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槐花公社123

搜索
查看: 47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唐宋文人茶的自然之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8 23:5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陈瑜  杜晓勤
《文史知识》2007年第4期
    在茶文化兴盛过程中,文人雅士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对于唐宋文人的茶文化建设之功,现有研究成果大多从中晚唐以后文人著述茶书、别泉品茗、创制茶具、精研茶艺等茶事本身加以探讨,充分肯定了唐宋文人在茶文化的精致化、高雅化等方面所起的历史作用。在对唐宋时期茶文化史料尤其是茶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深入考察之后,我们发现,唐宋文人对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将日常茶事与自己的审美活动、精神追求、人格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使饮茶品茗具有高妙的审美价值和玄远的生命意味,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文人茶①。那么.唐宋文人茶到底具有哪些深邃而独特的文化意蕴?这些文化意蕴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些仍是亟待解决的茶文化史问题。本文拟结合唐宋时期文人生活中茶酒文化功能的消长和士子文化心态的嬗变,先谈谈唐宋文人在品茶、咏茶过程中对自然之趣的探寻和欣赏。(①“文人茶”是近年来茶文化研究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赖功欧在《论中国文人茶与儒释道合一之内在关联》(《农业考古》2000年第2期)一文中又称之为“文人茶道”,认为它为陆羽所创立,“同时又是儒释道合一的产物”;它“既不同于寺庙的饮茶,也不同于道观或醇儒们的饮茶,而是集三者之大成具有新的创造性的茶道”。我们在文中之所以取“文人茶”而舍“文人茶道”,主要因为本文的关注点并不在文人茶事茶艺本身,而是在于唐宋文人赋予茶事的生命精神和文化意蕴。)
    唐宋之际,茶较之于酒更得文人雅士之青睐,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茶与生俱来的自然美学形态及唐宋文人对饮茶环境的讲究,无疑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促进了士子们对山水自然之美的欣赏,满足了他们喜欢寻幽探奇、寄志山林的文化心理,应该是一个重要因素。
    盛唐以前,人们种茶、采茶,多注重茶的药用功能和经济价值,对茶树、茶叶之自然形态甚少审美性认识。中唐以后,文士渐渐认识到茶树、茶叶所独具的自然美。陆羽《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产生于唐末五代的《茶酒论》在论茶胜于酒时,也是首先强调茶为“百草之首.万木之花”,既而又云:“我之茗草,万木之心,或白如玉,或似黄金”,对茶之自然形态加以赞美。与此相应,中晚唐诗歌中也出现了吟咏茶树、茶叶的诗句,如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茶岭》咏茶树:“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晚唐时,则出现了专门欣赏茶叶之美的诗歌作品,如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笋》云:“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陆龟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笋》亦云:“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寻来青霭曙,欲去红云暖。秀色自难逢,倾筐不曾满。”
