗,浓艳华丽,精致晓畅。时人赞之曰:但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这柳三变虽然是一介词人,却也是惯读圣贤经典,满怀经世济民的理想,一心要襄助帝王,成就功业,所以也坐在场中,提笔对策,希望得中进士,走上仕途。也是朱衣秀士不点头,柳三变这一次科场不利,没有考中。好在他并不在意,揭榜之后赋词曰: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仁宗天圣元年,又是大比之年。柳三变再入汴京科场,准备再作一博。谁知天命不予。这次他又没能考中。柳三变两次科举不利,仕途不进,心下就有些怨气,下得场来,不免作词排遣心中愤懑,于是作词曰: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志。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捱到景祐元年,又是开科之时。柳三变不气不馁,又一次赶赴京师,准备赶考。这一次,他文运当头,竟然一次通过,终于能进入殿试环节,得以亲炙天颜。殿试之时,待点的进士一一跪在殿前,等仁宗皇帝钦点。柳三变也在其中,心下惴惴,想不知道此番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功名,施展什么样的本领。

  哪里知道,仁宗皇帝在案卷之上,看到柳三变的名字,微微地就把眉头皱起,将朱笔重重搁下,轻哂道:此人不是爱好作词,对我朝科举十分不屑么?怎么也赶考来了?于是饱蘸朱砂,在案卷上批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

  柳三变虽然由此进士及第,但看到仁宗皇帝的批语,知道自己前途无望,也放下了经世济民的念头,纵游娼馆酒楼,自称云:“奉圣旨填词柳三变。”郁郁不得志而终。

  延宕至神宗年间,皇帝重用王安石,励志新政。渐渐就有轻废科举辞章,改将明经知典作为选拔天下英才标准的意思。熙宁二年,神宗听从王安石的意见,准备变革贡举法,统一经意,以国家指定的道德经典作为取士的标准。并发至各政府部门讨论。这一改革旋即受到苏轼等人的反对。

  却说这位苏轼,号叫东坡居士,乃是当朝第一位鼎鼎大名的大文士。此公也是科举出身。仁宗嘉祐元年,苏轼与弟苏辙,由乃父苏老泉带领,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苏氏兄弟顺利通过了举人试。次年正月,进士考试正式开始。此届科举,由仁宗钦点当时最著名的文豪,文联主席欧阳修任主考,由作协副主席梅圣俞为副考。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为科场题目。

  苏轼挥洒自如,慷慨陈词,只消六百字,阐述以仁治国,严明赏罚。梅圣俞读到这篇场中作文,啧啧称奇,立即拿给欧阳修看。各位看官,宋人科举,已要糊卷誊录,主考看不得考生名字。欧阳修自然是不知道这篇作文的作者。不过欧阳修看其文辞流畅,大气磅礴,隐隐透着周秦古文的气度。颇像此次科举另一位著名考生曾巩的手笔。本想这样好文章该是取作第一的,可是,这曾巩乃是自己学生,且他上次科举不第,自己曾作序送他。这时自然要避嫌,于是将此文点作第二。

  事后,苏轼拜谒欧阳修,欧阳修十分高兴。交谈间,忽想起苏轼文章中有“皋陶曰杀之三,尧早宥之三”之句,自己读时就满心狐疑,便问典出自何处。苏轼答说典出自《三国志·孔融传》。欧阳修满书查找,并无此典。于是莅日再问苏轼。苏答: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子丕。孔融说,正是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问出于何书。孔答:“想当然耳”。落下一场佳话。

  苏轼以辞章独重,考中进士第二,此番王安石欲以国家学术霸占科场,当然拍案而起。神宗见反对派势大,也一时不敢立即改革。

  不过,神宗改革之心已定,大臣难回天意。熙宁四年,贡举改革诏命正式下达,对于经义的内容和形式有所规定。经义文体,借助权力的庇佑,在科举考试中正式登场。其后,朱学兴起,入明演绎成八股,朱子之学遂成中华学术正宗。这正是:

  本朝自有儒人出,独领风骚一千年。

  科举演义 第三回

  除鄙陋金榜分南北 感西学试场展新题

  洪武竖子建大国,开科一年分两榜。学生运动乱金殿,人头落地一大帮。

  这首诗讲的是明朝初年,科举一道的一次大变故。洪武皇帝登基以来的三十年里,因为担心权臣把持朝政,架空帝王,因此颇下得狠手,杀了一大批开国元勋。不过,如此杀戮并没有影响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图谋仕途的心思。

  这年会试,又有大批南北举人,来到南京城内的贡院,参加考试,希望能够考中进士,获得进入官场的门票。

  这年的主副考官是刘三吾、白信蹈,这刘大人已经八秩高龄,是朝内有名的教育家,饱读诗书,对经典的掌握更是全国数一数二,正适合担任此重任。他们从全国几百名举人中,点出五十二名贡生,其中又以宋琮为贡生第一,举报给了皇帝。