    入宋以后.文人更是在咏茶诗文中对茶树、茶叶的葱绿、鲜嫩大加赞美。如秦观《茶》诗,即云茶之清香不愧杜蘅、可比椒菊:“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拚椒菊。”甚至有人开始歌咏起茶花的素净、美丽。如陈与义《初识茶花》诗:“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将茶花比作清秀的佳人。高登《次韵伯父茶花》则对茶花的芳香姿质进行了更为深情的赞赏:“鸟侏倾蓝雨春霁,琼芳入眼雾冬昏。一枝肤雪壶中曜,静几低窗养晏温。真态妖香自不言,斫冰修月妙无痕。直须哜啜松风碗,岂患诗魔渴醉魂。”董嗣杲《茶花》诗中的描写更为楚楚动人:“花埋叶低寓春先,便想烹云煮活泉。玉脸含羞匀晚艳,翠裾高曳掩秋妍。灵随雷雨争抽瑞,尖吐枪旗趱摘鲜。带雪莫知开又落,采须谁厌老蜂颠。”
    唐宋文人对茶树、茶花之爱赏吟咏.不仅使中国古代咏物诗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题材,而且说明人们对自然美的丰富性的认识更进一层了。
    由于茶树大多生长在南方湿润的山坡、溪旁,往往山青水秀、云雾缭绕。从晚唐开始,文人不仅喜好饮茶,而且纷纷游览茶园,探访茶山,在秀美宜人的景色中,抒发自己亲近自然、身处田园的喜悦之情。如姚合《寄杨工部闻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诗,想象朋友入山路上所见花影、所闻茶香:“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沉。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芳新生石际,幽嫩在山阴。色是春光染,香惊日气侵。”杜牧集中则多登临宜兴茶山、赞美江南春色之作。他在《题茶山》开头即云:“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接着描写自己一路游山赏景之逸兴:“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径落成堆。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茶山的秀美.春茶的清香,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仕途奔竞的劳累,以致他在离开时恋恋不舍、黯然神伤:“重游难自魁,俯首入尘埃。”
    宋代茶叶经济更为发达,产茶地域空前扩大。西蜀、吴越之青山秀水,因向产名茶继续为宋代文人所垂爱登临。如范仲淹即作有《潇洒桐庐郡十绝》组诗,其五云:“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对桐庐郡(在今浙江杭州西南钱塘江沿岸一带)漫山遍野的茶园作了热情的讴歌。程俱《闻仲嘉叔问继以职事行县道游茶山及诸胜境作寄一首》也描写了自己公事之馀游览顾渚茶山,尽享山水情趣、田园风光的欢畅心情:“春风入山骨,毛甲亦已舒。晨熹被春山,草木清而姝。况乃顾渚源.云关护灵区。阴崖气亦暖,瑞草先春敷。金沙出清泉,甘冽滋芳腴。依依杨柳村,渺渺桑苎居。前瞻大小寒,窈窕穷崎岖。飞流吐明月,转壑千雷车。参天亡陈桧,霜黛鬰不枯。当时临春地,变灭成榛芜。安知岁寒质,千载独不渝。……王事既料理,清游亦忘劬。遥知山水间,快若纵壑鱼。”郑樵《采茶行》更是景新意惬、喜气流注:“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我生偃蹇耽幽僻,拔草驱烟频蹑屐。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先怿。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诗人甚至想在清丽秀逸的茶山中置宅种茶,长伴春山绿茶,尽享隐逸品饮之趣。
    宋灭南唐后,朝野颇重闽中建州一带所产建茶。原本僻处东南、少有人吟咏的建安山水,也渐为文人士大夫所神往和欣赏。熊禾《北苑茶焙记》云:“天下后世学者言必宗建,意其物微耗之馀,其山则清淑灵秀,当于人焉。”蔡襄《北苑十咏》诗系作者任福建转运使督造北苑上品龙茶时所作,其一《出东门向北苑路》:“晓行东南隅,光华著诸物。溪涨浪花生,山晴鸟声出。稍稍见人烟,川原正苍郁。”其二《北苑》:“苍山走千里,斗落分两臂。灵泉出地清,嘉卉得天味。入门脱世氛,官曹真傲吏。”均写建中北苑一带山光水色和自己人山造茶的喜悦心情。张商英的《苦根》诗则赞美建中著名茶山——壑源的钟灵毓秀:“壑源山势上连云,合占南州第一春。自有化工钟粹气,时生灵叶奉严宸。”闽中建安山水可以说是因茶而闻名天下,因茶而得文人赏赞。茶助人们发现山水自然美之功,于此可见一斑。
    另外,茶还吸引了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不惮劳苦,寻访天下名泉。陆羽《茶经》云煮茶之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也说天下宜茶之水二十七,其中多为名江名山名寺之水。所以,与攀登茶山、过访茶园相比,唐宋文人对天下名水名泉的探访热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唐诗人独孤及任职江南时,曾特地造访慧山清泉,作《慧山寺新泉记》,对陆羽发现慧山胜境之功大加称赏。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亦曾上灵隐寺,于夏夜独坐冷泉亭中,“爱其泉淳淳,风泠泠”(白居易《冷泉亭记》),享受清幽泠然之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精于品茗,更善别水,他仕旅所及,必陟岭寻泉,留下了《浮槎山水记》、《虾蟆碚》、《大明山水记》等论水评泉的诗文。苏轼现存咏泉水诗文尤多,《天庆观乳泉赋》、《廉泉》、《参廖泉铭》、《琼州惠通泉记》、《书卓锡泉》、《安平泉》、《虎跑泉》、《书赠游浙僧》等篇,均系亲至泉边、品尝水性之作,其中参廖泉、惠通泉的名字还是苏轼所起。他在《书卓锡泉》中曾详述自己遍游天下名泉、品水试茶的经验:“予顷自汴入淮,泛江溯峡归蜀。饮江淮水盖弥年,既至,觉井水腥涩,百馀日,然后安之。以此知江水之甘于井也审矣。今来岭外,自扬子始饮江水,及至南康,江益清驶,水益甘,则又知南江贤于北江也。近度岭入清远峡,水色如碧玉,味益胜。今游罗浮,酌泰禅师锡杖泉,则清远峡又在其下也。”可见其足迹遍及蜀中、汴洛、江淮、岭南等地。《天庆观乳泉赋》更是记述他谪居海南时,曾于月夜独自上山汲泉咽饮的情景:“吾谪居儋耳,卜筑城南,邻于司命之宫,百井皆咸,而醪醴潼乳独发于宫中,给吾饮食酒茗之用,盖沛然而无穷。吾尝中夜而起,挈瓶而东,有落月之相随,无一人而我同。汲者未动,夜气方归。锵琼佩之落谷,滟玉池之生肥。吾三咽而遄返,惧守神之诃讥。却五味以谢六尘,悟一真而失百非。信飞仙之有药,中无主而何依。渺松乔之安在,犹想象于庶几。”作者独坐此清幽之山间,啜饮此清冽之泉水,真是神清气爽,思出尘表。同样,南宋文人亦多因喜茶而爱访名泉,陆游、董嗣杲、洪咨夔、蒲寿宬、林景熙等人集中题咏名泉之作甚多,而且都写得景幽兴逸,意境浑融。如洪咨夔《谷帘泉》诗结以景语:“手弄潺谖坐盘石,苍凉新月上孤桐。”人在山中,情因景生,意馀象外,韵味隽永。赵汝藤《涌泉亭》写自己“涌泉亭畔坐蒙茸,手指三江抚万松”,从容洒脱,超凡脱俗。张炎《风入松·酌惠山泉》词则云:“一瓢饮水曲肱眠。此乐不知年。今朝忽上龙峰顶,却元来、有此甘泉。洗却平生尘土,慵游万里山川。  照人如鉴止如渊。古窦暗涓涓。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词人啜此清泉,曲肱而眠,享栖身林泉之乐,发思古之幽情。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23:54:29 | 只看该作者
唐宋文人深知新茶还须活水烹煮的道理,因而他们并不满足于寻访名泉,更愿意流连山间,闲坐瀹茗,这样,既能品尝活水烹茶的清香,又能欣赏到山涧泉边的自然美景,别有一番情趣。
    中晚唐人写于山中泉边饮茶之诗不多,主要有鲍君徽的《东亭茶宴》、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刘言史的《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陆龟蒙《奉和袭美茶中十咏》等。其中,僧灵一的《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诗寥寥数语,却意境空灵:“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谖。”颇能传达出中晚唐文人于山中饮茶得野趣、悟禅意的清幽情怀。