  三月五日,经过皇帝过目,会试发榜。贡院的负责官员将贡生名单抄录在黄榜上,张贴在贡院门口。没想到,这一贴,就贴出明一代第一桩学生运动。

  原来,两位考官没有注意到,在他们选出的五十二名贡生中,竟然全部是长江以南人氏,全无一个是北方举人。“难道因为刘白两位考官大人都是江南人,所以特地偏袒南人?”北方考生中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疑问一传十,十传百。北方士子当中就有那落第以后,心怀不满者,在人群中故意吵闹,又有南方未第举人,也从中起哄,一时竟有举子抓起地上的石块泥巴,直朝黄榜扔了过去。这有第一个人扔石头,就有第二、第三个,不但将黄榜打落,而且将贡院大门给打坏了。

  落第北方举人们不肯就此善罢甘休,点起人马,浩浩荡荡往负责科举事务的礼部而来,说是游行请愿,称此次科举不公,要与考官对质。礼部官员看势头不妙,赶紧请来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武装警察锦衣卫,弹压学生游行队伍。暂时把举子们的不满压了下去。

  不日,殿试举行,皇帝钦点福建人陈安为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消息传出,本来已经平息的学潮再度发动,还没有离开首都的北方考生再度组织游行示威,并且写了大批大字报,诸如“炮打翰林院”之类,贴满了南京的大街小巷。闹到这个地步礼部不敢怠慢,赶紧上奏洪武皇帝。

  洪武皇帝对南方地主知识分子本来就有些不满,又兼帝国要加强北方边境防守,北方正是用人之际。这一科选出的进士都是南人,他本就有些不快。于是下令,叫翰林院的另一位负责人张信,主持会试复查。

  这个张信,立即组织一班工作组,复查会试考卷。不过他翻看了这几百名举人的考卷以后,发现北方连年战乱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影响实在太大。南北考生成绩相差确实悬殊。于是如实奏报给皇帝。

  洪武爷听了,勃然大怒。命令刑部立时捉拿刘三吾、张信、白信蹈三人,严刑拷打,要求他们说出会试实情,结果刑部闹腾了好几天,三位大人丝毫不肯改口。于是刑部的大佬们拿出之前办胡案、蓝案时肃反扩大化的本事来,将三人家眷几百口全部打入天牢,一律刑讯逼供,终于查出了一个涉及六百多人的大型徇私舞弊集团,上报给了皇帝。

  皇帝明知道是冤案,但为了平息北方士人的愤怒,于是御笔朱批,称几位大人是蓝玉余党,有谋逆之心,将刘三吾流放,张、白两位凌迟处死,涉案大臣或杀或流放有数十人。而该科所选进士全部废除。当科状元陈安则被判处死刑。

  五月,洪武皇帝亲自从北方士子中点出六十一名进士,第一为河北韩克忠,第二山东任伯安。此后,明朝科举,一律分南北榜取士,南北地区各按照六四开的比率选取进士。就这样,留下了一段中国科举“南北榜”的典故。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科举考试选取官员的法子已经衰落。八股文成了各地读书人的必修功课。除了最后一次殿试,需要考一些时政、对策方面的内容,其他考试全部用八股文,以四书为基础解释儒家经典。而且因为后来殿试基本上不看作文内容,只以书法好坏定名次,所以时政对策等实用内容益发不重要了。这个绵延了近千年的科举制度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衰落。

  一直到清朝末年,科举的内容才略微发生了些许变化。1840年以后,西风渐渐东来,传统的老式学堂里,慢慢也出现了一些新鲜内容。到同光年间,为了提倡洋务,老学堂的教学内容也增加了不少洋玩意。诸如文法、历史、格致、地理等项目,也开始成为了士子们谈论的内容。

  话说这一年,江南某省开乡试,出考题的学督乃是颇受西风浸染的人物,心想,虽然科举一道没有变化,但时局已变。大家也自当与时俱进,搞些新鲜玩意来考试。他于是出了一个怪异考题,叫做“项羽拿破轮论”,意思是要叫各位来考试的秀才读点外国历史书,将古今中外两位功败垂成的大英雄作一比较。

  当日考试已毕,将卷子收上来,誊好卷,糊了考生名字,送给学督批阅。学督翻到其中一篇,才读开头,已然喷饭。只见这卷子上写道:

  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轮而不能拿哉?使破轮自修其政,又焉能为项羽所拿者?拿全轮而不胜,而况拿破轮也哉?

  这样一等一的好题目,秀才却答成这个样子,这位学督读了,也是兀自摇头没有办法。需知,此时离五大臣出洋考察,撤废科举,大兴新学已经没有几年。传统儒家士子的末路,已经相去不远了。这正是:

  一轮红日映朝阳,千年王八挪动身。废除科举千古事,面目一新读书人。
7#
发表于 2007-3-20 06:23:2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是开始的那篇转帖有误,感谢雨夜笛声同学指正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16:35 , Processed in 0.05433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