    与唐人相比,宋人更喜于自然山水之间煎茶品茗。宋庠《自宝应逾岭至潜溪临水煎茶》、文彦博《和公仪湖上烹蒙顶新茶》、赵抃《重游龙井》、范镇《金莲泉》、蔡襄《即惠山煮茶》、吴文英《水龙吟·惠山酌泉》等等作品,均写他们于山间泉边煎茶赏景之事,景幽兴逸,妙合自然。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后来任湖州太守,又与秦观、僧参寥同游惠山。他在《游惠山》其三中说自己烹茶林下,色味两绝,而且是那样的悠闲自得:“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其《汲江煎茶》诗亦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村长短更。”自汲江水,岸边煎茶,明月映瓮,松风泻瓶,加上不远处传来断续更声,此种情调又岂是官宅、书斋中啜饮所能享有。陆游嗜茶.亦喜于涧旁泉边啜饮。其《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即写他不畏山行之难,觅得一泓清潭,坐拥山色,闲饮名茶的幽兴:“苔径芒鞵滑不妨,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僧文珦早年出家,足迹遍及东南名山胜水,晚年自号潜山老叟,常年遁迹山林,瀹茶泉边,参悟茶禅真味,他在《煎茶》诗中云,仙茶必得灵泉煎煮,所以不畏山高泉远,恣意攀援:“吾生嗜苦茗,春山恣攀援。采采不盈掬,浥露殊芳鲜。虑溷仙草性,崖间取灵泉。”而且他于泉边啜饮之时,能静品茶中真味:“良恐失正味,缄默久不言。”他在《山人居涧上号涧居作池名鉴止为赋是诗》中更明确说出高士幽人喜爱山居之深意:“幽人临涧居,为爱涧中水。”而他们爱涧之因由则是:“于以鉴禅心,清净绝尘滓。”临涧而居,汲泉瀹茗,可以忘却世间的一切尘累,保持一颗清净的禅心。
    由于茶树、茶叶本是天地造化之嘉木灵苗,自然清丽,茶山、茶园景色怡人,充满野趣,名水、名泉涵虚缥碧,有涤烦洗心之功,所以唐宋士大夫虽在朝中任职,羁身官场,然一旦得到友人所寄新茶、清泉,往往会神游千里,思归林泉。如强至《谢通判国博惠建茶》诗就说自己因得建茶而思赴闽中建安:“浦阳贱官性怯酒,素许茶味为最良。”“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苏轼《黄鲁直以诗馈双井次韵为谢》诗亦云自己品饮黄庭坚所送双井奇茗后,不禁欲游吴越、泛舟太湖:“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黄庭坚《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则云自己酌泉烹茗之后思卧西湖:“是功与世涤擅腴,令我屡空常晏如。安得左轓清颍尾,风炉煮茗卧西湖。”杨万里《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日铸茶》谓友人所赠日铸茶:“唤醒老夫江海梦,呼儿索镜整乌纱。”还有些诗人则在品饮茶汤之后,起了故园之思。如项安世《新茶》诗云:“槐火已登新鼎味,松风犹动故园思。”袁说友《和程阁学送小春茶韵四首》亦云:“家山历历未归来,投老江湖只自哈。赖有年年乡信好,一瓯浮玉饱春台。”诗人久羁官场,只能藉友人所惠春茶聊寄乡思了。
    可见,清泉、新茶在唐宋文人心目中不只是一种消渴静心的饮料,还是林泉、田园的象征。他们到山中汲泉饮茗,可以尽享山水之趣、林泉之乐,人与自然浑融一体;即使身在官场,奔竞仕途,他们那为功名所累的心灵,也能从友人所寄泉茶中,暂时得到自然的慰藉和洗涤。茶将山川自然与唐宋文人的心灵紧紧地拉到一起,远方的茶园,山中的清泉,俨然成了唐宋文人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
(作者单位:陈瑜,首都师范大学初教院;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
3#
发表于 2008-6-29 00:18:20 | 只看该作者
:zhyjing: :zhtou:

Archiver|槐花公社 ( 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11031522号 )

GMT+8, 2024-11-24 03:13 , Processed in 0.03664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2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